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加速度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四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四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

第四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知识点一 加速度(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2)公式:a =Δv Δt. (3)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秒2,符号是m/s 2.北京时间2013年6月26日8时,“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为保护返回舱的安全,飞船着陆时,在最后离地1 m 时有一个缓冲的制动,制动时速度约为7 m/s,1.4 s 后着陆速度约为1 m/s ,试求缓冲时的平均加速度.答案:4.29 m/s 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解析:缓冲过程中,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返回舱初速度v 0=7 m/s ,末速度v =1 m/s所以a =v -v 0Δt≈-4.29 m/s 2 所以加速度大小为4.29 m/s 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知识点二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1)加速度是矢量,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确定了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也就确定了加速度a 的方向.在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量为Δv =v 2-v 1.(2)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想一想:物体的加速度为正就一定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为负就一定做减速运动吗?提示:不一定.在一般情况下,把初速度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那么,当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所以加速度为正值;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所以加速度为负值.但如果把初速度方向规定为负方向,那么,加速度的正负取值情况和上面所述正好相反.可见,加速度的正负与规定的正方向有关,与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没有直接关系.知识点三 从v -t 图像看加速度(1)v -t 图像反映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在v -t 图像中,从图线的倾斜程度(斜率大小)就能判断加速度大小.图像的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k 表示加速度大小.比值Δv Δt就是加速度的数值.(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的v -t 图像,则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多少?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是否相同?提示:15 m/s 5 m/s 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考点一 加速度1.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2.表达式a =Δv Δt,式中Δv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如果用v 表示末速度,用v 0表示初速度,则Δv =v -v 0,故也可写成a =v -v 0Δt. 3.单位“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 2(或m·s -2).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5.矢量性(1)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加速度a 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 的方向相同.(2)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一般情况下,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方向和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前面加“+”号(一般省略),方向和正方向相反的物理量前面加“-”号.(3)加速度的“+”“-”号没有大小意义,只有方向意义,例如,A 物体的加速度为-6 m/s 2,B 物体的加速度为1 m/s 2,则A 的加速度比B 的加速度大.6.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的比较【例1】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越大,单位时间内质点速度的变化量越大B .某一时刻的速度为零,加速度有可能不为零C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有可能越来越小D .速度的变化量相同,加速度越大,则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a =Δv Δt =v 2-v 1t 2-t 1,其中Δv 表示某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v 1、v 2表示该段时间的初状态和末状态的瞬时速度;a 越大,速度变化越快,a 越小,速度变化越慢,但v 1、v 2可以很小,也可以为零.【解析】 Δv =a ·Δt ,若Δt =1 s ,则Δv =a ·Δt =a ,故a 越大,单位时间内质点速度的变化量越大,选项A 正确.a =v 2-v 1t 2-t 1,其中的一个速度为零,另一个速度不为零,则加速度不为零,选项B 正确.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则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选项C 错误.由a =Δv Δt可知,速度的变化量相同,加速度越大,则所用的时间越短,选项D 正确.【答案】 ABD总结提能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性质量,它不仅与速度的变化有关,还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的时间有关;速度的改变量是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是过程量.2.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得越快,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与某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歼-20飞机以200 m/s 的速度匀速飞行;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启动经过20 s 后,速度变为20 m/s ;博尔特冲刺后的速度由10 m/s 经过5 s 后变为0.这三种运动哪一个加速度最大?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有关吗?答案:飞机、汽车、博尔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0、1 m/s 2、2 m/s 2,所以博尔特的加速度最大,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没有必然联系.解析:设飞机、汽车、博尔特的加速度分别为a 1、a 2、a 3,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得a 1=0, a 2=20 m/s -020 s =1 m/s 2,a 3=0-10 m/s 5 s=-2 m/s 2, 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其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反.可见,博尔特的加速度最大,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没有必然联系.考点二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1)平均加速度: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的改变量与这段时间的比值称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即a =Δv Δt.平均加速度可以粗略地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快慢.平均加速度与加速度的平均值也是有严格区别的,两者的数值一般并不相等,不可混淆.(2)瞬时加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加速度称为瞬时加速度.在a =Δv Δt中,当Δt →0时的平均加速度即为瞬时加速度,它可以精确地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3)平均加速度和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瞬时加速度和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平均加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内的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个时刻(或哪一个位置)的瞬时加速度.【例2】 (多选)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t 1秒末速度为v 1,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秒内的平均加速度a =v 1-v 0t 1B .t 1之前,物体的瞬时加速度越来越小C .t =0时的瞬时加速度为零D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方向相同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平均加速度等于0~t 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2)根据v -t 图像求瞬时加速度要看图像在该时刻对应的切线的斜率.【解析】 初速度为v 0,末速度为v 1,则平均加速度a =v 1-v 0t 1,选项A 正确;瞬时加速度等于图像上该时刻对应的切线的斜率,故瞬时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B 正确,C 错误;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的方向相同,选项D 正确.【答案】 ABD总结提能 平均加速度应根据a =v -v 0t来计算,瞬时加速度可以根据v -t 图像来判断,即图线上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加速度.已知足球以水平速度v =10 m/s 击中球门横梁后以v ′=8 m/s 的速度水平弹回,与横梁接触的时间为0.1 s ,求足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答案:平均加速度大小为180 m/s 2解析:方法1:规定水平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如图1所示,则有:v =-10 m/s ,v ′=8 m/s ,即Δv =v ′-v =8 m/s -(-10 m/s)=18 m/s ,由加速度的定义知a =Δv Δt =180.1m/s 2=180 m/s 2. 加速度为正值,则说明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即水平向左.方法2:规定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如图2所示,则有:v =10 m/s ,v ′=-8 m/s ,即Δv =v ′-v =-8 m/s -10 m/s =-18 m/s ,由加速度的定义知a =Δv Δt =-180.1m/s 2=-180 m/s 2. 加速度为负值,则说明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考点三 从v -t 图像看加速度1.加速度的大小(1)在v -t 图像中,Δv Δt刚好反映了图像的倾斜程度,即斜率,因此v -t 图像的斜率的数值等于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2)如果速度均匀增大或减小,说明物体的加速度不变,这样的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为一直线.下图甲为加速度不变的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下图乙为加速度不变的减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从图像上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由图甲可知a =Δv Δt =4-24m/s 2=0.5 m/s 2; 由图乙可知a ′=Δv Δt =0-45m/s 2=-0.8 m/s 2. (3)如果速度变化不均匀,说明物体的加速度在变化,其v -t 图像为一条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某时刻的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大小.2.加速度的方向v -t 图像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斜率为正值,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如图甲中a =0.5 m/s 2,说明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如图乙中a ′=-0.8 m/s 2,说明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例3】 下表是通过测量得到的一辆摩托车沿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求摩托车在第一个10 s 内的加速度.