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犯罪现状
国内外网络信息治理现状
![国内外网络信息治理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02daa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5.png)
国内外网络信息治理现状1. 引言1.1 网络信息治理的重要性网络信息治理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展商业活动的重要平台。
网络空间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乱象,如虚假信息泛滥、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问题层出不穷。
加强网络信息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信息治理能够有效规范网络空间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通过建立健全的网络信息审查制度,可以防范和打击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防止黑客攻击和网络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
网络信息治理还可以促进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家在全球信息化领域的竞争力。
网络信息治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加强网络信息治理工作,才能建设清朗、有序、安全的网络空间,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繁荣与进步。
1.2 国内网络信息治理现状目前,中国政府通过多种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以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
中国实施了严格的网络审查制度,包括审查过滤敏感内容、封锁不良网站、监控网络行为等。
针对不法信息,中国政府通过建立网络监管机构和加强法律法规制裁违法行为,力求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秩序。
中国还实施了实名制登记、网络巡查等措施,以确保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在网络信息传播态势方面,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庞大,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
网络媒体的发展也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载体和渠道。
与此网络信息疾速传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谣言传播、虚假信息泛滥等,给网络信息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网络安全问题也是中国网络信息治理的重点之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安全威胁越来越严峻。
网络黑产、网络攻击等成为了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中国在网络信息治理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要加强网络信息治理,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监管机制和技术手段,增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
国内外网络安全的现状
![国内外网络安全的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a7320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e.png)
国内外网络安全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关注话题。
国内外网络安全形势并存,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
首先来看国内网络安全的现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网络使用国家,也是最激烈的网络战争目标国之一。
国内网络环境日益复杂,网络攻击事件屡见不鲜。
主要表现为网络侵入、网络病毒攻击、钓鱼网站、破解密码等方式对个人和企业的网络安全构成威胁。
同时,网络欺诈、网络诈骗等问题也频繁发生。
此外,网络隐私泄露以及网络监控等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加大对网络安全的投入,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和防护。
而在国外网络安全方面,情况也难言乐观。
国外网络攻击事件多发,不同国家对网络入侵和信息窃取的行为持不同的态度。
一方面,一些国家对网络攻击事件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网络安全,加强网络监管和打击网络犯罪;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国家利用网络攻击谋取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
比如,一些国家不断发起网络间谍活动,窃取他国的技术和商业机密。
网络犯罪活动如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也构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总体而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网络安全都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更加复杂和智能的网络攻击手法不断涌现,对于网络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大。
其次,政府、企业和个人对网络安全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不足。
在一些国家中,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网络犯罪活动泛滥。
再次,个人网络安全意识的提升亟待加强。
许多人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存在泄露风险。
最后,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也是网络安全得以保障和解决的关键。
只有不同国家通力合作,加大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力度,才能共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
面对网络安全的现状,国内外都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协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与安全。
网安打击网络犯罪调研报告
![网安打击网络犯罪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c72e8c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3.png)
网安打击网络犯罪调研报告网安打击网络犯罪调研报告一、引言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各种犯罪行为,如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侵犯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广泛,网络犯罪愈发猖獗,对公民的财产和个人信息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打击网络犯罪,保护网络安全,各国都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本篇报告通过调研分析网安打击网络犯罪的现状和方法,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网络犯罪现状网络犯罪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范围广泛,手段多样,难以追踪。
网络犯罪涉及跨国界、跨地区、跨平台,使得打击的难度和复杂度不断增加。
恶意软件、网络诈骗、黑客攻击、网络侵犯等形式多种多样,危害巨大。
此外,匿名性和技术手段的更新换代,使得追踪和打击犯罪分子变得更加困难。
三、网安打击网络犯罪的方法1.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是打击网络犯罪的基础。
