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南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11
的事。) 13.(1)李洪义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与王殷商量,派遣副使陈光穗携带诏书给周太祖看。(“济” “赍”“示”各 1 分,句意 2 分) (2)世宗朝有触犯皇上定了死罪的近侍,仁浦努力挽救他们,使很多人活了下来。(“忤”、定 语后置、“活”各 1 分,句意 2 分) 14. C (A 理解错误,门前水池里的水像鱼鳞似泛起波纹;B 修辞同为借代;D “仍卧病在床” 可从“病后”得知有误;“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说法不准确。) 15.(1)描绘了一幅郊野初春美景图。曲折的游廊回榭,让人感到狭小局促,冬日的萧瑟已消 退,整个原野上东风鼓荡,大地回春;(2)表达了诗人对郊原浩荡春色的喜爱,及作者疾病初 愈,看到大好春光的喜悦之情,表现了诗人开朗和豁达的心胸;(3)照应题目。由题目得知作 者在陈述古的邀请下出外寻春,结尾告知读者寻春之结果:蓬勃的春天已入眼帘和心胸,一扫 老病之悲。(共 6 分,每点 2 分) 16. (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河南省名校大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阶段测试(四)(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四)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美学界非常熟悉的概念就是距离。
这里的距离,主要指心理距离。
时间与空间都可有距离,但只有当时空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时,才能成为审美的条件。
布洛在1912年发表论文,首次提出这一观点,扬名学界。
原因在于,这篇文章涉及美学上的一个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
这种现象,我们在身处荒野时也会碰到。
想到可能会有猛禽野兽出没,有无常的气候变化,有迷路的危险,就无法实现对美的欣赏。
如果你抛开这一切,拉开与实际人生的距离,就能欣赏荒野中可能具有的自然奇观。
心理距离说的优点在于,它对传统的审美和艺术无功利的观点作了一个很大的修正。
审美与艺术欣赏所做的.是通过拉开心理距离使概念和功利得到暂时消除,在审美欣赏的瞬间不想到概念和功利。
“无功利”是说审美欣赏中不夹杂任何功利的考虑,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概念、道德和功利,这些因素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知觉。
心理距离说提供了一个可能,这就是将这些思考和体验放在一定距离中来看。
当然,经过一个世纪的反思,人们也指出了心理距离说的一些缺陷。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心理距离说实际上仍是一种审美态度说。
依据这种学说,讨论对象的美是无意义的,只要主体有了审美态度,就可以从对象中获得审美的感受。
对于心理距离如何能产生,布洛并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
面对大雾,不想行程耽误和危险可能降临,只是幻想进入了仙境,一般人没有这番修炼功夫,也不应把审美寄托在这种修炼功夫上。
我们还是需要保持对美的欣赏的种种具体条件的关注,如果不这样,就会将美学研究指向一个纯主观的对心理状况和心理调适能力的要求。
关于距离,英国学者理查德·鸟尔海姆提出了一种视为的理论,即把生活视为艺术,认识到艺术在改变着人的生活。
因此,与其谈论审美距离,不如说审美视角。
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并不能设想,一下子就能凭空拉开距离。
豫南高二语文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7.考点说明: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能力层级为C。
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这表现出他们担心私下的聚会被上司发现的恐惧心理”理解片面。
这个细节旨在说明小官员们对上司一直都很畏惧,表现了上司的粗暴蛮横、专横跋扈。
8.考点说明: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F级。
参考答案:①极力说明家宴准备充分,食物丰盛,突出诚意;②诉说妻子的无奈和无辜,为她开脱;③强调上司的到来纯属意外,表达对上司的不满。
④说明自己的尴尬、难堪和心虚。
详细解析:6分。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9.考点说明: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参考答案:①使结构紧凑。
围绕钉子上的帽子,安排三次赴宴三次撤退;以钉子上的帽子作为矛盾冲突的交汇点,推动情节发展。
②使形象鲜明。
通过对钉子上的帽子的态度,勾画了一群小官吏的群像;刻画了斯特鲁奇科夫屈辱、辛酸、庸俗与麻木的奴才形象;揭露了以普罗卡契洛夫为代表的上层官僚仗势欺人、厚颜无耻的贪婪嘴脸。
③使主题深刻。
摄取生活中的小事件,来表现当时俄国社会的畸形状态;彻底暴露了在等级制度压迫下扭曲病态、丧失人格、丑陋不堪的灵魂。
详细解析:6分。
每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每点答案中有其中一方面即可,不要求面面俱到。
有其他答案如从艺术效果上答,合理的也可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
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要从整体把握语段,抓住人物对象,分析句子结构,注意断句常见的切入点。
正确标点: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11.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与‘上书’意思一样”错误。
古代互相来往多用“书”,上书,往往不分吏民均可向君主或地位高的呈献“书”。
2018-2019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豫南九校2018—2019学年下期第二次联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学史上,素来有“今文经”与“古文经”、“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说法。
今文经与古文经,最初是指以今文(汉隶)、古文(籀书)两种不同的字体写成的经书。
我国古代文字从殷代的甲骨文和殷周金文发展到战国时代,字体屡经变迁。
