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构造与识图

合集下载

建筑识图与构造(全面)

建筑识图与构造(全面)
1、剖面图的种类
(1)全剖面图 (2)阶梯剖面图 (4)局部剖面图 (5)分层剖面图
(3)展开剖面图
(1)全剖面图: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切。
正立面图
侧立面图
1
1 正立面图
1—1剖面图
平面图
平面图
(2)阶梯剖面图: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 。
(a)
1
1
1 1
1
(b)
此线错误
(d)
1
(c)

农业建筑:温室、粮仓、畜禽饲养场…. 砖木结构 砖混结构 钢筋砼结构 钢、钢筋砼结构 钢结构
其它结构
按层数分
住宅建筑:低层1-3;多层4-6;中高层7-9;高层10-30。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的总高度>24m者为高层。 建筑物高度>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工业建筑(厂房):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数厂房。
第二部分 房屋构造Fra bibliotek建筑建筑物: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构筑物: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如水塔、电塔、 烟囱、桥梁、堤坝、囤仓等等
建筑的分类: 建筑物可以按其功能性质、某些特征和规律分类,如按使用功能,
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按建筑层数等划分。
建筑的分级: 1、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建筑物的质量标准
条形基础
砖墙
室外地面
室内地面
平面
独立基础
碎砖三合土
轴侧
剖面
基础底面
墙体 基础梁
独立基础 垫层
柱下独立基础
墙下独立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钢筋混凝土柱
平面
钢筋混凝土基础

《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任务9 楼梯

《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任务9 楼梯
• 1、踏步面层做法和防滑处理
• 2、栏杆做法:有空花、板式和混合式三种。
空花式栏杆
栏板构造
混合式栏板
3、关注连接问题
栏杆与踏步的连接
栏杆扶手与墙、柱的连接
4、关注梯基处理
梯基的构造
9.5 室外台阶与坡道
室外出入口处理--- 台阶与坡道
台阶与坡道的形式
• 1、台阶做法
• 2、坡道做法:
b = 250---300mm h = 150---175mm
踏步尺寸的处理(适当增加)
• (2)梯段 净宽:结合人流股数,大于等于平台宽 净长:L = b( N-1 )
• (3)坡度:25度~45度
• (4)栏杆高度• (5)净空度• 底层出楼梯间的处理:
9.2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1、板式楼梯: 梯段由平台梁支承
9.6电梯与扶梯
• 一、电梯 • 1、电梯类型 • 2、电梯的组成(土建)
• 3、细部构造----噪音处理
• 3、细部构造----厅门开口下部处理
• 二、自动扶梯 • 1、形式
• 2、组成
任务9 楼梯构造
1、准备知识 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3、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 4、楼梯细部构造 5、室外台阶与坡道 6、电梯与扶梯
9.1 楼梯的准备知识
• 1、设计要求 • 2、组成
• 3、形式
• 4、尺度:梯段、平台、踏步、坡度、净空 高度等多个尺寸
• (1)踏步
h + b = 420---450mm 2h + b = 600---620mm
板式楼梯
2、梁式楼梯:设有斜梁,踏步经斜梁再传力至平台梁。
斜梁设置形式
• 3、悬臂式楼梯
• 4、扭板式楼梯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而建筑识图是建筑设计的基础。

建筑识图是指通过对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建筑图纸的分析和解读,能够准确地理解和判断建筑的结构、布局、功能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一、建筑平面图的识图与分析建筑平面图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图纸之一,它展示了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和空间组织。

通过对平面图的识图与分析,可以了解到建筑物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使用面积以及各空间之间的关系等信息。

平面图中的图例和符号是理解图纸的关键,如墙体、柱子、门窗、梯子等都有不同的图例表示。

此外,使用规模标尺能够准确地测量建筑物的尺寸,比例尺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二、建筑立面图的识图与分析建筑立面图是对建筑物外立面的展示,它展示了建筑的垂直结构、外观和空间分布。

