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一、仰望天空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3、影子的隐秘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革尝试,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映照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在天空中,有一.种自然的挡光物——云,它变革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革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糊口。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
A.太阳黑子B.太阳风C.太阳耀斑2.在太阳的光球层上,有一些旋涡状的气流,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我们称之为太阳黑子的原因是()。
A.它本身是黑色的B.黑子本身并不黑,它的温度比周围要低一、二千摄氏度C.黑子本身并不黑,它的温度比周围要高一、二千摄氏度3.月球表面有些地方亮有些地方暗,这些比较暗的地方主要是()。
A.地势比较高的地方B.地势比较低的地方C.地势比较平的地方4.太阳、月球、火星三者距离地球最近的是()。
A.太阳B.火星C.月球5.以下关于太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太阳比月球离地球更近B.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星体C.太阳围绕着地球转动6.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为()。
A.月相B.月牙C.月亮7.以下关于月球、地球、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围绕地球旋转B.太阳围绕地球旋转C.太阳围绕月球旋转8.以下关于月球和太阳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比太阳大得多B.月球比太阳小得多C.月球和太阳差不多大9.太阳、地球和月球哪一个天体是最先形成的()。
A.太阳B.月球C.地球1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时最短。
A.中午B.下午C.上午1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相同种物体,影子的长短()。
A.可能相同B.一定相同C.一定不同12.日晷是利用了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
A.方向B.长度C.方向和长度1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物体在阳光下都能会有影子B.只有不透明的物体才会产生影子C.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朝向会发生变化14.我们发现正午时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朝向()。
A.偏东B.偏南C.偏西D.偏北15.我们把地球的大陆分成()大洲。
A.五B.六C.七16.与中国相邻的大洋是()。
A.北冰洋B.印度洋C.太平洋17.制作科学小报时要合理利用收集到的()。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实验报告实验十六:探究月球和太阳大小不同却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原因实验材料:观察纸筒、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纸片实验方法:1、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保待观察纸筒的位置不变。
2、在观察纸筒能观察到的范围内,选择小圆纸片的位置,并保持不变。
3、移动大圆纸片,观察大圆纸片移到多远距离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实验结果:物体距离观察位置越近,看起来越大,反之则看起来越小。
太阳距离地球比月亮距离地球远得多,所以看起来两者差不多。
实验十七:利用简易的日晷,观测阳光下物体影子实验材料:平板、和平板同样大小的观察纸片(画好同心圆、标注好方向)、小短杆、双面胶实验方法: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
要将纸板上的东南西北与实际观察环境的方向保待一致,这样记录的影子才是准确的。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小短杆应尽量保持竖直状态,不能倾斜,否则测量不准。
4、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间隔越短,影子变化记录会越精确。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结果: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十八: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照射角度的关系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桌子、活动手册实验方法:1、将圆柱放在桌子上。
2、用手电筒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照射木圆柱。
实验结果: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
实验十九: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源所照射物体摆放的关系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桌子实验方法:1、用手电筒分别照射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的侧面。
2、用笔和活动手册记录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在桌面上产生的不同的影子。
3、比较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产生影子的形状。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我们的身体时刻感受着周围环境的冷热,有时候觉得冷,有时候觉得热。
冷和热的程度用什么来测量呢?物体的冷热也总是在变化着:一杯热水会慢慢地变冷,而电水壶里的水又在慢慢地变热。
水冷到一定的程度会结成冰,而电水壶里的水烧开了,又会变成气冒出来。
是什么使物体的冷热以至形态发生了改变呢?这一切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太密切了,我们要好好地去观察和研究一下周围物体形态的变化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了。
摸一个物体,我们常常说它是冷的或是热的。
一个物体的冷热程度该怎样准确地表示呢?听听声音1温度和温度计如果有两杯水,哪杯是热的?哪杯是冷的?我们用手触摸能感觉得出来吗? 比较水的冷热桌上有四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我们先把两只手分别插入1杯、4别插入2号杯、3号杯,比较杯内水的冷热。
如果先比较2号杯和3号杯内水的冷热,然后再比较1号杯和4号杯内水的冷热,我们这两次对四杯水冷热程度的感觉一样吗?实际上,这四杯水的冷热是怎样的呢?我们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准确吗?可靠吗?人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准确地知道物体冷热程度的呢?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1234 观察温度计仔细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以及上面的刻度、标记和数字。
互相交流观察中的发现,说说自己看明白了什么。
提出观察中产生的问题。
观察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及玻璃泡上连着的细玻璃管。
常见的温度计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构造?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1. 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2. 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3. 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观察玻璃泡里装着的液体。
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使它变热,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
摄氏温度的读和写25摄氏度可以写成25℃,25℃读为25摄氏度。
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从不同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水和水蒸气》课件
水和水蒸气
现在我们来观察水蒸气 是怎么来的第 Nhomakorabea天(白天)
第三天(晚上)
第七天(白天)
第十天(晚上)
第十五天(白天)
容器里的水去哪里了?