战国时秦国境内,基本上通用“籀书”,亦称“大篆”;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在“籀书”的基础上加以简化成为“小篆”,或称“篆书”。
秦代的“书同文”即以这种篆书来作为标准的字体。
至于六国境内的文字,与籀书、篆书不完全一样。
现在我们尚能见到的六国文字,如战国古钱币、青铜器、近几十年出土的楚简上的文字以及《说文解字》中所载“古文”,均属此类,有的学者统称之为“晚周古文”。
这种古文字由于地区及时代早晚不同,差别较大,但它们都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所以习惯上统而言之曰“古文”。
战国后期,除了大篆和这些“古文”外,还出现了一种字体,就是“隶书”。
在秦代,通行的正式字体是小篆,如秦刻石及秦权(秦官府批准的标准砝码)铭文都是小篆,但在官府中的公文及民间流行的字体则主要是隶书。
到了汉代隶书已取代小篆成了最通行的字体。
所以在汉代人看来,隶书是当代的字体,因此名之曰“今文”。
经典若是用战国古字写的,就是“古文经”,用隶书写的就是“今文经”。
今、古文经的字,难免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有时今文经正确,有时古文经正确,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古文经虽以六国时的古文字缮写,但从西周或春秋时代传到战国,中间也难免有抄错或记错的地方。
今文经虽大多是汉人写的,但有时因为依据的底本好,也可能反比某些古文经为胜。
今、古文经的异字的成因,大致有四种情况:假借字,异体字,误字,误句。
其中,假借字数量最多。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不但是指所持底本字体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就对于经典内容阐释方面的差异而言的。
2018-2019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学史上,素来有“今文经”与“古文经”、“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说法。
今文经与古文经,最初是指以今文(汉隶)、古文(籀书)两种不同的字体写成的经书。
我国古代文字从殷代的甲骨文和殷周金文发展到战国时代,字体屡经变迁。
战国时秦国境内,基本上通用“籀书”,亦称“大篆”;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在“籀书”的基础上加以简化成为“小篆”,或称“篆书”。
秦代的“书同文”即以这种篆书来作为标准的字体。
至于六国境内的文字,与籀书、篆书不完全一样。
现在我们尚能见到的六国文字,如战国古钱币、青铜器、近几十年出土的楚简上的文字以及《说文解字》中所载“古文”,均属此类,有的学者统称之为“晚周古文”。
这种古文字由于地区及时代早晚不同,差别较大,但它们都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所以习惯上统而言之曰“古文”。
战国后期,除了大篆和这些“古文”外,还出现了一种字体,就是“隶书”。
在秦代,通行的正式字体是小篆,如秦刻石及秦权(秦官府批准的标准砝码)铭文都是小篆,但在官府中的公文及民间流行的字体则主要是隶书。
到了汉代隶书已取代小篆成了最通行的字体。
所以在汉代人看来,隶书是当代的字体,因此名之曰“今文”。
经典若是用战国古字写的,就是“古文经”,用隶书写的就是“今文经”。
今、古文经的字,难免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有时今文经正确,有时古文经正确,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古文经虽以六国时的古文字缮写,但从西周或春秋时代传到战国,中间也难免有抄错或记错的地方。
今文经虽大多是汉人写的,但有时因为依据的底本好,也可能反比某些古文经为胜。
今、古文经的异字的成因,大致有四种情况:假借字,异体字,误字,误句。
其中,假借字数量最多。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不但是指所持底本字体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就对于经典内容阐释方面的差异而言的。
D-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2018_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下期高二语文期中联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近两年,“真人秀”非常流行,这些“真人秀”都是由当红明星出镜,让他们在设定的情境之下进行特定的展现。
与此同时,网络直播正悄然兴起。
网络直播已经成为年青一代所喜爱和参与的娱乐方式。
而且,网络直播似乎也在创造着一些普通人中的“明星”——网红,一些无名的模特或美女或其他方面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走红”了。
其实明星真人秀和网络直播正好是对照。
明星真人秀是明星扮成普通人,网红则是普通人扮明星。
明星真人秀是让明星在没法端着的环境中、在现实的普通竞争游戏中,展现普通;而网红则是以小白领为中心的中产阶级后备军自己扮演明星。
明星真人秀和网红都是年轻的中产阶级后备军喜欢的,前者是高不可攀的明星下降到和自己一样的位置,后者是和自己一样的人成了明星。
这都是以年轻小白领为中心的青年群体的自我期望和自我反讽。
这里有两个走向值得注意:首先,从这些节目看来,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渴望看到更多的“真实”的生活,他们对戏剧性的生活兴趣不高,但对于某种琐碎的“生活流”倾注了很多的关切。
这种“生活流”是由大量真实的细节和具体而微的生活状态所构成的,这种生活的情境是典型的白领式的。
这就把中产阶级后备军的生活形态作为所有这些直接性节目的背景,他们与现在的年轻人保持着一种平视的关系,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其次,这些节目极为关键的就是一种“互动”的生成,网络直播是通过手机的直接互动所产生的效应,而明星真人秀更加依赖电视中的互动和网络的互动,这种互动性其实是参与到情境之中的感觉的生成。
其实,这些都是年轻人的新的认同感所营造的一部分。
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观照,往往是通过这种真人秀或直播来获得的,这些赋予了他们的平淡日常生活一种不同于既往的意义,这种意义不是来自一种大叙事,而是来自于某种“平庸性”的小叙事。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
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
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选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
