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_小数的性质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将一张正纸方形平均分成十份、一百份…的基础上,通过涂一涂、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小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空白正方形纸一张、信封(内放平均分成了十份和平均分成了一百份的正方形纸各一张),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熟悉《三字经》吗?我们来一起背几句好吗?(生背)师:《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1:这句话的意思是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

(师从右往左板书:10000 1000 100 10 1)师:看来,《三字经》中也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观察刚才的一组数,从右往左看,从1开始,10个1是10,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10个(1000)是(10000),按这样的规律,接下去应该是哪些数呢?生1:接下去是100000、1000000…。

师:无穷无尽。

(板书:100000…)师:从左往右看,10000、1000、100、10、1,接下去又是哪些数呢?生2:0.1、0.01、0.001…师:也是(无穷无尽)。

(板书:0.1,0.01,0.001…)师:这里的0.1、0.01、0.001…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意义”。

[评析:《三字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深受儿童所喜爱,从《三字经》中的数学问题入手,很吸引儿童的眼球。

在学生还没有接触“扩大到、缩小到”这些数学术语之前,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10000、1000、100、10、1这一数组,引导学生根据一组数的规律进行推理,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2.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

3.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熟练的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

教学难点:熟练的进行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1千米=()米1千克=()克1米=()厘米1吨=()千克1时=()分1分=()秒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在课前大家都收集了一些资料,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小组同学听。

找一组同学汇报他们收集的数据。

二、新课学习1.名数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

糖果的质量是0.5千克,小明的身高是1.35米,小红体操得分是9.25分,小丽的体温是38.5度。

这些小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说说自己收集的小数的含义吗?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测量的结果,有数有单位;不同点: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大家能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吗?3分钟、7千米、6时15分、78平方米、4吨50千克、5米6分米、20平方厘米、9年、5千米60米。

2.例1(1)80厘米=()米引导学生观察:从这道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低级单位的名数能否转化为高级单位的名数呢?应该怎样改写?学生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教师说明:因为100厘米=1米,80厘米=()米=0.80米,还可以这么算,80厘米=80÷100米=0.80米,其中的80÷100可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进行计算,缩小100倍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所以80÷100=0.8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通用5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通用5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知道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认识这个数么?(出示卡片5)老师会变魔术,我能这个数变大,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5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扩大了10倍。

师:我还能让它变大,现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的数和“5”相比,末尾添了几个“0”,它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末尾添了2个“0”,扩大了100倍。

师:那我们能让它变小么?生:把末尾的“0”去掉。

师:现在去掉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再去掉一个“0”呢?生:略。

师:看来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也随之扩大或缩小。

那再看看这个数“0.5”,我在这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这个数会变么?生:不会变。

师:那我再添上一个“0”呢?生:还是不变。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略。

师:所以你认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这只是你的猜测,所以老师先在后面打上一个问号。

刚刚某某同学说的只是一个个例,不具有普遍性,那如果要证明它具有普遍性,该怎么办呢?生:验证。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第【1】篇〗《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概括的探究过程,发现并理解小数的性质。

2. 让学生尝试运用小数的性质,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求知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概括的探究过程,发现并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卡纸、数位顺序表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启航同学们好!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教授曾经说数学之美犹如诗歌散文般。

“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

”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数学还具有自然美,因为它揭示了一些自然现象和规律,帮助人们认识自然,改造了自然。

今天的数学之旅就让我们通过探究小数的性质来体会数学的美。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设计意图规律性知识体现了数学的自然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中安排了很多规律性知识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通过描述数学“美”的诗句引入新课,旨在突出数学的规律之美。

二、明确目标,把握方向请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经历猜想验证概括的探究过程,发现并理解小数的性质。

2.尝试运用小数的性质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三、链接旧知,激活经验1和100,你能想办法让它们相等吗?这种方法是填计量单位。

真棒!还有其它的方法吗?这些经验将会为你今天的探究活动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一起来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学习材料。

设计意图1和100能相等吗?引发学生积极调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如:1m=100cm、1元=100分……等知识。

在这里借助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根据十进位值制原则,发现了1=1.00,为学生后边的探究活动提供经验。

