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定线
道路勘测设计定线
2020/2/27
《道路勘测设计》
3、定 线
(1)标定线位 方法:(1)直线型定线方法 (2)曲线型定线方法 定线是在导向线、一次修正导向线及二次修正导向
线的基础上,标定出路中线的确切位置。
(2)敷设曲线:按路中线计划通过部位选取且注明 各弯道的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3)平面图绘制
3、定线方法 (1)直接定线:适用于标准较低的路线。 (2)纸上定线:适用于技术标准高的、地 形、地物复杂的路线。
(3)自动化定线:目前通用采用的方法,借助航测电子图及计算机进行, 可以大范围研究地形及环境,适用于各种条件的道路的设计
2020/2/27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一、纸上定线的工作步
• (2)设计理想纵坡
• 推求各桩高程,参照前面分段安排的纵 坡设计理想纵断面,读出各桩号概略设计 标高
2020/2/27
《道路勘测设计》
2020/2/27
《道路勘测设计》
A、点地面线,标控制点
•.
JD5 R= Ls=
JD6 R= Ls=
JD5 R= Ls=
《道路勘测设计》
B、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控制点、“经济点”等,初拟纵坡线。
•
二、实地放线
2020/2/27
《道路勘测设计》
• 一、纸上定线的工作步骤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为宜)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 的位置的方法。
• (一)平原、微丘区定线步骤 • 1、定导向点
在选线布局确定的控制点之间,根据平原、微丘区路线布设要点,确 定可穿越、应避就和该避绕的点及范围,建立中间控制点。 • 2、试定路线导线 参照导向点,试穿出一系列直线、交汇处交点,作为初定的路线导线。 • 3、初定平曲线 读取交点坐标,计算转角和交点间距,初定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 度,计算曲线要素。 • 4、定 线 检查各技术指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不满足时应调整交点位置或 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直至满足为止。
道路勘测设计 选线和定线3定稿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4) 直接定交点法 在地形平坦,视线开阔,路线受限不十分严,路线位
置能根据地面目标明显决定的地区;可依纸上路线和地貌 地物的关系,现场直接 将交点定出。
15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7.5 城市道路网规划
城市道路网由各类各级城市道路(不包括居住小 区内的道路)所组成。城市道路网一经形成,就大体 上确定了城市用地布局和土地利用的轮廓,并且其对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16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1 基本要求
1.1 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 城市道路网络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一个子系
统,道路网中各条道路的性质与功能必须与其所在道 路网系统中的地位以及道路两侧用地的规模和性质相 适应,力求做到使城市各分区之间有方便、迅速、安 全和经济的交通联系,形成全市道路交通干道系统, 满足城市中以速度为主要要求的长距离出行;在城市 各分区内部形成工作、生活性道路,满足以交通容量 为主要要求的短距离出行,方便城市客货流的集散。
的路线。 实地定线---适用于标准较低的路线。
1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纸上定线
纸上定线是在大比例地形图(一般比例为1:1000-1: 2000为宜)上具体确定公路中线位置的方法。
过程: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纸上定线、实地放线。
1.1 定导向线
2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1) 确定路线方案 A
1 基本要求
1.1 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 1.2 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 1.3 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城市市政工程管线常常沿城市道路敷设,各种管 线的平纵面走向和埋设要求都与道路网布局密切相关, 因此在道路网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满足工程管线的布置 要求,为其提供必需的布置空间。
道路勘测设计与规划第七章定线
(一)定线要点
1、路线应短直,如离开短直方向,必须有足够的依据 为了绕避障碍而使路线偏离短直方向时,必须尽早绕避前方的 障碍,尽量减少曲线数目,并力求减小偏角。
