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腹膜播散介绍和治疗
进展期胃癌术式选择及术中腹腔化疗探析
![进展期胃癌术式选择及术中腹腔化疗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058a44852458fb770b56de.png)
pro
re
.
In p a t ie
it h t u
e x s
m o rs w
pe
n
t r a t in g t h r o
n e a
g h the
t a s is
s e ro s a
the 5 ye
a r s u rv n a
l
ra e
te
.
is P
Is
te d
c a n c e r c e
.
d
a
A
n n
ti c a
n c e r a
ge
n ts
n c e
s u c
h
a s
M MC C H
c a n c e r, c re a s e
C DDP
V P 16
a n
d
ll e d r e l e
o
a s e
S in
o
fu
a n
c a n o r
be
ra s u r v c is e a s
to m a c h h a
c re a s e m o
lo
w e r s u r v iv a o a
l
ra
Co
.
m
b in
n
-
e
f b io
m a r ke rs
T PA
c a
CA2 4 2
c o n
.
C A 2 12
d
,
CA l 9 9 pe
ra
,
d CEA
n e a
in he
the s e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预防和治疗腹腔用药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预防和治疗腹腔用药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c3c09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d.png)
多学科协作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包括外科 、内科、放疗科、营养科等,为 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支持。
康复与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康复和心理状态,提 供必要的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04 治疗策略与腹腔用药
手术治疗与腹腔用药的协同作用
手术是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法
通过手术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可以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专家共识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过程。通过专家们的讨论和交流,可以促进 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推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诊疗水平的提高。
推动临床实践和科研发展
专家共识的制定不仅能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还能够为科研发展提 供方向。通过专家共识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促进相关领域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发展,推动结 直肠癌腹膜转移诊疗技术的进步。
针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类 、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腹腔内给药 的方式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
化疗药物的给药方式
腹腔内给药可以通过腹腔穿刺或腹腔置管的方式实现,给 药后药物可以在腹腔内停留较长时间,保持较高的局部浓 度。
化疗药物在腹腔内的疗效
通过腹腔内给药,化疗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提 高治疗效果;同时,腹腔内给药还可以降低化疗药物的全 身毒性反应。
06 临床实践指南与推荐意见
针对不同分期患者的治疗推荐意见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
对于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推荐在根治性手术前后进行腹腔用药,以 降低腹膜转移的风险。
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对于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腹腔用药方案,以控制病情进展。
胃癌腹膜转移了化疗有效果吗?化疗能治好吗
![胃癌腹膜转移了化疗有效果吗?化疗能治好吗](https://img.taocdn.com/s3/m/6f5f73b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5.png)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经常发生于有不良饮食习惯者、长期酗酒者及某些特殊职业人群,是一种十分难治的疾病。
常见的预防手段是早期筛查和手术切除。
但是,化疗作为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那胃癌腹膜转移了化疗有效果吗?化疗能治好吗胃癌腹膜转移是晚期的一种表现,通常是胃癌术后复发的一种形式。
在此种情况下,化疗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许多临床研究发现,使用化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控制肿瘤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化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期望和心理健康状况。
