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设计原理2016

合集下载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则有:
一、完整性:设计时考虑室内与室外、各房间以及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亲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二、层次性:将室内空间分层设计,表现各层次空间的功能。

三、余地性:尽量留有活动的余地及公共空间,便于休息、娱乐等活动,促进人际关系。

四、多样性:设计空间要灵活多样,使空间内容充实丰富多彩。

五、统一性:设计空间要求统一,应符合功能、艺术、审美等性质,保持空间整体性。

六、安全性:设计须提供恒定的安全感,确保家庭成员的人身安全和财物的完整性。

七、和谐性:设计是和谐的,尊重客户的需求,用户应能融入舒适的家的氛围中,实现家的精神境界。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涉及以下方面:空间布局、功能分区、通风与采光、保温隔热、环保节能、建筑材料选用、结构设计、安全与防火、舒适性设计等。

在空间布局方面,应考虑到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个人需求,合理规划不同房间的位置和大小,确保房间之间的通行流畅,同时保持隐私性。

功能分区是根据不同功能的需求将居住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如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使各个区域的功能互不干扰。

通风与采光是确保居住空间空气流通和自然采光的重要原则。

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窗户、门窗的朝向和大小,以及引入通风系统来达到良好的通风与采光效果。

保温隔热是为了降低能耗和提高居住舒适度。

采取合适的保温隔热措施,如在建筑外墙加装保温材料、选择热传导系数较小的材料等,减少室内外温度的传导和对流,达到节能效果。

环保节能是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

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节约用水、减少能耗等方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耐久性、环保性等因素。

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既能满足建筑设计的需求,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合理规划结构框架和使用适当的结构材料,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安全与防火是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采取防火材料、合理设置逃生通道、安装火灾报警设备等措施,提高居住者的安全性。

舒适性设计包括人性化设计、室内空气质量、噪音控制等。

提供合适的室内环境,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总论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总论

3) 室内光环境质量
日照 采光 照明
(a)关于日照标准的确定
目前采用以冬至与大寒两级日照时数为 日照质量的低限控制标准
(b)关于天然采光标准的确定
我国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按居住空间使用性质决定最低 采光系数,规定了直接采光的居住用房的窗洞口面积 与房间地面面积的比值,用以控制室内天然采光的基
环境空间: 基地规模 日照、采光、通风 私密性条件 自然景观环境 室内空间形态
行为空间: 生活行为单元空间 适应老龄化使用
舒适性
环境设备:通风换气 热工环境 室内照明 采暖空调 给水排水
洗衣、晾晒、干燥 环境卫生:垃圾处理
室内保洁性 建材环保型
安全性
抗震、减灾 防火、防盗 防日常活动伤害
二氧化碳 室内装修的有害气体 洁净度 适宜温度 相对湿度 气流速度
2)室内热环境质量
小康住宅室内热环境标准提出了室内温度控制 的范围:夏季小于28度,冬季采暖区为16度— —21度,非采暖区为12——21度。
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的措施
A) 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措施 (a)建筑隔热措施 (b)房间自然通风组织 (c) 外立面遮阳措施 B) 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措施 (a)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b)加强门窗的密封保温性能
居住建筑适居性的设计目标
方便性 舒适性 安全性 适应性 环境协调性 经济合理性
方便性
基地环境: 交通方便 用地区位适当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建筑设施: 住户室内 公用设施 停车场地 自行车存放 电梯设备
方便性
信息服务:媒体接收 通讯服务
社区服务: 生活服务 物业服务
舒适性
1.3 适居性设计的技术标准
居住建筑适居性设计标准就是以衡量住户拥有 的居住空间数量和环境质量的技术性控制指标。 其中,住户可居住空间的数量标准,即是通常 所指的居住面积标准;居住空间的环境质量标 准则包括对空间环境的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两 方面。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一)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一)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一)
居住建筑设计原则是关于如何创造安全、舒适和美观的家居环境的知识。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原则。

以下是我对课件的总结:
1. 充分利用空间
在居住建筑中,空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为了最大化地利用空间,应该考虑到每一个房间的功能,并且绘制一个独立的平面图。

