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经济学作业
消费经济学期末考核试题C及答案.docx

大学学年第学期年级期末课程消费经济学考核试题得分评卷人复查人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 的,请将其选出,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括号里,每小题I分,共10分)1.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 ()①促进经济发展②增强综合国力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④追求利润2................................................................................................................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第几个环节........................................... ()①第一个②第二个③第三个④第四个3.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是................ ()①产业结构②收入水平③人口数量和结构④物价水平4.在购买现场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推荐,对营业员的介绍常常抱有不信任的态度的消费者行为类型属于........................................ ()①沉实型②激动型③反抗型④疑虑型5.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 ()①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②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③实现分配公平④可持续发展6.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商品的需求量将会.......................... ()①减少②增加③不变④先上升,然后下降①血缘关系②家庭成员共同所有制③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④自主消费8.下列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的关系,哪一种是劳务消费的鲜明特征...... ()①可分离,同步进行②不可分离,同步进行③不可分离,不同步进行④可分离,不同步进行9.在影响消费者开展劳务消费的诸因素中,消费者的起着决定作用 ..... ()①消费观念②消费技能③科学文化④消费力状况10. ........................................................................................................... 我国目前哪一种仍然是办教育的主体......................................... ()①企业②家庭③个人④国家『八I '亚表A I「杏A二' 多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二项或二项以上侍刀计春人夏宣人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 -------- -------- 里,每小题2分,共12分)1.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具有哪些作用.............................. ()①导向作用②拉动作用③控制作用④提升作用2.高层次的消费主要是以什么的消费为主.......................... ()①生活资料②生存资料③享受资料④发展资料3.从质的方面讲,合理的消费应该................................ ()①符合科学的标准和要求②符合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的生活条件和环境③能够使人得到最大化的满足能确保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提高7.家庭消费是以什么为基础的一种消费活动下列各项符合我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的是五、辨析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就在括号内打否则打“X”,并请简要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15分)1.消费方式是指消费的方法和社会形式,研究消费方式,主要是研究消费的方法问题。
消费经济学作业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年级:10级专业:市场营销姓名:李宝林学号:1074018课程:消费经济学作业题目:1、谈谈你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2、谈谈你对可持续消费的理解,在消费行动中你将怎样做作业成绩:注意事项1.按时完成作业。
2.作业的文词应简要明确,切勿冗长。
3.作业应用蓝黑墨水或圆珠笔,字迹端正清楚。
教师批阅用红笔。
4.作业封面应逐项填写清楚。
5.作业簿封面自行复制打印,作业用纸自备,大小格式和封面一致装订教师批语教师签字:年月日:消费经济学作业姓名:李宝林学号:1074018谈谈你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消费者为获得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物色、选择、购买和使用等活动,亦称消费者行为。
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
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变革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们逐渐摒弃了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等传统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节约时间、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消费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
我的消费行为采取的主要是侧重于性价比高,不追求时尚,不追求品牌,不最求最好,只追求性价比高。
经常会光顾一些打折商品店。
一直认为从打折店也能够淘到质量很好性价比很高的商品。
就男性的衣服和鞋子之言,无非就是那些很单调的颜色、款式、品类。
跟着潮流跑我们是也不是所谓的时代潮人。
终归选择于那些大众的颜色、品类。
就如鞋子来说在百丽的专卖店,一双皮鞋打7折最低也得600多元,而选择上品折扣可以300多元买到一双类似的鞋子。
再如篮球鞋耐克出一款科比四代战靴,零售价1280没有折扣。
很多人会选择购买,鞋虽然好,但是我们不是专业比赛,也没有专业场地。
购买这双鞋其实就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在水泥地上500和1000的鞋没有太大的区别,很多鞋的性能都会消失,那我就会去选择500的。
消费经济学作业

四、台灯: 按材质分陶灯、木灯、铁艺灯、铜灯等,按功能分 护眼台灯、装饰台灯、工作台灯等,按光源分灯泡、 插拔灯管、灯珠台灯等。选择台灯主要看电子配件 质量和制作工艺,一般小厂家台灯的电子配件质量 较差,制作工艺水平较低,所以消费者要选择大厂 家生产的台灯。一般客厅、卧室等用装饰台灯,工 作台、学习台用节能护眼台灯,但节能灯不能调光。
二、吊灯:灯适合于客厅。吊灯的花样最多,常用的有欧式烛台吊 灯、中式吊灯、水晶吊灯、羊皮纸吊灯、时尚吊灯、锥 形罩花灯、尖扁罩花灯、束腰罩花灯、五叉圆球吊灯、 玉兰罩花灯、橄榄吊灯等。用于居室的分单头吊灯和多 头吊灯两种,前者多用于卧室、餐厅;后者宜装在客厅 里。吊灯的安装高度,其最低点应离地面不小于2.2米。 消费者最好选择可以安装节能灯光源的吊灯。不要选择 有电镀层的吊灯,因为电镀层时间长了易掉色。选择全 金属和玻璃等材质内外一致的吊灯。 消费者不要选择太 便宜的吊灯。目前,200元左右的吊灯才能有一定的质 量保证,100元以下的吊灯质量一般较差。豪华吊灯一 般 适合复式住 宅,简洁式的低压花灯适合一般住宅。 最上档次最贵的属水晶吊灯,但真正的水晶吊灯很少, 水晶吊灯主要销售广州、深圳等地,北方的销量很小, 这也与北方空气的质量有关,因为水晶吊灯上的灰尘不 易清理。消费者最好选择带分控开关的吊灯,这样如果 吊灯的灯头较多,可以局部点亮。
品牌:海一家居,型号:DL0125。 整灯尺寸:高28cm直径16cm,底座 材质:铁艺,灯罩材质:藤编灯罩, 光源:E28灯头60w白炽灯泡或者节 能灯泡一个(光源自配),光源功 率:MAX60W,价格:129元
产品名称:华雄护目 灯,主要参数使用单H 三基色节能荧光灯管 FML-11W,电子镇流器, ABS材料电子钟。
六、地灯:
消费经济学第四版计算题

消费经济学第四版计算题
摘要:
1.消费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计算题
3.消费函数和消费乘数的概念及计算
4.消费经济学与日常生活中的消费的区别