化疗作为一项整体治疗,可以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抗癌药物杀灭癌细胞,并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减少肿瘤对人体的损伤。
对于胃癌腹膜转移来说,杀灭癌细胞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同时阻止癌细胞扩散到其他部位。
此外,化疗还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抗癌能力,阻止肿瘤的进一步扩散和转移。
通过化疗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胃癌腹膜转移中,化疗和手术可以结合使用,形成肿瘤的多重控制效果。
然而,化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为了减轻这些副作用,化疗通常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
同时,在化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营养平衡和健康饮食。
与放化疗相比,中医短期内缩小瘤体的效果没有那么明显,但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老体弱、转移范围广的患者也能使用。
中医治疗胃癌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从患者整体出发,实施辨证施治,在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的同时,也会调节患者机体,补充元气,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另外选择放化疗的患者,也能联合中医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抑制肿瘤细胞,提高放化疗的疗效,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作为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院长,袁希福老中医结合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并在先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开展中医防癌抗癌,在针对癌症患者的治疗中,既关注当下的问题,还考虑疾病发展的未来趋势,兼顾短期疗效和长期调养的有机统一,从而帮助患者尽可能的延长生存周期。
腹膜转移癌诊断与治疗PPT
![腹膜转移癌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377e5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6.png)
贫血:由 于肿瘤消 耗,患者 可能出现 贫血
发热:肿 瘤可能引 起发热, 但并非所 有患者都 会出现
CT扫描:可 以清晰地显 示肿瘤的大 小、位置和 形态
MRI扫描:可 以更准确地 显示肿瘤与 周围组织的 关系
PET-CT扫描: 可以检测肿 瘤的代谢活 性,有助于 判断肿瘤的 恶性程度
超声检查: 可以快速、 无创地检查 腹部肿瘤, 但分辨率较 低
注意事项:需要定 期监测免疫相关不 良反应,如皮疹、 腹泻等
化疗:通过药 物杀死癌细胞,
控制病情
放疗:利用放 射线杀死癌细 胞,控制病情
免疫治疗:通 过激活免疫系 统,杀死癌细
胞
靶向治疗:针 对特定基因或 蛋白质,杀死
癌细胞
预后与复发预防
肿瘤分期:早期、 中期、晚期
肿瘤类型:腺癌、 鳞癌、未分化癌等
治疗
手术目的:切除肿瘤,防止扩散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术后并发 症等
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等
术后护理:伤口护理、营养支持、 康复训练等
药物类型:包括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等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对多种类型的腹膜转移癌都有一定的疗效
注意事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和并发症
腹膜转移癌诊断与治 疗
汇报人:
目录
护理人员
诊断
治疗
预后与复发预防
并发症与注意事 项
护理人员:XX医 院-XX科室-XX
诊断
腹痛:腹 部疼痛是 腹膜转移 癌最常见 的症状
腹胀:腹 部胀满, 感觉不适
恶心、呕 吐:消化 道症状, 可能与肿 瘤压迫胃 肠道有关
整合素αvβ3与胃癌腹膜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整合素αvβ3与胃癌腹膜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22056f5f705cc17552709fe.png)
实 用 临 床 医学 20 0 7年 第 8卷 第 4期
P at a C ii l ei n , 0 7 V l , o r c cl l c dc e 2 0 , o 8 N 4 i n aM i
整 合素 a l v3与 胃癌 腹膜 转 移 机 制 的研 究进 展  ̄
淋 巴 结 清 扫 的 胃 癌 根 治 术 , 术 后 5年 生 存 率 仅 3 左 但 5
右 叫 。腹 膜 转 移 是 术 后 复 发 转 移 的 常 见 方 式 。 文 献 报 道 _ 2
在 胃癌 术后 复 发 的诸 类 型 中 , 膜 种 植 性 复 发 占 5 以 上 , 腹 O 且 系 多 数 复 发 患 者致 死 的 直 接 因 素 , 目前 胃 癌腹 膜 种 植 转 移 的 机制 尚不 十分 清楚 , 多 数 认 为 是 胃 癌 腹 膜 种 植 性 播 散 , 但 胃癌 腹 膜 种 植 性 播 散 主 要 来 源 于 腹 腔 游 离 癌 细 胞 或 微 转 移
余 世 潮( 述) 揭志 刚( 综 , 审校 )
( 昌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普 外科 , 南 南昌 3 0 0 ) 3 0 6
关 键 词 : 合 素 a ;胃癌 ;转 移 整 v 中图分类号 : 752 R 3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0 9 14 20 )4 0 3 — 0 1 0 —8 9 (0 7 0 — 1 5 2
