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进程的定义
操作系统创建进程的流程

操作系统创建进程的流程一、引言在计算机科学中,进程是指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一个程序实例。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和控制进程的创建、执行和终止。
进程的创建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操作系统创建进程的流程。
二、进程的定义进程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一个程序实例,它具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和执行环境。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标识符(PID)和状态,可以并发地执行不同的任务。
三、进程的创建流程操作系统创建进程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程序加载:首先,操作系统需要将要执行的程序从存储介质(如硬盘)加载到内存中。
这涉及到磁盘读取和内存分配等操作。
2. 内存分配:在将程序加载到内存中后,操作系统需要为新进程分配一块独立的内存空间。
这样,进程就可以在自己的地址空间中执行,而不会与其他进程相互干扰。
3. 上下文切换:在为新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后,操作系统需要保存当前进程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程序计数器、寄存器等。
然后,操作系统将控制权转移到新进程,开始执行它的代码。
4. 初始化:新进程开始执行后,操作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初始化。
这包括设置进程的状态、打开文件描述符、建立与其他进程的通信等。
5. 执行程序:一旦新进程被初始化,操作系统就会开始执行该进程的代码。
进程可以执行一系列指令,访问内存和设备资源,并进行各种计算和操作。
6. 进程调度:在多任务环境下,操作系统需要合理地调度进程的执行顺序。
进程调度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策略来选择下一个要执行的进程,如时间片轮转、优先级调度等。
7. 进程终止:当进程完成其任务或发生错误时,操作系统会终止该进程的执行。
在终止进程之前,操作系统会释放进程占用的内存和资源,并通知其他相关进程。
四、进程控制块(PCB)操作系统创建进程时,会为每个进程分配一个进程控制块(PCB),用于保存进程的相关信息。
PCB包括进程的标识符、状态、优先级、程序计数器、寄存器、内存分配信息等。
PCB的存在使得操作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进程的创建、执行和终止。
哈工大操作系统读书笔记

哈工大操作系统读书笔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中,操作系统是我们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
为了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我认真阅读了相关教材,并做了一些笔记。
一、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1. 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管理用户程序运行,提供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开发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
2. 操作系统功能: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以及用户界面。
二、处理机管理1. 进程的定义: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2. 进程的状态:包括新建、就绪、运行和阻塞四种状态。
3. 进程控制块PCB:用于描述进程的基本信息和运行状态。
4. 进程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等。
三、存储管理1. 内存分配方式:包括固定分区、可变分区、分页和分段。
2. 内存置换算法:包括先进先出、最近最少使用、最佳置换算法等。
3. 虚拟内存的概念:通过将内存和外存统一管理,为用户提供一个比实际内存大得多的虚拟内存空间。
四、文件管理1. 文件系统的概念: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存储文件信息的软件部分。
2. 文件的分类:按性质分为系统文件和用户文件;按内容分为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按存储方式分为顺序文件和随机文件。
3. 文件的访问方式:包括顺序访问和随机访问。
五、设备管理1. 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与硬件设备交互的接口,负责设备的初始化和释放、设备的读写操作以及设备的状态查询等。
2. 缓冲技术的概念:缓冲技术是解决I/O设备速度与CPU速度不匹配问题的一种方法,通过在内存中开辟一块缓冲区,暂时存放输入输出数据,以实现数据的同步传输。
3. 设备分配与回收:设备分配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哪些进程可以使用哪些设备,并满足设备的互斥使用和独立性等约束条件;设备回收的任务是在进程终止时,将设备的使用权收回并重新分配给其他进程使用。
操作系统课件 第2章 进程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对于具有下述四条语句的程序段: S1: a∶=x+2 S2: b∶=y+4 S3: c∶=a+b S4: d∶=c+b 请画出前趋关系图。
S1 S3 S2 S4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2.2 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
1) 间断性 相互制约性)-后面的模块等待前面的模块 间断性(相互制约性 - 相互制约性 传来的结果,然后才执行(如打印模块等待 计算模块完成)。走走停停。 2) 失去封闭性 :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将由多个程序来改变, 致使程序的运行已失去了封闭性。 结果是一个程序运行时会受到另一个程序的 结果是 影响。 3) 不可再现性 :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失去了封 闭性,也将导致失去其可再现性
第二பைடு நூலகம் 进 程 管 理
新进程
接纳
就绪 时间片完 I/O完成 进程调度
阻塞 I/O请求
执行
完成
结束
图 2-5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及其转换
(教材讲5种)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作业调度
作业后备队列
阻塞队列
外存
进程就绪队列
一些 阻塞队列
内存
处理器 (CPU)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3.7五状态 五状态进程模型 五状态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3.4进程与程序的区别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