各国通过修改现有法律或制定专门的网络安全法律,明确了犯罪行为的界定和惩罚力度。
同时,对于涉及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也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和程序。
2.技术手段强化网络犯罪的产生往往离不开高科技手段的支持。
为了满足打击需求,各国大力发展和应用技术手段,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流量分析系统等,提升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此外,各类网络安全技术和安全意识的普及也是提高打击效果的关键。
3.社会参与与协作打击网络犯罪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协作。
政府、企业、学术界、研究机构、公民等都应当积极参与到网络安全治理中,形成合力。
政府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配合,建立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安全保护能力,积极与政府合作;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应当加强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与建议;公民则应当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四、问题与挑战1.跨国和匿名性网络犯罪通常在跨国和匿名的环境下进行,这使得打击威胁到涉及司法法律的界限。
不同国家之间法律和合作标准的差异,使得网络犯罪的打击面临着困境。
同时,网络犯罪分子采用的匿名技术和加密手段也增加了打击的难度。
中国网络安全现状
![中国网络安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2d67c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c.png)
中国网络安全现状中国网络安全现状中国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网络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
目前,中国的网络安全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网络空间面临的威胁日益增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犯罪呈现出多样化、全球化的趋势。
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网络入侵等手段层出不穷,给中国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例如,大规模的勒索软件攻击和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繁发生。
这些事件不仅直接影响到了个人和组织的利益,也给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其次,网络空间存在着信息安全风险。
国内许多互联网公司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面临着信息泄露、数据丢失的风险。
尤其是在金融、电商、医疗等涉及大量个人信息的行业,信息泄露问题尤为突出。
而且,虚假信息、网络谣言也经常在网络上传播,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带来了不利影响。
此外,网络环境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中国的互联网治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明确性和针对性。
对于网络黑产、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有待加强。
同时,网络空间中的道德底线意识还不够明确,涉黄、涉暴、涉政、涉恶信息的过滤手段和机制尚未完善,给互联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网络安全。
首先,加大网络安全领域的投入。
政府在信息安全技术研发、网络安全设备的采购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信息安全技术水平和设施建设。
其次,加强网络空间的法制建设。
通过立法、修法等手段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网络威胁。
除了政府的努力,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到网络安全保护中来。
企业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升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个人也要增强网络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和网络安全的风险。
总之,中国网络安全现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网络安全形势正在得到改善。
中国网络安全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网络安全的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b1561f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3.png)
中国网络安全的现状与对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网络安全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国网络安全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
一、中国网络安全的现状目前,中国网络安全形势较为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攻击事件频发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遭受的网络攻击事件超过3万次。
这些攻击事件主要针对政府、军队、企业和个人等各个领域,攻击方式多种多样,如计算机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
2.数据泄露现象普遍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多家大型企业的数据安全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侵害。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华为与美国国家安全局之间的事件。
此次事件披露了无数中国企业的商业机密和重要技术被窃取。
3.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如今,个人隐私泄露已成为社会的一个大问题。
在中国,一些尚未成熟的电子商务企业喜欢将个人信息售卖给第三方,增加公司的利润。
此外,一些黑客通过盗窃邮箱密码、手机号码等方式来窃取个人信息。
4.网络安全法实施面临困难虽然网络安全法已经出台,但是在其实施中仍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一些企业对该法律缺乏认识和理解,也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导致无法很好的落实。
二、中国网络安全的对策在面对种种困境时,中国在网络安全方面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1.政府职责发挥到底网络安全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政府应该高度重视。
在实施网络安全方案时,政府应积极采取行动打击网络犯罪活动,改善网络环境。
同时,加强对相关管理及服务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起来的制度体系,确保国家的网络安全。
2.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是提升全民的网络安全素质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让公众了解各种网络攻击的方式和手段,提高警惕性,提前发现、制止各种网络安全问题。
3.加强技术防范和管理加强技术防范和管理,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
各级企业和部门需要加强自身网络安全技术和管理体系,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数据备份技术、事件管理和应急响应等等,以及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论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的现状与展望
