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英文:Yalta System),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
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雅尔塔体系下的1959年世界冷战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英国、苏联三国先后举行了一系列首脑会议,其中主要有: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11月26日)、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和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8日~8月2日)。
会议达成了以下协议:1.打败德国、日本法西斯,并在两国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边界。
3.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联合国的核心机构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实行“雅尔塔公式”,即“大国一致原则”。
以美、苏、中、英、法五大国为核心,以联合国为主导,保护中小国家的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以上的首脑会议形成一系列影响战后世界秩序的公报、议定书、协定、声明和备忘录,特别是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即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的特点有:1.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以美苏冷战为主线。
2.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欧分别被苏联和美国控制。
3.德国一分为二,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和资本主义的联邦德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4.朝鲜一分为二,社会主义的朝鲜和资本主义的韩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具有很大的共同性,它们都是对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这一历史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一种概括和描述。
但它们又有明显的差异。
从内容上看,雅尔塔体系主要是讲美苏如何在欧洲、东亚划分势力范围,在这一过程中,美苏关系由战时合作演变为战后对抗;而两极格局只是指美苏走向全面对抗后的国际格局。
从起始时间上看,雅尔塔体系确立有一个过程,但大体上以1945年联合国成立作为其确立的标志;而两极格局的确立则是在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美苏走向全面对抗时。
可以说,雅尔塔体系是战后世界政治和整个国际关系格局的基础,它始终以美苏关系为主线,包括美苏合作和美苏对抗两个阶段,而两极格局则是指雅尔塔体系框架内美苏关系的第二阶段,即对抗阶段。
雅尔塔体系的演变就是两极格局,应该不能算同时存在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要求两分天下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争霸冷战好象是在20世纪60年代结束的雅尔塔体系中美苏势力相当雅尔塔体系是二战之后世界的国际关系格局,就像是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样的。
冷战是因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是因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对立。
两极格局的两极,就是指的美国和苏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美苏争霸。
美国为了实现对苏联的封锁,就实行了冷战政策,在西欧推行马歇尔计划。
直到苏联解体,美苏争霸结束,两极格局也从此结束,世界呈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
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与美苏争霸的关系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中,出现了“两极”、“冷战”“美苏争霸”这些名词,这些国际关系的专有名词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讲述的不是很清楚,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存有不少的疑惑乃至错误,现在将它们连同与之有紧密联系的雅尔塔体系释读一下,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疏漏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雅尔塔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中等国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进行的多次讨论后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由此划分政治版图与势力范围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ppt
如:分区占领德国;对朝 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 ⑴积极性——倡导和平、民主 鲜北纬38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 度线的划分 ⑵消极性—— 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
Russia
America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 平
是指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 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 活动和对抗形式,同时对欧洲资本 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
第14课
“冷战”的缘起
汕头市六都中学
郑炳臻
一、雅尔塔体制的确 立
二战中苏、美、英召开__________ 1 确立背景:
1901-1909 西·罗斯福 1909-1913 塔夫脱 1913-1921 威尔逊 1921-1923 哈定 1923-1929 柯立芝
1929-1932 胡佛
1981-1989 里根
1932-1945 弗·罗斯福 1989-1993 乔治·布 什 1945-1952 杜鲁门 1993-2001 克林顿 1953-1961 艾森豪威尔 2001-2008 布什 1961-1963 肯尼迪
基础
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
两极格局形成
美国:
美苏 20 世纪的领导人
1963-1969 约翰逊 1969-1973 尼克松 1974-1977 福特 1977-1981 卡特
