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证明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第3节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
图⑤中,∵AB∥DE,∴∠A=∠D=30°,∵∠BCD=∠A+∠B=60°,
∴∠B=60°﹣∠A=30°,∴∠B=∠A,∴△ABC 是等腰三角形;
能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有 4 个,故选:C.
例 2:如图,在△ABC 中,AB=AC,∠BAC=108°,BD=AD=A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 )
CBE 是等腰三角形.∴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8 个.故选:D.
B.6
C.7
D.8
例 3:已知:如图△ABC 中,∠B=50°,∠C=90°,在射线 BA 上找一点 D,使△ACD 为等腰三角
形,则∠ACD 的度数为
.
解:如图,有三种情形:
①当 AC=AD 时,∠ACD=70°. ②当 CD′=AD′时,∠ACD′=40°. ③当 AC=AD″时,∠ACD″=20°, 故答案为 70°或 40°或 20°
C.50°、60°
D.100°、30°
解:A、∵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为30°、60°,∴第三个内角为 180°﹣30°﹣60°=90°,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B、∵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为 40°、70°,∴第三个内角为 180°﹣40°﹣70°=70°,
∴这个三角形由两个内角相等,∴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反证法
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 由此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 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 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用反证法证题的一般步骤:
1. 假设: 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2. 归谬: 从这个假设出发进行推理,得出与定义、基本事实、 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第5节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5节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1:在△ABC中,∠A=90°,∠B=2∠C,则∠C的度数为()A.30°B.45°C.60°D.30°或60°解:∵在△ABC中,∠A=90°,∠B=2∠C,∴2∠C+∠C=90°,∴∠C=30°,故选:A.练习:在Rt△ABC中,∠C=90°,∠A﹣∠B=50°,则∠A的度数为()A.80°B.70°C.60°D.50°解:∵∠C=90°,∴∠A+∠B=90°,∵∠A﹣∠B=50°,∴2∠A=140°,∴∠A=70°,故选:B.作业:1.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A是另一个锐角∠B的3倍,那么∠B的度数是()A.22.5°B.45°C.67.5°D.135°解:设∠B=x°,则∠A=3x°,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90°,∴x+3x=90,解得x=22.5,∴∠B=22.5°,故选:A.例2: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90°﹣∠B,④∠A=∠B=∠C,⑤∠A=2∠B=3∠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2个B.3个C.4个D.5个解:①因为∠A+∠B=∠C,则2∠C=180°,∠C=90°,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②因为∠A:∠B:∠C=1:2:3,设∠A=x,则x+2x+3x=180,x=30°,∠C=30°×3=90°,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③因为∠A=90°﹣∠B,所以∠A+∠B=90°,则∠C=180°﹣90°=90°,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④因为∠A=∠B=∠C,所以∠A+∠B+∠C=∠C+∠C+∠C=180°,则∠C=90°,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⑤因为3∠C=2∠B=∠A,∠A+∠B+∠C=∠A+∠A+∠A=180°,∠A=,所以△ABC为钝角三角形.所以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有①②③④共4个,故选:C.练习: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90°,③∠A=∠B=2∠C,④∠A=∠B=∠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①由∠A+∠B+∠C=180°,∠A=∠B﹣∠C得到:2∠B=180°,则∠B=90°,则△ABC是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②∠A﹣∠B=90°得到:∠A>90°,则△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③由∠A+∠B+∠C=180°,∠A=∠B=2∠C得到:5∠C=180°,则∠C=36°,则∠A =∠B=72°<90°,则△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④由∠A+∠B+∠C=180°,∠A=∠B=∠C得到:∠C=90°,则△ABC是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是直角三角形的是①④,共2个.故选:B.作业:2. 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2∠B=3∠C;④∠A=∠B=∠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①∠A+∠B=∠C,是直角三角形;②∠A:∠B:∠C=1:2:3,是直角三角形;③∠A=2∠B=3∠C,则设∠A=x,∠B=,∠C=,则x++=180°,解得x=,∴∠A=,,,∴△ABC不是直角三角形;④∠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2个,故选:B.例3:在Rt△ABC中,斜边AB=3,则AB2+BC2+CA2=.解:∵△ABC为直角三角形,AB为斜边,∴AC2+BC2=AB2,又AB=3,∴AC2+BC2=AB2=9,则AB2+BC2+CA2=AB2+(BC2+CA2)=9+9=18.故答案为:18练习:如图所示,在△ABC中,∠ABC=90°,分别以AB、BC、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为225、400、S,则S为()A.175B.600C.25D.625解:由勾股定理得,AB2+BC2=AC2,则S=25+400=625,故选:D.作业:3. 已知△ABC中∠C=90°,c为斜边,a、b为直角边,若a+b=17cm,c=13cm,则△ABC的面积为()A.15cm2B.30cm2C.45cm2D.60cm2解:∵a+b=17,∴(a+b)2=289,∴2ab=289﹣(a2+b2)=289﹣c2=289﹣169=120∴ab=30,故选:B.例4:如图,一块铁皮(图中阴影部分),测得AB=3,BC=4,CD=12,AD=13,∠B=9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解:如图,连接AC.∵△ABC中,∠B=90°,AB=3,BC=4,∴AC==5.∵CD=12,AD=13,AC=5,∴AC2+CD2=AD2,∴△ACD是直角三角形,∴S阴影=S△ACD﹣S△ABC=×5×12﹣×3×4=30﹣6=24.练习:如图,在Rt△ABD中,∠ABD=90°,AD=10,AB=8.在其右侧的同一个平面内作△BCD,使BC=8,CD=2.求证:AB∥DC.证明:∵在Rt△ABD中,∠ABD=90°,AD=10,AB=8,∴BD===6,∵BC=8,CD=2,∴62+(2)2=82,∴△BDC是直角三角形,∴∠BDC=90°,∴∠ABD=∠BDC,∴AB∥DC.作业:4.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DC中,∠A=90°,AB=9,AC=12,BD=8,CD=17.(1)连接BC,求BC的长;(2)判断△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解:(1)∵∠A=90°,∴BC===15;(2)△BCD是直角三角形,理由:∵BC2=152=225,BD2=82=64,CD2=172=289,∴BC2+BD2=CD2=289,∴△BCD是直角三角形.例5: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C为网格的交点.(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AB边上的高.解:(1)△ABC为直角三角形,理由:由图可知,,BC=,AB==5,∴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2)设AB边上的高为h,由(1)知,,BC=,AB=5,△ABC是直角三角形,∴=,即=h,解得,h=2,即AB边上的高为2.练习: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3,BC=4,CD=12,AD=13,∠B=90°.(1)连接AC,求证:△ACD是直角三角形;(2)求△ACD中AD边上的高.解:(1)证明:连接AC,在Rt△ABC中,AC2=AB2+BC2=32+42=25,∴AC=5,∵CD=12,AD=13,∴AC2+CD2=AD2,∴∠ACD=90°,∴△ACD是直角三角形;(2)解:过点C作CH⊥AD于点H,则S△ACD=AD×CH=AC×CD,∴×13×CH=×5×12,∴CH=.作业:5.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为格点(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BC边上的高.解:(1)结论:△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BC2=12+82=65,AC2=22+32=13,AB2=62+42=52,∴AC2+AB2=BC2,∴△ABC是直角三角形.(2)设BC边上的高为h.则有•AC•AB=•BC•h,∵AC=,AB=2,BC=,∴h=.例6:写出命题“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的逆命题.该逆命题是命题(填“真”或“假”).解:“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写成它的逆命题: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该逆命题是假命题,故答案为: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假练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命题.(填“真”或“假”)解:∵原命题的条件为:两直线平行,结论为:内错角相等,∴其逆命题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故答案为:真.作业:6.已知命题“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线相等”,它的逆命题是,该逆命题是命题.(“真”、“假”).解:命题“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线相等”的逆命题是“如果一个三角形两条边上的高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真命题,故答案为:如果一个三角形两条边上的高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真.。
八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讲义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1等腰三角形(一)一、问题引入:列举我们已知道的公理:.(1)公理:同位角,两直线平行.(2)公理:两直线,同位角.(3)公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公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公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公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注:等式的有关性质和不等式的有关性质都可以看作公理.二、基础训练:1. 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 议一议:(1)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2)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三、例题展示: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DE⊥AB, DF⊥AC,试猜想EF与AD之间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四、课堂检测:1. 如图,已知:AB∥CD,AB=CD,若要使△ABE≌△CDF,仍需添加一个条件,下列条件中,哪一个不能使△ABE≌△CDF的是()A.∠A=∠B ; B . BF=CE; C. AE∥DF; D. AE=DF.2.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500则其余两角的度数为.3.(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5,则它的周长为.(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 △ABC中,AB=AC, 且BD=BC=AD,求∠A的度数.5. 如图,已知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中考真题:已知:如图,△ABC中,AD是高,CE是中线,DC=BE, DG⊥CE,G 是垂足,求证:(1)G是CE中点.(2)∠B=2∠BCE.1.1 等腰三角形(二)一、问题引入:1. 在等腰三角形中作出一些相等的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你能发现其中一些相等的线段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的角平分线相等吗?怎样证明.已知:求证:证明:得出定理: .问题:等腰三角形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吗?高呢?还有其他的结论吗?请你证明二、基础训练;1. 请同学们阅读P6的问题(1).(2),由此得到什么结论?2. 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反过来此命题成立吗?并与同伴交流,由此得到什么结论?得出定理: ;简称: .三、例题展示:如图,△ABC 中,D.E 分别是AC.AB 上的点,BD 与CE相交于点O ,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O=∠DCO ;②∠BEO=∠CDO ;③BE=CD;④OB=OC,上述四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可判定是等腰三角形,请你写出一种情形,并加以证明.四、课堂检测:1. 已知:如图,在直角△ABC 中,角C 为45度,AD 垂直于BC,DE 垂直于AB,则图中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 )A.3个B.4个C.5个D.6个2.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AC=1200, D.E 是BC上两点,且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AD=BD,AE=CE,猜想△ADE是三角形.3. 如图,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与点O,若AB=12,AC=18,BC=24,则△ABC的周长为()A.30B.36C.39D.424. 在△ABC中,AB=AC, ∠A=360,BD.CE是三角形的平分线且交于点O,则图中共有个等腰三角形.5. 如图:下午14:00时,一条船从处出发,以28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6:00时,轮船到达B处,从A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西280,从B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西560,求B处到灯塔C的距离.1.1 等腰三角形(三)一、问题引入:1. 已知△ABC中,AB=AC=5cm,请增加一个条件使它变为等边三角形.2. 有一个角是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试着证明你的结论.得出定理:有一个角是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二、基础训练:做一做:用两个含300角的三角板,你能拼出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根据操作,思考:在直角三角形中,300角所对直角边与斜边有什么关系?并试着证明.得出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30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三、例题展示:1.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0,腰长为2a,求腰上的高.2. 判断:(1)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2)有一个角是60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 证明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四、课堂检测1.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等于150,腰长为20,则这个三角形腰上的高是.2. 在Rt△ABC中,∠ACB=900,∠A =300,CD⊥AB,BD=1,则AB= .3. 在△ABC中,AB=AC,∠BAC=1200,D是BC的中点,DE⊥AC,则AE:EC= .4. 如图,在Rt△ABC中,∠C=900,沿B点的一条直线BE折叠△ABC,使点C恰好落在AB的中点D处,则∠A= .5. 在Rt△ABC中,∠C=300,AD⊥BC,你能看出BD与BC的大小关系吗?中考真题:已知:如图,△ABC中,BD⊥AC,DE⊥AC,点D是AB的中点,∠A=300,DE=1.8,求AB的长.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一、问题引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二、基础训练:议一议:写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这一命题的逆命题?它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请证明,并与同伴交流.三、例题展示:例:如图在△ABC 中,AD 是∠BAC 平分线,AD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 延长线于F.E求证:(1)∠EAD=∠EDA ;(2)DF ∥AC(3)∠EAC=∠B四、课堂检测:1. 已知:线段AB 及一点P ,PA=PB ,则点P 在 上.2. 已知:如图,∠BAC=1200,AB=AC,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则∠ADC= .3. △ABC 中,∠A=500,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则∠DBC 的度数 .4. △ABC 中,DE.FG 分别是边AB.AC 垂直平分线,则∠B ∠BAE ,∠C ∠GAF ,若∠BAC=1260,则∠EAG= .5. 如图,△ABC 中,AB=AC=17,BC=16,DE 垂直平分AB ,则△BCD 的周长是 .6. 有特大城市A 及两个小城市B.C ,这三个城市共建一个污水处理厂,使得该厂到B.C 两城市的距离相等,且使A 市到厂的管线最短,试确定污水处理厂的位置.第1题 第4题 第5题中考真题:已知:如图,DE是△ABC的AB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 于D.E,AE平分∠BAC,若∠B=300,求∠C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二)一、问题引入:1. 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一定在上.2. 在△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则PA.PB.PC的大小关系是.3. 