![论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的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5eab802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b.png)
论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的现状与展望摘要:网络犯罪并不是一个新兴概念,而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广而逐渐形成的,我国刑法立法中并无专章专节规制网络犯罪,网络犯罪主要集中在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下的第二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
我国网络犯罪的刑法立法存在滞后性,分散性,并且刑法立法模式单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出台,网络犯罪的刑法立法应紧随时代步伐,予以更加完善,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网络新时代的要求。
同时,应当将刑法的谦抑性与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相结合,以期更好地体现刑法的性质与机能。
关键词: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现状及展望一、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网络犯罪并不是一个新兴概念,而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广而逐渐形成的,随着网络的普及,新型网络犯罪随之而来。
我国网络犯罪的刑法立法始于97刑法,后通过刑法修正案的形式进行了两次修改:97刑法规定的网络犯罪包括两个,分别是第285条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第286条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对第285条第一款进行了修改,又增加了第285条第二款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285条第三款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对第285条增加了第四款,第286条增加了第四款,增加了第286条之一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第287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第287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第288条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我国刑法立法中并无专章专节规制网络犯罪,网络犯罪主要集中在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下的第二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
同时,根据第287条规定,利用计算机进行其他犯罪,应当构成其他相应的犯罪,如利用网络实施盜窃的,应构成盗窃罪。
二、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存在的问题滞后性是法律的基本特征,立法者在进行立法的时候往往难以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往往都是当有关的法律问题出现之后,才考虑该问题的立法,所以立法本身就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但是对于网络犯罪而言,用“立法落后于社会发展”这一理论却并不能有效地解释通。
国内外网络安全的现状
![国内外网络安全的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52248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9.png)
国内外网络安全的现状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安全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网络安全的现状都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网络安全威胁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攻击手段也日益复杂多样化。
从最常见的病毒和恶意软件攻击,到数据泄露、网络钓鱼和勒索软件等新型威胁,网络安全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其次,网络安全事件频频发生。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网络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给个人、组织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比如,个人隐私受到侵犯、公司的商业机密被窃取、政府机构的数据库被入侵等等,这些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此外,网络安全意识仍然不足。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网络安全问题,但仍有许多人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方法了解不够。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过于简单的密码、不安全的网络连接和过度分享个人信息等行为仍然存在;对于企业和机构来说,网络安全投入的不足和安全意识的薄弱也使得它们成为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
在国内,网络安全也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
一方面,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庞大,网络攻击的目标更加丰富。
另一方面,网络犯罪活动的遏制和打击也需要加大力度,以维护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在国际层面上,网络安全合作仍面临一些困难。
由于网络空间跨越国界,网络安全合作需要各国间的密切合作。
然而,一些国家之间存在着竞争和矛盾,使得网络安全合作难以推进。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网络安全的现状都十分严峻。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我们应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
高校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现状及预防
![高校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现状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7f23a00802020740be1e9b0e.png)
我 国当前大学 生 网络犯 罪问题 日益 突 出. 发案 数量 星逐 年 上升 趋 势; 侵犯 的客体范 围以政 治、 金融和商业等领域为主 。 罪表现 形式复 杂 犯 多样 ; 犯罪后果极其严 重, 给政 治、 经济 、 社会带来了严 重影响 , 从而不利 于社会 的政治 、 济建设 以及和 平安定 的社 会生活秩 序 , 和谐社 会主 经 给 义的构建带来了严重障碍 。尤其是近 几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 展, 关于 网
1 2 侵 犯 财 产 型 犯 罪 居 多 .
我国近年来利用计算 机网络制作 、 制、 复 传播 色情、 淫秽物 品的案件 十分突出 。网上淫秽 色情信息泛滥 , 重污染 网络环境 , 严 毒害人们 思想 , 败 坏社会风气 。网络 色情 的表现 形式 主要 以影像 、 图片 、 文字 为主。综 合起来主要有 以下 几种 : 淫秽 电影 。基 本上 是会 员制 , 月 6 ① 每 0—10 8 元不等 ; ②淫秽色情 图片。大多数情况下 , 浏览这 些图片不需要付费 。 经 营 者最 终 目的是为 了吸 引流量 , 引访 问者成 为会 员; 色情小说 。网 吸 ③ 络 色情最普通的方 式。有 些 网站把 它们放 在 B S 目里 . B 栏 或是 放在性 知识 、 教育的栏 目下 ; 性 ④超 级链接 。在显 著位置 会出现 某些 非常具 有 诱惑 力的色情网站的广告链接 ; 交易平台。涉嫌一夜情 、 ⑤ 一夜 性 、 交 性 易等 内容 的平台 ; ⑥黄 色短信 ( 黄色 笑话 、 色动漫 、 色歌 曲等 ) 黄 黄 。通
