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复习要点
农业昆虫学复习资料
农业昆虫学复习资料本文档旨在提供农业昆虫学复资料,包括农业昆虫学的概念和背景,以及复资料的目的和结构。
农业昆虫学的概念和背景农业昆虫学是研究农业系统中与昆虫相关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昆虫对农作物的影响、昆虫与植物之间的互动、昆虫与农业健康的关系等。
农业昆虫学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农作物损失、优化农业生产等。
复资料的目的和结构本复资料旨在帮助学生复农业昆虫学的相关知识,并准备相关考试或学术项目。
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农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农业昆虫学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农作物与昆虫互动:探讨农作物与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和益处、农作物对昆虫的影响等。
农业昆虫学的应用:介绍农业昆虫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昆虫害虫管理、昆虫与农作物的生物防治等。
农业昆虫学的研究进展:概述农业昆虫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新的昆虫害虫防治策略、农作物与昆虫互动机制的深入研究等。
本资料将提供清晰的解释、实例和图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农业昆虫学的核心概念和应用。
它还提供一些联系题和思考题,供读者进行复和自测。
希望本复资料能够帮助读者系统地复农业昆虫学的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本部分将介绍昆虫的分类系统和主要特征,包括外部形态、生命周期等方面的内容。
分类系统昆虫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下的一个类群,根据其形态、生态和进化关系,可以将昆虫分为以下几个目:鳞翅目(鳞翅类昆虫):包括蝴蝶、蛾子等。
它们的前翅上具有鳞片,触角呈丝状。
直翅目(蜻蜓类昆虫):包括蜻蜓、蝉、螳螂等。
它们的前后翅一样宽大,触角细长。
半翅目(蚜蚁类昆虫):包括蚜虫、白蚁等。
它们的前翅粗厚,后翅膜状,触角具有膨大的节。
鞘翅目(甲虫类昆虫):包括甲虫、锹甲等。
它们的前翅呈硬壳状,可以保护柔软的后翅。
主要特征昆虫的外部形态具有一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分类和鉴别:外骨骼:昆虫的身体表面由硬壳覆盖,称为外骨骼。
它提供了支撑和保护作用,并限制了身体的扩张。
农业昆虫学复习资料
农业昆虫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昆虫的头式,也称为昆虫的口式,表示昆虫口器在头部的着生位置和所指方向。
2、下口式,口器着生在头下,头与虫体纵轴成直角。
3、前口式,口器着生在头前,头与虫体纵轴成钝角或平行。
4、后口式,口器着生在头后,头与虫体纵轴成锐角。
5、口器(mouthparts or feeding apparatus),昆虫的取食器官。
6、开掘足,昆虫的足胫节膨大宽扁,末端具齿,跗节呈铲状,便于掘土。
7、携粉足,胫节端部宽扁,边缘具长毛,形成携带花粉的花粉筐。
同时第一跗节也特别膨大,内侧具多排横列刚毛,形成花粉梳,用以梳集花粉,形成携粉足。
8、翅脉,气管在翅面上的加厚,起支架作用。
9、脉相,翅脉在翅上分布排列的形式次序称为脉相。
10、模式脉相,也称康尼脉系,昆虫学家康斯托克(Comstock)和尼特姆(Needham)将昆虫的脉序归纳成假想的原始脉序,这一命名系统被称为康尼脉系(Comstock-Needham system)。
11、纵脉,从翅基部伸到外缘的翅脉。
12、平衡棒,昆虫的翅退化为小形棒状体,飞行时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称为平衡棒。
13、翅连锁器,很多昆虫的前后翅,借各种特殊构造相互连锁在一起,以增强飞行的效力,这种连锁构造统称翅连锁器。
14、两性生殖,雌雄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5、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也称单性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6、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又称为异态交替(heterogeny)。
17、多胚生殖(polyembryony),是指1 个卵内可产生两个或多个胚胎,并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8、孵化,昆虫胚胎发育到一定时期,幼虫或若虫破卵壳而出的现象,称为孵化(hatching)。
农业昆虫学复习资料
一、农业昆虫学的概念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和害虫作斗争的应用科学,是研究危害农作物的昆虫和其它有害动物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有效防治方法,从而保证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科学。
农业害虫发生特点:(1)种类多(2)数量大(3)危害中(4)成灾频繁二、农业害虫防治的历史:(1)、早期的综合防治阶段古代至20世纪40年代以前, 自然防治到综合防治(2)、化学防治阶段20世纪40-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一系列有机氯杀虫剂(1939年滴滴涕谁发明的?),人们认为只要应用这类杀虫剂,害虫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三R”:①抗性resistance②再猖獗resurgence③残毒residue《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1907年5月27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3)、综合防治(治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
三、农业害虫新动态:(1)一些长期得到控制的历史性害虫再度猖獗。
(2)一些历史上的次要害虫如棉铃虫、稻飞虱、麦蚜、稻纵卷叶螟、菜蛾等上升为主要害虫,对农业构成了新的威胁。
(3)以前未报道过或从国外传入的检疫性害虫不断出现。
(4)经济作物、园林花卉虫害问题突出。
四、农业害虫构成为害是害虫、环境和寄主作物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称生态系统。