5.总结
正文:
消费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在有限的收入和资源下如何进行消费选择以实现自身最大化满足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个方面,如消费者行为、消费函数、消费乘数等。
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计算题。
例如,根据基数效应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应该使需求价格同比例于边际效用的变化而变化,才能实现消费均衡。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消费函数和消费乘数是消费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消费函数描述的是消费者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如何选择消费不同商品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而消费乘数则是指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程度。
这两个概念的计算对于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预测市场需求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消费经济学中的消费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概念有所区别。
在经济学中,消费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人们使用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而在日常生活中,消费更多地是指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过程。
这种区别在于,经济学中的消
费更注重对资源的使用和配置,而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则更注重个人的消费行为和体验。
总的来说,消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消费选择以实现最大化满足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函数和消费乘数等。
消费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消费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因素?A. 收入水平B. 产品价格C. 市场推广D. 个人偏好答案:C2. 在消费经济学中,需求曲线通常是下降的原因是:A. 收入水平上升B. 替代品价格上涨C. 人口减少D. 价格上升答案:D3. 消费者剩余是指:A.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B.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C.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等D. 消费者未支付额外费用答案:A4. 根据实用主义理论,消费者在决策时会考虑以下哪个因素?A. 个人价值观B. 社会影响力C. 个人满足程度D. 感性决策答案:C5. 消费者行为的驱动力主要有以下哪一种?A. 经济因素B. 社会因素C. 心理因素D. 文化因素答案:C二、简答题1. 解释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并阐述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供给和需求是消费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则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关系,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来达到供求平衡。
当供需平衡时,市场达到了均衡状态。
此时,市场价格稳定,供给和需求数量相等。
如果市场供给过剩,价格会下降,从而刺激消费者购买更多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恢复供需平衡。
相反,如果市场需求过剩,价格会上升,生产者将会增加供给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直至供需平衡。
2. 解释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并说明其与市场均衡的关系。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与实际购买商品所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它反映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实际获得的经济利益。
与市场均衡相关的消费者剩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当市场价格低于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时,消费者将会感到满意并购买商品。
此时,消费者享有的剩余实际上是以低于他们愿意付出的价格购买商品的经济利益。
其次,市场均衡状态下的消费者剩余最大化。
当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达到了消费者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此时消费者享有的剩余最大。
消费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消费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消费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生产效率B. 消费需求C. 价格形成D. 资本积累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主要因素?()A. 个人收入B. 商品价格C. 个人偏好D. 企业规模3.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卡尔·马克思C.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D.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将导致()A. 价格固定B. 价格波动C. 产品差异化D. 市场垄断5. 消费者剩余是指()A. 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的总金额B.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边际效用C.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D.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平均成本6.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主要考虑的是商品的()A. 价格B. 质量C. 品牌D. 包装7. 根据恩格尔定律,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8. 下列哪项不是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内容?()A. 消费动机B. 消费心理C. 消费习惯D. 生产成本9.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制定主要是为了()A. 促进市场竞争B. 保护消费者利益C. 提高产品质量D. 增加企业利润10. 在经济学中,需求曲线通常是()A. 水平的B. 垂直的C. 下降的D. 下降的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商品的价格B. 商品的用途C. 商品的产地D. 商品的售后服务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A. 个人收入水平B. 商品价格水平C. 消费者的信贷条件D. 消费者的年龄13. 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分为()A. 理性行为B. 冲动行为C. 习惯性行为D. 计划性行为14.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反映出来?()A. 直接向政府提出B. 通过市场交易C. 通过消费者协会D. 通过价格机制15. 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A. 提高商品质量B.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C. 降低商品价格D. 提供更多的消费信息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消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8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消费者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是()P13A.效用最大化B.支出最小化C.收入最大化 D.成本最小化解:消费者行为特征:(一)效用最大化原则:这是大多数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原则。