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
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其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都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
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
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
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
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
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
2018-2019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数学(文)答案

x 2 x x 2
30 × (12 × 8 − 2 × 8 ) k= ≈ 4.286 14 × 16 × 20 × 10
− ( ae + 2 ) ×
1 = −1 e
2 ,解得 a = e − . e
2 2
15
x . 【解析】由题知 2 a = 4 3 ,得 a = 2 3 ,设 A(c, y ) ,代入椭圆 C : a
ˆ = 50 − 8.5 × 5 = 7.5 ˆ = y − bx a
基础年级 高三 合计
30 60 90 135 165 300 105
假设该校学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是否优秀与年级无关, 则
300 × (105 × 30 − 105 × 60)2 700 k= = ≈ 7.071 > 6.635 210 × 90 × 135 × 165 99
的判别式 ∆ = 9 − 4 = 5 > 0 ,所以函数 f ( x) = x
+ 3x + 1
与x轴
高二数学(文)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7 页)
有两个交点,即 x + 3x + 1 > 0 不可能恒成立,故 B 错误;“若 x − 3x + 2 = 0 ,则 x = 1 ”的 逆否命题为: “若 x ≠ 1 , 则 x − 3x + 2 ≠ 0 ”, 故 C 正确; 因为“ ¬ ( p ∧ q ) ”为真命题, 所以 p ∧ q 为假命题,所以 p、q 中至多有一个为真命题,故 D 正确. 【解析】法一:由前 4 行的特点,归纳可得:若 a =(a,b),则 a=m,b=n-m+1, 9. ∴a =(m,n-m+1). 法二:赋值法,令 m=n=1,则 a =a =(1,1),分别代入选项 A,B,C,D,只有 A 结 果为(1,1)符合题意. 10. 【解析】当 a = b = 1 时, a + b = 2 ,推不出 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 1,故①不符合;当 a = b = 0 时, a + b > −2 ,推不出 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 1,③不符合;当 a = b = −2 时, ab > 1 ,推不出 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 1 ,④不符合;对于②,假设 a, b 都不大于 1 , a ≤ 1, b ≤ 1 ⇒ a + b ≤ 2 ,与题设 a + b > 2 矛盾,所以②能推出 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 1;对 于⑤,假设 a, b 都不大于 1,则 log b > 0 ,与题设 log b < 0 矛盾,故⑤能推出 a, b 中至少 有一个大于 1. 11 . 【解析】因为 a > b > 0 ,则由题意知其中一条渐近线倾斜角为 30° ,可得离心率为
河南省十所重点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下)高二年级期末测试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是人学。
”文学关心人,关怀人的命运和处境,从根本上说,就是关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命运。
今天的“人”,不仅同“类”,而且同“村”。
所以,文学在关怀单个人的时候,归根结底是在关怀整个人类。
现今世界,高科技把所有人不分民族、不分肤色、不分区域地都“互联”到一起,人类的命运也就更加密切地融为一体。
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得“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更加深刻和丰富,成为新时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强烈的天下情怀和理论主张,是孕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基石。
《尚书·尧典》记载:“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这是说国家之间应该和谐相处。
《周易》认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威宁。
”这里明确勾画出万国安定团结、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图景。
《礼记》认为圣人乃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
《吕氏春秋》认为“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并逐步形成“天下为公”“是谓大同”的观念。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追求“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力图建构起一个人人各得其所、共享发展、友好相处的美好社会。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观照文学创作,有助于重新认识和研究世界文学的内在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和解读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内核。
这可以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上发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渊源,同时推进文学创作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河南省八市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河南省八市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君子”一词很难界定,勉强相应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Gentleman。
