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疟疾教学设计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b814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9.png)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一、教案概述预防疟疾教育教案旨在向学生传授关于疟疾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对疟疾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减少疟疾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本教案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疟疾基本知识的介绍、疟疾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讲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疟疾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掌握疟疾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防护和环境控制。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预防疟疾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疟疾的基本知识a. 疟疾的定义和病因: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b. 疟疾的症状: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
c. 疟疾的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传播。
2. 疟疾的传播途径a. 疟疾的媒介:按蚊(主要是伊蚊)。
b. 按蚊的生活习性和生命周期。
c. 蚊虫叮咬传播疟疾的过程。
3. 疟疾的预防措施a. 个人防护:- 穿长袖衣物和长裤,减少暴露皮肤面积。
- 使用驱蚊剂,特别是含有驱蚊成分的防蚊喷雾。
- 使用蚊帐,确保蚊帐完整无破损。
- 避免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活动。
b. 环境控制:- 消灭或减少蚊虫滋生地,如清除积水容器等。
- 定期清洁住所,保持清洁卫生。
- 加强社区卫生宣传,提高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疟疾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使学生了解疟疾的相关知识。
2. 图片展示法:使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疟疾的症状、按蚊的生命周期和疟疾的预防措施,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并提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五、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疟疾的话题,提问学生是否了解疟疾,是否听说过有人得过疟疾。
2. 知识讲解(20分钟)- 介绍疟疾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病因和症状。
- 使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疟疾的症状,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疟疾的表现形式。
3. 传播途径讲解(15分钟)- 介绍疟疾的传播途径,重点讲解按蚊的生活习性和生命周期。
预防疟疾策划书范文3篇
![预防疟疾策划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02107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9.png)
预防疟疾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预防疟疾策划书范文》一、活动背景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特别是在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疟疾的发病率仍然较高。
为了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减少疟疾的传播,特制定本预防疟疾活动策划书。
二、活动主题“携手预防疟疾,共筑健康防线”三、活动目的1. 普及疟疾的相关知识,包括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方法等。
3. 加强社区、学校等场所对疟疾预防工作的重视和管理。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1. 时间:[具体活动时间]2. 地点:[详细活动地点]五、参与人员社区居民、学校师生、医务人员等六、活动内容1. 举办疟疾知识讲座,邀请专业医生讲解疟疾的危害、预防要点等。
2. 设立咨询台,解答公众关于疟疾的疑问。
3. 发放疟疾预防宣传资料,如小册子、海报等。
4. 在社区、学校等显眼位置张贴疟疾预防宣传标语。
5. 组织志愿者进行疟疾预防知识宣传进家庭、进学校等活动。
6. 开展疟疾预防知识竞赛,激发公众学习积极性。
七、活动宣传1. 通过社区公告栏、学校宣传栏等发布活动通知。
2. 利用社交媒体、公众号等进行线上宣传。
3. 邀请当地媒体进行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
八、活动预算1. 讲座费用:[X]元2. 宣传资料印刷费用:[X]元3. 奖品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九、活动评估1.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疟疾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活动的满意度。
十、注意事项1. 确保讲座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活动现场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确保安全有序。
3. 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对活动进行改进和完善。
策划人:[姓名][具体日期]篇二《预防疟疾策划书范文》一、活动背景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特别是在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疟疾的发病率仍然较高。
为了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减少疟疾的传播,特制定本预防疟疾活动策划书。
二、活动目的1. 普及疟疾的防治知识,让更多人了解疟疾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方法。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d773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2.png)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一、教案背景介绍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疟疾,其中数百万人死亡。
预防疟疾的教育至关重要,可以匡助人们了解疟疾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治疗手段,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疟疾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疟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内容1. 疟疾的基本知识a. 疟疾的定义和病因:介绍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由按蚊叮咬传播。
b. 疟疾的症状:介绍疟疾的常见症状,如高热、寒颤、头痛、肌肉疼痛等。