【 摘 要 】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普及 , 中国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 发案数量逐年上升, 犯罪后果极其严重。因而, 研究、 分
我国网络犯罪的变化趋势及防治对策
![我国网络犯罪的变化趋势及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07a7ec84028915f804dc24e.png)
客攻击 等 网络安全 方 面 的 问题 , 步 发 展 到 传统 犯 罪 逐
与 网络犯罪 同流合 污 、 统 犯 罪 在 网 络 上 以新 的犯 罪 传
形式 出现 , 比如 利 用 视 频 技 术 进 行 色 情 表 演 , 用 病 利
毒、 黑客技术 从事 盗窃 、 诈骗 活 动等 。利 用 网络 技术 进 行传 统犯罪 已经成 为 多 发性 的犯 罪形 式 , 涉及 面 越 来
的《 中国互联 网络 发展 状 况统 计 报 告 》 我 国的 网 民总 ,
人数 达到 了 1 10万人 , 国域名 总 数约 2 9 4 0个 , 10 全 52 1 网站总数达 到 了 6 4 0 9 2 0个 , 网 计 算 机 总 数 为 4 5 上 90 万 台。越 来越 多的 人开始 习惯 于在 虚 拟 和现实 两个世 界里 穿梭 , 网络技术 让人 们生 活更 加便 利 的 同时 , 为 也 各种犯 罪打 开了方 便之 门 。随着 网络 与 现实社会 的联
维普资讯
20 0 6年 1 O月 第 1 第 5期 6卷
上海公 安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
J u n l fS a g a P l eC l g o r a o h n h i oi ol e c e
Oc . 2 0 t .0 6 Vo . 6 No. 11 5
( ) 一 利用 网络 传播 非 法信 息 , 危害 国家安 全 , 织 组
犯罪 集 团 。 扰乱 社 的第 三类媒体 , 报 在信 息 传 播 方 面具有 自己独 特 的 优 势 , 随着 我 国 网 民人 数 的不 断增 加 、 网上信 息 资源 的不 断 丰富 , 人们获 取信 息的方 式发 生 了很 大 的 改变 , 过 网络 获 取 新 闻 和其 他信 息 通
我国网络犯罪的新情况及应对之策
![我国网络犯罪的新情况及应对之策](https://img.taocdn.com/s3/m/73582822a32d7375a417808b.png)
作 者简 介 : 段文博 ( 1 9 9 0一) , 男, 山 东郓城 人 , 中国人 民公安
大学犯 罪学学院 2 0 1 3级犯 罪学专业硕 士研 究生。
8 8
段 文博 : 我 国网络犯 罪 的新情 况 及应对 之 策
确 的广告投递。他们也将窃取 的用户 普通 网络 I D 和密码来“ 撞库” , 以便窃取用户在其他网站上存储 的私 密信 息、 文件 、 甚至 电子银 行 中的存款。近几 年, 不 法分 子窃 取用 户信 息 的手 段也 不 断翻新 , 免 费
毒品、 网络 色情也不断幻化升级其犯罪手段 , 更加具有迷惑性 ; 网络犯罪有威胁线下传统领域的趋 势, 值得人们警惕和防范。对此 , 必须进一步完善网络立法建设 , 加 强网络监 管和企业监督, 采用大 数据 等技 术 手段 多举措提 升 犯 罪 治理 能 力 , 压 缩 网络 犯 罪 的 生存 空 间 , 才 能有 效控 制 网络犯 罪 , 营
法 尚未完善 , 网络监管治理较为薄弱 , 给网络犯罪留
下 的大量 的空 隙 , 导致 我 国 网络 犯 罪 问题 不 断演 化 和加 剧 。根 据 C N N I C的统计 , 截止到 2 0 1 4年 1 2
月, 我 国网民规模达到 6 . 4 9亿 , 其 中有 4 6 . 3 %的网 民在 2 0 1 4年年内遭受过账号被盗 、 网络诈骗等各种 各样 的网络犯 罪 问题 , … 网络 犯 罪 现 象 的严 重 性 可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6— 0 2
或领域 。具体来说 , 网络犯罪呈现的新特点 主要表
现在 以下 几个方 面 :
( 一) 网络信息安全成为热点事件之后 , 网络信息安全逐渐进入
网络犯罪论文
![网络犯罪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93be7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c.png)
⽹络犯罪论⽂⽹络犯罪论⽂1 [摘要]:从世界上第⼀台计算机诞⽣到今天互联⽹的⽇益普及,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可谓突飞猛进,从⽽也把⼈类⽂明带⼊数码时代。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盾对⽴的统⼀体,尤其是对于正在发展中的新事物来说,更是如此。
计算机⽹络也不例外。
⼈们在享受着⽹络传输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对⽇露端倪的⽹络负⾯影响愈发担忧。
[关键词]:计算机⽹络犯罪 ⼀、计算机⽹络犯罪现状 近些年来,由于互联⽹上的犯罪现象越来越多,⽹络犯罪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关注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络⾊情泛滥成灾,严重危害未成年⼈的⾝⼼健康,软件、影视、唱⽚的著作权受到盗版⾏为的严重侵犯,商家损失之⼤⽆可估计;⽹络商务备受欺诈的困扰;已经挑战计算机和⽹络犯罪⼏⼗年之久的⿊客仍然是⽹络的潜在危险。
结果,与⽹络相关的犯罪丛⽣。
防治⽹络犯罪,已成为犯罪学、刑法学必须⾯对的课题之⼀。
我国⾃1986年发现⾸例犯罪以来,利⽤计算机⽹络犯罪案件数量迅猛增加。
从发案9起,到20xx年的2700余起,去年全年突破4500起。
诈骗、敲诈、窃取等形式的⽹络犯罪涉案⾦额从数万元发展到数百万元,其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当前我国计算机犯罪的最新动态表现为:⼀是计算机⽹络犯罪在⾦融⾏业尤为突出。
⼆是“⿊客”⾮法侵⼊或攻击计算机⽹络。
三是境外敌对组织和敌对分⼦利⽤国际互联⽹向境内散布政治谣⾔,进⾏⾮法宗教宣传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
⼆、计算机⽹络犯罪原因探析 计算机⽹络与传统媒体传播最⼤的不同点是计算机⽹络中具有不法分⼦实施违法犯罪⾏为的空间和⼿段。
要有效的制⽌和减少计算机违法犯罪活动,就必须⾸先认识清楚其产⽣的根源。
⽹上违法犯罪⾏为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概括⽽论可归纳为以下五个⽅⾯: 1.计算机⽹络的开放性 有⼈认为⽹络空间是相对于领陆、领⽔、领空、浮动领⼟的第五空间。
现实世界中,卫兵和岗哨起着巨⼤作⽤:防⽌⾮法侵⼊、偷盗和破坏。
浅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211e4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b.png)
浅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关注焦点。
作为全球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也面临着诸多网络信息安全挑战。
本文将从国内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出发,探讨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缺乏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当前,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问题在我国网络环境中普遍存在。
一方面,部分网站、应用程序收集个人信息时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用户个人隐私数据易受到侵犯。
另一方面,缺少法律法规的规范,导致组织和个人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往往缺乏责任意识和行为规范,滥用个人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之一是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加强相关法律的修订和完善,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保存和使用加强监管,严惩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行为,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不受侵犯。
同时,应倡导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视,培养正确的信息管理意识。
二、网络攻击与网络犯罪日益增多随着我国网络普及率的提高,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活动也在不断增多。
网络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网络诈骗等行为给互联网用户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
尤其在金融、电商等行业中,网络犯罪现象更加猖獗,给广大用户带来财产损失和信任危机。
