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教案数学人教版6篇
四年级上册教案数学人教版6篇四年级上册教案数学人教版篇1教学目的:(一)学问方面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把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力量方面1.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及观看力。
2.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力量。
(三)德育方面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预备:投影片、直尺。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填空(投影出示)(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初步熟悉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觉了什么?(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1000÷10= 100÷10= 10÷10= 1÷10=(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
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1)填写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2)出示米尺教具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依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争论,然后找同学答复,教师板书:[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肯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争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的1.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根底上,会进展简单的名数改写.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才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纯熟的进展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教学难点纯熟的进展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第一课时课题:平行四边形分类、平行四边形、梯形特征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分类、关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课文第70页的例1〕教学目的:1、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1.出示校园图〔70页〕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
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3.小组交流: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
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的1.使学生简单理解计算工具的开展,包括结绳计数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开展史。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1一、教学内容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例4、例5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4(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2、教学例5出示例题,独立解答(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篇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一、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情况分析1、班级概况:四年级现有人数为40人,大多数学生偏远的农村,这些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多人。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展计算。
2.会用邻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进展估算,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3.能利用计算器探究计算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探究的过程中,敢于提出疑问,愿意对数学问题进展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感知数学是有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利用临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估算的才能。
2.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展探究的才能。
教学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常规积累运用加减、乘除关系,用计算器验算392-279=123364×72=45682689÷45=34837+2689=3416独立操作交流方法答案既复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又对加减乘除关系进展运用。
一、开放引入〔一〕监控选择题1.理解题意2.计算器的演示过程展示补充图示的算图,让学生学会看图示。
小结:灵敏使用计算器独立考虑讨论交流针对学生上学期使用计算器遇到的问题进展回忆、反思,进一步明确算图的意义和计算器的灵敏运用。
二、核心推进〔一〕用计算器计算4____+5237+2705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才能又快又对?先估再算〔二〕乘除法计算尝试用计算器计算小结:先估后算独立操作过程中发现方法尝试练习交流反响在经历学生的自主学习后,由学生的资,发现总结方法。
尝试用刚刚的方法自主学习乘除法混合运算。
三、灵敏运用〔一〕使用计算器计算找规律书p7T2小结规律〔二〕找规律〔1〕5×7=55×7=555×7=5555×7=〔2〕9876543×9+1987654×9+298765×9+39876×9+4根据上面的发现,直接写答案。
55555×7=555555×7=5555555×7=987×9+598×9+69×9+7小结:观察发现规律独立记录本记录考虑发现交流反响独立练习同桌讨论、交流生独立练习让学生通过已有计算器操作经历,操作中掌握方法,并不断观察,从操作到自主写出答案,发现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一、教材分析^p“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推理是三角形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三个角、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打下根底。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进展复习,随后教材中创设了一个有趣的动态情境,导入了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内角和”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验证,教学中安排了3个活动,通过这3个活动体验“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和性质的探究过程。
二、学情分析^p有的学生可能从各种渠道已经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有所理解,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数学活动体验,理解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的掌握更深入。
经过不断的课改实验,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才能。
他们喜欢在理论中感悟,在理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数学产生了浓重的兴趣。
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直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
2.才能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才能和探究才能,并且可以进展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三、教学方法浸透猜测——验证——结论——应用——拓展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究并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在理论活动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开展和应用的全过程,会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探究和验证性质的过程。
四、教具学具三角板、量角器、剪刀、白纸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醒课题1、师:同学们,猜猜它是谁?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几何图形)三角形(板书) 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生答复。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课文第37-38页的内容,“做一做”)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_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_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
