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审计分析|

合集下载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及启示——商业模式视角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及启示——商业模式视角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财务预警旨在为公司治理提供预警信号,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有效避免财务失败的方法(Gang 等,2018)[1],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大量文献研究了如何对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它们考虑了财务状况(Altman ,1968;周首华等,1996;谢华,2020)[2-4]、公司治理(Liang 等,2016)[5]、宏观经济(梁飞媛,2016;Altman ,Iwanicz -Drozdowska andLaitinen ,2017)[6-7]以及多种效率相结合(王昱,杨珊珊,2019)[8]等因素对财务失败的影响,却忽略了商业模式对财务危机的影响。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之一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商业模式与企业财务存在天然的关系(李端生和王东升,2016)[9],二者概念界定相互渗透、终极目标(价值创造)协同一致(朱兆珍等,2018)[10]。

因此,可以判断商业模式对财务管理不良状态之财务危机必然产生重要影响,这与Megova 和Palka (2016)[11]提出的“商业模式可以保障企业稳定发展并降低财务危机的风险”的观点不谋而合。

2017年11月,瑞幸咖啡由神州优车集团原COO 钱治亚创办。

表面上瑞幸咖啡以病毒式扩张的速度占领市场,实则采用的是巨额“亏损式”的商业发展模式。

而瑞幸这种商业模式自成立开始就一直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张新民和陈德球,2020)[12]。

2020年5月19日,瑞幸因伪造22亿元交易额被纳斯达克交易所强制退市。

商业模式的不成立,让一路绿灯的瑞幸咖啡面临财务大败局。

瑞幸咖啡爆出的“黑天鹅”事件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从商业模式视角思考财务危机问题提供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样本。

因此,本文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系统分析瑞幸咖啡财务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旨在得出相应的启示,为其它企业敲响警钟。

瑞幸咖啡财务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案例分析一、引言瑞幸咖啡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中国领先的咖啡连锁品牌。

自成立以来,瑞幸咖啡以其便捷的线上订购和线下门店体验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

然而,在2020年4月,瑞幸咖啡卷入了一起财务造假丑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瑞幸咖啡的财务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以揭示其中的原因和教训。

二、背景瑞幸咖啡在成立初期表现出了惊人的增长势头,其门店数量和销售额迅速增加。

然而,2020年初,有匿名举报指称瑞幸咖啡存在财务造假行为。

经过调查,公司承认存在虚增销售额的行为,金额高达22亿元人民币。

这一事件引发了巨大的冲击,瑞幸咖啡的股价暴跌,高管被迫辞职,公司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

三、财务造假原因分析1. 市场竞争压力:瑞幸咖啡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公司可能选择了不当手段来虚增销售额,以吸引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关注。

2. 内部控制不严:瑞幸咖啡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监管不力,导致了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

公司缺乏有效的审计和风险管理机制,使得管理层能够轻易地操纵财务数据。

3. 高管压力:公司高管可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向投资者和股东展示良好的财务业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可能选择了不道德和违法的手段,以达到虚增销售额的目的。

四、财务造假的影响1. 股价暴跌: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曝光后,公司的股价在短时间内暴跌超过90%。

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受到严重损害,导致了巨额的投资损失。

2. 经营困境:财务造假事件使得瑞幸咖啡陷入经营困境,公司面临着资金短缺、信用危机等问题。

一些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纷纷与公司断绝关系,导致了业务的停滞和收入的大幅下降。

3. 法律风险:财务造假行为涉嫌违法,公司可能面临着巨额的罚款和法律诉讼。

此外,高管可能面临个人刑事责任,对公司的声誉和形象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五、教训与启示1. 加强内部控制: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审计和风险管理机制,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瑞幸咖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季度的 48% ꎬ 仅此一项费用虚增金额数量就在 3 亿元
以上ꎬ 虚增的广告费用与瑞幸门店虚高的收入非常接
近ꎬ 前者约为 3 36 亿元ꎬ 而后者约为 3 97 亿元ꎬ 因
此瑞幸高管可能存在将广告费用虚增ꎬ 然后把虚增的
广告费用重新收回填入门店收入的行为 [7] ꎮ
1 2 3 隐含的关联方交易
杯ꎬ 服务人数超过 130 万ꎮ 随后短短 5 个月的时间ꎬ 瑞
2019 年 12 月 31 日ꎬ 瑞幸共计拥有 4 507 家直营门店
[2]

2020 年 1 月 17 日ꎬ 瑞幸的市值迎来巅峰ꎬ 按当日
第三ꎬ 瑞幸虚增了每笔订单的商品数ꎬ 每笔订单
四季度的 1 14 件ꎮ
根据浑水公司的调查报告和瑞幸公布的招股说明
年 1 月 31 日ꎬ 著名做空机构浑水公司公布匿名做空报
据ꎬ 瑞幸当 日 股 价 应 声 下 跌 10 74% ꎮ 2020 年 4 月 2
日ꎬ 瑞幸发布公告承认高管的财务舞弊行为
[3]
ꎬ 股价
随即崩盘ꎬ 当日股价跌幅为 75 57% ꎬ 随后几日瑞幸股
价连续大跌ꎬ 截至 4 月 7 日停牌ꎬ 瑞幸股价仅为 4 39
门店每天的销量至少夸大 88% ꎬ 具体方法是人为提升
App 中在线订单的数量ꎬ 由于瑞幸的所有订单都采用
传媒上的广告支出ꎮ 瑞幸 2019 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广告
通过率数据分析ꎬ 瑞幸 2019 年三季度在其主要广告商
分众传媒的支出费用为 4 600 万元ꎬ 仅占瑞幸财报公布
广告费用的 12% ꎬ 这一比例远低于一季度的 56% 与二
瑞幸财务舞弊的原因进行分析ꎬ 并基于政府、 行业和
开辟了线上预定线下自提或外送的销售方式ꎬ 从而满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近年来,瑞幸咖啡作为中国咖啡市场的新兴力量,备受关注。

然而,最近瑞幸咖啡卷入了一起财务造假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度思考。

本文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教训。

1. 案件背景介绍瑞幸咖啡成立于2017年,以快速扩张的模式迅速崛起。

但在2020年初,有媒体披露称瑞幸咖啡存在虚增销售额、利润、门店数量等财务数据的行为,瑞幸咖啡亦随即公开承认了这一造假行为。

2. 造假手段揭秘瑞幸咖啡造假的手段主要有三大方面。

首先,他们通过虚增销售单据的方式,增加销售额和门店数量的数据。

其次,他们将与供应商的合作款项列为广告费用,掩盖财务的真实情况。

最后,他们还涉及暗箱操作,将一些负面数据删除或隐藏,掩饰财务上的毛病。

3. 影响及教训这起财务造假案件对瑞幸咖啡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瑞幸咖啡股价暴跌,市值蒸发,投资者遭受了重大损失。

其次,瑞幸咖啡的声誉受损,消费者对其产生了怀疑,公司形象受到了严重侵害。

这起案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诚信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任何企业都不能逾越底线。

其次,内部监管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应设立有效的审计机构,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核,防范和发现类似事件。

最后,投资者要保持理性和审慎态度,不能盲目追逐热点,应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并警惕潜在的风险。

4. 监管应对及对行业的影响面对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监管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对瑞幸咖啡进行了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咖啡行业监管的关注,将对行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未来,监管部门可能会增加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审核力度,加强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以维护市场的秩序和投资者的利益。

5. 瑞幸咖啡的整改和未来发展为了挽回公司的声誉和恢复市场信心,瑞幸咖啡决定展开全面整改。

他们将加强内部控制,优化财务管理流程,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此外,瑞幸咖啡还将重塑企业文化,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赢得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任。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咖啡市场异军突起,瑞幸咖啡作为当之无愧的行业巨头迅速崛起。