2、路线绕避山嘴,跨越沟谷或其它障碍时,一般应使曲线交 点正对主要障碍物,使障碍物在曲线的内侧并使其偏角较小
3、路线应少占农田,特别是高产田。路线位置和施工取 、弃土要结合农田规划、灌溉、交通等情况,尽量做到绕 避农田(或经济作物区)
直线距离310m
高差47.5m 平均纵坡15.3%
2. 定导向线
(1)确定路线方案
分析地形,拟定各种可能的走法。在地形图上仔细研究主要 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质情况,选择有利地形,拟定路线各 种可能的走法。
(2)求平距,定坡度线(匀坡线)
坡度线作用:验证了一种走法的成立。具有均匀坡度,但它 没有考虑地形的利用和障碍物的避让。
置后重新穿线或调整穿线方案。
3.计算偏角和交点间距,根据交点位置处的实际情况, 分析该平曲线半径的控制因素并选配平曲线半径和缓和曲 线长度。
➢ 推荐半径时应考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地 形地质特点和有关技术经济要求。平曲线半径一般受曲线 内侧障碍物和切线长控制。设计中可以根据实际控制因素 反算平曲线半径。
三、直线型定线法
先定直线,穿出交点,由控制条件确定圆曲线再确定缓和 曲线。
④路线跨越沟谷时,需要设置桥涵,故导向线不必降至沟底,可 直接向对面引线,预留因设桥涵所需的路堤高度。路线穿过山 嘴或山脊时,需要开挖路堑或设置隧道,导向线也不必升至山 顶,可直接跳过山嘴或山脊,根据路堑深度或隧道标高,确定 跳过几根等高线,以便决定在山嘴或山脊对侧的哪条等高线开 始绘制导向线。
公路勘测设计第六章道路定线
道路勘测设计
①经济性控制点
这类点,主要在路线穿过斜坡地带,考虑横向填挖 平衡或横向施工经济 ( 有挡土墙及其它加固边坡时 ) 因 素而确定的小控制点。如图中II---II中线位臵,使挖 方面积和填方面积大致相等,这时的线位即为经济控 制点。由于这类点仅从横向施工经济出发控制线位, 它只能作为穿线定点的参考位臵。
道路勘测设计
3.曲线定线
经过穿线交点确定了路线的交点位臵,在交点处还 需要根据标准结合地形、地物及其它因素选择适宜的平 曲线半径,控制曲线线位。
1)单交点法
单交点是实地定线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它是用一 个交点来确定一段单圆曲线的插设曲线方法。方法简便, 适用于一般转角不大,实地能直接钉设交点时。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根据坡度线如图中的A0A1A2..线,结合地面横坡考 虑路基稳定和工程经济即可确定出合适的中线位臵,并 插上花杆(或标志),如图中的B0B1B2..连线,叫修正的导 向线。根据经验,一般情况当地面横坡在1:5以下时, 中线在坡度点上下方对路基稳定和工程经济影响不大; 当为1:5~1:2时,中线与坡度点重合为宜;当横坡大 于1:2时,中线宜在坡度点上方,以形成全挖的台口式 断面为好 。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节
实地定线
实地定线又称直接定线或现场定线。 根据实地控制定线主导因素的不同,可采 用以点定线和放坡定线两种方法。
道路勘测设计
二、实地定线
1.一般情况下定线
当路线不受纵坡限制时,定线以平面和横断面为主 安排路线。其要点是:以点定线,以线交点。 以点定线,就是在全面布局和逐段安排确定的控制点 间,结合各方面因素进一步确定影响公路中线位臵的 小控制点,然后,按照这些小控制点,大致穿出道路 直线的方法。以线交点,就是在已定小控制点的基础 上结合路线标准和前后路线条件,穿出直线,并延长 交出交点。
道路勘测设计 第23讲 定线7-3
回头曲线
大头回头曲线布设:主曲线 两条辅助曲线
5
二、直接定线的局部移线
直接定线因地形复杂、定线人员视野受到限制和可能产 生错觉,难免出现个别路段线位不当,利用地形图进行路线 的局部移线是有效的办法,因此直接定线的局部移线也称为 纸上移线。
三、直接定线与纸上定线的比较
直接定线的两个根本弱点: 1、研究利用地形的不彻底性。
第二节 直接定线
一、直接定线的工作步骤 直接定线是设计人员在实地现场确定道路中线位置的方 法。 1、分段安排路线 在选线布局定下的主要控制点之间,沿拟定方向用试坡方 法粗定出沿线应穿应避的一系列中间控制点,拟定路线轮廓 方案。
2、放坡,定导向线 放坡就是在现场定出坡度点的作业过程,其目的是要解决 控制点间纵坡的合理安排问题,实质上是现场设计纵坡的操 作。
仪器:坡度仪或手水准仪、花杆。
1
2
3、修正导向线 相当于纸上定线的二次修正导向线。通过横断面的填挖大 致平衡来选定最佳中线位置。修正导向线是具有合理纵坡、横 断面上位置最佳的一条折线。 4、穿线交点 穿线工作就是根据修正导向线确定平面线形直线的位置和 长度、定出路线导线并考虑平纵组合问题。所穿直线应尽可能 多地靠近或穿过修正导向线上的坡度点,特别要满足控制较严 的点,适当裁折取直、使平、纵、横三面合理组合,试穿出与 地形相适应的若干直线,延长这些直线交汇出交点,即为路线 导线。
2、平、纵面线配合问题难以彻底解决。
6
纸上定线的优点:
1、室内进行劳动强度低; 2、视野开阔,不容易漏掉最佳方案;
3、进行多次设计质量高;
4、自动化程度高。
7
第三节 实地放线
实地放线是将纸上定线和纸上移线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 供详细测量和施工之用的作业过程。 一、穿线交点法 穿线交点法是根据平面图上路线与施测地形时敷设的控制 导线(以下简称导线)的关系,把纸上路线的每条边逐一而独 立地放到实地上去,延伸这些直线支出交点,构成路线导线。 1.支距法 支距法适用于地形不太复杂,路线离开控制导线不远的 地段。
道路勘测设计选线
改建
Km
地形:平原、 Km