c. 疟疾的传播途径:介绍疟疾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也可以通过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
2. 疟疾的预防方法a. 避免蚊虫叮咬:介绍使用蚊帐、蚊香、蚊液等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
b. 避免滞留在疟疾高发地区:介绍避免滞留在疟疾高发地区,特别是在黄昏和清晨等蚊虫活动频繁的时段。
c. 接种疟疾疫苗:介绍接种疟疾疫苗可以提高反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d. 定期服用抗疟药物:介绍定期服用抗疟药物可以预防疟疾的发生。
3. 疟疾的治疗手段a. 及时就医:介绍疑似感染疟疾时应及早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b. 服用抗疟药物:介绍疟疾的治疗主要通过服用抗疟药物来控制和消除寄生虫。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疟疾的相关知识。
2. 图片展示法:使用图片或者幻灯片展示疟疾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关于疟疾的经验、观点和问题,以促进思维和交流。
五、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疟疾患者的图片或者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
2. 介绍疟疾的基本知识(10分钟):讲解疟疾的定义、病因和症状,引导学生对疟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讲解疟疾的传播途径(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或者视频演示,详细介绍疟疾的传播途径,强调蚊子叮咬的重要性。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d85a2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1.png)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
标题:预防疟疾教育教案
引言概述: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每年造成全球数百万人感染,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预防疟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是有效预防疟疾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份预防疟疾的教育教案,匡助人们了解如何有效预防疟疾,降低感染风险。
一、认识疟疾
1.1 了解疟疾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1.2 掌握疟疾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1.3 了解疟疾的严重性和危害
二、预防疟疾的基本知识
2.1 使用蚊帐和驱蚊剂
2.2 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杀虫
2.3 避免前往疟疾高发地区或者采取预防措施
三、个人防护措施
3.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
3.2 避免长期在草地、水塘等虫媒生长的地方停留
3.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疟疾感染
四、家庭和社区预防措施
4.1 定期清理家庭周围的积水,泯灭蚊虫滋生地
4.2 宣传疟疾防治知识,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
4.3 配合政府开展疟疾防控工作,积极参预预防活动
五、应急处理和就医指导
5.1 学会应急处理方法,如发现疑似疟疾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5.2 遵医嘱进行治疗,不随意使用抗疟药物
5.3 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做好疟疾的康复和预防工作
结语:预防疟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惟独通过科学的教育和有效的防控措施,才干有效减少疟疾的传播和感染。
希翼本教育教案能够匡助更多人了解疟疾的预防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和健康。
预防疟疾疫情主题班会教案一
![预防疟疾疫情主题班会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389529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9.png)
预防疟疾疫情主题班会教案一一、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充分了解疟疾疫情的预防措施,掌握相关知识,提高预防疟疾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疟疾的定义和病因介绍2. 疟疾的传播途径和高发地区3. 疟疾的预防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4. 疟疾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方法三、教学安排1. 引入(5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或案例引起学生对疟疾疫情的关注,并引发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 简要介绍疟疾的定义和病因,让学生对疟疾有基本的了解。
- 解释疟疾的传播途径和高发地区,让学生知道哪些地方更容易出现疟疾疫情。
3. 预防措施介绍(15分钟)- 分享预防疟疾的措施,如常去的地区用蚊帐遮挡床铺、使用蚊香或驱蚊液等。
4. 个人防护(10分钟)- 强调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如穿长袖衣物、穿长裤、使用防蚊喷雾等。
- 解释如何正确使用蚊帐,如要确保蚊帐周边没有缝隙,使用时要将蚊帐收紧。
5. 早期识别和治疗(10分钟)- 告知学生疟疾的早期症状,如发热、寒战和头痛等。
- 强调就医的重要性,及时进行检测和治疗。
6. 总结(5分钟)- 简要回顾本次班会的内容,强调学生对疟疾的重视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图片、视频和案例法:通过多种形式的介绍,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2.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3. 观察实践法:通过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疟疾的预防措施。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来评价教学效果。
2. 问卷调查:向学生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本次主题班会的研究效果和满意度。
六、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和案例素材2. 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3. 问卷调查表格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预防疟疾知识竞赛或小组讨论。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对学生进行常规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的健康素养。
疟疾防治知识教案
![疟疾防治知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0ab87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6.png)
疟疾防治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疟疾的基本概念、病因和传播途径。