所谓效用,即商品和劳务的有用性,或消费者通过商品和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满足。
(二)习惯性。
即指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
(三)不可逆性。
即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四)示范性。
消费者的行为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这就是消费者行为的示范性。
(五)复杂性。
2.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P26A.收入效应的作用结果B.替代效应的作用结果C.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共同的作用结果D.商品价格的上涨解: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可以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这两方面作用的结果。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时,消费数量越多()P33A.得到的总效用越多B.得到的总效用越少C.效用增量越多D.效用增量越少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他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或效用增量趋于递减。
4.当消费者选择商品X和Y的数量组合时,下列关于预算线的说法正确的是()P20A.当X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围绕预算约束线与横轴交点旋转B.当Y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围绕预算约束线与纵轴交点旋转C.当消费者的偏好变化时,向外平移D.当收入提高时,向外平移5.人们进行消费或储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P70A.名义利率的变动B.市场利率的变动C.实际利率的变动D.基准利率的变动解:所谓名义利率是指包括对通货膨胀风险补偿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而从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条件下的利息率6.若某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则被称为()P30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无弹性解: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
消费经济学习题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 1.生产消费● 2.生活消费● 3.消费关系● 4.消费力●二、问答题●1.为什么说研究消费经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简述生活消费的两重性。
●3.为什么说消费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4.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简述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形成的消费关系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消费需要● 2. 自然性需要●3.社会性需要●4.物质需要●5.精神文化需要●6.生态消费需要●7.个人消费需要●8.公共消费需要●9.需求●10.消费心理●10.需求上升规律●11.加速原理●二、简答题●1.简述消费需要的客观性和类型。
●2.消费需要在社会经济中有何重要地位?●3.消费需求上升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5.试述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消费环境●2.消费的社会环境●3.消费的文化环境●4.消费的制度环境●5.消费质量●二、简答题●1、如何保护和培育优美的自然环境?●2、什么是消费的社会环境?它对消费有哪些主要影响?●3、消费环境是如何影响消费质量的?●4、怎样建设和谐消费环境?●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狭义消费水平●2.广义消费水平●3.消费质量●4.最低消费水平●二、问答题● 1. 什么是消费水平?●2.什么是最低消费水平?●3.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有何联系和区别?●4.用哪些指标评价小康水平比较科学?●5.如何实现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消费结构●2.消费结构的实物形式●3.消费结构的价值形式●4.生存资料●5.享受资料●6.发展资料●7.恩格尔定律●二、问答题●1.什么是消费结构?如何划分消费结构?●2.消费结构有何变化趋势或规律性?●3.如何根据消费结构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第六章一、名词解释●1.消费方式。
●2.消费方式的自然形式●3.消费方式的社会形式●4.生活方式●5.私人消费●6.公共消费●二、简答题●1.什么是消费方式?怎样理解消费方式是自然形式与社会形式的统一?●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方式有哪些特点?●3.家庭消费为什么是生活消费的基本方式?具有怎样的内容和特点?●4.从家庭生命周期出发,应该怎样理解消费需要及其满足?怎样合理安排收入?●5.怎样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消费方式?●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行为●2.消费者心理●3.常规反应行为●4.微观经济因素●5.宏观经济因素●6.微观环境因素●7.宏观环境因素●二、问答题●1.请简述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者心理的关系。
陈承明:消费经济学习题

第一章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单选题:1.任何人的消费都不是孤立的,他们会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一定的消费关系,这是指消费具有()性。
A.多样B.层次C.广泛D.社会2.消费率是最终消费所占的比例,这个比例的分母是()。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收入D.社会消费总额3.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
A.消费方式B.消费资料C.消费条件D.生产资料4.将消费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根据是消费()。
A.层次B.结构C.内容D.形式5.社会再生产可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四个环节。
A.投资B.出口C.消费D.进口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消费主体的是()。
A.个人B.家庭C.社会团体D.国家7.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逐步下降B.逐步上升C.先降后升D.先升后降8.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消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变化。
A.正比例B.反比例C.U字型D.无明显9.相比最初阶段,在经济起飞阶段,消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A.较高B.较低C.相等D.无法判断10.罗斯托将经济增长分为六个阶段,哪一项是对成熟阶段的概述?()。
A.科学知识开始在工业生产和农业革命中发挥作用B.新的企业家阶层在扩大,新技术也在农业部门扩散C.新工业加速扩张,老工业衰退,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人均收入远远超过基本需要,城市人口和白领阶层比重增大二、多选题:1.消费过程的构成要素包括消费()。