在△ABC中,AB=AC,∠B=5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N,则∠NBC= .4. 已知线段AB,请你用尺规作出它的垂直平分线.A B二、基础训练:1. 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是否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是否相等?上面的问题如何证明?定理: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三、例题展示:(1)如图,在△ABC中,∠A=400,O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求∠OCB 的度数;(2)如果将(1)中的的∠A度数改为700,其余的条件不变,再求∠OCB的度数;(3)如果将(1)中的的∠A度数改为锐角a,其余的条件不变,再求∠OCB 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证明;(4)如果将(1)中的的∠A度数改为钝角a,其余的条件不变,是否还存在同样的规律?你又发现了什么?四、课堂检测:1. 在三角形内部,有一点P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则点P一定是()A.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 三角形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D. 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2. 已知△ABC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在△ABC的边上,则△ABC的形状为()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3. 等腰Rt△ABC中,AB=AC,BC=a,其斜边上的中线与一腰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则点O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是.4. 已知线段a.b,求作以a为底,以b为高的等腰三角形.a b中考真题:已知:如图,Rt△ABC中,∠ACB=900, ∠BAC=600,DE垂直平分BC,垂足为D,交AB于点E,点F在DE的延长线上,且AF=CE,试探究图中相等的线段.1.4角平分线(一)一、提出问题:1. 角平分线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问题1:还记得角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性质吗?你是怎样得到的?你能证明它吗?定理归纳:问题2:你能写出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它是真命题吗?如果是,你能证明它?定理归纳:二、基础训练:用尺规怎样做已知角的平分线呢?并对自己的做法加以证明.三、例题解释:例:如图,已知AD为△ABC的角平分线,∠ABC=90°,EF⊥AC,交BC于点D,垂足为F,DE=DC,求证:BE=CF.四、课堂检测1. OM平分∠BOA,P是OM上的任意一点,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PD=PE B:OD=OE C:∠DPO=∠EPO D:PD=OD2、如图所示,AD平分∠BAC,DE⊥AB,垂足为E,DF⊥AC,垂足为F,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EG≌△AFG B:△AED≌△AFD C:△DEG≌△DFG D:△BDE≌△CDFFEDC BA3. △ABC中, ∠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连结AO,若∠OBC=25°,∠OCB=30°,则∠OAC=_____________°4. 与相交的两直线距离相等的点在()A:一条直线上B:一条射线上C: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上D:以上都不对5. ∠AOB的平分线上一点M,M到OA的距离为2CM,则M到OB的距离为_________.6. 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若BC=16,BD=10,则D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7. 如图在两条交叉的公路L1与L2之间有两家工厂A.B,现在要修一个货物中转站,使它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以及到两个工厂距离相等,你能帮助确定中转站的地址吗?请试试.中考真题:如图,梯形ABCD,ABCD,AD=DC=CB,AD.BC的延长线相交于G,CE⊥AG于E,CF⊥AB于F,(1)请写出图中4组相等的线段(已知的相等线段除外)(2)选择(1)中你所写的一组相等的线段,说说它们相等的理由.1.4 角平分线(二)基础训练:1. 如图:设△ABC的角平分线交于P,求证:P点在∠BAC的平分线上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引申: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若设这一点到其中一边的距离为m,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面积S= .2. 已知:△ABC中,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且交于P,若P到边AB的距离为3cm,△ABC的周长为18cm,则△ABC的面积为.3. 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不能确定三、例题展示:例:△ABC中,AC=BC, ∠C=90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E. (1)已知:CD=4cm,求AC长(2)求证:AB=AC+CD四、课堂检测:1. 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2. △ABC中,∠C=900,∠A的平分线交BC于D,BC=21cm,BD:DC=4:3,则D 到AB的距离为.3. Rt△ABC中,AB=AC,BD平分∠ABC,DE⊥BC于E,AB=8cm,则DE+DC= cm.4. △ABC中,∠ABC和∠BCA的平分线交于O,则∠BAO和∠CAO的大小关系为.5.Rt△ABC中,∠C=900,BD平分∠ABC,CD=n,AB=m,则△ABD的面积是.6. 已知:OP 是∠MON 内的一条射线,AC ⊥OM ,AD ⊥ON ,BE ⊥OM ,BF ⊥ON ,垂足分别为C.D.E.F ,且AC=AD 求证:BE=BF中考真题:三条公路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区域,今要在这个三角形区域内建一果品批发市场到这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试找出批发市场的位置.第一章 单 元 检 测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1.如图,修建抽水站时,沿着倾斜角为300的斜坡铺设管道,若量得水管AB 的长度为80米,那么点B 离水平面的高度BC 的长为 米.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恰好是对边上的高,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3. 如图,已知AC=DB ,要使△ABC ≌△DCB ,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或 .4. 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这条逆命题是______命题(填“真”或“假”)5. 如图,一个顶角为40º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去顶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21_________ ;6. 在△ABC 中,已知AB =AC ,AD 是中线,∠B =70°,BC =15cm ,则∠BAC = ,∠DAC = ,BD = cm ;第18题图C B A 第1题 第5题7. 已知,如图,O 是△ABC 的∠ABC.∠ACB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D ∥AB交BC 于D ,OE ∥AC 交BC 于E ,若BC = 10,则△ODE 的周长为 .8. 如图,在Rt △ABC 中,∠B=90°,∠A=40°,AC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AB 相交于D 点,则∠BCD 的度数是 .9. △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若DC=7,则D 到AB 的距离是 .10. 如图,∠AOP=∠BOP=15°,PC ∥OA ,PD ⊥OA ,若PC=4,则PD的长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边的比是1∶2,则它的顶角等于( )A.90°B.60°C.120°D.150°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A.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C.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3. 到△ABC 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 的( )A.三边中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边上高的交点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4. △ABC 中,∠A ∶∠B ∶∠C=1∶2∶3,CD ⊥AB 于点D 若BC=a ,则AD 等于( ) A.21a B.23a C.23a D.3a 5. 如图,△ABC 中,AB=AC ,点D 在AC 边上,且BD=BC=AD ,则∠A 的度数为( )A.30°B.36°C.45°D.70°三、解答题(每题12分)1. 如图,AD ⊥CD ,AB=10,BC=20,∠A=∠C=30°.求:(1)∠ABC 的度数(2)AD 和CD 的长.2.已知:如图,△ABC 中,AB=AC ,∠A=120°.(1)用直尺和圆规作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M.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猜想CM 与BM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四、证明题(每题10分)1.已知:如图,CE ⊥AB ,BF ⊥AC ,CE 与BF 相交于D ,且BD=CD.求证:D 在∠BAC 的平分线上.2. 已知: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的AC 边上取中点D ,B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 CE = CD .求证:BD = DE .五、(本题11分)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求证:AB=CD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要证AB=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现给出如下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提示,请任意选择其中一种,对原题进行证明.。
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2.1 直角三角形
巩固练习: 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每对 命题的真假: (1)四边形是多边形; (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如果ab=0,那么a=0,b=0.
提问: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一 定是真命题吗?
定理与逆定理
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逆命题却不一定是 真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 题,那么它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 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想一想: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有何关系?
互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 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个定理,这 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 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判断正误: (1)互逆命题一定是互逆定理; (2)互逆定理一定是互逆命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互逆定理,如勾 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两直线平行,内错 角相等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等 . 请你再举出一些互逆定理的例子.
2 、 在 △ ABC 中 , 已 知 AB=13cm,BC=10cm,BC 边上的中线 AD=12cm.求证:AB=AC.
知识拓展
已知:△ABC中,∠ C=600,AB=14,AC=10, AD是BC边上的高,求BC的长 A 解后反思: 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 计算线段的长,是勾股定理的一 C 个重要应用,在有直角三角形时, 可直接应用,在没有直角三角形 时,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为能应用勾股定理创造条件。
D
B
独立作业
3
3.如图,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 5cm,侧棱长为8cm,一只蚂蚁欲从正 四棱柱的底面上的点A沿棱柱侧面 到点C1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 D C 最短路径是多少? C
1 1
习题1.4
三角形的证明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一讲: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识回顾)知识点一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1、 2、 3、 4、例1如图所示,分别过点C,B作△ABC的BC边上的中线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求证:BF=CE1.如图,AC与BD交于点O,AB∥CD,若用“ASA”或“AAS”判定△AOB≌△COD,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2、两块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板ABC和DEF,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阴影部分为重叠部分,点O 为边AC和DF的交点.求证:OF=OC.知识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这个定理简称为等边对等角.例2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BD=AD,DC=AC,求∠B的度数3、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边的比为1∶2,则它的顶角等于()A.90°B.60°C.120°D.150°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 )A.50°B.80C.50°或80°D.40°或65°知识点三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这条性质通常称为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是证明那三条线证明: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高线相等已知:如图,在△ABC中, AB=AC, 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BD=CE.拓展点一等腰三角形特殊性质的证明例1求证: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的交点到底边两端的距离相等.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CE⊥AB于点E,BD⊥AC于点D,CE,BD交于点O,求证:OB=OC.知识点四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例4 如图,点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求∠BAC的度数.拓展点二等边三角形与三角形全等的综合题5、如图,已知△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连接CD,BE.求证:CD=BE习题1、下列各组几何图形中,一定全等的是()A、各有一个角是55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C、腰长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D、各有一个角是500,腰长都为6cm的两个等腰三角形.2、如图,已知:AB∥CD,AB=CD,若要使△ABE≌△CDF,仍需添加一个条件,下列条件中,哪一个不能使△ABE≌△CDF的是()A、∠A=∠B ;B、BF=CE;C、AE∥DF;D、AE=DF.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50°,则其余两角的度数为。