然而,2020年初瑞幸咖啡爆发的财务造假案件却震惊了整个市场,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家曾一度被吹捧为中国咖啡行业的希望之星的公司。

本文将对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一、案件概述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件可以追溯到2019年,当时该公司成立不到两年,却宣布其销售额达到了54亿人民币。

然而,一条匿名举报开始引发对瑞幸财务数据真实性的疑问,并最终揭开了这起举世瞩目的财务造假丑闻。

经过调查,瑞幸咖啡总部发现了一项被称为“虚增交易”的内部审计背景,并依法报案。

此后,官方证实了瑞幸咖啡存在涉及数十亿元的虚增销售额,以及洗钱、隐匿亏损等一系列财务违规行为。

公司多名高管、董事会成员和员工因此被逮捕,瑞幸咖啡的股价也遭遇重创。

二、造假手段分析1. 虚增交易:瑞幸咖啡通过向虚设的关联公司大幅度采购咖啡杯、咖啡豆等产品,模拟公司销售额的增加。

这其中还包括操纵营收、销售额以及应收账款等多个财务指标,给外界营造公司快速增长的假象。

2. 技术手段:为了掩盖虚增交易,瑞幸咖啡还利用了技术手段。

例如,在销售数据提交给审计机构之前,通过系统漏洞修改数据、删除负面信息等,以便掩盖其真实销售情况。

3. 职工激励计划:据报道,瑞幸咖啡的高层人员设立了一个名为“5982”计划的激励计划,奖励员工实现高额销售目标。

这种高额激励使得员工有动力违规操作,从而推动了财务数据的虚增。

三、案件原因分析1. 高速扩张与资本压力:瑞幸咖啡作为中国创业公司的代表,以高速扩张为代价迅速崛起。

然而,在资本市场的高压之下,保持快速发展的压力让瑞幸咖啡产生了造假的动机。

公司在短时间内快速开设了数千家门店,大规模拓展了市场份额,但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运营成本和资本需求也给公司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 内部管理缺失:瑞幸咖啡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严重缺失,导致了造假行为的滋生。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瑞幸的梦想“从咖啡开始,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不太可能实现,因为它在非咖啡产品方面也缺乏核心竞争力。它 的“平台”充满了没有品牌忠诚度的机会主义客户。它的轻人工 门店模式仅适用于生产已经上市十余年的“1.0代”茶饮料,而领 先的新鲜茶饮玩家在五年前就率先推出“3.0代”产品。
做空理由8:小鹿茶于2019年9月启动其特许经营业务,而彼时其并 没有至少两家直营店运作满一年。因没有按法律要求在相关机构注册, 小鹿茶的特许经营业务面临很高的合规风险。另外,小鹿茶的产品和 套路在该行业是十分落后的,难以对既有的市场造成冲击和撼动。
做空理由6:先天不足的商业模式缺陷。瑞幸提出的针对核心 功能性咖啡需求的主张是错误的:中国的咖啡因人均摄入量为 86mg/天,与其他亚洲国家相当,其中95%的摄入量来自茶 叶。中国的咖啡需求市场规模较小并处于温和增长趋势。中国 人更爱喝茶而非咖啡,这是短时间改变不了的。咖啡文化的缓 慢渗透与瑞幸咖啡的疯狂扩张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2.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既然一开始就是烧别人的钱来煮自己的饭,瑞幸咖啡就要玩的
很好看。亏钱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好数据,没有想象空间。击鼓传 花的资本游戏,如果数据不好看,根本没机会登陆美股,也没有办 法继续以更高的估值融来更多的钱,原始股东也就无法找到接盘侠 顺利退场。于是,只有一方面讲更好的故事,一方面通过天女散花 式的大幅度优惠拼命扩张。当力有不逮时,财务造假就悄然登场。
瑞幸咖啡的压力
1.自己吹的牛,含着泪也要看牛上天。 鼓吹的商业模式,对标的星巴克,决定了瑞幸咖啡需要飞速扩张。
当初给投资人讲故事时,瑞幸咖啡就说你们为什么投资我?因为我跟传 统的咖啡不一样,我做的是唾手可得的咖啡,这样的咖啡当然需要开很 多店。但正常开一个盈利的店需要两三年的周期,所以瑞幸咖啡只能开 亏钱的店。开得越多,亏得越多,但还不得不开,不得不快速地开,一 旦单纯地追求速度,就管理粗放、成本失控,开店和运营成本远超同行。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引言:财务造假是企业经营中的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会给企业及其股东、员工、投资者甚至整个市场带来巨大损失。

瑞幸咖啡作为中国咖啡市场的一支新秀,却因为财务造假案件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瑞幸咖啡案例的分析,总结造假行为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在这一事件中的教训和启示。

一、案件概述瑞幸咖啡成立于2017年,以“新零售”模式在中国以及海外市场迅速扩张。

然而,在2020年4月,瑞幸咖啡宣布存在被查实的财务造假行为。

据披露,涉嫌财务造假金额高达22亿人民币,涉及局部高管及员工共计超过200人参与。

该公司在2018年第四季度和2019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中,通过虚构交易和虚假凭证,人为地夸大了销售额和利润。

二、造假原因分析1. 市场竞争压力:瑞幸咖啡走的是“高速扩张”路线,与传统咖啡品牌竞争激烈。

为了迅速占据市场份额并吸引投资者,公司高层可能追求快速发展,导致了对销售额和利润的人为夸大。

2. 内部控制缺失:公司内部的财务核算和审计机制不健全,监管和审计体系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与监控,使得财务造假得以长期进行。

三、造假行为及影响1. 虚构交易:瑞幸咖啡通过与关联公司的交易来虚构销售额,制造了一种高速增长的假象。

这不仅误导了投资者和消费者,也损害了整个市场的公信力。

2. 虚假凭证:公司高管和员工制造了大量虚假凭证,包括假发票、假账目等,以掩盖利润被过度夸大的事实。

这种制假行为既是对财务审计的欺诈,也是对各级监管部门的违反规定。

造假行为对瑞幸咖啡及其相关方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公司的股价在财务造假曝光后暴跌,市值蒸发了26亿美元,股东遭受巨大损失。

另一方面,投资者信任受到严重动摇,瑞幸咖啡未来的融资难度加大,进一步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对于整个市场而言,这一事件也让更多的投资者开始对中国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疑问。

四、案例教训和启示1. 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的财务核算和审计机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险识别和防范管理,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瑞幸集团财务报告分析(3篇)

瑞幸集团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成立于2017年,是中国新式咖啡连锁品牌的代表之一。

瑞幸咖啡以“一杯好咖啡,触手可及”为理念,迅速在市场上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市场份额。

然而,在2020年4月,瑞幸咖啡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最终承认了财务造假行为,导致股价暴跌,品牌形象受损。

本文将对瑞幸集团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探讨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造假事件的影响。

二、财务报告分析(一)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瑞幸咖啡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其资产总额在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门店扩张和品牌建设。

然而,负债总额也在迅速增加,尤其是流动负债,这表明瑞幸咖啡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财务风险较大。

2. 利润表分析瑞幸咖啡的利润表显示,其营业收入在快速增长,但净利润却出现波动。

2019年,瑞幸咖啡实现营业收入约2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32.3%;净利润约为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10.6%。

然而,在2020年,由于财务造假事件,瑞幸咖啡的净利润大幅下降。

3. 现金流量表分析瑞幸咖啡的现金流量表显示,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快速增长,但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出现波动。

