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叶隽考博书目导师笔记重点

合集下载

比较文学原理笔记

比较文学原理笔记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1.定义史之法国学派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的国家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性质:文学史的一支;研究对象与范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与作品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方法: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梵·第根:“‘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了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

”2.定义史之美国学派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以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性质:是一种文学研究,涵盖了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研究对象与范围:跨国界的有“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跨国界的无事实联系的文学研究,以及文学与其它学科的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大规模综合比较与审美批评的方法。

3.定义史之俄罗斯学派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文学事实相同一方面可能出于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学接触……通常两者相互作用,但不应将它们混为一谈。

各民族的文学现象中出现相同现象的解释:或者是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或者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也即文学过程的类型学类似。

研究方法上:强调从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的高度来认识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4.对比较文学的共识(一)研究对象:四个跨越的三种文学关系。

(二)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

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

(三)学科特征:具有开放性、宏观性的特点。

(跨越性、可比性、开放性)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

民族文学:指多民族国家中,那些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学的民族,其作家遵循相同的美学标准,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书面和口头文学。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笔记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笔记

第一篇绪论第一节“比较”的真谛——跨越与沟通1、文学研究的三种途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本性,文学的内在,文学作品的构成及特征等,基本上是将文学现象作为同一时代的一种思想体系来进行研究的。

文学批评(微观):是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做出分析评价。

文学史(宏观):主要研究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它不仅由对各个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积累而成,同时受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风习、心态的制约。

2、比较文学中的“比较”雷马克的定义:是超出已过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地域),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回话、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政治、经济、社会学等)、自然科学、宗教等(学科领域)。

“比较”的真谛:跨越和打通既定的界限。

比较文学的本质:它是一种跨界限(民族、国家的界限和学科的界限)的文学研究。

3、比较文学的特点:1、开放性,2、比较性,3、汇通性。

第二节比较文学的定义1、季羡林的定义: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比较(狭义)。

把文学痛其他学科拿来比较(广义),包括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钱钟书:作为一门学科,则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

乐黛云: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曹顺庆: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雷同性、异质性和互利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基础方法。

教材定义:比较文学史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2、基本要素:(四跨)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

第三节走向世界文学1、(1)民族文学:指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

(2)国家文学:是按照国家这个政治概念认为划分的文学单位,它可由多个民族文学构成,也可是单一民族文学。

《比较文学》课程笔记

《比较文学》课程笔记

《比较文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内涵1. 定义比较文学是一门国际性的学科,它涉及至少两种文学传统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文学传统的比较,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文学与其他领域之间的交叉关系。

2. 内涵- 跨文化性:比较文学研究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 交叉性:比较文学不仅限于文学内部的研究,还涉及文学与历史、哲学、艺术、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交叉。

- 开放性: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多样性,使其成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学科。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1. 跨国家文学关系- 翻译研究:探讨文学作品如何通过翻译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传播和接受。

- 文学接受与影响: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在另一个国家的接受情况及其产生的影响。

2. 跨民族文学关系-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特点及其与主流文学的关系。

- 跨境民族文学:探讨跨境民族文学的传统、风格及其在不同国家的发展。

3. 跨文化文学关系- 东方与西方:比较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传统、主题和表现手法。

- 古代与现代:分析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以及现代文学对古代文学的重新诠释。

4. 跨学科文学关系- 文学与哲学: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思想,以及哲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文学与艺术:探讨文学与绘画、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

三、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1. 影响研究- 直接影响:研究一部作品或文学思潮对另一作品的直接影响。

- 间接影响:探讨文学作品通过中介(如翻译、评论)产生的间接影响。

2. 平行研究- 类似性比较: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性。

- 对比性研究:对比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3. 媒介研究- 翻译媒介:研究翻译在文学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 电子媒介:探讨网络、电影等电子媒介对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影响。

4. 跨文化研究- 文化过滤:分析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被如何重新解读和接受。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博指导与分析-育明考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博指导与分析-育明考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博指导与分析一、中科院考博资讯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考博考生每年还是比较多的,报录比大约在1:15左右,竞争相当激烈,除了一些境内与境外申请推免的考生外,普通招考的考生一般情况下较少,并且在全国各院校(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是最难的,许多考生由于外语成绩不达标而最终不予被录取,主要原因是对外语的要求比较高。

同时,专业课方面的角逐也非常明显,每年有很多考生因为专业课总成绩未能上线导致落榜的比比皆是,建议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考生结合我们育明考博提供的信息和帮助提前做好复习备考准备。