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
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5篇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5篇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1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例4、例5,课本第6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3、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下列习题:12÷4+25400-20×16213÷(102-99)(120-63)×45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订正。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4。
出示例4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所提的问题: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2)自主探索教师提示学生试着用线段图来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3)合作交流①指名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②教师引导分析,画图讲解,让学生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
③探讨:为何表示“45只”的那一段要用虚线表示?(4)即时练习。
指导完成课本第5页“议一议”全班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表示“多45只”的那一段要用实线表示。
2、教学例5出示例5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合作交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什么?三、巩固练习。
引导完成第6页课堂活动中的习题。
四、全课小结。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8页第5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2教材内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2024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1第9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第3题,“练习二十一”第9~11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正确地测量角的度数,会画已知度数的角。
2.进一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含义,会画垂线。
3.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关于图形的知识。
难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在本册教材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1)组织学生翻阅教材中第3、5单元的内容,在小组中相互交流(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3)各小组汇报各自整理的知识要点。
用投影仪展示各小组整理的结果,并选派代表汇报。
(4)评议各小组的汇报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1)直线、射线、线段。
(2)角。
记作:∠1(3)垂直与平行。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练习指导1.把下面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15° 38° 91° 89° 178° 63°115° 138° 19° 179° 128° 75°2.已知∠1=75,求∠2、∠3和∠4的度数。
3.用一副三角尺画出下面度数的角。
你会画吗?15° 75° 105° 150°4.教材第110页第3题。
小组中议一议,在适当的空格内填上“√”,再说一说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2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2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的数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探索,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的计算原理。
2、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的计算方法。
3、结合练习中的有关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难点:积末尾的“0”比因数末尾的“0”的多的情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1、让学生回忆本学期的秋游,简要的说一说2、引入光明小学也去秋游,引入主题图。
3、教学例1的每一小题。
①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学生列式计算,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②出示“10人要多少钱?”要求学生列式,并四个小组讨论:等于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③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出示修改后的第二小题①坐碰碰车每人3元,2人要多少钱?学生列式计算,说出表示几个几是多少,教师用电脑演示用算珠演算的过程。
②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学生列式:3×20=,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并要求用算珠来计算。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用算珠来计算的过程。
③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0人要多少钱?学生列式:3×200=,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并要求用算珠来计算。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用算珠来计算的过程。
5、把3道算式板书一起,提出要求:观察这3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加以引导:你用了什么乘法口诀?乘完后在哪里添“0”?你是根据什么来添“0”的?从而总结出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计算方法:先按表内乘法计算,然后根据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二、课堂练习1、基础练习20×7=200 ×7=20xx ×7=20 ×4=40 ×6=60 ×8=600 ×5=500 ×4=500 ×8=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先问用了什么乘法口诀,再问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最后一行的题目结果出示时,把添上的“0”用红色标出,在做完题目后反问学生:为什么这里的“0”有不同的颜色,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有的“0”是在做表内乘法时产生的,并非全是添上去的“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6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6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白纸、画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一)听故事《记数方法》师问:同学们第一次来到学校的录播室,你们的心情如何?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和我们一起度过这堂课,他是谁呢?一起看看课件出示图片(聪聪)问:一起大声喊出他的名字!课件播放小精灵录音:谢谢新昌三小四(3)班的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几个故事想讲给你们听,你们想听吗?生:想课件出示图片(远古时代的人们图片)聪聪录音问:你见过这样的人吗?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