平面图应该考虑到每个房间的面积、高度和布局,以确保每个房间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2. 保证通风和采光
通风和采光是创造舒适和健康居住环境的关键因素。

要保证通风和采光,设计者必须考虑到建筑朝向、窗户的排列和使用。

一些房间应该面向阳光,而另一些房间应该面向阴影。

同时,应该使用尽可能多的自然光。

3. 保证安全和舒适
居住环境必须是安全、舒适和健康的。

建筑中的一些重要的安全和舒适问题包括防火、热控制、噪音控制、卫生和水控制。

设计者必须考虑到这些问题,并确定适当的措施来解决它们。

4. 保持适当的比例
建筑物的规模和比例对创造视觉平衡和美学吸引力非常重要。

比例是
指每个部分的尺寸关系。

如果比例不正确,就会导致建筑物看起来分散或不协调。

建筑物的规模和比例应该适合建筑物的用途,建筑物的高度和长度应该根据周围环境进行调整。

总结
在居住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空间、通风和采光、安全和舒适性、比例等。

为了创造最佳居住环境,设计者必须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它们。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PPT课件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PPT课件

敞、明亮、通风、有较好的朝向和视野
·卧室应当安静、舒适、私密、安全,主次卧区分严格,主卧室最
好有好的朝向,窗户朝阳,采光通风要好
·卫生间干湿分离,与主卧室的位置要近,不宜正对客厅和餐厅,
不宜与厨房紧连
·厨房直接对外采光、通风
·阳台最好与客厅相连,如果条件允许,阳台应大一些,能有两个
就更好了
·面积较大的套型应设有储藏空间,储藏室可不采光通风
错层户型
所谓“错层式”住宅主要指的是一套房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即房内
的厅、卧、卫、厨、阳台处于几个高度不同的平面上。
复式户型
复式户型在概念上是一层,并不具备完整的两层空间,但层高较普
通住宅(通常层高2.8米)高,可在局部拘出夹层,安排卧室或书房等用
楼梯联系上下,其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增加使用面积,提高住宅的空
原来,我国古代把木、火、金、水、土称为“五行”,分别代表东、
南、西、北、中,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
“天干”,又把“五行”、“天干”对应起来,组成“五方”,即东方
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4
广 广州汇景豪庭居住区 州
汇 景 豪 庭 居 住 区
5
分分析楼盘 析 目 标
通风方面,各户型成三角形布置, 增加和外界的接触面积,最大限 度的保证了室内外的空气流通, 中部狭长的过道保证了良好的通 风。
9
采光示意图
现代的户型为了满足用户 的高要求的生活享受,每 一个卧室均能有较好的采 光
10
11
平面
该户型为4室2厅, 属于比较大的一 类户型。可以三 代同堂居住。
12
楼梯
17
主卧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2016年共143页文档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2016年共143页文档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2016年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1.住宅:指专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别墅、公寓、职工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职工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等。

但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也不包括托儿所、病房、疗养院、旅馆等具有专门用途的房屋。

2.核心家庭:是有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或再加孤身老人构成的3~4口人的小家庭。

它已成为当今城市家庭的主要户型,是当今住宅建设的重点考虑对象。

3.空巢家庭:一般是指家庭中因子女外出工作学习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

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4.SOHO:即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家居办公,可供居家生活与办公兼用的公寓建筑。

5.LOFT:由老厂房或仓库改造而成的居住空间形式,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6.中高层:我国将7~9层住宅定为中高层住宅7.高层:我国规范规范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高度100m以上)为高层住宅8.多层:我国将4~6层的住栋定为多层住宅9.消防前室:设置在高层建筑疏散走道与楼梯间或消防电梯间之间的具有防火、防烟、缓解疏散压力和方便实施灭火战斗展开的空间。

10.格式塔:主要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整体。

11.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12.综合体:居住综合体建筑是以居住建筑为主体并与城市多种功能类型的建筑空间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互为依存关系的大型综合体建筑或建筑群组。