四、观察对比,猜测规律学习材料:1=1.00 3.50 = 3.50.7 = 0.70 6.8020 = 6.802= =仔细观察这些式子,根据自己的猜想在空白的位置仿写两个式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猜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第1篇】小数的性质【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八册第100—101页例1—例4。

【教材简析】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1.找等量关系。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

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思考探索。

(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板书如下:(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观察比较,引导发现1.让学生观察投影出示的.正方形等分图(见下图),回答老师的提问:(1)把这个正方形看作整数“1”,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份)这样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0.1)这样的三份呢?(0.3)叠片演示由图(1)成图(2)。

(板书:0.3)(2)叠片演示由图((2)成图((3)后问:现在这样来分,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0份)阴影部分占多少份?(30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板书:0.30)(3)(再次演示叠片图((2)→图((3))小数由0.3到0.30,引导学生去思考: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通过自学,交流,探讨出小数的性质。

2. 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

学习重难点:1.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2. 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一、【知识链接】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位。

2、0.328是由3个( )、2个( )、8个( )组成的。

0.5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0.03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3. 填小数或分数。

104米=( ) 0.45米=( ) 100076米=( ) 10027=( ) 0.08=( ) 0.9=( ) 二、【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38页(例1、例2)的内容,自学完成下面的问题。

(学生观察米尺)问题: 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2.50元就表示2元5角0分,2.5元就表示2元5角, 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2、比较0.1m 、0.10m 和0.100m 的大小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因为1dm=10cm=100mm,所以0.1m=0.10m=0.100m 。

3、比较0.3和0.30的大小0.3是3个;0.30是30个,也就是3个。

所以0.3=0.30。

因为 1分米= ()厘米=()毫米所以 0.l米= ()米= ()米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规律: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三、【自主探究】1. 把0.70和1050.900化简(1)0.70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2)1050.900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说出你得到了什么结论?0.70是70个(),0.7是7个(),因为70个1/100是7个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强调:今后在一般计算时,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都要化简。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难点、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二、复习小数的意义1、做期末复习第8题(1)、(2)、(3)。

(1)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

说一说0.5、0.023的意义。

(2)说一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问: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的数2、(1)在小数里,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哪一位从小数点起,向右依次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计数单位是什么(2)填空。

0.1里面有( )个0.01。

10个0.001是( )。

10个0.1是( )。

0.1里有( )个0.01。

三、复习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1、练习。

(1)把下面小数化简。

4.700 16.0100 8.7100 14.00(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写成两位小数。

4.2 13.121①学生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②问:做题时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什么是小数的性质2、做期末复习第9题,第1竖行两题。

(1)学生在书上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3、做期末复习第10题。

(1)先把这些数排列起来,找出最大、最小数,并和其他数一起,写好序号。

0.1 0.012 0.102 0.12 0.021(2)按要求从小到大排列。

四、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做期末复习第8题(4)、(5)。

(1)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问: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2)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2. 能够运用小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二、导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 难点: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小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超市里的价格标签、身高、体重等。

2. 探究小数的意义(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数,提出问题:小数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义?(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的意义:小数是表示整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数,它是整数的补充。

(3)教师总结:小数是一种数的表示方法,它表示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小数点是小数的分隔符,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小数部分。

3. 探究小数的性质(1)引导学生观察小数,提出问题:小数有什么性质?(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的性质:① 小数的末尾可以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 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表示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③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10的负整数次幂。

(3)教师总结:小数有以下性质:① 小数的末尾可以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 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表示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③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10的负整数次幂。

4. 小数的应用(1)引导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3)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方法。

5.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小数,思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利用米尺和面积图研究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感悟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2、认识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3、知道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三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课前也带领大家根据学案复习了小数的知识,并要求大家把你写的小数进行了分类。

