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音史复习提纲答案
西方音乐史 复习提纲
2009-2010第二学期《西方音乐史》复习提纲一、填空题知识点●韦伯的歌剧反映出了德国的民族气质,他创作的歌剧《自由射手》(《魔弹射手》)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幻想》交响曲不仅有大标題,每一个乐章还都冠以小标题和详细的文字解说,其中用“固定乐思”来代表女主人公的形象,在乐曲每个乐章中多次变化重复出现,由法国作曲家柏辽兹(H.Berlioz)创作。
●泛指19世纪包含对白的法国歌剧形式又称之为喜歌剧。
●门德尔松(Mendelssohn) 致力于德国传统音乐的复兴,他先后指挥演出了Bach、Handel、Lasso、Beethoven以及Schubert的作品,并创建了莱比锡音乐学院。
●作曲家G..Verdi(威尔第)一生的创作,代表了意大利19世纪下半叶歌剧发展的历史,其代表性的歌剧作品有《茶花女》、《黎戈莱托》(《弄臣》)、《游吟诗人》以及具有大歌剧特质的《阿伊达》。
●脍炙人口的两套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E·Grieg)的作品。
●从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开始,瓦格纳打破了通向调性瓦解的大门,预示了20世纪音乐文化发展的方向。
●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多》中直接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在耳聋之后住到农村,仍然顽强地创作,完成了著名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Liszt(李斯特)对西方音乐最重要的贡献是首创单乐章标题音乐Symphony poem (交响诗)。
●柴科夫斯基的三部舞剧是《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部作品是《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
●门德尔松突破古典协奏曲传统格式,将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取消了双呈示部,乐章之间连续演奏,使音乐贯穿发展。
●19世纪民族乐派著名的代表作曲家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以及俄罗斯的“强力集团”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
《西方音乐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西方音乐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的是_B、巴赫___。
A、海顿B、巴赫C、贝多芬2、与巴赫同一年出生的另一位巴洛克阶段的德国音乐家并著有作品《弥撒亚》的是__A_亨德尔__。
A、亨德尔B、斯卡拉蒂C、弗朗克3、《伦敦交响曲》是_____A_亨德尔 _______的作品。
A、海顿B、亨德尔C、贝多芬4、莫扎特生于____B_奥地利_国的__B萨尔兹堡___,他的生卒年代是 ____B_1756—1791。
A、德国,波恩,1770—1827B、奥地利,萨尔兹堡,1756—17915、莫扎特一生最终的一部作品是《___A__》。
A、《安魂弥撒曲》B、《小夜曲》C、《费加罗的婚礼》6、莫扎特一生共谱写了_A_41_部交响曲,_A_25_部钢琴协奏曲,_A _5_部小提琴协奏曲。
A、41,25,5B、5,25,417、_A_国音乐大师贝多芬是西方音乐从_A___阶段向__A__阶段的过渡人物。
A、德,古典,浪漫B、德,浪漫,现实8、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第三交响曲叫“__B__”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叫“_B___”交响曲。
A、命运,英雄B、英雄,命运C、田园、英雄D、英雄、田园9、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题为《___A___》。
A、费黛里欧B、后宫诱逃C、唐.璜10、贝多芬共创作了__B_部钢琴奏鸣曲。
A、9B、32C、111、西方音乐史上“歌曲之王”指的是____A__国的___A__。
A、奥,舒伯特B、奥,莫扎特C、德,舒曼12、舒伯特共谱写了_A__部交响曲,他有一部两个乐章的交响曲叫做“_A ____”A、9,未完成交响曲。
B、41,G小调交响曲13、以下哪一部别是舒伯特的声乐套曲《___D___》。
A、《漂亮的磨房女》B、《冬之旅》C、《天鹅之歌》D、《菩提树》14、1834年《新音乐杂志》的创刊人是__B___。
A、勃拉姆斯B、舒曼C、门德尔松15、勃拉姆斯是_A__国人,他共谱写了_A__部交响曲和__A_部小提琴协奏曲及其它作品。
西音史个人整理(上)复习题
西音史个人整理(上)复习题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音乐一、单项选择1.希腊古典文化的繁荣期出现于( B )A公元前4世纪B公元前5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5世纪2.以下哪点不属于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C )A 单音音乐B 与诗歌和舞蹈相结合C 完全自由地即兴创作D 偶有支声复调3.哪种乐器常用于崇拜酒神的仪式和戏剧伴奏?( B )A 里拉琴B 阿夫罗斯管C 基萨拉琴D 提比亚二、名词解释1.毕达哥拉斯:古希腊音乐理论的奠基人,同时也是哲学家和数学家。
他认为音乐与数学密不可分,音乐由数字决定并体现了宇宙的和谐。
2.里拉琴:古希腊最重要的常用乐器之一,是类似小竖琴的拨弦乐器,常用于崇拜日神阿波罗的仪式上。
第二章中世纪音乐一、单项选择1.以下哪项不属于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 C )A 单音织体B 拉丁文歌词C 节拍节奏明确D 旋律平稳2.到11世纪,记谱法开始使用( D )A 纽姆谱B 一线谱C 有量记谱D 四线谱3.古代的“七艺”中不包括( B )A 几何B 建筑C 逻辑D 音乐4.13世纪最典型的经文歌的特点是( D )A 三声部B 复歌词C 世俗化D 所有以上三点5.12世纪后期,欧洲复调音乐中心是( C )A 英国伦敦B 意大利罗马C 法国巴黎D 意大利威尼斯三、名词解释1.格里高利圣咏:因罗马教皇格利高利一世而得名,6世纪时,他为了统一和规范罗马教会仪式音乐,搜集整理各地圣歌,编定了一套统一的圣咏,这就格里高利圣咏。