(3)根据画出的v -t 图像,利用求斜率的方法求出第一个10 s 内摩托车的加速度.(4)求摩托车在最后15 s 内的加速度.本题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分析:【解析】 (1)v -t 图像如图所示.(2)第一个10 s 内摩托车的加速度为a =Δv Δt =2010m/s 2=2 m/s 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3)v -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一个10 s 内的加速度a =k =2 m/s 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4)最后15 s 内的加速度为a ′=Δv ′Δt ′=0-3015m/s 2=-2 m/s 2,“-”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答案】 (1)见解析 (2)2 m/s 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3)2 m/s 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4)2 m/s 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总结提能 求解加速度的两种方法:(1)利用a =Δv Δt进行求解;(2)作出v -t 图像,根据图像求加速度.在v -t 图像中,图线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图线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多选)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 .前2 s 和后3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均不变B .2~5 s 内物体静止C .前2 s 和后3 s 内速度的变化量均为5 m/sD .前2 s 的加速度为2.5 m/s 2,后3 s 的加速度为-53 m/s 2 解析:根据v -t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前2 s 和后3 s 内图线的斜率均不变,故前2 s 和后3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均不变,选项A 正确;0~2 s 内物体沿正方向做加速运动,前2 s 内速度的变化量为5 m/s ,加速度a 1=5-02m/s 2=2.5 m/s 2,2~5 s 内物体的速度保持5 m/s 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8 s 内物体沿正方向做减速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为-5 m/s ,加速度a 2=0-53 m/s 2=-53m/s 2,故选项B 、C 错误,D 正确. 1.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总与初速度方向一致B .总与平均速度方向一致C .总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D .总与位移的方向一致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加速度的方向总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与初速度、平均速度及位移的方向没有必然联系,C 选项正确.2.如下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 s 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C )A .11 m/s 2B .5.0 m/s 2C .1.4 m/s 2D .0.6 m/s 2解析:甲图所示为初速度,示数约是20 km/h≈5.6 m/s,乙图所示是末速度,示数约是60 km/h≈16.7 m/s,则加速度a =16.7-5.68m/s 2≈1.4 m/s 2,故C 选项正确. 3.(多选)关于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A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的方向一定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B.物体运动的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也逐渐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在计算中一定取负值D.物体的加速度在计算中可能取正值,也可能取负值解析:对匀减速直线运动,a的方向与v0的方向相反,A正确;由于v0的方向可取正值也可取负值,则匀减速直线运动的a可取负值也可取正值,D正确,C错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B错误.4.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0~1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 m/s2;在1~3 s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在3~4 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在1~4 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解析:由速度—时间图像中,斜率k=ΔvΔt表示加速度,a与v方向相同,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方向相反,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在1~4 s内加速度始终不变,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5.央视新闻曾经报道过美国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的新闻,新闻中称“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搭乘一枚德尔诺2型火箭发射升空,历时9个多月走完整整3.5亿千米的漫长路程到达火星上空,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由降落伞带着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飘向火星表面,并在着陆前4 s启动缓冲火箭,探测器以1 m/s的速度成功软着陆.结合这则新闻中提供的信息,试求探测器着陆时的平均加速度.答案:6 m/s 2,方向与着陆速度方向相反解析:取探测器着陆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着陆前4 s 的速度为v 0=90 km/h =25 m/s ,末速度v =1 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Δv Δt 可得a =1-254m/s 2=-6 m/s 2,式中的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学科素养培优精品微课堂——思想方法系列四 加速度的十个不一定开讲啦 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学和力学的桥梁,是力学中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正确地理解它至关重要.加速度和速度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可是不少同学经常将加速度与速度相混淆,或者因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而产生误解.本文总结出十个“不一定”,希望能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一概念.1.物体具有加速度,但不一定做加速运动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可见,物体具有加速度,但不一定做加速运动.2.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但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改变加速度的方向决定于合外力的方向.物体的合外力方向不变,则加速度方向就不变.如做平抛运动(以后将会学到)的物体,虽然速度方向不断变化,但由于只受重力作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始终竖直向下.3.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但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不变不少同学把速度v 和速度的变化量Δv 混为一谈,认为v 的方向不变,则Δv 的方向也不变,由a =Δv Δt得a 的方向也不变.事实上,v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并不一定相同.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先匀加速行驶,然后匀减速行驶,汽车的速度方向是不变的,但加速时Δv 的方向向前,a 的方向也向前,减速时Δv 的方向向后,a 的方向也向后,这时,虽然速度方向不变,但加速度方向变了.4.物体的速度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体速度大但速度变化不一定快.比如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时,虽然速度很大,但速度变化为零,加速度为零.5.物体速度等于零,但加速度不一定等于零要注意,速度等于零并不一定就是静止.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等于零,但并不处于静止状态,加速度并不等于零,而是等于重力加速度g .6.物体加速度为零,但速度不一定为零根据公式a =Δv Δt可知,当a =0时,Δv =0.Δv =0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静止,另一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7.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或变小),但速度不一定变大(或变小)设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当0°≤θ<90°时,速度变大;当θ=90°时,速度大小不变;当90°<θ≤180°时,速度变小.可见,速度大小是否改变取决于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加速度大小不同只是使速度改变的快慢不同而已.如汽车在启动过程中,不论加速度变大还是变小,汽车速度都变大;汽车在刹车过程中,不论加速度变大还是变小,汽车速度都变小.8.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但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有同学认为:既然速度大小不变,则Δv =0,a =Δv Δt=0.其实,a =Δv Δt是个矢量式,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时,Δv 不一定等于零,所以加速度a 不一定为零.如匀速圆周运动(以后将会学到),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加速度不为零.9.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不一定是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是个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不一定不变.如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不断变化.因此,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10.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不一定总取正值在一般情况下,把初速度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那么,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与初速度同向,所以加速度取正值;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与初速度反向,所以加速度取负值.但如果把初速度方向规定为负方向,那么,加速度的正负取值情况和上面正好相反.可见,加速度的正负与规定的正方向有关.综上所述,加速度和速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同学们不要想当然地把它们牵扯在一起,要多从加速度的定义(a =Δv Δt)和产生原因考虑,结合这十个“不一定”,就能突破这一难点.[例]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也为零B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解析] 当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可以为零,但也可能不为零,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选项A 错误;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选项B 错误;速度变化大,但所用的时间长时,加速度也不一定大,选项C 错误;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选项D 正确.[答案] D[变式训练] (多选)以下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A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必随之减小C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其速度不一定增大D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