2. 使学生掌握疟疾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培养学生预防疟疾的健康行为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疟疾的基本概念: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 疟疾的病因:疟疾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引起疟疾发作。
3. 疟疾的传播途径:疟疾通过按蚊叮咬传播,也可通过输血、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疟疾,以及疟疾的传播途径。
2. 新课导入:介绍疟疾的基本概念、病因和传播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疟疾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4. 预防疟疾的方法:讲解预防疟疾的健康行为和意识,如避免蚊虫叮咬、使用蚊帐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疟疾基本概念、病因和传播途径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疟疾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理解。
3. 预防疟疾的行为调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疟疾的行为表现。
五、教学资源1. 疟疾宣传资料:图片、视频等。
2. 疟疾案例:真实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预防疟疾的宣传材料:如宣传册、海报等。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疟疾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医生和患者,模拟疟疾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增强学生对疟疾防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疟疾的基本概念、病因和传播途径,传授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疟疾案例,学生分析并讨论病例,提高学生对疟疾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认知。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疟疾的预防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要点1. 疟疾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寒战、出汗等典型症状,以及严重并发症如贫血、疟疾性脑炎等。
2. 疟疾的诊断方法:包括询问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测(如血涂片、疟原虫检测等)。
3. 预防疟疾的措施:避免蚊虫叮咬、使用蚊帐、规律服用预防药物等。
防疟疾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疟疾主题班会3篇
![防疟疾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疟疾主题班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a49d6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3.png)
防疟疾主题班会教案预防疟疾主题班会3篇一、教育政策经过学习,使学生1、了解什么是疟疾;2、清晰疟疾的传达办法,进步对疟疾的警觉性;3、知道疟疾的首要症状,树立疟疾医治有必要标准用药的知道;4、学会防备疟疾的着急办法——防蚊、灭蚊。
二、教育要点防备疟疾的着急办法——防蚊、灭蚊。
三、教育进程榜首教时教育内容:看图讲故事——“这张图像说的是……”意图:调集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爱好,了解学生对疟疾及其相关常识的知道程度。
办法:看图讲故事详细操作:学生评论后,相互说一说。
被蚊子吸食以后会带来哪些结果?指名学生说说。
你们听说过疟疾这种疾病吗?谁能告知咱们什么是疟疾?关于这种疾病你还知道什么呢?学生评论,相互说说。
第二教时教育内容:疟疾的传达办法、首要症状及医治时标准用药等相关常识。
意图:协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疟疾及其盛行特色;清晰疟疾的传达办法,进步对疟疾的警觉性;知道疟疾的首要症状,树立对疟疾医治有必要标准用药的知道。
办法:出示挂图进行解说。
详细操作:(1)疟疾在现在的盛行局势疟疾是全球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世界有超越三分之一的人口寓居在非洲中部、南亚、东南亚及南美北部等疟疾盛行区域。
现在,在我国盛行仍较严峻的'区域限制到安徽、湖北、河南、江苏4省的局部区域以及云南的边境和海南的中南部山区。
(2)疟疾是由原虫引起的一种盛行症使人们患上疟疾的凶手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寄生虫,它叫做疟原虫。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型疟原虫四种,他们别离能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型疟。
间日疟现在在我国较为常见,恶性疟次之。
(3)疟疾是经过蚊子传达的那么,疟原虫又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呢?(出示挂图)咱们每个人都从前被蚊子吸食过,但并没有患疟疾,这是怎样回事呢?本来,蚊子分为很多种,只要其间带有疟原虫的按蚊才干传达疟疾,当一只受感染的按蚊叮吸人血时,疟原虫就进入了人体,使人发病。
(4)疟疾的首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患了疟疾,人会有哪些症状呢?(出示挂图)疟疾的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发冷发热又出汗。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197c0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3.png)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疟疾的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
2. 掌握预防疟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增强学生预防疟疾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疟疾的定义和病因: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疟原虫进入人体后,寄生在红细胞内繁殖,引起周期性的寒战、高热和出汗等症状。
2. 疟疾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感染了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传播。
感染疟原虫的人被蚊子叮咬后,蚊子会将疟原虫传播给其他人。
3. 疟疾的症状:疟疾的症状包括周期性的寒战、高热和出汗,伴随着头痛、肌肉酸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4. 预防疟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a. 使用蚊帐:睡觉时使用蚊帐可以有效阻止蚊子叮咬,避免感染疟原虫。
b. 穿着长袖长裤:穿着长袖长裤可以减少蚊子叮咬的机会。
c. 使用驱蚊剂:使用含有驱蚊成分的驱蚊剂可以有效避免蚊子叮咬。
d. 清除孳生地:清除周围的积水和杂草等孳生蚊子的环境,减少蚊子的滋生数量。
e. 接种疫苗:根据疟疾流行地区的建议,接种相应的疟疾疫苗可以提高抵抗疟原虫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疟疾的症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a. 介绍疟疾的定义和病因,让学生了解疟疾的基本概念。
b. 详细讲解疟疾的传播途径,强调蚊子叮咬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c. 解释疟疾的症状,让学生能够识别疟疾的典型症状。
3. 预防方法讲解:a. 介绍使用蚊帐的重要性,强调睡觉时要将蚊帐完全罩住,确保蚊子无法进入。
b. 解释穿着长袖长裤的原因,让学生明白穿着长袖长裤可以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机会。
