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教案合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是……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能够深刻理解,只能获得表面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本课一开始用“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去思考。凭已有经验,学生会把科学和科学家联系起来,和自己无关。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亲身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由于好奇才做出这些事,这恰恰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课后应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内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学生复述故事。

(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学是什么。

(1)教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

(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回答,若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简单介绍)

三、全课总结:

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究竟是什么吗?

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

3.总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板书)

教学反思:

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2.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加深对科学的理解。课一开始就用站在指尖上的纸鹦鹉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带着问题探

究其中的奥秘,接下来可以通过不同的形状的纸片来尝试,寻找如何让它们平衡。由于学生是刚接触科学探究活动,所以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保持活动场地整洁,实验井然有序。

教学过程:

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

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成功或失败)

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

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

(2)学生交流、汇报。

(3)谈话: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三、总结拓展。

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内有得到准确的答案。比如:……

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

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巩固课中的学习发现。

四、布置任务:

1.下节课把制作好的玩具带到班上来,交流大家制作的方法。

教学反思: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

(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生命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3)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调查用的工具材料等。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是本课重点。讨论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有生命的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