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与练 第七章 第2课 城市化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2 城市化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2 城市化 新人教版

1.逆城市化
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现代 交通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心地价的上涨和环境恶化,使部分人口由 城市迁往乡村或小城镇。
2.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分 析
(1)分析该城市 0~6 km 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的变化。图示 1985 年企业总数为 310,中心城区累计百分比约为 60%,则中心城区企 业数量约为 186;2004 年企业总数为 4 733;中心城区累计百分比约 为 20%,中心城区企业数量约为 947;2013 年企业数量 6045,中心 城区累计百分比约为 8%,中心城区企业数量约为 484。故 0~6 km 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在 1985~2004 年增多,在 2004~2013 年减少。
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
成因
措施
资 耕地面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源 积减少 占用大量耕地 短 水资源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 缺 短缺 水量增大
城市、公共建设节约 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 率,治理水污染
(2017·江苏单科)“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 接受。下图为“1986~ 2015 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 年
B.2005 年
C.2007 年
D.2011 年
(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考点一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7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7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教学案(含解析)

【第2讲城市化】之小船创作1.城市化概述(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3)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意义①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

②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时间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C(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A或B(填字母)阶段。

如下表所示。

[知识拓展]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方法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

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如图1所示。

2.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

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如图2所示。

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

如图3所示。

图1 图2 图3[易误点拨] 逆城市化并不是城市化的倒退虽然逆城市化阶段人口向市外迁移,但其性质还是城市人口,并不从事农业活动,因此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并不是城市化的倒退。

◎考法1 依据相关统计图表分析,考查城市化进程与特点(2019·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高考冲刺)城市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速度变化可用倒U型曲线来表示。

读图完成1~2题。

1.依据城市化速度曲线图可以推断( )A.M点、N点城市化水平相同B.MP阶段城市化问题突出C.PN阶段,城市化水平逐渐下降D.N点后城乡差距扩大2.英国是城市化最早的国家,英国城市化目前处在( )A.MP阶段B.P阶段C.PN阶段D.N阶段1.B 2.D[第1题,M点处于城市化起步阶段,速度慢,水平较低,PN阶段城市化速度降低,但城市化水平并未降低,N点城市化水平高于M点;MP阶段是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会出现很多城市化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N点之后城镇人口规模趋于稳定,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课件 新人教版

3.关于世界两类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50~1965年期间,两类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差不大 B.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依然很快 C.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市化水平接近发达地区 D.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
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解析】 交通条件改善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可结合城市化的 表现与作用,从城市数量、规模、人口迁移方向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等方面分析解答。
【答案】 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 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 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 完善。
【答案】 D
2.(2015·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
上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 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 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 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 断提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心区人口密度下降,郊区人口密 度增大,说明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工业、商业向郊区迁移,体现了城 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时间变化的“S”形曲线
(1)A(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2)B(中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 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3)C(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 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第二讲 城市化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第二讲 城市化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2.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①郊区
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 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②逆城市化:是
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的现象。③再城市化:发达
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 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 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
第二讲
城市化
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化、城 市化水平、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城市化初期 关键术 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合理的城市 语 化、过快的城市化、生态城市、节能建筑、绿色交 通、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协调、良性循环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分初期缓慢发展阶段、中期 加速阶段和后期成熟阶段。 关键规 (2)世界城市化空间的差异,表现在发展中国家与 律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时间、速度、城市化水平及所 处阶段的不同。
很快 ,市区出现了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推进_______
C: 后期阶段 _________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 缓甚至停滞
3.地区差异 C 填字母)阶段。 (1)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 __( 或B 填字母)阶段。 (2)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 A _____(
1.影响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原因 求提高,郊区基础设 人口增长快,农村劳 施完善 动力过剩
1. 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快慢不同。城市化水
平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百分比越高,城市化水 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是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 如发达国城市化水平高,但目前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相 反。
有起步晚、速度快的特点,对应着图中的丁折线;世界平均

2020《导与练》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 第2讲 城市化讲义 Word版含答案

2020《导与练》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 第2讲 城市化讲义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第2讲城市化(对应学生用书第100页)(对应学生用书第100~101页)1。