微丘
山岭、重丘 Km
用地
亩
某路各方案主要指标比较表
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
29
29
1360
1347
133
200
1227
1147
567
677
793 2287
670 2869
表 6-1 第三方案 32 1510 187 1323 512
998 3136
第四方案 31 1476 193 1283 615
图6-8 路线布设示例
(4)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 1)二级以下公路改建时尽量利用旧路。如改建最多修建成二级公路。 2)一级、高速公路应新建。
6.4 山岭区选线
山岭区地形包括山岭、突起的山脊、凹陷山谷、陡峻的山坡、悬崖、峭壁等,地形复杂多变,一般地 面自然坡度在20度以上。
自然特征及路线特征 (1)自然特征
图6-3 路线方案比选之二
某路南、北线方案主要指标比较表
表 6 -2
指标
单位 第 一 方 案 第 二 方 案
(南线) (北线)
路线长度 其中:新建
改建 土方 石方 路面 桥梁 涵洞 防护 比较结果
Km
Km
Km 1 0 4m 3 1 0 4m 3 1 0 3m 2 m /座 道 m3
118 112 6 83 15 708 11 0 /8 236 6300
②利用“S”形河段腰部跨河,使桥头线形得到显著改善。
图6-18 在“S”形河的腰部跨河
③桥头线形改善。
图6-19 桥头线形处理
路线跨越支流的桥位选择: ①从支河(沟)口直跨 ②绕进支沟上游跨越。
图6-20 沿溪线跨支沟方案图
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章 道路定线
第二节 实地放线
n 一、穿线交点法
n 穿线交点法是根据平面图上路线与施测地形时
பைடு நூலகம்
敷设的控制导线(以下简称导线)的关系,把纸上路
线的每条边逐一而独立地放到实地上去,延伸这些直
线支出交点,构成路线导线。
n 1.支距法
2.解析法
第二节 实地放线
n 一、穿线交点法 n 穿线交点法是根据平面图上路线与施测地形时 敷设的控制导线(以下简称导线)的关系,把纸上路 线的每条边逐一而独立地放到实地上去,延伸这些直 线支出交点,构成路线导线。 n 1.支距法 n 2.解析法
▪
1.直线型法(传统法);
▪
2.曲线型法。
纸上定线是在已定修正导向线的基础上,按
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最后定线,具体操作有 两种做法:
• 1)直线型法:在修正导向线上,按照弃少就多,保证 重点的原则,先用直线尺绘出与较多地形相适应的各个 直线段,然后用半径适当的圆曲线把相邻直线连接起来。 当地形复杂、转折较多或弯道处控制较严时,也可先确 定圆曲线,然后用直线把圆曲线连接起来。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
为宜)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 过程。
▪ 越岭线纸上定线的方法: ▪ (一)定导向线 ▪ 1.确定路线方案。
B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
为宜)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 过程。
▪ 越岭线纸上定线 的方法: ▪ (一)定导向线 ▪ 1.确定路线方案。 ▪ 2.绘均坡线。
P d θ
DDi
第三节 实 地 定 线
道路实地定线
• 一、概述 1、任务: 在路线总体布局和逐段安排的基础上, 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及 其他沿线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 面因素,合理安排、定出路线中线位置。 内容: 确定交点、曲线定线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4部分(公路选线与定线)
1. 概述
定义与作用
公路选线与定线是道路勘测设计中关键的阶段,它们决定了道路的最佳路径和布局。
基本原则
公路选线与定线按照设计要求、地理条件和交通需求等原则进行。
关键技术
选择和应用适当的技术工具来支持公路选线与定线的决策过程。
2. 公路选线
1
影响因素
地形、土壤条件、交通流量、环境保护等因素对公路选线有重要影响。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4部分(公路选 线与定线)
#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4部分(公路选线与定线) ## 1. 概述 - 公路选线与定线的定义及作用 - 公路选线与定线的基本原则 - 公路选线与定线的关键技术 ## 2. 公路选线 - 公路选线的影响因素 - 公路选线的方法 - 直接选线法 - 多目标决策法 - 数学模型法 - 公路选线的评价指标 ## 3. 公路定线 - 公路定线的基本原则 - 公路定线的方法
2
方法
直接选线法、多目标决策法和数学模型法都是常用的公路选线方法。3 Nhomakorabea评价指标
公路选线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性、安全性、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
3. 公路定线
基本原则
公路定线应遵循设计规范、地 理条件和交通需求等基本原则。
方法
经验定线法、数学模型法和直 接定线法是常用的公路定线方 法。
评价指标