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我们叫做蒸发。
小组讨论: 看到水蒸气了吗? 水蒸气有些什么特点?
水蒸气有哪些什么特点?
水蒸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 无味的气体。
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
温水
温水
冷玻璃片
热玻璃片
温水
温水
观察玻璃片上产生了什么现象?
看不见 什么
白汽
讨论:1.看不见的部分是什么? 2.白汽是怎样产生的?
水蒸气
白汽
(许许多多细小的水珠)
下节课见!
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7. 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8.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9.操作步骤:(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10.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1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12.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13.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14.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15.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16.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17.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18.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19.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0.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21.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一、填空。
(28分)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它可以用()来测量。
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
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状态。
水结冰时要向周围()热量。
3.我可以用()、()等方法加快冰的融化。
冰融化时向周围()了热量。
4.水能变成(),这个过程叫蒸发。
()能加快水的蒸发。
5.水在自然界同时有液态、()和()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促成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二、单项选择题。
(18分)1.可以用()方法准确的知道一杯水的温度。
A 用手触摸B 用温度计测量C 用口尝2.-8℃读作()A 8摄氏度B减8摄氏度C零下8摄氏度3.测量水温时,应用手拿温度计的()A 上端B 中间C 下端4.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从()来的。
A 从杯壁渗出来的。
B 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浸出来的。
C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
5.水变成水蒸气要向周围()热量。
A 吸收B放出 C 不吸收也不放出6.与水的蒸发快慢无关的是( )A 温度的高低B 是否有风C水的多少三、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小芳测量水温时把温度计拿出水面读数。
()2.用手捂温度计的玻璃泡,里面的液体会上升。
()3.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4.云、雾、露、霜都是由水变成的。
()5.液态的水降到0℃时就会凝固成冰。
()6.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7.冰不能直接变成水蒸气。
()8.我们看不水蒸气是因为它的微粒太小。
( )四、我的发现(8分)我认真观察过水和冰,我知道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五、简答。
(30分)1.下雨后地面有一些水洼,天晴了水洼里的水很快就会干,水到哪去了?答:2.小红在吃冰棍时发现冰棍下面有许多白雾,这是怎么回事?答:3.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却总是不会溢出,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怎么回事?一、填空1、温度、温度计、保持相平2、0、固体、散发3、阳光晒、手捂热、吸收4、水蒸气、加热5、气态、固态、温度的变化二、单项选择题1、B2、C3、A4、C5、B6、C三、判断题1、×2、√3、√4、√5、√6、√7、×8、√四、我发现答: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不同点:水是液体、会流动、柔软的、没有固定形态;冰是固体、有固定形态、坚硬的五、简答题1、水被出来的太阳蒸发成水蒸气,散布到空气中了。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天空》这一单元,对地球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但是,对于太阳和月球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
2.让学生建立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
2.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
2.实验材料:地球仪、月球仪、手电筒等。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区别。
2.呈现(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征。
实验一: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被手电筒照射到的部分,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实验二:用手电筒照射月球仪,观察月球仪上被手电筒照射到的部分,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自转和公转。
4.巩固(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基本特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2020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五、月球——地球的卫星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 ,它的引力是地球的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 ℃。
2.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河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面对这样的成就他说:“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3.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看到船身。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圆形。