2.弥撒曲:弥撒是基督教会主要仪式,弥撒曲即为此仪式而作,有常规弥撒和特定弥撒两种弥撒曲。
特定弥撒为特定的宗教节日所用,歌词可变,形成较早,常规弥撒的歌词固定不变,形成较晚,14世纪后形成作曲家创作的复调套曲。
3.教会调式系统:是指中世纪圣咏的调式系统,7~9世纪之间形成,这个调式系统包括多利亚、弗里几亚、利第亚和混合利第亚四种基本调式(称为正调式)和它们的变格形式(比正格低四度,称为副调式),共有八种调式。
西音史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一、填空:15题,每题2分,共30分
二、名词解释:(五选四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
三、音乐作品听辨:3题,每题4分(作家、作品各2分)共12分
四、论述题:一题,共18分
本学期学习要点
范围: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
(教材第一至五章,第七章第三节“拉索”)
古希腊部分
三大悲剧作家;代表性乐器;音乐理论家及其学说
中世纪部分(大约断代时间)
①格里高利圣咏
(体裁名称原文;历史源流;音乐形态特点;应用方式;后期发展)
②调式体系和记谱法(调式系统的数量和名称;重要记谱方式;音乐理论家)
③复调音乐
(主要体裁名称原文;形态特点;“古艺术”拉丁文原文和名词含义)
④骑士音乐(主要发展地区和创作群体的称谓;创作题材与音乐特征)
⑤十四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音乐
(“新艺术”拉丁文原文和名词含义;法国与意大利代表音乐家;代表体裁;创作特点)文艺复兴部分(大约断代时间)
①英国音乐的影响(邓斯泰布尔)
②勃艮第地区的音乐(代表作曲家、重要体裁;创作特点)
③佛兰德乐派(代表作曲家、重要体裁;创作特点)
听辨部分:教材附录音响第1——18首。
名词解释:
1. 雷奥南
2. 规多.达莱佐
3. 纪尧姆.德.马绍
4. 杜费
5. 若斯坎
6. 勃艮第乐派
7. 佛兰德乐派
8. 继叙咏
9. 孔杜克图斯
10. 等节奏(型)经文歌
11. 定旋律弥撒(曲)
12. 特罗巴多
13. 有量记谱法
14. 兰迪尼终止式
15. 《弗威尔的故事》。
西方音乐史复习提纲
一.西方音乐基础知识部分1.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包括两部大型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以公元前l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由行吟诗人边弹里尔琴边诵唱。
在古希腊出现的乐器有里拉琴、阿夫洛斯管。
2.中世纪教会音乐的核心形式是格里高利圣咏,它应用于教士每日必做的宗教功课日课和重要的天主教仪式弥撒。
3. 中世纪贵族阶层的诗人音乐家称为游吟诗人,起源于法国,北部地区称为特伦威尔,南部地区称为特罗巴杜尔。
4.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产生在大约公元10世纪,是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固定调,在它的上方或下方加上一个平行五度或四度的声部,从而构成的二声部音乐,这种最早的复调音乐叫奥尔加农。
5. 中世纪音乐理论家圭多发明了ut、re、mi、fa、sol、la的六声音阶唱名法,并且确定了用几条平行线来记录音高的方法,中世纪时被广泛采用的纽姆四线谱,就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形成6.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端于l6世纪的德国,由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发起,他们在音乐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众赞歌的新教圣歌体裁,l7世纪以后,这种新教圣歌的旋律被J.S.巴赫大量运用在教堂康塔塔和管风琴前奏曲的创作中。
7. 西方音乐史中的巴洛克时期,通常指1600年至l750年之间的历史阶段。
前者足音乐新体裁歌剧的诞生之年,后者是巴洛克音乐巨匠巴赫的逝世之年。
8. 歌剧诞生在意大利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佛罗伦萨,最早的歌剧诞生于l597年,是根据古希腊神话创作的《达夫妮》,1600年又诞生了南同一作曲家佩里创作的《犹丽迪西》。
9. 1637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建立了欧洲第一座公开歌剧院圣卡西亚诺,使这座城市成为17世纪下半叶欧洲歌剧发展的中心,其歌剧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蒙泰威尔第,他于l607年上演的《奥菲欧》,是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的歌剧,大量采用独唱和重唱形式,多处使用“激情风格”。
他的歌剧《阿里安娜》现存一首哀歌10. 巴洛克时期的独奏协奏曲形式由作曲家托雷利开创,采用三乐章的套曲模式。
西音史考试资料
西音史考试资料一、填空:1、巴黎圣母院乐派的代表人物:莱奥南、佩罗坦。
2、中世纪的规多:发明了规多手,发明了四线谱。
3、文艺复兴时期多声部音乐的名称:意大利的牧歌;法国的尚松;德国的利德;英国的牧歌;西班牙的维良西科。
4、勃艮第乐派:迪费、班舒瓦是勃艮第乐派最重要的作曲家。
勃艮第地区的音乐作品的主要题材是弥撒曲、经文歌、尚松。
法-弗兰德作曲家:若斯坎、奥克冈、蒙特、拉絮斯。
5、威尼斯乐派:艺术特征是对色彩的特殊爱好和强烈敏感。
代表人物是维拉尔特。
6、巴赫的代表作: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弥撒曲《b小调弥撒曲》;器乐作品: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古钢琴曲《平均律钢琴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器乐曲还有《勃兰登堡协奏曲》、《赋格的艺术》、《音乐的奉献》。
亨德尔的代表作:清唱剧《弥赛亚》;器乐曲《水上音乐》、《皇室烟火音乐》、《E大调变奏曲》等。
7、维瓦尔第的代表作: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8、巴洛克时期四大声乐套曲: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弥撒。
9、巴洛克时期古典组曲的组成部分:阿拉曼德(舞曲)、库朗特(舞曲)、萨拉班德(舞曲)、吉格(舞曲)。
10、巴洛克时期器乐体裁:赋格、古典组曲、古典变奏曲、巴洛克奏鸣曲、巴洛克协奏曲。