c.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驱蚊剂,提醒学生使用驱蚊剂时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d. 强调清除孳生地的重要性,教导学生如何清除周围的积水和杂草等蚊子滋生的环境。
e. 介绍疟疾疫苗的接种情况,让学生了解接种疫苗可以提高抵抗疟原虫的能力。
4. 实际操作:a. 分发蚊帐,让学生亲自体验如何正确使用蚊帐。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1aec2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d.png)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一、教案背景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感染疟疾,其中数十万人死亡。
为了预防和控制疟疾的传播,教育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疟疾的认识,培养他们正确的预防疟疾的意识和行为。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疟疾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等。
2. 掌握预防疟疾的有效方法,包括个人防护和环境改善。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以预防疟疾和其他传染病。
三、教学内容1. 疟疾的基本知识a. 介绍疟疾的定义和病因,解释疟疾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b. 详细描述疟疾的传播途径,包括蚊子叮咬传播和输血传播等。
c. 解释疟疾的症状,如高热、寒颤、头痛和肌肉疼痛等。
2. 预防疟疾的方法a. 个人防护i. 强调使用蚊帐的重要性,特殊是在夜间睡眠时。
ii. 提醒学生使用驱蚊剂,特殊是在蚊虫密集的地区。
iii. 告知学生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以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iv. 强调避免蚊虫叮咬的时间,如黄昏和黎明时分。
b. 环境改善i. 介绍清除蚊虫滋生地的重要性,如清理积水和垃圾堆积的地方。
ii. 强调使用杀虫剂喷洒室内和周围环境,以减少蚊虫数量。
iii. 提醒学生保持室内清洁和通风,以减少蚊虫进入的机会。
3. 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a. 强调勤洗手的重要性,特殊是在接触蚊虫密集区域后。
b. 提醒学生保持个人卫生,如勤洗澡、换洗衣物和保持干燥等。
c. 鼓励学生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疟疾和其他疾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疟疾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向学生传递相关信息。
2. 示范:演示正确使用蚊帐和驱蚊剂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措施。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疟疾的预防方法,并分享个人经验和观点。
4. 观察: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蚊虫滋生地,引导他们认识并改善环境。
5. 游戏:设计相关游戏,如疟疾知识问答、预防方法拼图等,增加学生的参预度和兴趣。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019d9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1.png)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疟疾的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
2、使学生掌握预防疟疾的方法和措施。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疟疾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2)预防疟疾的有效方法。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疟疾的传播机制。
(2)引导学生将预防疟疾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疟疾的相关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预防疟疾的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疟疾的危害。
四、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疟疾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制作教学 PPT。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疟疾患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种疾病,从而导入新课。
(二)知识讲解1、什么是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疟原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红细胞内。
2、疟疾的症状发冷、发热、出汗。
头痛、乏力、肌肉酸痛。
严重时会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
3、疟疾的传播途径蚊子叮咬:主要是按蚊叮咬传播。
血液传播:极少数情况下,通过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疟疾后,疟原虫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三)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我们身边哪些地方容易有蚊子滋生?2、如何避免被蚊子叮咬?(四)预防疟疾的方法1、防蚊灭蚊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
室内喷洒杀虫剂,消灭蚊子的滋生地,如清理积水。
外出时穿长袖长裤,涂抹驱蚊剂。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如黄昏和夜晚。
3、加强环境卫生改善居住环境,减少蚊子的栖息地。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灭蚊工作。
(五)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因疟疾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疟疾的危害以及预防的重要性。
(六)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疟疾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强调预防疟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七)课后作业1、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预防疟疾的知识。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9676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a.png)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一、背景介绍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全球范围内,疟疾仍然是一种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感染和数十万人死亡。
为了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教案旨在提供相关知识和教育指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疟疾的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