读“不同时期A、B两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1)~(2)题:人口增长过快,(1)城市人口比重标志着城社会服务短缺等).(2)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3.城市化的意义(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带来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4。

世界城市化进程(1)时间差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明显①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市化水平。

(2)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变化。

(3)图中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B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是B国。

(4)图中A国城市化的特点是水平低,速度快。

(5)当前B国出现了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回流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城市化”. 2。

读图,填表:阶段图示城市化的特点初期阶段A水平较低,速度较慢发展中国家中B水平较1。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两大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城市化有利于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2)不利影响①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②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社会问题。

2.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3.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C )A.逆温现象B。

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D。

“臭氧空洞”(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对应学生用书第101~104页)考点一城市化的特点与进程(2017·江苏卷改编,21~22)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①1985~2004年增多②1985~2004年减少③2004~2013年增多④2004~2013年减少A.①②B.②③C。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7章 第2讲 城市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7章 第2讲 城市化

污染
34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 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恶化
35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
大气污 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
环境 染 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 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
31
考点 2|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32
33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
成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措施
耕地面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
资源 积减少 占用大量耕地
少占耕地
短缺 水资源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
短缺 用水量增大
40
(1)据图推测,2003~2013 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41
(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
1
栏目 导航
基础自主落实 考点分层突破 分层限时集训
2
(对应学生用书第 100 页) (一)城市化 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
1.使人口离开乡村的因素,称为推力,包括 ABG 。(填图中字母) 2.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称为拉力,包括 CDEF 。(填图中字母) 3.城市化的意义: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 观念等的巨大变化,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第2讲城市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第2讲城市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讲城市化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019·江苏卷,9~102018·江苏卷,292017·天津卷,2以文字或统计图表资料为背景,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9·江苏卷,11~122019·江苏卷,23~24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城市化的特点与进程1.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推力——促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等)。

(2)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3.城市化的意义(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带来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4.世界城市化进程(1)时间差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明显①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大部分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两大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城市化有利于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2)不利影响①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②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社会问题。

2.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考点一城市化及其特点(2019·江苏卷,9~10)如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回答(1)~(2)题:(1)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A.人口总数减少B.老龄化加剧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2)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思路点拨:第(1)题,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构成的相关知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章 第二讲 城市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章 第二讲 城市化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 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 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②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 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 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2)解决漫画所反映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
解析:通过建设卫星城,可以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从
而减轻城市的环境污染。
答案:D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例1] (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 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 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所示。
精品课件
3.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
城市化 起步 目前 水平
发展 趋势
合理性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早(自产业革命开始)
晚(自“二战”结束后 开始)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 较低,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化 考纲下载————————————————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考情上线————————————————
以城市化发展的图表资料为背景材料,综合 考查城市化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城市化
1.概念:人口向 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 的过程城。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第二讲 城市化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第二讲 城市化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十二页,共47页。
2.(2011·江苏高考改编)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 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jìngliú)过程线、 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第二十三页,共47页。
(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有( )
A.①和② ④
防治城市内涝
错 误
【答案项(Ddáàn完 泄)】善 ,排 能(1)水 减C 系 少(2统 城城)D ,市市有积内利水涝城,市有洪效水防外治
正 确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地理(dìlǐ)事物进程示意图的判读(以城市化进程为例)
第二十六页,共47页。
【读图指导】 (1)判断城市化的进程:根据图中城市数量的变化、城市 的面积、是否形成城市带等判断,图中城市化进程为甲— 乙—丙—丁。 (2)判断城市化进程特点:由甲图到丁图城市数目不断增 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成城市带。 (3)分析隐含信息:图中由甲到丁,城市人口增加,城市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 功能区日益明显,中心商务区的地位(dìwèi)更加突出。
垃 工业生产发展、 利用,采用填
圾 居民消费水平提 埋、燃烧、堆肥


处理方法

噪 声
污 染
交通运输、工业 生产、建筑施工
和社会活动
噪声大的工厂远 离城市布局,建
立绿化隔离带
第二十页,共47页。
(2)社会问题(wèntí)及措施
表现
成因
措施
交通拥 挤、居 住 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 数量不断增加
错 误
【答案(dáàn)】 (1)D (2)A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课件