通过对立面图的识图与分析,可以了解到建筑物的建筑风格、立面构造、窗户位置和开启方式、阳台位置等信息。

立面图中的线型、图例和颜色等都有特定的含义,需要仔细阅读和分析。

建筑立面图的标高线提示了每个楼层的高度,以及墙体、梁柱等结构的分布情况。

三、建筑剖面图的识图与分析建筑剖面图是建筑物纵断面的展示,它展示了建筑物内部空间的结构和组织。

通过对剖面图的识图与分析,可以了解到建筑物的空间布置、层高、楼梯位置、结构构造和屋顶形式等信息。

剖面图中的线型、图例和标注等都有特定的含义,需要认真研读和理解。

一般来说,剖面图往往会有多张,从不同位置和方向展示建筑物的结构细节和变化。

四、房屋构造的理解与建筑识图的应用了解房屋的构造是建筑识图的重要一环。

不同的房屋结构形式,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通过建筑识图,可以了解到房屋结构的承重原理、梁柱的布置、楼板的铺设方式以及墙体的承重功能等。

通过对房屋构造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建筑图纸中的结构元素和细节,从而指导和影响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

同时,在建筑规划和改造中,也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空间和结构,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1. 引言建筑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是建筑物具备稳定性和功能性的基础。

在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建筑识图和对房屋构造的了解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识图的重要性以及房屋的常见构造方式。

2. 建筑识图的重要性建筑识图是指通过图纸、图表等形式来表达建筑物的设计和构造信息。

它在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建筑识图是设计的重要工具。

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构造方案。

通过图纸,设计师可以详细展示建筑的各个部分,包括平面布局、立面图和剖面图等,使得设计师和业主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设计方案,进行更好的沟通和协作。

其次,建筑识图对施工具有指导作用。

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图纸来进行施工工艺和构造方面的操作。

通过对图纸的仔细阅读和理解,施工人员可以清晰地知道应该采取哪些施工措施,如何安装和连接建筑的各个构件,确保施工的质量。

最后,建筑识图对维护和管理也非常重要。

在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过程中,人们需要了解建筑的结构和构造,以便进行维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对建筑识图的分析和解读,人们可以找出建筑物存在的问题,确定维护措施和修复方法,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建筑识图对于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房屋的常见构造方式在建筑识图的过程中,了解房屋的常见构造方式对于理解建筑图纸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房屋构造方式。

1.木结构:木结构是指使用木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建筑方式。

木结构房屋常见于传统的民居建筑中,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隔音性能。

木结构的主要构件包括柱、梁和框架等,通过构件的连接和组合形成建筑整体的结构。

2.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是指使用砖块和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建筑方式。

砖混结构房屋常见于现代建筑中,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砖混结构的主要构件包括墙体、柱和梁等,通过构件的配合和连接形成建筑的整体结构。

《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任务7 墙体

《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任务7 墙体

7.2 砖墙构造
• 1、墙体材料--砖和砂浆
• 2、砖墙的组砌方式
• 3、砖墙的厚度 (砖模)
• 4、墙身细部构造 (1)墙脚防潮层---位置,做法
• (2)外墙根部的排水处理 ---散水,明沟
• (3)门窗过梁构造 --钢筋混凝土过梁、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
• (5)窗台构造 –内窗台,外窗台
• 1、准备知识 • 2、砖墙细部构造 • 3、隔墙构造 • 4、幕墙构造
7.1 墙体的作用、类型及设计要求
• 1、墙体的作用 (1)承重作用 (2)围护作用 (3)分隔作用
• 2、墙体的类型 (1)按墙体所处的位置及方向分类
• 外墙和内墙。
• 纵墙和横墙。
• (2)按受力情况分类---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 (6)门垛和壁柱
• (7)圈梁 --是沿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墙体上设置的水 平封闭梁。
• ---附加圈梁
• (8)构造柱
7.3 隔墙构造
• 1、隔墙作用 ---分隔室内空间的非承重构件 2、隔墙类型 ---、隔墙设计要求 ① 自重轻,有利于减轻楼板的荷载; ② 厚度薄,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 ③ 便于拆卸,能随使用要求的改变而变化; ④ 有一定的隔声能力,使各房间互不干扰; ⑤ 满足不同使用部位的要求。
• (3)按材料分类---砖墙、砌块墙、现浇或 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墙、石砌墙 (4)按构造形式分类----实体墙、空体墙和 组合墙
• 3、墙体的设计要求 (1)结构方面的要求 (2)墙体的保温要求 (3)墙体的隔热要求 (4)隔声要求 (5)防火要求 (6)抗震设防要求 (7)合理选择墙体材料、减轻自重、降低造价。 (8)适应工业化生产要求 (9)建筑节能要求
• 2、幕墙体系的材料组成 ----骨架材料、面板材料和连接材料等。

