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试卷二
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论试卷

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A. 运算能力B. 推理能力C. 创新能力D. 综合应用能力2.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念。
A. 空间观念B. 数形结合观念C. 实践观念D. 应用观念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
A. 问题意识B. 目标意识C. 合作意识D. 竞争意识4.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
A. 规范书写习惯B. 独立思考习惯C. 合作交流习惯D. 反思总结习惯5.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A. 学习兴趣B. 探索兴趣C. 创新兴趣D. 实践兴趣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B.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C. 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D.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A. 以教学内容为主,教学方法为辅B. 以教学方法为主,教学内容为辅C.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重D.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无直接关系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实践性原则C. 灵活性原则D. 创新性原则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A.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C. 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D. 让学生自主设计教学方案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内容?()A. 知识掌握情况B. 能力发展情况C. 学习兴趣D. 教学方法运用情况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论述题(10分)论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教学论考试试题和答案

数学教学论考试试题和答案一. 单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概念B. 分析C. 判断D. 推理2. 2义1可以表示1个人手的数量,也可以是1双筷子的根数,它可以表示天地万物之间某一特定的数量关系,这表明数学学科具有()A.抽象性B. 系统性C. 具体性D. 逻辑性3.数学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A.问题解决B. 一纲多本C. 编审分开D. 大众数学4.从3+6=6+3 ,15+8=8+15 ,得出a+b=b+a 是()A.演绎推理B. 类比推理C.完全归纳推理D. 不完全归纳推理5. 一年级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通过数小棒、摆图片等认识了“几”和“第几”,这说明其思维正处于()A.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B.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D. 以再造性思维为主6.学生学习整数除法时,商是整数而余数为0,就叫除尽;继而学习小数除法,商是有限小数,也叫除尽。
这是认知结构的()A.同化过程B. 顺应过程C. 强化过程D. 迁移过程7.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性质是()A.射影几何B. 抽象几何C. 直观几何D. 空间解析几何8.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A.社会实践B.课外活动《动手操作D.课堂教学9.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最终是要提高他们的()儿计算能力B.初步数学思维能力C.空间观念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10.目前许多国家都允许并鼓励小学哪个年级的学生使用计算器()A.低年级8.中年级 C.低、中年级 D.中、高年级11.小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依靠的中介环节是()A.观察B.操作C.表象D.想象12. 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的几何教学内容增加了()A.平行线B.圆柱C.圆锥口.扇形13.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教学方法是()A.讲解法B.谈话法C.演示法D.操作实验法.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数学课程目标可以分为:实用知识、、和三类。
数学教学论试题

数本112班数学教学论考试题一.填空()1.数学教学论是人们把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作为认识过程来深刻分析的结果.2.数学教学论亦称数学教育学.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数学教育哲学和数学教育心理学.3.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是21世纪的三大特征.4.九年义务教育分为3个阶段,第一学段是指1至3三年级,第二学段是指4至6年级,第三学段是指7至9年级.5.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6.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要素.7.数学的社会价值,从数学的起源来看,人们的社会实践是数学的源泉,从数学的发展来看,社会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实际支点.8.从数学科学的客观真理性看,社会实践是检验数学内容客观真理的唯一标准.9.数学的教育价值:数学科学的工具价值,数学科学的认识价值,数学科学的德育价值,数学科学的美学价值.10. 中学数学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11.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12. 数学思维的成分主要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13.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
14. 数学能力按数学活动水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数学(再现性)的数学能力;另一种是研究数学(创造性)的数学能力15. 数学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数学活动的一种动作方式,往往表现为完成数学任务所需的动作协调和自动化。
数学技能也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但主要是心智技能。
16. 数学能力是以概括为基础,将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思维能力与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所组成的开放的动态系统结构。
17. 奥苏伯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从认知过程出发,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分为三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小明有10只红苹果和8只绿苹果,他把其中的若干只苹果平分给朋友,朋友分到的苹果数不超过5个,那么朋友至少能分到多少个苹果?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A. 3个2. 以下哪个数字不是4的倍数?A. 12B. 24C. 35D. 40答案:C. 353. 一块长方形土地,长10米,宽6米,若种植葡萄藤,每两棵葡萄藤之间的距离为2米,那么可以种植多少棵葡萄藤?A. 5棵B. 6棵C. 7棵D. 8棵答案:C. 7棵二、填空题1. 3/4 + 1/8 = ________。