研究表明,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掌权者、当权者,后世也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如“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我们都希望社会的管理者是像样的君子,因为中国历代文化都强调统治者作为一个民族的表率,要通过教育来化导民众。
君子既是一个统治者,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教育者。
《礼记·学记》开篇就讲“建国君营,教学为先”,就是说建立一个国家,君子来管理一个国家,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教育达到的最后目标是“化民成俗”,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虽然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但这主要是指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相对于小人、野人来讲的。
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君子从社会地位的标志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
孔子主要从道德的理念来给“君子”做一个这样的规定,这在以后整个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主流。
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上、品格上的差别。
当然中国文化中也不是仅有“君子”这一个词,与君子含义相近的,一个是“士”,再一个是“圣人”。
荀子给这三个概念做了相当明晰的解释,他说“好法而行,士也”。
遵循一定的规律办事,侧重于从现实的做人做事方面,来实现和遵守这个“法”。
荀子接着讲,“笃志而体,君子也”。
是说君子既有远大的、坚定的志向,又能够很实在地去实践。
河南省豫南九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豫南九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A 项“传说一致认为”与原文“众说纷纭,谜团重重”不符;B 项“长度超过60米”与原文的“总长度近60米”矛盾;C 项“魏武帝”应为“魏王”)2.B(石枕是被盗墓者盗走后追缴回的,不是发掘出来的)3.C(A项前后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B项“变得一钱不值”属于言过其实;D 项六大依据有轻重、直接和间接之分,这个推断属于不分轻重)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4.B.(寇:侵犯。
)5.B.(①是说阎宝在其他城池失守的情况下能独守邢州,这个事实的陈说不能体现出他的谋略;②是表现庄宗对阎宝的器重,是侧面表现其“善谋略”;④是庄宗的行为)6.C.(“登无石山,其誓甚盛”的是“汴人”,即后文的“汴军”,也就是后梁的军队)7.(1)现在如果带兵后退,一定会被敌军追击,我方军队还没有集结,加上听说敌军胜势,就会不战而自己溃败。
(采分点:“引退”译为“带兵后退”,“为所”表被动,“乘”译为“追逐、追击”,“溃”译为“乱”或“溃败”,各1分,语意通顺1分)(2)庄宗听了很是震动,说:“如果没有您,几乎计谋错误。
”(采分点:“耸”通“竦”,震动;“微”译为“如果没有”,语意通顺2分)8.“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3分)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2分)9. 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3分)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3分)10.(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猿猱欲度愁攀援(4)吴楚东南坼(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AE(B“男A角曾经要求和女B角搭档”错,与原文正好相反。
C“女B角倔强、和敢于与导演顶撞的个性是她成功的前提女B角倔强、和敢于与导演顶撞的个性是她成功的前提”错D“导演一手编排的“悲剧”也促使女B角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推荐-2018届河南豫南九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

河南豫南九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300分,时间 1 50 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年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工业转型的关键一年,读下图回答 1 一3 题。
1 .若图甲中 M 表示我国某县2 0 1 1 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 a 表示花卉, b 表示蔬菜水果, c 表示粮食)。
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 B .土壤和水源 C .市场和交通 D .政策和劳动力2 .若图甲中 M 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 a 为花卉用地, b 为蔬菜水果用地, c 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二五”农业土地规划。
据此判断 , 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 .花齐种植用地比重上升C .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D .冻结城市建设用地3 .若图甲中 M 表示影响该县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其中 a 表示科技, b 表示人口数量, c 表示矿产) , 则下列四种产业中最适合在该县发展的是A.电子装配企业 B .石油开采 C .航天工业 D .汽车工业下图为四个国家相关特征示意图。
据此回答 4 一 6 题。