巴洛克协奏曲包括两大类:大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
11、十七世纪歌剧创作的组织:卡梅拉塔、那不勒斯乐派。
代表人物:卡契尼、佩里。
卡瓦里埃利、蒙特威尔第。
12、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13、古典时期的歌剧:莫扎特《唐璜》、《费加罗的婚礼》、《女人心》等。
贝多芬的《费德里奥》。
14、喜歌剧的概念:古典时期欧洲各国出现的带有轻松喜剧风格的轻型歌剧。
意大利的喜歌剧被称为“谐歌剧”、“趣歌剧”等;英国的喜歌剧被称为“乞丐歌剧”或“民谣剧”;法国称为“喜歌剧”;德国的喜歌剧被称为“歌唱剧”。
代表人物,意大利喜剧代表:佩格莱西《女仆作夫人》。
法国喜剧代表:格雷特里《狮心王理查》。
西方音乐史(巴洛克-古典)复习提纲
西方音乐史(巴洛克-古典)复习提纲一、巴洛克时期蒙特威尔第: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被誉为巴洛克早期最伟大的作曲家。
是威尼斯乐派的奠基人。
主要创作歌剧和牧歌。
他的世俗作品最出名,写有9卷牧歌前几卷运用了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而后几卷牧歌集则具有巴罗克时期的音乐风格。
他的歌剧作品主要有《奥菲欧》、《尤里狄西返乡记》。
《奥菲欧》是他最早的作品上演于1607年被誉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此后歌剧进入成熟发展期。
他的创作可以看作史从文艺复兴晚期通往巴洛克的一座桥梁。
他的贡献有:他是牧歌集大成者;写作带情感的旋律,摆脱宗教束缚;牧歌集第五卷提出两种常规的思想;确定歌剧中独唱与合唱、主调与复调、声乐与器乐比例关系;运用“震音”的手法创立“激情风格”;连接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
A·斯卡拉蒂: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主要创作在声音领域,共有115首歌剧,150首清唱剧以及600首康塔塔,其中歌剧最为代表,代表作有格丽塞达尔。
他是歌剧发展史上重要的作曲家,那不勒斯乐派的创始人。
他的贡献有首创了返始咏叹调,干唱宣叙调(用于较长的独唱或独白,只用通奏低音伴奏)和带伴奏的宣叙调(用于富有情感的场景中,由乐队伴奏),赋予美声唱法广阔的施展空间;确立了那不勒斯歌剧序曲快—慢—快的三段形式,成为交响曲的先声;创用了巴罗克晚期典型的管弦乐编制:弦乐四声部加上双簧管、大管、小号和圆号等;为正歌剧定性做出巨大贡献。
维瓦尔第: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作有歌剧、教堂音乐和各种器乐合奏,最重要的是500多首协奏曲,大部分是小提琴作品。
他的协奏曲多有标题,代表作有《四季》。
对巴洛克音乐走向古典主义音乐由重要作用。
他是继托雷利之后进一步确定小提琴独奏协奏曲的形式结构;他的作品主题简洁富有动力,大部分协奏曲是三个乐章(快-慢-快),对大协奏曲定型起到重要作用;他还发展了配器技术。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四季》,这是一部小提琴独奏协奏曲,出版于1725年。
西音史复习提纲
西音史复习提纲听辩题:1、《回声》拉絮斯2、《马尔切利教皇弥撒曲》帕勒斯特里那3、《你与世长辞》蒙特威尔第4、《狄多的咏叹调》(狄多与埃涅阿斯)普塞尔5、《E大调钢琴奏鸣曲》D·斯卡拉蒂6、《春》维瓦尔第7、《莫尼卡小姐》F﹒库普兰8、《水上音乐》亨德尔9、《加沃特舞曲》巴赫10、《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巴赫名词解释:答:指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五度和八度旋律的简单复调形式。
大约产生于公元九世纪。
包括平行奥尔加农,反向奥尔加农,自由奥尔加农,花唱奥尔加农等。
2、经文歌答:13世后半叶最流行的复调体裁是经文歌。
它是从巴黎圣母院复调音乐中运用迪斯康特手法的段落一克劳苏拉派生而来的。
在那里原来无词的上方声部在加上新的歌词后,便被称作经文歌。
最典型的经文歌有三个声部,上方两声部可以各自采用世俗内容的歌词。
3、巴黎圣母院乐派答:12、13世纪法国巴黎成为当时欧洲的文化中心,巴黎圣母院的修士和一些二流、三流的作曲者成为复调音乐创作的中心,因而音乐史上将他们称为圣母院乐派。
圣母院乐派的代表作曲家是莱奥南和佩罗坦。
4、法——弗兰德乐派答:佛兰德乐派是继勃艮第乐派之后的又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乐派,它出现于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中叶的佛兰德地区,这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历史上的地区,包括法国北部的一部分、比利时西部和尼德兰(荷兰)沿北海的西南部地区。
佛兰德乐派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时间持续较久的乐派,涌现了较为众多的作曲家,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克雷赫特、若斯堪和拉絮斯等人。
5、协奏曲答:是巴洛克时期产生的大型合奏体裁,可以用音乐来体现竞争和合作。
它有两种样式:一种叫大协奏曲,把乐队分成两组人多的一组称“辅奏”,人多的一组称“主奏”,两者相互交替和重叠,产生丰富的音响;另一种叫独奏协奏曲,即突出一件乐器独奏,其余乐器组成乐队伴奏。
6、尚松答:尚松是流行于法国的一种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世俗音乐体裁,歌词多采用口语化的短诗节诗歌,具有诙谐幽默的风格,采用复调风格写成,由于各声部所唱的歌词一样,所以节奏完全一致,形成了声部纵向节奏划一得主调织体。
西音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整理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出现?(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
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
(2)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
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
随着音乐生活的繁荣发展,面对新情况,有人认为音乐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向前进,而当时占主导思想的还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的“心灵净化论”,认为音乐不能太音乐不能太复杂和追求创新,应简朴,才能起到净化心灵作用。