高中物理力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物理力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物理力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大全一、位移、速度、加速度1. 位移:物体的位移是指相对位置的改变。

计算位移时,使用初末位置的坐标值之差,计量单位是米。

2. 速度:物体的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

计算平均速度时,使用物体所经过的总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计量单位是m/s。

3. 加速度:物体的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改变的程度。

如果速度增加,则加速度为正,如果速度减小,则加速度为负。

计算平均加速度时,使用速度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计量单位是m/s2。

二、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惯性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即F=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运动定律。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相等而反作用的。

即如果A物体对B物体施加了力F,那么B物体对A物体也会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三、动能和势能1. 动能:动能是指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它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平方再除以2。

计算公式为E=1/2mv2,其中E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质量,v表示物体速度。

2. 势能: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产生的能量。

它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化学势能等等。

重力势能是指物体位于高处时所具有的能量,它等于物体重量与高度的乘积。

计算公式为Ep=mgh,其中Ep表示重力势能,m表示物体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3.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如果物体只受保守力作用,则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即机械能的总和等于系统的初始机械能总和。

这个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

四、作用力、反作用力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相等而反作用的。

比如,当手掌打在桌面上时,手掌向下施加力,桌面也会向上施加同一大小的反作用力。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你了解有什么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呢?非常多。

同学们在高三复习的时候,有的题涉及到的公式可能需要翻阅几本书去查找,非常浪费时间。

所以,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归纳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归纳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 反向则a 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竖直上抛1.位移S=Vot- gt^2/2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高中物理加速度公式

高中物理加速度公式

高中物理加速度公式一、Introduction在高中物理中,加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在此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高中物理中的加速度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加速度公式。

二、什么是加速度?在物理学中,加速度是一个矢量量,用来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当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就产生了加速度。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三、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定义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a = (v - u) / t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物体的最终速度,u表示物体的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间隔。

这个公式说明了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的变化量。

如果物体的速度增加,则加速度是正的,如果物体的速度减小,则加速度是负的。

四、使用加速度公式的例子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加速度公式。

假设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度为2 m/s²,经过5秒后,它的速度是多少?我们已知的参数是:a = 2 m/s² (加速度)t = 5 s (时间间隔)根据加速度公式可以得知:v = u + at首先,我们需要找到初始速度u,由题目可得u = 0 m/s。

代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出:v = 0 + (2 m/s²)(5 s)= 0 + 10 m/s= 10 m/s因此,经过5秒后,汽车的速度为10 m/s。

五、加速度和运动的关系加速度是物体运动的重要参数之一。

当物体加速度为正时,物体运动速度增加,加速度为负时,物体运动速度减小。

当加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保持匀速运动。

六、加速度的计算在高中物理中,还存在其他计算加速度的方法。

例如,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可以通过运动图表中的斜率来计算。

我们可以根据速度-时间图表中两个点的速度差除以时间差来计算加速度。

七、应用案例加速度公式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车辆行驶:加速度公式可以用于计算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的加速度,以及制动和转弯时的加速度。

高考物理:“加速度”知识总结

高考物理:“加速度”知识总结

高考物理:“加速度”知识总结加速度加速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矢量,主要应用于经典物理当中,一般用字母a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

加速度是速度矢量关于时间的变化率,描述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由力引起,在经典力学中因为牛顿第二定律而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

在惯性参考系中的某个参考系的加速度在该参考系中表现为惯性力。

加速度也与多种效应直接或间接相关,比如电磁辐射。

加速度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Δ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

2.公式:a=Δv/Δt3.单位:m/s^2 (米每平方秒)4.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方向始终相同。