这表明瑞幸咖啡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二)经营成果分析1. 市场份额瑞幸咖啡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占据了国内咖啡市场的一席之地,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然而,由于财务造假事件,瑞幸咖啡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 品牌形象瑞幸咖啡以“新零售”模式迅速崛起,品牌形象年轻、时尚。

然而,财务造假事件严重损害了瑞幸咖啡的品牌形象,使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3. 门店扩张瑞幸咖啡的门店扩张速度极快,截至2019年底,其门店数量已超过4500家。

然而,由于财务造假事件,瑞幸咖啡的门店扩张步伐受到了限制。

三、财务造假事件的影响(一)股价暴跌财务造假事件爆发后,瑞幸咖啡的股价应声下跌,从最高点的51.38美元跌至不到2美元,市值蒸发超过90亿美元。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现在,瑞幸咖啡的上市刷新了这一纪录,从成立到上市 仅18个月。从成立到上市,星巴克花了21年,麦当劳花了 25年,瑞幸咖啡在资本市场上攻城略地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作为迅速崛起的“咖啡女王”,钱治亚曾获2018十大 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
2020年1月9日,荣获“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成 为跻身其中唯一的女性企业家。
2018年4月18日,瑞幸咖啡APP位居苹 果手机应用商店美食佳饮免费榜第一名。
2019年1月,瑞幸咖啡宣布将在全国新 开 设 2500 家 门 店 , 门 店 总 数 将 超 过 4500家,在门店和杯量上全面超越星巴 克。
看点5.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
2020/11/10
公司选择了张震与汤 唯 两 位 。 luckin coffee 希望塑造出专业、新鲜、 时尚的感觉,luckin在选 择代言人上有两点诉求, 一是传达自身品牌调性 塑造品牌形象,二是以 明星作为连接点,消除 大众对新品牌的陌生感。
2020/11/10
陆正耀 神州系
神州租 车
神州优 车
宝沃汽 车
瑞幸咖 啡
2020/11/10
看点2.:“闪电战” 的商业模式
“闪电战”策略是由二战时期德国将军古德里安提出,核心要素就是快和狠。无 限放大机动能力,以最快反应打对方措手不及。陆正耀就是商业闪电战的代表人物。 这种类型的商人十分擅长各种资本运作,通过抢占风口、利用ppt讲故事、高举高打融 资、烧钱扩张、迅速IPO的方式,打造出了神州租车、神州优车、瑞幸咖啡三家上市 公司,总市值最高时近1000亿元。公司上市后,他们一般通过高位套现实现盈由1:单个门店的每日销售商品数量在2019年Q3和Q4 分别至少被夸大了69%和88%,支撑证据为11260小时的门 店流量视频。我们调动了92名全职和1418名兼职人员进行实 地监控,记录了981个工作日的门店流量,覆盖了100%的营 业时间。门店选择基于城市和位置类型分布,与瑞幸所有直 营店的组合相一致。

瑞幸咖啡财务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案例分析一、引言瑞幸咖啡是中国领先的咖啡连锁品牌,成立于2017年。

该公司以快速扩张和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而闻名,曾一度被誉为“中国版星巴克”。

然而,瑞幸咖啡在2020年4月爆发了一起财务丑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瑞幸咖啡的财务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其财务造假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财务造假的原因1. 盈利压力:瑞幸咖啡在快速扩张过程中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为了满足投资者和市场的预期,可能采取了不正当手段来夸大利润和业绩。

2. 虚构销售额:瑞幸咖啡涉嫌虚构了大量的销售额,通过虚假交易和虚拟客户来增加销售额和市值。

这种行为旨在吸引更多投资者和资金,从而支持公司的扩张计划。

3. 虚增费用:为了掩盖虚构销售额的痕迹,瑞幸咖啡可能会虚增费用,以降低净利润和税收负担,从而达到掩盖财务造假的目的。

三、财务造假的影响1. 市值暴跌:财务造假曝光后,瑞幸咖啡的股价暴跌,市值蒸发了数十亿美元。

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市场对瑞幸咖啡的前景产生了怀疑。

2. 法律风险:财务造假涉及虚假陈述和欺诈行为,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法律诉讼和罚款。

此外,相关监管机构还可能对瑞幸咖啡进行调查和处罚。

3. 品牌形象受损:财务造假事件对瑞幸咖啡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消费者对公司的诚信和可信度产生了质疑,可能导致销售额下降和顾客流失。

四、改善措施和建议1. 强化内部控制:瑞幸咖啡应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加强审计监督:公司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加强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流程的监督和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加强公司治理:瑞幸咖啡应加强公司治理,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角色和职责,提高公司决策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4. 加强投资者教育:公司应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理解,减少投资者的盲目跟风和投机行为。

五、结论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事件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声誉风险,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2020 年 4 月 2 日,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这一事件不仅对瑞幸咖啡自身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给整个中概股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一、瑞幸咖啡的发展历程瑞幸咖啡成立于 2017 年 10 月,以“新零售”模式迅速扩张,通过大量补贴和快速开店,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中国咖啡市场的知名品牌。

2019 年 5 月,瑞幸咖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创造了从成立到上市的最快纪录。

二、财务造假的手段1、虚增收入瑞幸咖啡通过虚构商品销售数量和单价,夸大了收入规模。

例如,伪造了大量的订单和交易记录,使得公司的财务报表看起来业绩亮丽。

2、虚增成本和费用为了掩盖虚增的收入,瑞幸咖啡同时虚增了成本和费用。

例如,夸大了广告和营销费用、原材料采购成本等,以维持表面上的财务平衡。

3、关联方交易造假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将资金转移并计入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从而美化财务报表。

三、财务造假的动机1、满足资本市场的期望瑞幸咖啡在上市后,面临着来自投资者和市场的巨大压力,需要保持高速增长的业绩来支撑股价。

为了达到市场预期,管理层选择了通过财务造假来营造虚假的繁荣景象。

2、融资需求良好的财务业绩有助于公司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和更低的融资成本。

通过造假,瑞幸咖啡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注入,以支持其扩张计划。

3、管理层的利益驱动管理层可能为了个人的薪酬、奖金和股票期权等利益,不惜采取违法手段来操纵财务数据,以获取更高的个人收益。

四、财务造假的影响1、对瑞幸咖啡自身的影响(1)股价暴跌财务造假消息曝光后,瑞幸咖啡股价大幅下跌,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损失惨重。

(2)法律诉讼瑞幸咖啡面临着来自投资者的集体诉讼,可能需要承担巨额的赔偿责任。

(3)信誉受损公司的信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消费者对其信任度下降,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4)经营困境财务造假事件导致公司融资困难,资金链紧张,经营陷入困境,不得不关闭大量门店。

luckin coffee financial fraud case analysis -回复

luckin coffee financial fraud case analysis -回复

luckin coffee financial fraud case analysis -回复[本文将详细分析瑞幸咖啡的财务欺诈案件,并一步一步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步:案件背景介绍在2020年初,瑞幸咖啡成为了中国市场上最为瞩目的初创公司之一。

然而,这家备受赞誉的咖啡公司在4月入驻纳斯达克交易所后不久,突然爆发了财务造假的丑闻。

这个案件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并导致瑞幸咖啡股价暴跌。

第二步:财务欺诈的揭露财务造假的揭露始于2020年1月初,一名匿名举报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了一份报告,揭示了瑞幸咖啡存在大规模的财务欺诈行为。

