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讲义方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讲义-25《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激趣导入: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
因此平定藩镇叛乱是当朝的重任。
杜牧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李清照借诗词来抒写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词五首》的另外三首诗。
学习要点一、重点1. 了解诗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包含的思想感情。
2.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品味诗歌的意境。
二、难点透过字面,把握作者含蓄隐晦的情感。
课文精析一、赏析《雁门太守行》1. 走近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唐皇室远支。
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
今存诗240余首,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鬼才”,也被人称为“诗鬼”。
2. 理解词语3. 鉴赏诗句(1)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明确:写景叙事,写敌我两军的态势。
前句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大兵压境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后句写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鱼鳞般闪烁着金光。
“开”是依次排开的意思,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的情状和以死报国的决心(与“摧”照应),与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用外貌描写和环境烘托,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
这两句诗描写的画面: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迎击。
(2)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明确:叙事写景,从听觉和视觉写惨烈的战斗场景。
“塞上”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或长城附近。
“燕脂”,即胭脂,形容边塞土地的颜色。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讲义-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
成虫和幼虫的职责完全悖离了常规:幼虫正值身强体壮,拥有强健的挖掘工具,承担起繁重的工作;而成虫却享受幸福的时光,不懂技艺,不工作,只是游手好闲。孩子本应躺在他的保护人——母亲怀抱中过天堂般的生活;而这儿的孩子——幼虫,却成了母亲的保护人。
赏析:
被法布尔喻为“爬行的小肠”的天牛幼虫只有味觉和触觉这两种非常迟钝的感觉,但它竟然可以清楚地预知未来。它为成虫挖出一条通往树皮层的通道,后者只要钻透薄薄的木质层或树皮层就可以获得自由。法布尔用略带人性的笔触来描绘昆虫世界的日常生活,使得整套丛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读来令人深受感动。
法布尔的天性与一个渺小的昆虫有相同之处,青年的法布尔可能把自己看作昆虫。在十分复杂、冷酷无情的大自然环境中,坚忍不拔地为个人与族类的生存而斗争,这就是昆虫的本性;而法布尔则为他的学术研究与文学的理想,至死不屈地进行斗争。《昆虫记》没有一般文学作品、一般感情散文搔首弄姿的俗态,文风质朴,别有风趣,自成一格,所以能够成为传世之作。——罗大冈
【片段三】
当敌人靠近时,它便立起身体,模仿舞蛛的样子做出防御姿势。滑稽蛛蜂对它的威吓不屑一顾,在滑稽的外表的掩护下,它猛地冲向彩带圆网蛛,动作非常敏捷。它们闪电般交战了一回合,彩带圆网蛛被打翻仰躺在地。蛛蜂在上,它与圆网蛛腹贴着腹、头顶着头;它用足控制住彩带圆网蛛的足;用上颚咬住对方的头胸部;它用力蜷起腹部,向下方伸过去;它拔出螫针;接下来便……
2.感知内容,把握主题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初三语文讲义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文名称)》讲义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正确书写;(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表达技巧。
2. 能力目标:(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提高写作能力,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3)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课堂讨论。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2. 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表达技巧;3.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词语;2. 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3.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课文学习中。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教具等;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情节;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生字、生词教学:(1)教师板书生字、生词,讲解字词的读音、字形和词义;(2)学生跟读,巩固字词。
2. 课文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段落大意;(2)分析文章结构,找出文章的写作手法;(3)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词语。
3. 修辞手法教学:(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2. 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五)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2.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记忆。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预习下一课课文,为下节课做准备。
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讲义范本
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讲义范本第一课:古诗词欣赏一、引入课堂环境的布置:将几张著名古诗词的图片贴在教室的黑板上,营造出古朴的氛围。
学生背景知识的调查:通过简短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程度,以便根据孩子们的差异制定教学目标。
二、导入1. 学生回答的问卷分析根据学生的反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知识储备不足,对古人的语言表达有很强的难度与局限性。
2. 谈论与解惑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古诗词的作用及特点,并进行简单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古诗词的美妙之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知识点展示1. 古诗词的起源和流传通过幻灯片或课件展示,简要讲解古诗词的起源和流传,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和文字来了解古代的诗人与他们的作品。