(一)博士研究生导师1.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陈中梅。

2.欧洲古典文学西方古典文论:叶隽。

(二)考试科目1.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1007二外(日语)或1008二外(俄语)或1009二外(德语)或1010二外(法语)(100%)。

(2)2024西方古典文学暨理论研究(100%)。

(3)3049专业英语(英——汉互译)(100%)。

2.欧洲古典文学西方古典文论:(1)1006二外(英语)或1007二外(日语)或1008二外(俄语)或1010二外(法语)(100%)。

(2)2026德国文学史和文学理论(100%)。

(3)3051专业德语(德——汉互译)(100%)。

(三)专业课指定参考书目中科院的许多专业不指定参考书目,大家在平时的复习和备考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出题老师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并且要对往年的专业课真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另外还要搜集出题老师上课使用的课件、讲义、笔记等资料。

二、中科院考博英语题型试卷一:Part1.词汇,15分钟,10分。

Part2.完形填空,15分钟,15分。

Part3.阅读理解,80分钟,40分。

试卷二:Part4.翻译,英译汉30分钟,15分。

Part5.写作,40分钟,20分。

三、中科院考博英语参考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和《考博词汇》是考博人必备的最权威的复习资料,俗称“考博绿皮书”。

叶隽作为现代大学精神尺度的“哲学之士”解读

叶隽作为现代大学精神尺度的“哲学之士”解读
虽然时间已跨越过四个世纪的光阴,但昔贤的论述却日益灼射出其灿烂的光辉。当现代大学的光环随着美国的“中衰”现象而黯淡,我们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传统,是否确实需要认真地反思?纸上苍生,也未必不重于千钧啊!
现代大学,如何能够成就自身的现时代辉煌呢?那么,就让我们以这一最简单的标志来略作衡量,你的先生中有这样的哲学之士吗?无论教授头顶有怎样的耀眼光环,是院士还是诺奖得主,他敢自信地说一句“我是哲学之士”吗?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蔡元培就已明确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学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实际上,这一说辞就是要求学子明确自己的位置,不可做“利禄之徒”。所谓“天下滔滔,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求官致富的时代潮流中,仍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原则,虽说未免近于迂腐,但也真正地显示出人之为人,原来可以有自己的价值与尊严。在我看来,“哲学之士”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大学之精神尺度。它不但适用于昔贤的自我激励,也同样适用于当代的大浪淘沙。当世界学术场域都几乎一无例外地以美国为标准的时候,我们有必要重温德国古典一代的精神理念,包括其现代大学理念。
一个真正能担负起世界责任的大国,仅仅有经济的崛起和强大是不够的,而只有在文化、精神气度上的原创性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才会使我们更好地“面对世界”。法国人会问:“中国准备好了吗?”我想我们必须理性地回答:“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这个自觉意识,我们现在必须开始准备。这种准备,首先是在知识精英的层次。而要做好这种准备,首先就需要这些精英人物(如果他们自诩也是的话)扪心自问:我是哲学之士,还是利禄之徒?
在歌德的推荐下,席勒出任耶拿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无薪)。这在当今功利时代之中近乎难以想象,虽说“为稻粱谋”并非那个时代的主流,但如此不介意收入状况,仍需要一种勇气。没有一种理想者的姿态,确实很难做到。正是在这样艰难坎坷的处境中,席勒坚持着自己的人生之路,并发展出自家的大学理念,不但对“德国精神”有所阐发,也是日后成为世界典范的德国古典大学观的重要组成和源泉。因为,洪堡在耶拿时,就曾与席勒过从甚密,深受其影响;而洪堡的大学理念,也深刻影响到后来德邦的莘莘学子,包括二十世纪初期留德的蔡元培。

比较文学重点和相关知识点总复习

比较文学重点和相关知识点总复习

⽐较⽂学重点和相关知识点总复习1.⽐较⽂学兴起与发展的原因(了解)【选择】1)⼈民全球意识和学术上宏观意识的形成与发展;2)⽂化交流的⽇益⼴泛和发展,是⽐较⽂学产⽣和发展的先决条件;3)⽐较⽂学是⽂学研究⾃⾝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

2.“⽐较⽂学”的定义【选择】【简答】法国学派——影响研究卡雷:“⽐较⽂学是⽂学史的⼀⽀: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平⽅⾯的事实联系。

”梵·第根:“⽐较⽂学的⽬的实质上是研究不同⽂学相互间的关系”,⽽且规定只许研究两个国家⽂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超过两国即超出了⽐较⽂学的界限。