房屋构造与识图知识点讲解

房屋构造与识图知识点讲解

1、正投影的基本特性:一是显实性:当直线图和平面图与投影面平行时直线段正投影反映实在长度二是积聚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垂直于投影面时,直线段的正投影积聚成一个点,平面图形积聚成一条线。

三是类似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段正投影仍为直线但是比真长要短。

而平面图形则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不变。

2、三面投影及三面之间的特征:三面投影实际上是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平面组成投影体系;正投影面用V表示,即正面;水平投影面用H表示,即水平面;侧面投影面用W表示,即侧面。

三者关系:正面投影V与水平投影H----长对正正面投影V与侧面投影W----高平齐水平投影H与侧面投影W----宽相等3、直线、面的投影特性一是:一般位置的线:在任意一个投影面均不反应实长和实际与投影面的夹角二是: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某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

有三种位置,分别是平行于水平面称为水平线:水平面显示直线的真长,另外两个投影面投影均短于直线真长平行于正面称为正平线:正面显示直线真长,其余两个投影面投影均短于直线真长平行于侧面称为侧平线:侧面显示直线真长,。

三是:投影面垂直线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也有三种位置,分别是垂直于水平面称为铅垂线:直线在水平面积聚成一个点,在另外两个面均反映直线真长,且垂直对应的投影轴垂直于正面称为正垂线:直线在正面积聚成一个点,在另外两个投影面均反映直线真长,且垂直对应的投影轴。

垂直于侧面称为侧垂线:直线在侧面积聚成一点其余同上一般位置平面:平面与三个投影面均倾斜,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为平面的类似型,且均不反映平面对投影面的真实夹角。

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水平面的称为水平面,平行于正面的称为正平面,平行于侧面的称为侧平面水平面:在水平面上反映平面真形,在其余两个面积聚成一条直线,且分别平行于对应的投影轴。

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水平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水平面垂直面即铅垂面;垂直于正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正面垂直面即正垂面;垂直于侧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侧面垂直面即侧垂面。

建筑识图与构造

建筑识图与构造

钢筋直径(16mm) Ⅱ级钢筋直径符号 钢筋根数(2根)
▪ Ø8 @150
间距150
相等中心距符号
钢筋直径(8mm)
Ⅰ级钢筋直径符号 钢筋根数
平面注写方式
KL2(2A)300×650
梁断面300×650mm
此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A表达
一端悬挑,B表达两端有悬挑
框架梁2号
▪ Ø8 -100/200 (2)2Φ25
双肢箍筋
梁上部贯穿两 根直径为25旳 Ⅱ级钢筋
箍筋是Ⅰ级钢筋直径8,间距 200,加密区间距100
谢 谢!
(1) 定位轴线旳编号
建筑施工图中旳定位轴线是施工定位放线旳主要根据; 承重墙、柱子等主要承重构件应画上定位轴线来拟定位置;
(2) 附加定位轴线旳编号
(3)符号及标高数字旳注写
标高数字应以米为单位,注写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在 数字背面不注写单位;
零点标高应注写成±0.000,低于零点旳负数标高前 应加注“-”号,高于零点旳正数标高前不注“+” ;
二、外墙剖面详图
三、楼梯详图
1、楼梯平面图 2、楼梯剖面图 3、楼梯踏步、扶手、拦板详图 4、楼梯平面图旳画法环节 5、楼梯剖面图旳画法举例
1. 楼梯平面图
顶层平面图 1:50 二层平面图 1:50 首层平面图 1:50
2. 楼梯剖面图
3. 楼梯踏步、扶手、拦板详图
踏步详图 防滑详图 扶手详图
1
绘制,长度约6~10mm。断面图剖
1
切符号旳编号宜采用阿拉伯数字。
编号所在旳一侧应为该断面旳剖
视方向。
2
2
两者关系: 剖面图包括断面图,断面图是剖面图旳一部分。
1
1