六、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农业生态系统即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间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并在人为和自然共同支配下进行农副产品生产的综合体。
七、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1)植物相(农作物)单一化了(2)营养联系从而被削弱或消失(3)中断了部分物质和能量的自然交换过程(4)农业生态平衡不断被打破由以上总结可以说:农业生态系具有以下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结构较简单,在时、空变迁中是不连贯的,物质循环需要不断补充;由于作物种群的单纯性和不稳定性,可以引起生态系的单纯性和不稳定性。
农业昆虫学重点
名词解释1.农业昆虫学:研究农业害虫及其环境、害虫防治的理论及技术、,是防减虫灾的科学2.农业昆虫:能引起农作物或农产品受害或对农业生产具有潜在威胁的小动物,多指有害昆虫和螨类,也包括蜗牛和蛞蝓3.虫害:当害虫危害农作物、农产品及农业生产时就构成了虫害4.虫灾: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某阈值,造成的损害或损失超过一定水平时,就形成了灾害,即虫灾。
5.经济阈值:害虫种群达到某一密度时应采取控制措施防治害虫密度继续增加到经济受害水平。
6.防治指标:通常我国把经济阈值作为防治指标,常用害虫密度和损害率来表示7.经济损害水平: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和经济损害允许的虫口密度8.IPM: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则,选取最优化的技术组配方案将有害生物种群数量较长期地稳定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9.植物检疫:为预防和延迟植物病虫害在它们未发生的地区定殖而对货物的流通所进行的法律限制10.农业防治:建立最优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根据害虫作物环境天敌间关系,综合利用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有目的的创造有利于农作物、天敌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抑制或杀灭害虫,以达经济安全有效控害,获得优质高产作物的目的。
11.生物防治:利用害虫天敌生物、天然产物及其它生物技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使之不成灾的防治方法。
12.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除害虫,控制其种群数量的方法13.物理防治:利用物理因子和器具机械防治害虫的方法14.害虫生态对策:害虫种群进化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15.危险生育期:最有利于害虫入侵危害,作物自身抵抗力最弱,受害后对其生长、产量影响较大的作物生育期。
16.地下害虫:生活史全部或大部分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近地面根茎的一类害虫。
17.杂粮作物:除稻类、小麦之外的其他粮食。
18.害虫种群密度:作物上单位样方的发生量。
19.偶发性害虫:个别年份因自然控制力量被破坏或气候不正常或人们治理措施不当致使害虫种群数量爆发,引起经济损害的害虫20.关键性害虫:不防治情况下,每年种群数量经常达到经济损害水平,对资源产量造成相当损害的害虫。
农业昆虫学整理
农业昆虫学整理第一章绪论普通昆虫学:研究昆虫的基本特性和基础知识的学科,有五个主要分支包括昆虫形态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物学、昆虫生理学、昆虫生态学昆虫的基本特征1. 节肢动物的特征昆虫隶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体躯分节、体节生有成对附肢、体被外骨骼、开放式血液循环2. 昆虫纲的特征体躯分3个体段、胸部生有3对足、成虫生有2对翅、头部生有1对触角、变态明显【蛛形纲】无触角,体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个体段,有4 对行动足。
包括蜘蛛、蜱、螨和蝎子等。
【唇足纲】体躯分为头部和眮部(胸部+腹部)两个体段,头部具1 对触角,眮部每体节具 1 对足,其中第 1 对足特化成毒爪。
包括蜈蚣、蚰蜒等。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生物的变异性,主要包括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层次。
昆虫繁盛的表现特点:种类最多、数量最大昆虫繁盛的表现特点:分布最广、历史久远昆虫繁盛的原因:有翅善飞、相对体小、繁殖力强、适应力强、变态发育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使生物资源持续利用。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昆虫的种类、数量、生物量在生物区系中举足轻重,对于物种数占生物多样性近一半的昆虫多样性的保护尤为重要。
常见农业害虫约1万种,林木害虫约400种。
害虫:农林害虫、卫生害虫益虫:传粉昆虫、药用昆虫、天敌昆虫、食用昆虫、腐生昆虫、文化昆虫分节依据。
胚胎期出现过1对附肢、1对体腔囊和1对神经节。
体躯一般由18~20个体节组成;体节间以节间膜相连。
体节的构造:多圆筒形,一般分4个体面:背面、腹面、两个侧面。
体壁骨化为外骨骼,形成背板、腹板和侧板。
骨板被膜或沟、缝分割成若干小骨片。
体壁内陷形成内骨骼;体表生有刺、毛、瘤等。
分节方式初生分节:相邻体节以节间褶为界,两褶之间为一个体节。
分节方式与胚胎期一致,形成的体节称初生节。
后生分节:节间褶骨化,向里形成内脊,褶前形成节间膜。
(完整版)农业昆虫学重点总结
农业昆虫学要点总结植保 31201 班1、农业昆虫学:研究农田生态系中有害昆虫的生物学特征,种群数目改动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关系,同时,又研究寄主受害后反响,包含经济损失、赔偿能力和抗活力制,以及提出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举措,以期达到控害、高产、优良和保护优秀生态环境的目的的科学。
(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展望预告及防治技术的科学)2、昆虫防治方法:●植物检疫:由国家公布拥有法律效劳的植物检疫法例,并成立特意机构进行工作,目的在于严禁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地从外国传入国内,或从国内传入外国,或传入此后限制在国内流传的一种举措。