4 .下列四个国家中,与甲国特征最接近的国家是A.印度 B .巴西 C .日本 D .澳大利亚5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比重较低的国家最可能是④A.甲 B .乙 C .丙 D .丁6 .图中箭头的含义最有可能是A.人口迁移 B .能源、矿产输出 C .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D .技术密集型工业转移下图为季风区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 7 — 8 题。
7 .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8 .①季风盛行时()A.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 B.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C .澳大利亚西北部草木茂盛 D.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虚线)及水系分布示意图。
2018-2019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英语试题 解析版

豫南九校2018—2019学年下期第二次联考高二英语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第一部分听力(略)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Best Travel Apps for Vacations and TripsSkyscannerFlights, hotels, rental cars —Skyscanner has got you covered. The app searches for the most affordable and best options via its travel partners. Like Google Flights, you can see the cheapest dates to fly through a month-view calendar, and you can also get alarms when prices change. If you’re not sure wh ere exactly you want to go, Skyscanner offers a category that lets you explore “Top Deals” from your nearest airport, as well as a suggested list of destinations at affordable prices.Download now for: IOS, AndroidHopperIf you’re really looking to get th e cheapest possible price for a plane ticket, you need to download Hopper. Like Skyscanner, you can look at the cheapest dates to fly via a month-view calendar, but Hopper prides itself on telling you when to buy your tickets via pushing notifications (通知). The company claims it can save you up to 40 percent on your next flight and that’s all done by analyzing and tracking billions of flights. The user interface (界面) is simple, and Hopper says you can book a flight in 60 seconds or less.Download now for, iOS. AndroidAirbnbWhether legal in the city you’re visiting or not, Airbnb is a household name. The app undercuts hotels by offering far cheaper prices and a more authentic experience by staying with a local, or in his home. The app recently added a new feature calledTrips, which offers experiences to choose from during your stay —these are suggested events you can take part in with local guides. Eventually, the app will become an all-in-one travel app that lets you plan your day, book a car and more.Download now for: iOS, Android1. What is the similarity between Skyscanner and Hopper?A. They can provide you alarms when prices change.B. They can search for the most affordable and best options.C. They can inform you of the cheapest dates to fly in a month.D. They can give information of the cheapest price for a plane ticket.2. What is the advantage of Airbnb?A. You can try a more original local life.B. You can book a flight within 60 seconds.C. You can get a list of destinations at affordable prices.D. You can get some experiences without spending money.3. Where does this passage probably come from?A. The InternetB. A newspaper.C. An advertisement.D. A smart phone store【答案】1. C 2. A 3. A【解析】本文是一则广告。
豫南九校2018-2019学度高三12月份联考语文试题

豫南九校2018-2019学度高三12月份联考语文试题语文试题本试题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从过去五年来中国大陆电影创作来看,称得上具备现实主义范式内涵的影片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
从被刻画的当代社会现实的平常层面到奇崛层面的逻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如下三个层面:一是回到个体日常生活流,二是个体日常生活困境及其诗意抚慰,三是社会生活奇观的刻画。