程序是静态的, 1)程序是静态的 进程是动态的; 是根本区别) 1)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动态的;(是根本区别) 程序是有序代码的集合;进程是程序的执行。 程序是有序代码的集合;进程是程序的执行。 2)进程和程序不是一一对应的 2)进程和程序不是一一对应的 ; • 一个程序可对应多个进程 即多个进程可执行同一程序 ; 一个程序可对应多个进程,即多个进程可执行同一程序 • 一个进程可以执行一个或几个程序 3)进程是暂时的 程序的永久的:进程是一个状态变化的过程, 进程是暂时的, 3)进程是暂时的,程序的永久的:进程是一个状态变化的过程, 程序可长久保存。 程序可长久保存。 4)进程与程序的组成不同 进程的组成包括程序、 进程与程序的组成不同: 4)进程与程序的组成不同:进程的组成包括程序、数据和进程 控制块(即进程状态信息)。 控制块(即进程状态信息)。 5)进程具有创建其他进程的功能 而程序没有。 进程具有创建其他进程的功能, 5)进程具有创建其他进程的功能,而程序没有。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

02
最短作业优先(SJF):优先调度预计运行时 间最短的进程。
03
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RTF):优先调度剩余 时间最短的进程。
04
优先级调度:根据进程的优先级进行调度。
死锁的产生与预防
死锁的产生
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在无限期地等待对方释放资源的现象。产生死锁的原因包括资源分配不当、 请求和保持、环路等待等。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
• 进程管理概述 • 进程的同步与通信 • 进程调度与死锁 • 进程的并发控制 • 进程管理的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趋势与挑战
01
进程管理概述
进程的定义与特点
01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具有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和制 约性。
02
进程拥有独立的内存空间,执行过程中不受其他进程干扰。
03
进程是系统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能够充分利用系统 资源进行高效计算。
进程同步的机制
进程同步的机制主要包括信号量机制、消息传递机制和共享内存机制等。这些 机制通过不同的方式协调进程的执行顺序,以实现进程间的有效协作。
信号量机制
信号量的概念
信号量是一个整数值,用于表示系统资源或临界资源的数量 。信号量可以用来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以避免多个进程 同时访问导致的数据不一致问题。
消息传递的机制
消息传递的机制包括发送和接收操作。发送操作将消息发送给目标进程,接收操 作从消息队列中获取消息并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多个进程可以通过发送和 接收消息来协调执行顺序和交换数据。
共享内存机制
共享内存的概念
共享内存是一种实现进程间通信的有效方式,通过共享一段内存空间来实现不同进程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预防死锁的方法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 第二章 进程描述与控制

13
两个并发程序方案
设有一台标准输入设备(键盘),和一台标准 输出设备(显示器或打印机),输入程序负责 从标准设备中读取一个字符,送缓冲区中。输 出程序从缓冲区中取数据,送标准设备输出。
14
两个并发程序方案
f
标准输入 (键盘)
输入程序 缓冲区 输出程序
g
标准输出 (打印机)
15
两个并发程序方案
6
前趋图
前趋图(Precedence 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 为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 的前后关系。 结点:一个程序段或进程,乃至一条语句
有向边:偏序或前趋关系
把没有前趋的结点称为初始结点(Initial Node) 没有后继的结点称为终止结点(Final Node) 每个结点还具有一个重量(Weight),用于表示该结点 所含有的程序量或结点的执行时间。
38
进程状态模型
进程状态转换
原状态 创建 OS根据作业控制请求; 分时系统用户登录; 进程产生子进程而创 建进程 转换后状态 运行 × 就绪 × 阻塞 × 终止 ×
创建
×
×
OS准备运 行新的进 程
×
×
(转下表)
39
进程状态模型
原状态 创建 运行 × 运行 × 转换后状态 就绪 超时;OS服务 请求;OS响应 具有更高优先 级的进程;进 程释放控制 阻塞 OS服务 请求; 资源请 求;事 件请求 终止 进程完 成,进 程夭折
2.5 进程同步 2.6 经典进程的同步问题 2.7 管程机制 2.8 进程通信
3
2.1 进程描述
2.1.1 程序的顺序执行 2.1.2 程序的并发执行 2.1.3 进程的定义
操作系统:进程的概念和与程序的区别

操作系统:进程的概念和与程序的区别进程的概念和与程序的区别1、进程的定义进程是允许某个并发执⾏的程序在某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过程。
进程是由正⽂段、⽤户数据段及进程控制块共同组成的执⾏环境。
正⽂段存放被执⾏的机器指令,⽤户数据段存放进程在执⾏时直接进⾏操作的⽤户数据。
进程控制块存放程序的运⾏环境,操作系统通过这些数据描述和管理进程。
2、进程的特征进程是操作系统管理的实体,对应了程序的执⾏过程,具有以下⼏个特征。
并发性。
多个进程实体能在⼀段时间间隔内同时运⾏。
并发性是进程和现代操作系统的重要特征。
动态性。
进程是进程实体的执⾏过程。
进程的动态性表现在因执⾏程序⽽创建进程、因获得CPU⽽执⾏进程的指令、因运⾏终⽌⽽被撤销的动态变化过程。
此外,进程在创建后还有进程状态的变化。
独⽴性。
在没有引⼊线程概念的操作系统中,进程是独⽴运⾏和资源调度的基本单位。
异步性。
是指进程的执⾏时断时续,进程什么时候执⾏、什么时候暂停都⽆法预知,呈现⼀种随机的特性。
结构特征。
进程实体包括⽤户正⽂段、⽤户数据段和进程控制块。
3、进程与程序的⽐较3.1、进程与程序的区别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存储在某种介质上的⼆进制代码,进程对应了程序的执⾏过程,系统不需要为⼀个不执⾏的程序创建进程,⼀旦进程被创建,就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对应了⼀个不断变化的上下⽂环境。
程序是永久的,进程是暂时存在的。
程序的永久性是相对于进程⽽⾔的,只要不去删除它,它可以永久的存储在介质当中。
3.2、进程与程序的联系进程是程序的⼀次执⾏,⽽进程总是对应⾄少⼀个特定的程序。
⼀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同⼀个程序可以在不同的数据集合上运⾏,因⽽构成若⼲个不同的进程。
⼏个进程能并发地执⾏相同的程序代码,⽽同⼀个进程能顺序地执⾏⼏个程序。
关于进程和程序的区别,《现代操作系统》中⽤了⼀个⽐喻形象说明:⼀位有⼀⼿好厨艺的计算机科学家正在为他的⼥⼉烘制⽣⽇蛋糕。
他有做⽣⽇蛋糕的⾷谱,厨房⾥有所需要的原料,在这个⽐喻中,做蛋糕的⾷谱就是程序(即⽤适当形式描述的算法),计算机科学家就是处理机(CPU),⽽做蛋糕的各种原料就是输⼊数据。
操作系统进程的定义

操作系统进程的定义操作系统进程的定义1、引言操作系统进程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执行单位。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指一个正在执行中的程序实例,在运行过程中占有一定的资源,并且能够并行执行。