胃 癌是 我 国 常 见 的 消 化 道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 然 采 取 广 泛 虽
互连接 构成 2 O多 种 不 同 的 整 合 素 分 子 。 整 合 素 ae v3受 体
为 一 跨 膜 异 二 聚体 糖 蛋 白 复 合 物 , 主要 表 达 于增 殖 的血 管 内 皮 细 胞 上 , 正 常 的 血 管 内 皮 细 胞 上 检 测 不 到 , 受 体 主 要 在 该 介 导 内皮 细 胞 间 、 内皮 细 胞 与 细 胞 外 基 质 的 相互 粘 附 及 细 胞
腹膜转移癌
![腹膜转移癌](https://img.taocdn.com/s3/m/6d10692a647d27284b735198.png)
疾病名称中文名:腹膜转移癌别名:转移性腹膜肿瘤疾病概述腹膜转移癌临床多见,是癌细胞经血路腹膜转移或腹膜直接种植生长所致。
多继发于腹腔内肝、胃、结肠、胰腺和卵巢、子宫的癌肿和腹膜后的恶性肿瘤,也可继发于肺、脑、骨骼鼻咽部的肿瘤以及皮肤黑色素瘤等。
此阶段的患者病情发展快、预后差,临床治疗难度大,多需采用联合治疗措施。
流行病学腹腔转移性肿瘤的发病率及各脏器来源比例未见有大宗统计报告。
在临床常被认为是晚期疾病,或放弃手术,或仅作姑息性手术,病人生存期短死亡率高。
疾病病因主要发病部位是腹腔内器官,以卵巢癌和胰腺癌最多,其次为胃、子宫、结肠及淋巴系统。
腹膜外的肺癌和乳腺癌亦可转移到腹膜,30%的白血病病人可有腹膜累及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和残余微小病灶的存在,是腹腔内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腹膜转移的关键因素,它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极易种植于手术解剖损伤的腹膜表面、裸露的间皮下结缔组织上从而引起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
腹腔内游离细胞的来源有:1.肿瘤细胞浸透腹腔脏器浆膜,直接落入腹腔其阳性率与肿瘤生物学特性和浆膜浸润面积成正比。
2.术中未能妥善隔离,落入胃肠腔内的癌细胞随胃肠液经残端流入腹腔。
3.手术区域被切断的血管淋巴管内癌栓随血流和淋巴液流入腹腔腹腔内残存微小病灶包括:无法彻底手术切除的微小癌灶;腹腔内癌细胞被手术区域内纤维素样物凝固后形成保护层,使之不易被免疫细胞吞噬,形成残存小癌灶加之因手术和麻醉等打击,机体免疫力下降癌细胞增殖,形成肿块鶒,最终导致腹腔局部区域复发和转移。
另外,在临床有时可出现来源不明的腹腔转移肿瘤。
虽经各种检查仍难以明确原发病灶。
发病机制腹腔转移性肿瘤可继发于全身多种器官和系统的不同组织,其常见的转移方式为:腹腔外或腹腔内脏器的肿瘤经血运转移、经淋巴转移;腹腔内脏器、腹壁的肿瘤直接种植、浸润转移。
其中,腹腔镜手术或剖腹探查、肿瘤切除手术导致种植是临床中较多见且重要的转移方式。
腹膜转移癌75%以上是转移性腺癌(图1),腹腔脏器健康搜索的癌瘤累及浆膜后瘤细胞脱落,弥漫种植于腹膜、大网膜或肠系膜的表面,生长繁殖被腹膜的结缔组织所包绕形成大小健康搜索不等的转移性结节,结节可呈米粒状,结节状。
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价值
![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c483d0c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f.png)
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价值张慧卿;何波【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诊断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胃癌晚期患者95例,其中发生腹膜转移32例,无腹膜转移63例.检测血清CA125、CEA和CA199水平,以血清CA125>35 U/ml、CEA >2.5 ng/ml、CA199>27 U/ml为阳性,并与病理组织和细胞学"金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血清CA125、CEA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38.9%(37/95)、55.8%(53/95)和53.7%(51/95).CA125诊断腹膜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6%(29/32)、87.3%(55/63),均明显优于CEA的25.0%(8/32)、28.6%(18/63)和CA199的37.5%(12/32)、38.1%(24/63).结论血清CA125可作为胃癌腹膜转移有效的预测和诊断指标.【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2(034)012【总页数】2页(P1672-1673)【关键词】胃癌;腹膜转移;糖类抗原125;诊断【作者】张慧卿;何波【作者单位】江西省肿瘤医院内三科,南昌市,330029;江西省肿瘤医院内三科,南昌市,33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1981 年,Bast等[1]用卵巢浆液性乳突状囊腺癌细胞系OVCA433免疫小鼠,再与骨髓瘤杂交纯化得到一株单克隆抗体,命名为OC125,而对应的抗原命名为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也称为黏蛋白16(MUC16)。
多年来,CA125一直被视为卵巢癌相关抗原,在卵巢癌的诊治、监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有研究表明,CA125的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病理类型和转移方式存在密切关联[2-3]。
Fujimura等[4]对 12 例血清CA125≥35 U/ml的胃癌患者进行电子腹腔镜检查,结果12例患者均存在腹膜转移。
胃癌腹膜转移的螺旋CT诊断
![胃癌腹膜转移的螺旋CT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610fddb52ea551810a687e1.png)
胃癌腹膜转移的螺旋CT诊断目的:探讨胃癌腹膜转移的螺旋CT表现及其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例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螺旋CT表现。