苏联:
1922-1924 列宁 1924-1953 斯大林 1953-1964 赫鲁晓夫 1964-1982 勃列日涅夫 1982-1984 安德罗波夫 1984-1985 契尔年科 1985-1991 戈尔巴侨夫 1991-1999 叶利钦
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4.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惩处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的利益考虑 C.日本认罪态度好 B.美国的利益考虑 D.中国政府的宽容
)
B
5.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D 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战争后建立起来的
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
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 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 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 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 来的压力。 • 我相信,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 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 • 我相信,我们的帮助主要是通过经济和财政 的支持,这对于经济安定和有秩序的政治进程来 说,是必要的。 • ——杜鲁门致国会之咨文
不同点;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 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②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雅尔 塔体系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③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 而雅尔塔体系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
“我们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事重演。这只有这 样做才能达到:在现时,即一九四六年,在 联合国普遍权威之下,就所有问题同俄国达 成良好的谅解;并且通过这个世界性组织, 在讲英语的世界及其一切联系地区的全力支 持下,使上述良好的谅解在许多和平的年份 中维持下去。
“请不要把不列颠帝国和联邦的坚持的能力加 以低估。……如果在美国的人口之外,再加 上英语联邦的人口,再加上这种合作关系所 涉及的在空中、海上、科学和工业各方面的 合作,那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靠不住的力 量均衡,致使野心家和冒险家情不自 禁。……倘若英国所有道义上、物质上的力 量和信念,都同你们的力量和信念兄弟般的 联合在一起,那么,就将不仅为我们、为我 们的时代,而且也将为所有的人,为未来的 世纪,带来一个广阔的前程,这是明确无疑 的。”
雅尔塔体系中国的内容
雅尔塔体系中国的内容
雅尔塔体系(Yalta Syste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它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框架。
中国在雅尔塔体系中的地位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雅尔塔协议承认了中国的大国地
位,确认了中国在战后国际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这为中国在后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础。
2.划分势力范围:雅尔塔体系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中国
被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这一安排决定了战后中国与苏联的关系走向,也对中国内政产生了深远影响。
3.建立联合国:雅尔塔协议促成了联合国的建立,中国成
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这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承诺归还中国领土:雅尔塔协议承诺战后归还中国被日
本侵占的领土,如台湾、东北等地区。
这为战后中国的领土完整提供了保障。
5.确定战犯审判:雅尔塔协议确定了战犯审判的原则和程
序,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与了战犯审判的国际合作。
总之,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际形势的
变化,雅尔塔体系逐渐瓦解,中国在其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当今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格局
两极世界的形成1、雅尔塔体系(1)概念二战后,在雅尔塔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
这样,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
(2)形成条件1)西欧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
2)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3)苏联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和美国抗衡的国家。
4)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
(3)实质按美苏一直划分势力范围。
(4)内容惩治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所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5)评价1)积极作用:倡导和平、民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并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2)消极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重划国界、分裂国家,形成和保持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化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局势紧张的根源。
2、“冷战”(1)含义“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对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
(2)表现1)资本主义阵营:二战后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它以“冷战”形式对抗社会主义阵营。
