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掌握卡氏偶氮偶联法测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的原理、 目的 掌握卡氏偶氮偶联法测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的原理、 方法、注意事项和临床意义。 方法、注意事项和临床意义。 原理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的碱性磷酸酶在pH9.6的碱性条件下能水解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的碱性磷酸酶在pH9.6 pH9.6的碱性条件下能水解 磷酸萘酚,生成萘酚, 磷酸萘酚,生成萘酚,后者与重氮盐偶联形成不溶性的有色 沉淀定位于胞质中的酶活性处。重氮盐有多种, 沉淀定位于胞质中的酶活性处。重氮盐有多种,常用的有坚 牢蓝RR、坚牢蓝BB、坚牢紫酱等。 牢蓝RR、坚牢蓝BB、坚牢紫酱等。 RR BB
临床意义
临床上主要用于鉴别: 临床上主要用于鉴别: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无继发性感染者 时,NAP积分一般明显下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无继发性感染者)时 积分一般明显下降, 无继发性感染者 积分一般明显下降 积分常< 分 甚至为零分;类白血病反应时则显著增高, 积分常<13分,甚至为零分;类白血病反应时则显著增高,积 分常> 分常>200分。 分 2.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常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增高,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常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增高,病 情好转时, 积分则可逐渐下降。 情好转时,NAP积分则可逐渐下降。 积分则可逐渐下降 3. 急性白血病的细胞类型:ALL增高,AML下降。 急性白血病的细胞类型: 增高, 下降。 增高 下降
方法步骤
干燥涂片用甲醇固定10min 待干。 10min, 1. 干燥涂片用甲醇固定10min,待干。 玻片上滴满酸性亚铁氰化钾,37℃染色30min。 染色30min 2. 玻片上滴满酸性亚铁氰化钾,37℃染色30min。 用蒸馏水冲洗后用核固红染液复染10 15min。 10~ 3. 用蒸馏水冲洗后用核固红染液复染10~15min。 4. 流水冲洗,待干,镜检。 流水冲洗,待干,镜检。 5. 结果判断 幼红细胞核呈鲜红色,胞质呈淡黄红色,铁粒呈蓝绿色。 (1) 幼红细胞核呈鲜红色,胞质呈淡黄红色,铁粒呈蓝绿色。 (2) 细胞外铁 用低倍镜观察涂片,特别是涂片尾部和髓粒附近, 用低倍镜观察涂片,特别是涂片尾部和髓粒附近,注
细胞外铁的划分标准: 细胞外铁的划分标准: (-):无颗粒。 无颗粒。 (+):有少数铁颗粒或偶见铁小珠( (+):有少数铁颗粒或偶见铁小珠(颗粒体积大于嗜酸性粒细胞的颗粒者 称为铁小珠) 称为铁小珠)。 (++):有较多的铁颗粒或小珠。 (++):有较多的铁颗粒或小珠。 (+++):有很多的铁颗粒、小珠和少数小块状。 (+++):有很多的铁颗粒、小珠和少数小块状。 (++++):有极多铁颗粒、小珠,并有很多的小块,密集成堆。 (++++):有极多铁颗粒、小珠,并有很多的小块,密集成堆。 铁粒幼细胞划分: 铁粒幼细胞划分: Ⅰ型:幼红细胞内含1~2个小铁颗粒。 幼红细胞内含1 个小铁颗粒。 Ⅱ型:幼红细胞内含3~5个小铁颗粒。 幼红细胞内含3 个小铁颗粒。 Ⅲ型:幼红细胞内含6~10个小铁颗粒,或1-4个大铁颗粒。 幼红细胞内含6 10个小铁颗粒, 个小铁颗粒 个大铁颗粒。 Ⅳ型:幼红细胞内含10个以上小铁颗粒,或5个以上大铁颗粒。 幼红细胞内含10个以上小铁颗粒, 10个以上小铁颗粒 个以上大铁颗粒。 环形铁粒幼细胞:是指幼红细胞含铁粒> 环形铁粒幼细胞:是指幼红细胞含铁粒>6个,绕核2/3以上者。 绕核2/3以上者。 2/3以上者
方法步骤