结果:胃癌腹膜转移主要表现为肠系膜、大网膜的密度增高模糊,内见条索状、结节状阴影,可有壁层腹膜的增厚、结节,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水,严重时出现腹盆腔包块、肠梗阻等征象。
结论:螺旋CT对于诊断胃癌腹膜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治资料。
标签:胃癌;腹膜转移;螺旋CT;诊断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60%的晚期胃癌患者死于腹膜转移[1],部分患者腹膜是肿瘤复发的唯一部位[2]。
螺旋CT能够判断胃癌有无腹膜增厚、网膜及系膜的转移、腹水等,对于指导临床诊断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26例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螺旋CT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胃癌腹膜转移的螺旋CT表现及其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26例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螺旋CT资料,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42~73岁,平均52.6岁。
临床主要表现有上腹部隐痛不适、嗳气、反酸、呕吐、黑便、进行性消瘦等。
本组26例腹膜转移患者中7例于胃镜确诊胃癌后行CT扫描发现腹膜腔转移,18例为胃癌根治术后半年至3年内CT复查患者,1例在CT检查前未发现原发肿瘤,扫描过程中同时发现胃壁不规则增厚以及腹膜转移征象,后经胃镜病理证实为胃癌。
1.2 方法采用本院SIEMENSSOMATOM AR.Star型CT机。
先行腹部平扫,层厚10 mm,螺距为1;增强扫描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85~100 ml,注射速率为2.5~3.0 ml/s,在注入造影剂后行动脉期(25~30 s)及静脉期(65~70 s)双期扫描。
本组6例仅行平扫,其余患者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
2 结果腹水21例(80.8%),其中少量腹水8例,中等或大量腹水13例;肠系膜、大网膜密度增高、模糊、结节形成15例(57.7%),其中2例出现“网膜饼”;腹膜增厚、结节状强化3例(11.5%);有1例(3.8%)出现卵巢种植转移灶;1例(3.8%)出现肠梗阻;以上几种征象常同时出现。
手术联合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手术联合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853187131b765ce0508144f.png)
p c yd r p r s s ?[ ]. rJ R e mao, 9 4, 3( : 7 — a he emoe ot i J B h u t! 19 3 7) 6 7 i os
6 9. 7
[ ]. D r t ,9 6,3: 1 J J emao 19 2 4 9—4 4. l 2
[ 马东 来 , 4] 乔
菊, 方 凯 .厚 皮 指 症 [ ] J .临 床 皮 肤 科 杂
关节均可受 累 , 次 累及双 手小 关节 、 、 、 、 、 等 , 依 髋 膝 躁 腕 肩 早 发 骨 关 节 炎 改 变 是 致 残 的 主 要 原 因 ,8 的 患 者 脊 柱 受 累 可 3% 出现 短 躯 干 畸 形 。 影像 学 特 点 均 表 现 为 普 遍 性 扁 平 椎 并 椎 体 终 板 不 规 则 、 骺 增 大 、 发 性 退 行 性 变 和 关 节 周 围 骨 质 疏 骨 继
Su g r o b ne t n r p r t ne lhy e t e m i e f so o a i n s wih d a c d g s r c c r i o a r e y c m i d wih i t a e io a p r h r c p r u i n f r p te t t a v n e a t i a c n m
松 , 滑膜炎 和其他 炎性 改变 、 线无破 坏 性改 变 , 无 x 目前 无 特 异 的 治 疗 方 法 。 P DD是 一 种 良性 、 见 的疾 病 , 据 其 临 床 表 现 加 上 放 射 少 根 学 和 常规 的实 验 室 检 查 即 可 作 出 诊 断 , 节 腔 内 注 射 糖 皮 质 关
期 胃癌 2 6例 , 机分 为 研 究 组 14例 , 照 组 9 2 随 3 对 2例 , 究 组 行 术 中 、 后腹 腔 温 热 灌 注 化 疗 , 照 组 行 全 身 化 疗 , 对 其疗 效 进 行 研 术 对 并
胃癌常用化疗方案及其评价
![胃癌常用化疗方案及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42e3dc4bb4cf7ec4afed01b.png)
5 治 疗511 手术适应症 经胃镜、X线钡透、CT等方法证实为残胃或吻合口胃癌复发,即使邻近脏器有侵犯,仍有可能切除时,在排除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营养不良以及全身广泛转移等情况时,应积极地予以及时手术行残胃全切术或残胃部分切除术。
512 手术方法 复发性胃癌治疗主要以再次手术治疗为主,由于残胃复发癌诊断时多为中晚期,腹腔手术后粘连和癌性浸润粘连,使再次手术的难度增大,危险性增加、操作更加复杂。
再次手术选择切口非常重要,要求手术切口暴露好、能满足手术操作、视野清晰,一般选上腹正中切口,切除剑突,向下延至绕脐2~3cm,遇有肋弓狭窄者,可向左加4~5 cm,切断腹直肌,以利暴露,如残胃累及贲门者,加作胸腹联合切口或经左胸第8肋床切口进胸。
进腹时,一般都有腹腔脏器与腹膜粘连,要小心仔细分离,注意不要分破残胃或肠管,进入腹腔后仔细探查以了解肿瘤复发的位置、与临近脏器浸润情况及粘连程度,肝、脾、胰结肠、盆腔、肠系膜、腹膜等转移情况,以及有无血性腹水。
当复发肿瘤主要在残胃内,胃癌复发为早期,胃外脏器无转移时,肿块较小或较局限,残胃较大时,可行残胃部分切除术,保留胃底部分胃组织,以保留胃的部分消化功能。
但保留部分胃组织必须是确保根治原则。
如果肿瘤较大,部分胃切除或仅切除吻合口不能取得根治疗效时,应行根治性残胃全切术,如果残胃发生贲门癌时,应行根治性残胃全切术+食管下段切除术,并清扫胃周淋巴结。
消化道重建以空肠间置代胃或R oux-Y吻合术式为主[5~7]。