报告中指出,公司高层在2019年将5000万美元的销售额通过伪造交易和虚假企业账号进行造假,并以此吸引投资者。

第三步:调查结果随着举报的出现,机构及投资者高度关注,纳斯达克等监管机构也迅速介入。

瑞幸咖啡成立了一个专门调查组来深入调查这一指控。

在后续的调查中,瑞幸咖啡承认了销售额的造假行为,并透露了相关内部人员参与的详细信息。

第四步:造假手段瑞幸咖啡的财务欺诈案件涉及了多种手段。

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通过虚假交易进行销售额的人为提高。

该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和消费者,通过虚假订单和虚假陈述增加了销售额。

此外,瑞幸咖啡还通过将财务费用记为资本支出,恶意操纵利润等方法,进一步掩盖了其真正的财务状况。

第五步:财务影响瑞幸咖啡的财务欺诈行为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瑞幸咖啡2019年的销售额被虚增了约23亿美元。

并且,该公司的净亏损也因此被大幅低估。

第六步:法律后果财务欺诈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还引起了投资者的巨大损失。

由于瑞幸咖啡是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概股,它必须遵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规章制度。

SEC已经对瑞幸咖啡展开了调查,并可能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提起刑事诉讼。

第七步:公司应对措施在财务欺诈曝光后,瑞幸咖啡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它解雇了涉及欺诈的高层员工,并建立了一个内部调查机构来完善内部监管措施。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基于财务分析的视角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基于财务分析的视角