公路定线的评价指标包括道路 等级、交通流量、地理条件等 多个因素。
4. 其他问题
1 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 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
公路选线定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如地质难题、环境保护要求等。
通过实际案例和应用经验,深入探讨公路选 线与定线的实际应用效果。
道路勘测设计-第七章-定线
1.纵坡线形要满足《标准》要求。如坡长限 制、设置缓坡、合成坡度等要求,并力求两控 制点间坡度均匀,避免出现反坡。
2.应结合地形选用坡度。尽可能不用最大纵 坡,但也不宜太缓,以接近两控制点间匀坡线 (平均坡度)为宜,在地形整齐地段可稍大些, 曲折多变处宜稍缓些。
放坡由受限较严的控制点开始,一人持手水 准对好选用纵坡相当的角度,立于控制点处指挥另 一持花杆的人在山咀或山坳等地形变化处、计划变 坡处以及顺直山坡每隔一定距离处上下横向移动, 找到二人距地面同高点后定点,插上坡度旗或在地 面做标记,以该点为固定点继续向前放坡。如果一 边放坡一边进行后续工作,应先放完一定长度(一 般不应小于4~5条导线边长)的坡度点后,利用 返程进行下一步操作。
θ
d
DDi
三 实地定线
实地定线是设计人员在实地现场确定 道路中线位置的方法。
平原、微丘区直接定线工作步骤与其纸 上定线相同,不同之处是交点坐标或转角 及交点间距应经实测获得。
山岭、重丘区直接定线的指导原则与 纸上定线相同,但定线条件不同,工作步 骤有所改变
山岭、重丘区直接定线是采用带角手水准 进行的。带角手水准如图7-16所示,使用时用 手水准瞄准前方目标,旋转游标使气泡居中, 此时游标所指的度数即为视线倾角,该倾角可 换 算 为 纵 坡 度 , 1°≈1.75% , 此 法 用 于 量 测 已 知两点间的坡度;手水准的另一种用法是已知 一点和坡度,寻找该坡度上的另一点目标,即 放坡测量。下面以山区越岭线为例说明直接定 线的工作步骤。
(四)穿线交点
修正导向线是具有合理纵坡、横断面上位置最佳 的一条折线。穿线工作就是根据修正导向线确定平面 线形直线的位置和长度、定出路线导线并考虑平纵组 合问题。所穿直线应尽可能多地靠近或穿过修正导向 线上的坡度点,特别要满足控制较严的点子,适当裁 折取直,使平、纵、横三面合理组合,试穿出与地形 相适应的若干直线,延长这些直线交汇出交点,即为 路线导线,如图7-19中JD1-JD2-JD3…。穿线工作需 要定线人员反复试穿和修改才能定出合理的路线。
道路勘测设计9-道路选线及定线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四)注意土壤水文条件
1、尽可能接近分水岭的地势较高处布线, 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2、尽量避绕面积较大的湖塘、泥沼和洼地
3、如果穿越则选择窄、浅、底平缓之处, 且做必要公工程措施,保证稳定性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五)注意处理新、旧路关系
1、原路低于二级时,能改则改,否则应 新建
2、原路高于二级,则原有公路留作辅道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9.3 山岭区选线
(1)沿河(溪)线、山腰线、越岭线、 山脊线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9.3 山岭区选线
(2)沿溪线特征:地形、地质灾害、水害
(3)路线布局:河岸选择、线位高低、跨河地 点三者关系
3、具体定线:具体定出道路中线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9.2.2 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二)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 (三)处理好路线与桥位关系 (四)注意土壤水利条件 (五)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 (六)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9.3 山岭区选线
(1)沿河(溪)线、山腰线、越岭线、 山脊线
(2)越岭线特征:纵断面为主导
(3)路线布局:垭口选择、过岭标高选择、两 侧展线三者关系
(一)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1、尽量少占或不占高产田
第二篇 道路勘测设计
第9章 道路选线及定线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章 定线(涵洞地段)
连同壅水高度至少高出0.5m。
2.结构条件
为了改善洞身受力状况,涵洞顶上应有一定厚度的填
土,以保证涵洞结构条件所需的最小路堤高hj。 当纵断面设计的路堤填土高度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项 要求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Email:GL15@
(1)在满足设计流量的要求下,改用需要填土高度较 小的涵管类型。 (2)加大孔径、降低积水高度,改单孔为双孔以至多 孔,但拱涵不得用三孔。 (3)适当挖低沟底,适用于出口有较深或纵坡较陡的 沟床。
天然沟谷的平面和纵坡一般不宜轻易改动。 平坦地区沿线很长的地段没有明显河沟时,可考虑在