他为两国之间⽂学作品的相互关系设计了⼀个“经过路线”:起点(作家、著作、思想)——放送者到达点(另⼀国的某⼀作家、某⼀作品或某⼀页、某⼀思想或某⼀情感)——接受者沟通⼆者的媒介(个⼈或集团,原⽂的翻译或模仿)——传递者美国学派——平⾏研究亨利·雷马克:“⽐较⽂学是超越⼀国围之外的⽂学研究,并且研究⽂学和其它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然科学、等等。

质⾔之,⽐较⽂学是⼀国⽂学与另⼀国⽂学或多国⽂学的⽐较,是⽂学与⼈类其它表现领域的⽐较。

”⽐较⽂学的性质是⽂学研究的⼀⽀,是⼀门独⽴的学科,⽽不单纯是⼀种研究⽅法“⽐较⽂学”中的所谓“⽐较”,并不是⼀般⽅法论意义上的⽐较,⽽是⼀种观念,⼀种强烈的⾃觉意识,⼀种研究⼯作中的基本⽴场,是指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考察⽂学现象。

3. “四跨”⽐较⽂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跨⽂化和跨学科的各种⽂学关系【填空】4.三个⽂学关系【填空】【简答】事实联系——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价值关系——两个或⼏个民族的⽂学中,有些⽂学现象虽然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它们的相异和相同都有某种可⽐性,因⽽具有研究价值交叉关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互相影响、互相阐发的关系5.⽐较⽂学的开放性【选择】【简答】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地位⾼低、价值⼤⼩的限制;它⽐传统的⽂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容。

比较文学笔记知识点 期末必背干货

比较文学笔记知识点 期末必背干货

1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一种世界性的胸怀和国际化的视野,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性文学比较研究。

它将各种具有跨越意义的文学现象之间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作为可比性的依据,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变异研究为基本方法,倡导建立一种全球性平等多元、相互包容的文学交流与比较的对话平台和机制,从而最终推动各民族文学及世界文学走向一条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名词解释可以自己整合)2法国学者(卡雷)提出的“比较文学是不比较的”这个口号。

3为什么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定义会走上自我设限的偏狭道路?第一个原因是当时学术界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强烈质疑和挑战。

第二个原因,是法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科学性的理性反思与追寻。

第三个原因,是法国中心主义,或者说是法国文化沙文主义导致了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特征。

(第三个原因重点)4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雷马克,韦勒克。

5《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一文。

在该文中雷马克言简意赅地提出了美国学派的基本定义:“比较文学研究超越一国范围的文学,并研究文学跟其它知识和信仰领域,诸如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其它科学、宗教等之间的关系。

简而言之,它把一国文学同另一国文学或几国文学进行比较,把文学和人类所表达的其它领域相比较。

”(判断跨学科雷马克)6实际的比较文学研究中美国学者也同样总是流露出的民族主义倾向和西方中心主义倾向。

7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学科理论阶段,即:一、欧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成形期;二、美洲阶段,比较文学的转型期;三、亚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拓展期。

8法国学派代表人物:有巴登斯贝格、梵第根、布吕奈尔、基亚、卡雷。

9梵第根《比较文学论》(1931)一书在欧美比较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10把比较文学分为实证性影响研究、类同性平行研究(含跨学科研究)、异质性变异研究三大研究领域。

11比较文学可比性:所谓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指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同与异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最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比较文学笔记总结

比较文学笔记总结

传播、影响、平行研究一、传播研究1.定义:传播研究是建立在外在事实和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清理国际文学关系的研究。

它关注的是国际文学关系史上的基本事实,特别是一国文学通过翻译、评论、改编、演出等方式传播到另一国的情况及其所产生的效果和反应。

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历史的、社会学的、统计学的、实证的方法,是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属文学的外部关系研究范畴。

传播研究也是影响研究的基础。

2.法国学派:法国学派主张的其实是传播研究,而非影响研究。

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实际是传播研究)与文学的“外贸”三大分支:(从梵·第根提出的“经过路线”分为放送者、接受者和媒介三个角度来看)A.放松者角度:誉舆学(考察某个作家或作品在国外的影响与声誉)B.接受者角度:渊源学(研究某个文学作品主题和形象的源头)C.媒介角度:媒介学(研究文学传播的媒介,如翻译、演出、评价、改编等)3.传播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传播研究适用的对象是国际文学交流史或国际文学关系史。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被传播者的传播过程和流转际遇。

以当代世界文学为对象的比较文学的传播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当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研究。