对抗措施: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社会主义阵营:为抗衡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条约、协定等形式加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合作,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对抗措施: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
(3)原因美苏两国国际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3、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1947年6月,由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时提出。
其目的在于复兴西欧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进而使西欧成为对抗苏联的“冷战”堡垒,以遏制共产主义,同时还有扩大美国商品市场、拉动经济发展的企图。
二次世界大战后所产生的国际政治新结构雅尔塔体系
二次世界大战后所产生的国际政治新结构雅尔塔体系一、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战略格局是英、美、德、法、日五强并列,英国居首,意大利还不能真正算作一强,苏联虽然渐渐赶上来,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但终究是被西方视为异端而大受排斥。
嗣后,德、意、日结为轴心,发动了大战;战争中敌对和联盟关系重组,英、美、法、苏、中等国终于结成反法西斯侵略的同盟。
1940年法国战败投降,退出了世界舞台中心;英国国力衰竭,不得不仰仗美国;美国逐步取代了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地位,就像美国人说的那样,它们“换岗”了。
苏联在战争初期虽然遭到严重损失,但却越战越强;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大战的全局,苏联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已凌驾于英国之上。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世界上最早的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虽在被捕后被德国突击队所营救,但已成为希特勒手上的一个玩偶。
1944年6月,英、美终于在诺曼底登陆,苏联在东线发起强大攻势并迅速打出国境。
虽然战争尚在进行,但轴心国败局已定,同盟国的胜利已是时间问题。
胜利以后的世界如何安排?由谁来安排?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质并没有摆脱掉强权政治的定律。
美、苏、英三大国,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巨头,竟对偌大个战后世界“指点江山”了。
1945年2月初,罗斯福、丘吉尔先后来到苏联克里米亚半岛南岸的雅尔塔。
这里刚刚解放不久,虽是战争残迹随处可见,但它背山面海,风光独到;2月4日下午,由罗斯福主持的第一次会议召开,尔后经多次商谈,取得了两项结果。
二、雅尔塔协定的产生过程第一项是建立“联合国组织”。
这是根据罗斯福的倡议和他的“四个警察”的设想,经过争论取得的协议。
他们协议:“联合国组织”的安全理事会由大国任常任理事国,并选举若干非常任理事国,负有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的主要责任;常任理事国在实质问题上拥有否决权。
在这次会议后的《雅尔塔会议公报》中邀请法国、中国同美、苏、英共同作为“联合国组织的发起国”,实际上确定了以后《联合国宪章》中规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名单,“四个警察”变成“五个警察”了。
雅尔塔体系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由美国、苏联和英国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镇达成的一项协议,它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雅尔塔体系确立了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根据协议,德国被分为四个占领区,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各占一个,同时德国被迫赔偿战争损失,这些措施奠定了战后欧洲的基础。
此外,雅尔塔体系还规定了联合国的组成和职责,这对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雅尔塔体系对于东欧国家的影响尤为显著。
根据协议,苏联在东欧国家拥有影响力,这导致了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化进程,这一进程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
同时,雅尔塔体系也为东欧国家的分裂和冷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第三,雅尔塔体系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协议中规定了美国和苏联在战后的利益分配,这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影响了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直到苏联解体才逐渐结束。
最后,雅尔塔体系对于国际法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协议中规定了战争罪和人权问题的处理,这为二战后的国际法奠定了基础。
此外,雅尔塔体系还规定了国际法的适用范围和原则,这对于国际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雅尔塔体系对于当今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础,影响了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化进程,导致了冷战的爆发,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
雅尔塔体系主要内容
雅尔塔体系主要内容
1. 战后的势力划分呀,就好比切蛋糕一样。
同盟国把世界这块大蛋糕给分了!比如美国在欧洲那可是有很大影响力呢,苏联呢在东欧势力很强。
这不就是很明显的势力划分嘛!
2. 对德国的处置,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就像管教一个调皮的孩子一样,得定好规矩。
让德国进行非军事化、非纳粹化,这就是要让它变好呀!
3. 联合国的成立也很关键呀!这就像是一个世界大家庭,大家有啥事都能在里面商量着来。
而且这可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组织呢,多厉害!
4. 苏联在远东的权益也不能忽视呀!好比是苏联在这边也有了自己的一块“领地”,有这个权益呢。
5. 日本被管制起来,不就跟给野马套上缰绳一样嘛!不能让它再随便撒野了,得有人管住它。
6. 对战败国的赔款,哎呀,这可是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呀!就好像做错事得接受惩罚一样。
7. 关于对殖民地的处置,那也是个大事呀!不能再随便让某些国家乱来啦,得考虑殖民地人民的意愿呐!