答案:7/82. 36 ÷(2 × 3)= ________。
答案:63. 2 × 6 ÷(4 - 1)= ________。
答案:4三、解答题1. 阿姨给小明买了两个礼物,其中一个礼物的重量是另一个礼物的2倍,总重量是36千克,求每个礼物的重量是多少千克?答案:设一个礼物的重量为x千克,则另一个礼物的重量为2x千克。
根据题意,x + 2x = 36,化简得3x = 36,解得x = 12。
所以一个礼物的重量为12千克,另一个礼物的重量为24千克。
2. 甲乙两个运动员进行短跑比赛,甲跑完100米所需时间是10秒,乙跑完100米所需时间是12秒。
他们同时起跑,甲跑完全程后,乙还剩多少米未跑?答案:甲每秒跑10米,乙每秒跑8.33米(约),所以乙每秒相对于甲少跑1.67米(约)。
甲跑完全程需要10秒,乙还剩的时间是12秒-10秒=2秒。
所以乙还剩2秒×1.67米/秒=3.34米未跑。
四、应用题小明家想在门口的花坛中种植园丁菜,花坛是一个半径为4米的圆形区域。
已知一株园丁菜的生长周期为60天,从种子播种到长成可以收获的菜需要40天。
假设小明家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用来浇水、松土,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干扰。
1. 请为小明家设计一份合理的种植计划,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播种日期和时间- 浇水和松土的频率和时间- 预计收获日期2. 如果小明将另一种蔬菜种在与园丁菜同一花坛中,该蔬菜的生长周期为45天,从种子播种到长成可以收获的菜需要30天。
(完整word版)数学教学论题目及答案

第一、七小组所出的考题一、几何定理证明的一般步骤?答:(1)弄清定理的题设和结论(2)依据定理的内容画出对应的基本图形(3)运用所学的知识,寻求证明方法。
二、定理教学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探究阶段,构建阶段,深化阶段。
三、定理与定义的区别?答:根本在于定义不可证明,而定理一定要经过证明,数学就是在定义和公理基础上演绎出的一整套定理组成的了,逻辑体系。
四、定理的概念()。
答:用逻辑的方法判断为正确幷作为推理根据的真命题。
第二组所出题一、课堂引入可以采用------------形式(至少填三种)答案:讲故事,做游戏,提问题二、课堂引入有哪些方法:答案:1.复习引入法2.作业引入法3.目的引入法4.悬念引入法5.“游戏”引入法6.趣题引入法7.史话引入法8.故事引入法9.实践引入法10.讨论引入法三、用实践引入法设计一堂课的引入。
四、你觉得一堂好的课引入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答案:(1)让学生身临其境。
(2)让知识急待应用。
(3)让学生兴趣盎然。
(4)抽象思想变形象(5)引起学生求知欲五、引入的应注意哪些误区答案:(1)一味强调引入,课堂本末倒置。
(2)引入方式传统,伤害学生自信。
(3)引入过于花哨,缺乏数学味第三组所出考题1、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遵循哪些数学教学原则?1)思想性和科学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教师主导作用和同学主动统一的原则;4)系统性原则;5)直观性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2、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请说说总计的观点和理由?(没有固定答案,阐述有理即可)3、谈谈你对数学美的认识!(从对称、和谐、简单、明快、严谨、统一、奇异、突变等方面阐述)4、这学期,我们经历了微格教学,你有什么收获?5、优秀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关注数学知识的发生。
发展过程;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注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3)进行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要关注数学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数学;4)提供必要的数学情景,按照数学学科形式化的特点,选择符合学生数学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5)编制合理的数学问题,用问题驱动数学学习;第三、四组所出考试题1、概念的特性?答案直观性、普遍性和抽象性、发展性2、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及他们的关系概念的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它是概念在质方面的反映,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试题2套及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1一、概念解释1. 数的运算2. 课堂教学模式3. 三算结合4.发现教学模式二、简答题1. 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的特点2. 小学测量方面的要求。
3. 低年级“数与代数”教材内容的呈现4. 整数混合运算和运算律的呈现三、论述题1.中年级“实践与综合运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写特点2. 发现教学模式的主要优点和局限性。
3. 中年级“统计与概率”教学目标确定4. 高年级“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2一、填空1.概念教学包括()、()、()、()。
2.规则教学的形式包括()、()。
3.“三算结合”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的()教法,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
“三算结合”教学的应用,引起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化,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促使教学方法向()发展。
4.低年级“数与代数”的学段目标可以分解为()、()、()、()。
5.中年级儿童“数与代数”学习能力指标包括()、()、()、()、()。
6.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的()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为此,人们公认他为现代发现教学的倡导者,在这之后,随着发现法教学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
7. 中年级“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评估主要关注学生()的形成和对()学习的评价,应结合具体的情境,评价学生对图形基本性质的认识和空间观念的发展。
8.小学教材中()的概念是用相关联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商)一定或积一定来定义的。
教材一般会通过一些常见的(),联系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发现和概括出正反比例的意义。
9. 高年级“空间与图形”教材内容的编排包括()、()、()、()。
10.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借助教师的(),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依靠自学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范式。