2. 古诗词的分类介绍古诗词的不同分类,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并逐个分类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解读,使学生对古诗词的体裁有较全面的了解。
四、案例分析以一首唐诗为例,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五、活动设计1. 课堂互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朗读和解读,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抒发个人情感。
2. 创作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创作一首小诗,让他们亲身体验古人创作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总结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活动,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将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欣赏与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评思维。
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回家背诵并完成一份读后感,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热爱,并为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初中课本语文讲解教案
初中课本语文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字词句式,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文章表达技巧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爱如山,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主题,感悟父爱。
2. 分析文章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一些字词句式。
2. 感悟父爱,培养孝敬父母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简介作者朱自清及其背景。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背影”是什么意思吗?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划出不懂的字词句。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讲解疑难字词句。
三、合作探讨1. 提问:文章讲述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反映了父亲的什么品质?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总结:文章通过讲述父亲的一系列事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牺牲精神。
四、情感体验1. 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文中的“我”,感受父亲的爱。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感悟父爱如山。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文章主题和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培养孝敬父母的价值观。
六、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字词。
2. 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情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文章内容,感悟到了父爱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孝敬父母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但在讲解一些疑难字词句时,可以更加耐心细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用课文教语文-2023年初中语文教师培训讲义
用课文教语文-2023年初中语文教师培训讲义2023年初中语文教师培训讲义★★【学习新课标】解读:用课文教语文收录于合集《20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出台,出现了很多新的概念,比如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习任务群、质量标准……这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讲是理念的更新。
无论是哪种,我们的孩子学语文,总要从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中来学习和运用语文,形成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这就离不开一篇篇课文。
所以今天我想谈这样一个话题:用课文教语文。
踏踏实实用好每一篇课文,发挥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功能与育人价值,孩子们才会爱上语文,学好语文。
我们现行的教材是文选型教材,文质精美。
不但具有原先的阅读价值,而且被赋予了独特的教学价值,所以语文教学要教课文本身潜藏的语文概念,包括语言文字、读写方法、文体思维、审美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等。
我们要确立用课文教语文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材的教学功能和育人价值。
一、存在问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经常有三个问题1. 教课文,滑向了泛语文的深渊第一个问题是教课文。
我们经常把课文误当成教学内容,将课文中的思想内容当成语文教学内容。
课文写什么,我们就让学生学什么,于是就滑向了泛语文的深渊。
忘记了语文学科是一门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课程,是要学习语言运用的方法和原理。
2. 做习题,陷入了应试的泥潭第二个问题是做习题。
将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当成教学内容,只求正确答案,不问读写过程,陷入了应试的泥潭,偏重于让学生做题、刷题,这些都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正确导向。
3. 讲要素,异化成了教知识第三个问题是讲要素。
统编教材提出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方式,很多老师在教课文时就围绕单元的语文要素,学课文中的阅读要素、写作要素,然后拎出来一个一个地教,分门别类地讲。
这样可能会脱离学生的生活语境和语文实践的需要,异化成了教知识。
文选型的教材,我们对上述的三个问题要引以为戒,不能教课本,更不能异化成做习题和讲要素,那么我们怎样正确地运用语文教材去学语文呢?二、课文功能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程基础》这本理论书中指出: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是三个不同的内容。
初中语文讲义.doc
初中语文讲义第一讲现代文的基本文体知识现代文在我们中学生中通常是指记叙文、说明了文和议论文。
它们主要是按其主要使用的表达方式来分类的。
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记叙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说明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议论文。
一、记叙文的文体知识1、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杲。
但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具备这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中一些也可以省略。