如果残胃肿瘤侵犯邻近脏器如脾胰体尾、横结肠、肝左叶等,但无腹腔广泛转移,而受侵器官与残胃仍能切除时,力争行残胃全切+受侵器官联合脏器切除,仍能获得较好疗效。
如果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转移或盆腔种植、腹腔广泛粟粒样癌结节已无法行根治性切除术,可行姑息性切除主要肿瘤,以减轻肿瘤负荷。
对不能切除的病人,作胃肠捷径吻合术,以改善梗阻症状,对残胃肿块较大无合适胃壁与空肠作捷径吻合,而需要解除梗阻,维持营养的病人,可作空肠造瘘,以利术后经造瘘管给营养物质和水、电解质。
胃癌腹膜微转移检测及其与胃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胃癌腹膜微转移检测及其与胃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f1f88cf2cc58bd63186bd84.png)
21 00年 4月
第 l 第 4期 8卷
・
80 ・ 7
囹综述 囹
胃癌 腹膜 微转 移检 测 及 其 与 胃癌预 后 关 系 的研 究 进 展
刘振 芳 韩 晓鹏 李 文慧 刘宏斌 , , ,
R s ac rge so fd tcin p ro e lmirmea ts n rg o i i p t ns e e rh po rs in o ee t ei n a co tsa i a d po n s n ai t o t s s e wi a tc c n e t g si a c r h r
g s rc c n e . at a c r i
【 e od 】ar a i m ; roel i o e s s ;o cl og cnl yt o m kr K yw rsgs c rn api namc m tt i m l u r io t ho g; m r a e t c co i et r a a s e a b l y e o u r
方法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 。
2 微 转 移 检 测 方 法
膜微转移亦是当今 提高进 展期 胃癌疗效 的关 键课 题 之一 。
近 年 的 的研 究 认 为 胃癌 腹 膜 播 散转 移 是 一 个 多 阶 段 、 贯 序 的复 杂 过 程 , 其 独 特 的转 移 机 理 和 路 径 , 着 分 子 生 物 学 有 随
n a c o tsa e ae, h ig o i a d te t n fc n e n o i r v h u vv ae o ain s w t e lmir me a ts s r t i t e da n ss n r ame to a c r a d t mp o e t e s r ia r t fp t t i n l e h
胃癌的转移途径
![胃癌的转移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f772a13216fc700abb68fc7c.png)
胃癌的转移途径文章目录*一、胃癌的转移途径*二、如何预防胃癌*三、胃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胃癌的转移途径1、胃癌的转移途径之直接播散浸润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
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脾、横结肠、空肠、膈肌、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
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等处。
2、胃癌的转移途径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占胃癌转移的70%,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贲门旁、胃上等淋巴结。
晚期癌可能转移至主动脉周围及膈上淋巴结。
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3、胃癌的转移途径之血行转移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肾、脑、脑膜、脾、皮肤等处。
4、胃癌的转移途径之腹腔种植性转移胃癌侵及浆膜可脱落在腹腔内引起种植。
见于腹腔、肠系膜、肠壁和盆腔,均属于疾病的晚期。
临床上癌性腹膜炎、大量的血性腹水、肠腔压迫梗阻等都是由胃癌转移而来。
如何预防胃癌1、提高对胃癌的惕和认识。
2、检查和治疗癌前病变。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溃疡、胃息肉、胃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列为胃癌前期病变。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感染阴性者的3~6倍),应定期检查和治疗。
3、胃镜检查。
胃镜诊断应为早期胃癌诊断的方法,胃镜观察对怀疑有溃疡、胃黏膜异形增生或胃癌的病例,取活检能获得早期病理诊断依据。
4、影检查。
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也是一种能早期发现病变的方法,但为了确诊,仍应动员进行胃镜检查并进行活检,以得到病理的诊断。
5、超声内镜检查。
现在有一种新的胃镜可以安装超声探头,对胃隆起性病变如黏膜下或胃壁外肿瘤均可获得早期诊断,并能清楚地显示胃壁的各层结构和肿瘤侵犯的深度。
6、对可疑病人一定要追踪观察,在1~3个月内复查一次。
《胃癌腹膜转移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胃癌腹膜转移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8dfb3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0.png)
手术适应证包括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能够耐受手术;原发灶 可切除或已得到控制;腹膜转移灶局限,有可能完全切除; 无远处转移或远处转移已得到控制。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是胃癌腹膜转移的重要治疗手段,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化疗药物可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 状况选择单药或联合用药。