财经论坛Һ㊀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基于财务分析的视角杨㊀英(三江学院法商学院ꎬ江苏南京210012)摘㊀要:2020年4月ꎬ新商业模式下以最快速度在海外上市的瑞幸咖啡因伪造虚假销售22亿元陷入舆论漩涡ꎮ论文以瑞幸咖啡为例ꎬ首先简述其造假事件ꎬ其次从财务分析角度用数据来分析其存在的造假问题ꎬ使普通中小投资者通过对财务报表等一些公开资料的分析ꎬ事先发现企业财务造假的行为ꎬ避免踩雷ꎮ关键词:瑞幸咖啡ꎻ财务造假ꎻ财务分析中图分类号:F275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20)81-0107-03LuckinCoffeefinancialfraudcaseanalysisBasedontheperspectiveoffinancialanalysisYangYing(SchoolofBusinessꎬSanjiangUniversityꎬNanjingꎬJiangsuꎬ210012)Abstract:InApril2020ꎬLuckinCoffeewhichwaslistedoverseasatthefastestspeedunderthenewbusinessmodelꎬwascaughtinthewhirlpoolofpublicopinionwithitsfakesalesof2.2billionyuan.InthispaperꎬfirstlytheauthormakesabriefdescriptionofLuckinCoffeefraudꎬandthenfromtheperspectiveoffinancialanalysisanalyzesthedataofitsexistenceoffraud.Throughthefinancialstatementsandotherpublicinformationanalysisordinarysmallandmedium-sizedinvestorscanfindthebehaviorofenterprisefinancialfraudinadvanceꎬandavoidsteppingonthunder.Keywords:LuckinCoffeeꎻfinancialfraudꎻfinancialanalysis㊀㊀近些年来ꎬ随着移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ꎬ新商业模式的运作催生了许多创业公司ꎬ创造了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ꎮ许多公司借助新商业模式的东风取得了资本市场的第一桶金ꎬ但随之也暴露出诸如会计信息失真㊁运营效率低下甚至是虚假财务报表之类的事件ꎮ远的如安然公司(Enron)ꎬ世通公司(WorldCom)㊁蓝田股份㊁银广厦爆出财经丑闻ꎬ近的如万福生科㊁金亚科技财务造假㊁康美药业财务造假ꎬ及最近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ꎬ给资本市场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ꎮ论文就瑞幸咖啡案例通过财务分析来判断出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ꎬ使普通中小投资者通过对财务报表等一些公开资料的分析ꎬ事先发现企业财务造假的行为ꎬ避免踩雷ꎬ来辨别哪些公司值得投资ꎬ从而避免发生巨大损失ꎮ一㊁瑞幸咖啡事件回眸(一)瑞幸咖啡基本情况简介瑞幸咖啡成立于2017年6月ꎮ以 从咖啡开始ꎬ让瑞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为愿景ꎬ瑞幸咖啡在中国市场迅速扩张ꎮ瑞幸咖啡自成立以来ꎬ在资本市场创造了多项纪录ꎮ2018年ꎬ瑞幸咖啡从试运营到正式运营仅用了5个月时间ꎬ商店的数目达到了525家ꎮ2019年底ꎬ门店数量超过4500家ꎮ瑞幸咖啡在短短2年时间里成为我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ꎮ2019年5月ꎬ瑞幸咖啡在美国纽约纳斯达克上市并成功上市ꎮ瑞幸从成立到上市仅用了19个月的时间ꎬ成为中国咖啡品牌中上市速度最快的公司ꎮ募集6.95亿美元ꎬ是当年纳斯达克最大的亚洲上市公司ꎮ2019年7月ꎬ瑞幸推出了小鹿茶㊁瑞即购㊁瑞划算等一系列新产品和策略ꎬ并于2020年1月完成可转债的增发和发行ꎬ融资规模超过11亿美元ꎮ(二)瑞幸咖啡商业模式概述移动互联网的巨大便利是新商业模式产生的基石ꎮ瑞幸咖啡快速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ꎬ它宣传自己实施了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ꎬ即以技术为驱动ꎬ以数据为中心ꎬ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协同营销ꎬ通过互联网销售咖啡ꎮApp在线预订ꎬ然后通过线下商店配送ꎮ瑞幸咖啡本质上属于一种新型的O2O快速消费零售商业模式ꎮ瑞幸咖啡自成立以来ꎬ倡导 颠覆性的新零售模式的先驱ꎬ通过交易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应用ꎬ改变咖啡行业的交易结构ꎬ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ꎮ701作者简介:杨英ꎬ女ꎬ浙江武义人ꎬ硕士研究生ꎬ三江学院法商学院企业管理副教授ꎬ研究方向:管理会计㊁审计ꎮ瑞幸模式一直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ꎬ并得到了投资者的好评ꎬ创造了最快的上市创业公司ꎮ(三)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始末瑞幸咖啡于2020年4月2日宣布已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the SpecialCommittee )ꎬ根据特别委员会的初步内部调查ꎬ认为从2019年第二至第四季度ꎬ与虚假交易相关的销售总额约为人民币22亿元ꎬ相应的某些成本和费用也因虚假交易而大幅膨胀ꎮ消息一经公布ꎬ瑞幸咖啡当日股价下跌75.57%ꎬ创81.3%的最大跌幅ꎬ市值蒸发49.7亿美元ꎬ每股股价从26.2美元跌至4.6美元以下ꎮ同一天ꎬ已有6家以上的律师事务所宣布对瑞幸咖啡提起集体诉讼ꎬ理由是他们遗漏了重要信息和误导性陈述ꎮ二㊁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迹象分析 基于财务分析视角根据公司自己的声明ꎬ自2019年第二季度以来ꎬ首席运营官就带头造假ꎬ至少有两个季度报告受到严重影响ꎻ也就是说ꎬ大多数美国股票投资者被欺骗了整整两个季度ꎮ如果我们能根据财务报表拆解这个巨大的骗局ꎬ无疑对指导未来的投资实践非常有帮助ꎮ财会报告由会计报表㊁附注和其他相关资料构成ꎬ其中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㊁利润表㊁现金流量表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ꎬ附注则是以上报表中所列示的文字或者明细资料以及未能及时列入的说明等ꎮ资产负债表是所有表格的基础ꎬ现金流量表可反映资产负债表的变化ꎬ利润表是净利润的来源ꎬ净利润则能直接影响股东权益ꎬ这三张表格是公司财务状况的总结ꎮ因此ꎬ可以结合财务报表等方面来考虑企业风险ꎮ一般来说ꎬ财务舞弊不能是单一主体舞弊ꎮ例如ꎬ虚增的利润常常伴随着收入欺诈ꎬ从而影响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ꎮ因此ꎬ通过财务分析ꎬ我们可以看到哪些指标是不正常的或不符合公司的发展规律ꎬ我们可以看到公司是否存在欺诈ꎮ论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瑞幸咖啡财务数据ꎮ(一)瑞幸财务概况一个企业的现金流是企业生存的血液ꎬ尤其是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更是企业的命脉ꎮ经营现金流差是被质疑财务造假最常见的指标ꎮ从表1可以看出ꎬ没有一个季度产生过正的经营性现金流ꎮ此外ꎬ投资现金流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数ꎮ该公司几乎完全依赖外部融资来填补缺口ꎮ2018年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融资额约为95亿元ꎮ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表1㊀瑞幸咖啡现金流量情况单位:百万元2018年2019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经营现金流-124-196-720-271-628-375-123投资现金流-167-145-129732777-2365683融资现金流178131410671430865565-16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13973-9501486-4652825400㊀㊀从表2可以看出ꎬ在2019年第一季度之前ꎬ瑞幸的营业利润率非常低ꎬ颠覆了过去大家想当然的50%的基准咖啡毛利率ꎮ转折点发生在2019年第二㊁三季度ꎬ经营损失率大幅降低ꎬ经营现金净流出也有所收窄ꎮ公司在2019年第三季度宣布ꎬ单店已实现运营盈利(运营利润率12.5%)ꎮ可见ꎬ2019年第二㊁三季度确实有一些令人困惑的事情ꎬ值得深入研究ꎮ让我们仔细分析这两个季度的财务报告ꎮ表2㊀瑞幸咖啡利润率情况2018年2019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收入/百万元131222414654799091542运营利润率/%-966-283-202-138-110-76-38税前利润率/%-1047-274-201-143-115-75-35㊀㊀(二)单店收入分析瑞幸咖啡单店营收(营收/门店数)在2019年第二㊁三季度大幅增长ꎬ从之前的约20万元增长到31万元和42万元(表3)ꎻ与此同时ꎬ瑞幸的门店总数也在大幅增长ꎮ一般来说ꎬ新店营业收入有一个增长期ꎬ单店营业收入应该呈下降趋势ꎻ在新店继续扩张的同时ꎬ单店的收入仍能实现可观的增长ꎬ说明老店的收入增长更快ꎬ这显然不合理ꎮ在之前的财报电话会议和路演当中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情况ꎬ公司管理层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ꎮ表3㊀瑞幸咖啡单店收入及与星巴克的比较2018年2019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瑞幸门店数62411892073237029633680瑞幸单店收入/万元19.520.322.520.230.741.9星巴克单店(亚太区)收入/万元98.697.896.096.299.0㊀注:星巴克的数据来自天风证券ꎬ更新至2019年第二季度ꎮ再与同行星巴克的比较:星巴克亚太区的单店收入每个季度波动都不大ꎬ在99万元左右ꎮ由此推断出2019三季度星巴克的单店收入也约为99万元ꎬ瑞幸咖啡公布的单店收入是星巴克的42%左右ꎮ由于瑞幸咖啡的单杯销售均价为11元ꎬ星巴克单杯均价为30元左右ꎬ就咖啡类粗略计算ꎬ意味着瑞幸咖啡的单店商品销售杯数必须达到星巴克的1.2倍ꎮ但现实是瑞幸咖啡大部分的门店是快取店ꎬ占比超过90%ꎬ平均面积20~60平方米ꎬ而星巴克的门店面积一般是200平方米左右ꎮ在面积相差如此巨大的情况下ꎬ2019三季度瑞幸咖啡的单店产品销量(按照杯数计算ꎬ约38万杯)ꎬ居然比星巴克(约33万杯)还多ꎬ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ꎬ很明显瑞幸门店销售有问题ꎮ(三)毛利率分析从收入季增长率来看ꎬ瑞幸咖啡2019年一季度的收入环比增速并不显著ꎬ仅有3%(表4)ꎬ但是二㊁三季度又回到了爆发式增长ꎬ增长幅度不符合环比增长的规律ꎮ表4㊀瑞幸咖啡毛利率变化情况2018年2019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收入/百万元131222414654799091542年增率/%----3594648540季增率/%-838989339070材料费/百万元976152295276466721材料费/产品收入/%85.369.666.867.462.053.548.3毛利率/%14.730.433.232.638.046.551.7㊀㊀再从材料费占产品收入的比例来看:该比例在2019年二㊁三季度也迅速下降ꎬ直接导致了毛利率的飙升ꎬ也导致了801财经论坛Һ㊀单店运营利润率转正 ꎮ一般情况下ꎬ销量增加ꎬ制作咖啡的材料成本也会相应增加ꎬ因此季度之间的材料成本波动率不会这么大ꎻ无论用规模效应还是产品品类变化来解释ꎬ总是显得很不合理ꎮ瑞幸咖啡在2019年9月推出了 小鹿茶 系列茶饮料ꎮ中金公司2019年9月的报告写道: 虽然公司从成立初期就定位不只卖咖啡ꎬ但此番进入现制茶饮市场ꎬ与咖啡相比是另外一个品类ꎬ茶饮毛利率不及咖啡品类高ꎬ且10~15元左右定价的小品牌众多ꎬ我们认为公司将面临的竞争环境将较咖啡更加激烈ꎮ如果中金公司上述报告的信息是准确的ꎬ那么茶饮的毛利率低于咖啡ꎬ茶饮制作流程没有咖啡标准化程度高ꎬ需要更多人工操作ꎮ瑞幸咖啡的营业成本相应会增加ꎬ因此虽然三季度收入会相应增加ꎬ但随着营运成本的增加ꎬ毛利润不会大幅增加ꎬ毛利率就不可能上升这么快ꎮ理论上在竞争充分的市场中ꎬ每家企业只能取得平均的利润率ꎮ(四)商品单价与销量分析瑞幸咖啡的商品分为现煮饮品和其他商品(轻食㊁小吃等)ꎮ从表5可发现以下几个不合常理的地方:①2019第二㊁三季度ꎬ现煮饮品和其他商品的实际销售价格与前几个季度相比均出现了上涨ꎮ在价格上涨的同时ꎬ无论是消费者平均购买的商品数量ꎬ还是单店的现煮饮品和其他商品的销量ꎬ也出现了大幅上涨ꎮ②瑞幸的收入采用净额法ꎬ即剔除折扣后再确认收入ꎬ只有免费的优惠券才计入营销费用ꎮ与前一季度相比ꎬ2019年第二㊁三季度的营销费用没有明显增长ꎮ总而言之ꎬ折扣已经降低ꎬ免费优惠券也不再频繁发放ꎬ但消费者购买的更多了ꎮ表5㊀瑞幸咖啡商品单价与销量2018年2019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平均每个现煮饮品的销售价格/元8.910.38.69.210.411.0平均每个其他产品的销售价格/元10.97.47.28.810.712.1单店现煮饮品日均销量/杯200174216184237314单店其他商品日均销量/件144368457486月交易客户每人每月买的商品数3.314.134.083.704.454.75(营销费/收入)/%1479462354336㊀㊀瑞幸通过免费咖啡和大额优惠券的烧钱补贴模式来获取客户ꎬ但这使得客户对其产品的价格高度敏感ꎮ如果没有折扣ꎬ大部分客户都不愿意继续消费ꎬ而是等待下一轮的优惠券推送ꎬ再考虑是否购买ꎮ因此ꎬ这种以优惠券为中心的营销模式使得客户对瑞幸的产品和品牌缺乏忠诚度ꎬ瑞幸的品牌形象一直无法走进消费者的内心ꎬ瑞幸的用户黏度和转化率都很低ꎬ营业收入增长不稳定ꎮ因此在二三季度优惠券发放减少的情况下ꎬ收入反而增加ꎬ也是不符合常规的ꎮ(五)存货分析瑞幸咖啡作为一个零售企业ꎬ存货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ꎮ从表6存货分析中可以看出ꎬ2019年二季度ꎬ公司收入环比增长了90%ꎬ存货却仅仅上涨了23%ꎻ2019年三季度ꎬ公司收入环比增长了70%ꎬ存货总量反而下降了ꎮ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也从2019年一季度的55天下跌到了三季度的28天ꎬ这说明收入增加ꎬ存货反而不增加ꎬ很不合理ꎮ因为作为流动资产ꎬ一般随着销售收入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ꎮ特别是零售公司ꎬ存货变动更加明显ꎮ瑞幸咖啡在季度收入环比翻倍增长的情况下ꎬ库存却几乎没有增长ꎬ而且在门店数量不断扩张㊁商品品类不断增加的情况下ꎬ库存周转天数反而下降一半ꎬ这很明显收入虚增了ꎬ而存货没有变化ꎮ表6㊀瑞幸咖啡存货分析2018年底2019年一季度2019年二季度2019年三季度季度收入/百万元4654799091542存货/百万元150189232213存货周转天数/天52554128三㊁分析结论从瑞幸咖啡的三张报表ꎬ特别是对毛利率㊁单店收入㊁价格/销量关系以及存货的分析ꎬ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ꎬ即公司的财报有问题ꎬ就算不是造假ꎬ很可能也是为了透支未来增长而使用了过于激进的会计处理方法ꎮ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判断出瑞幸咖啡最容易弄虚作假的方式是直接伪造客户订单ꎬ伪造客户身份㊁发票和销售额ꎬ但不实际生产订单上的货物ꎮ这与MuddyWaters报告中的推测大致一致ꎮ只有虚构的客户订单才能同时夸大单个商店的收入㊁夸大毛利率(低估物料率)和夸大单个商店的日均销售额ꎬ而库存数据保持不变ꎮ从2019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来看ꎬ瑞幸咖啡属于 财务可疑 公司ꎮMuddyWaters报告中提出的质疑在财务报告中得到了例证ꎮ因此ꎬ我们在投资某家公司时ꎬ很有必要根据以往的财务报表来分析其财务状况㊁经营成果ꎬ从而来评价过去的业绩ꎬ衡量现在的状况ꎬ预测未来的投资价值ꎮ从分析中来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或评价有没有投资的价值ꎮ参考文献:[1]张新民ꎬ陈德球.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商业模式㊁价值共创与治理风险:基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ꎬ2020ꎬ36(5):74-86ꎬ11.[2]张庆ꎬ庞雨洁.瑞幸咖啡为何财务造假:基于商业模式视角[J].全国流通经济ꎬ2020(10):7-9.[3]王素娟.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J].山西农经ꎬ2020(13):157ꎬ159.[4]刘圆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基于瑞幸咖啡案例分析[J].商场现代化ꎬ2020(8):181-182. [5]李唯滨ꎬ张一凡.瑞幸咖啡做空事件分析:基于审计视角[J].财务管理研究ꎬ2020(5):1-10.901。