总之,雅尔塔体系的这些内容对后来的世界格局影响巨大呀!它决定了很多国家的命运和走向呢!。
雅尔塔体系
随着盟军的诺曼底登陆和苏联军队攻入德国境内,欧洲战场上德国的败亡指日可待,而消灭远东战场上日本军国主义也被盟国摆上了日程。
为了进一步协调盟国的军事行动,处理战争中遗留的问题,并讨论战后的国际秩序,1945年2月初,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小镇雅尔塔举行了一次会议。
会上美苏三强通过了两个重要的文件:《克里米亚会议公报》和《雅尔塔协定》。
前者是三国就战后欧洲等问题达成的谅解,后者则是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所达成的秘密协议。
这两个文件是战后美苏在欧洲和亚洲划分势力范围的重要依据,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世界局势是与这两个文件的规定是一致的。
但是雅尔塔体系并不是通过雅尔塔的一次会议直接形成的,而是1943 年至1945 年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三次国际会议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间为构建世界战后蓝图,公开或秘密地达成的各项协议的总和。
此外,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开罗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旧金山会议通过的各项协议和谅解,也是雅尔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系列的会议中以雅尔塔会议尤为关键和重要。
在雅尔塔体系下世界秩序的基本特征就是由美苏大国安排和主导,从而形成了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概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制定了彻底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处置战败国及其仆从国,以防止法西斯东山再起的战略。
2.重新划定了欧亚的政治版图,根据当时三大国的军事实力,重新确定了边界和势力范围,尤其是重新划定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
3.成立联合国,并在联合国的核心机构安理会表决程序上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作为协调国际纷争,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4.对德、日、意三国的殖民地以及国联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和自治权利。
具体来说,雅尔塔体系对于世界的布局主要围绕欧洲和亚洲两个地区展开。
雅尔塔欧洲格局的主要内容是盟国对欧洲疆界和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
例如在二战欧洲的策源地德国,为防止纳粹势力东山再起,盟国在德国实行了分区占领和管制的政策,苏联占领德国东部,英国占领西北部,美国占领西南部,而法占区则处于英占区和美占区之间。
二战后世界格局
⒈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 ⑴起因:①1958年2月,埃及叙合并,使以色列 感到了来自南北夹击的威胁; ②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建立,开展武装斗争,对以 色列构成了威胁; ③以色列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而苏联则大力资助 阿拉伯国家。 ⑵时间:1967年6月5日----10日。 ⑶交战双方:埃及、叙利亚、约旦与以色列。 ⑷结果: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国家的失败。 ⑸影响:①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 ②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 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 中东局势更加复杂。
⒊结果:1953年7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 定》。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 胜利 ⒋性质:中朝: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美国: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半岛:内战。 ⒌影响:⑴对中国:保障了我国的安全;提 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 对状态;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激情和国际 主义精神;使我国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国防军; 但人员,经济损失惨重。 ⑵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 和平
一、概念 二、背景
三、形成
四、特点
五、影响、评价
一、概念:
雅尔塔体系是指1945年--1991年间 的国际政治格局,得名于1945的雅尔塔 国际会议。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 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 战。以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 体为标志,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新的 国际格局正在形成之中。
苏攻美守,优势在苏联方面。 国家 对外战略
积极进攻
第二阶段
具体原因
具体表现
在亚洲和非洲 扩张;1979年 出兵阿富汗
经济实力与美国的 苏联 (勃列日涅夫 Nhomakorabea 差距大为缩小,军 备上赶上了美国
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实用版】
目录
1.雅尔塔体系的概述
2.雅尔塔体系的积极影响
3.雅尔塔体系的消极影响
4.对雅尔塔体系的总体评价
正文
【雅尔塔体系的概述】
雅尔塔体系是指 1945 年 2 月在苏联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上,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首脑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协议和决定。
这一体系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今日仍对国际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雅尔塔体系的积极影响】
1.维护战后和平:雅尔塔体系对德国、日本的战后处理,以及对欧洲安全和世界秩序的重建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战后和平奠定了基础。
2.促进战后合作:雅尔塔体系确立了战后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如联合国的创建等,有助于加强国际间的联系与合作。
【雅尔塔体系的消极影响】
1.加剧冷战对立:雅尔塔体系中,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导致战后世界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加剧了冷战时期的对立和紧张局势。
2.忽略殖民地利益:在雅尔塔体系中,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利益并未得到充分关注,导致战后许多殖民地和附属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
【对雅尔塔体系的总体评价】
总体而言,雅尔塔体系在维护战后和平、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加剧冷战对立、忽略殖民地利益等方面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
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摘要:雅尔塔体系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国际体系,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形成的新格局,即美苏两极主导世界的格局。
它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产物,它维持了战后的世界和平近半个世纪,美国在雅尔塔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至今影响着世界各国。
对雅尔塔体系和在雅尔塔体系下各国的探索,对于研究当代国际关系及更好地研究与资本主义同时并存的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也具有长远意义。