有利排洪的地点设置涵洞,使桥涵的距离适当,排洪通
畅,确保路基安全。 (二)涵洞类型和孔径的选择 涵洞类型及孔径大小一般按标准设计图进行选择: 1.流量大小和路堤高度 流量较小时,宜用钢筋混凝土圆形涵洞; 流量较大时,宜用石砌或混凝土拱形涵洞。
二、定线对涵洞的考虑
涵洞的数量很多,每公里约1~3座。在定线中,
要解决好涵洞的分布、类型选择和路堤高度等问题。
(一)涵洞的分布
涵洞的分布一般应根据现场勘察来确定,尤其是影
响农田灌溉和人畜交通的涵渠,必须与当地政府有关 部门协商确定。凡线路跨越的水沟,一般都应设置涵 洞或小桥。
Email:GL15@
(4)改变纵断面坡度,
提高路肩设计高程;或 者改动线路平面,降低 涵洞处地面高程。
Email:GL15@
Email:GL15@
钢筋混凝土圆涵可在工厂预制,运往现场安装,施 工简便,进度快。在石料缺乏地区经济合理。 为施工方便,同一段线路涵洞类型不宜太多。 为便于维修、养护、清淤,排洪涵洞的最小孔径不 应小于1.0m。 各式涵洞的长度应视其净高(或内径)h按下列要求选
道路勘测设计 第13讲 第6章 道路定线
(二)山岭、重丘区定线步骤
1.定导向线
(1)分析地形,找出各种可能的走法。 在地形图上仔细研究路线布局阶段选定的主要控制点间的 地形、地质情况,选择有利地形如平缓顺直的山坡、开阔的侧 沟、利于回头的地点等,拟定路线各种可能的走法。 (2)求平距a,并定匀坡线 ①求平距:设等高距为h,平均坡度为ip,则等高线平距 为a=h/ip 。 ②定匀坡线:定匀坡线也称放坡,放坡是使用分规进行 的,分规的张开度等于平距a值,a值的比例尺应与地形图的比 例尺相同。
A.地面横坡≤1∶5:中线在坡度点下方,对路基稳
定和工程经济影响不大;
B.地面横坡=1∶5-1∶2:中线与坡度点重合; C.地面横坡≥1∶2时:中线宜在坡度点上方,以形 成全挖的台口式断面为好。
§7.1
实地定线
2.实地定线
图7.4 中线与坡度点在横断面上的位置
§7.1
实地定线
2.实地定线 3)穿线交点--反复插试,逐步修改,使、平、纵、 横三方面恰当结合,定出合理的线位。
(一)平原、微丘区定线步骤 1.定导向点 在选线布局确定的控制点之间,根据平原、微丘区路 线布设要点,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可穿越、应趋就和该 绕避的点和活动范围,建立一些中间导向点。 2.试定路线导线 参照导向点,试穿出一系列直线、交汇出交点,作为 初定的路线导线。 3.初定平曲线 读取交点坐标计算或直接量测转角和交点间距,初定 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计算曲线要素。 4.定线 检查各技术指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以及平曲曲 线位是否合适,不满足时应调整交点位置或圆曲线半径 或缓和曲线长度,直至满足为止。
第六章 道路定线
第一节 实地放线 第二节 纸上定线 第三节 纸上移线 第四节 航测选线与定线
§6.1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六章 选线
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点。 2.一般沟通县、乡、村直接为农业运输服务 的公路,经地方同意也可穿越城镇,但应有 足够的路基宽和行车视距,以保证行人、行 车的安全。 3.路线应尽量避开重要的电力、电讯设施。 当必须靠近或穿越时,应保持足够的距离和 净空,尽量不拆或少拆各种电力,电讯设施。
(三)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
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
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 改革开放、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体现。 2.路线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作用,与沿线工 矿、城镇等规划的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 利等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 3沿线自然条件的影响 4.设计道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的影 响 5.其它如与沿线风景、旅游、名胜区的联系
2.山嘴或河湾 选线时应做沿河绕行和取直线方案的比选。 1)路线遇到山嘴时路线布设方式(如图6-
14a): (1)沿山嘴自然地绕行 线路长,在坡度受限路段有利于争取高度, 易受不良地质的危害和河流冲刷的威胁。 (2)以路堑或隧道取直通过 路线短而顺直,安全性好。若隧道较长,则 应全面分析,综合比选。若取直方案和绕行 方案工程量相等或接近时,以取直方案为宜。
(1)从支河(沟)口直跨 (2)绕进支沟上游跨越
(二)几种河谷地形条件下的选线
1.开阔河谷
1)沿河岸
坡度均匀、平缓,线形好,临河一侧受洪水
威胁,须做防护工程。 2)靠山脚 路线略有增长,纵断面会有起伏,但可不占 或少占良田,是常用的一种布线方法。 3)直穿田间 线形标准高,但占田最多,除高速公路和一 级公路外,一般不宜采用。
3.桥位选择 1)按路线与河流的关系:跨主流(跨河换岸) 跨支流 2)路线跨越主河的桥位选择 路线跨越主河,除考虑桥位本身水文地质条 件外,还要注意桥头路线的舒顺,处理好桥 位与路线的关系。跨河方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S”形河段腰部跨河,以争取桥轴 线与河流成较大交角。