二、简答题1.小学低年级图形与变换的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关于重点、难点与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B、教材的难点就是教学的难点C、教材的关键就是教学的关键D、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时可以相同2.关于教材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B、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C、教材分析要注意避免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D、教材分析要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3.在教学公约数与公倍数概念时,要注重渗透的集合思想是()A、交集思想B、并集思想C、差集思想 D、补集思想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般先教学9加几,然后再教学8加几,7加几,……,教学时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是( )A、函数思想B、集合思想C、化归思想D、极限思想5。
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发现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6。
若把概念的同化作为接受学习,那么概念的形成就是( )A、范例学习B。
接受学习C、尝试学习 D、发现学习7。
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习的是()A、分数B、直角三角形 C、圆 D、自然数8.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学习的是-()A、直角三角形B、真分数与假分数C、正方形D、分数9.如果小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学习矩形的有关规则,则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新规则与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方式是( )A、同化B、顺应C、重组D、平衡10.一般说来,“数学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是指( )A、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B、非常规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C、数学应用问题 D、纯数学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11。
角谷静夫是日本的一位数学家,他所提出的角谷猜想是这样的:任意给出一个自然数N,如果它是偶数,则将它除以2(变成N/2);如果它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变成3N+1),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得到自然数“1”(确切的说是进入“1→4→2→1”的循环)。
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邢台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数学教学论》 考试用时120分钟 系别: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 ____和____的一门科学。
★2、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_____ 的思维方式。
★3、数学记忆包括:获得____、___、___三个阶段。
★4、概念间的关系有:__、___、___、交叉关系。
★5、备课的主要程序:__、__、__、___编写教案。
★6、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 )。
★7、启发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要求是要( ),也就是要充 分调动学生参与启发活动的积极性。
★8、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 20 分) 1、确定数学教学方法的因素不包括(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环境 D 、教学时间 2、数学能力的三大基本能力不包括( ) A 、运算能力 B 、空间想象能力 C 、观察能力 D 、逻辑思维能力 3、数学教育的自身特点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 …………………………装………………… ……………………订……………………… ……………………………………………… 线 ……….①综合性②实践性③实用性④发展性⑤灵活性⑥科学性⑦教育性⑧主体性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⑦C、①②④⑥⑧、D、①②③⑤⑦4、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A、解题能力B、推理能力C、实践能力D、想象能力5、数学中的“双基”指的是()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C、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式D、基础知识和基本命题6、下列那项不是复合判断。
()A、假言判断B、负判断C、联言判断D、关系判断7、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是()A、分析教材B、阅读教材C、师生关系D、分析学生8、判断分为:()A、性质判断与关系判断B、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C 、负判断与联言判断 D、选言判断与假言判断9、教师是学习的()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以上都是10、说课的基本要求包括()A、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B、科学性、理论性和严谨性C、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D、思想性、严谨性和实践性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 12 分)★1、定义的规则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11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数学的发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A.两个时期B.三个时期C.四个时期D.五个时期2.根据小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心理特点,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A.形成几何观念B.弄清几何基本元素的度量关系C.弄清几何基本元素的位置关系D.发展空间想象力3.对小学生初步的数学能力的培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计算能力的培养B.初步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C.空间观念的培养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4.第一次从知识、能力及思想教育三个方面明确了数学教学目标的大纲是在课程目标演变中的哪一阶段提出的?()A.全面学习苏联阶段B.改革后的“精雕细刻”阶段C.拨乱反正,适应四化建设阶段D.实施义务教育阶段5.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的划分是依据迁移的()A.效果B.方向C.内容D.手段6.概念的形成一般适用于小学()A.低年纸B.三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7.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是()A.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C.教材与科学系统之间的矛盾D.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8.表现教与学相互依存关系的中介是()A.教材B.教学方法C.教学手段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9.能够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巩固和简单应用的题型是()A.匹配题B.是非题C.序列题D.填空题10.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电化教学手段是()A.