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课件第5章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课件第5章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5.5 第三角视图
第一角基本投影面展开方向,以观察 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左视图放右边,右视图放左边,俯视图 (上视图)放下面,依此类推;前后判 断:远离主视是前方。
5.5 第三角视图
第三角基本投影面展开方向,以观察 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左视图放左边,右视图放右边,俯视 图(上视图)放上面,依此类推;前后判 断:远离主视是后方。
5.3 断面图
➢1. 断面图标注
断面图中剖切符号用剖切位置线表示,剖切位置 线用粗实线绘制,长度约6 mm~10mm,剖切符号 编号与剖面图相同。
5.3 断面图
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区别为:
(1)在画法上,断面图只画出物体被剖开后截 面的投影,而剖面图除了要画出截面的投影, 还要画出剖切面后物体可见部分的投影。
5.2 剖面图
5.2.1 剖面图的形成 假想用剖切面(平面或曲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 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投影称为剖面图。
5.2 剖面图
如右图(a)所示是杯形基础,基础内孔投影出现 了虚线,使形体表达不很清楚。
假想用一个与基础前后对称面重合的平面P将 基础剖开如图(b)(c)所示,移去观察者与平面之 间的部分,而将其余部分向V面投射,如图(d) 所示,得到的投影图称为剖面图,剖开基础的 平面P称为剖切面。
第五章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第五章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建筑物的形体复杂,结构多种多样的,要想完整、清晰地表达工程形体的内外 结构形状,有时仅用三个视图不能满足要求。《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和《房屋 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了多种表达方法。
5.1 视图的组成
5.1.1 基本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

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课件第3章 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及特性

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课件第3章 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及特性
一般位置直线
3.1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直线上点的投影 直线上点的投影,必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直线段上的点分割直线段之比,在 投影后仍保持不变。如下图所示,C是直线AB上的点,C点投影在直线AB的同面 投影上,且有AC∶CB=ac∶cb= a'c'∶c'b'= a''c''∶c''b''。
直线上点的投影
两直线交叉
3.1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3.1.3 平面的投影 三点确定一个三角形平面,将三点的同名投影用直线两两相连,就得到平面的同 名投影,如下图所示。平面的投影一般仍为平面,特殊情况下投影可为一直线。
平面的同名投影
3.1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当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重合成直线,具有积聚性,如图(a)所示; 当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平面实形,如图(b)所示; 当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类似原平面,如图(c)所示。
直线的同名投影
3.1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当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重合为一点,具有积聚性,如图 (a)所示; 当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线段实长,ab=AB,如图 (b)所示; 当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比空间线段短,ab=AB cos α,如图(c)所示。
(a)
(b)
(c)
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侧垂线
3.1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投影面垂直线特性:垂直于那个投影面,在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个点, 而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于投影轴且反映实长。
正垂线
铅垂线
侧垂线
3.1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3)一般位置直线 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称为一般位置直线。一般位置直线的三个 投影仍为直线;三个投影都倾斜于投影轴;投影长度小于直线的真长;投影与 投影轴的夹角,不反映直线对投影面的倾角,如下图所示。