它是现代城市综合体建筑广为发展的主要形式。

是一种具有城市整体性综合功能的建筑形态。

居住行为:1)私人生活行为:主要是指个人就寝、更衣整容、衣物存放、学习思考等行为,其相应的功能空间是夫妇主卧房,次卧室(单人、双人、客人、儿童和老人使用)及附设的贮藏空间等私密性空间。

2)社会生活行为:主要指住户成员起居、团聚、会客、娱乐、就餐等人际交往活动。

相应的功能空间组成可有起居室、客厅、餐厅及工作室(或书房、学习室)等。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建筑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居住建筑时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几个关键的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包括空间布局、采光通风、可持续性等。

一、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居住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合理的空间布局不仅能够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善居住环境。

在空间布局的设计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 功能分区: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居住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起居区、厨房、卧室等。

这样可以使不同的功能得以合理利用,提高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2. 空间流动:合理的空间流动可以提高居住者的舒适程度。

考虑到家庭成员的日常活动习惯和行动路线,在设计中要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流动性和连贯性。

3. 空间比例: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空间比例的合理设置非常重要。

过高或过低的空间比例都会给人带来不适感。

因此,设计时要注意各个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视觉上的平衡。

二、采光通风采光和通风是居住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原则。

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增加居住者的舒适感。

在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采光:尽量利用自然光线,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和采光井,使室内充满自然光,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2. 通风:设计适当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的流动和新鲜度。

通过设置窗户、通风口等,使室内空气能够及时流通,排出湿气和异味。

3. 遮阳和隔热:合理设计遮阳和隔热措施,控制室内温度和阳光辐射。

例如,使用遮阳板、百叶窗等,减少夏季的阳光直射。

三、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原则。

设计可持续的建筑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在实践中需考虑以下几点:1. 节能:使用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

例如,在墙体和屋顶使用隔热材料,提高保温效果,减少冷热损失。

2. 水资源: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和节水设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例如,安装节水龙头和水表,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等。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目录:•第1章总论1.1居住建筑功能类型与发展概况1.2居住建筑的适居性1.3适居性设计的技术标准1.4居住建筑的技术经济评价1.5居住建筑未来发展趋向第2章住宅建筑设计(一)--套型设计2.1住宅套内生活空间设计2.2住宅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第3章住宅建筑设计(二)--住栋设计3.1住宅楼栋类型和基本设计要求3.2低层住宅设计3.3多层住宅设计3.4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3.5适应地域环境特点的住栋设计第4章公寓建筑设计4.1公寓建筑的概念及类型4.2公寓居住单元设计4.3公寓楼栋设计4.4老年公寓设计4.5学生公寓设计4.6员工公寓设计第5章居住综合体建筑设计5.1居住综合体的建筑构成与功能定位5.2居住综合体空间组合模式与设计要点5.3居住综合体建筑空间形态与城市景观第6章居住建筑造型设计6.1居住建筑造型设计的美学观6.2居住建筑造型设计原则6.3居住建筑造型设计方法第7章居住建筑外部空问环境设计7.1居住建筑外部空间概念与特征7.2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7.3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原则7.4规划设计程序与基本设计要求7.5道路交通与停车设施规划设计7.6绿地景观与活动场地设计第8章居住建筑结构设计8.1居住建筑结构设计的目标、内容和特点8.2居住建筑结构体系的选用与布局8.3工业化居住建筑体系第9章居住建筑设备设计9.1居住建筑给水与排水设计9.2居住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9.3居住建筑电气设计第10章居住建筑低碳化设计策略10.1低碳建筑释义10.2居住建筑低碳化设计基本原理10.3居住建筑低碳化的计算机模拟优化设计10.4低碳节能新技术与设备简介10.5低碳住宅案例参考文献。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五、多层住宅设计
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
1、按交通廊的组织 (1)梯间式 (2)外廊式 (3)内廊式 (4)跃廊式
五、多层住宅设计
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
2、按楼梯的布局分类 (1)外突楼梯 (2)内楼梯 (3)单跑横楼梯(横梯式) (4)直上式(廊梯式)
五、多层住宅设计
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
3、按单元拼联方式分类 (1)单向拼联 (2)两向拼联 (3)三向拼联 (4)多向拼联 (5)异型拼联
低层住宅的居住环境
五、多层住宅设计
概念 特点 设计要求及平面组合分析
1、单元的划分与组合 (1)单元的划分 (2)单元的组合方式
五、多层住宅设计
设计要求及平面组合分析
2、多层住宅的设计要求 (1)套型恰当 (2)使用方便 (3)交通便捷 (4)经济合理 (5)造型美观 (6)通
1、房间用途的多适性 2、设置可以调剂分配的灵活房间 3、设置活动隔墙,改变相邻套型面积 4、单元之内的可分性 5、菜单式套型平面 6、在套型中设置多功能空间 7、套型空间的模糊处理
八、住宅的适应性和可变性
住宅的可变性
1、小开间结构住宅的可变性 2、大开间结构住宅的可变性 3、框架住宅的可变性 4、厨卫布置的灵活性 5、套型的远近期结合 6、套型的弹性扩建 7、“空壳式”住宅 8、住宅的多步完善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
一、绪论
住宅的基本概念及住宅建筑的特点
1、基本概念 2、住宅建筑的特点 (1)是人民生活的基本消费资料 (2)是城市建设的主体 (3)是社会发展的技术载体 (4)是建筑文化的主流
一、绪论
当前住宅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绪论
住宅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1、从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来全 面满足人的家庭生活的需求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2016年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2016年