●农业防治:是在有益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运用农业种植管理举措,创建有益于农作物生长和天敌的生殖,而不利于某些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克制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的方法。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数目,以达到压低或消灭害虫(病害、杂草)的目的。
●物理机械防治:应用各样物理因子和机械设施来防治害虫的方法。
包含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航空、人造卫星、神舟飞船等●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的方法。
包含协助剂和增效剂,激素。
3、农业防治的优弊端长处●主动举措,将害虫消灭在农田之外或为害以前;●联合作物丰收种植技术,不增添防治害虫的劳动力和成本;●利用越冬期、抗虫品种、改变耕种制度和改造生态环境,对害虫完全控制,其他方法没法达到;●有益于天敌生计,无污染的环境。
弊端●某种举措对一些害虫有效,另一些害虫数目可能致使上涨;●举措有显然的地区性;●不可以作为应急举措,在害虫迸发时显得力所不及4、生物防治的优弊端长处:有效控制害虫;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农业成本,增添农业收入弊端:控制不快速,药效慢,难于应付迸发性害虫;制剂、天敌不易成批生产(相对化学农药),季节性强;使用方法不简易和成效不稳固。
5、化学防治的优弊端●长处:杀虫作用快,成效好,使用方便,不受季节性和地区的限制,适于搭面积机械化防治;●弊端:保存不慎,会惹起人畜中毒,污染环境,造成公害以及 3R 问题;即残留Residue 、抗药性 Resistance 、再猖狂 Resurgence。
农业昆虫学复习-17页文档资料
★名词解释(10分)昆虫繁殖方式:两性..生殖,多胚..生殖..生殖,卵胎生...和幼体..生殖,孤雌羽化:末龄若虫..蜕皮变为成虫或由蛹.壳破裂变为成虫补充营养:有些昆虫的成虫期..,称为“补充营养”。
...对性成熟...不可缺少的取食性二型: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的现象多型现象:有些昆虫,在同种群中,除雌雄异性以外,即在同一性别....中,还有不同的类型.....。
昆虫的世代:昆虫的生活周期,从卵.发育开始,经过幼虫..的..性成熟产生后代..,蛹.到成虫个体发育史。
年生活史:昆虫在整个一年..,各虫态..出现的时间,和寄...中的发生经过,如发生的代数主植物..情况等。
...发育阶段的配合,及越冬休眠: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暂时的适应性,但当这种环境条件一旦消除而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时,便可立即停止休眠而继续生长发育。
滞育:昆虫受环境..状态的一种类型,..所产生的静止..条件的诱导是系统发育过程中内部..环境条件间不断矛盾统一的结果。
..生理机能与外界昆虫种群动态:昆虫种群数量..上的变动..规律..上和空间....在时间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环境中一切有生命活动....、分布....的生物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植物检疫: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依据有关法规, 对调出和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验和处理....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扩散的一种....., 以防止人为传播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从农田生态系的整体观点出发,根据害虫,作物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综合采用各项农业措施,在作物的栽培过程当中有目的地改变某些环境因子,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的发生,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发生为害,保护农业生产的目的。
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它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及其它有益动物的利用、昆虫激素的利用、不育处理技术的利用等。
农业昆虫学知识点整理
地下害虫一、何谓地下害虫地下害虫是指某些主要虫态或各个虫态在土中生活的一类害虫的总称。
其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土面的植物器官。
二、地下害虫发生为害的特点1.种类多、分布广:我国已知地下害虫达320余种,分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根粉蚧、根蛆、根象甲、根叶甲、蟋蟀、白蚁等10多类。
从南到北、从高山到沿海各种植物均有发生地下害虫。
2.食性杂寄主多:各种农作物、经济作物、林木、果树和园林花卉均受地下害虫的为害。
但主要为害旱作。
3.主要发生时期:地下害虫在一年中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此时往往是各类农作物(花生、大豆和蔬菜等)的播种期或苗期。
4.为害性大、损失严重:为害造成缺苗、断垄,重者重新播种,而且常延误农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地下害虫的主要类群•鞘翅目:金龟子类、象甲科、金针虫、叶甲;•鳞翅目:地老虎类;•直翅目:油葫芦、大蟋蟀、东方蝼蛄和华北蝼蛄(东方蝼蛄:前足腿节下缘平直;华北蝼蛄:前足腿节下缘弯曲)•等翅目:白蚁类(主要有4种);•半翅目:柑桔地粉蚧、根粉蚧、枇杷蚁粉蚧;•种蝇类(根蛆):萝卜种蝇、葱地蝇。
蛴螬类、金针虫类、地老虎类、蝼蛄类、蟋蟀类(大蟋蟀和油葫芦)、白蚁类、根粉蚧类、种蝇类第二节蛴螬类害虫发生与防治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是一类重要的地下害虫。
其种类多、分布广、为害严重。
福建省主要为害花生、大豆、甘薯、甘蔗、芦笋、烟草、果树等多种植物。
全世界种类有3000多种,中国约1300种,福建常见20多种常见的种类1•卵圆齿爪鳃金龟:Holotrichia ovata•京都大黑鳃金龟:H.kiotonensis•大等黑鳃金龟:Exoiontha serrulata•红脚绿金龟:Anomala cupripes•深绿异丽金龟:A.heydeni•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 Lewis常见的种类2•铜绿异丽金龟:A.corpulenta•华南大黑鳃金龟:H.sauteri•茶色金龟:Adoretus sinocu•小阔胫绢金龟:Maladera ovatula•桐黑异丽金龟:A.antiqua•锈褐鳃金龟:Melolontha rubiginosa•突背蔗龟:Alissonotum impressicolle•光背蔗龟:A.Pauper二、金龟子的危害状•成虫:主要为害各类植物的地上部,如叶、花、果等器官,造成孔洞或缺刻。