特别,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

5.物理意义:表示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举例:假如两辆汽车开始静止,均匀地加速后,达到10m/s的速度,A车花了10s,而B车只用了5s。

它们的速度都从0m/s变为10m/s,速度改变了10m/s。

所以它们的速度变化量是一样的。

但是很明显,B车变化得更快一些。

我们用加速度来描述这个现象:B车的加速度(a=Δv/t,其中的Δv是速度变化量)> A车的加速度。

显然,当速度变化量一样的时候,花时间较少的B车,加速度更大。

也就是说B车的启动性能相对A车好一些。

因此,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注意:1.当物体的加速度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时,物体就做匀变速运动。

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竖直上抛运动。

2.加速度可由速度的变化和时间来计算,但决定加速度的因素是物体所受合力F和物体的质量M。

3.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以很小;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可以很小。

例如:炮弹在发射的瞬间,速度为0,加速度非常大;以高速直线匀速行驶的赛车,速度很大,但是由于是匀速行驶,速度的变化量是零,因此它的加速度为零。

高中物理加速度知识点

高中物理加速度知识点

高中物理加速度知识点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加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贯穿于力学、运动学等多个领域,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起着关键作用。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加速度的相关知识。

首先,咱们得明确加速度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加速度就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么它就具有较大的加速度;反之,如果速度变化缓慢,加速度就较小。

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frac{\Delta v}{\Delta t}$,其中$a$表示加速度,$\Delta 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Delta t$表示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

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是一个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加速度,咱们来举几个例子。

当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时,速度不断增加,它具有向前的加速度。

而当汽车刹车时,速度逐渐减小,此时加速度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

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情况相对简单。

但在曲线运动中,加速度的分析就要复杂一些。

比如,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

此时,物体具有向心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用于不断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m/s^2$)。

在国际单位制中,这是一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导出单位。

接下来,咱们说一说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这意味着,当合外力增大时,加速度也会增大;质量越大,相同合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越小。

再讲讲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几个重要的公式,比如速度位移公式:$v^2 v_0^2 = 2ax$,其中$v$是末速度,$v_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x$是位移。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加速度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加速度

一. 教学内容:第一章第5节加速度第二章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二. 知识要点:1.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 知道加速度是矢量。

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

3. 知道什么是匀变速运动。

4. 掌握打点计时器的操作和使用。

5. 能画出小车运动的三. 重点、难点分析:(一)加速度1. 定义:加速度(acceleration)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用表示。

2. 公式:=< 1188425931"> 。

3.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为米每二次方秒(m/s2)。

常用的单位还有厘米每二次方秒。

4. 方向:加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5. 物理意义: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二)匀变速运动1. 定义: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

2. 特点:速度均匀变化,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

(三)速度变化情况的判断1. 判断物体的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不必去管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也不必管物体的加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少。

只需看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是相同还是相反,只要物体的加速度跟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加;只要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

2. 判断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只看加速度的大小。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只要物体的加速度大,其速度变化得一定快,只要物体的加速度小,其速度变化得一定慢。

[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小车速度随变化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利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数据,以寻找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低压电源、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线、复写纸片、。

四、实验步骤1. 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高中物理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公式及知识点归纳总结(超详细)

高中物理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公式及知识点归纳总结(超详细)

一、力学部分1. 运动学公式速度公式:v = Δx / Δt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位移公式:Δx = v0 Δt + 1/2 a Δt^2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2. 动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牛顿第二定律:F = m a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动能定理:ΔK = W = F Δx势能公式:Ep = m g h3. 动能和势能动能:K = 1/2 m v^2势能:Ep = m g h机械能守恒:在没有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二、热学部分1. 温度与热量温度:表示物体热冷程度的物理量热量:物体间传递的热能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2.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W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热量传递: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3.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表示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熵增原理: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或保持不变三、电磁学部分1. 静电场库仑定律:F = k (q1 q2) / r^2电场强度:E = F / q电势:V = k Q / r电势差:ΔV = Vb Va2. 电流与电阻欧姆定律:I = V / R电阻:R = ρ L / A电阻率:ρ = R A / L3. 磁场与电磁感应洛伦兹力:F = q (v × 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 N ΔΦ / Δt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它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的变化相反四、光学部分1. 几何光学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折射定律:n1 sinθ1 = n2 sinθ2薄透镜公式:1/f = 1/u + 1/v2. 波动光学干涉:两束相干光波叠加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衍射:光波绕过障碍物或通过狭缝后发生弯曲现象偏振:光波振动方向具有特定方向性的现象五、近代物理部分1. 相对论时间膨胀:Δt' = Δt / √(1 v^2 / c^2)长度收缩:L' = L √(1 v^2 / c^2)质能方程:E = mc^22. 量子力学波函数: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数学函数不确定性原理:Δx Δp ≥ h / 4π能级量子化: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取离散的值六、振动与波动1. 简谐振动振幅:A = Δx_max周期:T = 2π / ω频率:f = 1 / T速度:v = Aωcos(ωt)加速度:a = Aω^2cos(ωt)2. 机械波波速:v = fλ波长:λ = v / f波动方程:y = A cos(ωt kx)能量密度:u = 1/2 ω^2 A^2能量传输速率:P = u v S七、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氢原子能级:E_n = 13.6 / n^2 eV波尔半径:a_0 = 0.529 Å粒子自旋:微观粒子自旋角动量的大小和方向2. 核物理质量亏损:Δm = (m_核 m_质子 m_中子)核结合能:ΔE = Δmc^2放射性衰变:α衰变、β衰变、γ衰变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八、实验技能1. 实验误差分析系统误差:由于测量仪器或方法不准确引起的误差偶然误差:由于测量过程中随机因素引起的误差误差传递:实验结果误差的传递和合成2. 实验数据处理有效数字:表示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图像处理:通过图像处理方法分析实验数据数据拟合:利用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规律简洁明了地概括实验内容引言:介绍实验背景、目的和意义实验原理:阐述实验原理和所用公式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九、解题技巧1. 分析题目理解题意: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第四讲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初高中衔接】2021年新高一物理暑假精品课程(解析版)

