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 实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合集下载

化学创新实验课程设计

化学创新实验课程设计

化学创新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释。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能力,能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和试剂。

2.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降低实验误差。

3. 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报告撰写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尊重、协作和交流。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绿色化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既符合学生年级知识深度,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设计实验、规范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并在实验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化学实验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涵盖实验室安全常识、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确保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定量化学实验:选取与教材相关的定量实验,如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让学生掌握定量分析方法,提高实验准确性和数据分析能力。

3. 物质性质与变化实验: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物质性质、物质制备和反应原理等方面的实验,如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等。

4. 创新实验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化学实验方案,如环保型实验、绿色化学实验等。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 第1-2周:化学实验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实践——以选择性必修课程“原电池”为例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实践——以选择性必修课程“原电池”为例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实践——以选择性必修课程“原电池”为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注重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均得到发展。

为此,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价值。

笔者以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课堂实践为例,重点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力求将素养培养融入课堂教学。

一、“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内涵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努力创新、解决问题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

研究型、创新型人才是现代社会极其需求的人才。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素养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1.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目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传授知识,忽视演绎、推导的过程,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大胆质疑。

课堂停留在浅层次教学,缺“一探究竟”的深层次教学,少关注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建构。

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实的根本点,因此教学意识必须要转变。

2.学生缺乏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高中化学知识点散、乱、杂,化学的学习在于背知识点,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点,学习收获甚微。

还有部分学生认知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同时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及对化学问题的敏感度,对事物少钻研少质疑,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学习是低效且无趣的。

三、“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对教材分析,根据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设计教学过程,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原电池是对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能量转化等知识的复习,同时也为电化学其他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高三化学教研活动案例(3篇)

高三化学教研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实验教学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升高三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校化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开展了以“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实验教学探索”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深入探讨实验教学在高三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确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2. 探索适合高三学生的实验教学方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经验的共享和提升。

三、活动内容1. 实验案例分析活动伊始,教研组长组织全体高三化学教师共同回顾和分析了几例典型的实验教学案例。

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实验,如基础验证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

教师们通过讨论,总结了以下经验:(1)实验设计应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操作应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实验报告应详实,培养学生的科学记录和分析能力。

2. 实验教学方案设计针对高三学生的特点,教研组提出了以下实验教学方案:(1)基础验证实验:以“物质的性质”为主题,通过实验验证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巩固基础知识。

(2)探究性实验:以“物质的制备与提纯”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制备方法和提纯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

(3)综合性实验:以“化学与环境”为主题,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实验课观摩与研讨为了更好地落实实验教学方案,教研组组织了实验课观摩活动。

观摩课后,教师们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讨:(1)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2)实验课的教学过程是否合理?(3)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如何?通过研讨,教师们对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实验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实验教学意识。

在化学实验探究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在化学实验探究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在化学实验探究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摘要: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意识和稳定的心理品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它和观察、认知、积累、思维、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化学实验,设疑激趣,改进、设计探究实验,积极鼓励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新现象。

通过实验、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让学生逐步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

结合初中化学的特点,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创新环境,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1、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中安排了的“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实验习题”等栏目中,实验内容的编排特点要求我们在处理实验内容时既要紧扣新课程标准,更要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策略。

化学实验具有神奇的魅力,它能揭示物质世界的无穷奥秘,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尽可能以精彩的实验引人入胜,抓住学生的心弦,促进学生的情趣高涨,以积极的态度,振奋的精神投入学习。

例如:在化学第一节课上,我以“小魔术”的形式,揭开了化学神秘的面纱。

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两张相同的白纸,然后,向其中一张白纸上喷洒一种无色液体,一会儿,奇迹出现了,白纸上出现了“同学们!化学好学”几个鲜红的大字,在同学们惊讶的同时,运用多媒体投影展示“鱼、鸟和平共处”、“直径仅有6mm 的尼龙绳吊起重2t 的汽车”、“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创设出的和谐氛围” 等奇妙的化学世界,这些现象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为创新活动营造了积极的氛围。

浅析新高考下利用化学兴趣小实验选修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浅析新高考下利用化学兴趣小实验选修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浅析新高考下利用化学兴趣小实验选修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摘要】新高考下,利用化学兴趣小实验选修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种有效策略。