可是,古希腊音乐观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对音乐的评价并非是纯粹审美体验,而是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
但是,他们认为音乐应该符合规则,提供均衡、庄重、简朴的音乐,这无疑给后世的西方音乐以重大影响。
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使用情况,基本特征。
.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使用情况,基本特征。
答: 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 世纪,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同意规范和最高权威。
基本特征:①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
(完整版)西方音乐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從古希臘到早期羅馬基督教會①音樂一、問答題1. 簡述古希臘在音程、音階和調式方面①理論。
畢達哥拉斯把音程與數字①比例聯系起來,並根據計算結果把音程分為協和①與不協和①兩類,認為弦長比例①數字越簡單,音程就越協和。
托勒密把音程和天體①運動聯系起來,他所謂①天體①音樂”是一種由行星①運動產生①聽不到①音樂。
亞裏斯多西諾斯和克裏奧尼德斯指出四音音階是整個音樂系統①基礎,它自上而下排列,兩端①音構成固定①四度音程,中間①兩個音可以變化,從而形成自然音①”變化音①和四分音①”三種不同①四音音階。
兩個四音音階可以由銜接式”或分離式”連成一個八度音階,四個四音音階可以連成一個大完整體系”,三個四音音階可以由銜接式”構成小完整體系”古希臘①調式以四音音階為基礎,一共有多利亞、弗利吉亞、裏底亞、混合裏底亞、副多利亞、副弗利吉亞和副裏底亞七種。
2. 比較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①音樂思想。
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認為音樂具有倫理道德①性質,可以影響人①性格、行為和思想,音樂中不同①調式會使人產生不同①情感反應。
亞裏士多德認為混合裏底亞調式會使人悲傷,多利亞調式可體現出勇敢,而弗利吉亞調式則會使人激動和好戰。
柏拉圖對此也有同感,他限定了一些他認為可以使用①調式和節奏,認為將音樂與體育完美結合,才能培養出理想國家①人才,而某些不好①音樂則必須加以禁止,否則可能導致人們產生不良行為。
亞裏士多德更注重經驗和實用,並認為音樂也可以用於人們①娛樂。
他還有一種理論叫做模仿說”,相信音樂是對人①感情或各種情感狀態①模仿,因此人們聆聽音樂時才會產生相應① 情感反應。
他們二人這種強調音樂對人道德品性教育作用①觀點,就是所謂①音樂教化作用說”二、名詞解釋1. 畢達哥拉斯:古希臘音樂理論①奠基人,把音高關系與數字①比例聯系起來。
2. 四音音階:古希臘①音階形式,是古希臘音樂系統①基礎。
3. 裏拉琴:古希臘最重要①弦樂器,是供業餘演奏者使用①比較簡單①樂器,用於崇拜日神①儀式和為頌歌或史詩伴奏。
西音史复习资料
西⾳史复习资料西⾳史复习资料⼀、填空题:1.希腊古典⽂化的繁荣时期初现于公元前5世纪。
2.完全⾃由的即兴创作不属于古希腊⾳乐的特点。
3.⼤约有40⾸古希腊⾳乐作品残存⾄今。
4.阿夫罗斯管常⽤于崇拜酒神的仪式和戏剧伴奏。
5.有节奏标记不属于格⾥⾼利圣咏的特征。
6.到11世纪,记谱法开始使⽤四线谱。
7.13世纪德国博伊伦修道院的⼀份世俗歌曲⼿稿叫做《卡⽶纳·布拉那》。
8.恋诗歌⼿的歌曲《我的⽣命有福了》采⽤的曲式是AAB。
9.9世纪末的《⾳乐⼿册》记载的奥加卡农是平⾏四度和平⾏五度的。
10.古代的“七艺”不包括建筑。
11.13世纪最典型的经⽂歌的特点是三声部、复歌词、世俗化。
12.弗朗科的有量记谱法有三种⾳符时值。
13.在14世纪的记谱法中,⾳符时值增加到五种。
14.牧歌不属于马绍的创作体裁。
15.等节奏的⼿法常⽤于经⽂歌。
16.“精致艺术”初现于14世纪末。
17.⽂艺复兴的含义是指:对中世纪加以否定、复兴古希腊和罗马的⽂化、“⼈”的精神的再⽣。
18.勃⾉第乐派的创作不包括牧歌。
19.最早创作完整的弥撒套曲定旋律弥撒曲的作曲家是杜费。
20.三度和六度的⾳响增多是15世纪经⽂歌的特点。
21.杜费不属于弗兰德乐派。
22.若斯堪创作的经⽂歌有100⾸。
23.16世纪意⼤利牧歌最初是四声部的。
24.⽂艺复兴时期最流⾏的乐器是琉特琴。
25.单声部的旋律是众赞歌最早的形式。
26.不⽤卡农⼿法不属于帕勒斯特⾥纳风格。
27.复合唱是威尼斯乐派的重要体裁。
28.通奏低⾳是指巴洛克⾳乐中的⼀种织体、记谱法、演奏⽅式。
29.⼤⼩调体系的和声是在17世纪下半叶成熟的。
30.蒙特威尔第后期的歌剧是在威尼斯创作的。
31.清唱剧的康塔塔的主要区别是:采⽤宗教体裁、合唱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32.击弦的古钢琴叫做楔槌键琴。
33.德国巴罗克管风琴的主要体裁不包括组曲。
34.萨拉班德是慢速三拍⼦的。
35.创作⼤协奏曲的作曲家有:科雷利、托雷利、维⽡尔第。
西音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和声学》:18世纪法国作曲家、理论家拉莫的理论著作,寻求从音响学和数学的科学原理中归纳出和声的基本原则,首次总结了近代功能和声的很多基础理论,对后世的音乐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2、《弥赛亚》:巴罗克晚期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英语清唱剧,以《圣经》和英国祈祷书的诗篇为基础,用三大部分分别叙述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
3、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出现的一场针对封建社会的精神上的反叛运动,法国的伏尔泰、卢梭等人大力提倡理性、科学、自由和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种对理性和进步的新的信仰。
4、约翰·施塔米兹:是18世纪曼海姆乐派的创立者,并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好的管弦乐队。
在其交响乐创作中首次使用了对比性的副部主题,用小步舞曲作为第三乐章,还增加了更快的第四乐章。
5、双呈示部:在很多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中有两个呈示部,一个由乐队演奏,主题和副题始终保持在主调上,另一个由独奏乐器演奏,副题转入属调。