从这点上说,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呈现出三重景观。
第一重景观:日常现实主义电影。
它注重细致描摹个体日常生活流,颇有日常生活原生态还原的效果。
其要紧特征有:生活水平的有限性,个人的平常性,生活困境的求解性。
其要紧创作方法或手段是回退法,确实是尽力回退到不加修饰的日常生活事件状况中。
如《破冰》以儿子对父亲的追怀口吻,讲述一位功勋滑冰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但这种生活由于他默然地长期坚持和忍受,后来难道获得了神奇的意义——亲手培养出中国首位冬奥会冠军。
值得重视的成功之处在于,影片把表达重心放在这位教练的平常模样上:他如何窝囊而又好胜、无能而又坚持、不顾小家而只顾大伙等等。
但最终却明白地诠释了一个道理:平常中的坚持终究能够通向神奇。
第二重景观: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也称为温情现实主义电影〕。
它一面注重个体的日常生活困境描摹,同时又注意以诗情镜头淡化并加以拯救。
那个地方突出的是生活诗情在困境中的现实性呈现。
从电影手法上讲,带有现实主义元素与浪漫主义元素交融的意味。
其要紧特征有:生活空间的流动性,个人生活的困境性及生活困境中的诗情呈现。
《三峡好人》是这方面的佳作。
它通过山西挖煤民工韩三明和护士沈红分别来到三峡查找前妻和丈夫的过程,描绘了一群一般人充满风险而又不失温馨的日常生活,使影片透露出生活困境中的一缕诗意。
全片以朴实的语言传达底层小人物离开家园的沉重主题。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两个变量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就越接近于1,故B不正确;
在残差图中,残差点比较均匀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中,带状区域的宽度越小,拟合效果越好,故C不正确;
当销售价格为10元时,销售量为■'z11:■T '1'-件左右,故D正确•
详解:大前提: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小前提:①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
结论: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
点睛:本题考查三段论的有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3.“不等式■:二「在「上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A.恥:亠B.住:亠C.::<::D.;„:
4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不等式x2-x+m>0在R上恒成立”,令f(x)=x2-x+m,开口向上,根据判别式△<0,求出m的
式马虎导致错误.
2•已知①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由①、②、③组合成
“三段论”•根据“三段论”推理出一个结论,则这个结论是()
A.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C.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C
【解析】
分析:理解三段论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结合题意即可得到相应的结论.
B.两个变量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就越接近于1
C.在残差图中,残差点比较均匀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中即可说明选用的模型比较合适,与带状区域的宽度
无关
D.若某商品的销售量(件)与销售价格(元/件)存在线性回归方程为V-■ ■■:相,当销售价格为10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D (D项曲解文意,从“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和“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表述中,才能得出“汉人视玉门关为家国分界”这一结论。
)2.B (文章引用唐彦谦和李白的诗句并不是为了证明边关地理位置的重要。
)3.C (A项张冠李戴,“开放的国家制度”错,文中是“开放的国家社会格局”“包括过所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限制”;B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长期在塞外驻守或是从军入幕不得志之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思乡怨忿之情”,而非“唐代文人将士们”。
D项无中生有,“早已失去其地理位置……等象征”错,原文是说“作为戍边之所的代表……是物质与人文界限的共有载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B (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上涨,但从数值上看,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占汽车销量很少的部分,并未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主流。
)5.D (A项无中生有,“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逐年上升,传统燃油汽车市场日趋饱和”,只能意味着在很长时间内两种车是共存的,但无法看出“传统燃油汽车即将被新能源汽车取代”;B项混淆了“已然”和“未然”,文中说“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望促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普及应用,突破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续航短、充电难的瓶颈”;C项曲解文意,文中说超薄型中置线圈方案“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化效果”,并非彻底解决了问题。
)6.①减少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提高创新能力,解决瓶颈问题;②继续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③产品布局多元化,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体验。
