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掺伪检验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掺伪令人堪忧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追求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有些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不在食品的质量上下功夫,而是采取不法手段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以假乱真,对食品进行掺伪(掺假、掺杂、伪造的总称)。“毒豆腐皮事件”,“阜阳假奶粉事件”,“龙口粉丝掺假事件”为百姓健康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为了减少由于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也必须对食品掺伪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一)什么是食品的掺伪?

我们通常说的假、冒、劣食品,就是《食品卫生法》第七条禁止生产经营的“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食品”,简称为“食品掺伪”。掺假:即以假乱真,降低了原食品质量,如牛奶掺水,掺米汤等。

掺杂:即以杂当真,企图增加食品的重量,以获取利益,如木耳中加硫酸镁,辣椒粉中加红砖粉等杂质,米中掺白沙,味精中加面粉,辣椒中加炭黑等。伪造:以伪代真,名不符实,如用淀粉、香精和色素制作山楂片,用香精、糖精、色素精合成汽水即所谓的三精汽水,等等。

(二)食品掺伪的方式及手段

1.掺兑:即向食品中掺入一些非本身固有的成分或外形相似的物质(一般用于液

态食品),如白酒、啤酒兑水,香油掺米汤,食醋加游离矿酸等。

2.代替:用其它物质代替食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如用棉籽油代替花生油,用

其它油代替小麻油,马肉充牛肉等。

3抽取:从食物中抽取某种营养成分后人冒充完整状态的食品出售,如从牛奶中抽取脂肪后制成的奶粉仍以“全脂乳粉”出售,小麦粉抽取面筋后其与

物质还充当小麦粉销售或掺与正常的小麦中销售。

4.粉饰:将色素、颜料、香精及其他禁用的添加剂对质量低劣的或所含营养成分

低的食品进行调味、调色处理后充当正常食品出售,以此来掩盖低劣的

产品质量。

5.混充:在变质食品中加入一部分同类食品,试图以正常的食品掩盖变质食品,

而混充销售,如将部分霉变大米混充在好大米中出售。

6.混入:在正常食品中混入一些非食品固有成分的异物,以增加其重量,如黑木

耳中加饴糖,银耳用卤水、糖水浸泡等。

7.假冒:采用好的、漂亮的精制制成夸大的标签说明与内包装食品品质、种类、

成分不符的商品标志,出售假食品。如假奶粉、假香油、假麦乳精、假

糯米、假藕粉等,假冒食品虽对人体并不一定有直接危害,但无论在什

么情况下,都是一种欺骗行为。

(三)粮食中常见的掺伪检验技术

1.大米质量的感官鉴定:

新鲜优质大米:呈清白色或精白色,富有光泽,呈半透明状;大小均匀,坚实丰满,粒面光滑、完整,韧性强,不易断裂,很少有碎米、爆腰(米粒上有裂纹)、腹白无虫,不含杂质;用嘴哈热气,然后立即嗅其气味,具有正常的清新香气,无其他异味;。

2.面粉质量的感官鉴定

新鲜优质:色泽呈白色或微黄色,不发暗,无杂质的颜色;呈细粉末状,

不含杂质,手指捻捏时无粗粒感,无虫子和结块,置于手中紧捏后放开不成团;无其他异味:细嚼味道可口,淡而微甜,没有发酸、刺喉、发苦、发甜以及外来滋味,咀嚼时没砂声。

3.谷物和面粉中常见的掺伪检验方法

(1)糯米中掺大米的快速定性检验

原理:碘与淀粉的呈色反应。碘遇淀粉能形成复合物,其颜色随聚合度的不同而不同。大米遇碘呈蓝色,糯米遇碘呈棕色,以此可鉴别糯米中掺大米的量。操作方法: 数十粒米样加水洗净、淋干,放入白瓷蒸发皿加入碘溶液、摇匀后观察米粒染色情况。

评价与判断:若呈棕褐色则掺入糯米;呈深蓝色则为精大米。

(2)小米(黄米)掺伪检验技术

掺伪主要表现为通过碱煮、姜黄染色等手段以次充好。

操作方法:将10克小米放入研钵+10mL无水乙醇研匀,取出 5mL研磨液放入试管+2 mL10%氢氧化钠、摇匀、观察样品颜色

判断与评价:样品有橘红色的出现证明有姜黄存在。

(3)大豆粉、豆制品(豆腐、豆浆)掺玉米粉的检验

原理:大豆粉主要成分蛋白质、淀粉较少;玉米粉主要成分;淀粉,利用淀粉与碘的反应可以检验出是否掺有玉米粉。

操作方法:取1g样品+少量H2O调成糊,放入烧杯+50mL H2O煮沸约1min、放冷、取糊化溶液约5mL放入试管+数滴碘溶液,最后观察试管内颜色。

评价与判断:若显淡绿色则为纯大豆粉,显蓝色则掺有玉米粉。

(4)面粉中加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的检验技术

原理:在酸性介质中与原子态氢生成H2S使醋酸铅试纸变黑。

检验方法:2g磨碎样品+三角瓶+10倍量H2O混匀+1:1HCL5mL+锌粒2~3粒,在瓶口包一张醋酸铅试纸,放置1h,做对照试验,观察试纸颜色变化。评价与判断:试纸变为黑棕色→测试样品中有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

(四)探析掺伪食品产生的社会条件

1.生产领域的宏观失控

掺伪食品的源头在生产环节。近年来,由于宏观失控,哪些食品有钱赚,企业就一哄而上,曾一度出现的加药食品热、微量元素热、生物型产品热等等,掺伪食品也因此应运而生。

2.钱权交易,为掺伪者开绿灯

在食品厂家筹建、试制、投产到进入市场等各环节,只要向有关部门交钱,就可以通过。如果各环节严格把关,也不会有其栖身之地。

3.流通环节不正当交易,进假销假

有些单位不索取检验合格证据,明知是假货也要进,但价格相对便宜,可获巨额利润;有的产销串通一气,合伙坑害消费者。

4.消费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抵抗力

消费者首先是缺乏食品与营养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买了掺伪食品后怕麻烦,自认倒霉,不投诉、不举报或举报后迟迟不能解决,只好不了了之。另外,消费者消费水平低,专门购买价格低廉的伪劣食品,助长了掺伪食品的泛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