6、《魔笛》: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德语歌剧,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也是第一部伟大的德语歌剧。
7、《第三交响曲》(英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中期代表作,创作于1802年,最早是献给拿破仑的,拿破仑称帝后,贝多芬把标题改为“英雄交响曲”。
这是一首革命性作品,是对英雄的伟大理想的一种不朽的音乐表现,并引起了音乐手法上的许多创新。
8、海利根施塔特遗嘱: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区的海利根施塔特写下的著名遗嘱,描述了耳聋带来的痛苦和孤独。
9、固定乐思:在乐曲中多次重复出现或变形出现的主题,19世纪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在其《幻想交响曲》中第一次使用,使作品的结构得到有机统一。
10、《新音乐杂志》:19世纪德国作曲家舒曼创办的杂志,他在杂志上写了大量音乐评论文章,为进步的、严肃的作曲家辩护。
11、法国大歌剧:19世纪20至30年代前后法国出现的一种新型歌剧,代表作有梅耶贝尔的《胡格诺教徒》和奥柏的《波蒂契哑女》等。
12、真实主义歌剧:真实主义歌剧主张真实地反映社会底层穷苦人民的悲惨遭遇,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和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代表作有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和莱昂卡瓦罗的《丑角》。
西方音乐史(考研资料)
湘南学院音乐系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西方音乐史》复习提纲06音乐表演专用一、中世纪时期的音乐(476——1460年)1、格里歌利圣咏格里歌利圣咏(Gregorian Chant)是天主教音乐,它是公元6世纪教皇格里哥利一世在位时统一编订的。
格里歌利圣咏主要运用于日课(这是修道院僧人每天必做的“功课”)和弥撒(天主教、基督教为纪念耶稣受难而举行的仪式)之中。
格里歌利圣咏的基本功能是服从宗教礼拜活动。
音乐肃穆、节制,最大限度地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
它是无伴奏的纯男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之上。
其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进行为主,偶有四、五度跳进,整个音乐音域较窄。
它的歌唱方式有四种: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各种歌唱方式根据礼拜进行的不同场合决定。
到公元11世纪时,除了米兰和西班牙外,欧洲其他地区都接纳它为仪礼中的圣歌。
2、奥尔加农奥尔加农(Organum)是9世纪至14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根据其历史发展,可分为3种类型:a、平行奥尔加农(parallel organum)。
它是在格里歌利圣咏的上方式下方附加一个平行声部,构成四度、五度、八度音程的平行进行。
b、稍加变化的平行奥尔加农。
它的两个声部从同度开始,其中一声部上行进行,到两个声部构成四度时,再平行进行,最后两声部再回到同度。
c、华丽的奥尔加农(melismatic organum)。
大约在12世纪,奥尔加农的上声部越来越表现出流动性和装饰性,形成花唱式的华丽奥尔加农,它没有明显的节拍特征,活跃、华丽的上声部与下方缓、静止的圣咏声部形成鲜明的对比。
3、中世纪的游吟诗人游吟诗人(Troubadours)首先产生在11——13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的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Provence),它是游吟诗人的发祥地。
游吟诗人骑着马到处巡游,用奥克语(普罗旺斯方言)演唱坎佐(canzo)、清晨骊歌(alba)、西尔旺特(sirventes)、田园变歌(pastoarella)等体裁的歌曲,内容有爱情、时事、田园、讽刺等。
西音史复习提纲汇总
听辩题:1、《回声》拉絮斯2、《马尔切利教皇弥撒曲》帕勒斯特里那3、《你与世长辞》蒙特威尔第4、《狄多的咏叹调》(狄多与埃涅阿斯)普塞尔5、《E大调钢琴奏鸣曲》D·斯卡拉蒂6、《春》维瓦尔第7、《莫尼卡小姐》F﹒库普兰8、《水上音乐》亨德尔9、《加沃特舞曲》巴赫10、《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巴赫名词解释:答:指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五度和八度旋律的简单复调形式。
大约产生于公元九世纪。
包括平行奥尔加农,反向奥尔加农,自由奥尔加农,花唱奥尔加农等。
2、经文歌答:13世后半叶最流行的复调体裁是经文歌。
它是从巴黎圣母院复调音乐中运用迪斯康特手法的段落一克劳苏拉派生而来的。
在那里原来无词的上方声部在加上新的歌词后,便被称作经文歌。
最典型的经文歌有三个声部,上方两声部可以各自采用世俗内容的歌词。
3、巴黎圣母院乐派答:12、13世纪法国巴黎成为当时欧洲的文化中心,巴黎圣母院的修士和一些二流、三流的作曲者成为复调音乐创作的中心,因而音乐史上将他们称为圣母院乐派。
圣母院乐派的代表作曲家是莱奥南和佩罗坦。
4、法——弗兰德乐派答:佛兰德乐派是继勃艮第乐派之后的又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乐派,它出现于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中叶的佛兰德地区,这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历史上的地区,包括法国北部的一部分、比利时西部和尼德兰(荷兰)沿北海的西南部地区。
佛兰德乐派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时间持续较久的乐派,涌现了较为众多的作曲家,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克雷赫特、若斯堪和拉絮斯等人。
5、协奏曲答:是巴洛克时期产生的大型合奏体裁,可以用音乐来体现竞争和合作。
它有两种样式:一种叫大协奏曲,把乐队分成两组人多的一组称“辅奏”,人多的一组称“主奏”,两者相互交替和重叠,产生丰富的音响;另一种叫独奏协奏曲,即突出一件乐器独奏,其余乐器组成乐队伴奏。