本文从新高考背景介绍和化学兴趣小实验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选修课设置的必要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通过实验设计与实施,师生互动与激发学生兴趣,评估和总结等环节,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化学兴趣小实验选修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提高实验设计的独创性,加强师生互动,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将有利于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新高考、化学兴趣小实验、选修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策略、实验设计、实施、师生互动、兴趣激发、评估、总结、促进意义、发展展望。

1. 引言1.1 新高考背景介绍新高考作为我国高中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新高考的实施旨在打破以往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必须根据新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新高考下,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技能,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开设化学兴趣小实验选修课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化学兴趣小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体验和发现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锻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平台。

化学兴趣小实验选修课在新高考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化学兴趣小实验的重要性化学兴趣小实验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参与化学兴趣小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探索化学现象的规律,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化学兴趣小实验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和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基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为例

基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为例

基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为例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355000)雷周[摘要]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科学探究与实验创新”的具体要求,以鲁科版新教材必修1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为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创新实验仪器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创新[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1)17-0068-02一、问题的提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

其中“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要求学生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要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本文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教学案例,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初中化学中以质量分数为标准配制溶液的局限性,思考创新实验的改进方案,从而自主建构“物质的量浓度”这一重要概念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知识网络。

二、教学过程1.教材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选自鲁科版新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第三课时,本节课是对“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的具体应用,是新课标规定的学生必做实验之一,同时也是中学化学中有关计算和实验基本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对表示溶液组成的方式的认识。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方法,对溶液粗略的配制流程和所用仪器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是对于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组成,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原理和仪器缺乏认识。

高考化学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

高考化学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

高考化学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在高考化学中,实验设计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题型之一。

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学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学们在进行化学实验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只有明确了实验目的,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后续的设计。

在阅读题目时,要仔细分析题目所给出的背景信息和实验要求,弄清楚实验是为了探究某种物质的性质、验证某个化学原理,还是为了制备某种物质等。

例如,如果实验目的是探究某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那么在设计实验时就要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得出结论。

二、合理选择实验用品实验用品的选择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来确定。

首先要考虑试剂的纯度和浓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如常见的玻璃仪器(试管、烧杯、烧瓶、量筒等)、加热装置(酒精灯、酒精喷灯、水浴锅等)、分离提纯装置(漏斗、分液漏斗、蒸馏烧瓶等)等。

同时,还要注意仪器的规格和量程,避免使用不当造成误差或安全事故。

在选择试剂时,要遵循环保、安全、经济的原则。

尽量选择无毒无害、价格低廉、容易获取的试剂。

对于一些危险化学品,如强酸、强碱、易燃易爆物质等,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和存放。

三、设计科学的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实验设计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成败和结果的准确性。

在设计实验步骤时,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和简约性的原则。

科学性是指实验步骤要符合化学原理和实验方法,能够有效地达到实验目的。

例如,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要按照洗涤、润洗、装液、调零、滴定等步骤进行操作,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要求。

可行性是指实验步骤要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顺利进行。

要考虑实验仪器的可用性、试剂的稳定性以及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如果实验条件有限,就要对实验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简化。

安全性是指实验过程中要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化学实验复习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化学实验复习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用图 1所 示 的装 置制 取 氢气 , 多 孔 隔 板 上 放 粗 锌 在
培养做好准备. 例如 , 口瓶的用 途除 了教材 列举 的 广
以外还有下列用途( 图 2 . 如 )
蛊 确 面
制气装置 排水法集气 向七 排空黼 密两法集气 洗气瓶 氮气瓶
图2
粒, 酸液 从漏 斗 流 下 , 试管 中
学 生 的反 思 意 识 和 反 思 能 力 .
液面上升 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粒接 触 , 发生 反
高考实验尽管立 足于课本 , 处处能找到课本的影 子, 但又是在课本实验 基础 上的升华 , 常常是 以课 本 实 验为基础进行创设新情境 , 提出新问题考查考生 的 创新意识. 因此 , 学生 要能做 到 见到一 种仪器 便知 其 在什么实验中使 用 , 看到整套装置便 知可 以做什 么实
应, 产生 的 氢 气 由 支管 导 出; 若关 闭阀门 , 则试管 中液面 下 降, 漏斗 中液 面 上 升 , 液 与 酸 锌粒 脱 离 接 触 , 应 自行 停 反 图1
验用. 因此要引导学 生对 常见 的实验装 置进 行归纳 , 归纳出气体发生装置包 括固 一固反 应 、 ~液反应 、 固
维普资讯
教 学经纬 ★
广 西贺 州第二 高级 中 ̄(48 o 曾燕梅 52o )
随着素 质教 育 的推 进 , 实验 教学 的要求 逐步 提 复 习决不能 只是对 知识 的简单重 复记忆 , 也不能单 纯 对实验基本技 能的反复训练 , 而是要对教材所 涉及 的 基本 实验的各 个环节 做深层 次 的思 考 , 透彻 理解 , 不 仅要知道“ 怎么做” 还要 知道“ , 为什 么要 这 么做 ” 即 . 使是考查创新意识 的试题 , 是 以基础 知识为 根本. 也 因此在复 习实验 时, 要把学生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 的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微课教案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微课教案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微课教案
一、实验名称:金属与非金属的还原反应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还原反应,掌握反应的条件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实验器材:碟状锌片、铜片、镁粉、氢氧化钠溶液、盐酸、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 将一小块铜片和一小块锌片放入两个试管中。