他们是怎样来记录数字的呢?请听我给你们带来的第一个故事:《记数方法》(播放课件)师:故事中介绍古时候人们几种记数方法?(板书: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二、讲解新授,增添新趣(一)小小设计师(1)师:同学们如果你生活在远古时代,你还没有学数字,那么你会用如何记录你的数字呢?请拿出你手中的画笔来试一试吧?(学生动手操作)(2)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二)介绍数字的产生师: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些记数符号就叫做(板书:数字)(1)介绍巴比伦数字(课件播放)师:巴比伦数字由一些好似小箭头来表示数字,一个小箭头代表数字1,两个小箭头代表数字2,三个小箭头代表数字3……这样记数方便吗?为什么?(2)介绍中国数字(课件播放)师:我们中国则是用好似小棒的小竖线来表示数字1、2、3、4、5,那么6是不是就写六根小竖线呢?(课件播放)当满了5时,就换1根横线代表5,横线下画一根竖线就代表6,画两根竖线就代表7……(3)介绍罗马数字(课件播放)师:这又是哪国数字呢?哦!原来是罗马数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9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9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9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 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已有了一定的根底,但是其思维才能尚停留在形象化和外表化,对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络也不能灵敏运用,所以在教学时,老师应做好课前准备,让学生提早理解烙饼的方法和时间。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才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学重点:熟悉所学实际测量的知识,能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根本练习口算。
P.145页口算〔四〕。
二、复习指导1.实际测量的有关知识〔1〕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测量地面上较远的两点间的间隔时,应先测定一条直线。
怎样做才能测定这条直线呢?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再让学生看P.86页的插图及怎样做的步骤。
〔2〕在进展步测时,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
怎样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呢?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让学生看P.87页怎样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
〔3〕学生独立做练习二十第7题。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优质的教案会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课堂的情况,为了记录下自己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一定要认真写教案。
以下是精心为您推荐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01页例2,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十九第5~8题。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相关估算。
2.在尝试练习中掌握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具体的数量关系。
3.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现象,并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对数学的认识。
主题图片、视频展示台等。
一、创设情景、回顾知识1.口算:80÷490÷30800÷20 120÷4540÷903200÷802.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省略千位、百位后面的尾数)3.估算:79÷459×42 183÷6310×194.提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该怎样估算?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估算除法。
二、独立尝试、合作研究1.出示例2主题图:从重庆出发,普通客船每时行20km,大约( )时可以行207km。
口头列式并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要点:将207km看作200km,200÷20=10(时)2.出示例2第一组信息。
提出问题,连贯的说一说条件和问题。
从重庆到三峡大坝全长624km,如果乘坐普通客船每时行23km,去三峡大坝大约需要多少时?(1)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要点:624里有几个23就要行几时(为小结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作好铺垫)。
(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要点:可以把624看成600,把23看成20,再口算。
也可以把624看成620,把23看成20,再口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并板书。
624÷23≈30(时) 624÷23≈31(时) 600÷20=30620÷20=313.独立尝试练习,例2第二组信息。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认识十进位制教学目标:1. 了解十进位制的概念和运用;2. 掌握0-10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3. 能够将十进位制数转换为阿拉伯数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数字卡片;3.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示范读出每个数字的名称,并让学生跟读;2.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规律,思考数字与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新知讲解(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上的示例,向学生介绍十进位制的概念和运用;2. 解释十进位制的含义,数字位数的意义以及数字的排列规则;3. 引导学生研究0-100的数的写法和读法,重点讲解几个特殊的数字读法。
三、拓展练习(20分钟)1. 学生进行数的读写练习,教师巡回检查并及时纠正错误;2. 出示一些数字的阿拉伯数字,要求学生能够快速读出对应的数;3. 给学生一些数字,让他们把这些数转换为阿拉伯数字,并核对答案。
四、巩固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对十进位制的概念和运用进行总结;2. 随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十进位制的理解程度;3. 课堂小结,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小数卡片,用来玩数字转换的游戏;2. 学生可以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数字,尝试用中文和阿拉伯数字进行对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十进位制的概念和运用,能够读出0-100的数并将其转换为阿拉伯数字。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
但在拓展练习的环节中,有部分学生对于特殊读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巩固。
下节课将继续巩固和扩展相关知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五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五篇教学设计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正确地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2.学生经历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多个数的大小。
教学工具四年级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知识铺垫(一)复习亿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填空。
(1) 8200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它与720101的位数 ( ) (相同或不相同)。
(2) 10101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3) 34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56 ○ 1280 2010 ○ 10205693 ○ 5297 8064 ○ 80463.引导学生口答: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1)先看有几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如果位数相同,那就看左起第一位,如果左起第一位相同,就看第二位,依此类推。
二、合作探究,教学新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幅圆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
五千年的人文创造和天开万物造就的自然景观为我们留下了景象骄人、数量繁多的名胜古迹,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艺术,招徕各国游客,因此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有课来到我国旅游。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学生复习条形统计图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栽了蒜苗,还记录了它在15天内生长情况的数据,昨天,大家把自己栽种蒜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制成条形统计图,举在手里,展示一下。
展示一学生的条形统计图生汇报图中数据2、提出问题,学生探究作图师:如果我们还想了解它从第3天到第15天整个的生长变化的情况,该怎么画呢?老师这有几种统计图,请你仔细观察,看哪一种更合适。
(师出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生任选其一。
能不能在你作的条形统计图上作一些修改或补充,把它变成这种统计图呢?学生在小组内先讨论,再在图上试一试。