但人物、事件的经过是必不可少的。
2、线索大凡记叙文都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这些线索可以是人、物、事、思想感情等。
3、记叙文的描写方法记叙文的的描写方法主要指的是刻画人物的方法,它们是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
4、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用第一人称来写文章显得真实亲切,而用第二人称写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5、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阅读说明文主要把握三个方面的知识,其一是找准和抓住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特点,是一个事物所特有的东西,具有独特性。
其二,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说明、解释说明、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下定义、分类别等。
其三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另外,说明文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两种。
一般地事理性说明文往往运用逻辑顺序。
三、议论文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看法、见解。
它是议论文的灵魂。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可以有几个分论点。
例如《苏州园林》。
论据就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所有材料(事实和道理)它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议论议文的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2、议论文的分类,议论文按论证方式分为两类:立论文和驳论文。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讲义(一)(教师版)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讲义(一)一、明确考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朗读停顿、文言虚词、句段的翻译等等。
知识链接: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它们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在初中阶段,应该重点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等13个文言虚词的作用,其中,“之、以、而、其、于”应该重点掌握。
初中阶段常考的文言虚词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⒈起指代作用,如“之”“其”;⒉起组合作用,如“以”“为”;⒊起连接作用,如“而”“则”;⒋起语气助词的作用,如“也”“焉”“乎”。
二、课内知识回顾(请注意加粗的字词句)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讲义 9《美丽的颜色》-部编版
激趣导入: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
“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
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
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的女儿写的《美丽的颜色》,体会她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学习要点:一、重点1.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文章思路。
2. 分析文章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玛丽居里的性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二、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
整体感知:一、走近作者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
但她的兴趣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她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却潜心于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影响。
二、结构梳理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我们仿佛置身于残破的棚屋,看到居里夫妇忙碌的身影,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1-7):介绍居里夫妇研究工作的环境 (8-18):居里夫妇在研究 中的艰辛与快乐 (19-25):居里夫妇提炼 出来的“镭”闪射着迷人的光芒 美丽的颜色课文精析:一、研读重点事例,感悟伟大。
我们一起来用心领悟在具体事例中居里夫人表现出的伟大精神吧!请从文中找出几个事例,完成表格。
二、品味句子语言,加深感受。
(一)揣摩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1. 体会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
明确:“美丽的颜色”多重含义:(1)镭的美丽的颜色。
初中语文讲义
第一块内容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8分)第二块内容是现代文阅读第三块内容是古诗文阅读。
(正确背默古诗文8分)(文言文阅读10分)(古诗词赏析4分)古诗文背诵和默写重点:1~6册古诗文名句的积累和运用目标:正确默写其中16篇文言文,如《〈论语〉十则》、《桃花源记》等;古诗词34篇,如《观沧海》《钱塘湖春行》等,均要求理解、背会、写对。
在考试时,一般会有三种出题类型:第一种是直接型默写。
此类题一般为补写式,即要求根据上句(下句)写下句(上句),或者根据两头写中间(根据中间写两头)等。
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后一句为默写部分。
)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准确熟记考纲规定的古诗文篇目(文段)。
默写时要认真细心,注意字形和句式。
第二种是理解型默写。
此类题不仅考查对古诗文重点句的识记,更重要的是从内容、含义、情感等多角度考查对语句的理解。
例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需关注古诗文中的重点句,在熟练默写的基础上多角度地把握其具体特征,如巧用修辞、蕴含哲理、情景交融、警策励志、伤时忧国等。
第三种是主题型默写。
此类题可以看作是理解型默写的延伸,它既考查对古诗文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又考查对相关知识的梳理分析与归纳概括能力。
例如: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一束花,一座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从内容、含义、情感等方面理解古诗文外,还要善于归纳总结,即将相关的古诗文语句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整理。
如按照季节、哲理、亲情等进行分类记忆。
默写时要审清题意,把握主题,抓住提示语,调动记忆库,写出符合题干要求的语句。
初中语文studio讲义
初中语文studio讲义
初中语文studio讲义示例如下:
一、基础知识
1.拼音:学习常用汉字的拼音,掌握拼音常用规则和常用词语的
拼音。
2.识字: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逐步增加词汇量,学会正确书写
汉字。
3.修辞: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提高写作
水平和表达能力。
4.阅读:阅读课本和课外阅读材料,掌握基本阅读技巧,提高阅读
理解能力。
二、阅读理解
1.阅读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如文学作品、新闻文章、科普文章等。