应对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的对策之一是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加大网络安全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我国网络安全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和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此外,对于个人用户来说,要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不轻信网络陌生人和不法分子的诱导,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网络舆论和信息扭曲现象严重网络舆论和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使得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然而,网络上的不实信息和假新闻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公众正确判断和理解事实真相。
同时,网络上的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欺骗行为也对我国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应对网络舆论和信息扭曲现象的对策之一是加强网络舆论监管。
中国网络安全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网络安全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aa2e0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c.png)
中国网络安全现状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崛起,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解中国当前的网络安全现状,本报告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二、网络攻击现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网络攻击威胁。
黑客和网络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对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网络进行攻击。
这些攻击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电信网络诈骗、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
1. 电信网络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是目前最常见的网络犯罪手段之一。
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方式假冒银行、快递公司、社交媒体等机构,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产。
调查显示,网络诈骗事件屡禁不止,给用户的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带来了巨大风险。
2. 网络病毒网络病毒是另一个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
病毒通过电子邮件、下载文件以及恶意链接等方式进入用户电脑系统,并破坏数据、窃取个人信息甚至控制系统。
调查显示,许多用户没有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导致个人电脑易受到网络病毒的攻击。
3.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网络安全领域的一大挑战。
黑客通过获取攻击目标的账号密码或者利用系统漏洞,非法获取和利用他人的信息。
调查显示,许多企业和政府部门成为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导致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三、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在中国仍处于较低水平。
许多用户对网络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对网络诈骗和网络攻击的防范意识。
此外,许多企业和机构在网络安全保护方面的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安全策略,也使得其面临更大的网络安全风险。
四、网络安全保护措施为了保护网络安全,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加大对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2.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完善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建立起网络安全的法律保障。
3. 投入更多资源加大对网络安全领域的研发投入,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络设备和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网络环境。
网络犯罪的概述
![网络犯罪的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12ba73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7.png)
⽹络犯罪的概述⽹络犯罪是指⾏为⼈运⽤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攻击,破坏或利⽤⽹络进⾏其他犯罪的总称。
⽹络犯罪作为科技时代⽹络技术不断进步所带来的负⾯产物,在近些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络犯罪的⽅式、⼿段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为公安、司法机关侦查、审判及有效的惩罚犯罪带来了诸多不便。
⼀、⽹络及⽹络犯罪概述1.⽹络犯罪的概念⽹络犯罪是指以⽹络为犯罪⼯具或犯罪对象,实施危害⽹络信息系统安全的犯罪⾏为。
在现实⽣活中,⼈们往往把⽹络犯罪作为计算机犯罪的⼀部分进⾏介绍,可以说,计算机犯罪是由计算机犯罪发展⽽来,但并不等同于计算机犯罪。
2.⽹络犯罪的特点⽹络犯罪作为⼀种新兴的⾼科技⼿段的信息犯罪,这类犯罪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犯罪实施中使⽤了计算机、⽹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或者特性,尤其是⽹络技术对犯罪的实施、完成起了决定性作⽤。
即在犯罪过程中计算机、⽹络等信息技术对于犯罪的事实、完成是必不可少的。
(2)⽹络犯罪严重危害社会信息安全。
⽹络犯罪危害信息安全主要是危害信息的处理、储存等的安全。
(3)⽹络犯罪具有危害扩散性。
⽹络犯罪在其危害领域、危害对象、危害结果都具有⼴泛性。
(4)⽹络犯罪的空间的虚拟性。
⽹络空间是看不见的,⽹络上的交流是通过⼀种数字化的形式进⾏完成,这就导致了⽹络犯罪在空间上具有虚拟性,其通过虚拟空间进⾏犯罪,⼀般都会跨越⼀定距离甚⾄跨越国界进⾏犯罪,且往往犯罪⾏为地与结果地不是同⼀个地点。
⼆、⼤学⽣⽹络犯罪的现状公安部公共信息⽹络安全监察局的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案侦查利⽤计算机⽹络犯罪案⼰超过10万件,其中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案件的70%以上,在这70%中⼤学⽣犯罪约占17%,且呈上升趋势(⼀)⼤学⽣⽹络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学⽣⽹络犯罪数量逐渐上升,根据⼤学⽣⽹络犯罪的现状可以归纳出⼤学⽣⽹络犯罪主要由以下⼏种形式:1.⽤计算机⽹络进⾏⽹上欺诈交易2.利⽤计算机⽹络进⾏盗窃等侵害他⼈财产的犯罪3.利⽤计算机⽹络建⽴淫秽⽹站,传播淫秽信息4.利⽤互联⽹散布反动⾔论,危害国家安全5.制造⽹络病毒,造成社会恐慌根据⼤学⽣⽹络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归纳总结出⼤学⽣⽹络犯罪⼀般会涉及到刑法中的如下罪名: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私罪、破坏⾦融管理秩序罪、⾦融诈骗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扰乱公共秩序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强奸罪、抢劫罪以及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分析网络犯罪洗钱风险现状及对策