道路勘测设计 选线和定线1定稿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路线布设要主要支援农业,少占农田,紧密注意与
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
18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注意了解灌溉渠道的情况,使路线尽可能少和灌溉渠 相交,布置在灌溉上方非灌溉的一侧,或者布设在渠道的 尾部。但路线和水渠走向基本相同时,可沿渠堤布线,堤 路结合,以减少农田和便利灌溉。
10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3.2例
11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12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7-2 不同地形条件下路线的选线
13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1 平原区选线
1.1 平原区地形特征 1)平原、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沿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 2)河湾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台地的河谷地形,沿 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 3)一般多为耕地,且分布较多的各种建筑设施,居民点较密, 交通网系较密,水系渠网纵横交借,城镇区中用管网密面, 排水困难,地下水位高。
2.2逐段安排
2 一般步骤
在主要控制点间,逐段定出具体的小控制点。 逐段安排路线的工作应在踏勘测量或详测前分段察看 中 进行。
2.3具体定线
在小控制点,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具体定出道路中线位置。 具体定线工作是在道路详细测量时进行的。
5
《道路勘测设计实地选线——由选线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 现场实地进行勘察测量,经过反复比较,直接选定路线的方 法——我国传统的选线方法。 3.2 纸上选线——在已经测得的地形图上,进行路线布局方 案比较,从而在纸上确定路线,将此路线再放到实地的选线 方法。
7
《道路勘测设计》Ch7选线和定线
《道路勘测设计》重要知识点汇总二十四
《道路勘测设计》重要知识点汇总二十四691.纸上定线的最佳横断面修正在路线的平面、纵断面基本确定后,还要检查横断面是否适当。
应绘制出地面横坡较陡地段及其他可能高填深挖处的横断面,找出最佳横断面位置,据此在对平面或纵断面线形予以修正。
必要时,采用分离式横断面,重新调整平面和纵断面线形。
692.纸上定线的现场核对在室内利用地形图进行纸上定线后的平、纵、横断面的成果,应再到现场进行实地检查核对。
核查无误后,方可最后定案,然后实地敷设中线控制桩,以便进行水文、地质勘探调查等工作。
693.纸上定线的过程纸上定线的过程是一个反复试线、比较、逐步趋于完善的过程。
定线时要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结合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断面,反复试线,直到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不能显著节省工程或增进美感时,才可以认为纸上定线工作已完成。
694.直线型定线法直线型定线方法是根据控制点或导向线和相应的技术指标,试穿出一系列与地形相适应的直线作为基本线形单元,然后在两直线转折处用曲线予以连接的定线方法,即传统的以直线为主的穿线交点定线法。
平面线形以直为主,适用于地形简单的平原微丘区。
695.路线标定道路中线确定以后,必须采集交点坐标,并由此计算转角α和交点间距D;确定圆曲线半径R和缓和曲线长度L,计算平曲线要素和推算主点桩号;最后计算逐桩坐标。
通常交点坐标的采集方法有直接采集法和定前后直线间接推算法两种。
1)直接采集法是在绘有格网的地形图上读取各交点的坐标,一般只能估读到米,适用于交点前后直线方向和位置限制不严的情况。
2)定前后直线间接推算法是在绘有格网地形图上先固定交点前后的直线(即在直线上读取和位置限制较严的情况。
696.曲线型定线法根据导向线和地形条件及相应技术指标,先用一系列圆弧去拟合控制较严的地段或部位,然后把这些圆弧用适当的直线或缓和曲线连接起来,形成以曲线为主的连续线形。
平面线形以曲线为主,适用于地形、地物复杂的山区和丘陵区,以及地物障碍较多的平坦地区。
选线及定线
第一篇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选线及定线1.什么是选线?答:选线就是根据任务书规定的道路的起点、终点,使用性质和任务,并结合沿线的自然条件,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性质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
2.一般选线要经过哪三个步骤?答:一般选线要经过三个步骤:(1)全面布局:是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2)逐段安排:是解决局部性路线方案。