2、居住建筑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知道人类是从动物进化来的,人类早期的“居住建筑”和 动物的巢穴差不多——穴居、巢居。
●那为什么非要有居住建筑呢?如果没有,就活不下去吗? ——自己活不下去,睡觉时被袭击。 ——后代活不下去,自己去打猎时,后代被“打猎”。
所以——居住源于安全
——居住建筑是保障生存的必需条件。 ——居住建筑的诸多要素中,安全性始终是首要要素。
1、概念的定义
关于住宅,我们知道一大堆意思差不多的名词:
住宅、居住建筑、公寓、集合住宅、别墅、并联别墅、联排 式别墅、叠加式别墅、四合一别墅、酒店式公寓、复式住宅….
还有按高度的:
高层住宅、小高层住宅、超高层住宅…..
还有按消防的:
一类高层住宅、二类高层住宅……
问1:什么是居住建筑?
●定义 —— 人类为了保障个体及家庭生存、生活所建造的物质空间。
4、关于我们所处于时代和环境
中国正处于千年不遇的发展机遇。 作为个人面对这样的蓬勃局面,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周围的世界……。
——怎么说我们的中国呢?
——5000年屹立不倒的中国文化,使得中国人的心理弹性范围 呈现两级化——最坚忍(最奢侈)、最温顺(最残暴)、最勤 劳(最懒惰)、最入世(最洒脱)、生存竞争最激烈(生存哲 学最温和)……。是人性的最全面的展示。
3、居住建筑是如何发展的?
● 原始住宅(版本1.0) ●乡村住宅——第一次产业革命(农业革命)的结果(版本2.0) ●(现代)城市住宅——第二次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结果 (版本3.0)
● 农业革命——人类定居,财富积累,人类初步社会化。 ●工业革命——使工业成为人类生产力的主体构成,并大大强化了商业的作 用,使城市的角色和性质中大大增加了经济的比重,从而使城市的磁极效应 大大增强(“城市首位度”)。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首先,居住建筑的功能性是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之一、功能性包括住宅的布局、功能分区和空间布置等。

住宅的布局要合理,要满足家庭成员居住的基本需求,如卧室、厨房、客厅等功能区域的设置要科学合理,以及设计要考虑到使用者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其次,实用性也是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

实用性包括建筑结构的合理性、使用功能的实用性和设备设施的便利性等。

建筑结构要稳固可靠,能够承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等外力影响,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者的空间需求和利用率,确保使用功能的实用性。