农业昆虫学 复习资料1
作业题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农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和害虫作斗争的应用科学,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有效防治技术,保护农作物不受虫害,保证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科学。
2. 害虫生态对策:是害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
3. 植物检疫:是依据国家的法律规定,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对调运的植物及植物产品进行检验和监督处理,限制和制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进行人为的传播和蔓延的一整套措施。
4. 害虫发生期预测:是预测某种害虫的某一虫态的出现期或为害期,即发生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及在农田猖獗为害期,以确定防治的有利时机,即防治适期。
5. 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如种子、根、茎等)和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
二、填空题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2.(田间实际调查法)(人为接虫控制为害的试验)(模拟害虫为害试验)3.(昆虫种类调查)(种群分布调查)(种群动态调查)(防治效果调查)(受害程度调查)4.(抗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5.(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环境保护学观点)6.(鞘翅)(叩头虫)7.(老熟幼虫)(土壤)8.(1)三、单项选择题1. B 2. A 3. B 4. C 5. A 6. A 7.A 8. A 9. A 10. B四、简答题1. 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方式有哪些?答: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方式有:(1)直接取食为害害虫对农作物的为害方式主要是通过取食直接为害,如咀食为害,潜叶为害,卷叶和缀叶营巢为害,钻蛀为害和刺吸为害等。
(2)非取食为害一些种类害虫还可进行非取食为害,如叶蝉、飞虱、蓟马等害虫可将卵产于植株组织中而引起伤害,蝼蛄可在土壤中穿行为害。
(3) 传播植物病害一些种类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等可传播植物病害(如病毒病),对作物产量造成更大的损失。
2. 物理机械防治法包括那些内容?答:物理机械防治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机械捕杀。
昆虫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世代生活型:昆虫完成一个生命周期的发育史称世代生活史。
2.性二型多型性:型二型是指同种的雌、雄两性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的其他外部形态如大小、颜色、翅的有无、结构等的差异,即第二性征。
(性多型:同种昆虫不仅两性个体间存在差异,而且同性个体间也存在差别,这种现象称为性多型。
);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的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甚至行为、功能不同的现象称为多型现象。
3.孤雌生殖:卵不经受精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称为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
4.补充营养:昆虫在成虫期为了生殖细胞发育成熟而进行的营养活动。
5.综合防治: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方法,以及其它一切行之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害虫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产丰收的目的。
6.种:物种是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他种群存在有生殖隔离的群体。
种占有一定的生态空间,拥有一定的基因遗传型和表现型,是生物进化和分类基本单元。
7.模式标本:当一个新种被描记发表时,作者必须指定一个或多个标本作为其模式,是学名的载体,称为模式标本。
8.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阶段经过的一系列形态变化,叫变态。
二、绘图1.2.三、简答题1昆.虫纲地位:昆虫纲不仅是节肢动物门,也是整个动物界种类和数最多的一个纲。
特征:(1)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单眼1~个3,口器附肢3对(上、下颚、下唇)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3)胸部具有3对胸足,有翅1~对2,是运动中心。
(4)腹部是内脏和生殖的中心,腹部末端有尾须和外生殖器。
(5)昆虫的一生还要经过一系列变态过程。
2休.眠和滞育的异同点停育包括休眠、滞育两种。
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
农业昆虫学知识点整理
地下害虫一、何谓地下害虫地下害虫是指某些主要虫态或各个虫态在土中生活的一类害虫的总称。
其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土面的植物器官。
二、地下害虫发生为害的特点1.种类多、分布广:我国已知地下害虫达320余种,分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根粉蚧、根蛆、根象甲、根叶甲、蟋蟀、白蚁等10多类。
从南到北、从高山到沿海各种植物均有发生地下害虫。
2.食性杂寄主多:各种农作物、经济作物、林木、果树和园林花卉均受地下害虫的为害。
但主要为害旱作。
3.主要发生时期:地下害虫在一年中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此时往往是各类农作物(花生、大豆和蔬菜等)的播种期或苗期。