房屋建筑结构与识图

房屋建筑结构与识图
1:3,1:4,1:6,1:15,1:25,1:30,1:40,1:60,1:80, 1:250,1:300,1:400,1:600
四、 符 号
(一) 剖切符号
1. 剖视的剖切符号
(1)剖视的剖切符号应由剖切位置线及投射方向
线组成,均应以粗实线绘制。剖切位置线的长度长
于投影方向线,且两投者影相方互向垂线,直;(2)剖视方向线端部的阿
2. 断面的剖切符号
(1)断面的剖切符号只用剖切位置线表示, 剖切线用两粗短线表示。
(2)断面剖切符号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按顺 序连续编排,并注写在剖切位置线的一侧;编号所 在的一侧应为该断面的剖视方向(图1-9)。
该断面的投 影方向为向 左投影
图1-9 断面的剖切符号
(3)剖面图或断面 图,如与被剖切图样 不在同一张图内,在 剖切位置线的另一侧 注明其所在图纸的编 号。
建筑物的分类
(三)、按建筑物结构承重方式 1、墙承重结构建筑 2、框架承重结构建筑 3、空间结构建筑
建筑物的分类
(四)、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木结构建筑 2、砖(或石)结构建筑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4、钢结构建筑 5、混合结构建筑
其中:
• 1、木结构建筑:指以木材作房屋承重骨架 的建筑。
Ⅱ公共建筑:按性质不同又可分为15类之多。 如:⑴文教建筑;⑵托幼建筑;⑶医疗卫生建 筑;⑷观演性建筑;⑸体育建筑;⑹展览建筑; ⑺旅馆建筑;⑻商业建筑;⑼电信、广播电视建 筑;⑽交通建筑;⑾行政办公建筑;⑿金融建筑; ⒀饮食建筑;⒁园林建筑;⒂纪念建筑。
2、工业建筑: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 生产车间及为生产服务的辅助建筑 物。
1、大量性建筑:指建筑规模不大, 但修建数量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 关的分布面广的建筑

房屋构造与识图

房屋构造与识图

6.2 平屋顶构造
图6-19 屋顶分格缝
6.2 平屋顶构造
6.2.3 绝热材料
图6-20 油毡盖缝
6.2 平屋顶构造
绝热材料指对热流具有显著阻抗性的材料或材料复合体。在建筑 中,把用于控制室内热量外流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把防止室外 热量进入室内的材料称为隔热材料。其本质是一样的,它们统称 为绝热材料。 1.绝热材料的基本属性 2.绝热材料的类别及特点
6.2 平屋顶构造
3)隔离层。 4)防水层。 (3)刚性防水屋面的节点构造 1)泛水构造。
图6-15 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层
6.2 平屋顶构造
2)管道出屋面构造。
图6-16 女儿墙泛水构造
3)檐口构造。 4)分格缝构造。
6.2 平屋顶构造
图6-17 透气管出屋面
6.2 平屋顶构造
图6-18 刚性防水屋面檐口构造 a)自由落水挑檐口 b)挑檐沟檐口 c)女儿墙檐口
图6-25 檩条的类型 a)钢筋混凝土檩条 b)木檩条 c)薄壁钢檩条 d)钢桁架檩条
2)椽子。 3)屋架。
6.3 坡屋顶构造
图6-26 屋架样式
(2)屋面 屋面是屋顶的上覆盖层,直接承受风雨、冰冻和太阳辐 射等。 2.坡屋顶的分类 (1)根据坡面组织不同划分 1)双坡顶
6.3 坡屋顶构造
①悬山屋顶,即山墙挑檐的双坡屋顶。挑檐可保护墙身,有利于 排水,并有一定的遮阳作用,常用于南方多雨地区(图6-27a)。 ②硬山屋顶,即山墙不出檐的双坡屋顶。北方少雨地区采用较广 (图6-27b)。 ③出山屋顶,即山墙超出屋顶,作为防火墙或装饰之用。防火规 范规定,山墙超出屋顶500mm以上,易燃体不砌入墙体者,可作 为防火墙(图6-27c) 2)四坡顶。

房屋构造与识图知识点

房屋构造与识图知识点

1、正投影的基本特性:一是显实性:当直线图和平面图与投影面平行时直线段正投影反映实在长度二是积聚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垂直于投影面时,直线段的正投影积聚成一个点,平面图形积聚成一条线。

三是类似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段正投影仍为直线但是比真长要短。

而平面图形则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不变。

2、三面投影及三面之间的特征:三面投影实际上是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平面组成投影体系;正投影面用V表示,即正面;水平投影面用H表示,即水平面;侧面投影面用W表示,即侧面。