另外,设备设施的便利性也要考虑到住宅的功能和使用者的需求,如供暖设备、通风设备等的选择要方便实用。

此外,美观性也是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美观性包括建筑整体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设计。

建筑外观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符合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同时要注重比例、造型和装饰等方面的美学要素。

内部空间的设计要注重色彩搭配、材料选择和家具布置等,营造出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最后,居住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环保性。

环保性包括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等。

建筑在设计时要注重节能减排,采用高效的能源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材料的选择,优先选择环保、可再生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还要考虑到建筑的生命周期,从设计到退役的整个过程,要追求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包括功能性、实用性、美观性和环保性。

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注重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同时还要注重美学和环保,打造出舒适、美观、环保的居住建筑。

这些原则的运用将有助于提升居住建筑的品质,使其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重点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重点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重点
设计原理是指在进行居住建筑设计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们对于保障居住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居住建筑设计的重点原理:
1. 功能性原理:居住建筑的设计首先要满足住宅的基本功能需求,例如提供合适的住宅面积、功能空间布局、各种设施的配置等,确保住宅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2. 空间布局原理:居住建筑的空间布局要合理、灵活,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并同时满足居民的私密性和公共性需求。

根据居住者的生活习惯、活动方式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域。

3. 通风采光原理:通风和采光是居住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设计应确保室内空气流通,以维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舒适性。

同时,设计应充分考虑阳光的照射,提供良好的自然采光条件。

4. 建筑安全原理:建筑安全是居住建筑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包括结构安全、防火安全、电气安全等方面。

设计应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居住建筑的安全性。

5. 材料选择原理:在居住建筑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和舒适性。

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风格和环境特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结构材料、内装材料等,以确保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

6. 绿化环境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应注重绿化环境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宜人的居住环境。

合理布局花园、庭院和绿化带,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观赏和健康的环境。

以上是居住建筑设计的重点原理,设计师在进行居住建筑设计时应遵循这些原则,实现居住环境的舒适、安全和人性化。

第二讲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第二讲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K型
BD型 LDK型 LDKS型
4,发展阶段: 就寝分离 食寝分离 动寝分离 公私分离
二、套型空间规模确定原则
1. 合理分室原则
✓ 功能分室--·食寝分离·动寝分离·公私分离 ✓ 生理分室
国家城市小康住宅生理分室建议标准:
最低标准
一般标准
理想标准
8岁以下儿女可与 6岁以下儿女可与 6岁以下儿女可与
“红尺”尺寸系列:4-6-10-16-27-43-70-113-183-296…… “蓝尺”尺寸系列:13-20-33-53-86-140-226-366-592……
然而,躯体事实上并不在太阳神经丛或肚脐处(柯布指出人
体在此处为黄金分割所切割)弯曲,而是在髋关节处。如果
他想将他的体系建立在“我们各种运动的……我们所占据空 间的枢纽之上”,那么黄金分割就是一个错误的比例。
比例:
比例是在一切建筑中细部和整体服从一定的模量从而产 生均衡的方法。
“……实际上,自然按照 以下所述创造了人体。头部是 身长的十分之一,手腕到中指 顶端也是同量,脚是六分之一, 臂是四分之一……同样,神庙 的细部也必须使其各个部分有 最适合总体量上的配称……
在人体中自然的中心点是肚 脐。因为如果人把手脚张开, 作仰卧姿势,把圆规尖端放在 他肚脐上作圆时,两方的手指、 脚趾就会与圆相接触。”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与艺术学院
第二章 住宅套型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住户户型构成与发展 住宅套型模式演变 住宅套型功能空间设计
住宅套型空间组合设计
第三节 住户套型功能空间设计
构造尺寸 功能尺寸
建筑尺寸 结构尺寸
构造尺寸:是指 静态的人体尺寸, 它是人体处于固 定的标准状态下 测量的。可以测 量许多不同的标 准状态和不同部 位。如手臂长度、 腿长度、座高等。 它对与人体直接 关系密切的物体 有较大关系,如 家具、服装和手 动工具等。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第二章1、一套住宅分为居住空间,厨卫空间和辅助空间三部分2、起居室空间方面的要求:1、不希望起居空间与其它空间相互穿套避免各种行为互相干扰2空间可以适应家具摆放和变换。