进程的概念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操作系统进程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2、进程的基本概念2.1 进程的定义进程是计算机中正在执行的程序实例。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寄存器集合、堆栈和相关的系统资源。
进程可以并发执行,相互之间相互独立。
进程可以被操作系统创建、调度、终止或挂起。
2.2 进程的特性- 并发性:多个进程可以同时执行。
- 独立性:每个进程都是相互独立的,进程之间不能直接访问其他进程的内部数据。
- 动态性:进程的创建、调度和终止都是动态的过程。
2.3 进程的状态- 运行状态:进程正在执行。
- 就绪状态:进程已经准备好执行,等待分配处理器资源。
- 阻塞状态:进程等待某些事件的发生,例如等待输入/输出完成。
3、进程控制块(PCB)3.1 PCB的定义进程控制块是操作系统中管理进程的重要数据结构。
每个进程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PCB,用于记录进程的状态、进程的标识符、进程的优先级等信息。
3.2 PCB的内容PCB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进程标识符:用于唯一标识进程的编号。
- 进程状态:记录进程的当前状态,如运行状态、就绪状态或阻塞状态。
- 进程优先级:用于调度算法决定进程的执行顺序。
- 程序计数器:记录进程当前执行的地质。
- 寄存器集合:保存进程的寄存器信息。
- 内存管理信息:记录进程的内存使用情况,如分配的内存地质和内存大小。
- 文件管理信息:记录进程使用的文件资源情况。
4、进程的创建与终止4.1 进程的创建进程的创建是指在系统中创建一个新的进程。
通常情况下,进程的创建是由已经存在的进程调用系统调用来完成的。
操作系统会为新创建的进程分配资源,并初始化进程的PCB。
4.2 进程的终止进程的终止是指一个进程的执行结束或被操作系统终止。
操作系统并发的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并发的名词解释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之一,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
在多任务环境下,操作系统必须处理并发的任务,以提高计算机的效率和性能。
并发是指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多个事件、任务或进程同时执行的能力。
在操作系统中,有一些与并发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术语,本文将对其进行解释。
1. 进程(Process)进程是计算机中运行的程序的实例。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内存空间和资源,可以独立运行,并且可以与其他进程进行通信。
操作系统通过分配时间片来实现多个进程的并发执行,每个进程占用一定的CPU时间,然后切换到下一个进程。
2. 线程(Thread)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
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它们共享进程的资源,如内存空间和打开的文件。
线程可以独立执行,通过操作系统的调度机制来实现并发。
多线程的好处在于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的CPU资源,提高程序的响应速度。
3. 上下文切换(Context Switching)上下文切换是指操作系统从一个正在执行的进程或线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或线程的过程。
在切换过程中,操作系统需要保存当前进程或线程的上下文信息,并加载需要执行的进程或线程的上下文信息。
上下文切换是实现并发的基本机制,但它也带来了一定的开销,因为保存和加载上下文信息需要时间和计算资源。
4. 同步(Synchronization)同步是多个进程或线程之间协调和共享资源的一种机制。
在并发环境中,多个进程或线程可能同时访问和修改共享资源,而没有适当的同步机制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和竞态条件等问题。
常见的同步机制包括互斥锁、信号量和条件变量等,它们可以确保临界区的互斥访问和协调进程或线程之间的顺序。
5. 互斥锁(Mutex)互斥锁是一种常用的同步机制,用于防止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
当一个线程获取了互斥锁后,其他线程必须等待锁的释放才能访问该资源。
互斥锁保证了对共享资源的互斥访问,防止了数据竞争和不一致性。
操作系统进程的定义

操作系统进程的定义操作系统进程的定义1.引言在计算机系统中,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任务调度和资源管理的基本单位。
本文将介绍操作系统进程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进程的概念2.1 进程的定义进程可以被定义为正在执行的程序实例。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地质空间、内存和资源使用情况等属性,并且可以独立地执行和运行。
2.2 进程的特征进程具有以下特征:- 动态性:进程是动态和消亡的,可以动态地创建、终止和切换。
- 并发性:多个进程可以同时运行,实现操作系统的并发执行。
- 独立性:进程之间是独立的,相互之间不会干扰彼此的执行。
- 异步性:进程是独立运行的,它们的执行速度不受外部事件的干扰。
- 结构性:进程由程序、数据和资源组成,具有结构性。
3.进程的状态进程在运行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状态,常见的进程状态包括:3.1 创建状态:进程正在被创建,但尚未开始执行。
3.2 就绪状态:进程已经准备好运行,正在等待分配CPU资源。
3.3 运行状态:进程正在执行中,占用CPU资源。
3.4 阻塞状态:进程由于某些原因无法继续执行,暂时阻塞。
3.5 终止状态:进程执行完成或被终止,进程即将结束。
4.进程的调度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通过调度算法将就绪状态的进程分配给CPU进行执行,并根据优先级和进程的状态进行相应的调度操作。
5.进程间的通信5.1 进程间通信的定义进程间通信(IPC)是指在进程间传输数据或共享信息,实现进程之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
5.2 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常见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包括共享内存、消息传递、管道、信号量和套接字等。
6.进程的同步与互斥为了确保进程间数据的一致性,需要进行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控制。
同步是指协调进程之间的执行顺序,互斥是指防止多个进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
7.附件本文档无涉及附件。
8.法律名词及注释8.1 进程:指操作系统中正在执行的程序实例。
8.2 地质空间:进程的内存地质范围,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8.3 资源:进程所需的各种系统资源,如CPU、内存、文件等。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件02-1进程的基本概念

(4) 静止阻塞→活动阻塞。处于Blockeds状态的进程,若用激 活原语Active激活后,该进程将转变为Blockeda状态。
4.创建状态和终止状态
1) 创建状态
创建一个进程一般要通过两个步骤:首先,为一个新进程创 建PCB,并填写必要的管理信息;其次,把该进程转入就绪状 态并插入就绪队列之中。
例如,在进行计算时,总须先输入用户的程序和数据,然后 进行计算,最后才能打印计算结果。