它可以是历史的、事后的研究,也可以是前瞻预测性的研究。

因此,传播研究对于推进、引导中外文学、世界文学的广泛传播和交流,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例证分析:《赵氏孤儿》在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翻译到欧洲,又从欧洲经过数次改编、演出后翻译回中国的过程,具体如下:1734年,欧洲启蒙时期,耶稣会玛若瑟译《赵氏孤儿》,付在《中国通志》内出版。

改本只译了宾白。

1741年,英国哈切特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出版,保留主要情节,抨击英国时政,意在揭露首相专权。

1755年,法国伏尔泰改编本《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中国孤儿》以《赵氏孤儿》为蓝本,同时参照了无名氏所作的《成吉思汗新传》和来华传教的冯秉正的《满洲人征服中国史》。

《中国孤儿》是为了颂扬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表现道义战胜暴力、智慧支配蛮勇的主题思想,正是为了突出这个主题,他才将屠岸贾改为成吉思汗,并根据三一律的要求,将《中国孤儿》中剧情发生的背景移到元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及世文学德语文学李永平老师考博书目导师笔记重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及世文学德语文学李永平老师考博书目导师笔记重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与世文学德语文学李永平老师考博参考书目导师笔记重点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院系(招生人数)专业(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101外国文学系(4)050108比较文学与世文学(2)01德语文学李永平①1006二外(英语)、1007二外(日语)、1008二外(俄语)、1010二外(法语)选一②2012德国文学史和文学理论③3005专业德语(德-汉互译)二、导师介绍李永平,博士生导师,1956年5月28日生于江苏南京,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担任中北欧研究室主任和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

主要从事德语文学研究,尤以德国近现代文学为重点。

主要学术论文有:《荷尔德林:重建神话世界》(2013),《谁是德意志精神的象征》(2013),《历史忧思与启蒙的冒险》(2012),《里尔克:生存即歌唱》(2012),《反抗中的绝望》(2010),《为何是荷尔德林?—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诗歌的对话》(2008),《回归与拯救》(2008),《倾听物的声音》(2005),《大地的委托—里尔克的后期诗歌》(2003),《里尔克后期诗歌中关于死亡的思考》(2000),《通向永恒之路—试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精神特征》(1999),《里尔克的诗歌之路》(1998),《里尔克的艺术难题:诗与物》(1990)等。

另有学术译著多种,其中主要有:《绝望与信心—论20世纪末的文学和艺术》(1992),《自然与精神的类比—诺瓦利斯的文体原则》(1999),《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2003),《诗与宗教》(2005)等。

1992年以论文《里尔克的艺术难题:诗与物》获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二等奖,2000年以论文《里尔克的诗歌之路》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成果三等奖。

自2012年迄今担任外文所创新工程项目“文学与大国兴衰之日耳曼现代性反思”首席研究员。

比较文学笔记

比较文学笔记

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伏尔泰:《论史诗》等著作中,首先提出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欧洲各民族史诗的意见。

中国的《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

莱辛《汉堡剧评》:不仅作了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方面的尝试,还探索了文学和艺术关系这类跨学科的问题。

歌德: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和《论德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源地在法国,1838年,维尔曼将其在巴黎大学的讲稿整理出版,在该书的序中,正式冠以“比较文学”这一术语。

比较文学学科形成的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克罗齐(1866-1952):“带着与比较文学公然为敌的独裁观念,在各种场合用种种不同的沉重打击来对付我们这门学科,并将它几乎打得个片甲不留。

”他的结论是:“看不出比较文学有成为一门学科的可能。

”1886年,第一本比较文学的理论著作——波斯奈特教授写的《比较文学》出版了;1887年,使比较文学占有“一席之地”的德国学者科赫创办的《比较文学杂志》出版了;1897年,由贝茨编收二千条索引组成的第一部资料工具书《比较文学目录初稿》发表了。

1897年,法国的里昂大学正式聘任戴克斯特(1865-1900)为第一位比较文学教授,使比较文学正式成为高等学校的一门独立学科。

法国比较文学大师梵·第根出版的第一本有理论、有方法的学科理论专著《比较文学论》,是对克罗齐等人的非难与攻击,回击最有力的一部论著。

指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越了国界的“各国文学”,研究各国文学影响的“事实联系”。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开篇指出,比较文学的处境岌岌可危,其突出的标志就是“未能确定清晰的研究内容与专门的研究方法”。

开始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比较文学的“危机”之争。

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他在批评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比较文学的性质与任务比较文学应该从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无论是有事实联系,还是没有事实联系,都应该将一切文学创作纳入到研究范畴当中。