3、起居空间家具布置:1、家具一般沿两条相对的内墙布置,要避免开向起居室的门过多,墙面直线长度大于3000MM,如不得不开门,最好是集中布置2、沙发布置要注意形成便于交流的围合向心性空间3沙发与电视柜的布置考虑好视距和视角4起居空间尺度较大时,考虑分区布置家具。

4、餐厅空间方面的要求:1、基本空间需要《满足东西的摆放》2、空间气氛需要,要注重进餐氛围的营造,以增加空间的亲和性3、空间灵活性需要,(多人时也可以用)5、主卧室空间方面的要求:1、基本控件需求,能够方便完成上下床,整理被褥等动作2、储藏空间需求,要有足够的储藏被褥,衣物几个人用品3个性化空间需求,6、厨房空间组成:1、基本空间a操作空间,(烹饪、清洗、准备、)b储藏空间、c设备空间,d通行空间2、附加空间A就餐空间B调节空间C发展空间7、厨房空间流线组织需求:厨房空间合理的平面形式和空间安排应符合厨房操作者的作业顺序和操作习惯,一般来讲要按洗,切,炒的顺序操作流线,动线应尽可能简洁,避免动线的交叉和相互妨碍,8、厨房空间视觉练习需求:应与其它空间有视觉上的联系,视线覆盖区域及视野的开阔程度等都对厨房空间的感觉与家人交流有很大的影响,9、门厅为什么重要:1、人们养成了进门换鞋和更衣的习惯,门厅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2、是迎宾来访的起点,给访者留下好的第一映像3、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与居室内整体风格相协调,反映主人的修养和情趣4、具备屏风的功能,避免一览无余,保证住宅内部的空间私密性5、要与整个套型综合考虑,小空间可以起居和餐厅合用,大空间可以宽敞独立,更好的起到过渡、缓冲的作用。