(6分;每点2分,立足于企业,三个要点分别侧重于“技术和创新”“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完善充电设施”,意思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C(“通过化用两个成语”理解有误,“一木穿石”可以说是挖掘“水滴石穿”的内涵而化用,但“相濡以沫”仅为类比,没有化用。
【优质】河南省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河南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语文2019. 2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民俗文化》是高中语文的一门选修课程。
民俗文化,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它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并代代传承,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个人从一出生,就在一个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中生活。
语文是反映生活的,当然也包括民俗文化;我们学习语文,同时也能学习民俗文化。
学习这门课程,就要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解读所选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力求对中华民族的一些重要民俗事象和民俗文化,有更加亲切的感受,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②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可归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
物质文化指衣食住行、生产、交易、财产等可以用实物表示其文化内容的部分;非物质文化指歌谣谚语、神话传说、地方戏剧、民间信仰、岁时年节、社交礼仪、家族结构、亲属称谓、婚丧礼俗等不能用实物表示的文化内容。
可见,民俗文化囊括了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中国民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从学习语文出发,从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现象中,选择了七个专题进行探究,它们分别是年节风俗、衣食住行、百工百业、红白喜事、社交礼仪、信仰禁忌和神话歌谣。
③作为高中语文的选修课,当然首先要为语文的教学目标服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学习中国民俗文化课程,不应该只是一种知识的记忆,而要在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中去直观地感受体悟。
课本是按照这样几个板块来设置的:导言、课文、梳理探究、相关链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豫南九校2018—2019学年下期第二次联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学史上,素来有“今文经”与“古文经”、“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说法。
今文经与古文经,最初是指以今文(汉隶)、古文(籀书)两种不同的字体写成的经书。
我国古代文字从殷代的甲骨文和殷周金文发展到战国时代,字体屡经变迁。
战国时秦国境内,基本上通用“籀书”,亦称“大篆”;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在“籀书”的基础上加以简化成为“小篆”,或称“篆书”。
秦代的“书同文”即以这种篆书来作为标准的字体。
至于六国境内的文字,与籀书、篆书不完全一样。
现在我们尚能见到的六国文字,如战国古钱币、青铜器、近几十年出土的楚简上的文字以及《说文解字》中所载“古文”,均属此类,有的学者统称之为“晚周古文”。
这种古文字由于地区及时代早晚不同,差别较大,但它们都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所以习惯上统而言之曰“古文”。
战国后期,除了大篆和这些“古文”外,还出现了一种字体,就是“隶书”。
在秦代,通行的正式字体是小篆,如秦刻石及秦权(秦官府批准的标准砝码)铭文都是小篆,但在官府中的公文及民间流行的字体则主要是隶书。
到了汉代隶书已取代小篆成了最通行的字体。
所以在汉代人看来,隶书是当代的字体,因此名之曰“今文”。
经典若是用战国古字写的,就是“古文经”,用隶书写的就是“今文经”。
今、古文经的字,难免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有时今文经正确,有时古文经正确,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古文经虽以六国时的古文字缮写,但从西周或春秋时代传到战国,中间也难免有抄错或记错的地方。
今文经虽大多是汉人写的,但有时因为依据的底本好,也可能反比某些古文经为胜。
今、古文经的异字的成因,大致有四种情况:假借字,异体字,误字,误句。
其中,假借字数量最多。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不但是指所持底本字体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就对于经典内容阐释方面的差异而言的。
今文经学的特点是关注现实政治,致力于发掘、发挥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
董仲舒提岀:“《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春秋繁露·精华》)他不承认经典本义有固定不变的解释,而强调解释是随着人们对意义的理解而不断变化的,不必拘泥于古义。
今文经学彰显了经典的时代意义,植入了许多前人未见的思想,从而使经典的阐释历久弥新。
古文经学多把六经当成信史,讲文字训诂,留意典章制度,注重历史事实,具有浓厚的实证色彩。
古文经学家具有朴实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方法,所以他们常常能够对古籍作出正确的和比较合理的训释,从而彰显那些被今文经学家文饰、遮蔽的文本原意;他们的训释成为后人理解古籍的重要参考。
(摘编自边家珍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1.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经学史上,今文经是指以今文(汉隶)写成的书籍,古文经是指以古文(籀书)写成的书籍。
B. 我国古代文字从殷代的甲骨文、殷周金文发展到战国时代的大篆和小篆,字体屡经变迁。