幻灯B.投影C.录相D.计算机辅助教学11.自然数和整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A.同一关系B.包含关系C.并列关系D.交叉关系12.综合课型一般适用于小学()A.低年级B.中年级C.中高年级D.高年级13.11岁~15岁儿童的思维发展属于皮亚杰所划分的儿童思维发展的()A.感觉动作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4.学习动机的具体体现是()A.学习兴趣B.学习情感C.学习态度D.学习习惯15.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的要素是()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师的基本素质16.集中思维又称()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17.小学生通过观察、拼摆认识到圆柱体的特征,这种概念的获得是通过()A.发生式定义法B.属差式定义法C.规定外延的方式D.对较难理解的概念的描述18.当前国际数学教育中十分重视()A.口算B.心算C.估算D.笔算19.现代心理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主体的智力因素起着()A.始动作用B.定向作用C.信息加工作用D.维持调节作用20.从外延上看,两个或几个数学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的是()A.对立关系B.矛盾关系C.交叉关系D.并列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完整word版)数学教学论十套试题

(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
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了解或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
经历或感受、体验或体会、探索。
(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6)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7)初中数学新课的四大学习领域是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8)《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
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9)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体目标关系的认识。
(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11)“数与代数”的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过程性原则、现实性原则、探索性原则。
(12)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13)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
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数学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数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以下是一份数学教学论的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 数学教学论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数学教学论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方面?A. 数学理论的深入研究B. 数学教学的策略和方法C. 数学题目的解题技巧D. 数学知识的系统整理2. 以下哪个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所有选项3.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是重要的?A. 计算能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解题技巧D. 所有选项4. 以下哪个不是数学教学的目标?A.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B. 教授数学知识C. 训练学生的记忆力D.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5.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立即纠正B. 忽视错误C. 鼓励学生自我发现错误D. 惩罚犯错的学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7. 描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8. 阐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个性化教学。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10. 论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平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 数学教学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D3. 答案:D4. 答案:C5. 答案:C二、简答题6. 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包括:-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 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
-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获得知识。
7.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鼓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方法提出疑问。
-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数学问题。
- 教授学生如何评估和比较不同的解题策略。
- 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批判性分析和反思。
8. 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方法包括:- 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关于重点、难点与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B、教材的难点就是教学的难点C、教材的关键就是教学的关键D、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时可以相同2.关于教材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B、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C、教材分析要注意避免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D、教材分析要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3.在教学公约数与公倍数概念时,要注重渗透的集合思想是()A、交集思想B、并集思想C、差集思想D、补集思想4.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般先教学9加几,然后再教学8加几,7加几,……,教学时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是()A、函数思想B、集合思想C、化归思想D、极限思想5.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发现过程主要采用了()A、演绎推理B、论证推理C、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6.若把概念的同化作为接受学习,那么概念的形成就是()A、范例学习 B.