病理学检查在胃癌腹膜转移的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 胃癌的分期、分型及转移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同时,病理学检 查还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05 胃癌腹膜转移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策略及适应证
手术治疗策略
对于胃癌腹膜转移患者,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原发灶切除、腹 膜转移灶切除和腹腔热灌注化疗等。手术目的是尽可能切除 肿瘤,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心理康复过程,提供情 感支持和心理安慰,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 来的心理困扰。
07 总结与展望
共识内容总结
强调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
包括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探查和病理学诊断等多个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的诊断依据 。
推荐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整合外科、内科、放疗科、介入科等多个学科资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诊断方法
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 等)以及腹水细胞学检查等手段,可以对胃癌腹膜转 移进行诊断。同时,腹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腹膜病 变并取活检,是确诊的重要手段之一。
03 影像学检查在胃癌腹膜转 移中应用
影像学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 简便易行,可用于初步筛查胃癌腹膜转移,评估腹水及腹膜增厚情况。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可清晰显示腹膜增厚、结节及腹水等转移征象,评估转移范围和程度。 磁共振成像(MRI)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发现腹膜小结节及评估腹膜受累情况。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可全面评估全身转移情况,但价格昂贵,一般不作为首选。
胃癌晚期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方法
![胃癌晚期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33e3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f.png)
胃癌晚期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出现在胃部的内壁组织中。
该疾病可以被分为五个主要阶段:0(最早的阶段)到IV(晚期)。
在晚期胃癌中,癌细胞已经蔓延到胃壁之外,甚至扩散到周围组织和器官,这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增加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晚期胃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有效治疗方法1. 化疗化学疗法是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来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在晚期胃癌患者中,化疗通常与手术结合使用。
化疗可以减少肿瘤大小,缓解痛苦和症状,并用于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和其他类型的癌症的治疗。
尽管这种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副作用,例如呕吐、脱发、口腔溃疡等,但它仍然是晚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之一。
2. 放疗放疗是通过使用高能量射线来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在晚期胃癌患者中,放疗通常与手术和化疗结合使用。
放疗可用于控制疼痛、缓解症状和扩大晚期胃癌患者的寿命。
由于放疗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疲劳、恶心等,因此必须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该治疗方法。
3. 手术手术是移除癌细胞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去除病变组织,减少癌细胞繁殖的可能性。
在晚期胃癌患者中,手术通常与化疗和放疗联合使用。
但是,由于晚期胃癌已经扩散到其他部位,因此手术可能对患者的治疗没有帮助。
因此,必须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采用手术治疗。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通过识别和攻击癌细胞使用的特殊蛋白质来治疗癌症的方法。
在晚期胃癌患者中,靶向治疗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
靶向治疗可以更加准确地攻击癌细胞,从而减少副作用。
目前,有许多靶向治疗药物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胃癌。
二、治疗方法1.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
晚期胃癌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
医生必须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这可能包括放疗、化疗、手术、靶向治疗或这些治疗方法的组合。