关键词:雅尔塔体系;战后国际关系(一)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等大国从当时的现实出发,在肯定了战争形势所造成的既成事实的基础上,按照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经过妥协,并通过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格局。
美苏两国成为战后“雅尔塔体系”的主导力量。
这一体制是大国安排世界的产物,但这不可能消除两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随形势的发展,雅尔塔体制成为战后国际关系中矛盾冲突的根源,这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
二战中,1941年8月,美英首脑罗斯福与丘吉尔就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并发表《大西洋宪章》的联合宣言,提出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从而拉开了创建国际新秩序的序幕。
1943年底,美、中、英三国首脑召开了开罗会议,美、苏、英三国首脑召开了德黑兰会议。
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确定了战后德国由盟国分区占领和苏联有条件参加对日作战等议题。
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的世界格局,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
在雅尔塔体系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全球范围的争夺和对抗,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地区进行严重对抗,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斗争,而两大阵营的对峙,使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1)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所建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
它奠定了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2)两极格局: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国际格局。
(3)“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4)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而言,两极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瓦解。
两极格局特征①以美苏的对抗为标志,由此构成了二战后国际斗争的中心和焦点;②双方的斗争形式以“冷战”为主、以“热战”为辅。
在欧洲两国以“冷战”为主,亚洲等地则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热战”,如朝鲜战争等。
评价①积极作用: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和竞争中,借鉴他国经验教训展开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为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创造了环境;两大集团的竞争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消极作用:两极格局下,双方剑拔弩张,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政治上,强权政治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造成了朝鲜分裂、德国分裂、欧洲分裂甚至世界分裂;经济上,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军事上,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
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2)迅速崛起的日本:二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世界经济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背景(条件):是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概念:是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实质:美苏的两分天下,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
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演化:二战到50年代中期:表现为两大阵营的对抗(北约与华约的形成是这种对抗的表现形式之一);50年代后期起开始:表现为美苏争霸,直到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
这段时期世界两极格局是世界基本特征。
冲击这种格局的因素有: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特点:(1)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2)对抗是全方位的。
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
(3)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
(4)这一格局的较量,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一极取得绝对优势而告终。
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积极作用(1)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2)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3)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
(4)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均势的基础之上,它是美英苏三大国经过长期的相互妥协的产物。
消极作用:(1)体现大国强权政治。
(2)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迁移。
(3)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名词解释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一、简介雅尔塔体系(Yalta system)是指二战结束后成立的国际秩序和平衡机制,以及由雅尔塔会议确定的战后国际秩序。
此体系的核心成员包括苏联、美国和英国,他们在会议上共同决定了欧洲和亚洲战后的重建、领土重新划定以及国际安全保障等重要事务。
二、背景1. 二战后的格局二战结束后,欧洲与世界进入了一个重建与重塑的时期。
苏联在东线战胜纳粹德国,美国和英国在西线以及其他地区也予以胜利。
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三个盟国之间的合作关系逐渐紧张,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开始浮现。
2. 盟国首脑会议为解决战后战略重建的问题,盟国的首脑们于1945年2月至2月在乌克兰的雅尔塔镇举行了一系列会议。
这次会议被称为雅尔塔会议。
会议的主要参与者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
三、核心内容1. 欧洲重建计划为了确保战后的和平与稳定,雅尔塔体系通过制定欧洲重建计划来推动欧洲国家重新恢复经济。
根据该计划,在战争结束后,原则上所有欧洲国家将逐步恢复独立,并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来重建与发展。
2. 领土重新划定雅尔塔体系还就战后领土重划和领土变动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决定。
根据协议,原则上,欧洲国家在战争中被控制的领土将被归还给相应的国家或交由国际联盟进行管理。
苏联在战争中占领的波兰、东欧国家领土将成为他们的势力范围。
3. 国际安全机制为了维护国际安全与和平,雅尔塔体系规定了建立国际联合国组织的计划。
事实上,这个组织后来就是联合国的前身。
联合国的成立旨在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争端,并维护全球的和平与安全。
4. 战后对战犯的处理雅尔塔体系还就如何对纳粹战争犯罪分子进行惩罚进行了讨论。
会议的主要成果之一是成立了纳粹战犯追诉国际军事法院(Nuremberg Trials)。
这个法庭负责对纳粹战争犯罪进行审判,并确保正义得以伸张。
四、影响1. 冷战与分裂尽管雅尔塔体系起初试图通过合作来维护国际秩序,但由于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意识形态和利益的分歧,使得盟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雅尔塔格局和世界.