用结点(Node,用圆圈表示) 代表各程序段的操作,其中,I代 表输入操作,C代表计算操作,P为打印操作;另外,用箭头 指示操作的先后次序。
I1
C1
P1
I2
C2
P2
S1
S2
S3
(a) 程序的顺序执行
(b) 三条语句的顺序执行
→={(Pi,Pj)|Pi must complete before Pj may start} 如果(Pi,Pj)∈→,可写成Pi→Pj,称Pi是Pj的直接前趋,而称 Pj是Pi的直接后继 在前趋图中,把没有前趋的结点称为初始结点(Initial Node), 把没有后继的结点称为终止结点(Final Node)。
当用挂起原语Suspend将该进程挂起后,该进程便转变为静止 就绪状态,表示为Readys,处于Readys状态的进程不再被调度 执行。
请求
释放
活动 阻塞
I/O
调度
活动 就绪
激活
挂起
执行
激活 挂起
静止 阻塞
释放
挂起
静止 就绪
图 2-6 具有挂起状态的进程状态图
进程与线程的定义、关系及区别

进程与线程的定义、关系及区别进程与线程的定义、关系及区别⼀、进程的定义进程:指在系统中能独⽴运⾏并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组机器指令、数据和堆栈等组成的,是⼀个能独⽴运⾏的活动实体。
进程⼀般有三个状态:就绪状态、执⾏状态和等待状态【或称阻塞状态】;进程只能由⽗进程建⽴,系统中所有的进程形成⼀种进程树的层次体系;挂起命令可由进程⾃⼰和其他进程发出,但是解除挂起命令只能由其他进程发出。
进程控制块(PCB):PCB不但可以记录进程的属性信息,以便对进程进⾏控制和管理,⽽且PCB标志着进程的存在,操作系统根据系统中是否有该进程的进程控制块PCB⽽知道该进程存在与否。
系统建⽴进程的同时就建⽴该进程的PCB,在撤销⼀个进程时,也就撤销其PCB,故进程的PCB对进程来说是它存在的具体的物理标志和体现。
⼀般PCB包括以下三类信息:进程标识信息;处理器状态信息;进程控制信息。
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PCB三部分构成了进程实体(⼜称进程印像),⼀般,我们把进程实体就简称为进程。
进程的特征:1.动态性:进程的实质是程序的⼀次执⾏过程,进程是动态产⽣,动态消亡的。
2.并发性:任何进程都可以同其他进程⼀起并发执⾏。
3.独⽴性:进程是⼀个能独⽴运⾏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分配资源和调度的独⽴单位。
4.异步性:由于进程间的相互制约,使进程具有执⾏的间断性,即进程按各⾃独⽴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线程的定义线程:线程是进程中的⼀个实体,作为系统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
线程的性质:1.线程是进程内的⼀个相对独⽴的可执⾏的单元。
若把进程称为任务的话,那么线程则是应⽤中的⼀个⼦任务的执⾏。
2.由于线程是被调度的基本单元,⽽进程不是调度单元。
所以,每个进程在创建时,⾄少需要同时为该进程创建⼀个线程。
即进程中⾄少要有⼀个或⼀个以上的线程,否则该进程⽆法被调度执⾏。
3.进程是被分给并拥有资源的基本单元。
同⼀进程内的多个线程共享该进程的资源,但线程并不拥有资源,只是使⽤他们。
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的原理

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的原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软件之一,其作用是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
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其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进程的创建、退出、调度、通信等,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进程的定义、特征和组成等方面入手,介绍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的原理。
一、进程的定义、特征和组成进程是指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一个实例,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执行单元。
进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动态性:进程是动态的实体,可以被创建、终止或挂起。
2. 独立性: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虚拟地址空间和资源管理机制,能够独立地执行各自的任务。
3. 并发性:多个进程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实现系统的并发处理。
4. 同步性:进程之间可以通过共享内存、消息传递等方式进行通信和协作,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同步。
进程由程序代码、数据、堆栈和系统资源等组成。
程序代码是进程的核心,它被存放在内存中,由CPU执行。
数据是进程运行时使用的变量、数组和结构等,它们保存在进程的堆和栈中。
堆是指程序运行时使用的动态分配内存,栈是指程序调用函数时使用的内存空间。
系统资源包括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二、进程的创建和退出进程的创建包括进程控制块(PCB)的分配和初始化、地址空间的分配和初始化、程序代码的装入、系统资源的分配等步骤。
进程的退出则是相反的过程,包括系统资源的回收、地址空间的释放、PCB的回收等。
操作系统中进程的创建和退出通常通过系统调用实现。
在Linux中,创建进程的系统调用是fork(),退出进程的系统调用是exit()。
在Windows中,创建进程的系统调用是CreateProcess(),退出进程的系统调用是ExitProcess()。
三、进程的调度进程的调度是指进程在CPU上的分配和切换。
操作系统中使用多种调度算法对进程进行调度,如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时间片轮转等。
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概念

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概念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概念一、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和高效的服务。
而进程则是操作系统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它是指正在运行的程序在内存中的实例。
本文将详细介绍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概念。
二、什么是进程?1.定义进程(Process)是指在计算机内存中运行的程序实例。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包括代码、数据、堆栈、打开文件等。
2.特点(1)并发性:多个进程可以同时运行。
(2)独立性: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
(3)动态性:进程可以创建和销毁。
(4)异步性:不同进程之间执行顺序不可预测。
三、进程状态1.就绪状态当一个新建进程被分配到CPU之前,它处于就绪状态。
此时,该进程已经完成了所有必要的初始化工作,并准备好了被调度执行。
2.运行状态当一个就绪状态的进程被调度到CPU上执行时,它处于运行状态。
此时,该进程正在使用CPU执行指令。
3.阻塞状态当一个进程因为等待某些事件(如I/O操作)而无法继续执行时,它处于阻塞状态。
此时,该进程已经将CPU让给其他进程,并等待事件发生后被唤醒。