瑞幸财务舞弊事件给审计带来的启示

瑞幸财务舞弊事件给审计带来的启示

瑞幸财务舞弊事件给审计带来的启示一、本文概述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财务舞弊事件屡见不鲜,其中瑞幸咖啡的财务舞弊事件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瑞幸咖啡财务舞弊事件对审计行业带来的深刻启示。

通过对此事件的剖析,我们将分析舞弊行为的成因、手段和后果,进而反思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以期为审计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瑞幸咖啡财务舞弊事件的基本情况和相关背景,包括舞弊行为的发现、曝光和处理过程。

接着,文章从审计角度深入分析了舞弊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失控、外部监管不力以及审计程序存在缺陷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舞弊行为对审计行业的影响,包括审计风险的增加、审计程序的改进以及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等方面的变化。

本文总结了瑞幸咖啡财务舞弊事件给审计带来的重要启示,包括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外部监管、完善审计程序和提高审计人员职业素养等方面。

这些启示对于审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审计行业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更好地发挥其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瑞幸财务舞弊事件概述瑞幸咖啡,作为中国新兴的连锁咖啡品牌,曾以其迅速扩张的业务模式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然而,2020年4月,瑞幸咖啡突然自曝财务舞弊,震惊了市场。

据瑞幸咖啡公告,自查发现公司2019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存在虚构交易行为,涉及金额高达22亿元人民币。

具体来说,公司通过虚构商品销售、增加门店销售收入等方式,人为地提高了公司的营收和利润。

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财务会计准则,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该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监管部门的重视。

监管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对瑞幸咖啡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审计行业的深刻反思。

作为保障财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手段,审计在防止财务舞弊事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

市场研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金融资本市场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同时市场不断出现无序竞争、财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不仅使广大投资者损失惨重,中国概念股也同样遭受损失,因为瑞幸的造假会破坏海外资本对中国公司的整体信任,进而对中国创业型公司的治理水平和诚信度产生怀疑。

且财务造假一直处于信息披露的灰色地带,不少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放纵财务造假行为,更有甚者,管理层会暗示或者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财务舞弊。

虽然我国针对财务造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因行政处罚力度小、财务造假成本低,不少企业都铤而走险,财务造假依然是关注的热点。

1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相关概述1.1 案例背景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是依靠互联网的新零售模式企业,经营饮品及食品系列,除咖啡、茶饮之外,还出售轻食、坚果、零食和其他周边产品,与此同时,瑞幸还进军智能无人零售行业。

瑞幸于2018年3月成立,2019年5月美国IPO上市,成功打入中国咖啡市场,与星巴克相媲美,成为金融资本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2020年初,做空机构浑水就曾发布报告做空瑞幸咖啡,直指其商业模式的漏洞。

2020年4月2日,瑞幸发布公告称COO财务造假,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造假金额22亿元,舆论一片哗然。

1.2 造假动机1.2.1 提高股价,方便高管套现上市公司通过虚假的财务数据来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吸引投资者进入,进而公司股价上涨。

股价越高,公司的投资者、高管或者说原始股东,才能够尽可能高的交易套现,减持手中现有股票获取高额收益。

瑞幸的管理层通过股票质押的方式套现其所持有股票的49%(占流通股票总额的24%)。

1.2.2 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小我国《证券法》规定:企业财务舞弊最高处以六十万罚款。

相比于国外其他国家,我国对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较小,变相地推动了企业财务舞弊。

企业有时面临利益诱惑、退市风险或者是完成业绩承诺,会铤而走险进行财务舞弊,因为他们认为比起查出财务舞弊给予的处罚,通过财务舞弊带来的巨大非法利润更能吸引人心。

财务造假导致的审计风险及其审计对策——以瑞幸咖啡为例

财务造假导致的审计风险及其审计对策——以瑞幸咖啡为例

☆财务财务造假导致的审计风险及其审计对策——以瑞幸咖啡为例王荣慧韩杨(长春财经学院吉林长春130000)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频发,财务报告造假屡禁不止,财务舞弊手段层出不穷,不仅使企业自身蒙受巨大损失,而且也给国家和社会公众带来了损失。

近期暴露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更是引起全世界轰动。

本文将以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为例,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分析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原因,介绍瑞幸咖啡的主要造假方式。