三者关系:正面投影V与水平投影H----长对正正面投影V与侧面投影W----高平齐水平投影H与侧面投影W----宽相等3、直线、面的投影特性一是:一般位置的线:在任意一个投影面均不反应实长和实际与投影面的夹角二是: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某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

有三种位置,分别是平行于水平面称为水平线:水平面显示直线的真长,另外两个投影面投影均短于直线真长平行于正面称为正平线:正面显示直线真长,其余两个投影面投影均短于直线真长平行于侧面称为侧平线:侧面显示直线真长,。

三是:投影面垂直线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也有三种位置,分别是垂直于水平面称为铅垂线:直线在水平面积聚成一个点,在另外两个面均反映直线真长,且垂直对应的投影轴垂直于正面称为正垂线:直线在正面积聚成一个点,在另外两个投影面均反映直线真长,且垂直对应的投影轴。

垂直于侧面称为侧垂线:直线在侧面积聚成一点其余同上一般位置平面:平面与三个投影面均倾斜,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为平面的类似型,且均不反映平面对投影面的真实夹角。

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水平面的称为水平面,平行于正面的称为正平面,平行于侧面的称为侧平面水平面:在水平面上反映平面真形,在其余两个面积聚成一条直线,且分别平行于对应的投影轴。

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水平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水平面垂直面即铅垂面;垂直于正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正面垂直面即正垂面;垂直于侧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侧面垂直面即侧垂面。

01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PPT课件

01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PPT课件

栏则是各专业工种负责人签字区,一般位于图 识
纸的左上角,形式如图1.2(b)所示。


学生制图作业的标题栏形式如图1.3所示。




16
幅面 尺寸
表1.1 图幅及图框尺寸(mm)
常用
常用
A0
A1
A2
A3
建 筑
A4 识
b×l
841×11 594×8 420×5 297×4 210×2 图
89
41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 建



专业:工程造价

教师:英鹏程


电话:

邮箱:

1
绪论
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二、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四、本课程的教学环节、考核方法
建 筑 识 图 与 房 屋 构 造
2
一、《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的主要内容