四、进程控制块1.定义进程控制块(Process Control Block,简称PCB)是操作系统中用于管理进程的数据结构。
每个进程都有一个对应的PCB,其中保存了该进程的所有信息。
2.内容(1)进程标识符:唯一标识该进程的数字。
(2)程序计数器:记录该进程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
(3)寄存器:保存该进程在运行过程中使用到的寄存器值。
(4)内存管理信息:包括代码、数据和堆栈段在内存中的位置和大小等信息。
(5)打开文件列表:记录该进程打开的所有文件及其状态等信息。
(6)优先级和调度信息:记录该进程优先级和调度算法等信息。
五、多道程序设计与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1.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并且这些程序共享系统资源。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PS:自己整理的,很多书上没有,参考了各种资料的定义。
定义以全面为主,或许某些地方有某些重复,可根据理解酌情删减。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1.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是一种运行在内核态的软件,是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协调硬件使用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在硬件的基础上提供一个基本的应用程序运行环境。
2.Busy Waiting(忙等待):当一个进程位于其临界区内时,其他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都必须在进入区内连续空循环。
3.Processes(进程):一个进程就是一个正在执行程序的实例。
4.Thread(线程):是进程中某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是进程中的实体,又称轻量级进程,是CPU使用的基本单元,由线程号,程序计数器,寄存器集合和堆栈组成。
5.Critical Section(临界区):一个代码段,在该代码段里进程会可能改变共享数据。
6.Semaphore(信号量):内核定义的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其表现值的数据类型为整型,用于解决进程同步的问题。
7.Deadlock(死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
8.Relocation(重定位):重定位就是把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变换成内存中的实际物理地址空间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装入时对目标程序中指令和数据的修改过程。
9.Atomic Action(原子操作):是指不会被线程调度机制打断的操作,这种操作一旦开始,就一直运行到结束。
10.R AID:为提高性能和可靠性,提出的统称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多种磁盘组织技术。
11.B uffer(缓冲器):分为输入缓冲器和输出缓冲器,前者将外设送来的数据暂时存放,以便处理器将它取走;后者的作用是用来暂时存放处理器送往外设的数据。
12.V irtual Memory(虚拟内存):是计算机系统内存管理的一种技术,它使得应用程序认为它用用连续可用的内存,而实际上,它通常被分隔成多个物理内存碎片,还有部分暂时存储在外部磁盘存储器上,在需要时进行数据交换。
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引论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软件层,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和服务。
2.操作系统的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界面等。
第二章:进程管理1.进程的概念:进程是一个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实例,它由代码、数据和执行环境组成。
2.进程状态:就绪、运行和阻塞。
3.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时间片轮转和优先级调度等。
第三章:线程管理1.线程的概念:线程是进程的一个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2.线程与进程的区别:线程共享相同的地质空间和文件描述符,而进程拥有独立的地质空间和文件描述符。
3.线程模型:用户级线程模型和内核级线程模型。
第四章:内存管理1.内存管理的目标:实现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内存的保护和共享。
2.内存分配的概念:连续分配、非连续分配和虚拟内存分配。
3.地质转换:逻辑地质到物理地质的转换过程,包括分段、分页和段页式等。
第五章:存储器管理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高速缓存。
2.页面置换算法:最佳置换算法、先进先出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和时钟置换算法等。
3.虚拟内存的概念:将存储器抽象成一组连续的地质空间,实现大容量存储和地质共享。
第六章:设备管理1.设备管理的功能:设备分配、设备驱动程序和设备中断处理等。
2.设备分配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和轮转法等。
3.磁盘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寻道时间优先和扫描算法等。
第七章:文件管理1.文件的概念:文件是命名的、有序的数据集合,它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数据组织方式。
2.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层次式文件系统、索引式文件系统和线性文件系统等。
3.文件共享与保护:文件锁机制、权限控制和访问控制列表等。
第八章:I/O系统1.I/O系统的组成部分:I/O设备、I/O控制器和设备驱动程序等。
2.I/O操作的方式:程序控制I/O和中断驱动I/O。
操作系统-进程概念

操作系统-进程概念⼀、定义(Process) 进程是具有独⽴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次运⾏活动,是系统进⾏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单位1、进程是程序的⼀次执⾏过程,是对CPU的抽象,是正在运⾏的程序的抽象2、每个进程具有独⽴的地址空间3、操作系统通过调度将CPU的控制权交给某个进程⼆、进程控制块PCB(Process Control Block) ⼜称进程描述符,进程属性,是操作系统⽤于管理控制进程的⼀个专门的数据结构,记录进程的各种属性PCB是系统感知进程存在的唯⼀标志,进程与PCB是⼀⼀对应的 进程表:所有进程的PCB集合三、PCB包含哪些信息 进程描述信息进程标识符PID,唯⼀,整数,进程名(不唯⼀),⽤户标识符userID,进程组关系(兄弟⽗⼦关系) 进程控制信息当前状态,优先级,代码执⾏⼊⼝,运⾏统计信息,进程间同步和通信,进程队列指针,进程消息队列指针 所拥有的资源和使⽤情况虚拟地址空间的状况,打开⽂件列表 CPU现场信息进程不运⾏时的寄存器值和指向该进程的页表的指针四、进程状态及状态转换 运⾏态(Running)占有CPU,并在CPU上运⾏ 就绪态(Ready)已经具备运⾏条件,但由于没有空闲CPU,⽽暂时不能运⾏ 等待态(Waiting/Blocked)或叫阻塞态,封锁态,睡眠态,因等待某⼀事件⽽暂时不能运⾏ 操作系统通常将进程状态分为多种模型,这⾥给出三状态和五状态五、进程队列1、操作系统为每⼀类进程建⽴⼀个或多个队列2、队列元素为PCB3、伴随进程状态的改变,其PCB从⼀个队列进⼊另⼀个队列上图中,⼀个进程创建后经许可(提交)进⼊就绪队列,经过调度进⼊CPU,如果正常处理完毕会释放,如超时重新进⼊就绪队列如果还有各种等待事件,则进⼊各类等待事件队列,当相应的事件发⽣后再次进⼊就绪队列,等待调度进⼊CPU六、上下⽂切换定义:CPU硬件状态从⼀个进程换到另⼀个进程的过程进程在运⾏时,其硬件状态保存在CPU上的寄存器中(只有⼀套)进程不运⾏时,这些寄存器的值保存在进程控制块PCB中,当操作系统要运⾏⼀个新的进程时,需要将这个进程的PCB中的值送到对应的寄存器中,这也是下⼀篇要讲的线程的概念。