八年级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学习目标】1. 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方法、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理解原命题与其逆命题,原定理与其逆定理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三边之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3. 能够熟练地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HL )及其应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a b c +=.要点进阶:(1)勾股定理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2)利用勾股定理,当设定一条直角边长为未知数后,根据题目中已知线段的长可以建立方程求解,这样就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3)理解勾股定理的一些变式:222a cb =-,222b c a =-, ()222c a b ab =+-.(4)勾股数:满足不定方程222x y z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又称为高数或毕达哥拉斯数),显然,以x y z 、、为三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熟悉下列勾股数,对解题会很有帮助:① 3、4、5; 5、12、13; 8、15、17; 7、24、25; 9、40、41……② 如果a b c 、、是勾股数,当t 为正整数时,以at bt ct 、、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此三角形必为直角三角形.③22121n n n -+,,(1,n n >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④2222,21,221n n n n n ++++(n 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⑤2222,,2m n m n mn -+ (,m n m n >、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要点二、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一: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图(1)中,所以.方法二: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图(2)中,所以.方法三:如图(3)所示,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直角梯形.,所以.要点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要点进阶:(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作用是判定某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把“数”转为“形”,是通过计算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要点四、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1) 首先确定最大边(如c ).(2) 验证2c 与22a b +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222c a b =+,则△ABC 是∠C =90°的直角三角形;若222c a b ≠+,则△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要点进阶:当222a b c +<时,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当222a b c +>时,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 为三角形的最大边.要点五、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如果两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正好相反,则称它们为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原命题,则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要点进阶:原命题正确,逆命题未必正确;原命题不正确,其逆命题也不一定错误;正确的命题我们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我们称它为假命题.一个定理是真命题,每一个定理不一定有逆定理,如果这个定理存在着逆定理,则一定是真命题.要点六、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 称“斜边、直角边”或“HL ”).这个判定方法是直角三角形所独有的,一般三角形不具备.(1)“HL”从顺序上讲是“边边角”对应相等,由于其中含有直角这个特殊条件,所以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2)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共有5种:SAS、ASA、AAS、SSS、HL.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首先考虑用斜边、直角边定理,再考虑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3)应用“斜边、直角边”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要突出直角三角形这个条件,书写时必须在两个三角形前加上“Rt”.【典型例题】类型一、勾股定理例1、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3cm和4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_________ cm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例2、长方形纸片ABCD中,AD=4cm,AB=10cm,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求DE 的长.类型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例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B⊥AD,AB=2,AD=23,CD=3,BC=5,求∠ADC的度数.【变式1】△ABC 三边a b c ,,满足222338102426a b c a b c +++=++,则△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类型三、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实际应用例4、如图所示,在一棵树的10m 高的B 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爬下树走到离树20m 处的池塘A 处,另外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接跃到A 处,距离的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试问这棵树有多高?举一反三:【变式】如图①,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cm ,底面半径等于3cm ,在圆柱的底面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 点相对的B 点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取3)例5、某港口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1小时后相距20海里.如果知道“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类型四、原命题与逆命题例6、下列命题中,逆命题错误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有两对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D.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命题中,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数相等C.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D.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类型五、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例7、已知:如图,AB=AC,点D是BC的中点,AB平分∠DAE,AE⊥BE,垂足为E.求证:AD=AE.例8、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AC=90°,分别过B、C向过A的直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1)如图①过A的直线与斜边BC不相交时,求证:EF=BE+CF;(2)如图②过A的直线与斜边BC相交时,其他条件不变,若BE=10,CF=3,求:FE长.【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则x的值为( )A.5B.7C.5或7D.72.下列几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A.a=7,b=24,c=25 B.a=1.5,b=2,c=2.5C. D.a=15,b=8,c=173.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4.cba,,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且c为斜边,h为斜边上的高,下列说法:①222,,cba能组成一个三角形②cba,,能组成三角形③hbahc,,++能组成直角三角形④hba1,1,1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 B.2 C.3 D.45.已知如图,AD∥BC,AB⊥BC,CD⊥DE,CD=ED,AD=2,BC=3,则△ADE的面积为()A. 1B. 2C. 5D. 无法确定6. 下列定理中,有逆定理的是()A.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B.同角的余角相等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D.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二.填空题7.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以AB 为边画直角△ABC ,使点C 在格点上,这样的点C 共 个.8.在直线上依次摆着7个正方形(如图),已知倾斜放置的3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3,水平放置的4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234S S S S ,,,,则1234S S S S +++=______.9.如图,已知AB ⊥CD ,垂足为B ,BC=BE ,若直接应用“HL”判定△ABC ≌△DBE ,则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10.如果三角形的三边a ,b ,c 满足a 2+b 2+c 2+50=6a+8b+10c ,则三角形为 三角形.11. 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F ,且BF =AC ,FD =CD.则∠BAD =_______.12.在△ABC中,P、Q分别是BC、AC上的点,作PR⊥AB,PS⊥AC,垂足分别是R,S,PR=PS,AQ=PQ,则下面三个结论:①AS=AR;②PQ∥AR;③△BRP≌△CSP.其中正确的是.三.解答题13.a,b,c为三角形ABC的三边,且满足a2+b2+c2+338=10a+24b+26c,试判别这个三角形的形状.14.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ABC,∠C=90°,AC=10cm,BC=5cm,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上和过A点且垂直于AC的射线AQ上运动,问P点运动到AC上什么位置时△ABC才能和△APQ全等.15.已知:如图,有一块Rt△ABC的绿地,量得两直角边AC=8m,BC=6m.现在要将这块绿地扩充成等腰△ABD,且扩充部分(△ADC)是以8m为直角边长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充后等腰△ABD的周长.(1)在图1中,当AB=AD=10m时,△ABD的周长为;(2)在图2中,当BA=BD=10m时,△ABD的周长为;(3)在图3中,当DA=DB时,求△ABD的周长.。
8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3证明(2)与三角形外角性质有关的证明
浙教版-8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3证明(2)与三角形外角性质有关的证明【知识点-部分】一、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推论:由一个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出的真命题,叫做这个公理或定理的推论;推论可以当做定理使用。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推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二、辅助线:1、当问题的条件不够用、不够集中时,需添加辅助线,构造新图形,形成新关系,找到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把问题转化成已经会解的情况,我们把在原图上添加的线叫做辅助线。
注:(1)辅助线通常画为虚线;(2)添加辅助线往往结合学习过的定理或概念。
【典型例题-精选部分】【例1】如图所示,∠A,∠1,∠2的从大到小关系是。
【例2】如图,AB∥CD,∠ABE=60°,∠D=50°,则∠E的度数为。
【例3】如图,在△ABC中,外角∠CBD和∠BCE的平分线交于点O,且∠BOC=40°,则∠A的度数为。
【例4】将一把直尺与一块三角尺如图放置,若∠1=45°,则∠2的度数为。
【例5】将一副三角尺如图叠放,则图中∠α=°。
【例6】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的一角折叠,使点A落在外的处,折痕为DE。
如果,,,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B、C、D、【例7】已知:如图,∠ADE=∠A+∠B,求证:DE∥BC。
【例8】如图,已知四边形ABDC,求证:∠BDC=∠A+∠B+∠C。
【例9】如图,∠B=36∘,∠D=50∘,AM,CM分别平分∠BAD和∠BCD,AM交BC于点R,CM交AD于点Q,BC与AD交于点P,求∠M的度数。
【例10】如图,在△ABC中,点E在AC上,∠AEB=∠ABC。
(1)图1中,作∠BAC的角平分线AD,分别交CB、BE于D、F两点,求证:∠EFD=∠ADC;(2)图2中,作△ABC的外角∠BAG的角平分线AD,分别交CB、BE的延长线于D、F两点,试探究(1)中结论是否仍成立?为什么?【例11】已知:如图一:△ABC 中,BO 平分∠ABC,CO 平分外角∠ACD。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含详细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4•遂宁)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 长是()A.3B.4C.6D.52.(2014•台湾)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直线L为BC的中垂线,直线M为∠ABC的角平分线,L与M相交于P点.若∠A=60°,∠ACP=24°,则∠ABP的度数为何?()A.24 B.30 C.32 D.363.(2014•安顺)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別为a、b,且a、b满足+(2a+3b﹣13)2=0,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7或8 B.6或1O C.6或7 D.7或104.(2014•宁波)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中,点D在CG上,BC=1,CE=3,H是AF的中点,那么CH的长是()A.2.5 B.C.D.25.(2014•甘井子区一模)如图,△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4cm,△ABD的周长为14cm,则△ABC 的周长为()6.(2014•本溪一模)如图,在△ABC,∠C=90°,∠B=15°,AB的中垂线DE交BC于D,E为垂足,若BD=10cm,则AC等于()A.10cm B.8cm C.5cm D.2.5cm7.(2013•西宁)如图,已知OP平分∠AOB,∠AOB=60°,CP=2,CP∥OA,PD⊥OA于点D,PE⊥OB于点E.如果点M是OP的中点,则DM的长是()A.2B.C.D.8.(2013•滨城区二模)如图,△ABC中,∠B=40°,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BC于E,且∠EAB:∠CAE=3:1,则∠C等于()A.28°B.25°C.22.5°D.20°9.(2013•澄江县一模)若一个等腰三角形至少有一个内角是88°,则它的顶角是()A.88°或2°B.4°或86°C.88°或4°D.4°或46°10.(2012•泰安)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4,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点E、O,连接CE,则CE的长为()A.3B.3.5 C.2.5 D.2.811.(2011•成华区二模)如图,在Rt△ABC中,∠ACB=30°,CD=4,BD平分∠ABC,交AC于点D,则点D到A.1B.2C.D.12.(2006•威海)如图,在△ABC中,∠ACB=100°,AC=AE,BC=BD,则∠DCE的度数为()A.20°B.25°C.30°D.40°二.填空题(共6小题)13.(2014•长春)如图,在△ABC中,∠C=90°,AB=10,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若CD=3,则△ABD的面积为_________.14.(2013•泰安)如图,在Rt△ABC中,∠ACB=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E,交BC的延长线于F,若∠F=30°,DE=1,则BE的长是_________.15.(2013•沈阳模拟)如图,△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E与内角∠ABC平分线BE交于点E,若∠BAC=70°,则∠CAE=_________.16.(2012•通辽)如图,△ABC的三边AB、BC、CA长分别为40、50、60.其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则S△ABO:S△BCO:S△CAO=_________.17.(2012•广东模拟)在△ABC中,已知AB=AC,DE垂直平分AC,∠A=50°,则∠DCB的度数是_________.18.(2009•临沂)如图,在菱形ABCD中,∠ADC=72°,AD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BD于点P,垂足为E,连接CP,则∠CPB=_________度.三.解答题(共12小题)19.(2014•翔安区质检)如图,已知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B=10cm,BC=11cm,求△ABD的周长.20.(2014•长春模拟)如图,D为△ABC边BC延长线上一点,且CD=CA,E是AD的中点,CF平分∠ACB交AB于点F.求证:CE⊥CF.21.(2014•顺义区一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C=60°,BC=4,CD=3,求AB的长.22.(2013•湘西州)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E,若AC=6,BC=8,CD=3.(1)求DE的长;(2)求△ADB的面积.23.(2012•重庆模拟)如图,已知△ABC和△ABD均为直角三角形,其中∠ACB=∠ADB=90°,E为AB的中点,求证:CE=DE.24.(2010•攀枝花)如图所示,在△ABC中,BC>AC,点D在BC上,且DC=AC,∠ACB的平分线CF交AD 于点F.点E是AB的中点,连接EF.(1)求证:EF∥BC;(2)若△ABD的面积是6,求四边形BDFE的面积.25.(2009•大连二模)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90°,BD=BC,CE⊥BD于点E.求证:AD=BE.26.(2007•宜宾)已知;如图,在△ABC中,AB=BC,∠ABC=90度.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BE=BF,连接AE、EF和CF.(1)求证:AE=CF;(2)若∠CAE=30°,求∠EFC的度数.27.(2006•韶关)如图,在△ABC中,AB≠AC,∠BAC的外角平分线交直线BC于D,过D作DE⊥AB,DF⊥AC 分别交直线AB,AC于E,F,连接EF.(1)求证:EF⊥AD;(2)若DE∥AC,且DE=1,求AD的长.28.如图,Rt△ABC中,∠C=90°,AC=6,∠A=30°,BD平分∠ABC交AC于点D,求点D到斜边AB的距离.29.如图,在△ABC中,∠CAB=90°,AB=3,AC=4,AD是∠CAB的平分线,AD交BC于D,求BD的长.30.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B∥CD,∠D=90°,AE⊥BC于点E,求证:CD=CE.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4•遂宁)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 长是()A.3B.4C.6D.5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过点D作DF⊥AC于F,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DF,再根据S△ABC=S△ABD+S△ACD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F⊥AC于F,∵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DE=DF,由图可知,S△ABC=S△ABD+S△ACD,∴×4×2+×AC×2=7,解得AC=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014•台湾)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直线L为BC的中垂线,直线M为∠ABC的角平分线,L与M相交于P点.若∠A=60°,∠ACP=24°,则∠ABP的度数为何?()A.24 B.30 C.32 D.36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CBP=∠BCP,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直线M为∠ABC的角平分线,∴∠ABP=∠CBP.∵直线L为BC的中垂线,∴BP=CP,∴∠CBP=∠BCP,∴∠ABP=∠CBP=∠BCP,在△ABC中,3∠ABP+∠A+∠ACP=180°,即3∠ABP+60°+24°=180°,解得∠ABP=3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各性质并列出关于∠ABP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2014•安顺)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別为a、b,且a、b满足+(2a+3b﹣13)2=0,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7或8 B.6或1O C.6或7 D.7或1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再分两种情况确定第三边的长,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周长.