A.对象B.环境C.工具D.主体E.手段2.根据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将消费分为()消费等几种类型。
A.个人B.生产C.生活D.公共E.精神3.根据消费的内容不同,可将消费分为()消费。
A.物质B.精神C.生存D.发展E.生态4.无论社会形态如何,消费都具备以下特征,具有()性。
A.多样B.层次C.广泛D.社会E.有限5.关于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消费()。
A.是再生产的起点和终点B.反映经济发展的状况C.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D.是再生产的一个环节E.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消费理论一、单选题:1.将消费资料划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依据是()。
(完整word版)消费经济学自考作业

第一章绪论一、举例说明消费者行为特征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1.效用最大化原则,这是大多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所谓效用,即商品和劳务的有用性,或者消费者通过商品和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满足。
效用最大化也就是指消费者通过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原则有助于从理论上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分析。
例如:小明喜欢喝可乐却不喜欢喝果汁,当小明感到口渴时,假定可乐和果汁的价格相同,那么小明一定会选择可乐来满足消费追求的最大化。
2.习惯性,习惯性即指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
短期内,我们可以假定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偏好不变;长期来看,消费习惯当然是会变化,但这个变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消费者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方面由收入水平决定;另一方面,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而后者显然需要一定时间。
消费者往往忠于一种或几种品牌,对这些产品十分熟悉,信任、注意力稳定,体验深刻,形成习惯.购买时不假思索,不必经过挑选和比较,行动迅速,时间短,容易促成重复购买. 例如:一些“烟龄”较长的中、老年吸烟者,他们固定购买吸食某一个或几个品牌的卷烟,就是因为他们吸食该品牌的感觉良好或认为该品牌的质量稳定养成了一种消费习惯,这就是消费习惯的作用.3.不可逆性,不可逆性即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消费者一旦形成某种消费水平,这种消费水平的保持会对他目前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即使他的收入水平有所降低,他也仍试图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
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例如:小王曾在某企业工作年薪50万,每次去商场购买的衣物都是上千元一件的,有一天企业倒闭了,小王下岗了可是由于以前养成的习惯,去商场购物仍然会购买上千元以上的衣服,就需要动用储蓄资金来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
4。
示范性,消费者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这就是消费者行为的示范性.每个人的行为方式都受其他人的影响,同样也对其他人产生着影响。
消费经济学1-3章试题及答案

(2004.4)5.关于需求价格弹性,说法正确的是( B)A.需求价格弹性等于0时,需求量的变化等于价格的变化B.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价格变动不会引起总收益变化C.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说明弹性充足D.需求价格弹性等于 时,说明完全无弹性8.国家在公民患病、年老、意外事故等情况下,对公民受到的损失或生活处境的困难给予物质帮助以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的制度是( D )A.社会救济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D.社会保障11.无差异曲线( B)A.反映消费者的预算约束B.显示可以为某个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所有商品组合C.与消费者收入有关D.与商品价格有关16.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支出也会增长,此时,边际消费倾向是( B)A.大于1的正数B.小于1的正数C.零D.负数(2004.7)1.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的创立者是( A)。
A.凯恩斯B.杜生贝C.弗里德曼D.莫迪利安尼2.当消费者在各项消费支出上所取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时,消费者所取得的效用为( B )。
A.最小B.最大C.零D.不能确定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反映了消费者消费支出行为具有( C)。
A.习惯性 B.示范性C.不可逆性 D.复杂性6.当消费者消费的商品是正常商品,则当商品的价格发生下降时,其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都会使消费者的消费量( B )。
A.减少B.增加C.不变D.替代效应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7.按照马斯洛的观点,消费者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但消费者最先满足的需要是( A)。
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社会的需要8.利率上升导致储蓄增加、消费减少的原因是( B)。
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B.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9.社会保险范围越广,人们谨慎储蓄就( B)。
A.越多B.越少C.不变D.无法确定(多选)1.马克思认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消费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消费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消费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核心是:A. 价格B. 收入C. 偏好D. 需求2.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递增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增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D.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边际效用递增3. 以下哪项不是消费者剩余的来源?A. 产品价格低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B. 产品价格高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C. 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弹性D. 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4.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A. MRS=Px/PyB. MRS>Px/PyC. MRS<Px/PyD. 以上都不是5. 消费者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A. 商品X的价格B. 商品Y的价格C. 商品X和Y的价格比D. 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消费者偏好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2. 解释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3. 描述预算约束和消费者选择之间的关系。
##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假设消费者面临以下两种商品组合的价格和数量:- 商品X的价格为2元,商品Y的价格为3元。