并据此从审计机构,政府及监管机构,企业自身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财务舞弊;瑞幸咖啡;造假方式;审计对策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2020年度立项课题:应用型本科《审计学》在线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JX2020D488)的阶段性成果一、瑞幸咖啡案例介绍瑞幸咖啡(简称:LK)公司总部位于厦门,截至2019年底,直营门店数达到4507家。

瑞幸咖啡以“从咖啡开始,让瑞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愿景,通过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新零售模式,与各领域优质供应商深度合作,致力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产品。

瑞幸咖啡的咖啡豆连续两年在IIAC国际咖啡品鉴大赛斩获金奖。

瑞幸咖啡是中国新零售咖啡典型代表,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高品质咖啡品牌和专业化的咖啡服务提供商。

LK以优选的产品原料、精湛的咖啡工艺,创新的商业模式,领先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努力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高品质的咖啡消费新体验,推动咖啡文化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

瑞幸咖啡于2019年5月1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码LK),根据2020年1月9日收盘价计算,市值超过100亿美元。

风靡全国,叫板星巴克的“小蓝瓶”瑞幸咖啡,从成立到IPO只花了18个月的时间,发展堪称“神速”。

然而一路狂奔的瑞幸咖啡,却来了个急刹车,4月2日自曝22亿元财务造假,截至4月6日晚,股价跌幅已超过80%。

浅析瑞幸咖啡财务造假问题

浅析瑞幸咖啡财务造假问题

浅析瑞幸咖啡财务造假问题浅析瑞幸咖啡财务造假问题近年来,国内咖啡市场异军突起,逐渐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宠。

作为国内咖啡行业中的新兵,瑞幸咖啡凭借着极高的增长速度和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在短短几年内迅速赢得了大批忠实消费者。

然而,在2020年4月初,瑞幸咖啡却突然爆发了财务造假丑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就瑞幸咖啡财务造假问题展开分析。

一、瑞幸咖啡公司简介瑞幸咖啡成立于2017年,迅速崛起为中国第二大咖啡连锁店品牌。

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线上线下互动、快速配送和廉价咖啡等特点。

公司在2019年5月纳斯达克上市,其IPO募资近8亿美元。

瑞幸咖啡的快速扩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A股市场的热门投资标的。

二、财务造假的爆发财务造假问题的曝光可追溯至2020年2月初。

一名匿名举报人指控瑞幸咖啡高层存在虚增收入的问题,并公开了大量内部文件和数据,揭露了其涉嫌的财务造假行为。

据举报人称,瑞幸咖啡存在人为增加销售额、夸大门店数量、虚增咖啡销售量等问题。

接着,瑞幸咖啡经过调查,承认了其涉及造假问题。

根据瑞幸咖啡发布的报告,自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高层及相关员工共计约十人参与了虚增交易金额的行为。

截至2020年3月31日,瑞幸咖啡累计虚增交易金额约22亿元人民币。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曝光对于整个咖啡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多年来,瑞幸咖啡一直被视为中国咖啡行业的标杆,其迅猛的发展速度给其他竞争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财务造假的曝光让人们对于瑞幸咖啡的发展模式产生了怀疑,并引发了大规模的业绩调整和投资损失。

三、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影响造假问题的出现不仅损害了瑞幸咖啡的声誉,也让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那么,为什么瑞幸咖啡会涉及财务造假?造假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原因与动机?1. 市场竞争和压力:瑞幸咖啡作为新兴咖啡品牌,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投资者的高度期望。

为了维持高速增长并吸引更多投资,公司可能不惜使用不当手段来夸大自身的业绩,增加投资者对其的信任。

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探析上市公司IPO内部审计

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探析上市公司IPO内部审计

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探析上市公司IPO内部审计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探析上市公司IPO内部审计2020年4月2日,捏造销售额的瑞幸咖啡在开盘前大跌85%。

瑞幸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相关人员自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进行包括财务造假的不当行为,从去年第二到第四季度,虚假交易涉及收益金额约为22亿元人民币。

4月3日,中国证监会对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特别关注,并予以强烈谴责。

4月5日,瑞幸咖啡发布道歉声明。

瑞幸咖啡公告指出,董事会已组织特别委员会,对去年12月的合并财务报表之前的审计过程出现的问题开展调查。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指计划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并上市。

IPO内部审计是对首次公开发行和上市的审计,即对计划上市公司的审计,要具备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事务所开立最近三年零一个周期的审核报告。

回溯中国证券市场的沿革,有很多企业要上市,上市申请材料中披露的业绩良好,但上市后情况急转直下,这已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很常见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部分原因确实与IPO内部审计不够严格和审计部门夸大粉饰有关。

为此,从IPO内审的根源入手,保证IPO内审的品质,是确保中国乃至世界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在IPO环节中,一个非常关键程序就是呈送申报文件。

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不得上市。

在这个程序中,企业、推荐机构和事务所要通力协作。

事务所出具的信息有:企业在过去的三年业绩的审计报告、资产股份制改革企业的审计报告、股东出资的审查报告,内部控制审核报告、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调研报告、预期盈利能力报告。

在完成以上材料的前提下,公司应该与证券公司等推荐机构合作,有时也需要与证券监管机构沟通,助力企业正规上市。

在IPO内审聚焦的财务会计问题中,不仅有IPO企业的历史沿革和股权结构,也包括IPO企业的经营绩效。

一是密切关注股权结构是否明确。

发行人的股权明确,不可以有委托持股、信托持股,股东数需大于200人。

瑞幸咖啡财务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案例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案例分析一、引言瑞幸咖啡是中国一家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成立于2017年。

该公司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市场上的领先品牌之一。

然而,2020年4月,瑞幸咖啡曝出财务造假丑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瑞幸咖啡的财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财务造假的原因和影响。

二、背景介绍瑞幸咖啡在成立初期就以“线上+线下”模式迅速扩张,通过便捷的手机应用程序和线下门店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公司在短时间内开设了大量门店,并通过低价策略吸引了大量的顾客。

瑞幸咖啡还在2019年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咖啡行业的独角兽企业。

三、财务造假事件2020年4月,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公司内部发现了涉及2.12亿人民币的虚假交易。

公司承认,自2019年第二季度以来,其高层管理人员在财务报表中夸大了销售额和利润数据,通过虚构交易和虚假凭证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事件的曝光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瑞幸咖啡的股价在事件后暴跌。

四、财务造假的原因1. 高速扩张压力:瑞幸咖啡在短时间内开设了大量门店,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扩张压力。

高层管理人员可能出于保持高速增长的目的,选择了夸大销售额和利润数据,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金支持。

2. 监管疏漏:瑞幸咖啡在财务造假期间未能被审计机构和监管机构及时发现。

这可能与监管机构对新兴企业的监管不足有关,也可能与瑞幸咖啡高层管理人员的欺骗手段有关。

3. 绩效考核压力: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公司的业绩直接相关。

为了获得更高的绩效奖金和股权激励,高层管理人员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来夸大公司的财务数据。

五、财务造假的影响1. 市场信任受损:财务造假事件使得瑞幸咖啡的品牌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市场对其失去了信任。

投资者对公司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对公司的前景感到担忧。

2. 法律风险增加:瑞幸咖啡因为财务造假而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

公司可能会面临来自投资者的集体诉讼,以及监管机构的处罚和调查。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审计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审计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审计分析一、欺诈(一)虚增业务数据浑水做空瑞幸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长达11260小时的门店流量监控视频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和2020年第四季度,每家门店每天的销量分别至少夸大了69%和88%。