解答:解:∵|2a﹣3b+5|+(2a+3b﹣13)2=0,∴,解得,当a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3,3,则周长为8;当b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2,3,则周长为7;综上所述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7或8.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4.(2014•宁波)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中,点D在CG上,BC=1,CE=3,H是AF的中点,那么CH的长是()A.2.5 B.C.D.2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理列式求出AF,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连接AC、CF,∵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中,BC=1,CE=3,∴AC=,CF=3,∠ACD=∠GCF=45°,∴∠ACF=90°,由勾股定理得,AF===2,∵H是AF的中点,∴CH=AF=×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记各性质并作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5.(2014•甘井子区一模)如图,△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4cm,△ABD的周长为14cm,则△ABC 的周长为()A.18cm B.22cm C.24cm D.26cm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CD,然后求出△ABD的周长=AB+BC,再求出AC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D=CD,∴△ABD的周长=AB+BD+AD=AB+BD+CD=AB+BC,∵AE=4cm,∴AC=2AE=2×4=8cm,∴△ABC的周长=AB+BC+AC=14+8=22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求出△ABD的周长=AB+BC是解题的关键.6.(2014•本溪一模)如图,在△ABC,∠C=90°,∠B=15°,AB的中垂线DE交BC于D,E为垂足,若BD=10cm,则AC等于()A.10cm B.8cm C.5cm D.2.5cm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专题:探究型.分析:连接AD,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的度数,再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DAB的度数,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出AD的长及∠DAC的度数,最后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AC的长.解答:解:连接AD,∵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BD=15,∠B=15°,∴AD=BD=10,∴∠DAB=∠B=15°,∴∠ADC=∠B+∠DAB=15°+15°=30°,∵∠C=90°,∴AC=AD=5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2013•西宁)如图,已知OP平分∠AOB,∠AOB=60°,CP=2,CP∥OA,PD⊥OA于点D,PE⊥OB于点E.如果点M是OP的中点,则DM的长是()A.2B.C.D.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分析:由OP平分∠AOB,∠AOB=60°,CP=2,CP∥OA,易得△OCP是等腰三角形,∠COP=30°,又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PE的值,继而求得OP的长,然后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DM的长.解答:解:∵OP平分∠AOB,∠AOB=60°,∴∠AOP=∠COP=30°,∵CP∥OA,∴∠AOP=∠CPO,∴∠COP=∠CPO,∴OC=CP=2,∵∠PCE=∠AOB=60°,PE⊥OB,∴∠CPE=30°,∴CE=CP=1,∴PE==,∴OP=2PE=2,∵PD⊥OA,点M是OP的中点,∴DM=OP=.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8.(2013•滨城区二模)如图,△ABC中,∠B=40°,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BC于E,且∠EAB:∠CAE=3:1,则∠C等于()A.28°B.25°C.22.5°D.2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设∠CAE=x,则∠EAB=3x.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E=CE,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得∠C=∠CAE=x,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CAE=x,则∠EAB=3x.∵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BC于E,∴AE=CE.∴∠C=∠CAE=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C+∠BAC=180°﹣∠B,即x+4x=140°,x=28°.则∠C=28°.故选A.点评:此题综合运用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9.(2013•澄江县一模)若一个等腰三角形至少有一个内角是88°,则它的顶角是()A.88°或2°B.4°或86°C.88°或4°D.4°或46°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分88°内角是顶角和底角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解答:解:88°是顶角时,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8°,88°是底角时,顶角为180°﹣2×88°=4°,综上所述,它的顶角是88°或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性质,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10.(2012•泰安)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4,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点E、O,连接CE,则CE的长为()A.3B.3.5 C.2.5 D.2.8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可得AE=CE,设CE=x,表示出ED的长度,然后在Rt△CD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EO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CE,设CE=x,则ED=AD﹣AE=4﹣x,在Rt△CDE中,CE2=CD2+ED2,即x2=22+(4﹣x)2,解得x=2.5,即CE的长为2.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把相应的边转化为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边是解题的关键.11.(2011•成华区二模)如图,在Rt△ABC中,∠ACB=30°,CD=4,BD平分∠ABC,交AC于点D,则点D到BC的距离是()A.1B.2C.D.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ABC=6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D=∠DBC=30°,从而得到∠DBC=∠ACB,然后利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求出BD的长度,再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D,过点D作DE⊥BC于点E,然后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解答即可.解答:解:∵Rt△ABC中,∠ACB=30°,∴∠ABC=60°,∵BD平分∠ABC,∴∠ABD=∠DBC=30°,∴∠DBC=∠ACB,∴BD=CD=4,在Rt△ABD中,∵∠ABD=30°,∴AD=BD=×4=2,过点D作DE⊥BC于点E,则DE=AD=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以及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小综合题,但难度不大,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2006•威海)如图,在△ABC中,∠ACB=100°,AC=AE,BC=BD,则∠DCE的度数为()A.20°B.25°C.30°D.4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此题的条件,找出等腰三角形,找出相等的边与角度,设出未知量,找出满足条件的方程.解答:解:∵AC=AE,BC=BD∴设∠AEC=∠ACE=x°,∠BDC=∠BCD=y°,∴∠A=180°﹣2x°,∠B=180°﹣2y°,∵∠ACB+∠A+∠B=180°,∴100+(180﹣2x)+(180﹣2y)=180,得x+y=140,∴∠DCE=180﹣(∠AEC+∠BDC)=180﹣(x+y)=40°.故选D.点评:根据题目中的等边关系,找出角的相等关系,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180°的定理,列出方程,解决此题.二.填空题(共6小题)13.(2014•长春)如图,在△ABC中,∠C=90°,AB=10,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若CD=3,则△ABD的面积为15.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要求△ABD的面积,现有AB=7可作为三角形的底,只需求出该底上的高即可,需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DE的长,即可求解.解答:解:作DE⊥AB于E.∵AD平分∠BAC,DE⊥AB,DC⊥AC,∴DE=CD=3.∴△ABD的面积为×3×10=15.故答案是:1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是很重要的,作出并求出三角形AB边上的高时解答本题的关键.14.(2013•泰安)如图,在Rt△ABC中,∠ACB=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E,交BC的延长线于F,若∠F=30°,DE=1,则BE的长是2.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腰△ABE的性质推知∠DBE=30°,则在直角△DBE中由“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线段BE的长度.解答:解:∵∠ACB=90°,FD⊥AB,∴∠ACB=∠FDB=90°,∵∠F=30°,∴∠A=∠F=30°(同角的余角相等).又∵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E,∴∠EBA=∠A=30°,∴直角△DBE中,BE=2DE=2.故答案是:2.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解题的难点是推知∠EBA=30°.15.(2013•沈阳模拟)如图,△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E与内角∠ABC平分线BE交于点E,若∠BAC=70°,则∠CAE=55°.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首先过点E作EF⊥BD于点F,作EG⊥AC于点G,作EH⊥BA于点H,由△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E与内角∠ABC平分线BE交于点E,易证得AE是∠CAH的平分线,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过点E作EF⊥BD于点F,作EG⊥AC于点G,作EH⊥BA于点H,∵△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E与内角∠ABC平分线BE交于点E,∴EH=EF,EG=EF,∴EH=EG,∴AE是∠CAH的平分线,∵∠BAC=70°,∴∠CAH=110°,∴∠CAE=∠CAH=55°.故答案为:55°.点评: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6.(2012•通辽)如图,△ABC的三边AB、BC、CA长分别为40、50、60.其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则S△ABO:S△BCO:S△CAO=4:5:6.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首先过点O作OD⊥AB于点D,作OE⊥AC于点E,作OF⊥BC于点F,由OA,OB,OC是△ABC的三条角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OD=OE=OF,又由△ABC的三边AB、BC、CA长分别为40、50、60,即可求得S△ABO:S△BCO:S△CAO的值.解答:解:过点O作OD⊥AB于点D,作OE⊥AC于点E,作OF⊥BC于点F,∵OA,OB,OC是△ABC的三条角平分线,∴OD=OE=OF,∵△ABC的三边AB、BC、CA长分别为40、50、60,∴S△ABO:S△BCO:S△CAO=(AB•OD):(BC•OF):(AC•OE)=AB:BC:AC=40:50:60=4:5:6.故答案为:4:5:6.点评: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7.(2012•广东模拟)在△ABC中,已知AB=AC,DE垂直平分AC,∠A=50°,则∠DCB的度数是15°.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DE垂直平分AC,∠A=50°,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易求得∠ACD的度数,又由AB=AC,可求得∠ACB的度数,继而可求得∠DCB的度数.解答:解:∵DE垂直平分AC,∴AD=CD,∴∠ACD=∠A=50°,∵AB=AC,∠A=50°,∴∠ACB=∠B==65°,∴∠DCB=∠ACB﹣∠ACD=15°.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8.(2009•临沂)如图,在菱形ABCD中,∠ADC=72°,AD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BD于点P,垂足为E,连接CP,则∠CPB=72度.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欲求∠CPB,可根据菱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对称等方面去寻求解答方法.解答:解:先连接AP,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ADC=72°,可得∠BAD=180°﹣72°=108°,根据菱形对角线平分对角可得:∠ADB=∠ADC=×72°=36°,∠ABD=∠ADB=36度.EP是AD的垂直平分线,由垂直平分线的对称性可得∠DAP=∠ADB=36°,∴∠PAB=∠DAB﹣∠DAP=108°﹣36°=72度.在△BAP中,∠APB=180°﹣∠BAP﹣∠ABP=180°﹣72°﹣36°=72度.由菱形对角线的对称性可得∠CPB=∠APB=72度.点评:本题开放性较强,解法有多种,可以从菱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对称等方面去寻求解答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最容易理解和表达的应为对称法,这也应该是本题考查的目的.灵活应用菱形、垂直平分线的对称性,可使解题过程更为简便快捷.三.解答题(共12小题)19.(2014•翔安区质检)如图,已知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B=10cm,BC=11cm,求△ABD的周长.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D=CD,故可得出BD+AD=BD+CD=BC,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DE垂直平分,∴AD=CD,∴BD+AD=BD+CD=BC=11cm,又∵AB=10cm,∴△ABD的周长=AB+BC=10+11=21(cm).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2014•长春模拟)如图,D为△ABC边BC延长线上一点,且CD=CA,E是AD的中点,CF平分∠ACB交AB于点F.求证:CE⊥CF.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三线合一定理证明CF平分∠ACB,然后根据CF平分∠ACB,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即可证得.解答:证明:∵CD=CA,E是AD的中点,∴∠ACE=∠DCE.∵CF平分∠ACB,∴∠ACF=∠BCF.∵∠ACE+∠DCE+∠ACF+∠BCF=180°,∴∠ACE+∠ACF=90°.即∠ECF=90°.∴CE⊥CF.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三线合一.21.(2014•顺义区一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C=60°,BC=4,CD=3,求AB的长.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延长DA,CB,交于点E,可得出三角形ABE与三角形CDE相似,由相似得比例,设AB=x,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AE=2x,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BE,由BC+BE表示出CE,在直角三角形DCE中,利用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2DC=CE,即可求出AB的长.解答:解:延长DA,CB,交于点E,∵∠E=∠E,∠ANE=∠D=90°,∴△ABE∽△CDE,∴=,在Rt△ABE中,∠E=30°,设AB=x,则有AE=2x,根据勾股定理得:BE==x,∴CE=BC+BE=4+x,在Rt△DCE中,∠E=30°,∴CD=CE,即(4+x)=3,解得:x=,则AB=.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2.(2013•湘西州)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E,若AC=6,BC=8,CD=3.(1)求DE的长;(2)求△ADB的面积.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CD=DE,代入求出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然后计算△ADB的面积.解答:解:(1)∵AD平分∠CAB,DE⊥AB,∠C=90°,∴CD=DE,∵CD=3,∴DE=3;(2)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B===10,∴△ADB的面积为S△ADB=AB•DE=×10×3=15.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和勾股定理的运用,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23.(2012•重庆模拟)如图,已知△ABC和△ABD均为直角三角形,其中∠ACB=∠ADB=90°,E为AB的中点,求证:CE=DE.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专题:证明题.分析:由于AB是Rt△ABC和Rt△ABD的公共斜边,因此可以AB为媒介,再根据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来证CE=ED.解答:证明:在Rt△ABC中,∵E为斜边AB的中点,∴CE=AB.在Rt△ABD中,∵E为斜边AB的中点,∴DE=AB.∴CE=DE.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4.(2010•攀枝花)如图所示,在△ABC中,BC>AC,点D在BC上,且DC=AC,∠ACB的平分线CF交AD 于点F.点E是AB的中点,连接EF.