4.为害性大、损失严重:为害造成缺苗、断垄,重者重新播种,而且常延误农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地下害虫的主要类群•鞘翅目:金龟子类、象甲科、金针虫、叶甲;•鳞翅目:地老虎类;•直翅目:油葫芦、大蟋蟀、东方蝼蛄和华北蝼蛄(东方蝼蛄:前足腿节下缘平直;华北蝼蛄:前足腿节下缘弯曲)•等翅目:白蚁类(主要有4种);•半翅目:柑桔地粉蚧、根粉蚧、枇杷蚁粉蚧;•种蝇类(根蛆):萝卜种蝇、葱地蝇。
蛴螬类、金针虫类、地老虎类、蝼蛄类、蟋蟀类(大蟋蟀和油葫芦)、白蚁类、根粉蚧类、种蝇类第二节蛴螬类害虫发生与防治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是一类重要的地下害虫。
其种类多、分布广、为害严重。
福建省主要为害花生、大豆、甘薯、甘蔗、芦笋、烟草、果树等多种植物。
全世界种类有3000多种,中国约1300种,福建常见20多种常见的种类1•卵圆齿爪鳃金龟:Holotrichia ovata•京都大黑鳃金龟:H.kiotonensis•大等黑鳃金龟:Exoiontha serrulata•红脚绿金龟:Anomala cupripes•深绿异丽金龟:A.heydeni•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 Lewis常见的种类2•铜绿异丽金龟:A.corpulenta•华南大黑鳃金龟:H.sauteri•茶色金龟:Adoretus sinocu•小阔胫绢金龟:Maladera ovatula•桐黑异丽金龟:A.antiqua•锈褐鳃金龟:Melolontha rubiginosa•突背蔗龟:Alissonotum impressicolle•光背蔗龟:A.Pauper二、金龟子的危害状•成虫:主要为害各类植物的地上部,如叶、花、果等器官,造成孔洞或缺刻。
农业昆虫学复习要点
农业昆虫学绪论1、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或称害虫综合防治(integrated pestcontrol,简称IPC):害虫的治理系统,这个系统考虑到害虫的种群动态及其有关环境,利用所有适当的方法与技术尽可能互相配合的方式,把害虫种群控制在低于经济危害的水平。
(下划线为答题要点)2、3R问题:抗(药)性(Resistance)、残毒(Residue)和再猖獗(Resurgence)。
3、全部种群治理(Total Populatian Mangement,简称TPM),即是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将害虫彻底消灭。
这一防治对策主要用于局部发生的严重害虫、检疫性害虫和卫生害虫。
4、经济危害允许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EIL)又称经济损害水平,是农作物能够容忍害虫危害的界限所对应的害虫种群密度,在此种群密度下,防治收益等于防治成本。
5、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ET)又称防治指标(control action threshold),是害虫种群增加到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而必须防治时的种群密度临界值。
6、综合治理五大主要措施: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栽培\营林措施)、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法。
其它还有信息素\辐射不育等。
7、植物的抗虫性表现为不选择性(害虫不喜食,如作物茎秆较硬)、抗生性(作物含某种物质使取食害虫产卵率下降等)和耐害性(害虫的取食对作物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8、《昆虫知识》、《植物保护》、《中国生物防治》、《昆虫天敌》、《植物检疫》第一部分水稻害虫(危害症状、防治方法、与防治有关的习性,3大害虫的拉丁名)主要三类螟虫稻纵卷叶螟飞虱症状钻蛀茎干危害吃叶危害吸汁危害迁飞不迁飞迁飞迁飞★水稻飞虱1、食性:褐飞虱(专食)<白背飞虱<灰飞虱2、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均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发生危害严重,白背飞虱的发生范围比褐飞虱大,但也有的轻有的重。
农业昆虫学复习资料
农业昆虫学复习考试要点名词概念1,补充营养:有些昆虫在幼虫起积累的营养不足,其成虫羽化后性器官尚未发育完全,需要继续取食某些营养物质,才能达到性成熟。
这种对性细胞的发育不可缺少的成虫营养期,称为补充营养。
2,世代:昆虫的生活周期,从卵发育开始,经过幼虫、蛹到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的个体发育史。
3,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
指卵不经过受精可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4,异态交替:以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或异态交替。
5,种:是一群在自然条件下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正常后代的个体总和。
6,羽化:末龄若虫蜕皮变为成虫或由蛹壳破裂变为成虫,称为羽化。
7,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在同一性别的个体出现的不同类型分化的现象。
8,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9,IPM:即害虫综合治理。
指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和简便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以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产的目的。
10,LD50. :能够使试验动物死亡一半所需要的剂量。
11,性二型现象: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除第一性征(内外生殖器官)不同外,许多种类在第二性征方面(个体大小、体型、体色、构造等)也常有很大差异,这种现象、、。
(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的现象)12,局部世代:如三化螟的最后一代,常受秋季短日照的影响,一部分3-4龄幼虫开始滞育,另一部分预蛹或蛹期的继续发育转化为下一世代,称为、、。
13,伪蛹:昆虫在若虫变为成虫过程中间的一个不食不动的阶段状态。
14,不完全变态:一些昆虫的发育仅经过卵、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这种变态类型为不完全变态。
15,生活史:通常指从越冬虫态恢复活动直到下一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
16,多胚生殖:指一个卵发育成两个或更多的胚胎,并能发育成正常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农业昆虫学期末复习资料..