柏林墙的修筑从根本上说是 A.“柏林危机”的产物 B.美苏“冷战”的产物 C.东西德对峙的产物 D.东德封闭的产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商品象潮水一般地涌 入中国,美国货在上海的百货架上占有80%。据统计, 1946年,中国外贸总额中美国占53.1%。 材料二 冷战期间,国际贸易被高度地政治化了,封锁、 禁运、贸易管制成为美国对付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一个重 要武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28年间,中美贸易中断了将 20年。 (1)参照材料一、二,概括指出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 70年代,中美贸易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原因。(6分)
四,雅尔塔格局逐步形成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了 成功的合作,两国分别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45年10月,美、苏等50个国家共建联合国,维护了战后 世界的和平。 战后对德国法西斯的纽伦堡审判和对日本法西斯的东京审 判,也是美、苏合作的重要体现。 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 提出和马歇尔计划的制定。 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1955年成立的华沙条约 组织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抗格局的形成。 五,雅尔塔格局形成过程发生的事件阐释了体制内的竞争 特点——冷战 柏林事件、古巴导弹事件,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年代)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国家逐步成为一股国际 势力(1961年,中国一直有参与活动,但真正不结盟) 中苏关系破裂,中国独自发展,改革开放,国力大增 此阶段多极化发展的特点是:始终在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下 发展,两极、美苏争霸是国际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二,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结束,美苏争霸结束,俄罗 斯因本身实力问题只能沦为一“潜在极”,美国极力维护 “单极世界”,和所有的各潜在极都存在着种种矛盾,这 使得世界继续和平与动荡并存 三,恐怖主义、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与世界爱好和平的力 量的较量,使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新的内容 练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 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 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C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建立的新的世界格局。
所谓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分化组合,从而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果。
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均势逐渐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结果。
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重新划分边界和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如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所不同的是,雅尔塔体系从战争后期即开始着手安排;其持续时间之长主宰世界达半个世纪;范围之广遍及世界各地。
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远大于以往的国际格局。
【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背景或者说条件】1945年9月2日,日本受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美国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即宣告彻底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给人类世界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其中,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战前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的是英、法、美、德、日、意和苏联七国。
战后,德、意、日三个战败国不再是国际舞台上的主角。
战后初期的国际局势由反法西斯盟国操控,而盟国从一开始就有大国与小国之分,强国与弱国之分。
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时,美、英、苏、中四大国例外地排在最前列,然后时小国按国名英文第一字母顺序签名。
战争结束时,法国恢复了大国的地位。
这样,在战后初期国际舞台上便形成了五大国起主导作用的局面。
但由于五大国之间实力对比的悬殊,五国实际的国际地位又有差别。
美国战争结束时,美国的实力在大国中首屈一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摘要:雅尔塔体系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国际体系,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形成的新格局,即美苏两极主导世界的格局。
它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产物,它维持了战后的世界和平近半个世纪,美国在雅尔塔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至今影响着世界各国。
对雅尔塔体系和在雅尔塔体系下各国的探索,对于研究当代国际关系及更好地研究与资本主义同时并存的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也具有长远意义。