接受学习 C、尝试学习 D、发现学习7.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习的是()A、分数B、直角三角形C、圆D、自然数8.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学习的是-()A、直角三角形B、真分数与假分数C、正方形D、分数9.如果小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学习矩形的有关规则,则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新规则与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方式是()A、同化B、顺应C、重组D、平衡10.一般说来,“数学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是指()A、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B、非常规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C、数学应用问题D、纯数学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11.角谷静夫是日本的一位数学家,他所提出的角谷猜想是这样的:任意给出一个自然数N,如果它是偶数,则将它除以2(变成N/2);如果它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变成3N+1),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得到自然数“1”(确切的说是进入“1→4→2→1”的循环)。
数学教学论试卷二

数学教学论试卷二现代数学教学论期中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数学教学论的基本特点:综合性、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
2.对数学教学论现代化运动的兴起有决定意义的是1959年9月美国“全国科学院”在___________召开的一次会议。
3.数学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
4.数学以现代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其研究对象,它的内容具有高度的_________、逻辑的________和应用的________等特点。
5.按照传统的“双基”涵义,“双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6.数学思维的成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A.相互作用阶段→输入阶段→操作运用阶段B.操作运用阶段→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C.输入阶段→操作运用阶段→相互作用阶段D.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操作运用阶段2.下列途径中不属于基础知识教学的基本途径的是()A.讲授B.预习C.活动D.交流3.()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
A.思维品质B.数学思维品质C.创造性思维D.思维方式4.义务教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A.普及性、基础性、实践性B.广泛性、基础性、发展性C.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D.普及性、教育性、发展性5.路程公式: s=vt ;自由落体公式:s=221gt 上述问题属于数学问题类型中的()A.开放型问题B.开拓研究问题C.综合题D.数学模型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数学能力2.数学学习3.教学设计4.数学思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数学现代化运动的特点。
2.简述数学教育学的学习方法。
数学教学论考试题及答案

数学教学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计算能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空间想象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A. 立即纠正B.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C. 忽略错误D. 惩罚学生答案:B3. 数学教学中,哪种教学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合作学习D. 传统教学答案:C4.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设计课堂活动?A. 只考虑教学内容B. 只考虑学生兴趣C.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D. 完全由学生决定5.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个体差异?A. 忽视差异B. 统一要求C. 因材施教D. 只关注优秀学生答案:C6.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A. 完全替代传统教学B. 作为辅助教学手段C. 只在公开课使用D. 完全不使用答案:B7.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A. 只通过考试B. 只通过作业C. 结合多种评价方式D. 只通过课堂表现答案:C8.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提问?A. 忽略不回答B. 直接给出答案C.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D. 只回答优秀学生的提问答案:C9.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创新思维?B. 鼓励C. 忽视D. 只关注标准答案答案:B1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材内容?A. 完全按照教材教学B. 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C. 完全抛弃教材D. 只教授教材中的难点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答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和反思,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
2. 描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因材施教。
数学教学论 2011-2012(二)期末考试题型

2011-2012(二)期末考试题型
三种考试题型
一、简答题(共二题,每小题15分,共 30 分)
二、活动设计:(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三、学(教)案设计(40分)
一、简答题(共二题,每小题15分,共 30 分)
二、活动设计:(每小题15分,共30分)
2. 通过活动设计,学习(小学的)分数概念
三、学(教)案设计(40分)
根据如下材料,撰写一份学案
材料2: 2.1
数列的概念
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0—公元前500)学 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上研究数学问题。他们在沙滩上画 点或用小石子来表示数。如, 他们研究过1,3,6,10,……由于这些数可以用表示 为三角形的点阵,他们就将其称为三角形数。 类似地,1,4,9,16,……称为正方形数,因为这些 数能够表示成正方形。
材料1:多边形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0,正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为3600 ,其它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任意画一个四边形,量 四个内角,计算它们的和。再画几个四边形,量一量, 算一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能否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 于1800得出这个结论?