操作系统-进程的概念

操作系统-进程的概念计算机中,CPU是最宝贵的资源,为了提⾼CPU的利⽤率,引⼊了多道程序设计的概念。
当内存中多个程序存在时,如果不对⼈们熟悉的“程序”的概念加以扩充,就⽆法刻画多个程序共同运⾏时系统呈现出的特征。
⼀、进程的引⼊多道程序系统中,程序具有:并⾏、制约以及动态的特征。
程序概念难以便是和反映系统中的情况:1. 程序是⼀个静态的概念程序是完成某个功能的指令集和。
系统实际上是出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程序不能反映这种动态性。
2. 程序概念不能反映系统中的并⾏特性例如:两个C语⾔源程序由⼀个编译程序完成编译,若⽤程序概念理解,内存中只有⼀个编译程序运⾏(两个源程序看作编译程序的输⼊数据),但是这样⽆法说明⽩内存中运⾏着两个任务。
程序的概念不能表⽰这种并⾏情况,反映不了他们活动的规律和状态变化。
就像不能⽤菜谱(程序)代替炒菜(程序执⾏的过程)⼀样(这句话我稍微修改了⼀下,感觉应该是这样表诉才对)⼆、进程的定义进程:⼀个具有⼀定独⽴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次运⾏活动,是系统进⾏资源分配和调度运⾏的基本单位三、进程与程序的差别1. 进程是⼀个动态的概念进程是程序的⼀次执⾏过程,是动态概念程序是⼀组有序的指令集和,是静态概念2. 不同的进程可以执⾏同⼀个程序区分进程的条件:所执⾏的程序和数据集合。
两个进程即使执⾏在相同的程序上,只要他们运⾏在不同的数据集合上,他们也是两个进程。
例如:多个⽤户同时调⽤同⼀个编译程序编译他们编写的C语⾔源程序,由于编译程序运⾏在不同的数据集合(不同的C语⾔源程序)上,于是产⽣了⼀个个不同的进程3. 每个进程都有⾃⼰的⽣命周期当操作系统要完成某个任务时,它会创建⼀个进程。
当进程完成任务之后,系统就会撤销这个进程,收回它所占⽤的资源。
从创建到撤销的时间段就是进程的⽣命期4. 进程之间存在并发性在⼀个系统中,同时会存在多个进程。
他们轮流占⽤CPU和各种资源5. 进程间会相互制约进程是系统中资源分配和运⾏调度的单位,在对资源的共享和竞争中,必然相互制约,影响各⾃向前推进的速度6. 进程可以创建⼦进程,程序不能创建⼦程序7. 从结构上讲,每个进程都由程序、数据和⼀个进程控制块(Process Control Block, PCB)组成四、进程的重要特征1. 动态特征:进程对应于程序的运⾏,动态产⽣、消亡,在其⽣命周期中进程也是动态的、2. 并发特征:任何进程都可以同其他进程⼀起向前推进3. 独⽴特征:进程是相对完整的调度单位,可以获得CPU,参与并发执⾏4. 交往特征:⼀个进程在执⾏过程中可与其他进程产⽣直接或间接关系5. 异步特征:每个进程都以相对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6. 结构特征:每个进程都有⼀个PCB作为他的数据结构进程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和共享特征五、进程的状态与转换1.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a. 运⾏状态:获得CPU的进程处于此状态,对应的程序在CPU上运⾏着b. 阻塞状态:为了等待某个外部事件的发⽣(如等待I/O操作的完成,等待另⼀个进程发来消息),暂时⽆法运⾏。
什么是进程

什么是进程在计算机系统中,进程(process)是指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的实体。
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基本单位。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概念,用来描述正在运行的一个程序。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数据栈和控制栈,并且能够与其他进程进行通信。
进程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60年代的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中。
在这种环境中,计算机系统能够同时运行多个程序,但是由于计算机资源的限制,每个程序都需要独享一部分资源,如 CPU 时间、内存空间等。
为了能够管理这些资源,操作系统引入了进程的概念。
一个进程拥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寄存器和栈,用于保存程序的执行状态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数据。
每个进程都独立运行,彼此之间互不影响。
操作系统会为每个进程分配一定的资源,如内存空间、文件句柄等。
进程可以通过系统调用来申请和释放资源,以完成各种操作。
进程的状态通常包括就绪、运行、阻塞和终止。
就绪状态表示进程已经准备好了,只等待系统调度它执行。
运行状态表示进程正在CPU 上执行。
阻塞状态表示进程暂时无法执行,通常是因为它正在等待某种资源,如磁盘输入输出或用户输入等。
终止状态表示进程已经完成了执行,即将被系统回收。
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其目的是合理地分配和利用系统资源,以提高系统的吞吐率和响应速度。
操作系统通过轮转、优先级调度等算法来决定进程的执行顺序。
进程调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进程的优先级、等待时间、资源需求等。
进程之间的通信是操作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进程可以通过共享内存、消息传递、管道等方式来进行通信。
通信的目的是让不同进程之间能够共享数据和相互协作,从而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进程还可以创建子进程,子进程是由父进程创建的进程。
子进程可以继承父进程的地址空间和文件描述符,从而能够与父进程共享数据和资源。
子进程可以以任何合法的方式终止,而不会影响到父进程和其他子进程。
进程是操作系统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负责管理和调度计算机系统中的各个程序。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和其他软件程序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不仅能够协调和调度计算机的各种资源,还能够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和功能两个方面来介绍操作系统。
一、基本概念在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些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内核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模块,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并提供各种系统服务。
内核可以分为微内核和宏内核两种模式,微内核包含最基本的功能,而宏内核则将更多的功能集成在内核中。
1.2 进程和线程进程是指正在运行中的程序,它是操作系统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