下面请同学们给同桌读一读你写的分数和小数,并互相说一说分类结果课件出示学案内容一.复习导入(出示一位学生的分类结果)师:请这位同学来回答,你把这些小数分成了几类?生:三类师:你是怎么想的?生: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的是一类,小数点后面是两位的是一类,小数点后面三位的是一类师:你们分的和他一样吗?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板书补充数位顺序表)小数部分只有一位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那小数部分只有两位的小数呢?生:两位小数师:三位的呢?生:三位小数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小数的意义(板书:小数的意义)【设计意图: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会写以米、元作单位的小数,并理解其意义。

在此基础上,也能用小数表示面积图和线段图中给定部分,因此利用课前复习关于小数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准备】二、新授(一)认识一位小数1、出示尺子图师:看这幅图,你是怎样填的?生:分数:1/10米,小数:0.1米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

师:谁再来说一说?2、出示面积图师:再看这个图,你还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吗?生:分数是1/10,小数是0.1师:为什么它也能用0.1表示?生:涂色部分表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1/10,用小数表示是0.1.师:其他同学同意吗?也就是说它们都表示1/1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例2~例4。

【教学目标】1.认识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2.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批注一、复习准备填一填。

1.4/10的计数单位是(),写成小数是()。

56/1000的计数单位是(),写成小数是()。

2.0.9里面有()个0.1,0.58里面有()个0.01。

3.5角是()/()元,也可以写成()元;48厘米是()/()米,也可以写成()米。

二、谈话引入教师:动物世界里,长颈鹿可真高,小长颈鹿也很高,它望着爸爸,想说什么呢?1.投影出示教科书第34页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指名说一说图画上的内容和信息。

2.这里的小数你们会读、会写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读写法。

(板书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三、探究新知1.认识小数的组成。

(1)教师板书三个小数:1.8,5.63,12.378。

指出:小数里,小圆点叫小数点,它的左边是小数的整数部分(不能说成整数),它的右边是小数的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1 . 85 . 6312 . 378(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师:小数的整数部分和我们前面所学的整数表示的意思一样,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表示几个1/10,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表示几个1/100,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表示几个1/1000,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小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呢?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议一议,相互交流,共同在作业纸上完成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2.教学小数的读法。

(1)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3古钱币图。

教师: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

高0.58m、厚 3.5cm、重41.47kg。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八册第73页例1——例4。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能根据实际需要不改变原数的大小,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三、学具准备:同桌的两名学生准备用硬纸条做的米尺一把;长短不一的纸条(长度要大于5分米);剪刀一把。

四、教学过程:师:(板书:0.6元0.60元)0.6元、0.60元各表示多少钱?说明了什么?生:0.6元表示6角钱,0.60元也表示6角钱。

说明了0.6元等于0.60元。

师:很好。

(板书:0.6元=0.60元)师:(板书:5、50、500)“5、50、500”是三个大小不同的数,谁能添上不同的单位名称使它们所表示的量相等?生:5元、50角、500分。

生: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生:5米、50分米、500厘米。

师: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现在我们选其中的一组来研究。

(板书:5分米50厘米500毫米)这三个数量相等吗?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纸条,再拿出自己用硬纸条做的米尺,第一大组的同学在长纸条上量出5分米的长度,剪下来,第二大组的同学在长纸条上量出50厘米的长度,剪下来,第三大组的同学量出500毫米的长度,剪下来。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同学们量得很好,请每个大组交上来一张剪好的纸条。

(教师依次把5分米、50厘米、500毫米长的纸条对齐贴在黑板上)你看出了什么?生:我看出了三张纸条一样长。

师:对,这说明了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教师在黑板上的5分米、50厘米、500毫米中间添上等号]师:谁能把5分米、50厘米、500毫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生:5分米是0.5米,50厘米是0.50米,500毫米是0.500米。

师:(板书:对齐上面板书的5分米、50厘米、500毫米,分别在它们的下面写上0.5米、0.50米、0.500米)0.5米、0.50米、0.500米相等吗?为什么?生:相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课时 小数的性质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课时  小数的性质导学案

备课教案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素材积累】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嗖地直向着生命的终点射去。

但我们无论怎样地气喘吁吁疾步如飞,也赶不上岁月那轻捷的步履。

她无声无息波澜不惊地带走纷沓的人群,卷走一个又一个朝代,不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停留,也不在心灵的重重羁绊前稍一驻足。