(1)求证:EF∥BC;(2)若△ABD的面积是6,求四边形BDFE的面积.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在等腰△ACD中,CF是顶角∠ACD的平分线,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知F是底边AD的中点,由此可证得EF是△ABD的中位线,即可得到EF∥BC的结论;(2)易证得△AEF∽△ABD,根据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即相似比的平方),可求出△ABD的面积,而四边形BDFE的面积为△ABD和△AEF的面积差,由此得解.解答:(1)证明:∵在△ACD中,DC=AC,CF平分∠ACD;∴AF=FD,即F是AD的中点;又∵E是AB的中点,∴EF是△ABD的中位线;∴EF∥BC;(2)解:由(1)易证得:△AEF∽△ABD;∴S△AEF:S△ABD=(AE:AB)2=1:4,∴S△ABD=4S△AEF=6,∴S△AEF=1.5.∴S四边形BDFE=S△ABD﹣S△AEF=6﹣1.5=4.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5.(2009•大连二模)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90°,BD=BC,CE⊥BD于点E.求证:AD=BE.考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此题根据直角梯形的性质和CE⊥BD可以得到全等条件,证明△ABD≌△BCE,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题目的结论.解答:证明:∵AD∥BC,∴∠ADB=∠DBC.∵CE⊥BD,∴∠BEC=90°.∵∠A=90°,∴∠A=∠BEC.∵BD=BC,∴△ABD≌△BCE.∴AD=BE.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此题把全等三角形放在梯形的背景之下,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题目问题.26.(2007•宜宾)已知;如图,在△ABC中,AB=BC,∠ABC=90度.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BE=BF,连接AE、EF和CF.(1)求证:AE=CF;(2)若∠CAE=30°,求∠EFC的度数.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证明题.分析:根据已知利用SAS判定△ABE≌△CBF,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就可得到AE=CF;根据已知利用角之间的关系可求得∠EFC的度数.解答:(1)证明:在△ABE和△CBF中,∵,∴△ABE≌△CBF(SAS).∴AE=CF.(2)解:∵AB=BC,∠ABC=90°,∠CAE=30°,∴∠CAB=∠ACB=(180°﹣90°)=45°,∠EAB=45°﹣30°=15°.∵△ABE≌△CBF,∴∠EAB=∠FCB=15°.∵BE=BF,∠EBF=90°,∴∠BFE=∠FEB=45°.∴∠EFC=180°﹣90°﹣15°﹣45°=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7.(2006•韶关)如图,在△ABC中,AB≠AC,∠BAC的外角平分线交直线BC于D,过D作DE⊥AB,DF⊥AC 分别交直线AB,AC于E,F,连接EF.(1)求证:EF⊥AD;(2)若DE∥AC,且DE=1,求AD的长.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AD是∠EAF的平分线,那么DE=DF,如果证得EA=FA,那么我们就能得出AD是EF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就证得EF⊥AD了.因此证明EA=FA是问题的关键,那么就要先证得三角形AED和AFD全等.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知的条件有∠EAD=∠FAD,一条公共边,一组直角,因此两三角形全等,那么就可以得出EA=AF了.(2)要求AD的长,在直角三角形AED中,有了DE的值,如果知道了∠ADE或∠EAD的度数,那么就能求出AD了.如果DE∥AC,那么∠EAC=90°,∠EAD=45°,那么在直角三角形AED中就能求出AD的长了.解答:(1)证明:∵AD是∠EAF的平分线,∴∠EAD=∠DAF.∵DE⊥AE,DF⊥AF,∴∠DEA=∠DFA=90°又AD=AD,∴△DEA≌△DFA.∴EA=FA∵ED=FD,∴AD是EF的垂直平分线.即AD⊥EF.(2)解:∵DE∥AC,∴∠DEA=∠FAE=90°.又∠DFA=90°,∴四边形EAFD是矩形.由(1)得EA=FA,∴四边形EAFD是正方形.∵DE=1,∴A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点.本题中利用全等三角形得出线段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9-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3-4教学课件(3课时)
几何语言描述:
如图, ∵PA=PB(已知),
A
B
∴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到一条线段
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上). 提示:这个结论是经常用来证明点在直线上(或直线
经过某一点)的根据之一.
例1 已知:如图 ,在 △ABC 中,AB = AC,O 是 △ABC 内一点,且 OB = OC.
求证:直线 AO 垂直平分线段BC. 证明:∵AB=AC, ∴点A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到一 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条线 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同理,点O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 ∴直线 AO 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两 点确定一条直线).
1.如图,已知AB是线段CD的 垂直平分线,E是AB上的一 点,如果EC=7 cm,那么ED=
变式2:若把∠BAC=∠EDF,改为 AC=DF,△ABC与△DEF全等吗?请 B 说明思路.
变式3:请你把例题中的∠BAC=∠EDF 改为另一个适当条件,使△ABC与 △DEF仍能全等,并给出证明.
E
A
PC D
QF
我们曾经利用折纸的方法得到: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 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你能证明这一结论 吗?
在△ABC中,AB= 2AC 4 2 . ∵AC=AE,∴BE= 4 2 4 .
∵ CD=DE,BE=DE,
∴CD= 4 2 4 (cm).
1.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 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__三__条__边__的距离相等. 2.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只有一个,实际作图时,只 需作出两个角的平分线,第三个角的平分线必过这两条角 平分线的交点. 3.利用面积法求距离的方法: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交点与三 个顶点的连线,把原三角形分割成了三个小三角形,利用小 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原三角形的面积,是求角平分线交 点到三边距离的常用方法.
八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知识点归纳
八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知识点归纳主要内容:本章分四节第一节:等腰三角形。
主要学习了等腰三角形(含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证明,以及运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方法第二节:直角三角形。
介绍了直角三角形全等、性质和判定方法,引出了互逆定理、逆定理概念第三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观察与探索,学习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第四节:角平分线。
在已经学习的角平分线的概念及三角形知识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第一节: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性质:1.定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3.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判定:1.定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定理: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1.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2.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第二节: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注: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中的特殊情况)2.全等判定:SSS,SAS,ASA,AAS,HL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性质1.定义:有一个角等于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推论:直角三角形如果有一个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判定定理:1.定义:有一个角等于90度的三角形2.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三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三角形垂直平分线定理: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相等第四节:角平分线1.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2.逆定理: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3.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证明几何语言汇总性质定理推理符号语言几何语言等腰三角形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AB=AC ∴∠B=∠C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AB=AC ,点D 在BC 上∵AD 平分∠BAC∴AD ⊥BC ,AD 平分BC ∵AD ⊥BC∴AD 平分∠BAC ,AD 平分BC ∵AD 平分BC∴AD ⊥BC ,AD 平分∠BAC 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B=∠C ∴AB=AC∴△ABC 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BC 是等边三角形∴AB=AC=BC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B=∠C∴△ABC 是等边三角形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AB=AC=BC∴∠A=∠B=∠C=60°定理: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在△ABC 中∵∠A=60°,AB=AB ∴△ABC 是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90°∴△ABC 是直角三角形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RT △ABC 中,∠B=90°,∠A=30°∴BC=½AC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B=90∴∠A+∠C=90°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ABC 中∵∠A+∠C=90°∴△ABC 是直角三角形,∠B=90°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在RT △ABC 中,∠B=90°∴AB 2+BC 2=AC 2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ABC 中∵AB 2+BC 2=AC 2∴△ABC 是直角三角形,∠B=90°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在RT △ABC 和RT △A`B`C`中∵AC=A`C`,AB=A`B`∴RT △ABC ≌RT △A`B`C`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CD 垂直平分AB ∴CA=CB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CA=CB∴点C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三角形垂直平分线定理: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点P 是△ABC 的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PA=PB=PC角平分线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OP 平分∠AOB ,PD ⊥OA ,PE ⊥OB ∴PD=PE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两的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PD=PE ,PD ⊥OA ,PE ⊥OB ∴OP 平分∠AOB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点P 是△ABC 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PD ⊥BC ,PE ⊥AC ,PF ⊥AB ,垂足分别为D ,E ,F ∴PD=PE=PF。
八年级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讲义
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AS、ASA、HL。
例:如图,已知△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知识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两腰上的高、两底角的平分线长度均相等。
4、有两个角相等或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例: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50º,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例: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周长分为15和12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
例:如图,在ABA 1中,∠B=20º,AB=A1B,在A1B上取一点C,延长AA1到A2,使得A1A2=A1C;在A2C 上取一点D,延长A1A2到A3,使得A2A3=A2D;…,按此做法进行下去,∠A n的度数为。
知识点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º.3、有一个角等于60º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或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例:如右图,已知△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CD.M C B A 例:如图1,已知:∠MON=30º,点A 1、A 2、A 3……在射线ON 上,点B 1、B 2、B 3…在射线OM 上,△A 1B 1A 2、△A 2B 2A 3、△A 3B 3A 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 1=1,则△A 6B 6A 7的边长为 .图1 图2例:如图2,在等边△ABC 中,D 是边AC 上一点,连接BD ,将△BCD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º,得到△BAE ,连接ED ,若BC=10,BD=9,则△AED 的周长是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证明PPT(第1课时)
获取新知
知识点二: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
B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
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C
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可以欣赏“16页的读一读”, 并可以上网搜索,诸如美国第二十任总统的证法、赵 爽弦图法等
勾股定理反过来,怎么叙述呢?
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 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一项指标.现测得AB=4 cm,BC=3 cm,AD=13 cm,CD=12 cm, ∠ABC=90°,根据这些条件,能否得出∠ACD等于90°?请说明理由.
解:能.理由:在Rt△ABC中,
∵AB=4 cm,BC=3 cm,∠ABC=90°,
∴AC=
=5(cm).
在△ACD中,∵AD=13 cm,CD=12 cm,AC=5 cm,
你来给出完整的 证明过程吧,试 一试
例题讲解 例1 如图,在△ABC中,∠C=70°,∠B=30°,AD⊥BC 于点D,AE为∠BAC的平分线,求∠DAE的度数. 解:由题意可知, ∠BAC=180°-∠B-∠C=80°. ∵AE为∠BAC的平分线, ∴∠CAE=∠BAE= ∠BAC=40°. ∵AD⊥BC,∴∠ADC=90°. ∴∠CAD=90°-∠C=90°-70°=20°. ∴∠DAE=∠CAE-∠CAD=40°-20°=20°.
原命题都存在逆命题 ,
但是互逆命题的真假 无法保证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 做互逆定理,其中的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注意1:逆命题、互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但逆定理、互逆定理,一定是真命题.
注意2: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
定理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BS)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第2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B
C
画图方法视频(点击文字
播放)
画图思路
N
A
B
C
M
C′
(1)先画∠M C′ N=90°
画图思路
N
A
B
C
M
B′
C′
(2)在射线C′M上截取B′C′=BC
画图思路
N
A
A′
B
C
M B′
C′
(3)以点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A′
画图思路
N
A
A′
B
C
M B′
C′
(4)连接A′B′
思考:通过上面的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当P运动到与C点重合时,AP=AC. 在Rt△ABC与Rt△QPA中, ∵PQ=AB,AP=AC, ∴Rt△QAP≌Rt△BCA(HL), ∴AP=AC=10cm, ∴当AP=5cm或10cm时,△ABC才能和△APQ全等.
【方法总结】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关键是找对应边和对应角,由于本 题没有说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因此要分类讨论,以免漏 解.
B
A
C
如图,Rt△ABC中,∠C =90°,直角边是_____、_____,A斜C边是
__B__C__.
AB
前面学过的四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对直角三角形是否适用?
口答:
A
A′
1.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个锐 角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吗?为什么?