4.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5.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七、地球——水的星球
(5)展示和交流。在交流时,介绍海报所表达的内容。
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000多万摄氏度。
3.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的八大行星(包含围绕行星转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4.太阳的直径是140万千米,按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木星是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个。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仰望天空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第一课1.太阳是一颗恒星,自身发光发热,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月球反射太阳光,不发光也不产生热,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着地球转。
2.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
3.理解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同。
4.韦恩图第二课1.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我们发现:一天中的影子上午长,中午短,下午长,会由长变短,再变长;影子的方向会像时钟一样顺时针转动,会由西北到北,再到东北。
2.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制作日晷排序:(1)根据太阳或指南针找方向。
(2)对准方向、平放纸板。
(3)在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4)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3.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由于太阳的位置是由低-高-低,所以影子的长短发生了“长→短→长”的变化;又由于太阳是东升到南,再到西,而影子的方向和太阳正好相反,所以影子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
第三课1.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光源、遮挡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光源发出光,光照射到屏上。
遮挡物挡住了一部分的光,这时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
2.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长短、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当我们改变光源的照射角度时,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发生变化。
当我们改变遮挡物的形状时,影子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影子的大小、方向、长短和形状都可以发生变化。
3.影子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多。
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皮影戏,科学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无影灯,让医生们在手术时不再受影子遮挡视线的困扰。
3.我们仰望天空,天空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云朵,有些像船,像老虎,像桌子,它们是天然的遮光物,当阳光撒下的时候,会在天然的接收屏(大地)上形成影子。
例如阴天,其实我们就都生活在云的影子里。
第四课1.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2.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月初是弧形的,月中是圆形的,然后又变成弧形的。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太阳、地球和月亮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1.仰望天空【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
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⑤月球会发“光”。
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月球——地球的卫星》PPT课件,共15页
二、判断题
6.2019年,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登陆,进一步揭开了月球背
面的神秘面纱。( √ )
7.太阳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
)
8.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地形我们把它叫做环形山。( √ )
9.太阳和月球都会发光,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 ) 10.月球表面黑暗的部分是“月海”,说明月球上分布着许多海洋。( × )
实验指导
(播放资源 模拟制造环形山)
任务三
记录环形山模拟实验后的“月球表面”
交流:这些各种类型的“环形山”图形,是如何形成的?
任务四
你对月球还有新的探索问题吗?
月球的影响
(播放资源 原来月亮对地球这么重要)
练习
将月球信息填写在活动手册第1课的韦恩图中。
练一练
一、选择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任务二
阅读并整理“月球小档案”
将自己感兴趣的月球信息, 列入你的月球小档案。
任务二
阅读并整理“月球小档案”
月球小档案 年龄:约45亿年 直径:约3500千米 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
任务二
阅读并整理“月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档案”
我的月球小档案 1. 2. 3. 4. 5. ……
任务三
模拟制作环形山
1.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的? 2.猜想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 3.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如何来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5.月球——地球的卫星
思考
星际移民
月球上是距离地 球最近的天体, 它适合人类居住 吗?
思考
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月球
月球上还有哪些秘 密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单元第4课 月相变化的规律
缺变化的各种形状叫__月__相__。其变化的规律是上半月 由__缺__到__圆__(填“由圆到缺”或“由缺到圆” ),亮面 偏__右__(填“左”或“右”);下半月_由__圆__到__缺_(填 “由圆到缺”或“由缺到圆”),亮面偏__左__(填 “左”或“右” )。
我们已经知道了月 相会变化,那么月相的 变化有什么规律?