无论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她永远年轻、纯洁、轻盈、清澈如初。

时光不老人易老。

穿行在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朝涂曦霞,暮染烟岚,在她的脉络里注进拼搏的汗水,把每一页洁白的日子都涂成一幅斑斓的图画,剪成一贴丰满的记忆?穿行在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删繁就简,除去芜杂的枝蔓,抖落发黄的往事,省略多余的情节,向着既定的目标轻装向前。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小数的性质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小数的性质导学案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前进实验学校史爱东第1课时小数的性质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20分钟)1.学习例1,回顾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下面的问题: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这三个数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1)这三个小数,从左往右有什么变化?(2)小数的大小有没有改变。

4.课件出示例2。

(1)观察、比较涂色的正方形。

(2)课件演示将涂色部分重叠,发现了什么?(3)根据示例1和例2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师板书,明确小数的性质5.学习例3。

(1)引导学生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设疑:105.0900中间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6.学习例4。

组织学生交流,明确应用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数的大小的情况下,可1.生回忆长度单位间的进率: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2.小组交流讨论,明确答案并汇报:1分米是110米,用小数表示为0.1米;10厘米是米,用小数表示为0.10米;100毫米是1001000米,用小数表示为0.100米。

3.(1)小数的位数不同,相邻的两个小数右边的小数比左边的小数的末尾多1个“0”。

(2)小数的大小没有改变。

4.(1)生在自己的具上涂色,思考。

()观察课件,对比涂色的学具得出:涂色部分面积相等,即0.3=0.30。

(3)生讨论汇报: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1)生练习,集体订正。

(2)生答:不能,化简小数时,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

0.3是()个十分之一0.30是()个百分之一0.123是()个千分之一答案:0.3 0.32 0.50.083 30 1232.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出示课件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元=( )角=( )分 1分米=( )厘米=( )毫米3米=( )分米=( )厘米 5元=( )角=( )分(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1师:老师了解到商店的一把勺子的标价是3.00元,在日常生活中说是多少钱呢(3元),3元和3.00元是什么关系呢(3=3.00元)出示一副手套的标价是2.50元,我们把2.50元平时说成是多少钱(2.5元)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1.教学例1。

让学生动手操作量出三张长0.1米 0.0—1米 0.001米的纸条。

你发现这三张纸条的长度是怎样的(1)课件出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线段图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

学生略加思考后马上提问,要求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即想的过程)演示:重合法比较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

板书并演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2)导入例1:你能把它们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很快回答后课件演示。

并在他们之间加上等号。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P38~39例1~例4,完成P39“做一做”。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通过“猜想——验证——应用”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并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科书P38的主题图。

师:四年级的小明正和妈妈在逛街呢,瞧!他们进了一家文具店,看到中性笔和笔袋的标价。

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学情预设】2.50元就是2元5角0分,8.00元就是8元0角0分。

师:那2.50元、8.00元和我们平时说的2.5元、8元有什么关系呢?【学情预设】因为2.50元和2.5元都表示2元5角0分,8.00元和8元都表示8元0角0分,所以2.50元=2.5元,8.00元=8元。

师:为什么它们是相等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设计意图】教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解决了2.50元、8.00元与2.5元、8元价钱相等的问题。

教师及时追问相等的原因,再一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形成新知1.理解小数的性质。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8例1。

【教学提示】小数性质的教学,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①利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直观感知;②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③脱离具体量,借助图示从小数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

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层次,引领学生逐步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①师:它们都表示长度,你还记得长度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1m=10dm=100cm=1000mm。

②师:要比较这几个长度的大小,你有什么好办法?【学情预设】可以先在刻度尺上把0.1m、0.10m和0.100m分别表示出来。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小数的性质这一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

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又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教学小数的性质,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悉的十进复名数来进行教学,教学“小数的性质”的核心任务和难点是引导学生探讨和理解:为什么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而不是注重让学生发现这个规律,所以,将例1与“做一做”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发现小数性质的基础上,经历验证小数性质的过程,深入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学情分析】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教材单设一小节“生活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名数与小数的互化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其中,名数与小数的互化还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编排,使学生体会到互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的性质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体验比较、推理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探讨小数的末尾为什么添上0或者去掉0,大小不变?【教学方法】教法:质疑引导、启发思考。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一)购物导入。