2. 分别向两个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观察反应。

3. 将一小块镁粉放入试管中,加入盐酸,观察反应。

五、实验原理:
1. 铜和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单质反应,铜被氢氧化钠氧化,产生氢氧化铜;锌与氢氧
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锌。

2. 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并溶解生成氯化镁。

六、实验结论:金属与非金属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还原反应,产生不同的产物。

通过本
实验的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七、实验拓展: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的金属与非金属的组合,观察其反应产物以及反应条
件的影响,深化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初步掌握金属与非金属的还原反应特点,并培养实
验设计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探索
更多化学实验。

以上就是本次化学创新实验微课的教案范本,希朇能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大纲解读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大纲解读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大纲解读《2024 年高考化学实验大纲解读》高考,作为广大学子人生中的重要关卡,其每一个科目的大纲变动都备受关注。

化学这门学科,实验部分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2024 年高考化学实验大纲的出台,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这份大纲,为即将踏上高考征程的学子们点亮前行的明灯。

首先,我们来看大纲中实验内容的调整。

与以往相比,2024 年的大纲更加注重实验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不再是单一的基础实验操作考查,而是强调将多个实验知识点融合在一个复杂的实验情境中,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意味着,学生们不能再满足于死记硬背实验步骤和结论,而要真正理解实验背后的化学原理,掌握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物质的制备与分离实验中,大纲可能会要求学生设计一套从混合物中提取某种纯净物质的实验方案,不仅要考虑到物质的化学性质,还要考虑到实验条件的控制、仪器的选择和使用等多个方面。

这种综合性的考查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大纲对实验技能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依然是基础,但更加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误差分析能力。

学生需要能够准确地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同时,要能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改进实验的方法和建议。

比如,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滴定操作的步骤,还要能够根据滴定数据计算出溶液的浓度,并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如指示剂的选择不当、滴定管的读数误差等。

通过对这些误差的分析,学生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再者,大纲对实验安全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

化学实验中,涉及到各种化学试剂和仪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2024 年大纲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常见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事故处理方法。

这不仅是为了保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也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科学态度。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发表时间:2020-09-04T15:35:01.42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1期作者:王雪女[导读] 根据个人教学实践,分析了化学核心素养中探究和创新意识不足的原因摘要:根据个人教学实践,分析了化学核心素养中探究和创新意识不足的原因,结合新课标要求,提出了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之一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方法、模拟现实情境、转变教学思想等途径加以改进,达到逐渐提高学生用化学的思维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建立创新思维体系。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1]。

它的建立是高中阶段化学教学从“化学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转向重视“学生化学核心能力和化学素养的生成”的基础和前提[2]。

而在现存教学中,教师一如既往采取一言堂,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实验讲解时,以视频代替了动手实验,使学生缺乏探究及创新意识,而新课程要求以实验为主,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本文针对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化学中学生科学探究及创新意识。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新课标下实施高中化学优质教师教学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成为探究之源头、教学之活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及创新实验。

比如在讲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相互转化时,教师可以给出试剂,让学生自己选择试剂,分组实验验证铁离子转变成亚铁离子要加还原剂,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要加氧化剂,这样学生通过实验一方面能体会化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同时又加强了氧化性还原性的认识,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效果更佳。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创新能力培养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创新能力培养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从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和高考要求来看,化学实验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化学实验复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值得我们去思考。