2.阅读方法: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和结构,抓住文章的主旨、细节等。
3.解题技巧:根据阅读材料和题目要求,运用排除法、推理法、理解法等解题方法。
4.阅读练习:进行阅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
能力。
三、作文
1.写作材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写作材料,如日
记、散文、作文等。
2.写作方法:先构思文章框架,再填充内容,注意语言表达和结构安排。
3.写作技巧:注意审题,明确主题和目的;注重文笔,注意语言运用和形象表达;注意语法和拼写,保证文章通顺、准确。
4.写作练习:进行写作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修辞运用
1.比喻: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使它们更形象、生动。
2.拟人: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使它们更富有情感。
3.夸张:对某个事物进行夸大处理,使它们更加突出、生动。
4.借代:用某个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另一个事物,使它们更方便使用。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讲义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讲义【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和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默读的方法,感知文章大意。
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百草园生活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诗词启发,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其二)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胡令能《小儿垂钓》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生齐读课件上的诗句)师:同学们,童年就像一支古老的歌谣,是我们一生的珍宝。
大家刚才读的这几句诗是我国古代诗人对儿童生活的有趣描写。
现在,回想一下自己上小学前和小学时的生活,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事呢?(生思考并回答)本文的作者,看似严肃的著名作家鲁迅,又有过怎样有意思的童年时光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看看吧!(板书课文题目及作者)【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古诗词导入,引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激发其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用童心阅读、感悟文章,消除阅读鲁迅文章的距离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资料助读,知人论世资料助读:课件出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这是鲁迅人生中充满变动的一年。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
初三语文讲义教案设计
初三语文讲义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初三语文讲义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初三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2.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1. 掌握初三语文课程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三语文教材。
2. 教具:电子白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告知学生今天要学习的知识点。
2. 讲解相关的语文知识,例如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
三、示范与练习(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示范文本,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理解文本的主题、结构和要点。
2.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互动讨论(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他们思考文本中的问题和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预告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书,拓展语文知识和阅读能力。
2.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语文水平。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答题情况,评价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促进他们的自我学习和进步。
初中语文讲义教案
初中语文讲义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
3.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4. 能够理解并体会课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重点:1. 课文中重点词语和短语的掌握。
2. 课文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复述。
3. 课文中主题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表达的理解。
2. 课文故事情节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课文注释。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学期的语文学习提出要求和期待。
2.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简要介绍课文《草原》。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和语调的把握。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朗读中遇到的问题。
三、理解课文(20分钟)1. 学生分段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四、学习重点词语和短语(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解释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跟读,模仿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短语的记忆和运用。
2. 学生做好课后作业,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二、深入学习课文(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逻辑关系。
2.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三、复述课文(10分钟)1.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2.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情感体会(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体会。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讲义-20《蝉》-部编版
激趣导入:谜语:会飞不是鸟,总在树上叫。
夸口全知道,其实不知道。
(打一昆虫)谜底:蝉。
今天,我们就学习著明作家法布尔的文章《蝉》。