自考《比较文学》复习笔记

自考《比较文学》复习笔记

《比较文学》复习笔记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名与实:“比较文学”作为专用术语,并具有了现代的文学研究意义上的内涵,是1827年法国著名批评家魏尔曼在巴黎大学讲学时开始使用的。

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英国著名文学教授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给予确定并使用的。

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名言:任何规定都同时是否定一样,比较文学不可能因为定义的束缚而停止发展。

第一节:比较文学ABC第二节:定义的多重建构法国学者率先提出过比较文学的定义,法国法。

基亚提出“比较文学并非比较。

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卡雷大力倡导研究文学间的“事实联系”,他指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品之间的关联,它格外注重被研究对象之间的事实联系。

梵。

第根总结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

起点,放送者:作家、著作、思想;到达点,接受者;经过的媒介者:传递者。

美国:亨利。

雷马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称为“美国学派”。

奥尔德里奇:比较文学是从超越一国民族文学的角度或者从与其他一门或几门知识学科的相互关联中,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

俄苏:比较文学被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代表维谢洛夫斯基。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和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杨周翰:主张对文学的主题、文学类型、文学潮流、批评和审美标准或诗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相互影响;把文学与其他文艺领域进行比较,研究其关系;在相互比较中发现一些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

钱钟书、季羡林、现任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

当前中国学者较为认同的另一种定义为: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第三节:学科的一般性质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概念主要有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考博参考书

比较文学考博参考书

比较文学考博参考书
以下是我推荐的几本比较文学考博参考书:
1. 《比较文学导论》- 作者:胡适
这本书是比较文学的经典导论,详细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适合考博学习前的入门阅读。

2. 《比较文学与文化理论》- 作者:陈年、许纯华
这本书探讨了比较文学与文化关系的理论问题,对于理解比较文学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有重要意义。

3.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作者:蔡乃文
这本书立足于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加深对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具有启发作用。

4. 《大陆文学批评史》- 作者:余光中
这本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大陆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和重要著作,对于理解中国大陆比较文学批评的传统和现状有帮助。

5. 《东亚比较文学研究》- 作者:童方言
这本书以东亚文化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东亚各国文学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对于比较东亚文学的学者有参考价值。

这些书籍涵盖了比较文学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比较文学领域。

当然,具体选择还要根据您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来确定。

比较文学笔记

比较文学笔记

一、比较文学建立的历史动因1、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浪潮。

2、全欧范围内掀起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及其研究。

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比较意识也开始觉醒。

二、比较文学的学派及其特点1、法国学派梵·第根(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提出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特点: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研究强调事实联系,考证方法一、比较文学建立的历史动因1、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浪潮。

2、全欧范围内掀起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及其研究。

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比较意识也开始觉醒。

二、比较文学的学派及其特点1、法国学派梵·第根(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提出放送者、递者、接受者特点: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研究强调事实联系,考证方法以跨民族和语言为前提2、美国学派 1958年9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在美国的教堂山举行第二届会,韦勒克在会上做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发言,即所美国学派挑战性的宣言。

特点:反叛性文学性学科交叉性研究3、中国学派特点:学科理论的新探索。

跨越东西方文化。

文学人类学新学科的建立。

翻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

三、各学派的研究方法1、法国学派影响研究方法-影响研究要求研究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文学交流中已经存在的客观联系,整理并分析发现的有着客观联系的材料,从文流传的起点寻找达到终点的迹象和媒介。

影响研究还研究影所产生的正作用、反影响和反负作用。

2、美国学派平行研究方法-平行比较从理论上把握文体、风格、主题、类型、题材、观念情趣等的可比性原则,不拘于连结接受参证之中,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两种不同语言的作品只要在以上方面有可比的,可以比出相近与差异的皆可行之以比较。

跨学科研究方法-研究文学跟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诸如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其他科学(自然科学)、宗教学之间的关系。

3、中国学派跨文化研究-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旨在超越文学的“表层的事实价值面”和“内在的意义追究”,迅速向“普遍的文化价值层面推进,使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比较文学考试重点

比较文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1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领域出现最早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名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

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凡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推测或判断均不属于影响研究范围,它强调纵向性和传承性。

2文类学:是专门研究文学类型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理论的分支学科,既探讨文学的类型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渊源流变过程,也研究比较各种文类在不同民族文学中各自的发展历史及特征。