![分析网络犯罪洗钱风险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4116fb0960590c69ec3764f.png)
对其 系统 或信息进行攻击, 破坏 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
犯罪的总称。 在 网络技术革命极大改变了我们 的工作 、
生 活 和社 交 方 式 的 同时 , 犯 罪 分 子 也 从 互 联 网 的虚 拟
性和便捷性 中嗅到机会, 其中, 网络洗钱风险需要我们
密切关注并加以有效应对。
Hale Waihona Puke 分 子的洗钱 活动带来更大 的便利 , 其特点表现为以下
几方面。 ( 一) 风险低 、 效率高
网络上 的交 易与货 币具 有虚拟性 , 一旦完成洗 钱 活 动就不易追 查。同时, 网络实名制度还 未成熟 和普 及, 通 过网络注册即可进行交 易或支付, 这种宽松的匿
名性大大 降低了洗钱 者的风 险。 且该 洗钱操作借助 网
信息安全 ・ 实务
栏 目编辑 .罗锦莉 E - ma i l : l u o l 0 2 5 0 0 @1 6 3 c o m
分析网络犯罪洗钱风险现状及对策
一 中国人民银行东方市支行 陈步宇
中国人民银行琼海市支行 张运燕
网络犯罪 , 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 , 借助网络
境线, 也打 破了社会 和空间界 限, 使得双 向性 、 多 向性 交 流传播成 为可能 。 在这个虚拟 空间里对所有事物 的 描述都 仅仅是一堆冷冰冰 的密码数 据, 因此谁掌握 了 密码就等于获得对财产等权利的控制权 , 可以在任何地
二, 网络洗钱 的主要形式
一
.
网络洗钱的主要特点
网络犯罪属于高智商 、 团伙性犯罪 , 犯罪分子精通
( 一) 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业务相 比拥有强大 的优势, 客
网络技 术和漏洞 , 其所获非法收益极 易再通 过各种 网
中国网络犯罪现状
![中国网络犯罪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3d08a1dc281e53a5802ff87.png)
中国网络犯罪现状张剑文国家检察官学院民事行政检察教研部讲师一、中国网络犯罪概况1997年我国刑法修订将部分通过计算机实施危害行为予以犯罪化吸收到刑法典中,但并未对网络犯罪进行定义。
一般认为,网络犯罪大体可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通过网络以其为工具进行各种犯罪活动;第二,攻击网络以其为标进行的犯罪活动;第三,使用网络以其为获利来源的犯罪活动。
第一种以网络为犯罪手段,视其为工具,可以称之为网络工具犯。
由于网络已渗透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其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犯罪活动的表现形形色色,可以说刑法分则中除了杀人、抢劫、强奸等需要两相面对的罪行以外,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后两类型均以网络为行为对象,称其为网络对象犯。
它包含着以网络为获利来源的犯罪行为和以网络为侵害对象的犯罪行为,分别称为网络用益犯和网络侵害犯。
中国的计算机网络组建于20世纪70年代,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6年1月发布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为1.11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6430万人。
目前,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位居世界第二。
国家顶级域名CN 注册量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9万,成为国内用户注册域名的首选,稳居亚洲第一。
上网计算机数达到4950万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达到136106M,网站数达到69.4万个。
IP地址总数达到7439万个,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最近几年网络犯罪急剧增加。
从网络安全监察局提供的数据来看,大多数发生网络犯罪的人年龄是26岁以上。
网络犯罪年龄趋大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包括年龄大的人也使用互联网;二是,几年以前网络犯罪的人过了几年,岁数长大了。
近几年,我国有20%的网络犯罪得到了调查和侦破,从这些案件中,公安部网络安全监察局发现有很多使用传统的犯罪方式进行犯罪,在中国主要网络犯罪中有25%是网络诈骗;第二种犯罪是传播黄色内容和裸体表演等;第三种是很多犯罪分子是通过互联网来找到受害者,然后发生一些强奸与杀人等刑事案件等;另外还有网络陷井,钓鱼等,有15%的网络陷阱钓鱼式犯罪。
我国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我国网络安全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c0410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b.png)
我国网络安全现状分析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网络使用国家,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率极高。
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
以下是对我国网络安全现状的分析:首先,我国网络安全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攻击和威胁。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网络犯罪日益猖獗。
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网络勒索、恶意软件等问题层出不穷。
近年来,一些重大网络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我国的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其次,我国网络安全防御能力相对薄弱。
虽然我国在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而言,我们在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和实施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企业和个人对网络安全重视程度不够高,网络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技术水平较低,很容易受到攻击。
再次,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但在监管和执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有些企业和个人违法违规行为难以追究责任,法律制裁力度不够大;另一方面,网络犯罪手段层出不穷,有些犯罪行为在法律面前依然能够得逞。
最后,我国面临着外部网络安全威胁。
随着全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国际网络犯罪活动不断增加,来自国外的网络攻击和威胁也越来越多。
一些国家利用网络进行间谍活动、信息窃取、网络战等行为,对我国的网络安全构成威胁。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我国的网络安全。
首先,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更多的网络安全专业人才。
其次,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同时,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和执法力度。
最后,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
总之,我国网络安全现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加强网络安全防御,保护网络安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确保我国的网络安全。
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2eedbed2e3f5727a4e9627f.png)
探索争鸣法制博览2019年07月(下)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李泽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网络犯罪是在互联网风靡全球之后产生的。