1.建筑识图
识 图

2.房屋构造
8

建筑构造 建筑结构
筑 识



二者区别?
屋 构

9
二、《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的主要任务
建 筑 识 图 与 房 屋 构 造
10
101图集
建 筑 识 图 与 房 屋 构 造
11
三、《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的学习方法
建 筑 识 图 与 房 屋 构 造
12
四、教学环节、考核方法
1.课堂学习→课程设计→考试 2.课程类型:必修 - 考试课 3.成绩:
错误
建 筑 识 图 与 房 屋 构 造
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表1-5 五种常用水泥的成分、特性和适用范围(GB175—2007)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表1-5 五种常用水泥的成分、特性和适用范围(GB175—2007)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1.5.2 混凝土 1.概念 2.普通混凝土的组成
图1-7 硬化混凝土的结构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1.3 建筑分类与分级
(2)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是以钢筋混凝土作 为承重结构的建筑。 (3)钢结构建筑 钢结构建筑是以型钢等钢材作为房屋承重骨架的 建筑。 (4)混合结构建筑 混合结构建筑是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做 承重结构的建筑。 5.按施工方法分类 (1)砌筑类建筑 砌筑类建筑指由砖、石或各类砌块砌筑的建筑。 (2)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指主要承重构 件如梁、板、柱、剪力墙等构件均在施工现场浇筑而成的建筑。
1.3 建筑分类与分级
图1-4 某住宅小区
1.3 建筑分类与分级
1.tif
1.3 建筑分类与分级
1M5.TIF
1.3 建筑分类与分级
图1-5 中国国家体育场 (鸟巢)
(2)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指的是各类生产用房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
1.3 建筑分类与分级
用房, 如各类生产车间、仓储用房、动力用房等。 (3)农业建筑 农业建筑指各类供农业生产使用的房屋,如种子库、 拖拉机站等。 2.按层数分类 (1)住宅建筑 1~3层为低层建筑;4~6层为多层建筑;7~9层为 中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建筑。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 建筑总高度不超过24m的为多层建筑, 建筑总高度超过24m的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总高度超过24m的 单层建筑)。 (3)超高层建筑 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其是住宅或公共建 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3.按结构支承体系形式分类
图1-6 水泥石的结构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3)水泥石的结构 水泥石的组成有:凝胶体(C—S—H) 、未水化 的水泥颗粒内核、毛细孔和凝胶孔、晶体粒子。 (4)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 1)细度。 2)标准稠度用水量。 3)凝结时间。 4)体积安定性。 5)水泥的强度与等级。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2)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很高,但抗拉强度低, 在拉应力处于很小的状态时即出现裂缝,影响了构件的承载能力, 在构件中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用钢筋承担拉力而让混凝土承担 压力,发挥各自材料的特性,从而可以使构件的承载能力得到很 大的提高,这种由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组成的构件,就成为钢 筋混凝土构件。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表1-6 钢 的 分 类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2.建筑钢材的力学与工艺性能 (1)抗拉性能 钢材的抗拉性能,可通过低碳钢受拉的应力—应变 图说明,如图1-11。
图1-11 低碳钢受拉应力—应变图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2)冲击韧性 钢材的冲击韧性是处在简支梁状态的金属试样在冲 击负荷作用下折断时吸收冲击功的性能。
(1)水泥 1)水泥品种的选择。 2)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 (2)细骨料 细骨料的粒径为0.15 ~ 4.75mm ,粗骨料的粒径大于4. 75mm ,通常细、粗骨料的总体积占混凝土总体积的70%~80%。 1)种类及特性。 ①河砂:洁净、质地坚硬,为配制混凝土的理想材料。 ②海砂:质地坚硬,但夹有贝壳碎片及可溶性盐类。 ③山砂:含有黏土及有机杂质,坚固性差。 ④人工砂:富有棱角,比较洁净,但细粉、片状颗较多,成本高。 2)混凝土用砂质量要求。
1.3 建筑分类与分级
(1)墙体承重结构建筑 墙体承重结构建筑是以部分或全部建筑外 墙以及若干固定不变的建筑内墙作为垂直支承体系,包括砌体墙 承重的混合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墙承重结构。 (2)骨架承重体系建筑 骨架承重体系建筑由钢筋混凝土或型钢组 成的梁柱体系承受建筑的全部荷载,墙体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包括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排架结构、刚架结构等。 (3)空间结构建筑 空间结构建筑由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组成空间 结构承受建筑全部荷载,如网架结构、悬索结构、壳体结构等。 4.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木结构建筑 木结构建筑是指以木材作为房屋承重骨架的建筑, 国内现较少采用。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3)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 (3)粗骨料 粗骨料为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分为卵石(砾石) (图1-9)和碎石(图1-10)两类。
图1-8 骨料的颗粒级配 a)同粒径的砂孔隙率最大 b)两种粒径的砂孔隙率小 c)三种粒径的砂孔隙率更小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图1-9 卵石
表1-4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要求(GB175—2007)(单位:MPa)