1、同学们在买作业本的时候,甲商店的标价是2.50元,乙商店的标价则是2.5元,那我们去买时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呢?为什么2.5元的末尾添了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多少个0呢?这里藏着我们小数的一个大奥秘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面纱。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二)探究新知:1、例1、比较0.1m,0.10m和0.100m的大小(A)小操作 1. 用直尺将三张1m长的纸条分别量出0.1m、0.10m和0.100m,并进行标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设计_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设计_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设计_教学设计小数的性质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验证,自主探究新知。

小学数学要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以及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猜想、验证的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让每个学生都在探究的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重视实践操作,化抽象为具体。

《新课程标准》强调: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通过练习以及小数性质的具体应用,让学生充分观察和比较,围绕“变与不变”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使小数的性质较好地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彩带学生准备:彩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实践操作,引入新课。

(5分钟)1.测量出长度为1 dm的彩带。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1 dm表示之外,还可以用哪些数表示?2.引导学生用整数、分数、小数三种形式表示1 dm,并讨论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测量彩带并用其他数表示1 dm。

2.小组合作,用整数、分数、小数三种形式表示1 dm,并讨论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2.10个0.01是(),100个0.001是()。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6分钟)1.猜想小数的性质。

(1)课件出示0.1 m=0.10 m=0.100 m,引导学生讨论等式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猜想小数的性质。

2.引导学生分组探究0.3和0.30是否相等。

3.组织学生举出几个应用小数性质的例子,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验证。

4.引导学生概括小数的性质。

1.(1)观察等式,小组讨论等式的特点。

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从右往左看,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的:1、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2、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三、教学准备:米尺、表格纸、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直入新课教师: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能有多少?2.大家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学生:实际测量。

教师: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学生:汇报预设,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 1.2米。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

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3)出示课件超市的商品价格,书店的书本价格。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然性。

)(二)实践入手,探究意义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各小组观察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学生:1分米。

教师:把1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分数怎么表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想法。

十分之一米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分米,也就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教师:3分米,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呢?小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小数的性质》 导学案

《小数的性质》 导学案

《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3、培养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小数的性质。

(2)掌握小数性质的应用,如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难点理解小数性质的内涵,特别是小数末尾的“0”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三、知识回顾1、回忆小数的意义:小数是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

2、写出几个小数,如 05、125、308 等,并说一说每个小数的组成。

四、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小明去商店买文具,看到一支铅笔标价 050 元,一块橡皮标价 05 元。

他很疑惑,这两个价格是一样的吗?(二)探究小数的性质1、比较 01 米、010 米和 0100 米的大小(1)先想一想 01 米、010 米和 0100 米分别表示多长。

01 米= 1 分米010 米= 10 厘米0100 米= 100 毫米(2)因为 1 分米= 10 厘米= 100 毫米,所以 01 米= 010 米=0100 米。

2、比较 03 和 030 的大小(1)在方格纸上分别表示出 03 和 030。

(2)观察发现,03 表示 3 个 01,030 表示 30 个 001,而 3 个 01 等于 30 个 001,所以 03 = 030。

3、归纳小数的性质通过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数性质的应用1、化简小数依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例如:070 = 07 1050900 = 105092、改写小数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例如:把 02 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0200 408 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4080(四)巩固练习1、化简下面各小数。

040 = 1850 = 2900 = 0080 = 12000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教案
【素材积累】
1、只要心中有希望存摘,旧有幸福存摘。

预测未来的醉好方法,旧是创造未来。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人生的胜者决不会摘挫折面前失去勇气。

2、我一直知道,漫长人生中总有一段泥泞不得不走,总有一个寒冬不得不过。

感谢摘这样的时候,我遇见的世界上最美的心灵,我接受的最温暖的帮助。

经历过这些,我将带着一颗感恩和勇敢的心继续走上梦想的道路,无论是风雨还是荆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