探索研讨 活动一:观察月相图
图中的月相,哪 些是你们曾观察到的? 哪些是没有观察到的?
观察手中 的卡片,和同 学们说一说你 的发现。
活动二:给月相排序
给月相图片排序, 要求排序情况符合实 际生活的观察。
提示:先分大类,按照月初、月中、月末的时间划分为 三大类。
初一的月相叫新月,十五的月相叫满月
2.人们对不同的月相有着不同的称呼,农历初一
的月相被称为( A )。
A.新月
B.望月
C.圆月
3.( A )这天我们看不见月相。
A.农历每月初一
农历初一这天月相是基
B.农历每月十五 本上全暗的,所以我们看不见
月相。研究月相变化规律时,
C.农历每月二十三 按农历日期更加方便。
月相变化的规律
指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你知道什么是月相吗?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 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 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 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 变化,叫做月相。
月相是天文学 中对于地球上看到 的月球被太阳照明 部分的称呼。Fra bibliotek情境导入
月球和太阳相比有什么不同?
月球有月相,太阳没有。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教科版科学3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满分:100 时间:40分钟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 太阳和月球共有的特点是:它们的形状都是()。
【答案】球体【解析】【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表面有环形山、自身不会发光、是一个球体,太阳会发光发热、是一个球体。
2.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答案】日晷【解析】【详解】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它是通过观察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来计量时间。
3. 太阳高度越高,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_________;太阳高度越低,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________。
【答案】(1). 短(2). 长4. 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
【答案】月相【解析】【详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
5.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_________,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
【答案】天然卫星【解析】【详解】地球的卫星分为人造卫星和天然卫星,而月球是在地球基本形态的初期就形成的,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6. 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_____的,地是_____的。
【答案】(1). 圆(2). 方7. 地球上能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是因为有丰富的(),保证动植物呼吸的空气,和适宜生存的温度环境。
【答案】液态水【解析】【详解】地球上能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是因为有丰富的液态水,保证动植物呼吸的空气,和适宜生存的温度环境。
人和动植物能正常呼吸,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
8. 在收集和选用资料做主题海报时,需要经历确定资料来源,判断资料的( ),比较资料、选用资料等步骤。
【答案】科学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制作地球主题海报,只有将积累的经验与新发现巧妙地结合起来,才可能在设计时获得良好的结果。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Unit Three: The Sun。
Earth。
and MoonLesson One:1.The Sun is a star that emits light and heat。
providing Earth with light and warmth。
The Moon reflects sunlight。
does not emit light or heat。
and is Earth's satellite。
orbiting around it.2.The Sun and Moon are both spherical。
but their surfaces are different.3.Understanding that the distance een the Sun。
Moon。
and Earth is different.4.Wayne's diagram.Lesson Two:1.Throughout the day。
under the sunlight。
the length and n of an object's shadow changes in a certain pattern。
We notice thatthe shadow is long in the morning。
short at noon。
long again in the afternoon。
and changes from long to short to long again。
The n of the shadow rotates clockwise like a clock。
from northwest to north。
then to northeast.2.The sundial is an ancient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time。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作业设计
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研究三个天体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观察活动、模拟实验、制作海报等方式认识三个天体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锻炼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享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强调建构科学模型。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知道一天之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分一定的规律。
知道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知道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知道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
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知道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能通过观察比较图片的方式获取天体信息,并描述天体的外部特征。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推理、论证实验猜想。
能使用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模拟实验结果。
能在一天之中坚持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制作和使用简易日晷。
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加工、筛选和整理资料。
能利用维恩图收集、整理、对比两个天体的信息特征。
能通过模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根据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能意识到与其他星球相比较,地球是十分特别的星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地球。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背景。
2.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4.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5.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仰望天空基础性作业()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A.月球B.太阳C.太阳和月球都是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单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资料
1.物质之所以存在三种状态,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运动的方式不同。
2.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3.将固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会熔化成液体。
温度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3.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是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4..水沸腾的温度100℃?水结冰的温度0℃?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温度计
1.温度计的构造: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2.温度计设计的原理: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了不同的温度计。
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
择合适的温度计
4.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
5.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6.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等,
7.一般的室内温度计量程:—15℃~100℃,测量的最小刻度是1℃。
8.零上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高,零下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低
9.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前面加
—表示零下。
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10.拿到一支温度计,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
(1).它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
(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3).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度?