6)水化热。 2.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1) 混合材料 磨细水泥时掺入的人工的或天然的矿物材料称为混 合材料,分为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 1)活性混合材料。 2)非活性混合材料。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2)应用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适量的混合材料可制成普通硅 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 水泥、复合水泥。
房屋构造与识图
房屋构造与 识图
王立群 许文芬 主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 建筑概述 1.2 房屋的组成 1.3 建筑分类与分级 1.4 模数制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第1章
1.1 建筑概述
1.1.1 建筑的含义 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其中“住”就需要房 屋,需要建筑。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建筑,享受建筑带来 的庇护,建筑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建筑已从最初单纯 的遮风挡雨、防备野兽侵袭的简陋构筑物,逐步发展成为集建筑 功能、建筑技术、建筑经济、建筑艺术及建筑环境等诸多学科为 一体的,包含较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工业产品。
图1-1 悉尼歌剧院
1.1 建筑概述
1.1.2 建筑的基本要素
图1-2 三峡大坝
1.建筑功能 2.建筑技术 3.建筑形象
1.1 建筑概述
1.基础 2.墙或柱 3.楼板层和地坪层
1.2 房屋的组成
图1-3 房屋的组成
4.楼梯 5.屋顶 6.门窗
1.2 房屋的组成
1.3 建筑分类与分级
1.3.1 建筑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类 (1)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是指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用的 建筑物,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1)居住建筑指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如住宅、宿舍、公寓等, 如图1-4所示。 2)公共建筑指供人们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建筑,如用于办公、科 教、文体、商业、医疗、邮电、广播、交通等建筑,如图1-5所示。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②热轧型钢。角钢有等边和不等边角钢两种。等边角钢(也称等肢 角钢),以边宽和厚度表示,如∟100×10为肢宽100mm、厚10mm 的等边角钢。不等边角钢(也称不等肢角钢)则以两边宽度和厚度表 示,如∟100×80×8等。槽钢有两种尺寸系列,即热轧普通槽钢与 热轧轻型槽钢。前者的表示方法如30a,指槽钢外廓高度为30cm, 且腹板厚度为最薄的一种;后者的表示方法如25Q,表示外廓高度 为25mm。工字钢也分为上述的普通型和轻型两种尺寸系列。两种 工字钢的表示法如:32c,32Q等。H型钢、热轧H型钢分为三类: 宽翼缘H型钢(HW)、中翼缘H型钢(HM)和窄翼缘H型钢(HN)。表 示方法是符号HW、HM和HN的后面加“高度(mm)×宽度(mm)”, 例如HW300×300,即为截面高度为300mm,翼缘宽度为300mm的 宽翼缘H型钢。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1.硅酸盐水泥 (1)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主要由四种矿物成分 组成,分别为:硅酸三钙3CaO·SiO2(简写为C3S),含量为36%~60 %;硅酸二钙2CaO·SiO2(简写为C2S),含量为15%~37%;铝酸三 钙3CaO·Al2O3(简写为C3A),含量为7%~15%;铁铝酸四钙4Ca O·Al2O3·Fe2O3(简写为C4AF),含量为10%~18%。 (2)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 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是很复杂的物理 化学过程。
1.4 模数制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表1-3 常用建筑材料按照基本成分的分类
1.5.1 水泥 水泥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道 路,水利和国防工程。水泥可作为胶凝材料与骨料及增强材料制 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也可配制砌筑砂浆, 防水砂浆用于建筑物砌筑、抹面、装饰等。
1.3 建筑分类与分级
(3)全装配式建筑 全装配式建筑指主要构件如梁、楼板、柱子、 屋面板、墙板等均先在预制构件厂或现场预制,然后在施工现场 进行装配的建筑。 (4)部分现浇、部分预制建筑 部分现浇、部分预制建筑指一部分 构件(如楼板、屋面板、梁等)在预制构件厂或现场预制,另一部分 构件(如柱、基础)为现场浇筑的建筑。 1.3.2 建筑分级 1.耐久等级 2.耐火等级
图1-12 中、高碳钢的应力—应变图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3)塑性 建筑钢材应具有很好的塑性。 (4)耐疲劳性 受交变荷载反复作用,钢材在应力低于其屈服强度 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现象,称为疲劳破坏。 (5)硬度 硬度是指金属材料在表面局部体积内,抵抗硬物压入表 面的能力,亦即材料表面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6)冷弯性能 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7)焊接性能 在建筑工程中,各种型钢、钢板、钢筋及预埋件等 需用焊接加工。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图1-10 碎石
1.5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
(4)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 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不得含有影响 水泥正常凝结硬化的有害物质。 (5)外加剂 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掺入量一般大于水泥质量5%、能改 善混凝土拌和物或硬化后混凝土性质的材料,称为外加剂。 3.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1)流动性 流动性指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力的作用下, 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充满模型的性能,反映拌和物的稀稠程 度。 (2)粘聚性 粘聚性指混凝土拌和物内部间具有一定的粘聚力,在 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发生离析分层现象,而使混凝土能保持整 体均匀的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