学习要点一、重点1. 把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写作手法的用意。
2. 学习文章准确明了、风趣形象的语言。
二、难点培养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整体感知一、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
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是说明文的一种。
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
二、走近作者法布尔(1823—1915),法国人。
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代表作《昆虫的故事》又名《昆虫记》,全书共10卷,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介绍昆虫世界。
(欣赏视频,更多地了解法布尔)《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
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三、梳理结构全文分成两大部分:蝉的地穴和蝉的卵。
第1段: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统领全文。
第2~24段内容如下:第25~26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
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总结。
明确:(1)文章两大部分,“似乎颠倒了蝉由卵到幼虫,由幼虫到成虫这样一个生长过程”,但从表中看出,实际上还是按照生长过程来写的,开头写地下生活,结尾写隐入地下,前后照应结构非常严密。
作者从幼虫的地下生活写起,同文章的立意有关,这样写可以突出蝉的“四年黑暗中的苦工”。
(2)在具体内容的说明中,写地穴是按照考察的过程,从外到内的顺序写的,写内部构造的同时介绍了建造地穴的方法。
幼虫出穴以后,又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幼虫出穴以后怎样寻求脱皮的地方;怎样完成脱皮而变为成虫,飞离树枝;怎样产卵;怎样孵化成幼虫;幼虫落地以后又怎样寻觅隐藏处所,然后挖土隐入地下。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讲义-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
学习要点一、重点1. 了解什么叫复述,能有条理、流畅地进行复述。
2. 能听清楚别人要你转述的内容,并准确简洁地把话转述给别人。
3. 培养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交际态度。
二、难点能根据要求准确、流畅地进行复述与转述。
技巧突破一、复述1. 复述的含义复述就是在理解、吸收的基础上,把读过的、听过的语言材料加以讲述。
复述重在“复”,重在“保值”——保持原汁原味但又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重在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复述可以创新。
2. 复述的方式复述是语文必须重点训练的基本功,练习复述,不但可以培养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还能提高表达能力。
3. 复述的方法下面我们从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三种复述方式进行例谈。
(1)详细复述这是一种接近原始材料的复述,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复述形式。
但不是背诵,允许在语法和句式上进行某些调整。
详细复述,要求按照原来材料的顺序、结构,把它的内容原原本本地重述出来。
如果是笔述,原材料的许多语句都可以保留;如果是口述,则要把书面语句式、倒装句式等改为口语句式。
下面以《一件珍贵的衬衫》为例,具体分析“详细复述”的相关方法。
首先,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细心地读(或看、听)文章,抓住中心,弄清记叙的要素,理出层次,全面把握原始材料的内容。
首先,归纳文章的中心“通过一件衬衫由来的描述,表现了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品质”,同时找出记叙的要素,较全面地把握课文的内容。
时间:1972年8月3日的夜晚;地点:北京某马路的快行线;人物:周总理、“我”、工作人员等;事件起因:“我”不留神插入快行线;经过:总理派人送“我”到医院检查伤情,又到交通队谈情况;结果:周总理送“我”一件衬衫。
其次,分析文章层次结构,编写提纲。
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编写较详细的提纲,进行适合口语表达的加工,记住要点,强行记忆。
又以《一件珍贵的衬衫》为例,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部分:概述“一件珍贵的衬衫”所凝聚着的深情。
初中语文讲义式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初中语文》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本节课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词义。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3)学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词义。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3)写作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2)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音乐、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生字词讲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词义。
(2)课文内容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题,把握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
(3)写作技巧讲解:结合课文,讲解写作技巧,如描写、抒情、议论等。
3. 课堂练习(1)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2)默写生字词:学生默写本节课的生字词,教师批改。
(3)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写作技巧,完成一篇短文。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写作能力: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估其写作技巧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
2.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学习兴趣、参与程度等。
3.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如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写作能力的提升等。
备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
初中语文讲课精华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 [具体课文名称或单元主题]授课年级: [年级]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和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分析课文,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具体知识点或技能,如: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文章主旨的把握等]教学难点:- [具体知识点或技能,如:文章结构分析,情感表达的理解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文本、PPT、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相关讨论话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 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二、新课导入1. 生字词教学- 逐个讲解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 通过游戏或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