3比较诗学:比较诗学是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比较研究。

泛指文艺理论以及批评,与诗无关。

它始于清末的王国维,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的种种方法和观点被广泛运用到比较诗学的研究上,既丰富了比较诗学的研究方法,又更加贴近诗学的"人学"本质。

4渊源学:研究文学作品中主题、题材、任务、情节、语言、风格等因素的来源。

这种研究以影响的接受者为基点探讨放送者的溯源研究,目的是揭示出一定的因果关系5.译介学:如今翻译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又称译介学。

以前是从媒介学出发,而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对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研究。

翻译是促成不同民族文学间发生影响的媒介方式之一,属于文字媒介。

6流传学:研究作家作品或一国文学在外国的成就,命运和影响,这种研究是从放送者出发研究接受者,是一种从源到流的探寻,有利于各国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影响。

7主题学:研究文学作品中内容的某些基本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中的表现方式和不同国家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既可以对某种题材,人物母题和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流传演变作历史的追寻,也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文学中类似题材,人物作平行研究8平行研究: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的研究,注重对象的文学性,注重比较不同名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本因素,它强调横向型和空间性。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一)影响研究(重视“同” )1 .流传学(放送→传播→接受)2 .渊源学(接受→传播→放送)3 .媒介学(传播媒介:人、环境、文字的媒介)( 二) 变异研究(重视“异” )1 .译介学(误读)2 .形象学(“他者” )3 .接受学(重视接受)(三)平行研究(重视“审美” )1 .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跨越性流变)2 .文类学3.比较诗学(四)历史类型学研究(前苏)(五)阐发研究(台湾大陆学者)◆跨学科的研究1.文学与艺术2.文学与宗教3.文学与社会科学4.文学与自然科学第一编绪论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1.比较文学的定义美国比较文学家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比较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文学加比较,而是以跨越为前提,以开放性为特征的。

)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2.民族文学:指的是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

它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民族的政治、社会、心理、语言等条件所决定,同时也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美学品格。

世界文学:包括中国文学之内的取得了经典地位的作品作家的总和。

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一、法国学派(影响研究)1.观点①提倡“影响研究”的方法;②崇尚实证,重视考据;③不重视作品的美学欣赏与文学批评;④在学科上,将比较文学困于纯文学范围之内,而在地域上则局限于欧洲,特别是西欧的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⑤提出“总体文学”一说2.代表人物:①梵第根a.出版《比较文学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法国文学的成就,阐述了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与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考博参考书目导师笔记重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考博参考书目导师笔记重点
社科院的考博英语满分 100 分,题型有阅读、翻译和写作等。社科院考博英语的整 体难度在各考博院校中还是比较高的,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 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 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玖伍,陆壹伍贰,玖叁伍, 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 社科院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 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育明 考博分校 资料来源: 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刘老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考博参考书目导师笔记重点
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
院系
专业
研究方向 导师
(招生人数)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01 英语、1002 日语、1003 俄语、1004
701 马克思主义
2、在职:在职考生人事档案、户口不转入社科院,毕业后回原单位就业。委托培
养博士研究生按在职类别办理。入学时需签订考生、委托培养单位、培养单位三方协议
书,毕业时按协议规定回委托培养单位工作。
考生在报考时应慎重选择考生类别,一旦选定原则上不能更改,考生因特殊情况需
更改的,应最晚于录取前向招生办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进行更改,过期一律不作更
朱佳木,男,汉族,1946 年 6 月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籍贯江苏南通,1970 年参加工作,197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毕业,大学学历,研究 员。1977 年 8 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胡乔木院长秘书。1981 年 8 月任陈云同志秘书(1982 年 2 月起担任陈云办公室负责人)。1999 年 7 月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中共党 史出版社社长。2000 年 12 月至今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 所原党组书记、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陈云生平与思想。

比较文学笔记知识点期末必背干货

比较文学笔记知识点期末必背干货

1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一种世界性的胸怀和国际化的视野,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性文学比较争辩。

它将各种具有跨越意义的文学现象之间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作为可比性的依据,以影响争辩、平行争辩、变异争辩为根本方法,提倡建立一种全球性公平多元、相互包涵的文学沟通与比较的对话平台和机制,从而最终推动各民族文学及世界文学走向一条和谐共生的进展之路。

〔名词解释可以自己整合〕2法国学者〔卡雷〕提出的“比较文学是不比较的”这个口号。

3为什么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定义会走上自我设限的偏狭道路?第一个缘由是当时学术界比照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猛烈质疑和挑战。

其次个缘由,是法国学者比照较文学学科科学性的理性反思与寻找。

第三个缘由,是法国中心主义,或者说是法国文化沙文主义导致了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特征。