浑水公司动用了92名全职员工和1418名兼职员工,在981个门店日进行监控和记录门店客流量,覆盖了100%的营业时间。

门店的选择是基于城市和地点类型的分布,这与瑞幸完全直接经营的门店组合是一样的。

从财务数据中可看出,瑞星的“每笔订单商品数”从2020年第二季度的1.38降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1.14.在这同时,瑞幸将自己的在线订单量平均提高了72%. 不仅如此,瑞幸的管理层通过股票质押兑现了49%的股票持有量(或已发行股票总数的24%),令投资者面临追缴保证金导致股价暴跌的风险。

另有神州租车(00699)陷阱:瑞幸集团董事长陆正耀和同一批关系密切的私募股权投资者从神州租车套现16亿美元,而少数股东损失惨重。

除此之外,通过收购宝沃汽车,陆正耀转移了1.37亿元人民币给其关联方(朋友兼同学)王百因。

宝沃、神州以及王百因将在未来12个月内向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支付59.5亿元人民币。

目前,王百因还拥有一家新成立的咖啡机供应商,该供应商位于瑞幸总部隔壁。

感想:浑水发布的这份做空瑞幸咖啡的报告,印象让人非常深刻。

详细的数据,扎实的调研,靠谱的判断,令读者受益匪浅。

瑞幸看似“欺诈成功”,其实已然“经营失败”。

瑞幸战略从一开始的方向上就误入了歧途。

杜邦分析法中明确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时净资产收益率,倘若一个集团空有其表,徒有虚名,这个泡沫早晚是要破灭的。

在如日中天的网红经济中,许多人成为了学会判断风口期、红利期,以及发掘所谓的井喷商机的机会主义者。

投资人追逐快进快出的迅速获利——第一年进入,第二年上市,第三年退出。

可是产业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深耕产品、富有工匠精神、在短期业绩与长期目标中选择后者的企业越来越少,不转型就破产的急迫感促使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急功近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欺诈(一)虚增业务数据浑水做空瑞幸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长达1126小时的门店流量监控视频显示,219年第三季度和219年第四季度,每家门店每天的销量分别至少夸大了69%和88%。

浑水公司动用了92名全职员工和1418名兼职员工,在981个门店日进行监控和记录门店客流量,覆盖了1%的营业时间。

门店的选择是基于城市和地点类型的分布,这与瑞幸完全直接经营的门店组合是一样的。

从财务数据中可看出,瑞星的“每笔订单商品数”从219年第二季度的38降至219年第四季度的1在这同时,瑞幸将自己的在线订单量平均提高了72%. 不仅如此,瑞幸的管理层通过股票质押兑现了49%的股票持有量(或已发行股票总数的24%),令投资者面临追缴保证金导致股价暴跌的风险。

另有神州租车(699)陷阱瑞幸集团董事长陆正耀和同一批关系密切的私募股权投资者从神州租车套现16亿美元,而少数股东损失惨重。

除此之外,通过收购宝沃汽车,陆正耀转移了37亿元人民币给其关联方(朋友兼同学)王百因。

宝沃、神州以及王百因将在未来12个月内向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支付55亿元人民币。

目前,王百因还拥有一家新成立的咖啡机供应商,该供应商位于瑞幸总部隔壁。

感想浑水发布的这份做空瑞幸咖啡的报告,印象让人非常深刻。

详细的数据,扎实的调研,靠谱的判断,令读者受益匪浅。

瑞幸看似“欺诈成功”,其实已然“经营失败”。

瑞幸战略从一开始的方向上就误入了歧途。

杜邦分析法中明确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时净资产收益率,倘若一个集团空有其表,徒有虚名,这个泡沫早晚是要破灭的。

在如日中天的网红经济中,许多人成为了学会判断风口期、红利期,以及发掘所谓的井喷商机的机会主义者。

投资人追逐快进快出的迅速获利——第一年进入,第二年上市,第三年退出。

可是产业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深耕产品、富有工匠精神、在短期业绩与长期目标中选择后者的企业越来越少,不转型就破产的急迫感促使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急功近利。

我们似乎很难再看到持之以恒、坚持长期主义的创业者和公司了。

在火速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间,夹杂着太多欺诈信息和虚假交易,出于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良俗的角度,我们必须重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外部审计的重要性,这无疑是保护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最有效保障。

(二)资金支出造假第三方媒体跟踪显示,瑞幸将 219 年第三季度的广告支出夸大了15%以上,尤其是在分众传媒上的支出。

浑水的报告原话摘录如下“比较真实情况与报告中情况,瑞幸咖啡多报了219年Q 3的门店层面经营利润97亿元。

刚好,瑞幸咖啡所报告的广告费用与CTR追踪的Focus Media实际支出的差额为人民币36亿,这与多报的门店级经营利润十分接近。

图片是CTR市场研究机构对瑞幸广告支出在分众传媒渠道的月度跟踪结果。

瑞幸的支出在 219年9月至11月降至最低水平,但在219年12月反弹。

分析由于瑞幸的主营业务是销售饮品,基本上以现款现货的销售模式为主,不应该存在大额的应收账款。

那么他虚增的销售利润就是通过广告费体现在现金流上的。

可以看出219年第三季度,瑞幸的投在广告上的支出大幅缩减,但是账面上的广告费却没有相应减少,因此可以认为这些以广告费名义流出的现金最后又流回到门店中,作为虚增的销售收入回款。

饶是如此,根据浑水的测算瑞幸4季度虚增的收入至少在9-1亿,这么大的缺口,恐怕仅靠假借广告费的名义付出再收回已经难以弥补。

(三)财务数据造假为了虚增门店利润,形成达到盈亏平衡点的假象浑水根据瑞幸管理
层披露的数据做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在每店每天销售263件商品,净售价97元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管理层的介绍,门店层面亏损为2%。

以目前的价格水平,只有通过每店每日销售8件商品或将有效销售价格提至13元以上,才可能实现门店层面的盈利。

”所以,目前瑞幸的盈利情况可以用2个字来形容血亏。

由表可见不包括免费产品,实际销售价格为上市价格的46%,而不是管理层声称的55% 分析瑞幸是一家在19年1季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对于投资人来说,这公司当前能
否盈利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要能够看到盈利的希望,至少毛利率能够尽快变成正数吧!对于一家连锁咖啡店来说门店利润无疑反映了其毛利率的基本情况,显然门店利润=销量x
平均单价-门店成本。

根据敏感性分析显示目前瑞幸的真实盈利情况是严重亏损的。

这就是他
们需要编造数字来维持他们的商业模式的原因。

个人感言
瑞幸的这些不幸,本质上是股东和管理层的贪婪造成的。

问题其实出现在2个地方第一,扩张太快,它开业才2年,就已经发展到4多家门店,基本上已经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了。


么肯定就会触及到那些价格敏感的客户,还有那些就想着薅羊毛的客户。

产生的问题就是资
金占用巨大,且客单价难以提升。

第二,咖啡在中国毕竟还算是小众的饮品,因此要打开市
场对标某巴克,瑞幸的管理层选择了大规模铺广告,和明星代言的精致消费路线,还要像O2O
公司一样砸补贴,那这些都是黑洞一样的烧钱机器。

浑水这篇报告其实22年1月份就发布了,不过4月公司的管理层才站出来认此事,这才
有了后面跌宕起伏的股价波动。

其实浑水做空中概股也不是第一次了,包括新东方在内的很
多名企都被他们结结实实的教育过。

虽然这次情况比较恶劣,但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虽
然面临负面的巨大不确定性,它也没有直接跌成仙股。

毕竟瑞幸的真实收入一年2亿还是有
保证的,如果管理层洗心革面,或者干脆卖个踏实地的股东来经营,我认为还是可以渡过难关。

在它浮夸的表像下有很多勤劳朴实的员工和供应商们在辛勤的付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