农业昆虫学一、什么叫农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是研究与农业有关昆虫的发生规律、控制和利用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是昆虫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一门具有广泛理论基础的应用科学。
广义的农业昆虫应该包括益、害虫两个方面,但这里主要指的是害虫,在目前,还附带一部分害螨和软体动物在内。
农业昆虫学主要研究农田生态系中有害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关系。
同时,还研究寄主受害后的反应,包括经济损失、补偿能力和抗虫机制,以便提出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综合治理策略和配套措施,以期达到控害、高产、优质和维护优良生态环境的目的。
第一章害虫类别根据害虫取食作物种类的多寡:一般分为多食性、寡食性和单食性害虫。
1、多食性害虫,寄主范围广,可取食许多不同科的多种植物。
例如:棉铃虫、玉米螟、斜纹夜蛾的幼虫和棉蚜等。
2、寡食性害虫,寄主范围一般较窄,通常仅取食1个科或其近源科内的植物。
菜青虫、小菜蛾、直纹稻苞虫3、单食性害虫,寄主范围单一,仅取食1种植物。
如褐飞虱、三化螟、豌豆象、蚕豆象。
根据害虫的口器:1、刺吸式害虫:飞虱、叶蝉、蚜虫、粉虱、介壳虫、椿象。
2、咀嚼式害虫:三化螟、二化螟、大螟、条螟、葡萄透夜蛾、天牛、吉丁虫等的幼虫。
3、锉吸式和虹吸式吸果害虫:锉吸式害虫为蓟马,吸果害虫主要为鳞翅目吸果蛾科的部分成虫。
害虫的调查昆虫的田间分布型:随机分布、聚集分布聚集分布:个体作不随机分布,呈疏松不均匀的分布,通常由若干个个体组成一定的核心。
最常见为核心分布和嵌纹分布两种。
1、核心分布:害虫或其为害状在田间分布呈不均匀状态,个体形成许多小集团或核心,并自这些小核心向四周作放射状扩散蔓延。
例如三化螟和玉米螟幼虫及被害植株的分布等,可采用棋盘式或平行线式取样法。
2、嵌纹分布:害虫在田间分布疏密相间,密集程度极不均匀。
如棉花朱砂叶螨前期在棉田边行的分布。
可采用Z字形取样法。
调查取样的单位和数量一、取样单位:每个样点的性状和统计观察的单位即取样单位。
农业昆虫学考试复习资料
《农业昆虫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0*2‘)1、羽化:末龄若虫蜕皮变为成虫,或由蛹壳破裂变为成虫,称为羽化。
2、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就可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3、两性生殖:卵子和精子结合,雌性产下受精卵,每粒卵发育成一个子代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称为两性生殖。
4、卵胎生:卵在母体内成熟后,并不排出体外,而是停留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直到孵化后,直接产下幼虫。
5、幼体生殖:母体尚未达到成虫阶段还处于幼虫时期,就进行生殖的现象。
6、种群:指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同种个体的集合体,即同种个体的群体,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物种: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不同,并能够交配繁殖的相关的生物群体。
(二者区别)7、趋性: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行为活动。
变态:昆虫在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状态转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
8、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便可恢复生长发育的生理现象。
9、滞育:是昆虫长期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种的遗传性。
在自然情况下,当不良环境到来之前,生理上已经有所准备,即已进入滞育。
光周期的变化是引起滞育的主要因素10、有效积温K:生物在发育期内要求摄取有效温度的总和。
11、发育起点温度:有效温区的下限是昆虫开始生长发育的温度,称为发育起点温度。
,一般为8~15°C。
12、蛹期:从化蛹到羽化出成虫所经历的时间,是一些昆虫幼期转变为成虫的过渡时期13、预蛹期:末龄幼虫后期(常称为老熟幼虫),快要变蛹时,先停止取食,将消化道内的残留物排光,迁移到适当场所,体躯逐渐缩短,活动减弱,准备化蛹,称为预蛹,所经历的时间称为预蛹期,14、多型现象:有些昆虫,在同种群中,除雌雄异性外,还有不同的类型称为多型现象。
15、多胚生殖:由一个卵发育成两个或更多的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
16、过冷却现象:植物或昆虫的组织液可以承受零摄氏度以下的低温而不结冰,这种现象称为过冷却现象17、附肢:昆虫在胚胎发育时各体节均有1对管状外长物或突起,这就是所谓附肢。
农业昆虫学复习资料
农业昆黎栋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蝗区:是指经常发生及适合发生飞蝗的地区,扩散区是指飞蝗迁飞后不能安居繁殖的地区。
IPM:(害虫综合治理)是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方法,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手段,把害虫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产增的目的。
迁飞:是昆虫通过飞行而大量,持续地远距离定向迁移的行为。
害虫:其活动对人类利益有害的昆虫或螨类。
虫害:是害虫取食或产卵等行为,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的受害。
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下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害虫密度达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是指由防治措施增加的产值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害虫密度。
平衡位置:是指在较长时期内德平均害虫种群密度,并且不会被害虫防治引起的暂时干扰所影响。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农场品由农田到餐桌实行全过程无公害管理,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
关键性害虫:又称严重性害虫或常发性害虫,是指在不防治情况下,每年的种群数量经常达到经济危害水平。
偶发性害虫:是指在一般年份不会造成不可忍受的经济损失,而在个别年份常因自然控制的力量受破坏,或气候不正常,或人们的治理不恰当,之势种群数量爆发引起经济损害的害虫。
潜在性害虫:在现行的防治措施下,它们的种群数量永远在经济阈值以下的种群平衡状态,绝对不会造成经济危害损失,如果改变防治措施或改变耕作制度,从而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则有可能变为重要害虫。
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和害虫作斗争的应用学科,是研究危害农作物的昆虫和其它有害动物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有效防治方法,从而保证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科学。
有机农场品: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许可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
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绿色食品认证机构认定,许可食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农产品。
最新农业昆虫学重点总结资料