〔第三个缘由重点〕4 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雷马克,韦勒克。

5《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一文。

在该文中雷马克言简意赅地提出了美国学派的根本定义:“比较文学争辩超越一国范围的文学,并争辩文学跟其它学问和信仰领域,诸如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其它科学、宗教等之间的关系。

简而言之,它把一国文学同另一国文学或几国文学进展比较,把文学和人类所表达的其它领域相比较。

”〔推断跨学科雷马克〕6实际的比较文学争辩中美国学者也同样总是流露出的民族主义倾向和西方中心主义倾向。

7比较文学经受了三个重要的学科理论阶段,即:一、欧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成形期;二、美洲阶段,比较文学的转型期;三、亚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拓展期。

8 法国学派代表人物:有巴登斯贝格、梵第根、布吕奈尔、基亚、卡雷。

9梵第根《比较文学论》〔1931〕一书在欧美比较文学理论进展史上具有不行无视的重要地位。

10把比较文学分为实证性影响争辩、类同性平行争辩〔含跨学科争辩〕、异质性变异争辩三大争辩领域。

11比较文学可比性:所谓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指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争辩中寻求同与异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争辩的最根本立足点和动身点。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 year.March比较文学复习重点比较文学(新〉复习題一. 填空题lx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正式兴起.最为突出的标志是。

2、最能代表中国比较文学勃兴之后的骄人成绩的.应推朱光潜的与的《谈艺录》O3、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这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之一.而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

4、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是介于两种或两种之间的学埋关系。

5、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是描..、O6、在一个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中.国别文学就是,两者可以互为描称。

7、世界文学是1827年在评论他自己的剧木的法译木时最早提出的。

8、比较文学研处的基点一一木体就是。

9、比较视域内质的最商层血用八个字來概述.就是与。

10、多元文化中的文学对话平台是指层而。

11、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的交叉研尤昴早是由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一文中提出來的。

12、是第一个比较文学学派。

13、誉舆学是从影响的发送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14、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最重要的特征是。

6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李达三提出中国学派乃,它遵循东方特有的折衷精神。

16、题材研究中应用昴多的是。

二. 名词解释1、国别文学厶民族文学3.总体文学4、世界文学5.比较视域氏对话平台7、汉学8.主题学沢总彖10.接受11、海外华文文学12、译介学三. 问答题1、中国比较文学的最早筋芽可以追溯到什么时代中国古代比较文学研处的主要特色是什么2、中国比较文学正式建立的突出标志是什么3、文化研尤有什么样的学科特征比较文学研尤的方法与文化研尤采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4、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有哪些5、为什么说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跨民族与跨学科是两个重要标识6、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涵盖了哪些类型7、什么是比较文学8、比较文学跨学科研处的三个规限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叶隽考博参考书目导师笔记重点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院系(招生人数)专业(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101外国文学系(4)050108比较文学与世文学(2)01德语文学叶隽①1006二外(英语)、1007二外(日语)、1008二外(俄语)、1010二外(法语)选一②2012德国文学史和文学理论③3005专业德语(德-汉互译)二、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柒,贰陆柒捌,伍叁柒,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

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

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

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

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

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

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

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三、社科院考博英语社科院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阅读、翻译和写作等。

社科院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在各考博院校中还是比较高的,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

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柒,贰陆柒捌,伍叁柒,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

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社科院考博英语一本通。

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考博词汇》,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最为权威的考博英语备考资料。

同时也得到了育明考博学员的肯定和证明,并且每年都会再版更新。

可以联系育明考博购买邮寄,或在全国各大书店及卓越亚马逊及当当网下单。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专注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考博英语及专业课课程辅导。

根植育明学校深厚的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辅导学员人数及辅导成绩连续多年稳居第一。

针对清华大学各专业的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包括:考博英语课程班、考博专业课课程班、申请制课程班、高端协议班。

历年考博课程班的通过率均超过80%。

四、考博专业课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

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

以下是育明教育考博课程的授课规划,整个授课规划由本专业博士生和组织设定,结合了考试命题的实际,借鉴了历届育明成功学员的复习计划和成功经验,是育明教育考博课程授课质量的保证和高录取率的基础。

考生们也可以借鉴这一复习规划来指导自己的备考。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深入解构核心参考书,建立知识理论体系框架并对重点知识章节和常见考点进行整合。

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

根据专业课老师讲解借鉴前辈经验最终形成学员的专属笔记。

第二阶段:专题整理和讲解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由专业课老师带领整理重要常考的学科专题,进行各个知识模块的深化和凝练。