B
C B′
C′
2.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条直角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
BC=B′C′,
∴Rt△ABC ≌ Rt△ A′B′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不全等的画“×”,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daoxue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1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如图,△ABC≌△BAD.若AB=6,AC=4,BC=5,则AD的长为( ) A.4 B.5C.6 D.以上都不对2.如图,若能用AAS来判定△ACD≌△ABE,则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 A.∠ADC=∠AEB,∠C=∠BB.∠ADC=∠AEB,CD=BEC.AC=AB,AD=AED.AC=AB,∠C=∠B3.(2016·成都)如图,△ABC≌△A′B′C′,其中∠A=36°,∠C′=24°,则∠B=.4.(2017·怀化)如图,AC=DC,BC=EC,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得△ABC≌△DEC.5.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B=DE,BE=CF,AC=6,则DF=.6.(2016·宜宾)如图,已知∠CAB=∠DBA,∠CBD=∠DAC.求证:BC=AD.7.(2017·黄冈)已知:如图,∠BAC=∠DAM,AB=AN,AD=AM,求证:∠B=∠ANM.8.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则它的底角度数为( )A.40°B.50°C.60°D.65°9.(2017·平顶山市宝丰县期末)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5,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A.13 B.14 C.15 D.13或14 10.(2017·江西)如图1是一把园林剪刀,把它抽象为图2,其中OA=OB.若剪刀张开的角为30°,则∠A=度.第11题第12题11.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若AB=6,CD=4,则△ABC的周长是.12.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AD=BD=C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AC B.AD平分∠BACC.AB=BC D.∠BAC=90°13.(2017·朝阳市建平县期末)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5°,则这个三角形为( ) A.钝角等腰三角形B.直角等腰三角形C.锐角等腰三角形D.钝角等腰三角形或锐角等腰三角形14.(2016·泰安)如图,在△PAB中,PA=PB,M,N,K分别是PA,PB,AB上的点,且AM=BK,BN=AK.若∠MKN=44°,则∠P的度数为( )A.44°B.66°C.88°D.92°15.如图,已知点A,F,E,C在同一直线上,AB∥CD,∠ABE=∠CDF,AF=CE.(1)从图中任找两组全等三角形;(2)从(1)中任选一组进行证明.第2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在△ABC中,AB=AC,BD,CE分别为边AC,AB上的中线.若BD=5,则CE=.2.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解: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CE⊥AB于点E,BD⊥AC于点D.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则∠1+∠2=( )A.60°B.90°C.120°D.180°4.(2017·南充)如图,等边△OAB的边长为2,则点B的坐标为( )A.(1,1) B.(3,1)C.(3,3) D.(1,3)5.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C∥BD,则∠CBD= .6.如图,等边△ABC中,AD为高,若AB=6,则CD的长度为.7.等边△ABC的边长如图所示,则y=.8.如图,△ABC和△ADE是等边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BE=BD.10.下列说法:①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②等边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都相等;③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④等边三角形任意一边上的高与这条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⑤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这条腰上的中线互相重合.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1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垂足为D,点E是AC上一点,且AD=AE,则∠CDE 等于( )A.30°B.20°C.15°D.10°12.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度.13.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CD,BE交于点O,则∠BOC 的度数是.14.如图,已知等边△ABC纸片,点E在AC边上,点F在AB边上,沿EF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D的位置,且ED⊥BC,则∠EFD=.15.如图,在等边△ABC中,D是BC上的一点,延长AD至E,使AE=AC,∠BAE的平分线交△ABC的高BF于点O.求∠E的度数.第3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1.在△ABC中,已知∠B=∠C,则( )A.AB=BC B.AB=ACC.BC=AC D.∠A=60°2.如图,在△ABC中,AD平分外角∠EAC,且AD∥BC,则△ABC一定是( ) A.任意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3.如图,AC,BD相交于点O,∠A=∠D,如果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使得△BO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你补充的条件不能是( )A.OA=OD B.AB=CDC.∠ABO=∠DCO D.∠ABC=∠DCB4.(易错题)下列能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A.∠A=30°,∠B=60°B.∠A=50°,∠B=80°C.AB=AC=2,BC=4D.AB=3,BC=7,周长为105.如图,已知OC平分∠AOB,CD∥OB.若OD=3 cm,则CD=cm.6.如图,在△ABC中,AD⊥BC于D,若添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BD=CD;②AD平分∠BAC;③AD=BD.其中能使△ABC成为等腰三角形的有.7.已知:如图,AB=BC,DE∥AC,求证:△DBE是等腰三角形.11.(2017·郑州月考)已知,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BD+CE=5,则线段DE的长为( )A.5 B.6 C.7 D.812.已知△ABC中,AB=AC,求证:∠B<90°.若用反证法证这个结论,应首先假设.13.如图,在一张长方形纸条上任意画一条截线AB,将纸条沿截线AB折叠,所得到△ABC的形状一定是三角形.14.某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小岛P的方位是北偏东70°,又继续航行7海里后,在B 处测得小岛P的方位是北偏东50°,则此时轮船与小岛P的距离BP=海里.15.(2017·内江)如图,AD平分∠BAC,AD⊥BD,垂足为点D,DE∥AC.求证:△BDE是等腰三角形.16.如图,在等边△ABC中,BD平分∠ABC,延长BC到E,使CE=CD,连接DE.(1)成逸同学说:BD=DE,她说得对吗?请你说明理由;(2)小敏同学说:把“BD平分∠ABC”改成其他条件,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呢?第4课时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ABC中,AB=AC,∠A=∠C,则△ABC是( )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不等边三角形D.不能确定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两个角分别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B.顶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C.底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D.有一个角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如图,在△ABC中,AB=BC=6,∠B=60°,则AC等于( )A.4 B.6 C.8 D.104.如图,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含有30°角的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则拼接后的△ABD的形状是.5.如图,已知OA=a,P是射线ON上一动点,∠AON=60°,当OP=时,△AOP 为等边三角形.6.如图,点D,E在线段BC上,BD=CE,∠B=∠C,∠ADB=120°,求证:△ADE为等边三角形.7.(2017·平顶山市宝丰县期中)在Rt△ABC中,∠C=90°,∠A=30°,BC=9,则AB=.8.(2017·郑州月考)如图,∠C=90°,∠ABC=75°,∠CDB=30°.若BC=3 cm,则AD=cm.9.如图,这是某超市自动扶梯的示意图,大厅两层之间的距离h=6.5米,自动扶梯的倾角为30°,若自动扶梯运行速度为v=0.5米/秒,则顾客乘自动扶梯上一层楼的时间为秒.10.如图,铁路AC与铁路AD相交于车站A,B区在∠CAD的平分线上,且距车站A为20千11.如图,在△ABC中,∠ACB=90°,∠A=30°,CD⊥AB于点D,BC=8 cm,求AD的长.12.在下列三角形中:①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②有一个角是60°且是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1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④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13.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使点C落在斜边AB上的点E处,已知CD=1,∠B=30°,则BD的长是( )A.1 B.2 C. 3 D.2 314.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P1与P关于OB对称,P2与P关于OA对称,则P1,O,P2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15.如图,已知∠AOB=60°,点P在边OA上,OP=12,点M,N在边OB上,PM=PN.若MN=2,则OM=( )A.3 B.4 C.5 D.61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F分别是AB,BC,CA边上一点,且AD=BE=CF,则△DEF的形状是.17.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AD是BC边的中线,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DF.(1)求证:△AED是等边三角形;(2)若AB=2,则四边形AEDF的周长是.∴△ADE是等边三角形.1.2直角三角形第1课时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6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 A.120°B.90°C.60°D.30°2.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37°,∠C=53°B.∠A-∠C=∠BC.∠A∶∠B∶∠C=3∶4∶5D.∠A∶∠B∶∠C=2∶3∶53.(2017·安徽)直角三角板和直尺如图放置.若∠1=20°,则∠2的度数为( )A.60°B.50°C.40°D.30°4.(2017·西安期中)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2,4,5 B.6,8,11C.5,12,12 D.1,1, 25.如图,点D在△ABC的边AC上,将△ABC沿BD翻折后,点A恰好与点C重合.若BC=5,CD=3,则BD的长为( )A.1 B.2 C.3 D.46.(2017·阿坝)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5,一直角边的长是3,则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6.7.(2017·成都)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实数是.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3,BC=4,CD=12,AD=13,AC⊥CD,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9.下列命题中,其逆命题成立的是 .(只填写序号) ①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③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④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c 为最长边)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0.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如果a 是偶数,b 是偶数,那么a +b 是偶数. 11.已知下列命题: ①若a +b =0,则|a|=|b|;②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③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其中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2.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的形状为(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以上答案都不对13.(2017·陕西)如图,将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ABC 和△A ′B ′C ′拼在一起,其中点A′与点A 重合,点C′落在边AB 上,连接B′C.若∠ACB =∠AC ′B ′=90°,AC =BC =3,则B′C 的长为( )A .3 3B .6C .3 2 D.21 14.(2017·平顶山市宝丰县期中)如图,在△ABC 中,∠A =45°,∠B =30°,CD ⊥AB ,垂足为D ,CD =1,则AB 的长为( )A .2B .2 3 C.33+1 D.3+1 15.在△ABC 中,AB =10,AC =210,BC 边上的高AD =6,则另一边BC 等于( )A .10B .8C .6或10D .8或1016.如图,圆柱形容器高为18 cm ,底面周长为24 cm ,在杯内壁离杯底4 cm 的点B 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2 cm 与蜂蜜相对的点A 处,则蚂蚁从外壁A 处到达内壁B 处的最短距离为 cm.第2课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如图,点P是∠BAC内一点,PE⊥AC于点E,PF⊥AB于点F,PE=PF,则直接得到△PEA≌△PFA的理由是( )A.HL B.ASAC.AAS D.SAS2.如图,已知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下列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 A.AB=AC B.∠BAC=90°C.BD=AC D.∠B=45°3.如图,∠B=∠D=90°,BC=CD,∠1=40°,则∠2=( )A.40°B.50°C.60°D.75°4.如图,点D,A,E在直线l上,AB=AC,BD⊥l于点D,CE⊥l于点E,且BD=AE.若BD =3,CE=5,则DE=.5.如图所示,AD⊥BE于点C,C是BE的中点,AB=DE,求证:AB∥DE.6.(2017·平顶山市宝丰县期中)下列条件不能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B.斜边和一个锐角分别对应相等C.两个锐角对应相等D.斜边和一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7.如图,AC⊥BC,AD⊥DB,要使△ABC≌△BAD,还需添加条件:.(只需写出一种情况)8.如图,在Rt△ABC中,∠ABC=90°,点D在边AB上,使DB=BC,过点D作EF⊥AC,分别交AC于点E,交CB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BF.9.如图,点C是路段AB的中点,小明和小红两人从C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两条直线行走,并同时到达D,E两地,并且DA⊥AB于A,EB⊥AB于B.此时小明到路段AB的距离是50米,则小红到路段AB的距离是多少米?10.已知在Rt△ABC中,∠C=90°,∠B=30°,AB=4,则下列图中的直角三角形与Rt△ABC 全等的是( )11.如图,在△ABC中,AB=AC,BD⊥AC于点D,CE⊥AB于点E,BD和CE交于点O,AO 的延长线交BC于点F,则图中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有( )A.3对B.4对C.5对D.6对12.如图所示,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作直线a,过点A,C作a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若AE=1,CF=3,则AB的长度为.13.如图,在Rt△ABC中,∠C=90°,AC=10,BC=5,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 和过点A且垂直于AC的射线AO上运动,当AP=时,△ABC和△PQA全等.14.如图,在△ABC中,AB=CB,∠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1)求证:Rt△ABE≌Rt△CBF;(2)若∠CAE=30°,求∠ACF的度数.15.如图1,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个动点,且DE⊥AC于E,BF⊥AC于F,若AB=CD,BF=DE,BD交AC于点M.(1)求证:AE=CF,MB=MD;(2)当E,F两点移动到如图2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1课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1.如图,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为直线CD上的一点,已知线段PA=3 cm,则线段PB的长为( )A.6 cm B.5 cm C.4 cm D.3 cm2.如图,AB是CD的垂直平分线,若AC=2.3 cm,BD=1.6 cm,则四边形ACBD的周长是( ) A.3.9 cm B.7.8 cm C.4 cm D.4.6 cm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垂足为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B=AD B.AC平分∠BCDC.AB=BD D.△BEC≌△DEC4.(2017·西安期中)如图所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AB于点D,∠A=50°,则∠BDC =( )A.50°B.100°C.120°D.130°5.如图,在△ABC中,∠B=30°,ED垂直平分BC,ED=3,则CE的长为.6.如图,在Rt△ABC中,∠C=90°,AB边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E,垂足为D.求证:∠CAB=∠AED.7.如图,AC=AD,BC=BD,则有( )A.AB垂直平分CDB.CD垂直平分ABC.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D.CD平分∠ACB8.