第四讲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初高中衔接】2021年新高一物理暑假精品课程(解析版)
答案 Δv=0-10m/s=-10 m/s,为负值,说明Δv 的方向与速度 v 方向相反. a=Δv=-10m/s=-5m/s2,也为负值,说明 a 的方向与 v 的方向相反,但加速度的方向与
Δt 2s 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要点提炼]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 a=Δv. Δt
D.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答案】B 4.(2021·福建漳州市)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方向就是速度方向 B.加速度为负,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C.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 D.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可能不断减小 【答案】D 【详解】 A.加速度方向就是速度变化的方向,不一定是速度的方向,选项 A 错误; B.加速度为负,若速度也为负,则速度越来越大,选项 B 错误; C.若速度和加速度同向,则当加速度不断减小时,速度不断增加,选项 C 错误; D.若速度和加速度反向,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选项 D 正确。 故选 D。 5.(多选)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m/s2 的加速度大于-10m/s2 的加速度 B.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D.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可能不断增大 【答案】CD 【详解】 A. 符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所以 5m/s2 的加速度小于-10m/s2 的加速度,A 错误; B. 因为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无关,所以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B 错误;
9.(2020·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 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 4s 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 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学1.1 运动的描述1.1.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1.2 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1.1.3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1.4 直线运动图像的绘制1.1.5 二维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2 牛顿运动定律1.2.1 牛顿第一定律1.2.2 牛顿第二定律1.2.3 牛顿第三定律1.2.4 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1.2.5 弹力、摩擦力、重力的性质和计算1.3 动能和动能定理1.3.1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3.2 动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3.3 动能定理的应用1.4 势能和势能定理1.4.1 势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4.2 势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4.3 势能定理的应用1.4.4 弹簧弹力的势能和应用1.5 力的做功和功1.5.1 力的做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5.2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1.5.3 功的计算和应用1.5.4 功的加减法第二章:热学与物态变化2.1 物态变化和热量2.1.1 基本概念:凝固、熔化、气化、凝华2.1.2 物态变化的热量计算2.1.3 变态物质的能量转化2.1.4 水的异常膨胀2.2 热力学定律2.2.1 热平衡和热传导2.2.2 火焰的构成和燃烧过程2.2.3 热的传播和传热的应用2.2.4 热功当量和物质内能的计算第三章:波动3.1 机械波3.1.1 波的概念3.1.2 机械波的特点和参数3.1.3 立体波和平面波的传播3.1.4 波的叠加和干涉3.1.5 波的频率和波长的计算3.2 声波3.2.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3.2.2 声波和噪声的特点3.2.3 声速的测量和计算3.2.4 声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2.5 声的共振和声音的应用3.3 光波3.3.1 光的特点:直线传播、波粒二象性3.3.2 光的波动理论和光的波动模型3.3.3 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3.4 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第四章:电学4.1 电荷和电场4.1.1 电荷的带电特点4.1.2 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4.1.3 电场的产生和描述4.1.4 电场的强度和公式计算4.1.5 电势差和电势能的概念和计算4.2 电流和电路4.2.1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4.2.2 电阻和电阻率4.2.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4.2.4 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4.2.5 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4.2.6 电源和电路的能量转化4.3 磁场和电磁感应4.3.1 磁场的产生和描述4.3.2 磁感线和磁场的强度计算4.3.3 洛伦兹力和安培环路定理4.3.4 电流产生磁场和磁能4.3.5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4 电磁波和电磁谱4.4.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4.4.2 电磁谱的组成和特点4.4.3 电磁波的应用和危害第五章:光学5.1 光的传播和折射5.1.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5.1.2 折射定律和绝对折射定律5.1.3 透镜的成像和应用5.2 光的成像和透镜5.2.1 成像规律和公式计算5.2.2 成像的特点和应用5.2.3 透镜的种类和功能5.3 光的干涉和衍射5.3.1 光的干涉现象5.3.2 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5.3.3 光的衍射现象5.3.4 衍射格的规律和应用5.4 光的偏振和波粒二象性5.4.1 光的偏振现象5.4.2 光的波粒二象性5.4.3 光的量子论和光的粒子性第六章:原子与分子6.1 原子结构和粒子模型6.1.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6.1.2 原子的构建和粒子模型6.1.3 原子的尺度和电子云6.1.4 原子的质谱和元素周期表6.2 电子和核的结构6.2.1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6.2.2 原子核的结构和尺度6.2.3 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性6.2.4 放射性的装置和应用6.3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6.3.1 分子的结构和形状6.3.2 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6.3.3 成键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6.3.4 分子的种类和性质第七章:一维运动7.1 平抛运动7.1.1 平抛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1.2 平抛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1.3 平抛运动的应用7.2 圆周运动7.2.1 圆周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2.2 圆周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2.3 圆周运动的应用7.3 万有引力7.3.1 万有引力的概念和公式7.3.2 行星运动和人造卫星的动力学7.3.3 引力场和引力的关系第八章:流体力学8.1 流体的性质和参数8.1.1 流体的密度、压强、密度和速度的关系8.1.2 流体的连贯和牛顿流体力学定律8.2 流体的运动和压强计算8.2.1 流体的运动和速度计算8.2.2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计算8.3 流体的压力和浮力8.3.1 流体的压力和压力计算8.3.2 流体的浮力和浮力计算8.3.3 流体的应用和压力控制总结: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的全部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波动、电学、光学、原子与分子、一维运动和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加速度的几个公式高中物理