6、尚松答:尚松是流行于法国的一种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世俗音乐体裁,歌词多采用口语化的短诗节诗歌,具有诙谐幽默的风格,采用复调风格写成,由于各声部所唱的歌词一样,所以节奏完全一致,形成了声部纵向节奏划一得主调织体。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西方音乐史复习题一、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1、希腊音乐的曲调和节奏是怎样的?答:古希腊音乐的曲调接近于古希腊语的音调,古希腊音乐的节奏一般是由诗词音节的自然时值决定音节有长短之分,若干音节组合成格律的基本音步(foot)常见的音步有:长短格,短长格,三短格,长短短格,短短长格,短短格,长短长格(克里特音部),常常短短格(大爱奥尼亚音部),短短常常格(小爱奥尼亚音部)。
2、古希腊的音乐织体是怎样的?答:古希腊的音乐织体分为单声织体和多声织体,单声织体主要指无伴奏的旋律,多声织体主要指伴奏乐器与声乐旋律构成的支声复调,及合唱有时会出现的平行八度现象等,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和声和独立的对位声部。
3、古希腊常见的乐器有哪些?答:拨弦乐器有:里拉、基萨拉。
管乐器有:阿夫洛斯管、西林克斯管。
4、古希腊的记谱法是怎样的?答:古希腊用字母或类字母符号来记录音乐。
根据公元3——4世纪阿利庇乌斯的记载,有两种希腊记谱法。
一种叫器乐谱,每个符号都有正、反、侧三种位置,原位音符相连构成自然音阶。
另一种是声乐记谱法,用字母顺序来记录音列顺序,字母的常规形态用于中心音域。
两种记谱法都不能记录节奏。
5、古希腊和古罗马有那些重要音乐理论家?他们的研究涉及到了音乐的那些方面?答:毕达格拉斯、欧几里德、阿里斯托克塞努斯主要的研究在和谐学方面,前两位属于偏重数学比率派,而后一位属于偏重听觉经验牌。
在音乐伦理学方面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两位。
6、古希腊的音乐体裁有哪些?答:史诗、抒情诗、悲剧、戏剧性合唱、诺莫斯(nomos)、酒神颂歌。
7、古罗马音乐是怎样的?与古希腊音乐有那些异同?答:古罗马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朝向实用化,典仪化方面发展,集体性的军乐以及仪式、游行音乐非常普及。
军乐是罗马音乐的传统类别,同罗马军团的庞大方阵相适应,音乐规模非常宏大,大型的合唱和管弦乐队人数成百上千。
为适应这种大型化的要求,罗马音乐倾向于扩展乐器体型,增大乐器音量,有特色的乐器有大号、水压风琴等。
西音史复习提纲答案 (2)
一、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P151.旋律曲调,级进而起伏平缓并多用同音反复的曲调为主,多呈拱形,音域较窄。
2.节奏自由,一音节对一音符,时值不确定,由歌词的韵律与经文曲调的气息和语调决定。
3.织体特征,单音乐范畴,无伴奏的纯男声,拉丁文歌词。
4.记谱方式,纽姆谱,音高不确定,仅起大致的提示作用。
5.曲调风格,庄严,肃穆,平和。
6.歌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7.旋律风格,音节式;花腔式;纽姆式二、13世纪经文歌的形成与发展P34形成:1、多声部克劳苏拉的上方声部本无歌词,约13世纪时,有人开始给克劳苏拉的上方声部加入歌词,即成了经文歌。
2、支撑声部的圣咏始终不扁,但是作曲家经常要重写上方声部或增加新的声部。
他们先加上了第三声部,但与下方的第二声部唱同样的歌词。
然后,第三声部也被换上新词。
这样,三个声部就各唱不同的歌词,被成为二重经文歌。
这种三声部的二重经文歌是13世纪最典型的经文歌。
发展:1、早期的经文歌是为三或四个声部而作的,最低声部叫支撑声部,第二声部也叫经文歌声部,然后是第三声部和第四声部。
每一个上方声部都唱一种不同的歌词,它们既可以使拉丁文的,也可以是法文的。
拉丁文词比较注意歌词之间的联系,法文歌词则大不分是情歌。
最下方的支撑声部大都来自圣咏,常用重复的节奏型。
在复调作品中,这种借用材料叫做“定旋律”。
不过,在支撑声部在乐谱中通常不写歌词,暗示用乐器演奏。
2、在13世纪末的经文歌中,不仅上方声部可以替换世俗的内容,甚至支撑声部的圣咏有时也可以被世俗曲调所替换,例如有一首著名的经文歌的支撑声部便是一首巴黎街头叫卖草莓的小调。
这种宗教与世俗内容相混合甚至完全世俗的经文歌在当时是很典型的,它体现了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之间的互相影响,在这种影响下,经文歌这种宗教体裁正在逐渐世俗化。
3、经文歌在后期的发展中,出现了一种叫做弗朗科经文歌的形式,它是以13实际的作曲家和理论家弗朗科·德·棵洛尼亚命名的,大约流行于1250—1280年间。
《西方音乐史》复习大纲+答案10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西方音乐史》复习大纲1、维瓦尔第曾获得当代“最杰出的______C_____”的称号。
A、歌唱家B、古钢琴家C、小提琴家D、作曲家2、《四季》、《和谐的灵感》是维瓦尔第的_____C_____作品。
A、歌剧B、清唱剧C、小提琴协奏曲D、长笛协奏曲3、《狂暴的奥兰多》、《奥林匹克竞技》是维瓦尔第的_____D______作品。
A、康塔塔B、清唱剧C、弥撒曲D、歌剧4、英国把____B____誉称为“英国民族音乐家”。
A巴赫、B、亨德尔5、亨德尔出生在____A______,长期定居在___________。
A、德国,英国B、英国,德国C、德国,意大利D、意大利,德国6、亨德尔创作的大合唱《哈利路亚》是他著名作品_____A_____的一部分。
A《弥赛亚》、B、《参孙》7、“号管舞曲”选自亨德尔的作品___C____,它是_________舞曲。
A、《水上音乐》,四拍子B、《焰火音乐》,三拍子C、《水上音乐》,三拍子D、《水上音乐》,四拍子8、亨德尔的“号管舞曲”中,主题音乐乐器的使用先后为____A___、____C___、____B____。
A、弦乐B、弦乐与木管乐C、木管乐9、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共___B____卷,每卷_________首前奏曲和赋格。
A、1,48B、2,48C、2,24D、1,2410、巴赫的___B___理论对欧洲近代音乐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A、指挥B、平均律C、管风琴演奏D、复调音乐11、巴赫的《英国组曲》、《法国组曲》、《意大利协奏曲》等作品是___A_____类乐曲。
A、键盘B、管弦乐C、室内乐D、声乐套曲12、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是___B____类乐曲。