- 消费者的预算为60元。
假设消费者对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MRS)为2,消费者将如何分配其预算以实现效用最大化?2. 假设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Y) = X^0.5 * Y^0.5,商品X的价格为4元,商品Y的价格为2元,消费者的收入为100元。
请计算消费者在效用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消费组合,并计算消费者剩余。
## 四、论述题(共30分)1. 论述消费者行为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并给出具体例子。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C2. C3. B4. A5. C### 二、简答题1. 消费者偏好的三种基本类型包括有序偏好、无差异偏好和逆向偏好。
消费经济学历年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提出有效需求理论的经济学家是(B )A马歇尔B凯恩斯C亚当·斯密 D. 魁奈2通常而言,大多数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是(D )A. 示范性B. 习惯性C. 不可逆性D. 效用最大化3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弹性(A )A. 大于1B. 小于1但大于0C. 小于1D等于04在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加引起预算线(A )A平行向外移动B平行向内移动C向右转动 D. 向左转动5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无穷大,则其需求曲线(C)A向左上方倾斜C平行于横轴6消费经济学研究的消费者主要是指(D A. 企业C社会组织7. 父母为子女教育进行储蓄的动机是CC A遗产动机C. 目标储蓄)B. 向右上方倾斜D平行于纵轴B. 政府D. 个人和家庭)B谨慎动机D. 生命周期储蓄8西方商业银行对借款人信用审查的SC是指(D)A. 品格、能力、资本、担保和收入B. 品格、职业、资本、担保和环境条件C. 品格、能力、职业、担保和环境条件9在住宅贷款中,消费信贷的担保通常是(A动产质押D. 品格、能力、资本、担保和环境条件B)B. 不动产抵押C第三方保证 D. 不动产保险10. 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种商品的消费下降,则这种商品通常是( C )A. 正常品B. 必需品C低档品D奢侈品11.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D )A. 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C 消费与经济增长12. 人们购买财产保险的动机是(B A 遗产动机C目标储蓄13. 当存、贷利率相差减少时,人们倾向于(A )B 消费需求与总需求D. 宏观消费问题与微观消费问题A. 减少储蓄,增加消费C. 增加储蓄,减少消费14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消费函数是CC A. 绝对收入假定C 持久收入假定15. 边际储蓄倾向为20%,则投资乘数为C D A.I C.4B 谨慎动机D生命周期动机)B 减少储蓄,减少消费D. 增加储蓄,增加消费)B 相对收入假定D. 生命周期理论) B.2 D.516. 按照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阶段是CC)A 传统社会阶段B 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C 起飞阶段D. 向成熟推进的阶段17我国现阶段应该采取的消费模式是CD )A. 同步型消费模式B. 早熟型消费模武C 滞后型消费模式D. 适度滞后型消费模式18. 降低利率政策属于(B )A 紧缩性货币政策 B. 扩张性货币政策C 紧缩性财政政策 D. 扩张性财政政策19.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影响利率的通常做法是(A )A. 公开市场业务B 直接千预利率C. 给予优惠利率D 采用市场利率20根据“冢庭文明“论者的观点,“以冢庭为中心”的家庭消费支出的侧重点是(A )A 孩子教育支出B 社交活动支出C 旅旃支出 D. 奢侈支出21. 根据世界银行衡量各国消费水平的标准,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0%,...__,50%时的消费水平是C C A. 绝对贫困 B. 温饱C. 小康D. 富裕22. 产业结构高级化,出现具有出口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说明经济发展进入(B)A.工业化初级阶段C. 后工业化时期23劳务商品化的条件是(C A 第一产业发达C 第三产业发达B. 工业化加速期D. 经济起飞时期)B 第二产业发达D. 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24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物质基础是(C A 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B 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C.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D 时间价值的提高25消费者运动的兴起时间是(A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D.20世纪70年代以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4-10成人自考消费经济学真题含解析

1.提出“社会阶层消费学说”的学者是()A.凡勃仑B.马歇尔C.庞巴维克D.凯恩斯答案:A2.假定某人花8000元买了一年期,利息率为4%,面值为9000元的国债,则该国债的到期收益率为()A.12.5%B.15.1⅜C.16.5%D.17.0%答案:D3.下列风险中,属于非系统风险的是()A.战争对经济的影响B.管理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C.利率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D.公司竞争对手的出现答案:D4.导致人们的退休年龄提前的条件之一是()A.退休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B.退休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C.市场就业压力较小D.退休的成本大于收益答案:A5.人们愿意工作的最低工资称之为()A.基本工资B.保底工资C.保留工资D.保障工资答案:C6.发行对象事先指定,且在小范围内发行的债券属于()A.政府债券B.公募债券C.私募债券D.公司债券答案:C7.发展消费信贷对个人消费一储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提高即期消费8.减少即期消费C.增加储蓄D.无任何作用答案:A8.提出“绝对收入假定”的是()A.凯恩斯B.杜生贝C.费里德曼D.莫迪利安尼答案:A9.下列不属于持久收入假定的是()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持久收入和持久消费间呈一定比率C.人们的消费支出主要与可预计的未来收入有关D.可预计的持久收入是一个常数答案:A10.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60%,则投资乘数为()A.2.5B.I.67C.O.6D.O.4答案:A11.同步型消费的基本条件是()A.政府垄断I生经济体制B.完全市场经济体制C.政府干预较多的市场经济体制D.政府干预较少的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12.如果高利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储蓄倾向于()A.增加B.减少C.不变D.剧烈变动答案:A13.下列不属于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是()A.减税B.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C.调低存贷款利率D.削减财政支出答案:D14.“克勤克俭”的消费观念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是()A.增加消费,减少储蓄B.增加储蓄,减少消费C.同时增加储蓄和消费D.同时减少储蓄和消费答案:B15.冻结工资属于()A.紧缩性财政政策B.紧缩性收入政策C.紧缩性货币政策D.扩张性财政政策答案:B16.实际利率是()A.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扣除B.价格对通货膨胀的扣除C.预算约束对通货膨胀的扣除D.收入对通货膨胀的扣除答案:A17.效用最大化原则建立的理论基础是()A.消费剩余B.消费习惯C.边际效用价值论D.消费不可逆性答案:C18.表示消费者收入和某一商品均衡购买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之为()A.无差异曲线B.效用盐线C.边际效用曲线D.