2. 掌握预防疟疾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3.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疟疾的概述a. 疟疾的定义和分类b. 疟疾的病因和传播途径c. 疟疾的症状和并发症2. 疟疾的预防措施a. 个人防护措施i. 使用蚊帐ii. 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iii. 使用防蚊喷雾剂b. 环境卫生措施i. 消灭蚊子滋生地ii. 定期清理水源iii. 使用杀虫剂喷洒室内3. 疟疾的诊断和治疗a. 疟疾的诊断方法b. 疟疾的治疗方法c. 疟疾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疟疾吗?它是如何传播的?”第二步:讲解疟疾的概述教师对疟疾的定义、分类、病因和传播途径进行讲解,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第三步:介绍疟疾的症状和并发症教师详细介绍疟疾的常见症状,如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并强调疟疾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如贫血、肺水肿等。
第四步:讲解疟疾的预防措施教师依次介绍个人防护措施和环境卫生措施,并与学生互动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施这些措施。
第五步:讲解疟疾的诊断和治疗教师介绍疟疾的诊断方法,如血涂片检查和快速诊断试纸检测,并强调及早诊断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还介绍疟疾的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第六步:总结和讨论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共同回顾所学知识,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五、教学资源和评估1. 教学资源:PPT、图片、视频、血涂片检查和快速诊断试纸等。
2.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进行学生的评估。
庆安中学预防疟疾班会课教案
![庆安中学预防疟疾班会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2627d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3.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庆安中学预防疟疾班会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学科:健康教育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疟疾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疟疾的方法。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班级凝聚力。
三、教学内容1. 疟疾的基本知识:疟疾的定义、传播途径、症状等。
2. 预防疟疾的方法:避免蚊虫叮咬、注意个人卫生、使用蚊帐等。
3. 班级合作活动:分组讨论、分享预防疟疾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疟疾的基本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疟疾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方法。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疟疾知识,教师点评并补充。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疟疾,并提出具体措施。
6. 课后作业:学生编写一篇关于预防疟疾的宣传稿。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疟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编写宣传稿的质量。
六、教学资源1. 疟疾知识资料:包括疟疾的定义、传播途径、症状等。
2. 预防疟疾的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册等。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疟疾病例图片,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疟疾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方法。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疟疾知识,教师点评并补充。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疟疾,并提出具体措施。
6. 课后作业:学生编写一篇关于预防疟疾的宣传稿。
八、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疟疾的危害。
2.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利用宣传材料,提高学生的预防疟疾意识。
4. 设计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疟疾知识的掌握。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准确无误,避免误导学生。
2. 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难度。
4. 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疟疾预防教案
![疟疾预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6e51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1.png)
疟疾预防教案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它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感染和数十万人死亡。
为了有效预防疟疾的传播,教育公众和提供相关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提供详细的疟疾预防知识和指导,以帮助人们了解如何预防疟疾的发生和传播。
一、疟疾的基本知识1. 疟疾的病因:疟原虫通过感染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2. 疟疾的症状: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
3. 疟疾的传播途径:感染蚊子叮咬、输血、母婴传播等。
4. 疟疾的高发地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非洲、南美洲和亚洲部分国家。
二、疟疾的预防措施1. 使用蚊帐:在疟疾高发地区,睡觉时使用蚊帐可以有效防止蚊子叮咬。
2. 穿着长袖长裤:穿着长袖长裤可以减少蚊子叮咬的机会。
3. 使用驱蚊剂:使用含有驱蚊成分的喷雾剂或涂抹剂可以有效驱赶蚊子。
4. 居住环境清洁:保持住宅周围的环境清洁,清除积水和杂草,减少蚊子的滋生地。
5. 疫苗接种:在疟疾高发地区,接种疟疾疫苗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6.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可以减少疟疾的传播。
三、疟疾的治疗方法1.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疟疾的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病史和旅行史。
2. 严格按疗程服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具相应的抗疟药物,患者应按时按量服药。
3. 注意休息和饮食: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饮食,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4. 防止二次感染:疟疾患者应避免再次被蚊子叮咬,以防止二次感染。