加速度的几个公式高中物理

加速度的几个公式高中物理在咱们的物理课堂上,提到“加速度”这个词,大家的反应可能会是:“啊,又是那个烦人的公式!”但其实,加速度可不是个冷冰冰的概念,它和我们生活中许多有趣的事情息息相关。

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聊聊加速度的那些事儿,保证让你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白这些公式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1. 加速度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加速度?首先,加速度就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想象一下你在骑自行车,刚开始的时候,你的速度很慢,但当你用力蹬脚踏板,速度一下子就起来了,这个变化的速度,就是加速度。

如果你猛踩刹车,那你的速度立马就掉下来了,这也是加速度在起作用!它告诉我们,速度在怎样变化,真是个有趣的家伙,对吧?1.2 加速度的单位那么,加速度的单位是什么呢?通常我们用米每二次方秒(m/s²)来表示。

想象一下,你的朋友骑车骑得飞快,每秒钟速度加了2米,这就是加速度是2 m/s²。

这样一来,假如你的车速是0,那过一秒你就变成了2米/秒,过两秒就变成了4米/秒,真是速度飞起啊!加速度就像是助推器,让你越骑越快,简直是骑行界的“火箭队”!2. 常见的加速度公式2.1 公式一:加速度与速度变化说到加速度,咱们不能不提的就是它的基本公式:加速度(a)等于速度变化量(Δv)除以时间变化量(Δt)。

这个公式可以写成:a = Δv / Δt。

听起来简单吧?假设你从0加速到10米/秒,花了5秒钟,算一算,速度变化是10米/秒,时间变化是5秒,那加速度就是2米/秒²。

这么一来,你就知道自己骑车的速度到底加得快不快了!2.2 公式二:匀加速直线运动接下来,咱们再说说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特别是最经典的那个:s = vt + 1/2at²。

这里的s是位移,v是初速度,t是时间,a是加速度。

简单点说,就是你在某个时间段内,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想象你开车,起步时速度是0,之后加速到20米/秒,开了3秒钟,那么你的位移就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计算。

高中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

高中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

高中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1500字高中物理必修一主要包括力学和热学两个部分。

以下是针对这两部分知识点的总结及公式:一、力学部分: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Δx = x₂ - x₁- 平均速度:v = Δx / Δt- 平均加速度:a = Δv / Δt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为零-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F = ma-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对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彼此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3. 重力- 重力加速度:g- 重力公式:F = mg- 物体自由落体运动:h = (1/2)gt², v = gt4.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两个力合成力:F = √(F₁² + F₂² + 2F₁F₂cosθ)- 一个力的分解:F₁ = Fcosθ, F₂ = Fsinθ5. 圆周运动- 弧长公式:s = rθ- 线速度公式:v = rω- 向心加速度公式:a = rω²6. 动能- 动能公式:E = (1/2)mv²- 功与动能的转化:W = ΔE7. 功与动力学- 功公式:W = Fscosθ- 动力学公式:W = ΔK8. 功率- 功率公式:P = W/Δt- 等效功率公式:P = Fv9. 机械能守恒定律- 闭合系统中,当只有重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公式:E = K + U = (1/2)mv² + mgh二、热学部分: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物体分子热运动的程度- 热量:能量的传递形式,符号为Q- 热平衡:两个物体温度相等,热量不再传递2. 物体的热传递- 热传导:通过物质内部分子的传递- 热对流: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传递- 热辐射:通过电磁波的传递3. 比热容- 比热容公式:Q = mcΔθ4. 热膨胀- 线膨胀:ΔL = αL₀Δθ- 表面积膨胀:ΔS = βS₀Δθ- 体积膨胀:ΔV = γV₀Δθ5. 焓变和热机效率- 焓变公式:ΔQ = mL- 热机效率公式:η = (W/Qh) × 100%6.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ΔQ - ΔW-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会自动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7. 热力学循环- 等温过程:Q = W- 绝热过程:Q = 0以上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的部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

高中物理加速度知识点

高中物理加速度知识点

高中物理加速度知识点知识点一.加速度一.加速度(1).定义: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2).表达式:a=△v/△t(3).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²(4).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5).方向: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无关二.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平均加速度(1).定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与这段时间的比值(2)标矢性:矢量(3)物理意义:粗略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瞬时加速度(1).定义: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加速度(2)标矢性:矢量(3)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联系1.公式a=△v/△t中,△t=0时,平均加速度即瞬时速度2.在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相等三.加速度方向和运动方向的关系(1).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v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2).当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3).当加速度为0时,速度不会随时间变化(4).加速度总是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知识点二.根据v-t图像确定加速度一.v-t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图像的斜率k=△v/△t=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绝对值越小加速度越小;斜率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变二.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三.由v-t图像判断速度的变化(1).v<0,a>0,减速运动(2).v<0,a<0,加速运动(3).v>0,a>0,加速运动(4).v>0,a<0,减速运动四.如果速度的速度的变化不均匀,说明物体的加速度在变化,其v-t 图像为曲线。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物理知识点总结一、速度加速度1.为比值定义式tv a t x v ∆∆=∆∆=,2.用来计算速度at v v +=03.平均速度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0vv v +=4.,推导可得,即图像斜率代表,截距代表。

2021at t v x +=at v t x 210+=t t x -2a0v 5.,推导可得,即图像斜率代表,截距代表。

ax v v 2202=-2022v ax v +=x v -2a 220v 6.打点计时器①使用交流电源,使用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②每0.02秒打一个点,如果题中有“相邻两个点还有未画出的点”,则需要另外计算。