表现 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 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 乡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 入低,社会服务短缺等
12/11/2021
第三页,共四十二页。
3. 标志: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 城市(chéngshì)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重 ,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 意义: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 发展;城市化不仅带来了 聚落(jùluò)形的态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 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二页。
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12/11/2021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二页。
1. D 【解析】 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 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 的雨水导出流走。故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 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达 到此目的。建设凹地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存雨水,使用树皮覆盖可 以减少水分蒸发,最大可能的保留雨水。
比重(%)
17 1.3 8 4.5
A.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12/11/2021
第九页,共四十二页。
1. D 【解析】 表中数据不能判断城市化水平;也不能判 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多少;但由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 占本国人口比重,以及各国的人口总数,可以推断百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人口的数量,所以经计算,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 比美国和印度多,故选D。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章末整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章末整合 新人教版必修2
风尾两部分组成,风杆指示风向,风尾指示风 力大小(一条短线代表 2 级风,一个风旗代表 6 级风)。如下图:图 1 表示西北风五级,图 2 表示西风六级,图 3 表示西南风八级。
整理课件
2.风玫瑰图 (1)风玫瑰图的形式 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 的频率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 “风玫瑰图”。它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风向和风速 的百分比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的,一般多用八个或十六个方位 表示,如图 1。玫瑰图上表示风向(即风的来向),是指风从外面吹 向地区中心的方向。
人文地理(必修②)
整理课件
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
整理课件
章末整合
整理课件
知识网络
整理课件
技能追踪 一、风向图的判读 在城市功能区的布局问题上经常会考虑到风向对功能区布局 的影响,在图中能提供风向的信息较多,如风向标、风玫瑰图、所 处的纬度位置或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季风气候区等等。下面就 风向标和风玫瑰图作简单介绍。
整理课件
风玫瑰图还有其他形式,如图 2~图 5,其中图 3 为风频风速 玫瑰图,既反映每一方向上的风频大小(线段的长度),又反映每一 方向上的平均风速(线段末端的风羽多少);图 2、图 4、图 5 为无量 化的风玫瑰简易图,线段的长度表示风频的相对大小。
整理课件
(2)风玫瑰图的判读 ①图中大小不等的同心圆表示频率,频率高低与同心圆的大小 成正比。 ②呈辐射状分布的线段表示方向。 ③根据风玫瑰图的轮廓与方向线的交点,可读出不同风向出现 的频率,通过比较可确定最大风频风向和最小风频风向。
整理课件
二、组合型选择题的解答 1.题型特点 组合型选择题是指在题干提供的多个叙述项中进行重新组合 构成备选答案的一类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的题干陈述清楚,要求 明确,选项中有固定的四个选择答案,并且用 A、B、C、D 字母 标明,在排除错误选项或认定正确选项后按规定组合,选择一个字 母作为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练习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练习 新人教版

第2讲城市化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城市化,并不仅仅指农民进城,人口在地域空间单纯的移动问题。

城市化还意味着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化。

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如果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就会出现各种问题,阻碍社会的发展。

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定高B.城市化速度快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一定快C.城乡差别越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趋同2.下列关于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急剧膨胀和工业的大量集中是城市化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B.城市化问题的产生,是伴随着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C.实现郊区城市化及建设新城和卫星城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根本途径D.大力推动逆城市化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的主要措施解析:1.D 2.A 第1题,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经济发展水平,但许多地区城市化速度和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不适应的,如出现过度城市化或滞后城市化现象,故选项A、B错误。

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的差别趋于缩小,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但城乡差别较小,故选项C错误。

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趋同的趋势,故选项D正确。

第2题,城市化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中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业的大量集中造成的,但并不是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故选项A正确,B错误。

实现郊区城市化及建设新城和卫星城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重要措施,但不是根本途径,选项C错误。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也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选项D错误。

2014年北京人口密度位列世界前十。

如图为北京市各环路间人口密度分布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