恩格尔曲线答案:D19.判断一个国家消费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该国消费结构是否符合该国的()A.城市化发展状况B.社会文化习俗C.经济发展阶段D.地理区位答案:C20.消费者购买4个同一商品,他愿意为第一个单位商品支付100元,为第二个商品支付80元,为第三个支付60元,为第四个支付40元,但他总共只须支付160元,则消费者剩余为()A.100元B.120元C.140元D.160元答案:B21.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前提条件是()A收入水平的提高B.时间价值的上升C.服务业的发展D.消费晶的商品化答案:A2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指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收入和偏好都保持不变时()A.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反应程度B.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C.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自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D.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答案:B23.消费者运动最早产生于()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答案:B24.降低消费信贷风险的措施不包括()A.资产抵押B.第三方担保C.保险D.典当答案:D25.世界银行将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的富低作为衡量各国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准,当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为20%—40%时,消费水平属于()A.温饱B.小康C.富裕D.非常富裕答案:C26.投资基金的优点主要体现在()A.规模经济B.投资分散,风险低C收益率高D.具有专业管理效果E.流动性好答案:ABD27.由自给性消费向商品性消费转化过程中,关键性的阶段包括()A服务行业的发展B.收入水平的上升C.劳务的商品化D.消费品的商品化E.劳动的机械化答案:CD28.制约消费者权益的因素包括()A.经济发展水平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C.市场管理状况D.消费者消费知识的缺乏E.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答案:ABCDE29.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的理论要点为()A.消费存在“示范作用”B.消费存在“掣轮作用”C.消费支出具有不可逆性D.边际消费倾向递减E.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其可预计的未来收入相关答案:ABC30.高质量抵押物具有的特点包括()A.流动性强B.价格较高C.所有权真实D.价值稳定E.变现能力弱答案:ACD31.消费信贷中的借款人信用风险答案:消费信贷中的借款人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违约,不能及时、足额归还贷款而造成银行的损失。
消费经济学期末考试2期末考试卷模拟试卷测试题模拟题综合模拟试卷综合试题带答案

大学 学年第 学期 年级期末 课程 消费经济学 考核试题课程代码: 考核方式: 闭卷 考试时量:120分钟 试卷类型:B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10分)1.一般来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下降的是……( )①发展资料 ②享受资料 ③生存资料 ④生产资料2.马克思所说的"原来意义上的消费"是指…………………………………( )①生产消费 ②生活消费 ③个人消费 ④公共消费3.在吃、穿、住、用等消费中,比重一直会上升的是……………………( )①吃 ②穿 ③住 ④用4.人口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是…………………………………………………( ) ①人口多,则国民收入高,有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 ②人口少,有助于提高消费水平③人口增长速度快,会使消费水平下降④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成反比5.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真正持久和根本的动力是………………( )①投资 ②消费 ③出口④基础建设6. 绿色产品主要指…………………………………………………………( )①无公害产品 ②绿色植物产品 ③纯天然产品 ④绿颜色包装产品 第 1页 共8页7.闲暇时间增加,闲暇消费就会发展。
闲暇消费是指……………………( )①自由地享受和发展的活动 ②无所事事③实行“消费主义”的活动 ④享受感官的活动8.影响消费水平最直接的因素是……………………………………………() ①分配是否公平 ②居民的收入水平③国民收入 ④生产效率9. 下列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的关系,哪一种是劳务消费的鲜明特征……………………………………………………………………………( ) ①可分离,同步进行 ②不可分离,同步进行③不可分离,不同步进行 ④可分离,不同步进行10.下的哪一点不是消费信息化的内容……………………………………( )①消费方式的信息化 ②消费客体的信息化 ③消费观念的信息化 ④消费主体的信息化二、多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二项或二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2分)1.高层次的消费主要是以什么的消费为主………………………………( ) ①生活资料 ②生存资料③享受资料 ④发展资料3.消费水平最终表现为人们的……………………………………………( ) ①健康水平 ②科学文化水平③生活享受水平 ④消费环境质量4.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主要有………………………………………………( )①有利于正确引导消费需求 ②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③有利于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与法律 ④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页共8页4.消费的文化环境包括了以下哪几个方面……………………………()①风俗习惯②生活观念③国家的方针、政策④道德规范5.大力发展劳务消费从其整体上看有利于………………………………()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②人的全面发展③人力资本的积累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6.家庭消费是人们生活消费的基本方式,这是因为……………………()①人口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依赖家庭消费②家庭承担着重要的生产只能③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④公共消费比例太小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1.人们为了维持机体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本能需要,这种需要体现了消费者需要的()性。
消费经济学试题

消费经济学试题第⼀章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法单项选择题1.要准确地看出与消费相关的各⽅⾯的依存关系,就必须()A.坚持定性分析B.坚持定量分析C.坚持系统分析D.坚持⽐较分析2.消费受到⽣产⼒、⽣产关系、⾃然环境、上层建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研究消费经济必须坚持()A.系统的分析⽅法B.抽样调查法C.典型调查法D.⽐较法简答题1.为什么说研究消费经济具有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简述⽣活消费的两重性。
3.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简述⼈们在消费活动中形成的消费关系的主要内容。
第⼆章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所说的“原来意义上的消费”是指()A.⽣产消费B.⽣活消费C.个⼈消费D.公共消费2.社会再⽣产各个环节之间,直接体现出社会主义⽣产⽬的的是()A.⽣产B.分配C.交换D.消费3.马斯洛认为,能够影响⼈⾏为的需要是()A.已经得到满⾜的需要B.尚未得到满⾜的需要C.⽣存需要C.发展需要4.社会主义⽣产的⽬的是()A.促进经济发展B.增强综合国⼒C.满⾜⼈民⽇益增长的物质⽂化需求D.追求利润5.在⽣产能⼒的界限之内,消费的增长将()A.消耗GDP,使GDP总量下降B.直接促进GDP的增长C.不会影响GDP的增减D.有时候使GDP增长,有时候使GDP下降6.农村电⽹的改造将有利于农村家电需求的增长,这说明了()A.农户的消费⽔平不断提⾼B.公共消费品和私⼈消费品之间存在着互补性C.农村居民潜在消费需求旺盛D.农村的消费需求还没有得到满⾜。