(3)具体定线:是确定公路中线的具体位置过程。
3.影响道路线形的自然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植物覆盖等因素。
(一)地形因素地形是影响道路线形的主要因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道路的技术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按地形形态、高差、自然坡度及平整度划分为:1.平原、微丘地形平原地形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平原)等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3°以内;微丘地形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布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对于河弯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台地的河谷地形,河床坡度大部分在5°以下,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沿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也属于平原微丘地形。
2.山岭、重丘地形山岭地形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峭壁、峡谷、深沟等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大部分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线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重丘地形指连续起伏的山丘,且有深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线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高原地带的深侵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的绵延较长的高地,地面自然坡度多在20°以上,路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二)气候因素气候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面水的数量,地下水位的高度、降雨、降雪、路基水温状况、泥泞期和冰冻。
这些因素不但影响施工条件,而且还直接影响道路的运营安全。
(三)水文因素水文情况决定排水结构的数量和大小,不但直接影响路线的高度和位置而且对路基的稳定性也会造成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27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章 保险法概述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一节 保险法的概念及内容
• 一、保险法的概念 • 广义的保险法是指以保险为对象的一切法规的总
称,包括保险公法和保险私法。
• 狭义的保险法,则专指保险私法,保险公法不包
括在内。
• 形式意义的保险法,系指以保险法命名的专门性
文性。
• 实质意义的保险法,泛指法律体系中有关保险法
律规范的总和。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一节 保险法的概念及内容
• 保险法是调整商业保险法律规范的总称。
具体地说,保险法是调整保险活动中保险 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以及受益人之间法 律关系的重要民商事法律,也是国家对保 险企业、保险市场实施监督管理的法律。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一、包装的分类
1、按包装材料的不同分类 (1)纸质包装 纸质包装由于成本低、质量轻、回收容易,应 用广泛。 (2)木材包装 通常为运输包装,其形式主要有各种箱、桶、 托盘等。 (3)塑料包装 由于塑料所具有的许多优点,如气密性好、易 于成形封口、防潮、耐酸碱、耐腐蚀等,应用较为广泛。 (4)金属包装 常用的金属包装有以下三种:马口铁容器、铝 罐和喷雾罐。
合同法之外,民商法中有关保险关系的规定。
《道路勘测设计》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一节 包 装 概 述 一、包装概念
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 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 料及辅助材料等的总体名称。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一节 包 装 概 述 二、包装在物流中的地位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 的开头,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始点。
在现代物流观念形成以前,包装被天经地义地看成生产的终 点。