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时事热点和出题人的论著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重要的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

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分析,预测有可能出现的题型和考察角度。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演练和讲解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真题的关联性,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

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绝密押题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

开展高强度模拟考试,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

结合最新的内部出题信息和导师信息进行高命中押题。

五、考博特别注意事项(一)关于招考类别:社科院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均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博士生,根据考生报考时的身份区分为非在职和在职两类。

1、非在职:非在职考生入学前(最迟在入学当年9月30日前)必须将人事档案转入社科院,且中途不得转出,毕业时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户口根据自愿的原则可迁入社科院。

2、在职:在职考生人事档案、户口不转入社科院,毕业后回原单位就业。

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按在职类别办理。

入学时需签订考生、委托培养单位、培养单位三方协议书,毕业时按协议规定回委托培养单位工作。

考生在报考时应慎重选择考生类别,一旦选定原则上不能更改,考生因特殊情况需更改的,应最晚于录取前向招生办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进行更改,过期一律不作更改。

因考生本人选择错误造成不能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此类研究生不是大家所谓的“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指的是利用周六日和寒暑假上课的研究生,现在除了极个别学校还招收极少量的在职研究生之外,绝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取缔了在职研究生。

想保留原职的考生可以选择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

定向培养研究生就医报销等费用按原工作单位的规定执行。

(二)关于考试科目及方式1、初试考试科目:①基础外语:英语、德语、日语、法语等,自己选一门或按照报考老师要求选一门。

自2015年起,社科院对博士生入学考试外语试卷进行改革,变更部分题型,侧重于联系实际考查考生的外语应用水平和能力。

变更涉及的科目包括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变更后的考题难度与以往一致。

变更后的题型如下:第一部分:词汇语法20分第二部分:阅读30分第三部分:7选5+写概述20分(10分+10分)A:7选5:1篇500-600词的文章,需在五个空白处填入相关内容,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从给出的7个选项中选择适当的5个。

每空2分,总分值为10分。

B:根据此文,写作1篇100-120词的概述。

总分值为10分。

第四部分:翻译(外译中+中译外)30分(15分+15分)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社科院的考博英语难度比较大,对词汇量的要求非常高,每一年有相当一批考生因为英语单科不过50分而受限。

考日语和俄语等要比考英语有优势,有其他语言功底的考生,可以选择考博日语或者考博俄语等语言。

②两门专业课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对于这两门专业课,大家应该找对参考书目、找好资料、加上合理的规划和到位的辅导,考博成功是没有问题的。

2、关于复试:复试采取面试或面试、笔试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

复试情况要看具体院系的具体安排,复试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

复试中还将参考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综合测评,判断考生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

在复试阶段还将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进行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等方面。

社科院各系还将向参加复试考生所在单位函调(或派人外调)考生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须加盖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或政工部门公章),全面审查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3、加试要求: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初试时需加试“政治理论”(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经典选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笔试)。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同等学力的考生考博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每一年都有成功的例子。

只要肯努力、资料齐全、辅导到位、规划合理,考博成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关于学制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不允许提前毕业。

在职博士研究生(不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如提前修满学分和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批准可提前1年毕业。

六、考博常见问题一、考博需要注意的五大事项1、目标明确。

确定了考博,第一件事是先确定报考学校和导师,不要再对考博的前景三心二意。

考博虽然不意味着成功,但至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特别是对于非名校毕业的硕士来说,考个名校博士肯定是得大于失。

不要同时准备两所学校,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2、复习时间六个月以上。

能拿到硕士学位再考博的,都差不到哪儿去,想要超越对手,时间是一个宝贵的因素。

复习时间越长,对考试内容的熟悉程度必然越深。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复习很短时间就能考博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

3、复习方法正确。

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

复习时一定要找到该校出题的规律,切不可到书店找一些资料搞题海战术,要知道,一门课程出到卷子上可能只有二道题,如果你有心把该校近五六年考博卷拿出来看一看,再把近几年的研究生的期末考试题拿来研究一下,估计你可以做出题老师了。

在这方面,外校学生一般会吃大亏,因为有些课程的题目是该校的特色题,且不谈题目你没看到过,就算是题目提前给你,你翻遍书店可能都找不到答案。

如果说考博有什么捷径的话,应该就在于此。

4、导师关系处理恰当,否则你面试、调剂时可能会有麻烦。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技能与导师的项目很对口,或者你在什么核心期刊上发表与导师的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那他肯定会同意你报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