一、简答题(共二题,每小题15分,共 30 分)
1. 根据材料1,指出教学中应体现哪些课程理念?
2. 根据材料1,指出应实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二、活动设计:(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通过活动设,让学生学习命题
假如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然后学习矩形。请 你进行设计,通过学生操作活动,让学生:了解矩形是有一 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理解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 角线相等且相互平分。
现代数学教学论试卷.doc

现代数学教学论姓名 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一、填空(20分,每题2分)1、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屮学数学教学。
2、数学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和教育性等特点。
3、影响数学学习的心理因索是多方面的,大体上分为主观因索和客观因索两个方面。
4、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可分三个阶段,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运用阶段。
5、概念的应用:心理学将概念的应用分为两个层次,即知觉水平应用和思维水壬上的应用。
6、我国的学者主张将数学问题分为四类类型:综合题、数学模型、开拓探究问题、开放型问题。
7、教学原理:是对教学规律的说明和阐述,其内容相对稳定正确统一。
8、所谓双基教学,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9、根据现行的课程标准,基本技能可归纳为:推理、运篡、作图。
10、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H的性。
二、选择(18分,每题3分)1、下列哪个不是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D )A基础性B工具性C教育性D实践性2、由单个事例或一个刺激的若干次重复所引起的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变化(A )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法则学3、下列哪个不是数学命题的学习(D)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中位学习4、一般问题含有3个条件(B )A给定冃标动力B给定冃标障碍C动机目标障碍D给定过程障碍5、下列哪个不是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B )6、根据下列哪种思维的分类方式,可将思维分为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C )A 根据思维的抽彖程度B 根据思维的H 的性C 根据思维的智力品质D 根据思维的形式三、名词解释(24分,每题4分)1、 数学教育学答:数学教育学是研究屮学教育系统屮的数学教育现彖、揭示数学教育规律的一 门学科。
2、 双基答: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3、 数学学习答:是指学生依据数学教学大纲,按照一定的H 的、内容、要求,系统地掌握数 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4、 技能答:是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口动化的外部操作活动方式或心智方式5、 教学原则答:根据教育冃的和教学冃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用来指导教学活动的一 般原理,它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石大中学数学教学论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题号
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或解答要点)
评分
标准
一、填空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数学具有_______、、等特点.
2、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是、、
.
3、波利亚把解题过程划分为四步:、、、回顾.
4、数学思维的价值在于培养包括理性思维在内的良好的思维品质,而理性思维的含义包括四个方面①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②__________;
·2·
题号
试题及标准答案(或解答要点)
评分
标准
3、先解题,后回答问题。
已知: 均为实数, , ,求证: .
根据求解题这道题目的体会,你认为决定解题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在讲解这道题时,教师应该向学生暴露自己的哪些思维过程?