本文就个人的教学实践介绍一些具体做法。

一、引导实验设计,培养创新能力在化学实验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去探索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地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例如:“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这一部分知识,是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较多,它能体现学生的基本素质,是重要的考点。

对这些内容,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去记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容易遗忘。

我的做法是: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去实验室接触每种仪器,了解其规格及用途,并练习每项操作。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准确、规范地掌握了每项常规操作。

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理解同一个装置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完成同一个实验可以有不同装置来实现。

如:﹝1﹞如图所示,该装置在不同实验中可能有什么作用?﹝2﹞在中学阶段你接触过哪些尾气处理装置?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总结﹝1﹞用途:①除杂②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③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④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⑤加量筒,可测气体的体积。

学生通过一种仪器多种用途的总结,使他们学会了选择仪器,打破了学生对常用仪器使用的常规思路,在理解仪器的使用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专题复习,激发潜能,培养创新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学生往往不能规范作答,对新情景下的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又不知入何下手。

对此,我通过专题复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学习潜能。

以学生熟悉的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气密性检查入手,让学生复述检查方法,学生间通过相互补充,写出了准确答案,然后总结气密性检查原理;最后强调答题要点:①密封部分气体②改变温度而改变气体压强③现象④结论。

最后设计有梯度的习题,回答﹝1﹞﹝2﹞﹝3﹞﹝4﹞四个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新高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3篇)

新高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化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新高考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化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高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

一、更新教学观念1. 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化学素养的培养化学素养是化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包括化学知识、化学思维、化学方法、化学价值观等方面。

教师要关注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将化学知识融入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联系。

3.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新高考强调实践能力,化学教师应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化学案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2.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新高考强调过程性评价,化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

通过过程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创新与实践作为一名幼儿相关工作多年的人士,我对高考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创新与实践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化学实验教学也不能墨守成规,我们需要注入更多的新鲜元素,让化学实验更具有时代感和实践性。

一、实验方案设计的创新1.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有趣味性的实验在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时,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实验。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洗发水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洗发水的成分和作用原理。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明白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虚拟实验室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虚拟实验室,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化学实验。

这样既能减少实验资源的浪费,又能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反复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3.引入跨学科元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时,我们可以引入跨学科元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研究元素周期表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历程,了解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和精神品质。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验方案设计的实践1.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学生关于化学反应的知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

2.注重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特别是在进行一些危险的实验时,我们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教授学生关于燃烧反应的知识时,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掌握灭火的方法,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在高考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中,我们要注重创新和实践,让学生在有趣的实验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分析(10篇)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分析(10篇)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分析(10篇)高中化学实验创新分析(10篇) 第一篇: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思维研究实验创新,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激活学生思维,能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都是有益的。

实验创新;思维;实验著名科学家说过实验是实施高中化学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形式,高中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巩固化学基础知识、掌握运用概念、原理,便于挖掘学生的潜力。

结合点滴教学实践,说一说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合理设计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书上的好多实验,都是验证性的实验,它只是一味地模仿,按照已设计的方案比着葫芦画葫芦,要学生理所当然地接受事先已知的结论。

慢慢的,就埋没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我想如果把书上的实验稍加改动,我想学生探究实验过程中,会始终处于不断思考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实验,主动观察实验,主动思考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创新能力,不但能帮学生获取基本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把一些验证性实验,通过问题变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浓硫酸的黑面包实验:把25克蔗糖放入100mL的烧杯中,滴加5~6滴水,再滴加20mL左右的浓硫酸,搅拌一会把一根玻璃棒插在烧杯比如,Na2CO3与NaHCO3的性质实验时,我让学生实验。

由学生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后。

我提问题。

通过提问、释疑能很好地促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自己实验成功后,就会体验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

三、经常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化学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经过多次验证的,都是经典实验。

这些实验在新授课的导入中,重难点的突破作了精心安排,给学生认识、理解、巩固深化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

但长此以往,高中化学实验的安排作用就是验证和巩固化学知识的一种手段了,缺少对知识的深入研讨,不少实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有可能阻碍学生创新思维。

高中化学创新情境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创新情境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创新情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提升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设计;2. 化学实验操作;3. 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比如如何准确测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设计来解决这一问题。

2. 实验设计阶段: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预期结果。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想法,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案。