关键词:雅尔塔体系;战后国际关系(一)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等大国从当时的现实出发,在肯定了战争形势所造成的既成事实的基础上,按照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经过妥协,并通过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格局。
美苏两国成为战后“雅尔塔体系”的主导力量。
这一体制是大国安排世界的产物,但这不可能消除两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随形势的发展,雅尔塔体制成为战后国际关系中矛盾冲突的根源,这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
二战中,1941年8月,美英首脑罗斯福与丘吉尔就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并发表《大西洋宪章》的联合宣言,提出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从而拉开了创建国际新秩序的序幕。
1943年底,美、中、英三国首脑召开了开罗会议,美、苏、英三国首脑召开了德黑兰会议。
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确定了战后德国由盟国分区占领和苏联有条件参加对日作战等议题。
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的世界格局,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
在雅尔塔体系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全球范围的争夺和对抗,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地区进行严重对抗,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斗争,而两大阵营的对峙,使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发展的产物。
它的形成标志着世界近代史上以欧洲为世界格局核心的格局被打破,随着美苏崛起,两级力量成为国际结构的中心,世界近代史上以欧洲为世界格局核心的地位一去不返,欧洲国家的力量受到限制,而随着美、苏的崛起,两极力量开始成为国际结构的中心,大西洋时代逐步被太平洋时代所取代。
雅尔塔体系仍然带有大国政治、划分势力范围等旧的色彩,但雅尔塔体系中包含着苏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同时它在处理战败国、策划战后国际和平秩序方面贯彻了民主与和平的原则,从而有助于一些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雅尔塔体系前期是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工具 ,它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建立战后世界经济秩序是盟国对战后世界设想和安排的重要内容。
实际上,创建雅尔塔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活动几乎一直是相伴进行的, 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会议。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摧毁了以金本位与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秩序后, 英美各国就在积极思考、酝酿新的经济体系。
1933年6月, 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召开, 会议持续一个多月, 除了英美相互摸清了对方的意图外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1938年11月, 断断续续持续达10个月的英美贸易谈判结束, 双方签署了5美国和英国互惠贸易条约6, 调解由于1941年5月, 国务卿赫尔以广播讲话的形式, 正式向外界公布了美国关于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原则。
如不歧视必须成为国际贸易关系的准则; 必须进行有关国际安排, 建立国际机构, 向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援助等。
雅尔塔体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到后来形成美、苏两极格局,最后因为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而解体。
与历来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所不同的它是在大致和平的环境中结束的,作为“雅尔塔体系”主体之一的苏联不复存在,使得美国在国际领域中的优势进一步凸现出来,成了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
解体根本原因是世界各种力量竞争、相互消长和不平衡发展变化的综合产物。
(二)美苏争霸下的世界美国在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的同时,在20世纪50年代也着手推行以和平的手段推翻共产党的“和平演变”战略,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用武力消灭社会主义国家受挫后,为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恢复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手段所采取的战略举措。
雅尔塔体系集中体现了在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方面的重大变化,英、法、德、日、意等国退居二线,美、苏走上了前台。
一方面美国走上了全球扩张霸权主义道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壮大,影响扩大,与此同时,苏联膨胀了老沙皇扩张主义的图谋。
以美苏为首的两种社会制度,进行着新的论战,在雅尔塔体系下,美国开始着手新的战略举措。
雅尔塔体系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并有利于美国在全球的霸权扩张,有利于美苏称霸和争霸。
在一定意义上说,雅尔塔体系决定了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潮流。
在雅尔塔体系下,欧洲在衰落中走向复兴。