③已经平衡好摩擦力的依据:打出的点是一系列间距相等的点。

④纸带上的长度需要用刻度尺测量,单位一般为cm ,计算时需要化成m 。

⑤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两种一般用法:(设每段位移分别为)2T xa ∆=61~x x 2213212)(2T n m x x T x x T x x a n m --=-=-=)3()()()2()()(212345621234212T x x x x x x T x x x x T x x a ++-++=+-+=-=7.光电门(记录通过光电门的时间)①已经平衡好摩擦力的依据:遮光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相同②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td v =③画出一次函数的两种横纵坐标:。

)(1122F a t x t 或和--④有关函数:2122221221212((t x d a t ax t d t d +=⇒=-二、力1.重力,重力加速度在极地最大,在赤道最小。

mg G =2.弹力,弹簧在剪断一瞬间弹力不变。

kx F =3.摩擦力,有摩擦力就一定有支持力;此公式只能计算滑动摩擦力。

NF f μ=4.牛二maF =①整体法(两个物体相对静止,a 、v 一直相同):隔离时对受力少的做分析,整体事忽略连个物体之间的里。

摩擦力的方向可以用相互作用力判断。

高中物理有关加速度的特殊规律

高中物理有关加速度的特殊规律

高中物理有关加速度的特殊规律
高中物理中有几个与加速度相关的特殊规律:
1. 自由落体加速度规律:在地球表面附近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近似为常数,称为重力加速度,记作g。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的数值约为9.8 m/s²。

根据这个规律,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以通过加速度来描述。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到的合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该定律可以表示为F = 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这个规律,当物体受到一个固定大小的力时,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3. 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规律:在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到的加速度大小与速度的平方和半径的乘积成正比,与质量无关。

该规律可以表示为a = v²/r,其中a为物体的加速度,v为物体的速度,r为物体所处的圆周半径。

这些特殊规律在物理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与加速度相关的问题,如动力学、力学、运动学等领域。

高中物理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的方向
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方向时刻改变,不论加速度a的大小是否变化,a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所以圆周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可理解为做圆周运动物体加速度在指向圆心方向上的分量。

向心加速度是矢量,因为它的方向无时无刻不在改变
公式:a向=r&omega;^2=v^2/r=4&pi;^2r/T^2
所有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都有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反映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向心加速度又叫法向加速度,意思是指向曲线的法线方向的加速度。

当物体的速度大小也发生变化时,还有沿轨迹切线方向也有加速度,叫做切向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也就是说线速度始终沿曲线切线方向。

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的思维误区
(1)在比较各种物理关系的问题中,通常要先找出明显的相同量或不同量,然后借关系式推导出其它量的关系。

(2)①误认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恒定不变,所以是匀变速运动,实际上,合力方向时刻指向圆心,加速度是时刻变化的。

②据公式an=v&sup2;/r,误认为an与v&sup2;
成正比,与半径r成反比;只有在半径r确定时才能判断an
与v或an与w的关系。

③误认为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一定
指向圆心。

只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才指向圆心,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存在一个切向加速度,所以不指向圆心。

高中物理求加速度公式

高中物理求加速度公式

高中物理求加速度公式高中物理中,求加速度的公式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宝贝”。

咱就先从最基础的说起,加速度的定义式是 a = (v - u) / t ,其中 a 表示加速度,v 是末速度,u 是初速度,t 是时间。

我记得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小李,这孩子其他科目都不错,就是物理总是有点迷糊。

有一次上课,我讲到加速度这个知识点,在黑板上写了这个公式,然后开始举例讲解。

小李一脸迷茫地看着黑板,我就问他:“小李,哪儿不明白?”他挠挠头说:“老师,这速度一会儿初一会儿末的,我脑子转不过来。

”我笑了笑,决定给他来个现场演示。

我拿着一个小车在桌子上推,让他观察小车的运动。

一开始小车慢慢启动,速度慢,这就是初速度。

然后我用力一推,小车快速跑起来,这就是末速度。

我一边演示一边跟他解释:“你看,从慢到快这个变化的过程,就靠加速度来描述。

”小李似乎有点开窍了,眼睛亮了起来。

接下来再说说另一个求加速度的公式,就是牛顿第二定律F = ma ,这里的 F 是物体所受的合力,m 是物体的质量。

这个公式的应用那可广泛了。

还是说小李这孩子,在做一道关于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题目时,怎么都算不对加速度。

我一看,原来他把合力的方向搞错了。

我就带着他重新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重力分解成沿着斜面和垂直斜面的两个分力,然后再算出合力。

经过这么一折腾,小李终于搞明白了,还兴奋地跟我说:“老师,我懂啦!”在实际生活中,加速度的概念也无处不在。

就比如说汽车的加速,一脚油门下去,汽车速度迅速提升,这就是加速度在起作用。

还有电梯的上升和下降,刚开始启动和停止的时候,咱们能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变化,这也是加速度带来的。

回到学习中,同学们在解题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题目给的条件,是告诉了速度的变化,还是力和质量的情况,然后选择合适的公式来求加速度。

千万别张冠李戴,不然就会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还是找不到正确答案。

总之,高中物理求加速度的公式虽然不难,但要真正掌握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还需要多做练习,多思考。

有关加速度的公式

有关加速度的公式

有关加速度的公式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率的量度,物体的加速度可以用不同的公式来计算。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加速度相关的重要公式。

一.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加速度是一个矢量量,通常用字母a表示,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2)。