胃癌腹膜转移机理研究现状
![胃癌腹膜转移机理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1756f547767f5acfa1c7cd4f.png)
① 胃癌浸透 胃壁浆膜 层 , 游离癌 细胞 自浆膜 面脱 落入 腹腔 ; ②游离癌细胞黏附于 腹膜 ; ③癌 细胞侵袭 腹膜 , 及形 成新生
毛细血管 , 沿血管周 围增殖 。腹膜转移过程中有很多相关 因子参 与 , 其中某些 可能对提高进展期 胃癌 的早 期诊断及治 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2 腹膜转移与癌细胞的活性及腹膜特征的关 系: 种子 一土 “
胃癌仍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死亡率仍居恶性
肿瘤首位 。临床上确诊时 I期 胃癌仅 占 4 1 . %。多数为进展 期… , 癌细胞 易脱落人 腹腔 , 形成腹 膜播 散种植 , 危害 严重 。
且术后复发病例 中有 5 %为腹膜种植转移 J 0 。
1 胃癌的腹膜转移 过程 胃癌腹膜转移是 一个 复杂过程 , 包括 3个连续 的步骤 :
癌根治术疗效 的关键问题。 胃癌腹膜转移是一个多阶段 、 因素参 与的复杂病理过程 , 多 本文就其 近年 来的研
究 成果 进 行 综 述 。
【 关键词】 胃癌 ; 腹膜转移 ; 机理 【 中图分 类号 】 752 R3 .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62 49 ~(090 — 97 0 1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2 20 )5 08 — 4
目前关 于胃癌腹 膜种 植转 移 的机制 , 多数 学者 倾 向于 “ 种子 一土壤 ” 学说(eda dsf yo ei) se n o hpt s 。即癌细胞 自原 l h s
细胞外基质的 主要成 分。Fn I e gJ 等 研究 发现 , 具有 侵袭 性的 胃癌细胞表达 MM 2 MMP一9 而非侵 袭性 胃癌细胞 P一 、 , 中则不表达 ; 膜型基质金 属蛋 白酶 ( MT—MM ) P 主要 产生于 成纤维细胞 , 能激活 MMP一2前体蛋 白, 与降解 癌细胞周 参 围基质 j 。另外 , 激酶 型纤溶 酶原 激活物 ( P 作 为丝 尿 u A)
胃癌腹膜转移怎么治疗比较好?如何控制病情
![胃癌腹膜转移怎么治疗比较好?如何控制病情](https://img.taocdn.com/s3/m/1c42735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e.png)
胃癌是起源于胃壁表层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引发贫血、食欲不振、黑便、胃穿孔等多种类型的症状。
腹膜转移癌主要为腹腔内恶性肿瘤转移到腹膜上的情况,可以使腹膜出现很多的点状病灶,严重则是可以出现腹腔积液、腹部肿块及疼痛,甚至出现肠梗阻的情况。
那么,胃癌腹膜转移怎么治疗比较好?如何控制病情出现腹膜转移属于晚期的情况,治疗上主要采取姑息性的治疗,手术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患者需要采取全身化疗治疗的。
如果存在腹腔积液是可以采取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待患者腹腔积液改善后,可以往腹腔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从而控制腹膜转移癌病灶。
腹膜的转移癌,是指癌细胞经过血行或者腹膜种植转移至腹膜导致一种癌症,多继发于的腹腔内的肝脏网膜、结肠、胰腺、卵巢、子宫肿瘤的转移。
一般来说,腹膜转移的病人的病情发展较快,预后较差,需要多种方式的治疗相结合,以前将腹膜转移看作癌症晚期而放弃治疗,但随着影像学病理学以及手术学的进展,对此有新的认识,也取得了一些疗效,但是最终来看其预后还是比较差的。
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腹腔的化疗、中医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就是腹膜肿瘤的减瘤术,腹膜肿瘤的减瘤术是指将肿瘤病灶以及可能被肿瘤侵犯的网膜、腹膜一并切除而达到减少肿瘤负荷,改善患者症状以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中医治疗胃癌腹膜转移,不仅能联合化疗弥补化疗的不足,对于不能或者不愿化疗的患者,也可以单独使用。
中医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施治,坚持扶正祛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控制原发病灶和转移症状上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同时还能全面调理患者的机体,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使患者体内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达到平衡,以抵抗癌肿的发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袁希福老中医在四十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与总结中,提出针对癌症“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并将理论指导临床工作,配合中医药来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脑瘤等常见恶性肿瘤,以及放化疗后、术后康复调理,以调节患者正气亏虚的状态,改善饮食、睡眠、体力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争取更多的生存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腹膜播散
胃癌腹膜传播的临床表现
胃癌一旦侵犯腹膜,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水,加之胃肠蠕动受限,故病人首先感到腹胀,饭后尤加重,总觉得食物积存在上腹部,故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全身倦怠感,贫血,面色苍白。
胃癌卵巢转移者表现月经异常,血量增多,阴道断续出血。
体检可有上腹压痛或可扪到包块。