四、疟疾的后续管理1. 定期复查:疟疾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应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2. 疫情监测:公共卫生部门应加强疟疾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3. 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播疟疾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4. 蚊虫控制:加强对蚊虫的控制工作,减少蚊子的滋生和传播。
五、疟疾预防的重要性1. 保护个人健康:预防疟疾可以有效保护个人的健康,减少生病的风险。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53ea2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8.png)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一、教育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疟疾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培养学生预防疟疾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健康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疟疾的定义和病因a. 疟疾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传播媒介是蚊子。
b. 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2. 疟疾的传播途径a. 蚊子叮咬传播:感染疟原虫的蚊子叮咬健康人,将疟原虫注入人体。
b. 输血传播:通过输血感染疟原虫。
c. 母婴传播:感染疟原虫的孕妇可将疟原虫传给胎儿。
3. 疟疾的症状和诊断a. 疟疾的症状包括高热、寒颤、头痛、乏力等。
b. 通过血液检测可以诊断疟疾。
4. 疟疾的预防措施a. 避免蚊子叮咬:使用蚊帐、蚊香、蚊液等防蚊措施。
b. 避免蚊子滋生:清除积水、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c. 接种疟疾疫苗:根据疫情和个人情况,接种相应的疟疾疫苗。
d. 个人防护:穿长袖衣物、长裤,使用防蚊喷雾等。
e. 旅行预防:前往疟疾流行地区的人员,需提前咨询医生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疟疾的相关知识。
2. 多媒体展示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疟疾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对疟疾的认识和预防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疟疾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知识讲解: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疟疾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让学生对疟疾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视频展示:播放一段关于疟疾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更直观地了解疟疾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疟疾的预防措施,并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5.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的预防措施,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6. 练习与评价:布置预防疟疾的小练习,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赋予相应的评价和指导。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52512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f.png)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一、背景介绍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全球每年约有数百万人感染疟疾,其中数以千计的人因此死亡。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孕妇是最容易受到感染和危害的群体。
因此,预防疟疾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疟疾的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
2. 掌握预防疟疾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3. 培养正确的卫生习惯和环境意识,提高个人和社区的疟疾防控水平。
三、教学内容1. 疟疾的基本知识a. 疟疾的病因和传播途径:介绍疟原虫的生命周期,以及蚊子叮咬传播疟疾的过程。
b. 疟疾的症状和并发症:介绍疟疾的典型症状,如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并强调疟疾的严重性和可能导致的并发症。
2. 疟疾的预防方法a. 个人防护措施:着重介绍穿长袖衣物、使用蚊帐、使用驱蚊剂等个人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b. 环境改善措施:强调清除蚊子滋生地、定期清洁水缸和水槽、避免积水等环境改善措施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
c. 疟疾疫苗接种:介绍目前疟疾疫苗的研发情况和接种相关信息。
3. 疟疾的防控经验分享a. 疟疾防控的成功案例:介绍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疟疾防控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如中国、斯里兰卡等。
b. 社区参与和合作:强调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对于疟疾防控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共同努力,共同防控疟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向学生介绍疟疾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
2. 图片展示:使用图片、图表等辅助教具,直观地展示疟疾的相关信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于疟疾的认识和预防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于疟疾的理解和预防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问答测试:通过提问学生疟疾相关的问题,评估学生对于疟疾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疟疾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防控经验分享的PPT。
预防疟疾教案(5篇范文)
![预防疟疾教案(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33dde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5.png)
预防疟疾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预防疟疾教案首先侵预防疟疾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疟疾,明确疟疾的传播方式,提高对疟疾的警觉性;2、知道疟疾的主要症状,树立疟疾治疗必须规范用药的意识,学会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防蚊、灭蚊。
二、教学重点: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防蚊、灭蚊。
三、教学过程:1、疟疾的流行状况:疟疾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世界超过三份之一的人口目前居住在非洲中部,南亚、东南亚及男美北部等疟疾流行地区。