四、课例分析题(14分)
[案例]一个数学家的女儿从幼儿园放学回家,父亲问她今天学到了什么?女儿高兴地回答:“我们今天学了‘集合’。”数学家想到:对于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来说,女儿的年龄实在太小了。因此,他关切地问道:“你学懂了吗?”女儿肯定地说:“懂了!一点儿也不难。”他又追问:“你们老师是怎样教的?”女儿说:“老师先让班上所有的男生站起来,然后告诉大家这就是男生的集合;其次,她又让所有的女生站起来,并说这是女生的集合;接下来,又是白人孩子的集合,黑人孩子的集合,等等。最后老师问大家:‘是否都懂了?’她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这样的教学法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父亲就如下的问题进一步追问:“那么,世界上所有的勺子或土豆能否组成一个集合?”迟疑了一会儿,女儿坚定地说:“不行!除非它们都能站起来。”
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5、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是指.
6、数学开放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数学教学论试卷

数学教学论试卷…………学院2007--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试卷(A 卷)课程名称《新编数学教学论》考试用时 120 分钟系别年级班级学号姓名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空2分,共10分))1. 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数学教学思想的现代化。
(√)2. 思维能力是指逻辑思维能力。
(×)3. 凡是正确的推理成为规则。
(√)4. 概念的定义就是准确揭示一个概念的内涵的方法。
(×)5. 中学数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成绩考核及数学课外活动,教学研究工作等内容。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中学数学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2.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是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
3. 我国数学史上第一套系统的数学教科书是《算经十书》。
4.现代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5.数学教学论是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的科学。
6.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
7.证明是引用一些真实的命题来确定某一些命题真实性的思维方法。
8.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9.“三说”模式是说教材、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板书设计。
“四说”模式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10.“大众数学”是针对数学教育而言的,主要体现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被誉为“纯粹之皇冠”的学科是(A)控制论(B)信息论(C)数论(D)教学论(C)2.中学数学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不包括(A)全面性(B)适度性(C)发展性(D)基础性(A)3.谈话法的核心是(A)认真倾听学生回答(B)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C)面向全体学生(D)精心设问(B )4.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含义,下列错误的一项是(A)日常生活中有数学问题(B)数学来自于学习生活(C)人类生活是数学发展的源动力(D)数学研究本身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B)5.我国数学教学的传统方法不包括(A)讲练结合法(B)讲解法(C)谈话法(D)抛锚式教学法(D )6.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A)分析教材(B)阅读教材(C)师生关系(D)板书设计(A)7.下列选项中是关系判断(A)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B)有一角是450的直角三角行的平形是等腰三角形(C)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D)a 大于b则b一定不大于a (D)8.新世纪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应做到(A)在教育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B)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定的基础(C)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数学知识(D)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头脑( C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学测量是教学评价的一种,但不唯一(B)教学评价与教学测量完全不同(C)教学评价是教学测量的一种方法(D)教学评价就是教学测量(A)10.任何一种教学模式,起鲜明的特征是(A )科学的方法(B )独特的操作程序(C )坚实的理论基础(D )充实是教学内容( C )四、简答题(4小题,共23分)1、(本题5分)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哪些标准?答: 1)基础性标准;……………………………1分 2)时代性与社会作用标准;……………………………1分3)发展性标准;……………………………1分4)后继作用标准;……………………………1分5)适度性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数学教学论期中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数学教学论的基本特点:综合性、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
2.对数学教学论现代化运动的兴起有决定意义的是1959年9月美国“全国科学院”在___________召开的一次会议。
3.数学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