10、门厅的空间方面需求:基本空间、过渡空间、储藏空间、接待空间、印象空间需求11、套型空间的组合:将户内不同的功能空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从而满足不同住户使用的需要,并留有余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的中国,是自我束缚最严的国家之一,想要通过集 权来驾驭庞大的中国,也只有勒紧缰绳,以防自己翻身落马。
——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政府或是最好的政策其实就是“减负” 和“减缚”。
——只要一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中国就会快速发展成为 所谓的“盛世”。
——今天的中国,实际上还在不断地“减负”和“减缚”。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2016年度
前言 1、关于大学学习
——学习的目的: 生存还是梦想? 是“奴隶”(分数的奴隶、金钱的奴隶、权势的奴
隶、爱情的奴隶……)还是“主人”?
——一部老电影的名字:“从奴隶到将军”!
2、关于学习的方式
——中美大学优劣势的比较: ——死记硬背还是深层理解?
中国的学生是不是第一流的学生?
私密性门槛低(可怕的闹洞房) 强邻里关系(以前的强宗族关系)
生人社会——住宅的封闭性(个性和社会性)
私密性门槛高(“宅”的世界) 弱邻里关系(连猜都没兴趣)
6、住宅和住区的关系
社会单元——管理单元(里坊制、居委会)
排他单元(宗族、单位大院) 甄别单元(豪宅区、贫民窟)
领域层次——强领域(封闭小区、中南海)
人的“居所”空间及环境,不光是生活内容的容器,同时也是可以体现人的生活状 态的,一种较昂贵的“包装”。简言之——是居所,也是“财富”(物质的和精神的) 的代名词。“居所”空间及环境能更好地满足生活需求,并产生“比富”的心理需求( 因为以居所的“质量”来代表人的生活状态,是具有普遍性的。
2.0特定的精神需求——“情怀”(各种各样的…….)
5、本课程准备解答的问题
1、什么是住宅? 2、如何设计住宅? 3、与住宅相关的知识
6、课程的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100%)+平时加分(1-3分)
平时减分=:缺课迟到早退“-5、-2”
第一部分
居住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1、概念的定义 2、居住建筑是如何产生的? 3、居住建筑是如何发展的? 4、住宅和人的关系 5、住宅和社会的关系 6、住宅与住区的关系
——领域往往是无形的,以至于我们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雨伞下的一对相识不久的青年男女…… ——垂落的雨线,标示出了“内”和“外”的不同领域 ——行走的雨伞,领域是流动的 ——被永久记忆的场景,他们对这个领域有着高度认同感。
——乡村住宅 来源于原始的人类聚集点,是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 产居一体 (支持农业生活)。
——城市住宅 社会分工是城市的形成发展的根本因素,随着社会分工 的不断加深,人 类文明越来越超越于动物世界。产居分离(SOHO是某种回归)。
——比较: 由于在乡村与城市,人的生活在生产和活动性质上有较大的不同,两者
3、居住建筑是如何发展的?
● 原始住宅(版本1.0) ●乡村住宅——第一次产业革命(农业革命)的结果(版本2.0) ●(现代)城市住宅——第二次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结果 (版本3.0)
● 农业革命——人类定居,财富积累,人类初步社会化。 ●工业革命——使工业成为人类生产力的主体构成,并大大强化了商业的作 用,使城市的角色和性质中大大增加了经济的比重,从而使城市的问2、什么是住宅?
● 定义 ——以容纳家庭生活为主要功能目的居住建筑。
居住建筑的定义,不是绝对的。
——实际上在历史上,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居住建筑和人类的其它 建筑空间都有空间的功能混用甚至是换位。
——店铺、办公室、宾馆、娱乐场所、帐篷甚至是汽车里……。 ——人,在什么样的条件状态和需求下,就会有什么样的居住空间。
4、关于我们所处于时代和环境
中国正处于千年不遇的发展机遇。 作为个人面对这样的蓬勃局面,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周围的世界……。
——怎么说我们的中国呢?
——5000年屹立不倒的中国文化,使得中国人的心理弹性范围 呈现两级化——最坚忍(最奢侈)、最温顺(最残暴)、最勤 劳(最懒惰)、最入世(最洒脱)、生存竞争最激烈(生存哲 学最温和)……。是人性的最全面的展示。
这就是“中国梦”。
5、我国城市化背景资料:
•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 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达到53%。
• ——国际的发展经验表明,一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后,将进入城市化加 速期,达到70%后开始放缓。 ——中国人均收入步入3000美元后,中国经济就如同一个人的生长进入青春 期,其成长变化开始呈加速趋势。——中国在2020年左右,制造业所创造 的产值将会超过美国,继清朝鼎盛时期之后,再一次成为世界第一。 ——到2030左右,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52%提高到65~70%左右。每年 平均增加约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万—14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 到城市)到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亿—11亿。从产业的需要来 看,20%的人从事农业就可以了。