农业昆虫学重点总结植保31201班1、农业昆虫学:研究农田生态系中有害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关系,同时,又研究寄主受害后反应,包括经济损失、补偿能力和抗生机制,以及提出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措施,以期达到控害、高产、优质和维护优良生态环境的目的的科学。
(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科学)2、昆虫防治方法:●植物检疫:由国家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植物检疫法规,并建立专门机构进行工作,目的在于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地从国外传入国内,或从国内传入国外,或传入以后限制在国内传播的一种措施。
●农业防治:是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运用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天敌的繁殖,而不利于某些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的方法。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数量,以达到压低或消灭害虫(病害、杂草)的目的。
●物理机械防治: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和机械设备来防治害虫的方法。
包括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航空、人造卫星、神舟飞船等●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的方法。
包括辅助剂和增效剂,激素。
3、农业防治的优缺点①优点●主动措施,将害虫消灭在农田以外或为害之前;●结合作物丰产栽培技术,不增加防治害虫的劳动力和成本;●利用越冬期、抗虫品种、改变耕作制度和改造生态环境,对害虫彻底控制,其他方法无法达到;●有利于天敌生存,无污染的环境。
②缺点●某种措施对一些害虫有效,另一些害虫数量可能导致上升;●措施有明显的地域性;●不能作为应急措施,在害虫爆发时显得无能为力4、生物防治的优缺点优点:①有效控制害虫;②减少环境污染;③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业收入缺点:①控制不迅速,药效慢,难于对付爆发性害虫;②制剂、天敌不易成批生产(相对化学农药),季节性强;③使用方法不简便和效果不稳定。
5、化学防治的优缺点●优点:杀虫作用快,效果好,使用方便,不受季节性和地区的限制,适于搭面积机械化防治;●缺点:保管不慎,会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环境,造成公害以及 3R 问题;即残留Residue、抗药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0学时)第一节昆虫的多样性一、昆虫纲的基本特征二、昆虫纲在动物界中的地位三、昆虫的多样性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关于农业昆虫学一、农业昆虫学的性质和任务二、农业昆虫学的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三、我国植保工作的方针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昆虫纲的特征;农业昆虫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当前的植保方针。
难点:昆虫的多样性。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昆虫纲的特征、农业昆虫学的任务和内容及植保方针。
了解昆虫的多样性和农业昆虫学的性质。
第二章昆虫外部形态(4.0学时)第一节昆虫的头部一、头部的基本构造二、昆虫的触角触角的基本构造;触角的12种类型;触角的功能;了解触角类型和功能在实践上的意义。
三、昆虫的眼复眼的构造和物像的构成;复眼的功能。
四、昆虫的口器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昆虫的胸部一、胸部的基本构造二、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三、昆虫的翅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三节昆虫的腹部一、腹部的基本构造二、外生殖器的构造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第四节昆虫的体壁一、体壁的功能二、体壁的构造和特征三、体壁的衍生物四、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昆虫的触角类型;昆虫的口器类型与构造;昆虫翅的变异;昆虫足的类型;昆虫雌性生殖器的构造;体壁的构造和特性;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难点: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昆虫的触角类型、昆虫的口器类型与构造、昆虫翅的变异、昆虫足的类型、昆虫雌性生殖器的构造、体壁的构造和特性和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第三章昆虫生物学(3.0学时)第一节生殖方式一、两性生殖二、孤性生殖三、卵胎生四、多胚生殖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昆虫的卵和胚胎发育一、卵的类型和产卵方式二、卵的结构三、胚胎发育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三节昆虫的胚后发育一、孵化二、生长和脱皮三、变态及其类型四、幼(若)虫期五、蛹期六、成虫期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四节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世代生活史;一化性害虫;多化性害虫;局部世代;世代重叠。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五节昆虫的休眠和滞育一、休眠二、滞育兼性滞育;专性滞育;临界光照周期。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六节昆虫的习性一、食性二、假死性三、趋性四、昆虫的本能五、保护色及拟态六、群集、扩散及迁飞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昆虫的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昆虫孵化、脱皮、幼(若)虫期、化蛹、蛹期、羽化等概念;昆虫世代、年生活史等;昆虫休眠与滞育;昆虫的食性、趋光性、趋化性及迁飞特性。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各种概念。
第四章昆虫生态(3.0学时)第一节与农业昆虫有关的非生物因子一、气候因子温度;湿度;光;农田小气候。
二、土壤因子土壤温度及湿度;土壤理化性状。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与农业昆虫有关的生物因子一、生物因素与昆虫关系的特点非全体性;密度制约性;相互性;不等性。
二、昆虫对植物的选择产卵的选择;取食的选择;营养的选择;特殊物质的选择。
三、植物的抗虫性生态抗性;遗传抗性。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三节生态系与农业生态系的概念一、生态系统二、食物链、食物网三、种群、群落、生态系和农业生态系的概念四、生境和生态位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非生物与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昆虫生态学中的一些概念。
难点:抗虫性;生态系统。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生物因素、非生物与昆虫的关系。