包装对物品具有,保护性、单位集中性和便利性的三大特点, 以及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方便消费的四大功能。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3)箱包装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一、包装的分类
2、按包装的容器不同分类 大致可分为桶包装、袋包装、木箱包装、瓦棱纸箱包装四种;
(1)桶包装 (2)袋包装
2)塑料桶与钢桶相比较,自重轻,纵 向强度高而横向强度低,所以只能竖 直码垛;防水、防潮能力较差,不能 室外存放,更忌雨水淋;密封性差, 如有需要,可在桶内加塑料袋密封。
(1)按包装目的不同可分为,商业包装和运输包装。
•
二、实地放线
2020/4/27
《道路勘测设计》
• 一、纸上定线的工作步骤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为宜)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 的位置的方法。
• (一)平原、微丘区定线步骤 • 1、定导向点
在选线布局确定的控制点之间,根据平原、微丘区路线布设要点,确 定可穿越、应避就和该避绕的点及范围,建立中间控制点。 • 2、试定路线导线 参照导向点,试穿出一系列直线、交汇处交点,作为初定的路线导线。 • 3、初定平曲线 读取交点坐标,计算转角和交点间距,初定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 度,计算曲线要素。 • 4、定 线 检查各技术指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不满足时应调整交点位置或 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直至满足为止。
3、定线方法 (1)直接定线:适用于标准较低的路线。 (2)纸上定线:适用于技术标准高的、地 形、地物复杂的路线。
(3)自动化定线:目前通用采用的方法,借助航测电子图及计算机进行, 可以大范围研究地形及环境,适用于各种条件的道路的设计
2020/4/27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一节 纸上定线
•
一、纸上定线的工作步
第六章 定线
2020/4/27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七章 定 线
1、定义:定线是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在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 线带”(或叫定线走廊)的范围内,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综 合考虑平、纵、横三面的合理安排,确定井通常实地定出道路中线 的确切位置的过程。
2、公路定线的影响因素:(1)技术标准;(2)现场条件(地形、 地质、地物等);(3)国家政策、社会影响;(4)工程经济; (5)道路美学以及其它因素。
(3)箱包装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一、包装的分类
2、按包装的容器不同分类 大致可分为桶包装、袋包装、木箱包装、瓦棱纸箱包装四种;
(1)桶包装 (2)袋包装 (3)箱包装
3)纤维桶的自重较轻,纵向强度高而 横向强度低,所以只能纵向码垛而不 能横向码垛;防潮防水能力差,不能 露天存放;密封性差,如有必要,可 在桶内加塑料带密封;成本低,回收 容易,对环境无影响。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一、包装的分类
2、按包装的容器不同分类 大致可分为桶包装、袋包装、木箱包装、瓦棱纸箱包装四种;
(1)桶包装
(2)袋包装
(3)箱包装
1)木箱。 2)瓦楞纸箱包装。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一、包装的分类 3、按包装的目的、技术不同分类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一、包装的分类
2、按包装的容器不同分类 大致可分为桶包装、袋包装、木箱包装、瓦棱纸箱包装四种;
(1)桶包装 (2)袋包装
1)钢桶由薄钢板制成,刚度、强度均 较好,其缺点是造价高,自重大,易 腐蚀。广泛用于石油、油脂、食用油 及化工产品的储运;由于钢板的导热 性好,不宜包装对温度敏感的物品。
第一节 保险法的概念及内容
• 二、保险法的内容 • (一)保险法的构成 • 1.保险合同法 • 保险合同法是保险法中的核心内容,是调整保险
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 2.保险业法 • 保险业法又被称为保险公法,是调整保险监管关
系、规范保险人经营行为的法律规范。
• 3.保险特别法 • 保险特别法是相对于保险合同法而言,是指保险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一、包装的分类
2、按包装的容器不同分类 大致可分为桶包装、袋包装、木箱包装、瓦棱纸箱包装四种;
(1)桶包装 (2)袋包装 (3)箱包装
用来包装块状、粉状、粒状货物。包 装袋有纸质包装袋、塑料薄膜包装袋、 塑料编织袋、组合包装袋几种。
《道路勘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