C. “今文经学”关注现实政治,致力于发掘、发挥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彰显了经典的时代意义。
D. 古文经学家常常能够对古籍作出正确的和比较合理的训释,因此学风朴实、治学严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首先指出经学史上素有“今文经”与“古文经”、“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说法。
B. 文章依次论述了“古文”与“今文”、“古文经”与“今文经”、“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
C. 文章不仅分析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研究方法的不同,也指出了其重要影响。
D. 文章思路清晰,在论述今文经学的研究特点时举出了董仲舒的有关论述,说理充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今文经虽然大多是汉人写的,依据的底本好,但其中舛错的文字不一定比古文经少。
B.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的演化过程,呈现出由繁到简、易于书写的特点。
C. 今文经学不泥古,善挖掘新意的治学方法,对于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D. 古文经学家具有实证色彩的朴实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方法,为后世的治学者树立了典范。
【答案】1. C 2. B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本题要求选出“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书籍”扩大了范围,应为“经书”,且不同历史阶段所指也不同,“今文经与古文经”最初指以今文(汉隶)和古文(籀书)写成的经文;后来的古文经指“用战国古字写的”,战国时的文字不仅包括大篆,还包括“晚周古文”。
B 项,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籀书”的基础上加以简化成的,而非战国时代产生的。
D项,“古文经学家常常能够对古籍作出正确的和比较合理的训释,因此学风朴实、治学严谨”因果倒置。
故选C。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文章依次论述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说法错误,文章先论述“今文经学”,后论述“古文经学”。
故选B。
【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项,“舛错的文字不一定比古文经少”无中生有,文中只谈到文字“也可能反比某些古文经为胜”,没有谈到舛错字的多少。
故选A。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
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制定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公布。
诸如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严禁学生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等,方案列出一系列为儿童和青少年“护眼”的硬措施。
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八部门防挫青少年近视:调控网游总量课堂禁带手机》)材料二:材料三:视力监测是最基本的初筛,近视和不近视的人也可能测出一样的视力,所以需要更进一步的检查来判断有没有近视。
另外,视力监测受主观和客观的影响很大,学校范围内开展的视力监测存在前后两次检查可比性不强的问题。
目前各地近视流行病学调查还缺乏统一的检查标准。
比如,查视力时的视光学环境未统一、使用的视力表未统一。
此外,各地视力表灯箱的照度也未统一,也会对近视诊断带来影响。
同时,对近视的检查结果也未做细分。
对于诊断近视的标准也未统一,有的用睫状肌麻痹后的电脑验光结果,有的用主觉验光结果,有的按现有眼镜的光度。
因此,应该先确定各地近视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进行充分调研,在此基础上再制定近视防控的具体目标。
由于目前儿童近视率的问题,关于儿童近视康复的机构也是各种各样,其中存在不少治疗不规范的现象。
比如,有的机构号称不戴眼镜、不用药、不手术就可以控制甚至“治愈”,导致很多孩子错过最佳控制时机。
乱象的出现,其中一大原因是家长求医心切、对治疗期望值过高。
真性近视在目前医疗水平下做不到治愈,只能控制加深。
很多家长在固有错误观念引导下,拒绝医生给予的建议,转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奔这些商家。
(摘编自《有效防控青少年近视须补上哪些功课》,《法制日报》2018年9月5日)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图一显示,2016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非常严重,小学阶段就有近一半的学生因为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近视。
B. 图一显示,2016年我国初中阶段(13~15)和高中阶段(16~18)也是近视的高发期;成年之后,近视增长速度放缓。
C. 从图一图二看,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是因为随着机体的全面成熟,抵抗力的增加,抗近视能力增强了。
D. 图二显示,2000年到2015年这十六年间,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学生,其近视状况,都是呈增长的态势,其中小学和初中增势明显。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青少年近视问题的严重性,确定了防治目标,出台了相关政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B. 2030年,我国将实现青少年近视防控目标,全国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中小学近视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C.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范围内开展的视力监测存在前后两次检查可比性不强的问题,因此没有任何意义。
D. 由于商家不负责的宣传,家长求医心切,让孩子接受所谓的“治疗”,导致很多孩子错过了最佳恢复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