第五章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3.0学时)第一节植物检疫一、植物检疫的定义二、植物检疫的任务三、检疫对象的确定四、检疫的内容对外检疫;对外检疫。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二节农业防治一、农业防治的理论基础二、农业防治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直接杀灭害虫;切断食物链;耐害和抗害作用;避害作用;诱集作用;恶化害虫生境;创造天敌繁衍的生态条件。
三、农业防治的评价优点;缺点。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三节化学防治一、化学防治的优缺点优点;缺点。
二、农药的杀虫作用胃毒作用;触杀作用;内吸作用;熏蒸作用;拒食作用和忌避作用;不育作用;引诱作用。
三、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安全第一,对症下药;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止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四节生物防治一、生物防治的定义二、生物防治的特点三、天敌昆虫的利用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
四、病源微生物的利用细菌;真菌;病毒。
五、利用昆虫生理活性物质治虫性信息素;报警素;保幼激素类似物。
六、其它有益动物的利用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五节物理机械防治一、捕杀二、诱杀三、阻隔法四、利用温湿度杀虫五、利用高新技术防治害虫六、红外线辐射七、射线不育八、闪光不育九、高温或低温不育十、激光不育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六节害虫的综合治理一、综合防治的概念二、综合防治的基本观点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环境保护观点。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综合治理的概念和综合治理的三个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农业防治对害虫防治的作用;合理利用化学农药,怎样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天敌昆虫与病原微生物的利用;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
难点:害虫的综合治理。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六章地下害虫(3.0学时)第一节概述一、地下害虫的定义二、地下害虫的种类三、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蛴螬一、种类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
二、为害直接;间接。
三、生活史四、生活习性五、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气候条件;作物布局和耕作栽培制度;土壤有机质;天敌。
六、防治方法防治策略;防治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三节小地老虎一、概述二、发生规律生活史和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蛴螬类的为害、生活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蛴螬类和小地老虎的为害、生活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防治。
第七章麦类害虫(3.0学时)第一节麦蚜一、种类及分布二、为害及损失三、生活史和习性龄期;发生代数;越冬;麦蚜发生的阶段。
四、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天敌。
五、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粘虫一、概述二、生活史和习性发生世代;成虫活动习性;产卵习性;幼虫习性;化蛹;,越冬。
气候条件;生态环境;食料条件;天敌。
四、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草把诱卵;人工防治;化学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麦蚜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和防治;粘虫生活习性、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麦蚜、粘虫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第八章水稻害虫(6.0学时)第一节水稻螟虫一、三化螟为害;发生代数;生活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防治方法。
二、二化螟发生情况;世代与生活史;成虫;卵;幼虫;蛹;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防治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稻飞虱一、褐飞虱为害;生活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二、白背飞虱分布;越冬;寄主;为害性;发生代数;产卵;天气条件;水稻品种与生育期。
三、灰飞虱分布;越冬;寄主;为害性;发生世代;产卵;天气条件;耕作和栽培技术。
四、稻飞虱的防治防治策略;防治适期;防治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三种螟虫的为害状,各种虫态形状比较,三化螟幼虫入侵与水稻生育期的关系,螟虫防治。
稻飞虱的为害性、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三种螟虫、三种飞虱的为害性、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
第九章棉花害虫(6.0学时)第一节棉蚜一、概述分布;为害;寄主范围。
二、发生经过与特点发生经过;发生特点。
三、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气候条件;棉花栽培方式和播种期;天敌;伏蚜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四、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朱砂叶螨一、概述分布;寄主;为害。
二、生活史和习性生活史;习性。
三、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气候条件;寄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耕作制度;施肥水平和棉株长势;天敌。
四、防治方法防治策略;防治适期;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三节棉盲蝽蟓一、主要种类二、为害取食范围;为害表现。
三、世代及生物学特点越冬;发生世代;各代主要寄主植物;主害代和生育期;习性。
四、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耕作栽培制度;气候条件;棉株营养和生育状况;天敌。
五、防治方法防治原则;防治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四节棉铃虫一、分布二、为害三、发生经过四、习性成虫;幼虫;蛹。
五、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气候条件;耕作制度;棉花品种与生势;天敌。
四、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诱杀;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棉蚜的发生为害特点与防治;朱砂叶螨与盲蝽蟓的为害性及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棉铃虫的为害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棉蚜、朱砂叶螨、盲蝽蟓和棉铃虫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