3. 实验操作阶段: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记录和数据采集。

4. 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阶段: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不同组的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案。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经验,提出未来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和方向。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评价学生在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2. 鼓励学生分享实验经验和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3. 鼓励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比赛,展示自己的成果;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拓宽视野和开阔思路;3.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六、总结反思:通过这样的高中化学创新情境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奠定基础。

高中化学创新趣味实验教案

高中化学创新趣味实验教案

高中化学创新趣味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果汁的电解质浓度,了解果汁中的离子含量,培养学生的实验动
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实验器材:果汁样品(橙汁、苹果汁、柠檬汁等)、导电度计、电导率计、玻璃烧杯、电
导率标准溶液。

实验步骤:
1. 将各种果汁样品倒入玻璃烧杯,准备好待测液体。

2. 将导电度计插入待测果汁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下导电度读数。

3. 将待测果汁样品倒入预先校准好的电导率计中,测定样品的电导率。

4. 将样品的电导率与不同浓度的标准电导率溶液进行比较,计算得出样品中的电解质浓度。

实验要点:
1. 实验前要对导电度计和电导率计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将导电度计或电导率计浸入液体中,以免损坏设备。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果汁样品中所含有的电解质成分,进一步认识到
果汁对人体的健康益处。

通过测定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设
计思维,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 (2)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 (2)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引言高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思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中化学老师开始尝试创新化学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实验创新的方法和案例,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组织实验,提高教学效果。

创新实验的目标创新化学实验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传统实验注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而创新实验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通过创新实验,学生可以学会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并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科学问题。

创新实验的要素1.真实性:创新实验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相关,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例如,通过设计与污染物检测相关的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探究性:创新实验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导向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自主发现化学规律。

3.多元性:创新实验应当多样化,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和设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使用虚拟实验软件或者搭建实验室模型,让学生在不同的实验场景中进行探究。

4.安全性:创新实验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教师需要提前评估实验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同时,教师需要教育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创新实验案例实验一:pH值测量实验实验目的:学习使用pH试纸和pH计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酸碱性溶液,例如柠檬汁、苹果汁、洗衣粉溶液等。

2. 使用pH试纸将每种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初步判断。

3. 使用pH计测量每种溶液的精确pH值。

4.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不同溶液的酸碱程度。

实验设计思路:这个实验通过引入pH计这一先进的测量设备,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pH计来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对pH值有更直观的认识,并提高实验技能。

实验二:分离杂质实验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化学方法分离固体混合物中的杂质。

化学核心素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化学核心素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化学核心素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作者:吴光荣来源:《数码设计》2020年第01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教育产业也获得了较为良好的发展空间,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了我国教育产业的核心概念。

在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所以本文就以此为题目,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1-0135-01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China's education industry has also obtained a relatively good development space, the core quality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core concept of China's education industry. In the core accomplishment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inquiry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is the top priority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core accomplish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is as the title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relevant issues.Key words: high school chemistry; Core qualities; Inquiry consciousnes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化学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这门学科的知识是自然界知识的一种集中归纳和诠释。

在实验中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在实验中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在实验中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这就要求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一.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我们注意到新课程标准已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实验的结果是否理想,更要关注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参与程度。

不管实验的结果如何,在得出实验结论之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让学生考虑这样的问题:“1.你的猜想和实验结论是不是一致哪?2.你的结果和其他同学相比有没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有较大的差异原因是什么哪?3.在探究过程你是否发现了新问题?4.你对这个装置是否有新的改进?5.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哪?”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和讨论,如果学生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但他能找到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一种收获。

通过交流探究过程的收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也可以巩固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方式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强调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感受。

所以物理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本身,而应结合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学生的兴趣、能力水平,开发多种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探究“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当中,学生从他的实验结果或者从熔化图像上很难看出比较明显的熔化过程,或者可能会发现海波由于过热而不凝固这样的问题。

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积极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专题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素养说明
1.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题组训练]
1.铝镁合金是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填写下列空白:
[方案一]
[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称取10.8 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体积为V、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

则NaOH溶液的体积V≥__________mL。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

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方案二]
[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实验步骤]
(1)同学们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A接()()接()()接()(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

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前后量气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mL、V2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③若需确定产生氢气的量,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方案一:2Al+2NaOH+2H2O===2NaAlO2+3H2↑
(1)97(2)偏高
方案二:(1)E D G
(2)①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的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②(V1-V2)③实验时的温度和压强
2.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

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

(1)采用装置A,在高温下将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