当前,中国网络犯罪的发案率连年上升,据专家统计,从2008年开始,中国网络犯罪的数量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高速增长,欺诈、色情、暴力等犯罪行为频繁出现在互联网上,扰乱了互联网秩序,侵害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准确的把握网络犯罪的发案原因,精确的判断网络犯罪的发展方向,及时的截断网络犯罪的发展途径,这不仅向各国立法机关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是当前司法机关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犯罪;刑法;司法机关;互联网;预防中图分类号:D9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21-0017-03作者简介:李泽(1992-),男,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刑法学专业。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如此庞大的网民规模,虽然让我们享受到了信息时代的方便与快捷,体验着“互联网+”带来的科技成果,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诈骗、色情、赌博等垃圾信息依然充斥着网络,各种负面信息已然成为互联网的毒瘤。
惩治网络犯罪,需要我们剖析网络犯罪高发的诱因,找准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完善我们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民的法律教育,对症下药,努力营造一个绿色、和谐、文明的网络空间。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及主要表现形式网络犯罪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比如说编程、开发、维护,或者是利用其互联网服务的供应商、应用系统的提供方等特殊地位,实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根据欧洲打击网络犯罪专家统计,每年全球因网络犯罪损失四千亿美元,损失触目惊心。
网络犯罪的种类纷繁复杂,很难穷尽,作者以以下四种频发的、危险性高的举例。
(—)网络盗窃从传统盗窃罪中衍生出来的网络盗窃,是指在互联网上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木马病毒、窃取账号密码、控制计算机等方法,将钱从一个人的账户非法转移到其他人的账户的行为。
网络空间涉法行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网络空间涉法行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8ba5e8384868762caaed5ca.png)
网络空间涉法行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时下网络空间中出现的一些涉法行为在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争议,部分新型涉法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也包括在内。
我国现有的刑法规范对于调整传统意义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已经有较强较完整的系统性,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一些新型涉法的行为出现,超出了刑法原定的范围。
在国内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对网络空间中出现的一些新型涉法行为的定性和处罚仍存在争议与冲突。
【关键词】网络空间;涉法行为一、网络空间涉法行为的现状及特点(一)网络空间涉法行为的现状1.迅速蔓延性网络当之无愧的被称为世界最为激动人心的高新技术之一,具有较强的蔓延性,从计算机技术开始只针对专业和固定的领域,发展为现在所覆盖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短时间内的发展,是其他产业不可比拟的,它是有着各种资料和信息的网络空间,人们可以从中提取各种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有学者将其称为“第五空间”,是指除领陆,领空,领水,以及浮动领土之外的空间。
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产生,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其他方面。
网络迅速发展同时也为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与蔓延创造了条件。
2001年我国网民仅有三千万人。
“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2009年7月16日,cnnic对外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数据显示六个月内大概有57.6%的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过蠕虫病毒或木马攻击,在这之中又大概有1.1亿网民遇到过所用账号或密码被盗的一系列问题,网络犯罪就像网络发展的影子,若即若离、若隐若现,骚扰侵害国际互联网络的正常使用。
”网络的超高速发展完全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2.较强渗透性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最早应用于军事国防领域,自1993年以来,网络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信仰,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了它们的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网络犯罪现状张剑文国家检察官学院民事行政检察教研部讲师一、中国网络犯罪概况1997年我国刑法修订将部分通过计算机实施危害行为予以犯罪化吸收到刑法典中,但并未对网络犯罪进行定义。
一般认为,网络犯罪大体可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通过网络以其为工具进行各种犯罪活动;第二,攻击网络以其为标进行的犯罪活动;第三,使用网络以其为获利来源的犯罪活动。
第一种以网络为犯罪手段,视其为工具,可以称之为网络工具犯。
由于网络已渗透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其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犯罪活动的表现形形色色,可以说刑法分则中除了杀人、抢劫、强奸等需要两相面对的罪行以外,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后两类型均以网络为行为对象,称其为网络对象犯。
它包含着以网络为获利来源的犯罪行为和以网络为侵害对象的犯罪行为,分别称为网络用益犯和网络侵害犯。
中国的计算机网络组建于20世纪70年代,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6年1月发布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为1.11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6430万人。
目前,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位居世界第二。
国家顶级域名CN 注册量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9万,成为国内用户注册域名的首选,稳居亚洲第一。
上网计算机数达到4950万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达到136106M,网站数达到69.4万个。
IP地址总数达到7439万个,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最近几年网络犯罪急剧增加。
从网络安全监察局提供的数据来看,大多数发生网络犯罪的人年龄是26岁以上。
网络犯罪年龄趋大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包括年龄大的人也使用互联网;二是,几年以前网络犯罪的人过了几年,岁数长大了。
近几年,我国有20%的网络犯罪得到了调查和侦破,从这些案件中,公安部网络安全监察局发现有很多使用传统的犯罪方式进行犯罪,在中国主要网络犯罪中有25%是网络诈骗;第二种犯罪是传播黄色内容和裸体表演等;第三种是很多犯罪分子是通过互联网来找到受害者,然后发生一些强奸与杀人等刑事案件等;另外还有网络陷井,钓鱼等,有15%的网络陷阱钓鱼式犯罪。
法定的网络犯罪类型有五种。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对五类网络犯罪应追究刑事责任,即:(1)妨害网络运行安全的犯罪。
(2)妨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
(3)妨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
(4)侵犯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的犯罪。
(5)其他网络犯罪。