它可以用速度的变化率来表示,即:a=Δv/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这个公式适用于不连续变化的速度,例如物体在t1时刻的速度v1,和在t2时刻的速度v2,这个时间段内的加速度可以表示为:a=(v2-v1)/(t2-t1)二.匀加速运动和加速度的关系在匀加速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是恒定的。

如果物体的起始速度为v0,终止速度为v,运动时间为t,那么加速度可以表示为:a=(v-v0)/t在匀加速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和时间、初速度、加速度之间也有公式关系:s = v0t + (1/2)at^2其中,s表示位移,v0表示初速度。

这个公式可以简化为:s=v0t+(1/2)a(t^2)三.自由落体和加速度的关系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只受到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在地球表面,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约等于9.8m/s^2,通常用字母g表示。

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是一个常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自由落体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v = gt自由落体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 = (1/2)gt^2四.初速度为0的运动和加速度的关系在一些物理实验或一些情况下,物体的起始速度v0为0。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加速度:v = at其中,v表示运动的速度,t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可以简化为:v = at五.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个关系可以表示为:F = 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加速度。

根据这个公式,当物体受到的力增加时,加速度也会增加。

六.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第5节加速度
第二章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二. 知识要点:
1.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 知道加速度是矢量。

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

3. 知道什么是匀变速运动。

4. 掌握打点计时器的操作和使用。

5. 能画出小车运动的
三. 重点、难点分析:
(一)加速度
1. 定义:加速度(acceleration)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
比值。

用表示。

2. 公式:=< 1188425931"> 。

3.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为米每二次方秒(m/s2)。

常用的单位还有厘米每二次方秒。

4. 方向:加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5. 物理意义: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二)匀变速运动
1. 定义: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

2. 特点:速度均匀变化,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

(三)速度变化情况的判断
1. 判断物体的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不必去管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也不必管物体的加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少。

只需看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是相同还是相反,只要物体的加速度跟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加;只要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

2. 判断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只看加速度的大小。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只要物体的加速度大,其速度变化得一定快,只要物体的加速度小,其速度变化得一定慢。

[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探究小车速度随变化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
利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数据,以寻找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低压电源、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线、复写纸片、。

四、实验步骤
1. 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5=0.1s。

在选好的计时起点下面标明A,在第6个点下面标明B,在第11个点下面标明C,在第16个点下面标明D……,点A、B、C、D……叫做计数点,
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是、、……
5. 利用第一章方法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下表:
6. 以速度 为 轴,时间 为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解析: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解析:(1)0~2s ,图线是倾斜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可求得加速度 。

(3)4s ~5s ,图线是向下倾斜的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可求得加速度答案:见解析
例3. 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 /s 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 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s 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匀速 减速三个阶段,如图所示。


负号表示方向与方向相反
答案:5m/s -2.5m/s2
说明:解决运动学问题要善于由题意画出运动简图,利用运动简图解题不论是从思维上还是解题过程的叙述上都变得简洁,可以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事实上,能够正确地画出运动简图说明你对题目中交待的物理过程有了很清楚的认识,这是对同学们要求比较高而且难度比较大的基本功,务必注意这一点。

【模拟试题】
1、下列运动过程可能实现的是()
A. 运动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很小
B. 运动物体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很大
C.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却增大
D.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却减小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则()
A.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
B.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比该秒初的速度大
C. 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
D.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
3、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量越大,速度的变化率一定越大
B. 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C. 速度的变化率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D. 速度很大,速度变化率可能很小;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不一定为零
4、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 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5、一足球以12m/s的速度飞来,被一脚踢回,踢出时速度大小为24m/s,球与脚接触时间为0.ls,则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
A. 120m/s2,方向与踢出方向相同
B. 120m/s2,方向与飞来方向相同
C. 360m/s2,方向与踢出方向相同
D. 360m/s2,方向与飞来方向相同
6、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0,加速度>0,当的值开始减小,则该质点()
A. 速度开始减少,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 速度开始增加,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 速度继续增加,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 速度继续增大,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
7、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s末开始刹车,经4s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在做匀变速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是()
A. 1:4
B. 1:2
C. 2:1
D. 4:1
8、几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了相等的时间,则在这段时间内()
A. 加速度最大的那个物体末速度最大
B. 初速度最大的那个物体末速度最大
C. 末速度最大的那个物体平均速度最大
D. 初速度最大,加速度也最大的那个物体平均速度最大
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 /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2m/s2
C. 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
D. 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10、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
1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1s后速度的
大小变为,在这1s内该物体的()
A.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
B.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2
12、如图所示的速度?D时间图象中,质点A、B、C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
= 2,= 2,=2,其中的加速度最
大。

在时的速度最大,在时的速度最大,在= s 时,A、B的速度一样大。

13、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m/s2),以警示世人。

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

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

试判断:
两辆摩托车以36km/h的速度相向而撞,碰撞时间为1.210-3s,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14、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到A点时,速度为3m/s,然后匀加速运动到B点时速度变为12m/s,历时6s;到B点后又匀减速运动,再经6s到达C点,并停下来,求:
(1)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从B点到C点过程的加速度的大小。

15、火车沿平直铁轨匀加速前进,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为10.8km/h,1min
后变成54km/h,又需经多长时间,火车的速度才能达到64.8km/h?
16、卡车原来用10m/s的速度匀速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因为道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m/s 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过程用了12s。

求:
(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2)开始刹车后2s末及10s末的瞬时速度。

【试题答案】
1. ABCD
2. B
3. D
4. BD
5. C
6. C
7. B
8. D
9. BC 10. AC 11. BD
12. 0.5 -0.25 0.25 A C C 4
13. 有危险
14. (1)1.5m/s2 (2)-2m/s2
15. 15s
16. (1)-1m/s2 2 m/s2(2)8m/s 6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