名词解释1.⾃然性需要2.社会性需要3.物质需要4.精神⽂化需要5.⽣态需要6.个⼈消费需要7.公共消费需要8.需求9.消费⼼理10.需求上升规律11.加速原理简答题1.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消费需要在社会需要中具有怎样的地位?3.简要说明需要和需求的联系和区别。
4.居民的经济收⼊主要是通过哪些形式影响消费需求的?5.简述我国消费需求不⾜的主要原因。
消费经济学4-6章选择题、计算题

消费经济学选择题、计算题一、单选题1、流动性最强的投资类型是()。
A、金融投资B、实物投资C、教育投资D、机会投资2、不属于非劳动收入的是()。
A、医疗和养老保险B、遗产C、配偶的工资D、年终奖金3、消费信贷最主要的品种、约占消费信贷余额一半以上的是()。
A、汽车贷款B、教育贷款C、住宅抵押贷款D、信用卡贷款4、有形资产基本上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因而实物投资具有()。
A、保值功能B、增值功能C、流动性强的特点D、投资与消费双重性特点5、一般意义上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
A、向前弯曲B、向后弯曲C、向内平移D、向外平移6、属于非系统风险的是()。
A、工人罢工B、战争爆发C、行政出台D、利率变化7、下列关于工资变化与闲暇变化的正确的表述是()。
A、工资增加导致闲暇减少B、工资增加导致闲暇增加C、工资增加可能导致闲暇减少,也可能导致闲暇增加D、工资增加对闲暇没有影响8、消费者购买保险会减少()。
A、遗产动机的储蓄B、谨慎动机的储蓄C、投机动机的储蓄D、目标储蓄9、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补偿,称为()。
A、无风险B、低风险C、风险溢价D、高风险10、教育投资的投资收益具有时间上的()。
A、直接性B、间接性C、连续性D、不确定性11、西方商业银行对借款人信用审查的5C是指()。
A、品格、能力、资本、担保和收入B、品格、能力、资本、担保和环境条件C、品格、职业、资本、担保和环境条件D、品格、能力、职业、担保和环境条件12、在预期收益相同的条件下,风险高的项目对某人更有吸引力,则此人对待风险的态度是()。
A、风险偏好B、风险厌恶C、风险中立D、风险无关13、没有具体发行对象的债券是()。
A、政府担保债券B、公司债券C、公募债券D、私募债券14、劳动者在闲暇和收入之间的预算约束线上的选择点应是()。
A、新增闲暇的效用等于新增工资的效用B、新增闲暇的效用小于新增工资的效用C、新增闲暇的效用大于新增工资的效用D、新增闲暇新增劳动15、个人由于上学而牺牲了收入的教育投资,称为()。
消费经济学作业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年级:10级专业:市场营销姓名:李宝林学号:1074018课程:消费经济学作业题目:1、谈谈你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2、谈谈你对可持续消费的理解,在消费行动中你将怎样做作业成绩:注意事项1.按时完成作业。
2.作业的文词应简要明确,切勿冗长。
3.作业应用蓝黑墨水或圆珠笔,字迹端正清楚。
教师批阅用红笔。
4.作业封面应逐项填写清楚。
5.作业簿封面自行复制打印,作业用纸自备,大小格式和封面一致装订教师批语教师签字:年月日:消费经济学作业姓名:李宝林学号:1074018谈谈你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消费者为获得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物色、选择、购买和使用等活动,亦称消费者行为。
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
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变革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们逐渐摒弃了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等传统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节约时间、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消费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
我的消费行为采取的主要是侧重于性价比高,不追求时尚,不追求品牌,不最求最好,只追求性价比高。
经常会光顾一些打折商品店。
一直认为从打折店也能够淘到质量很好性价比很高的商品。
就男性的衣服和鞋子之言,无非就是那些很单调的颜色、款式、品类。
跟着潮流跑我们是也不是所谓的时代潮人。
终归选择于那些大众的颜色、品类。
就如鞋子来说在百丽的专卖店,一双皮鞋打7折最低也得600多元,而选择上品折扣可以300多元买到一双类似的鞋子。
再如篮球鞋耐克出一款科比四代战靴,零售价1280没有折扣。
很多人会选择购买,鞋虽然好,但是我们不是专业比赛,也没有专业场地。
购买这双鞋其实就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在水泥地上500和1000的鞋没有太大的区别,很多鞋的性能都会消失,那我就会去选择500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举例说明消费者行为特征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效用最大化原则,这是大多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
所谓效用,即商品和劳务的有用性,或者消费者通过商品和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满足。
效用最大化也就是指消费者通过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原则有助于从理论上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分析。
例如:小明喜欢喝可乐却不喜欢喝果汁,当小明感到口渴时,假定可乐和果汁的价格相同,那么小明一定会选择可乐来满足消费追求的最大化。
2.习惯性,习惯性即指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
短期内,我们可以假定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偏好不变;长期来看,消费习惯当然是会变化,但这个变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消费者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方面由收入水平决定;另一方面,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而后者显然需要一定时间。
消费者往往忠于一种或几种品牌,对这些产品十分熟悉,信任、注意力稳定,体验深刻,形成习惯。
购买时不假思索,不必经过挑选和比较,行动迅速,时间短,容易促成重复购买。
例如:一些“烟龄”较长的中、老年吸烟者,他们固定购买吸食某一个或几个品牌的卷烟,就是因为他们吸食该品牌的感觉良好或认为该品牌的质量稳定养成了一种消费习惯,这就是消费习惯的作用。
3.不可逆性,不可逆性即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消费者一旦形成某种消费水平,这种消费水平的保持会对他目前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即使他的收入水平有所降低,他也仍试图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
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例如:小王曾在某企业工作年薪50万,每次去商场购买的衣物都是上千元一件的,有一天企业倒闭了,小王下岗了可是由于以前养成的习惯,去商场购物仍然会购买上千元以上的衣服,就需要动用储蓄资金来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
4.示范性,消费者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这就是消费者行为的示范性。
每个人的行为方式都受其他人的影响,同样也对其他人产生着影响。
例如:小李平时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每次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朋友们总夸他会持家,朋友们和他一块购物的时候不由的受到了小李的影响而慢慢变得勤俭节约了,没有多少用处的东西慢慢开始不买了,不像以前自己的时候大手大脚的花费了。
这便是消费者行为的示范性。
5.复杂性,是个人特征、心理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
消费者不仅因为收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的差异而在行为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而且由于性格、兴趣、气质等心理特征的差异而造成行为方式的不同。