如图,D是△ABC的边BC的延长线上一点,且BD=BC+AC,则点C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9.如图,在△ABC 中,∠C =90°,∠A =30°,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求证: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1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3),B(-1,-1).下列四个点中,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是( )A .(0,2)B .(-3,1)C .(1,2)D .(1,0)11.下列说法:①若直线P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则EA =EB ;②若PA =PB ,EA =EB ,则直线P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③若EA =EB ,则直线EP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④若PA =PB ,则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12.如图,在Rt △ABC 中,∠B =90°,分别以A ,C 为圆心,大于12A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连接MN ,与AC ,BC 分别交于点D ,E ,连接AE ,则:(1)∠ADE = ;(2)AE EC ;(填“=”“>”或“<”)(3)当AB =3,AC =5时,△ABE 的周长= .13.如图,AD ⊥BC 于点D ,D 为BC 的中点,连接AB ,∠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O ,连接OC.若∠AOC =125°,则∠ABC = .14.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AD ⊥BC 于点D ,将AB 边沿AD 折叠,发现B 点的对应点E 正好在AC 的垂直平分线上,则∠C = .15.(2017·朝阳市建平县期中)如图,Rt △ABC 中,∠ACB =90°,BC =3,AC =4,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则CE 的长为 .16.如图,在△ABC中,∠ACB=90°,D是BC延长线上一点,E是BD垂直平分线与AB的交点,DE交AC于点F.求证:点E在AF的垂直平分线上.17.(1)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N,交直线BC于点M,∠A =40°,求∠NMB的大小;(2)如果将(1)中的∠A的度数改为70°,其余条件不变,再求∠NMB的大小;(3)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试证明;(4)将(1)中的∠A改为钝角,对这个问题的规律性认识是否需要修改.第2课时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1.三角形纸片ABC上有一点P,量得PA=3 cm,PB=3 cm,则点P一定( ) A.是边AB的中点B.在边AB的中线上C.在边AB的高上D.在边AB的垂直平分线上2.(2017·郑州期末)在三角形的内部,有一个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点一定是三角形( )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高的交点3.如图,∠BAC=110°,若MP和NQ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的度数是( ) A.20°B.40°C.50°D.60°4.△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那么P点必定在BC的,且PA==.5.如图,O为△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点O到顶点A的距离为5 cm,则AO+BO+CO=.6.如图,在△ABC中,∠B=32°,∠C=48°,AB和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D,E,BC=6 cm,请计算出∠DAE的度数和△ADE的周长.7.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能作( )A.1条B.2条C.3条D.无数条8.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 )A.过点P作线段AB的中垂线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B=ACC.过直线a和直线b外一点P作直线MN,使MN∥a∥b9.如图,已知线段a,h,作等腰△ABC,使AB=AC,且BC=a,BC边上的高AD=h.张红的作法是:①作线段BC=a;②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MN,MN与BC相交于点D;③在直线MN上截取线段h;④连接AB,AC,则△ABC为所求的等腰三角形.上述作法的四个步骤中,你认为有错误的一步是( )A.①B.②C.③D.④10.为了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准备在某镇新建一个医疗点P,使P到该镇A村,B 村,C村所属的村委会所在地的距离都相等(A,B,C不在同一直线上,地理位置如图),请你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确定点P的位置.要求:写出已知、求作;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1.在平面内,到三点A,B,C距离相等的点( )A.只有一个B.有两个C.有三个或三个以上D.有一个或没有1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0°,两腰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则( )A.点P在三角形内B.点P在三角形外C.点P在三角形底边上D.点P的位置与三角形的边长有关13.(2017·西安期中)如图,已知点O为△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AC=80°,则∠BOC =.14.如图所示,在△ABC中,∠BAC=76°,EF,MN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点E,M 在BC上,则∠EAM=.15.如图,由于水资源缺乏,B,C两地不得不从黄河上的扬水站A引水,这就需要A,B,C之间铺设地下输水管道,有人设计了三种铺设方案:如图①②③,图中实线表示管道铺设线路,在图②中,AD垂直BC于点D;在图③中,OA=OB=OC.为减少渗漏,节约水资源,并降低工程造价,铺设线路应尽量缩短,已知△ABC恰好是一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那么通过计算,你认为最好的铺设方案是方案.1.4角平分线第1课时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1.(2017·台州)如图,点P是∠AOB平分线OC上一点,PD⊥OB,垂足为D.若PD=2,则点P到边OA的距离是( )A.2 B.3 C. 3 D.42.下列各图中,OP是∠MON的平分线,点E,F,G分别在射线OM,ON,OP上,则可以解释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图形是( )3.(2016·怀化)如图,OP为∠AOB的平分线,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PC=PD B.∠CPO=∠DOP C.∠CPO=∠DPO D.OC=OD4.如图,∠AOC=∠BOC,点P在OC上,PD⊥OA于点D,PE⊥OB于点E.若OD=8,OP=10,则PE的长为( )A.5 B.6 C.7 D.85.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A=2,则PQ的最小值为( )A.1 B.2 C.3 D.46.(2017·西安期中)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AD=5,AC=4,则D点到AB的距离是.7.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点E,若AC=6,BC=8,CD=3.(1)求DE的长;(2)求△ADB的面积.小专题(一)等腰三角形中常见的数学思想类型1方程思想1.如图,在△ABC中,AB=AC,BC=BD=ED=EA,求∠A的度数.类型2分类讨论思想2.如图,在Rt△ABC中,∠ACB=90°,AB=2BC,在直线BC或AC上取一点P,使得△PAB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在点P共有( )A.7个B.6个C.5个D.4个3.若实数x,y满足|x-5|+y-10=0,则以x,y的值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4.如图,∠BOC=60°,点A是BO延长线上的一点,OA=10 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 以2 cm/s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O出发沿OC以1 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当t=时,△POQ是等腰三角形.5.已知O为等边△ABD的边BD的中点,AB=4,E,F分别为射线AB,DA上一动点,且∠EOF =120°,若AF=1,求BE的长.章末复习(一)三角形的证明知识点1三角形全等1.如图,△ABC≌△BAD,A和B,C和D是对应顶点.如果AB=5,BD=6,AD=4,那么BC等于( )A.4 B.6C.5 D.无法确定2.(2017·黔东南)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已知FB=CE,AC∥DF,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得△ABC≌△DEF.知识点2等腰三角形3.(2016·赤峰)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则另两个角分别是( )A.30°,60°B.45°,45°C.45°,90°D.20°,70°4.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BAD=35°,则∠C的度数为.5.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E=1,∠E=30°,则DC=.知识点3直角三角形6.如图,BD平分∠ABC,CD⊥BD,D为垂足,∠C=55°,则∠ABC的度数是( )A.35°B.55°C.60°D.70°7.如图,在△ABC中,∠C=90°,AC=2,点D在BC上,∠ADC=2∠B,AD=5,则BC 的长为( )A.3-1B.3+1C.5-1D.5+18.如图,BE,CD是△ABC的高,且BD=EC,判定△BCD≌△CBE的依据是“”.知识点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9.(2017·西安期中)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4,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连接AD,则△ACD的周长是( )A.7 B.8 C.9 D.1010.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B=8,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若CD=2,则△ABD的面积为.11.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EF垂直平分BD.求证:∠ABD=∠BDF.12.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在△ABC中与这100°角对应相等的角是( )A.∠A B.∠BC.∠C D.∠B或∠C13.如图,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CD,EF,GH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A.CD,EF,GH B.AB,EF,GHC.AB,CD,EF D.AB,CD,GH14.(2016·枣庄)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 )A.15°B.17.5°C.20°D.22.5°15.如图,在△ABC中,AB=AC=5,BC=8,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不含端点B,C).若线段AD的长为正整数,则点D的个数共有( )A.5个B.4个C.3个D.2个16.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BAD=90°,∠CBD=30°,∠BCD=45°.若AB=22,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接AE,BE,BE⊥AE,延长AE 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FC=AD;(2)AB=BC+AD.18.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1)求证:AB=AC;(2)若DC=4,∠DAC=30°,求AD的长.周周练(1.1~1.2)(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如图,在△ABC中,AB=AC,∠B=65°,则∠A的度数是(C)A.70°B.55°C.50°D.40°2.若△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则必有(D)A.∠A=2∠B=3∠CB.∠A=∠B=∠CC.∠A=∠B+∠CD.∠A+∠B=∠C3.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不正确的是(D)A.若a2=b2,则a=b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D.对顶角相等4.如图,△ABC中,AB=AC,D是BC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D) A.∠B=∠C B.AD⊥BCC.AD平分∠BAC D.AB=2BD5.(2017·平顶山市宝丰县期中)若等边三角形的一条高为3,其边长为(A)A.2 B.1 C.3 D.46.(2017·陕西西北大学附属学校期中)如图,△ABC中,AC=3,∠C=90°,∠B=30°,点P 是BC边上的动点,则AP的长不可能是(D)A.3.5 B.4.2 C.5.8 D.77.(2017·西安期中)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D)A.2个B.3个C.4个D.5个的垂线,两线相交于点D,连接AD.若AB=3,DC=4,则AD的长是(C)A.5 B.7 C.5 2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9.如图,在△ABC和△DFE中,∠A=∠D=90°,AC=DE,若要用“斜边、直角边(HL)”直接证明Rt△ABC≌Rt△DFE,则还需补充条件答案不唯一,如:BC=FE.10.在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大于60°”成立时,我们利用反证法,先假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大于60°,则可推出三个内角之和大于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矛盾.11.如图,在△ABC中,已知∠1=∠2,BE=CD,AB=5,AE=2,则CE=3.12.如图,在高3米,坡面线段距离AB 为5米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则地毯长度至少需7米.13.如图,△ABC 和△DCE 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 ,则BD 的长为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3,0),B(8,0),若点P 在y 轴上,且△PAB 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为(0,4)或(0,-4).三、解答题(共44分) 15.(8分)(2017·平顶山市宝丰县期中)如图,在△ABC 和△DCB 中,∠A =∠D =90°,AC =BD ,AC 与BD 相交于点O.(1)求证:△ABC ≌△DCB ;(2)△OBC 是何种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解:(1)证明:∵在△ABC 和△DCB 中,∠A =∠D =90°, ∴△ABC 和△DCB 都为直角三角形.在Rt △ABC 和Rt △DCB 中,⎩⎨⎧AC =DB ,BC =CB ,∴Rt △ABC ≌Rt △DCB(HL). (2)△OBC 是等腰三角形.证明:∵Rt △ABC ≌Rt △DCB ,∴∠ACB =∠DBC. ∴OB =OC.∴△OBC 是等腰三角形.16.(10分)(2017·苏州)如图,∠A =∠B ,AE =BE ,点D 在AC 边上,∠1=∠2,AE 和BD 相交于点O.(1)求证:△AEC ≌△BED ;(2)若∠1=42°,求∠BDE 的度数.解:(1)证明:∵AE 和BD 相交于点O , ∴∠AOD =∠BOE. ∵∠A =∠B , ∴∠BEO =∠2. 又∵∠1=∠2,∴∠1=∠BEO.∴∠1+∠AED =∠BEO +∠AED ,即∠AEC =∠BED. 在△AEC 和△BED 中,⎩⎨⎧∠A =∠B ,AE =BE ,∠AEC =∠BED ,∴△AEC ≌△BED(ASA). (2)∵△AEC ≌△BED , ∴EC =ED ,∠C =∠BDE. 在△EDC 中,∵EC =ED ,∠1=42°,∴∠C =∠EDC =69°. ∴∠BDE =∠C =69°.17.(12分)如图,已知A ,B ,C ,D 四个城镇(除B ,C 外)都有笔直的公路相接,公共汽车行驶于城镇之间,公共汽车票价与路程成正比,已知各城镇间公共汽车票价如下:为了B ,C 间的交通方便,打算在B ,C 之间建一条笔直公路,请按上述标准预算出B ,C 之间的公共汽车票价.解:AD 为16,AB 为20,BD 为12,∵122+162=202, ∴∠ADB =90°.∵AC =25,AD =16,CD =9,即AC =AD +DC ,∴A,D,C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可知∠BDC=90°.又∵BD=12,DC=9,∴BC=122+92=15.故B,C之间的公共汽车票价为15元.18.(14分)如图,在等边△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且OD∥AB,OE∥AC.(1)求证:△ODE是等边三角形;(2)线段BD,DE,EC三者有什么数量关系?写出你的判断过程;(3)数学学习不但要能解决问题,还要善于提出问题.结合本题,在现有的图形上,请提出两个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只要提出问题,不需要解答)解:(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OD∥AB,OE∥AC,∴∠ODE=∠ABC=60°,∠OED=∠ACB=60°.∴△ODE是等边三角形.(2)BD=DE=EC.理由:∵OB平分∠ABC,且∠ABC=60°,∴∠ABO=∠OBD=30°.∵OD∥AB,∴∠BOD=∠ABO=30°.∴∠OBD=∠BOD.∴DB=DO.同理,EC=EO.由(1)知,△ODE是等边三角形,∴DE=OD=OE.∴BD=DE=EC.(3)答案不唯一,如:①连接AO,并延长交BC于点F,求证:△ABF是直角三角形;②若等边△ABC的边长为1,求BC边上的高.。
八年级 下册 数学 PPT课件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直角三角形(一)
范例讲解 例2、写出命题“如果两个有理数相等,那么它 们的平方相等”的逆命题,这两个命题都是真命 题吗? 解:其逆命题为“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平方相等,
那么这两个有理数也相等” 原命题是真命题,而逆命题是假命题 训练题: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它们是真 命题还是假命题。 (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2)如果a是偶数,b是偶数,那么a+b是偶数。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 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
∴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没有与60m长的南北边线垂直的边线
∴没有一条边线为东西向
ⅳ、观察下面两个命题: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 平方。
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 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什么关系?