弱领域(街坊式小区、拆围墙)
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
第二部分
住宅设计
1、住宅的技术分类 2、住宅的基本属性 3、房地产的发展阶段即前景 4、住宅设计基本原则 5、各类住宅的设计特点 6、住宅设计技术规范 7、设计案例分析
1、住宅的技术分类
A、按居住条件分类
宿舍(Dormitory)——集体生活的居住空间(也有 例外)。
D 、按艺术风格分类
仿古典风格
• 折衷风格(自然风格)
现代风格
未来风格
2、住宅的基本属性
A、居住属性——A1安全防护 A2生活容器
B、财富属性——B1不动产 B2重占比财富
C、附加属性——军事、政治
客家民居——团结的宗族式生活,集军事防卫、生产生活、 教育、交往于一身的客家土楼。
贵族城堡——政治、军事、生活、社交合一。 皇宫——政治、居住合一。
集合式住宅(Apartment )——也叫公寓,城市住宅 的主要形式,适合于家庭及个人居住。
别墅(Villa)——原本含义为:“郊野的园林式住 屋”,是一种临时性住所。但其现代含义已经延伸为:“居住 条件较高的低层园林式住房”
宫殿(Palace)——古时候统治者的居住、施政空间。
B、 按所在的地域分
●那么,在城市呢?
城市是一种“生人社会”。城市人也普遍有“比富”的心态(相对间接一些):面 积——环境——品牌——别墅——庄园...。“比富”心理可导致“自尊”、“自我实现” 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 “比富”有什么特点呢?
“比富”是具有“同类层次范围”特征的(比如:农民不会和皇帝比),超出了可 比的层次范围,则不会产生精神需求的满足。
——因为作为一个从历史走来的中国人,身上的绳索还有很 多……
在这里,不是说要把我们身上的绳索都解脱掉。而是如何 焕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活力。
——磅礴的中国文化对于我们,既是好事又是坏事。
因为我们可汲取、以及会受到影响的中国因素,实在 是太多太多……
——中国正在“世界化”,但将来的中国,还是中国。
我们当然期望,那将是中国文明的一次巨大的进步和 升级。
综合物质和精神需求来说,不同阶段的人对住宅 居住条件的需求,呈现为四个层级:
“住”——居住基本功能(包括配套、交通等) “看”——居住物质环境的美化(室内和室外) “动”——生活质量的提高(休闲、健康、交往) “感”——居住的最高境界,精神世界的陶醉。
5、住宅和社会的关系
熟人社会——住宅的开放性(生活的互助性)
●精神需求——比富(一般性精神 需求) 情怀(特殊性精神 需求)
浓缩的马斯洛“需求金字塔”
4.2居住需求
居住建筑的发展是随着人对居住的需求而不断发展的。
物质需求:
1.0基本的生存需求(生存下去——第一本能)——保持稳定的生存状态(避 免不稳定的生存状态,如逃亡、露天无保护的生存状态…)。因此必须建立或寻 找稳定(或相对稳定)的保护生存的空间——“居所”(如穴、巢、洞、帐篷、 房屋等)。这也是人作为动物的基本本能。
(现代)城市住宅的形成,来源于城市化初期的社会需求和矛盾。之后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住宅也随着城市经济和城市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升 级。人类文明的每一个新的重大成就,都会影响到城市住宅的发展。
4、住宅与人的关系(人对住宅的需求)
人对住宅的需求有两个方面—— ●物质需求——生存(持续生存、活下去)
生活(幸福生存、活得更好)
1.0一般的精神需求——“比富”(想一想它的普遍性……)
●实际上就是在社会化背景下,显示自己生存状态的某种优越性的心理欲望。
名牌究竟“美”在哪里?让人们趋之若鹜。 汽车、LV、金饰、钻石、服装……
●好吧,让我们看看在农村是怎样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并不太富裕的农民已经“盖了三茬屋”了。农民由于处于一种 熟人共处的生活环境,这种心态尤为明显。
2、居住建筑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知道人类是从动物进化来的,人类早期的“居住建筑”和 动物的巢穴差不多——穴居、巢居。
●那为什么非要有居住建筑呢?如果没有,就活不下去吗? ——自己活不下去,睡觉时被袭击。 ——后代活不下去,自己去打猎时,后代被“打猎”。
所以——居住源于安全
——居住建筑是保障生存的必需条件。 ——居住建筑的诸多要素中,安全性始终是首要要素。
A1、居住属性的第一个方面:安全性(安全防护)
体现在几个层次:
一、生存安全——直接危害
防盗、防止非法接近、非法进入 所涉及概念:领域
二、心理安全——间接危害
防窥视、防止不友好接近、非法进入 所涉及概念:私密性、近体尺度
问1:什么是领域?
(与“生存安全”相关的关键词)
——领域性是动物在它的实质控制范围,建立边界的一种习性。 ——人,也是动物。 ——是更复杂的动物,所以也有更复杂的“领域”
1、概念的定义
关于住宅,我们知道一大堆意思差不多的名词:
住宅、居住建筑、公寓、集合住宅、别墅、并联别墅、联排 式别墅、叠加式别墅、四合一别墅、酒店式公寓、复式住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