二、法律规定(一)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八十六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各类犯罪)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二)立法解释2000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一条为了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二)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三)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中断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服务,造成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第二条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二)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三)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四)利用互联网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第三条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二)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三)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四)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五)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
第四条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二)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三)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第五条利用互联网实施本决定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所列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司法解释1.2004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一)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影、表演、动画等视频文件二十个以上的;(二)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音频文件一百个以上的;(三)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刊物、图片、文章、短信息等二百件以上的;(四)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的淫秽电子信息,实际被点击数达到一万次以上的;(五)以会员制方式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注册会员达二百人以上的;(六)利用淫秽电子信息收取广告费、会员注册费或者其他费用,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七)数量或者数额虽未达到第(一)项至第(六)项规定标准,但分别达到其中两项以上标准一半以上的;(八)造成严重后果的。
利用聊天室、论坛、即时通信软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实施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
第二条 实施第一条规定的行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六)项规定标准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达到规定标准二十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第三条 不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通讯终端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一)数量达到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二倍以上的;(二)数量分别达到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两项以上标准的;(三)造成严重后果的。
利用聊天室、论坛、即时通信软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实施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
第四条 明知是淫秽电子信息而在自己所有、管理或者使用的网站或者网页上提供直接链接的,其数量标准根据所链接的淫秽电子信息的种类计算。
第五条 以牟利为目的,通过声讯台传播淫秽语音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一)向一百人次以上传播的;(二)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三)造成严重后果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一)项至第(二)项规定标准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达到规定标准二十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第六条 实施本解释前五条规定的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一)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具体描绘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性行为的淫秽电子信息的;(二)明知是具体描绘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性行为的淫秽电子信息而在自己所有、管理或者使用的网站或者网页上提供直接链接的;(三)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和语音信息的;(四)通过使用破坏性程序、恶意代码修改用户计算机设置等方法,强制用户访问、下载淫秽电子信息的。
第七条 明知他人实施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犯罪,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空间、通讯传输通道、费用结算等帮助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八条 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贩卖、传播淫秽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等以实物为载体的淫秽物品的,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 刑法第三百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淫秽物品”,包括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电子刊物、图片、文章、短信息等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电子信息和声讯台语音信息。
有关人体生理、医学知识的电子信息和声讯台语音信息不是淫秽物品。
包含色情内容的有艺术价值的电子文学、艺术作品不视为淫秽物品。
2.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的“开设赌场”。
第四条明知他人实施赌博犯罪活动,而为其提供资金、计算机网络、通讯、费用结算等直接帮助的,以赌博罪的共犯论处。
第八条赌博犯罪中用作赌注的款物、换取筹码的款物和通过赌博赢取的款物属于赌资。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赌博犯罪的,赌资数额可以按照在计算机网络上投注或者赢取的点数乘以每一点实际代表的金额认定。
(四)《电子签名法》有关电子证据的规范第五条符合下列条件的数据电文,视为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件形式要求:(一)能够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二)能够可靠地保证自最终形成时起,内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