2. 课文阅读-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纠正发音和语调。
3. 课文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 通过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互动环节1.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2. 角色扮演-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写作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布置写作练习。
- 学生完成写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相关书籍,拓展知识面。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 预习下一课内容。
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块内容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8分)
第二块内容是现代文阅读
第三块内容是古诗文阅读。
(正确背默古诗文8分)(文言文阅读10分)(古诗词赏析4分)
古诗文背诵和默写
重点:1~6册古诗文名句的积累和运用
目标:正确默写
其中16篇文言文,如《〈论语〉十则》、《桃花源记》等;古诗词34篇,如《观沧海》《钱塘湖春行》等,均要求理解、背会、写对。
在考试时,一般会有三种出题类型:
第一种是直接型默写。
此类题一般为补写式,即要求根据上句(下句)写下句(上句),或者根据两头写中间(根据中间写两头)等。
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后一句为默写部分。
)
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准确熟记考纲规定的古诗文篇目(文段)。
默写时要认真细心,注意字形和句式。
第二种是理解型默写。
此类题不仅考查对古诗文重点句的识记,更重要的是从内容、含义、情感等多角度考查对语句的理解。
例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需关注古诗文中的重点句,在熟练默写的基础上多角度地把握其具体特征,如巧用修辞、蕴含哲理、情景交融、警策励志、伤时忧国等。
第三种是主题型默写。
此类题可以看作是理解型默写的延伸,它既考查对古诗文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又考查对相关知识的梳理分析与归纳概括能力。
例如: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一束花,一座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从内容、含义、情感等方面理解古诗文外,还要善于归纳总结,
即将相关的古诗文语句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整理。
如按照季节、哲理、亲情等进行分类记忆。
默写时要审清题意,把握主题,抓住提示语,调动记忆库,写出符合题干要求的语句。
文言文阅读
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16篇文言文
目标:正确断句并准确翻译文言文语句
王雪涛老师说,多年来,文言文阅读是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考查篇目均在《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16篇文言文范围之内,总分值在10~11分。
这块内容主要考点有五个。
第一,理解实词含义,掌握虚词用法;第二,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第三,紧扣文本内容,捕捉有效信息,比如,结合文段内容,回答问题;第四,分析写作特点,如,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第五,概主旨谈感悟。
古诗词鉴赏
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背诵的34首古诗词
目标:理解古诗词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古诗词鉴赏是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一般设两道题,共4分。
古诗词的选择一般以“非四句”为主,题型大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
什么是“非四句”?王雪涛老师打比方说,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样的句式。
考点主要有七部分。
第一,分析字词妙处;第二,赏析重点诗句;第三,理解诗歌内容,比如,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第四,把握作者情感;第五,分析写作手法,比如,诗词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第六,体会形象意象,比如,诗歌列举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七,描绘景物画面,比如,请展开想象,描述诗歌所展现的画面。
第四大块是作文,一般是二选一(题材),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满分是50分。
喜欢写作文
写作,在根子上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两个:
“写什么呀”
“怎么写呀?”
一个是生活和思想;一个是构思和表达。
一.先说生活和思想。
被问最多的问题:“怎么天天都有东西写?”
意思是一个孩子,才十二岁多一点,有多少生活?有多少词?
老师的回答是:“你为什么不问问,人为什么每天都吃饭?”
除非是植物人,对外界没有反映,其实人人都在生活。
为什么同样的生活,有人能写得很复杂很生动很深刻,有人愁眉苦脸抓耳挠腮也写不出半个字,那就不是有没有生活,而是对生活有没有想法的问题了。
而想法,说大点,思想吧,对少年来说,大多是从间接经验,也就是书本上得来的,书上哲人的思考,带动了他的直接经验。
比如看了书,就心里开窍了:对对对,我也是的,有一次我……,或者做了什么事,想起看到书上的说法,眼前一亮:对对对,书上说……就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应该多看书、多思考!
二.再说构思和表达问题。
构思且撇开不谈,太麻烦。
就说语言的问题。
语言是工具。
需要磨练。
也就是说,得经常使这个工具,越使越熟练,越使越顺手。
同学们写作,尤其要提倡和鼓励用最有活力的最形象的语言。
很多同学,说起话来,极其顽皮有趣,逗得大人爆笑。
但是一写起作文,恨不得成了国务院的新闻发言人完全换了个腔调。
端起架子写社论,老实说我也不会,那种语言能力也是要经过磨练的。
三.大胆写作,说自己想说的话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是最好的倾诉对象,你可以尽情地对它说,没人打搅,没人干涉。
当你烦恼时,可以向它倾诉,当你快乐时,可以和它分享,当你痛苦时,它会给你安抚,当你愁闷时,它会悄悄的到你身边,默默地跟着你,让你不觉得孤独。
四.学会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
作文是一种技能。
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
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这些话,应该成为我们作文的座右铭。
仿写是学生学作文的必由之路,前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是在强调“多读”是“写好”的前提条件。
五.细心观察,写出与众不同的文字
只有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在貌似相同的众多事物中发现这个事物有别于它事物的不同之处,即把握住此事物的典型特征,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显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