A、键盘B、管弦乐C、室内乐D、声乐套曲13、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____C___类乐曲。
A、键盘B、管弦乐C、室内乐D、声乐套曲14、德国音乐家格鲁克是近代___A_____的先驱和革新家。
西方音乐史总结复习计划题答案
一、西音填空公元8、9世纪形成的以罗马礼仪为根底的基督教圣咏是格里高利圣咏。
世纪法国“新艺术〞时期的代表作曲家是_______马肖_________。
3.文艺复兴时期勃艮第乐派的著名作曲家有____迪费_____和_____班舒瓦_______。
世纪初,意大利早期歌剧的代表作包括___?尤丽迪茜?___、___?奥菲欧?__。
巴赫于1722年谱写了____?平均律钢琴曲集? ____〔第一卷〕,被后人誉为欧洲音乐文献中的“旧约〞全书。
列举贝多芬晚期的两部重要作品:_____?第九交响曲?_____、___?庄严弥撒?___。
门德尔松在少年时代为莎士比亚戏剧____?仲夏夜之梦?___配乐。
舒曼创作的有代表性的两部钢琴套曲有__?童年情景?___和__?狂欢节?__。
9.格里格为挪威作家易卜生的梦想诗剧__?彼尔金特?___创作了两组器乐曲。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作曲家,他的管弦乐作品___?牧神午后?___标志着欧洲现代音乐的诞生。
马勒晚年创作的___?大地之歌?___采用了中国唐代李白、王维的德译诗词谱曲。
勋伯格作为20世纪__奥地利__作曲家,开创了___十二音___作曲技法。
巴赫谱写的大型宗教音乐作品包括___?马太受难曲?__和___?b小调弥撒曲?___。
巴罗克时期的协奏曲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大协奏曲___、__独奏协奏曲___和__乐队协奏曲__。
法国作曲家___拉莫__于1722年出版了理论著作?和声学?。
列举亨德尔创作的两部清唱剧作品__?弥赛亚?__和__?耶弗他?___。
17.约瑟夫·海顿被后人誉为“交响乐之父〞他晚年的交响曲代表作:?伦敦交响曲?、?惊愕交响曲?、?时钟交响曲?。
列举威尔第创作的三部歌剧作品:?茶花女?、?阿依达?和?奥赛罗?。
贝多芬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是?菲岱里奥?。
舒伯特的歌曲形式通常有三种类型:分节歌、通体歌和变化分节歌。
他创作声乐套曲有?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P151.旋律曲调,级进而起伏平缓并多用同音反复的曲调为主,多呈拱形,音域较窄。
2.节奏自由,一音节对一音符,时值不确定,由歌词的韵律与经文曲调的气息和语调决定。
3.织体特征,单音乐范畴,无伴奏的纯男声,拉丁文歌词。
4.记谱方式,纽姆谱,音高不确定,仅起大致的提示作用。
5.曲调风格,庄严,肃穆,平和。
6.歌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7.旋律风格,音节式;花腔式;纽姆式二、13世纪经文歌的形成与发展P34形成:1、多声部克劳苏拉的上方声部本无歌词,约13世纪时,有人开始给克劳苏拉的上方声部加入歌词,即成了经文歌。
2、支撑声部的圣咏始终不扁,但是作曲家经常要重写上方声部或增加新的声部。
他们先加上了第三声部,但与下方的第二声部唱同样的歌词。
然后,第三声部也被换上新词。
这样,三个声部就各唱不同的歌词,被成为二重经文歌。
这种三声部的二重经文歌是13世纪最典型的经文歌。
发展:1、早期的经文歌是为三或四个声部而作的,最低声部叫支撑声部,第二声部也叫经文歌声部,然后是第三声部和第四声部。
每一个上方声部都唱一种不同的歌词,它们既可以使拉丁文的,也可以是法文的。
拉丁文词比较注意歌词之间的联系,法文歌词则大不分是情歌。
最下方的支撑声部大都来自圣咏,常用重复的节奏型。
在复调作品中,这种借用材料叫做“定旋律”。
不过,在支撑声部在乐谱中通常不写歌词,暗示用乐器演奏。
2、在13世纪末的经文歌中,不仅上方声部可以替换世俗的内容,甚至支撑声部的圣咏有时也可以被世俗曲调所替换,例如有一首著名的经文歌的支撑声部便是一首巴黎街头叫卖草莓的小调。
这种宗教与世俗内容相混合甚至完全世俗的经文歌在当时是很典型的,它体现了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之间的互相影响,在这种影响下,经文歌这种宗教体裁正在逐渐世俗化。
3、经文歌在后期的发展中,出现了一种叫做弗朗科经文歌的形式,它是以13实际的作曲家和理论家弗朗科·德·棵洛尼亚命名的,大约流行于1250—1280年间。
与早期经文歌不同的是,它的第三声部的歌词比第二声部的更长,因此,第三声部的旋律运动需要月用更快的音符时值,而支撑声部仍然是最慢的一个声部。
这样,在弗朗科经文歌中,三个声部之间的时值和节奏上的对比增大了。
三、意大利牧歌的体裁特征及风格演变P72体裁特征:1、既严肃又高雅,语言十分讲究,这促使牧歌的音乐也比过去的弗罗拖拉具有了更高的水准。
2、最初在聚会中演唱,后来音乐赞助者们开始为了宫廷的娱乐而雇佣专业歌手来演唱。
3、所有声部都是为人声而作。
4、织体的特点是在模仿复调和主调和声的风格之间交替。
5、音乐的写法是通谱体的。
风格演变:1、早期的牧歌以佛罗伦萨、罗马和威尼斯为中心发展。
①音乐基本都是四声部,音乐服从诗歌音韵及意境。
②分简、繁两派,前者为主调音乐进行,节奏方正,严格遵守诗节的形式,作曲家以高声部旋律将歌词清晰地传达出来;后者转向模仿复调织体,来匹配高雅精致的诗歌。
2、中期的牧歌发展中心是威尼斯。
音乐以五声部居多,也有四或六各声部的主调风格和复调手法交替使用,大胆的对和声进行探索,半音化和声试验于这时期的牧歌中,情感浓烈。
3、晚期牧歌的发展中心转入罗马、曼图亚和费拉拉。
晚期的牧歌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高度精致的音乐作品。
一些始于中期牧歌的试验性的手法已走向成熟,半音化和声,和声浓烈,绘词法,音乐色彩对比,宣叙性的自由节奏音调被大量采用,复调后期出现了单声部加伴奏的主调织体风格,以取代牧歌传统的多声部织体,歌词与音乐的戏剧性效果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四、马肖、邓斯泰布尔、杜费、若斯坎、帕莱斯特里纳的音乐风格P44 P57 P58 P 65 P83马绍(新音乐家的特点):1、创作特征①依靠14世纪实际理论中的节奏创新,特别是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交错。
②爱用精致的切分音,以使复调织体活跃起来。
③音乐手法极为简洁,使用小的旋律动机来统一和连贯作品。
④创作既有保守的一面又有革新的一面。
——复新老的音乐形式和实践,如分解旋律、单声部歌曲和法国经文歌。
——发展复调世俗歌曲,扩展等节奏技法的使用,创作复调的弥撒套曲。
2、总体风格:精致、优雅而强烈,14世纪法国音乐的典范。
邓斯泰布尔:1、创作题材——单乐章、双乐章和套曲结构的弥撒曲、经文歌和宗教、世俗歌曲。
2、创作特征:①注重对不协和音的控制。
②旋律流畅、轻盈,极富歌唱性。
常与歌词构成音节式的关系。