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线程是进程的实际执行单位。
线程之间可以共享进程的资源,同时也能够并发执行。
1.3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文件的方法,它能够将文件存储在磁盘或其他存储设备上,并提供访问和管理文件的接口。
文件系统可以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对文件进行操作和管理。
二、功能操作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功能。
2.1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包括处理器管理、内存管理、磁盘管理和设备管理等方面。
操作系统通过调度算法来分配处理器的使用权,以保证多个进程能够并发执行。
内存管理功能能够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并进行内存的回收和释放。
磁盘管理功能能够管理磁盘上的文件,并提供文件的读写操作。
设备管理功能能够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设备,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设备的访问接口。
2.2 用户接口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不同的接口,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计算机系统。
命令行界面是最基本的用户接口,用户可以通过命令来操作系统进行交互。
图形界面则更加直观和友好,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和图形化界面进行操作。
此外,还有基于Web的用户接口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新兴的用户接口方式。
2.3 文件管理操作系统通过文件管理功能来管理文件系统、文件的组织和存储、文件的读写和保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2. 进程控制块中的信息(续2) 进程控制块中的信息( )
2) 处理机状态 处理机状态
处理机状态信息主要是由处理机的各种寄存器中的内容组成的。 处理机状态信息主要是由处理机的各种寄存器中的内容组成的。 ① 通用寄存器 又称为用户可视寄存器,它们是用户程序可以访问的, 又称为用户可视寄存器,它们是用户程序可以访问的,用于暂存信 息; ② 指令计数器 其中存放了要访问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其中存放了要访问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程序状态字PSW ③ 程序状态字 其中含有状态信息,如条件码、执行方式、 中断屏蔽标志等; 其中含有状态信息,如条件码、执行方式、 中断屏蔽标志等; ④ 用户栈指针 每个用户进程都有一个或若干个与之相关的系统栈, 每个用户进程都有一个或若干个与之相关的系统栈,用于存放过程 和系统调用参数及调用地址。栈指针指向该栈的栈顶。 和系统调用参数及调用地址。栈指针指向该栈的栈顶。
6.挂起状态 .
进程状态的转换
– 活动就绪 静止 活动就绪→静止就绪 就绪 静止就绪 从处于未被挂起的就绪状态称为“活动就绪”,当被挂起后,该进程就装变
为“静止就绪”
–
活动阻塞 静止阻塞 活动阻塞→静止 阻塞 静止阻塞 从处于未被挂起的阻塞状态称为“活动就绪”,当被挂起后,该进程就
装变为“静止阻塞”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1. 进程控制块(PCB)的作用 进程控制块( ) 作用(对正在运行的程序的描述 作用 对正在运行的程序的描述) 对正在运行的程序的描述
• 1、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 2、 操作系统是通过进程控制块来对进程 、 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 PCB是OS 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是 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 创建进程:建立PCB 创建进程:建立 • 撤销进程:收回PCB 撤销进程:收回
② 进程同步和通信机制
指实现进程同步和进程通信时必需的机制, 两个进程通信的方式 指实现进程同步和进程通信时必需的机制,
③ 资源清单
是一张列出了除CPU以外的、进程所需的全部资源及已经分配到该进程 以外的、 是一张列出了除 以外的 的资源的清单; 的资源的清单;
④ 链接指针
它给出了本进程(PCB)所在队列中的下一个进程的 它给出了本进程 所在队列中的下一个进程的PCB的首地址。 的首地址。 所在队列中的下一个进程的 的首地址 指向同种状态的下一个进程。 指向同种状态的下一个进程。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执行
激活 活动 就绪 激活 活动 阻塞 挂起 静止 阻塞 挂起 静止 就绪
具有挂起状态的进程状态图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2.1.6 进程控制块 进程控制块PCB
1. 进程控制块的作用 2. 进程控制块中的信息 3. 进程控制块的组织方式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1. 进程控制块的作用
(1). 定义
• 进程控制块(PCB:Process Control Block)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 进程控制块( )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 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其中记录了OS所需的 所需的、 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 , 其中记录了 所需的 、 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的全部信息。 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的全部信息。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 当进程执行过程中,CPU被强行掠夺, 那么进程进入什么状态呢?? • 强行掠夺:在分时系统中,采用的是时 间片机制,当进程时间片完了,那么 CPU将被掠夺,或者由于更高级别的进 程进来获得了CPU,当前的进程也被剥 夺CPU?此时进程进入什么状态呢??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1.进程的定义
静止的程序无法描述正在运行程序的活动规律, 静止的程序无法描述正在运行程序的活动规律,以及系统内 无法描述正在运行程序的活动规律 的动态情况。 的动态情况。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2.进程的特征
• 结构特征
进程是为描述了正在运行的程序的若干指标。 进程是为描述了正在运行的程序的若干指标。从实现的角度是 称为PCB(进程控制块 进程控制块) 一个结构体数据结构 称为 进程控制块
• 进程可以并发执行,程序不能 进程可以并发执行, • 进程是竞争计算机系统资源、进行调度的 进程是竞争计算机系统资源、 基本单位 • 进程与程序有联系
进程既然是动态的, 进程既然是动态的,因此它有若干状态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4.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 .