新鲜干燥的涂片用冷10%甲醛甲醇固定液固定30s 流水轻轻冲洗30 10%甲醛甲醇固定液固定30s, 30~ 1. 新鲜干燥的涂片用冷10%甲醛甲醇固定液固定30s,流水轻轻冲洗30~ 60s,待干。 60s,待干。 把涂片浸入基质孵育液中,在室温(冬季放水浴箱)下温育10 15min。 10~ 2. 把涂片浸入基质孵育液中,在室温(冬季放水浴箱)下温育10~15min。 3. 流水冲洗1 ~ 2min,加苏木素染色液中复染5~8min,流水冲洗,待 流水冲洗1 2min,加苏木素染色液中复染5 8min,流水冲洗, 干,镜检。 镜检。 胞质中出现紫黑色或棕红色颗粒为阳性。判断标准如下: 4. 结果判断 胞质中出现紫黑色或棕红色颗粒为阳性。判断标准如下: 0分:胞质中无阳性染色颗粒。 胞质中无阳性染色颗粒。 1分:胞质中含少量颗粒或呈弥漫浅色。 胞质中含少量颗粒或呈弥漫浅色。 2分:胞质中含中等量的颗粒或呈弥漫着色。 胞质中含中等量的颗粒或呈弥漫着色。 3分:胞质中含较多颗粒或弥漫较深色。 胞质中含较多颗粒或弥漫较深色。 4分:胞质中充满粗大颗粒或弥漫深色。 胞质中充满粗大颗粒或弥漫深色。 5 计算阳性率和积分值。 计算阳性率和积分值。
临床意义
1. 鉴别缺铁性贫血和非缺铁性贫血:IDA时骨髓细胞外铁显著减少或消失, 鉴别缺铁性贫血和非缺铁性贫血: 时骨髓细胞外铁显著减少或消失, 时骨髓细胞外铁显著减少或消失 铁粒幼红细胞明显减少,所见铁粒细小色浅,且以Ⅰ型为主, 型极少见, 铁粒幼红细胞明显减少,所见铁粒细小色浅,且以Ⅰ型为主,Ⅱ型极少见, Ⅲ型以上不见。经铁剂治疗后细胞外铁及内铁可迅速增多,此检查是诊断 型以上不见。经铁剂治疗后细胞外铁及内铁可迅速增多, IDA及指导铁剂治疗的一种辅助方法;非IDA,如HA、MA、AA等病人的 及指导铁剂治疗的一种辅助方法; 及指导铁剂治疗的一种辅助方法 , 、 、 等病人的 细胞外铁通常增高,内铁亦增高, 细胞外铁通常增高,内铁亦增高,以Ⅰ型、Ⅱ型为主,可以见到Ⅲ型,罕 型为主,可以见到Ⅲ 与非IDA。 见Ⅳ型。因此,有助于鉴别IDA与非 因此,有助于鉴别 与非 。 2. 用于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能找到数量不等的环形铁粒幼细胞,多见粗 用于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能找到数量不等的环形铁粒幼细胞, 颗粒的Ⅲ型与Ⅳ型铁粒幼细胞。 颗粒的Ⅲ型与Ⅳ型铁粒幼细胞。 3. 用于诊断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 用于诊断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MDS:骨髓中环形铁粒幼细胞>15%。 :骨髓中环形铁粒幼细胞> 。
注意事项
1. 磷酸萘酚盐和重氮试剂品种繁多,应根据基质选择相适 磷酸萘酚盐和重氮试剂品种繁多, 应的重氮盐,坚牢蓝等重氮盐的质量好坏是本法成败的 应的重氮盐, 关键。 关键。 2. 基质孵育液必须临用前新鲜配制,先应将血膜固定干燥 基质孵育液必须临用前新鲜配制, 后,才开始配制基质液。 才开始配制基质液。 3. 若无2-氨基 甲基-1,3-丙二醇,可用巴比妥缓冲液 若无 氨基-2-甲基 丙二醇, 氨基 甲基 丙二醇 (pH9.2)或0.2mol/L Tris缓冲液 或 缓冲液(pH9.2)代替。 代替。 缓冲液 代替
铁染色( 铁染色(Iron stain) )
目的 掌握骨髓铁染色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掌握骨髓铁染色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原理
骨髓小粒中的含铁血黄素称细胞外铁,其所含的三价铁 骨髓小粒中的含铁血黄素称细胞外铁, 经稀盐酸处理后而游离, 经稀盐酸处理后而游离,并能与酸性亚铁氰化钾溶液发 生普鲁士蓝反应,生成蓝色亚铁氰化铁沉淀, 生普鲁士蓝反应,生成蓝色亚铁氰化铁沉淀,定位于含 铁的部位。细胞内铁也可用此法显示, 铁的部位。细胞内铁也可用此法显示,根据反应的强弱 可了解骨髓中铁的含量。 可了解骨髓中铁的含量。
注意事项
将新玻片用清洁液浸泡24h 24h, 1. 玻片需经去铁处理 将新玻片用清洁液浸泡24h,取出 后反复水洗浸入95%酒精中24h,晾干,再浸泡在5%盐酸 后反复水洗浸入95%酒精中24h,晾干,再浸泡在5%盐酸 95%酒精中24h 5% 中24h,用双蒸水反复浸洗玻片,取出烤干后备用。 24h,用双蒸水反复浸洗玻片,取出烤干后备用。 2. 骨髓取材要满意,外铁一定要有骨髓碎块或颗粒,取材 骨髓取材要满意,外铁一定要有骨髓碎块或颗粒, 不佳时,往往影响结果。 不佳时,往往影响结果。 酸性亚铁氰化钾溶液须新鲜配制。 3. 酸性亚铁氰化钾溶液须新鲜配制。
意翠蓝色颗粒的存在,可分五级标准。 意翠蓝色颗粒的存在,可分五级标准。 (3) 细胞内铁 用油镜计数100个中、晚幼红细胞, 用油镜计数100个中、晚幼红细胞,记录胞质中含有蓝 100个中
Baidu Nhomakorabea
色铁颗粒的细胞(铁粒幼细胞)的百分率。根据细胞内铁颗粒的数目、 色铁颗粒的细胞(铁粒幼细胞)的百分率。根据细胞内铁颗粒的数目、 大小、染色深浅和颗粒分布的情况,将铁粒幼细胞分为四型。 大小、染色深浅和颗粒分布的情况,将铁粒幼细胞分为四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