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比较强的大国,在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上,起到了巨大作用,在处置法西斯国家、战后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对雅尔塔体系格局的形成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着手推行新的战略举措,实行以和平的手段推翻共产党的“和平演变”战略,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解放战略”和“和平取胜战略”,肯尼迪政府推行“和平战略”和尼克松的“缓和战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在东西关系缓和和交往不断的条件下,利用苏东等社会主义国家正面临着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发动了一场和平演变的新攻势。
美国参加雅尔塔会议的目的一是争取苏联尽速参加远东作战,但主要目的是安排战后世界。
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等国家按照新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对比,为各自的国家争得尽量多的利益。
由于美国在战争中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作为最强大的交战国,美国在以实力对比变化为依据的战后世界安排的规划中,对建立维护国际和平的国际组织施加了强大的影响。
这就为美国在战后企图通过国际组织称霸世界的目的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这一体系下,美、苏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大国在国际安全中的一致原则得到确认,美国和苏联占据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被分割为二,美国夺取了西欧的控制权,西欧成了美国的势力范围,东欧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德国和朝鲜被一分为二,出现了东、西德国和南、北朝鲜。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东方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西方对峙和对抗,冷战成为美苏之间和东西方之间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根据自身的战略需要,意欲领导整个世界,它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美苏关系面临新的前景。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美国所扮演的主角从远东太平洋地区扩展到全球各个角落。
美国走上了全球扩张霸权主义的道路。
美国即使在其地位衰落的情况下仍未放弃霸权主义,只是实行了灵活的均衡政策。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直是美国推行的重要的外交策略。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
对美国民主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
拥有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
放眼四顾,你不但觉得已经尽了应尽的责任,也感到忧虑,恐怕以后的成就未必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
对你我两国来说,现在都有一个机会在这里,一个明确的、光彩夺目的机会。
如果拒绝、忽视、或糟蹋这个机会,我们将受到后世长期的责备。
……当美国的军事人员在立场严重的局势时,他们习惯于在他们的指令的头上写上‘全面战略概念’字样。
这种做法是明智的,因为它能使思想明朗化。
那么,什么是我们为今天所应题写的全面战略概念呢?它不应该低于在一切地方的所有男女的所有家庭的安全和幸福以及自由和进步。
……为了使这些无数的家庭得到安全,必须保护他们,使他们不受两个可怕的掠夺者——战争和暴政——的侵犯。
……在横跨欧洲的铁幕前面,还有其它令人焦虑的因素。
意大利共产党由于不得不支持共产党训练的铁托元帅对亚得里亚海顶端的前意大利领土的要求,受到严重的牵制。
尽管如此,意大利还是前途未卜。
再一点,欧洲的复兴,如无一个强大的法国,这是不可思议的。
在我的全部公职生活中,我总是为使法国强大而工作着。
甚至在最黑暗的日子里,我也不曾对它的命运丧失信心。
现在也不会丧失信心。
请不要把不列颠帝国和联邦的坚持的能力加以低估。
……如果在美国的人口之外,再加上英语联邦的人口,再加上这种合作关系所涉及的在空中、海上、科学和工业各方面的合作,那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靠不住的力量均衡,致使野心家和冒险家情不自禁。
……倘若英国所有道义上、物质上的力量和信念,都同你们的力量和信念兄弟般的联合在一起,那末,就将不仅为我们、为我们的时代,而且也将为所有的人,为未来的世纪,带来一个广阔的前程,这是明确无疑的为了实现欧洲复兴,为了防止苏联“赤化”世界,也为了实现美国的大国强权。
美国总统杜鲁门实施国务卿马谢尔的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
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此计划。
该计划因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而得名。
重建计划最初于1947年7月在一个由欧洲各个国家普遍参加的会议上被提出。
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那么这笔援助相当于2006年的1300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但事实上,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美国故意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款,最终使其和东欧各国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的战前的水平。
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西欧经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
当历史学家研究这些成就到底是否或者有多少应该归功于马歇尔计划至今尚存争论,多数认为这样的经济奇迹并非只是马歇尔计划的功劳,因为迹象表明当时欧洲已经露出了的经济复苏的兆头。
现在普遍认为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但并非启动了欧洲经济的腾飞。
马歇尔计划的政治影响亦不亚于其经济影响。
该计划的实施使西欧从战后初期的财政拮据及由物资紧缺而引发的限量配给的局面中摆脱出来,减少了人们对于政府的不满,稳定了政治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