目前,在我国流行区90﹪以上的县(市、区)的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其中半数以上在1/10万以下,病例呈高度散发状。
流行仍较严重的地区已局限到安徽、湖北、河南、江苏4剩的局部地区以及云南的边境和海南的中南部山区。
2、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使人们患上疟疾的凶手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寄生虫。
它叫做疟原虫。
属于原生动物,只有在显微镜下被放大后才能看见。
寄生于人体的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型疟原虫四种,他们分别能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型疟。
间日疟目前在我国较为常见,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安徽、湖北、河南和江苏等省。
恶性疟次之,主要分布在云南和海南省。
三日疟偶尔发现,卵型疟已无病例报告。
3、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1)传播的媒介----按蚊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被蚊子叮咬过,但并没有患疟疾,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蚊子分为很多种,疟原虫寄生在按蚊的胃中,当带有疟原虫的按蚊叮吸人血时,疟原虫就进入了人体,才能传播疟疾。
(2)传播的过程:在人体内,疟原虫首先侵犯肝脏,以后又进入红细胞。
在红细胞内它可以成倍地增殖,将红细胞胀破。
大量的红细胞残渣和疟原虫进入血液,使人发病。
4、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患了疟疾,人会出现哪些症状呢?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期: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痛,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
发冷期或寒战期:常伴有头痛、恶心和呕吐。
疟疾预防教案
![疟疾预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36ee9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8.png)
疟疾预防教案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全球范围内,疟疾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
为了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意识,我们制定了以下疟疾预防教案。
一、疟疾简介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它主要通过感染了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传播。
疟原虫感染人体后,会在肝脏和红细胞内繁殖,引发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严重的疟疾病例可能导致贫血、肺水肿、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二、疟疾的传播途径1. 蚊子叮咬:感染了疟原虫的蚊子叮咬健康人后,会将疟原虫注入人体,导致感染。
2. 输血感染: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感染者的血液或器官进入健康人体内,引发感染。
3. 垂直传播:感染疟原虫的孕妇可以将疟原虫传给胎儿,导致新生儿感染。
三、疟疾的预防措施1. 避免蚊虫叮咬:居住在疟疾高发地区的人们应采取措施避免蚊虫叮咬,如使用蚊帐、穿长袖衣物、使用蚊香等。
同时,可以通过室内喷洒杀虫剂来减少蚊虫的数量。
2. 接种疫苗:疟疾疫苗是预防疟疾的重要手段,可有效降低感染疟疾的风险。
在前往疟疾高发地区旅行前,应咨询医生并接种相应的疫苗。
3. 使用防蚊药物:在疟疾高发地区活动时,应使用有效的防蚊药物,如驱蚊喷雾、涂抹防蚊霜等,以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4.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消灭蚊虫的滋生地,如清理积水、定期清洗水桶等。
5. 避免输血感染:确保输血和器官移植的安全性,筛查献血者和器官捐赠者的疟疾感染情况。
6. 孕妇保健: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疟疾高发地区,如果必须前往,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感染疟疾。
四、疟疾的早期识别与治疗疟疾的早期症状类似于感冒,包括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
如果在疟疾高发地区活动后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疟疾的治疗主要通过使用抗疟药物来杀灭疟原虫,其中包括氯喹、奎宁等。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完成疗程,同时注意休息和补充充足的水分。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f1c4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9.png)
预防疟疾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疟疾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掌握正确的预防疟疾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2. 疟疾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疟原虫感染人体后,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其他人,也可以通过输血、共用注射器等途径传播。
3. 疟疾的症状和危害疟疾的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寒颤、肌肉酸痛等,严重时可导致贫血、肝脾肿大、肾功能伤害等并发症。
4. 预防疟疾的措施- 个人防护:穿长袖衣物、裤子,使用蚊帐,涂抹驱蚊剂等。
- 环境管理:清除蚊子滋生的水源,使用杀虫剂喷洒室内和周围环境。
- 疫区旅行注意事项:预防接种疟疾疫苗,服用预防药物等。
5. 疟疾的诊断和治疗疟疾的诊断主要通过血液检测,治疗包括抗疟药物的使用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疟疾的相关知识,向学生传递预防疟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图片展示法:展示疟疾病例、蚊子叮咬和传播途径等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疟疾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摹拟不同场景下的预防疟疾措施,加深学生对预防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正的疟疾病例,引导学生思量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入话题:问询学生对疟疾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对疟疾的兴趣。
- 展示图片:展示一张疟疾患者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疟疾对人体的危害。
2. 知识讲解- 讲解疟疾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
- 介绍疟疾的症状和危害。
- 分析疟疾的流行状况和分布区域。
3. 预防措施讲解- 介绍个人防护的措施,如穿长袖衣物、使用蚊帐等。
- 讲解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如清除蚊子滋生的水源等。
- 引导学生了解疫区旅行的注意事项,如预防接种疟疾疫苗等。
4. 案例分析- 分析一个真正的疟疾病例,让学生思量该病例中可能存在的预防不当的因素。
庆安中学预防疟疾班会课教案