1) 就绪状态 (Ready)
万事俱备,只欠 就绪队列; 万事俱备,只欠CPU; 就绪队列;等待调度程序进行调度
2) 执行 运行状态(Running) 执行/运行状态 运行状态
占有CPU,正在运行(单CPU 系统,任何时刻只有一个进 ,正在运行( 系统, 占有 程在运行) 程在运行)
3) 阻塞状态 (Blocked)
运行进程发生某事件(请求 )而暂停执行,自愿放弃 运行进程发生某事件(请求I/O)而暂停执行,自愿放弃 CPU 进入阻塞状态;当I/0完成,进入就需状态。 进入阻塞状态; 完成, 完成 进入就需状态。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2. 进程控制块中的信息(续4) 进程控制块中的信息( )
4) 进程控制信息
① 程序和数据的地址
是指进程的程序和数据所在的内存或外存地(首 址 是指进程的程序和数据所在的内存或外存地 首 )址, 以便再调度到该进 程执行时,能从PCB中找到其程序和数据; 中找到其程序和数据; 程执行时,能从 中找到其程序和数据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6.挂起状态 .
• 挂起状态的产生 进程不断被创建,内存资源越来越有限,此 时有重要的进程必须被创建,而内存已没有 足够的空间,可考虑把一部分进程送离内存。 这部分就叫挂起。 • 进程状态的转换 引入挂起状态后,将又增加从挂起状态到非 挂起状态的装换;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就绪 时间片完 I/O完成 进程调度
阻塞
I/O请求
执行
结束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进程状态的转换
• • • • • • • • 新→就绪 就绪 就绪→执行 就绪 执行 执行→就绪 执行 就绪 执行→阻塞 执行 阻塞 阻塞→就绪 阻塞 就绪 执行→终止 执行 终止 就绪→阻塞 就绪 阻塞 阻塞→执行 阻塞 执行
执行指针 就绪索引表 就绪表指针 阻塞索引表 阻塞表指针 PCB1 PCB2 PCB3 PCB4 PCB5 PCB6 PCB7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2.2 进 程 控 制
• 主要任务:创建和撤销进程,并实现进 主要任务:创建和撤销进程, 程的状态转换, 程的状态转换,一般由操作系统内核实 现。 2.2.1 进程的创建 2.2.2 进程的终止 2.2.3 进程的阻塞与唤醒 2.2.4 进程的挂起与激活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2. 进程控制块中的信息(续3) 进程控制块中的信息( )
3) 进程调度信息 进程调度信息
中还存放一些与进程调度和进程对换有关的信息, 在PCB中还存放一些与进程调度和进程对换有关的信息,包括: 中还存放一些与进程调度和进程对换有关的信息 包括: ① 进程状态 指明进程的当前状态, 作为进程调度和对换时的依据; 指明进程的当前状态, 作为进程调度和对换时的依据;处于阻塞 的不能被调度, 的不能被调度,只有就绪的才能被调度 ② 进程优先级 用于描述进程使用处理机的优先级别的一个整数, 用于描述进程使用处理机的优先级别的一个整数, 优先级高的进 程应优先获得处理机; 程应优先获得处理机; ③ 进程调度所需的其它信息 它们与所采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关,比如, 它们与所采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关,比如,采用先来先调度的算 法,那必须知道进程创建的时间先后顺序 ④ 事件 是指进程由执行状态转变为阻塞状态所等待发生的事件, 是指进程由执行状态转变为阻塞状态所等待发生的事件,即阻塞 原因。 原因。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及其转换图
就绪 时间片完 I/O完成 进程调度
阻塞
I/O请求
执行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5. 新状态和终止状态
• 新状态(New) 新状态( )
建立 就绪队列
新状态
• 终止状态(Terminated) 终止状态( )
进程结束 终止状态 撤销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进程状态变迁图
新进程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3. 进程控制块的组织方式
1) 链接方式 通过进程控制块中的指针, 通过进程控制块中的指针,将进程控制块排成 几个队列:就绪队列,阻塞队列, 几个队列:就绪队列,阻塞队列,空闲队列 2) 索引方式 系统建立几张索引表:就绪进程索引表, 系统建立几张索引表:就绪进程索引表,阻塞进 程索引表, 程索引表,空闲进程控制块索引表 保留各索引表的首地址。 保留各索引表的首地址。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PCB链接队列示意图 链接队列示意图
1) 链接方式
执行指针 PCB1 PCB2 PCB3 PCB4 PCB5 PCB6 PCB7 PCB8 PCB9 … 4 3 0 8 7 9 0 1
就绪队列指针
阻塞队列指针
空闲队列指针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按索引方式组织PCB 按索引方式组织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第二章 进程管理
2.1 2.2 2.3 2.4 2.5 进程的基本概念 进程控制 进程同步 经典进程的同步问题 进程通信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2.1 进程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进程?? 什么是进程??
第二章 进 程 管 理
小结
• 程序并发执行时的这些特征,这说明通 常的程序是不能参与并发执行的,因为 程序执行的结果是不可再现的;这样程 序的运行就失去了意义,为了使程序能 并发执行,引入了“进程”的概念。 • 程序是存在磁盘的文件时静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