腹部叩诊有腹水征。
肛门指诊,可触及较硬的,不整形且固定结节或包块,妇科双合诊可扪到肿大的卵巢或包块,有触痛。
伴有癌性粘连性肠梗阻时,可出现恶心呕吐,不解大便不排气,腹胀呈进行性加重,出现典型的部分性或完全性肠梗阻表现。
使病人的一般情况迅速恶化,呈现恶病质。
胃癌腹膜播散诊断
腹部少量腹水有时体征不明显。
施行B型超声波检查可准确的明确腹水之有无及多少。
可施行腹腔穿刺抽吸腹水。
一般为淡黄色,亦有少数病例为血性腹水。
腹水下午细胞学检查,有助确定诊断,但往往需反复进行多次检查才能检出癌细胞。
实际上临床实践中更多的病人确诊是因为肠梗阻或卵巢肿瘤再次施行手术时明确诊断的。
胃癌腹膜播散原因
胃癌侵犯浆膜后,在浆膜面的癌细胞容易脱落入腹腔,而引起腹腔内种植性转移。
根据临床研究:胃癌细胞脱落至腹腔与胃癌是否侵及胃浆膜及侵犯胃浆膜的面积大小有关,如胃癌浸润深度未侵犯至胃浆膜(S0)者腹腔内游离癌细胞0%;可疑胃浆膜侵犯(S1)者9.1%~18.8%;胃癌已透胃浆膜(S2)者33.3%~36%;胃癌侵及胃风吹雨打脏器(S3)者59.4%~65.2%。
另外随着受侵犯浆膜面积扩大,其腹腔内游离癌细胞阳性率依次递增,胃癌侵犯胃浆膜面积大于20cm2者腹腔内游离癌细胞阳性率50%~73.3%。
临床研究:检查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率以盆腔采集标本为最高,故多数学者认为胃癌卵巢转移主要是经腹膜途径,一般发生率10%~21%。
胃癌腹膜复发的病理
前已述及腹腔内的游离癌细胞的阳性率除与胃癌浸润深度及浆膜面积的大小有关外,还与胃癌大体类型、分化程度及生长方式有关,如游离癌细胞多见
于浸润型(BorrmannⅢ、Ⅳ)胃癌,低分化和分化不良者比较高、中分化者游离癌细胞阳性率高;巢状与弥漫性生长比团块状生长的游离癌细胞最性率高。
腹膜复发率
1966年全日本统计,胃癌腹膜复发占28%,居复发病例的第二位。
但日本有的报告腹膜复发率为40%,复发最多为腹膜。
1981年日本外科学会的资料,腹膜复发率33.6%~54.7%,居复发病例的第一位。
总之,胃癌发生腹膜复发播散转移者是比较多的,且往往常并有癌性肠粘连性肠梗阻,促使患者短期死亡。
一组病例报道胃癌术后腹膜转移51.7%。
其中合并肠梗阻者占30%。
Nakajima将癌的浆膜外观形态分为正常型、瘢痕型、结节型、苔状型、腱状型和颗粒型六种,后三型腹腔内游离癌细胞阳性高,而前几型较低。
陈峻青则将癌的浆膜外观形态分为正常型、反应型、结节型、腱状型、多彩弥漫型和苔状型六种。
刘庆华发现正常型及反应型腹腔内无游离癌细胞检出,结节型阳性率10%,而后三型阳性率高达60%左右。
朱少俊等将腹腔内游离癌细胞阳性率高,而组间无显著差异的腱状、苔状型、颗粒型和多彩弥漫型浆膜外观归为Ⅰ型,结节型为Ⅱ型,极少检出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正常型、反应型、瘢痕型归为Ⅲ型。
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阳性率为Ⅰ型47.3%;Ⅱ型16.7%;Ⅲ型0%。
日本神前等将腹膜复发分为5种类即结节散在型、小结节撒布型、弥漫型、弥漫浸润型、浸润硬化型和卵巢型。
胃癌的卵巢转移过程中以雌激素受体ER(癌细胞)-雌激素(卵巢)为纽带的特殊器官的亲和性起重要的作用。
故雌激素水平较高的卵巢对ER阳性的癌细胞起着阳性趋化作用或“选择”作用,谓胃癌易转移卵巢的缘故。
弥漫型多为早期复发,浸润硬化型多为晚期复发。
日本胃癌研究会将腹膜扩散程度分为P0(无腹膜扩散),P1(胃癌附近腹膜,大网膜及横结肠癌扩散),P2(横结肠下及膈肌腹膜少数癌灶),P3(远处腹膜多数癌灶扩散)。
腹膜癌扩散不仅病变扩大而且恶性度也增高。
胃癌腹膜播散治疗及预防
根据胃癌浸润的深度,浆膜是否被侵犯以及胃癌细胞穿透浆膜的面积范围大小,对可能有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者,除选择合理的根治手术外,还应在术中析后采用杀灭游离癌细胞的方法,预防术后的腹腔内胃癌腹膜复发。
对已经发生复发者采取积极的腹膜抗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胃癌腹膜播散国内外诊治情况:
国外报道
1.胃浆膜受累患者,即使施行根治性切除后,仍有大约50%的病例复发,可能是手术时癌细胞已有腹膜内播散,叵手术期间癌细胞腹膜内播散。
在一组309例胃浆膜受累的胃癌切除时,44%的病人在腹腔内有游离癌细胞,胃浆膜癌侵犯区10cm2或小于10cm2病例,游离癌细胞22%阳性,5年生存率31%,而胃浆膜癌侵犯大于20cm2的病例,72%可发现游离癌细胞,其5年生存率仅8%。
胃浆膜受累但无脱落癌细胞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提高到40%。
足见预防胃浆膜癌细胞脱落在腹腔内非常重要。
2.14例胃癌腹水癌细胞患者,根据摄取3H-胸腺嘧啶甙量的分析,表明其中12例的癌细胞呈很高的活力,而腹腔内注入丝裂霉素后所得癌细胞3H-胸腺嘧啶苷摄取活性显著降低,说明腹腔化疗有抑制癌细胞作用。
故主张在关腹前在腹腔内再注入抗癌药物并与腹腔内置药泵,术后继续腹腔化疗。
腹腔内给以小剂量或中剂量药物直接到癌灶可以增加肿瘤的药物浓度和总量,提高对癌细胞毒性,同时减少到达血浆的药量,降低全身毒性。
药物动力学模型表明,腹膜腔内直接给药较静脉给药更有利物与腹腔脏器接触。
解剖研究和实验证实,注入腹腔药物主要通过门脉循环,经肝脏时便代谢成无毒的形式进入体循环,5-Fu首先通过肝脏时,就在肝内块速而完全的代谢。
即使药物浓度超过全身耐受水平,在腹腔内给药仍然是安全的。
当肿瘤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的易损期时,药物便与缓慢分裂的肿瘤细胞接触。
此外,腹腔药物由组织间隙的组织液亦可经毛细淋巴管至淋巴道流经各站淋巴结,对淋巴管与淋巴结内癌细胞亦有杀伤作用。
为保证药物与肿瘤的接触腹腔内必须有足够容量的液体。
缺点是药物穿透实体瘤的深度是有限的,故若能结合实体瘤所属动脉灌注化疗则效果更好。
国内有报道
1.用4层干纱圸覆盖或用TH胶膜封闭胃癌浆膜,局部印片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癌细胞不能通过胶膜。
另外为了预防胃癌脱落的游离癌细胞在腹腔内种植,在手术关腹前用生理盐水或低渗(蒸馏水)低热(42~43。
C)脱落癌细胞杀灭剂灌洗腹腔5~30分钟,可杀灭腹腔内游离癌细胞。
2.有报道与腹腔抗癌药合并施行放射治疗。
亦有推存施行全腹腔放疗,有生
存3~5的病例。
胃癌卵巢转移仅是腹膜转移的一部分。
仅仅施行手术切除卵巢转移癌意义不大,甚而加速病人死亡,因卵巢切除可促进癌细胞迅速扩散。
还有报道,施行子宫和域附件切除手术后,66.6%于术后半年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