![庆安中学预防疟疾班会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21a25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03.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庆安中学预防疟疾班会课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疟疾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3. 增强学生的健康素养,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疟疾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预防疟疾的有效措施。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预防疟疾的知识。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预防疟疾的措施。
教学准备:1. 疟疾相关资料和图片。
2. 教学PPT。
3. 宣传册或黑板报。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简要介绍疟疾的严重性,引发学生对疟疾的关注。
提问:“你们听说过疟疾吗?知道它是怎么传播的吗?”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疟疾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传播途径等。
重点介绍预防疟疾的措施,如避免蚊虫叮咬、清除积水、使用驱蚊剂等。
3. 案例分析(10分钟)分享一些疟疾防治的successful cases,让学生了解预防疟疾的重要性。
提问:“这些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疟疾?”4.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更多关于预防疟疾的建议和措施。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出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本次班会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预防疟疾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做到了预防措施,并提出改进措施。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疟疾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预防疟疾措施的认同和实践情况。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预防疟疾的实践活动,如开展校园积水清理、宣传预防疟疾的知识等。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深入讲解疟疾的防治方法。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案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预防疟疾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生动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素材,引发学生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世界基金预防疟疾教育项目
预防疟疾教学设计
【课题】疟疾的相关知识与预防
【授课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启示法
【教学目的】
1了解疟疾的概念,流行情况及病因病机。
2 了解疟疾的发病特征。
3 掌握疟疾的治疗药物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①疟疾的概念,症候②疟疾的病机;③疟疾的治疗药物④预防措施
2难点:①疟疾的病因病机;②疟疾的流行趋势;③疟疾期间的调护【教学过程】
一、介绍疟疾的概念与范围,疟疾的源流,其流行情况(10分钟)
1、疟疾概念、源流
疟疾,民间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yao)子”,是由疟原虫寄生在人体血液内所引起的传染病。
通过蚊子叮咬吸血时传播,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传染病,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三种,
2、疟疾流行趋势
①世界形势
疟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约为5亿,死于疟疾者愈200-300万人。
②我国形势
我国发病率较高地区:海南、云南、安徽、湖北、河南、江苏6省;发病不稳定地区:四川、重庆、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8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病率较低地区:上海、浙江、山东、辽宁4省(直辖市)。
③我省疟疾情况
2000年以来,安徽沿淮淮北地区疟疾疫情出现回升,2006年发病率17917
例居全国之首。
病例呈高度散发状态,主要分布在亳州、淮北、宿州、蚌埠、阜阳等市,占全省报告发病总数的92.67%。
所辖涡阳(6000多例)、濉溪、蒙城(1600多例)、谯城(790多例)、埇桥、利辛(2000多例)、固镇、怀远、萧县、颍上和灵璧等县(区)占全省报告发病总数的83.04%。
仅2007年4月又新增疟疾病例392例。
我省防疟形势十分严峻。
二、介绍疟疾的症候特征(约5分钟)
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种左右就开始发高烧,热度能够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
“寒冷、高烧、出汗”是疟疾发作症状的“三步曲”。
除了发冷、发烧、出汗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痛。
儿童很可能出现抽风。
重症病人可见昏迷、谵语甚至危及生命。
三、病因病机及治疗药物(约7分钟)
病机: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这种寄生虫它先存有于蚊子的胃内。
在那儿繁殖后,这的幼虫侵入蚊子的唾液腺内。
当蚊子叮人时,唾液中的寄生虫随之进入人体的血液中。
几周之后,被感染的人就会出现疟疾特有的发热和寒战而病倒。
当蚊子叮咬患疟疾病人时又把这种病毒到处传播。
疟疾的治疗药物:治疗疟疾应采用抗疟原虫药物,如氯喹、奎宁、青蒿素等。
四、疟疾期间的调护(约7分钟)
①疟疾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②要注意水份的补给,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③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即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物降温;凶险发热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即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④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
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
五、介绍疟疾的预防.(约8分钟).
预防疟疾最好的方法是防止蚊子叮咬。
另外还可通过服预防药实行预防,药物预防是有效的,流行地区的婴儿和孕妇及新进入流行地区的易感者都应采用适当药物预防。
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
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消除蚊子孳生地。
居室、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灭蚊剂或用蚊香驱杀蚊虫。
另外,傍晚时穿长袖衣裤,裸露部分涂敷驱蚊剂,睡觉时应注意避免身体紧贴蚊帐等都可有效防蚊。
【课堂小结】(3分钟)
【习题训练】(5分钟)
:①什么叫疟疾?疟疾根据发病情况分为几种?
②疟疾的症候特征是什么?
③疟疾的治疗药物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