4.数学以现代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其研究对象,它的内容具有高度的_________、逻辑的________和应用的________等特点。
5.按照传统的“双基”涵义,“双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6.数学思维的成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
A.相互作用阶段→输入阶段→操作运用阶段
B.操作运用阶段→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
C.输入阶段→操作运用阶段→相互作用阶段
D.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操作运用阶段
2.下列途径中不属于基础知识教学的基本途径的是()
A.讲授
B.预习
C.活动
D.交流
3.()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
A.思维品质
B.数学思维品质
C.创造性思维
D.思维方式
4.义务教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
A.普及性、基础性、实践性
B.广泛性、基础性、发展性
C.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D.普及性、教育性、发展性
5.路程公式: s=vt ;
自由落体公式:s=22
1gt 上述问题属于数学问题类型中的( )
A.开放型问题
B.开拓研究问题
C.综合题
D.数学模型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数学能力
2.数学学习
3.教学设计
4.数学思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数学现代化运动的特点。
2.简述数学教育学的学习方法。
3.简述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
4.在学生通过概念形成区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5.举例简要陈述具体化的两种形式。
五、综合分析(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1.以其中一种数学思维的逻辑方法解答下面的数学问题:
已知,f(θ)=sin2θ+sin2(θ+α)+sin2(θ+β)其中α,β,为常数,且0≤α≤β≤π,试问,当且仅当α,β为何值时,f(θ)为与θ无关的定值?并证明你的结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实践性、科学性、教育性
2.伍兹霍尔
3.形式化、策略性、符号化
4.抽象性、严密性、广泛性
5.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6.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觉思维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D
2.B
3.A
4.C
5.D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数学能力是在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主要是在学习数学活动和运用数学知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
2.数学学习是指学生依据数学教学大纲,按照一定的目的、内容、要求,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3.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4.数学思维从属于一般思维,它是人脑对数学对象理性的认识过程,是对数学学科的本质属性与数学对象间关系的反映。
(评分标准:大致正确的得3分,较完整的得4分,其余酌情加分和扣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数学现代化运动的特点:(1)追求现代化;(2)强调结构,追求统一化;(3)采用演绎法,追求公理化方法;(4)破欧几里得体系,简欧式几何内容;(5)削减传统计算。
(每答对一点得1分,全对得6分)
2.数学教育学的学习方法:(1)重视理论学习;(2)加强实践活动;(3)掌握读书方法:①精度与泛读;②勤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③勤于动笔,培养科学研究意识。
(每答对一点得1分,全对得6分)
3.简述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1)基础性;(2)工具性;(3)教
育性;(4)社会的需要性;(5)可接受性;(6)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每答对一点得1分,全对得6分)
4.(1)所呈现给学生的观察材料应该是正例,否则会造成负干扰,使学生难以观察和分析出事物的共同特性,而且呈现的例子应是学生能够分辨和理解的。
(2)在比较和分化的基础上,找出共同属性进而确认本质属性,这一阶段可运用反例或变式去突出其本质属性。
(3)新概念的形成必须对原认知结构进行扩充和改组,使新旧概念得到精确分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样才能使新概念得以巩固。
(每答对一点得2分,全对得6分)
5.具体化有两种形式:一是从一般过渡到特殊,如从一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过渡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另一种是通过揭示一般的各种不同特征和性质,然后以具体的内容加以充实、丰富。
(每答对一点得2分,举例得2分,全对得6分)
五、综合分析(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1.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可分为两个层次:①经验性思维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类比、不完全归纳和抽象等;②逻辑思维方法,常用在数学的推理和论证中,包括化归、演绎、分析、综合、形式化及公理化等。
(指出所用的数学思维逻辑方法演绎得2分)
证明:假设一定存在满足0≤α≤β≤π的α,β使得f(θ)为与θ无关的定值,应该有f(0)=f(π)=f(-α),…………………………(1分)f(0)=sin2α+sin2β①…………………………(1分)
f(π)=sin2(π+α)+sin2(π+β) ②…………………………(1分)f(-α)=sin2α+sin2(-α+β) ③…………………………(1分)
注意到0≤α≤β≤π,可得α=β=π。
…………………………(1分)
当α=β=π,f(θ)=sin2θ+sin2(θ+α)+sin2(θ+β) …………(1分)
=sin2θ+sin2(θ+π)+sin2(θ+π) …………(1分)
=sin2θ+sin2θ+sin2θ=3sin2θ…………(2分)从而得证当且仅当α=β=π时,f(θ)为与θ无关的定值。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