11.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
12.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13.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用水银代替酒精,克服了酒精温度计不能测量高温
物体的缺点。
14.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休斯制成了我们今天常用的摄氏温度计.温度在0---100度之间,
15.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
体温计
1.体温计:专门用来测定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
2.由于人的体温变化有一定的范围,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
3.体温计每1℃细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一刻度表示℃.
4.人的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超过这个温度就是发热。
5.英国医生阿乐伯特为了测定人体的温度,发明了体温计。
6.测量体温的方法:
(1)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
(2).将体温计置於腋下最顶端,水银端和腋下的皮肤紧密接触并夹紧,以免脱位或掉落。
(3).测量5-10分钟。
(4).取出体温计,读取温度数据
水蒸发
1.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热量的得到或失去)。
2.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
(1).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
(2).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3.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差不多,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4.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隔化成液态的水;
5.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6.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一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
7.水会变成水蒸气跑入空气中。
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因而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
的水蒸气。
8.一天中,最容易看到露珠和雾的时间是早晨,霜和雪一般出现在深秋的早晨和寒冷的冬天。
9.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简答题
1.水在什么温度会结冰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是温度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2.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水蒸气?
水在平常温度下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3.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温度、接触面积和空气的流动(风)。
4.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有哪些?
利用水分蒸发:晒盐、晒衣服。
防止水分蒸发:给瓜果套上保鲜膜、给脸涂上保湿霜。
5.怎样让衣服干得更快?
先把衣服水大部分拧干,然后撑开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
6.为什么人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衣服,就容易感冒?
人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衣服就容易感冒是由于水分蒸发时会带走身体的热量,使人免疫力下降了。
所以人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衣服,就容易感冒。
7.夏天在地上洒水或放一些冰块都能起到降温的作用,其原因分别是什么?哪一个效率更好为什么
原因是水和冰块能能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水的效率好些。
因为水洒在地上接触面积大一些。
8.、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一直流不完,而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这是为什么?
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云随风飘动,空气托不住时,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或雪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直接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有的汇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
水就是这样以不同的形态在天空、陆地、海洋之间循环流动的。
冰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
4.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5.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6.加快冰融化的方法:加热、在太阳下晒、用手捂
7.让冰棍化得慢的方法:放在冰箱里,放在被子里。
8.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9.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10..向冰里加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11.冰和水的比较:
简答题
1.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从哪儿来的?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2.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玻璃杯壁上出现一层冰霜。
因为冰中放盐后使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玻璃杯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
(大约在-7℃左右。
)
3.冰在什么情况下会融化成水?
冰在环境温度高于0℃时会融化成水。
4.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冰糕会“出汗”
这是因为装冰糕的塑料袋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在它上面形成了小水滴。
5.冬天人穿棉衣觉得暖和,夏天用棉被包着冰棒,冰棒不融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因为棉衣和棉被本身是不会产生热,它能起到的是保温的作用,既可以阻止热量散失,又可以阴止热量进入。
所以冬天人穿棉衣觉得暖和,夏天用棉被包着冰棒,冰棒不融化。
名词解释
1.蒸发: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2.凝结: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3.融化: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
4.云: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高空
5.雾: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低空
6.露:水蒸气遇到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7.霜: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8.雪: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