例如:小朋友喜欢购买玩具,而成人不喜欢;小女孩喜欢购买芭比娃娃,而小男孩不喜欢;一个博士生喜欢专业科研类的书籍而普通的高职高中毕业生不喜欢这类书籍等等。
二、通过实践了解不同社会阶层、文化心理因素、市场发育程度等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的不同进行等级划分,所划分成的许多组对永久的同类人群。
各个社会阶层消费者有以下特点:1每个社会阶层中人的行为要比两个不同社会阶层中人的行为更为相近;2人们以所处的社会阶层来判断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3.某人所处的社会阶层是由职业、收入、财产、教育和价值取向等多种变量而不是由其中的单一变量决定的;4.个人能够在一生中改变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
这种改变的幅度随各社会层次森严程度的不同而各异。
社会阶层对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影响可以概括为:(1)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因此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上都表现出不同。
比如,高收入的人具有较高的储蓄倾向,低收入的人则有较高的消费倾向。
2)较高阶层的消费方式对较低阶层的消费方式具有某种较强的示范性。
这种示范作用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可能造成社会上很普便的消费攀比。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不仅受其所处社会阶层的影响,而且会受到关系集团的作用。
1.关系集团影响人们的消费支出。
2.关系集团影响人们消费储蓄选择。
消费环境对消费者的影响:1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消费观 2.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风俗和消费习惯。
3.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不同,因而消费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每一种文化中,往往存在着许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文化同一性的群体这些群体就称为亚文化群。
1.民族亚文化群; 2.宗教亚文化群; 3.地理亚文化群; 4.年龄亚文化群。
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消费者表现出不同的消费偏好和消费禁忌。
人们之所以表现了某种行为,是由于内心有一种驱动力,驱使他去这样做这种内在驱动力就是动机。
心理对消费决策的影响有:从众心理:是一个人因受别人影响而按照别人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现象。
攀比心理:是指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以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方式参照进行模仿。
消费流行:是社会时尚在消费活动中的反应。
市场发育程度对消费决策的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和消费品市场。
1.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决定着消费者的收入状况。
2.在劳动力市场上,失业与就业是共生现象。
金融市场与消费决策: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它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
同其他市场一样,它也是在价格调节下资金供求活动的总和。
金融市场的发育成熟,是市场经济走向发达的重要标志。
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可以通过交易工具的种类,交易组织的发展及市场规范程度等得到反映。
许多经济学家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低储蓄率时,都普遍认为,除了收入水平限制,金融资产单调等原因外,金融市场发育缓慢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而一般来说,对于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金融创新即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三、调查统计资本市场对储蓄的影响。
调查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
资本市场对储蓄的影响: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相对于货币而言的。
一般来说,由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融资活动组成的市场为短期资金市场,亦称货币市场;由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融资活动组成的市场为中期资金市场,亦称资本市场。
流动性约束当消费者在高收入预期下无法借款来维持当前消费时就存在流动性约束。
事实上由于流动性约束的原因,消费在收入上升时有大幅度的上升。
由此,消费与当前收入的联系将比该理论所预示的更为密切。
同样,若人们在收入暂时下降时无法借款,他们也会受到流动性约束。
1.若存、贷款利率相同,那么资本市场不会对储蓄产生太大影响。
2.当存、贷款利率相差很大时,人们很少储蓄。
3.当存、贷款利率相差减小时,人们倾向于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任何降低贷款利率的变动对贷款者既有收入效应也有替代效应。
资本市场的改善使人们的处境变得更好,这意味着在今天和明天人们愿意消费得更多。
收入效应使人们愿意增加对大多数商品的消费;替代效应使人们用现在的消费代替未来的消费,因为现在的消费相对便宜,更有吸引力了。
资本市场就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影响人们的储蓄的。
高储蓄率的原因: 1.收入的影响:(1)收入水平的增加会促使储蓄的增加。
(2)投资渠道狭窄单一,从反方面促使人们储蓄的增加。
(3)过高的消费门槛客观上增强了人们的储蓄倾向。
(4)居民储蓄率及储蓄余额的变化从客观上证实了收入对储蓄的促进作用。
2.实际正利率的影响:(1)名利利率与实际利率。
(2)利率对消费者的收入在储蓄与消费之间的发挥作用。
(3)人们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选择,更主要地是依据实际利率的变动。
3.风险预期增加的影响。
在过去,终身就业、高就业率、企业内部隐蔽失业的就业制度,使在职的职工无失业的压力和危机,无收入下降的风险。
因此在消费与储蓄的选择上,不用为保持未来的消费水平而进行储蓄。
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竞争的展开更加充分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由高增长期步入调整期。
特别是近两年,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制度、企业制度、医疗制度等改革,直接影响居民对未来的预期,人们感到未来的风险加大。
4.东亚文化背景的影响。
文化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
在东亚文化当中,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它对消费与储蓄模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刻的。
与勤俭节约的传统文化相适应,中国人民有着传统的储蓄习惯。
我国储蓄率高是因为中国人民有着传统的储蓄习惯。
解放以后,广大劳动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有了保障,当基本生活消费满足以后,广大群众就积极参加储蓄。
尽管各种家庭的经济状况参差不齐,但参加储蓄却十分普遍。
家庭统计调查资料表明,除了人均收入在20元以下的家庭没有储蓄以外,其他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储蓄,而且储蓄额正在稳步增长。
就这一点来说,中国人民的储蓄习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同时,中国人民的储蓄习惯还有多样化的特点,即通过各种方法来储蓄。
有不少家庭,每月计划存规定数量的钱款以外,平时还从零用钱、菜金里省下一些小钱,积小凑大存起来。
有些精打细算的主妇喜欢做支出袋。
每月发下工资后,将钱按各种用途放入支出袋的各档里,余下的钱即存起来。
此外还有独生子女费、稿费储蓄等。
由于中国人民普遍养成了储蓄的习惯,所以尽管收入不高,能够用于储蓄的资金很有限,但储蓄率并不很低。
中国1986年的城乡居民储蓄率为11.95%,城镇居民的储蓄率为16.8%,农村居民的储蓄率为7.5%,这与其他发达国家比是不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