③作品多为三声部,上声部较为突出,但与同时代作曲家相比,对三个声部的处理更为平等,各声部常用一致的节奏。
④声部同与三、六度构成丰满的三和弦。
⑤对传统定旋律的处理较自由(一般在较低声部,也有些定旋律被加以华丽的装饰后出现在高声部,或没有定旋律。
)⑥经文歌的创作中于不同声部中均使用中世纪的等节奏手法。
3、总体风格:擅于把演进的作曲技法加以自由的、灵活的处理,并将严谨准确的技法与清新、抒情的旋律融为一体。
其创作首次综合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传统,标志着一个音乐新世纪的开始。
杜费:1、创作题材: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
2、创作特征:①采用世俗歌曲作为弥撒曲定旋律。
②采用自由、无规则重音的节奏与平滑流动的对位声部。
③加强了对不协和音的控制,三、六度音响已十分常见。
④模仿手法的运用。
⑤在支撑声部下方增加一个低音部,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四声部织体。
3、音乐创作:①尚松——这是勃艮第乐派最具有特色的作品,它继承了14师姐的传统,仍是采用三声部织体和以支撑声部(高音部)的二重唱作为结构的基础。
曲式也沿用过去的常规,如叙事曲的结构仍是aabC,回旋歌的曲式也还是AbaAabAB,只是回旋歌在这个时期比叙事歌更为流行,而且节奏也更平湖。
旋律和对位中出现了更多的三和弦的音响,三个声部的音响更加一体化,使作品听起来像是一首真正的互相作用的伙伴之间的合奏。
②勃艮第时期的尚松以三声部为主,多由人声独唱高声部旋律、乐器演奏下方两个声部,风格清新优雅。
若斯堪:卡农艺术大师。
①在作品中运用了卡农手法,把它作为统一的音乐结构的基本手段。
首先,各个声部的模仿点不断的进入,然后是模仿点的重叠,即:在最后一个声部结束它的模仿乐句之前,另一个声部便开始了一个新的模仿点,继续演唱下面的段落。
②经常插入和弦式的段落,是织体富于变化。
和声虽然仍是调式的,但是通过低音部频繁的四、五度运动,已经暗示了主——属和声关系的萌芽。
③在弥撒曲中,有些沿用和发展了以前的技巧,如定旋律和各种卡农的手法。
一种“防作弥撒曲”,一种“释义弥撒曲”或“自由定旋律弥撒曲”,它们不同与一般的定旋律弥撒曲主要有两点:a,对借用旋律不再直接引用,而是把它精巧地作成一种用于模仿的动机材料。
b,这种借用旋律不再被支撑声部所独占,而是同等地出现在所有的声部中,也就是说,它可以从一个声部移到另一个声部,处于一种模仿的织体中。
帕莱斯特里纳(古典风格):1、所谓帕勒斯特里纳风格“的特征是:经常运用沉着而均匀的拱形旋律,以级进为主,偶有跳进,但随后立即用反向级进加以缓和;各声部的模仿点彼此重叠,形成流畅的对位织体;避免对自然音调式系统以外的半音的运用;采用有旋律的和声节奏;小心的处理不协和音,把和声外因限定在各种延留音和经过音之中。
2、①旋律线条的结合经常形成三和弦和六和弦,低声部经常出现四度或五度的运动,并周期性地出现明确某种调中心的终止式。
②大部分作品是复调对位风格的,但有时也混用主调和声风格。
③在作品中追求纯净的宗教情感,努力排除过分的主观表现,但音乐也不会缺乏表现力,或不想表现,而是受到某种约束,没有任何外在的戏剧性表现,而这正式对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美学的一种继承。
五、简述弥撒曲在15世纪的发展P601、弥撒套曲的创作开始于马绍等人,其作为独特的大型宗教音乐题材的确定,则归功于勃艮第乐派。
15世纪较早把弥撒的两个部分结合起来;1420年以后将常规的弥撒的五个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进行创作的方法逐渐被确立起来。
2、发展过程:①创作完整的弥撒曲最原始的方法是,每个乐章分别从弥撒曲的相应部分中提取格里高利圣咏进行创作,以这种法式谱写的弥撒曲称做素歌弥撒曲。
这种米撒曲虽然各乐章的音乐材料与原弥撒仪式相联系,但各乐章在音乐上缺乏统一的因素。
②争对上边的问题,作曲家最初的解决方法是在每个乐章开端的高声部采用一个相同的动机,以此来联系各个乐章,前导动机弥撒曲出现了。
③后来,作曲家找到了更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各个乐章都采用一个相同的旋律作为定旋律,以此作为音乐统一的“轴心”,把各乐章联系起来。
这种形式的弥撒曲称为定旋律弥撒曲。
它成为重要的弥撒创作方法之一。
六、叙述9世纪末至12世纪复调音乐的发展情况P271、九世纪末,正当圣咏的记谱开始增多时,同时唱两个不同音高的现象出现了。
这种唱法被称作“奥尔加农“,是西方复调音乐的始祖。
2、最早的奥尔加农是在即兴演唱中产生的,几乎没有被记过普。
【理论加对它的记谱和解释显然是经过大量实践之后的事。
早期奥尔加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四度的,一种是五度的,新加的声部(“奥尔加农声部”)都在圣咏(“主要声部”)的下方。
五度的奥尔加农是严格平行的,而四度的确是在平行中混合了斜向和反向的运动。
八度重叠在这两种奥尔加农中都是允许的。
】3、11世纪末,出现了一种与过去很不同的奥尔加农,它以四、五、八度的混合为基础。
【两个声部时而对比,时而平行,反向进行更多。
开始与结束的音总是处在同度或八度上,奥尔加农声部也从圣咏的下方移到上方,变得越来越突出和独立了(尽管常有声部交错)。
虽然在当时的大部分例子中,声部的移动都是音对音的,但是也有附加音增多的例子。
两个声部的音的数目不一致,显然会引起声部之间节奏是否同步的问题。
复调的发展也直接促进了记谱法向更精确的,能够标志节奏的方向发展。
】4、12世纪初,【法国南部的阿奎坦地区,特别是位于里莫日的圣玛蒂亚修道院,保存了一些复调乐谱,被称为阿奎坦复调或圣玛蒂亚复调。
】奥尔加农在这里被分为两种,一种交错“花腔奥尔加农”,【它的圣咏声部位于下方,演唱长音符,被称为“支撑声部”,位于其上方的奥尔加农声部,也就是说,用很多音符与圣咏旋律的每个音符相对。
它的节奏自由,记谱中还没有节奏标记。
】另一种叫做“迪斯康特奥尔加农”,它的奥尔加农声部和支撑声部之间采用一音对一音的织体。
5、巴黎圣母院复调,作曲家为应答圣咏和独唱部分写了复调,形成了以花腔奥尔加农、迪斯康特和圣咏三种对比的风格交替出现的情况,这是它最大的风格。
“节奏模式”出现于12世纪,是记谱法汇总最早的标记节奏的系统,对他的运用是巴黎圣母院复调的一大特点。
它一共有六种节奏型,用纽姆谱的组合加以标记,由长、短两种时值构成,大体近似诗歌的韵律模式,其基本单元可以被分为“完满的”三拍。
七、13世纪宗教音乐受世俗因素的渗透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P331、孔杜克图斯,这是一种复调的非宗教仪式的歌曲,大部分采用二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歌词是拉丁文的格律诗,内容既有宗教性的,也有是世俗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