学生作图后展示,汇报作了哪些修改,表示什么意思?3、生成新知,揭示课题师抓住学生将条形上的点连线,对比评价,选择优秀的作品,用多媒体演示由条形统计图演变为折线统计图(描点,连线)的过程提醒同学们:变成真正的折线统计图还要把原有的条形统计图擦掉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二、读折线统计图,体会特点1、读点师:图中的点表示什么呢?生说点的意义,(课件显示并标数量)2、读趋势,师:同学们都读出了点所表示的数量(板书数量),由点连成的线呢?生说表示蒜苗从矮长到高的生长趋势。
读局部趋势,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快,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慢(板书趋势)3、估计根据这一趋势请你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4、预测预测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三、独立制图。
师:我们会读折线统计图了,那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怎么画呢?出示笑笑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你能将它制成折线统计图么?学生独立绘制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折线图汇报评价说说图中的信息对比自己与笑笑的蒜苗生长趋势,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四、运用延伸1、出示北京地区20xx年5月新增病人的统计图(1)从上图中你能说说“非典”新增病人的变化趋势吗?(2)你能与同学说说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吗?2、出示小玲家室内气温的变化统计图(1)小玲每隔()时测量一次气温(2)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一、教学内容1、亿以内数的认识。
2、十进制计数法。
3、亿以上数的认识。
4、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例题的编排增加了一些衔接语,使内容更具连贯性;还注意体现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尽量为教学提供一定的引导。
2、读数、写数例题的编排更具层次性,强调分级读、写数的好处;对大数的读法、写法法则,以学生讨论、探究、填空的形式加以显示。
3、增加了将一个数写成扩展式的例题。
用不同形式来认识数,也为中学学习科学记数法做一定铺垫。
4、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分别安排例题教学,以避免学生将二者混淆。
5、计算工具的发展原来是阅读资料,现将其作为正文,以连环画形式,配以简要的文字,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历程。
随后单独介绍了算盘、计算器。
6、增加了“你知道吗”的版块,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至六个。
主要围绕:对一亿的感知、数的分级、非位置制计数方法、记数符号的来历、位置制计数方法、计算器特殊按键的介绍等进行,丰富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充分体会阿拉伯数字的特点和十进制计数法的优势。
7、新增了“整理和复习”。
三、具体内容(一)亿以内数的认识1、例1:认识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首先通过呈现北京市的人口数,说明学习比万大的数的必要性。
然后借助计数器,利用动态拨珠的形式,在原有的计数单位的基础上,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并让学生初步感知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在有了计数单位后,简要说明了用数字表示数的方法,由此引出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并让学生结合北京市人口数,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材的特点:这一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
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一、本班学生状况:二、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三、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四、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五、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六、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七、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八、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九、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十、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十一、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二、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十三、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十四、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十五、四、本册内容的重点、十六、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
六、主要教具、学具: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
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
如:1.多位数计数器2.多级数位顺序表3.计算器4.算盘5.用硬纸条做的角和平行四边形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七、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
2、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臵,使学生切实周围,也可以采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
3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
4要揭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掌握新的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八、本册内容的课时及课时划分: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的规定,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一、大数的认识(11课时)1亿有多大?………………………………………1课时二、角的度量(4课时)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2.笔算除法……………………………… 1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课时六、统计(3课时)你寄过贺卡吗?………………………………… 1课时七、数学广角(4课时)八、总复习(5课时)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
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
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
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
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边汇报边整理成数位顺序表:(略)3.计数方法: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在数位顺序表上补充数位。
5.数的组成:在中8在十万位,表示8个万,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6.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臵叫做数位。
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7.练一练:(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
(指名读,全班读。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分小组读一读本小组成员收集的信息数据。
)四、数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数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读呢?24961.学生试读。
2.全班交流。
(1)在出现不同答案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明理由。
教师适当点拨,指正。
(2)把每个数的读法用汉字记录下来,开展小组讨论:读数时有哪些规则?(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修正,最后进行归纳: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试一试:读出下面各数。
569000 24600 708000(5)向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取经,看怎样读起来更方便?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方法:数出最高位后,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可以进一步询问:为什么用虚线隔开呢?)标上数位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