合作交流 ⅴ、观察下面三组命题: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如果小明患了肺炎,那么他一定发烧, 如果小明发烧,那么他一定患了肺炎;
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每对命题的真假:
(1)四边形是多边形; (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如果ab=0,那么a=0 b=0
解:(1)多边形是四边形.原命题是真命题, 而逆命题是假命题.
(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原命题与逆命题同为真命题.
(3)如果a=0,b=0,那么ab=0. 原命题是假命题,而逆命题
是真命题.
1.(钦州·中考)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 两直角边AC=6 cm,BC=8 cm,现将△ABC折叠, 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BE的长为( ) (A)4 cm (B)5 cm
八下 1.1等腰三角形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第一节 等腰三角形基本知识:一、全等三角形(1)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3)判定:“SSS ”、“SAS ”、“AAS ”、“ASA ”、“HL ”(HL 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典型例题例1.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48CDE ∠=°,则APD ∠等于( )A .42°B .48°C .52°D .58°例2.如图,点P 是 AB 上任意一点,,还应补充一个条件,才能推出.从下列条件中补充一个条件,不一定能....推出的是( )A .B .C .D .ABC ABD ∠=∠APC APD △≌△APC APD △≌△BC BD =AC AD =ACB ADB ∠=∠CAB DAB ∠=∠例3.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②③去变式题1、尺规作图作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于、,再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作射线由作法得的根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2、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 DE BC EF AC DF===,,;②AB DE B E BC EF=∠=∠=,,;③B E BC EF C F∠=∠=∠=∠,,;④AB DE AC DF B E==∠=∠,,.其中,能使ABC DEF△≌△的条件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AOB∠O OA OBC D C D12CD P OP,OCP ODP△≌△O DPCAB3、如图,在△ABC 和△DCB 中,AB = DC ,AC = DB ,AC 与DB 交于点M . (1)求证:△ABC ≌△DCB ;(2)过点C 作CN ∥BD ,过点B 作BN ∥AC ,CN 与BN 交于点N ,试判断线段BN 与CN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4、 在△ABC 中,,∠ACB=90°,AC=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于E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等腰三角形(1)
6.【例3】(人教8上P76改编)如图,在△ABC中,AB=AC,点D 在线段BC上,AD=BD. (1)求证:∠BAD=∠C; (2)若CA=CD,求△ABC三个内角的度数.
(1)证明:∵AB=AC,∴∠B=∠C. ∵AD=BD,∴∠B=∠BAD. ∴∠BAD=∠C.
(2)解:∵CA=CD,∴∠CAD=∠CDA, 由(1)得∠B=∠C=∠BAD, 设∠B=x,则∠CDA=∠B+∠BAD=2x, ∴∠CAD=∠CDA=2x, ∠BAC=∠CAD+∠BAD=3x,
∴在△ABC中,有∠B+∠C+∠BAC=x+x+3x=180°, 解得x=36°, ∴在△ABC中,∠BAC=108°,∠B=∠C=36°.
★9.(创新题)如图,在△ABC中,AB=AC. (1)如果∠BAD=30°,AD是BC上的高,AD=AE, 则∠EDC= 15° ; (2)如果∠BAD=40°,AD是BC上的高,AD=AE, 则∠EDC= 20° ; (3)通过以上两题,你发现在AD=AE的条件下, ∠BAD与∠EDC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给予证明.
5.【例2】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 线,BE⊥AC于点E.求证:∠CBE=∠BAD. 证明:∵AB=AC,AD是BC边上的中 线,BE⊥AC, ∴AD⊥BC,∠BAD=∠CAD. ∴∠CBE+∠C=∠CAD+∠C=90°. ∴∠CBE=∠CAD. ∴∠CBE=∠BAD.
8.(核心教材母题:北师8下P5、)如图,已知AB=AC,AD=AE. 求证:BD=CE.
证明:如图,过A点作AF⊥BC于点F. ∵AB=AC,∴BF=CF. 又∵AD=AE,∴DF=EF. ∴BF-DF=CF-EF, ∴BD=CE.
答案图
核心教材母题:教材是新中考命题的依据,近年来广东省中考 数学卷中都有较多题的素材来源于北师大版和人教版教材. 本书将两个版本重合的教材母题进行汇总,作为课堂例习题 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等腰三角形(一)一、教学目标如:1.知识目标: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应用这些公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熟悉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是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逻辑推理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目标:启发引导学生体会探索结论和证明结论,及合情推理与演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难点: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否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等。
三、教学过程分析第一环节:回顾旧知导出公理请学生回忆并整理已经学过的8条基本事实。
其中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有以下三条:.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在此基础上回忆全等三角形的另一判别条件:1.(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并要求学生利用前面所提到的公理进行证明;2.回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已知:如图,∠A=∠D,∠B=∠E,BC=EF.求证:△ABC≌△DEF.证明:∵∠A=∠D,∠B=∠E(已知),又∠A+∠B+∠C=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C=180°-(∠A+∠B),∠F=180°-(∠D+∠E),∴∠C=∠F(等量代换)。
又BC=EF(已知),∴△ABC≌△DEF(ASA)。
DBA第二环节:折纸活动探索新知提问:“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如何探索这些性质的,你能再次通过折纸活动验证这些性质吗?并根据折纸过程,得到这些性质的证明吗?”第三环节:明晰结论和证明过程让学生明晰证明过程。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高三条线重合第四环节:随堂练习巩固新知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P5习题1,2.四、教学反思1. 等腰三角形(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进一步熟悉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能力目标:①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是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逻辑推理的能力;②在命题的变式中,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拓展命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③在图形的观察中,揭示等腰三角形的本质:对称性,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②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探索——发现一一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有关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一些结论.三、教学过程分析第一环节: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在等腰三角形中作出一些线段(如角平分线、中线、高等),你能发现其中一些相等的线段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例1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D 、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 求证:BD=CE . 证明:∵AB=AC ,∴∠ABC=∠ACB(等边对等角). ∵∠1=12 ∠ABC ,∠2=12 ∠ABC ,∴∠1=∠2.在△BDC 和△CEB 中,∠ACB=∠ABC ,BC=CB ,∠1=∠2. ∴△BDC ≌△CEB(ASA).∴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第三环节:经典例题 变式练习活动内容:提请学生思考,除了角平分线、中线、高等特殊的线段外,还可以有哪些线段相等?并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研究课本“议一议”:在课本图1—4的等腰三角形ABC 中,(1)如果∠ABD=13 ∠ABC ,∠ACE=14∠ACB 呢?由此,你能得到一个什么结论?(2)如果AD=12 AC ,AE=12 AB ,那么BD=CE 吗?如果AD=13 AC ,AE=13AB 呢?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第四环节:拓展延伸,探索等边三角形性质活动内容:提请学生在上面等要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基础上,思考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性质: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已知:ΔABC 中,AB=BC=AC . 求证:∠A=∠B=∠C=60°.证明:在ΔABC 中,∵AB=AC ,∴∠B=∠C(等边对等角).4231E D CBA同理:∠C=∠A,∴∠A=∠B=∠C(等量代换).又∵∠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60°.第五环节:随堂练习及时巩固第六环节:探讨收获课时小结四、教学反思1. 等腰三角形(三)一.教学目标:1.探索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2.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3.了解反证法的基本证明思路,并能简单应用。
4.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分析第一环节:复习引入活动过程:通过问题串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以及证明的思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进交流。
问题1.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问题2.我们是如何证明上述定理的?问题3.我们把性质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反过来还成立么?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第二环节:逆向思考,定理证明A 教师:上面,我们改变问题条件,得出了很多类似的结论,这是研究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思考问题,这也是获得数学结论的一条途径.例如“等边对等角”,反过来成立吗?在△ABC中,∠B=∠C,要想证明AB=AC,只要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B使AB 与AC 成为对应边就可以了.你是怎样构造的?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例2已知:如图,∠CAE 是△ABC 的外角,AD ∥BC 且∠1=∠2. 求证:AB=AC . 证明:∵AD ∥BC ,∴∠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1=∠2,∴∠B=∠C . ∴AB=AC(等角对等边). 第四环节:适时提问 导出反证法我们类比归纳获得一个数学结论,“反过来”思考问题也获得了一个数学结论.如果否定命题的条件,是否也可获得一个数学结论吗?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小明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我们来看一位同学的想法:如图,在△ABC 中,已知∠B ≠∠C ,此时AB 与Ac 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假设AB=AC ,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C=∠B ,但已知条件是∠B ≠∠C .“∠C=∠B ”与已知条件“∠B ≠∠C ”相矛盾,因此AB ≠AC你能理解他的推理过程吗?再例如,我们要证明△ABC 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也可以采用这位同学的证法,假设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A=90°,∠B=90°,可得∠A+∠B=180°,但△AB ∠A+∠B+∠C=180°, “∠A+∠B=180°”与“∠A+∠B+∠C=180°”相矛盾,因此△ABC 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引导学生思考:上一道面的证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引出反证法。
都是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推导出了与已知或公理或已证明过的定理相矛盾,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也是证明命题的一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反证法.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现有等腰三角形纸片,如果能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将原纸片一次剪开成两块等腰三角形纸片,问此时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C21B A D1. 等腰三角形(四)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及其证明,理解含有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及其证明,并能利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能力目标:①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②经历实际操作,探索含有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及其推理证明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①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②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二.教学重难点重点①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教学难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索与证明.三、教学过程分析第一环节:提问问题,引入新课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基础上,直接提出问题:等边三角形作为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呢?又如何判别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呢?从而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活动内容:学生自主探究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并交流各自的结论,教师适时要求学生给出相对规范的证明,概括出等边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并引导学生总结出下表:第三环节:实际操作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用含30°角的两个三角尺,你能拼成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在你所拼得的等边三角形中,有哪些线段存在相等关系,有哪些线段存在倍数关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说说你的理由.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90°,∠BAC=30°. 求证:BC=12 AB .证明:在△ABC 中,∠ACB=90°,∠BAC=30°∠B=60°. 延长BC 至D ,使CD=BC ,连接AD(如图所示). ∵∠ACB=90°∴∠ACB=90°∵AC=AC ,∴△ABC ≌△ADC(SAS). ∴AB=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BD 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BC=12 BD=12 AB . 第四环节:变式训练 巩固新知[例题]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 ,求腰上的高CD 的长.解:∵∠ABC=∠ACB=15°∴∠DAC=∠ABC+∠ACB=15°+15°=30°∴CD=12 AC=12 ×2a= a(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第五环节:畅谈收获 课时小结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四、教学反思2.直角三角形(一)BAD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