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

合集下载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名词解释:1景观: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2景观要素:景观是由异质性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空间镶嵌体,这些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称为景观要素。

3异质性: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

4尺度:对研究对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测度。

5尺度效应:生态学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动态变化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有不同的表现,产生的不同的生态系统。

6空间异质性:指某种生态学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

7复合种群: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的2个或2个以上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

8气候:是指地球表面长期以来大气物理现象的综合体现,既包括稳定的情况也包括其变化和极端的情况。

8有效积温:从某一时期内的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再乘以该时期天数。

9物候: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受外界环境因素综合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季节性现象。

影响因素有纬度、经度、海拔高度。

10干扰:是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遭到破坏和使资源、基质的有效性或物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

11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12边缘:指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交而形成的狭窄空间。

边缘效应:斑块的边缘部分有不同于内部的物种组成和过渡。

13本底(基质)是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14生态交错带: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物质能量体系、结构功能体系之间形成的界面。

有河岸带和林带填空:1景观的三种理解:视觉美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

2景观的基本特征:1景观是一个生态系统,2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补充1生态系统的聚合2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相互影响。

3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4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对应。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生物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
景观结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破碎化与异质种群动态 景观生态学与自然保护区设计
基底的判定方法:
• 在一个景观中占的相对面积最大;
• 连通性最大,并把其它景观要素包围;
• 对景观动态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 相对面积、连通性、控制程度三者结合
基质
Meta-种群理论
Meta-种群的定义 – 由经常局部性绝灭,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的种群所组成的种 群。(或是在空间上隔离,但具有功能联系的二个或以上的 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Meta-种群理论 – 亚种群频繁地从生境缀块中消失(局部性绝灭); – 亚种群之间存在的生物繁殖体或个体的交流使它们在景观水 平上表现出复合稳定性。 – 该理论可以反映出种群在景观缀块复合体中的运动和消长; – 也是关于空间格局和种群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理论。
环境资源斑块 干扰斑块
残存斑块
引进斑块 种植斑块
聚居地
斑块
斑块
Humans
Environmental
Fragments
Introduced
斑块
斑块化的机制
斑块化是指斑块的空 间格局及其变异,通 常表现在斑块大小、 内容、密度、多样性 、排列状况、结构和 边界特征等方面。
约作用(constraints)
低层次则为高层次提 供机制和功能
智子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学领域的应用
– 如,对物种的保护,强调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强调区域性景观的最合理的尺度;
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 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协调性;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概述
景观生态学
• 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 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 作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强调 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 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 研究的核心所在。
•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 科之间交叉的学科,其主体是
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
景观的含义
1、景观的含义
• 景观的对比度也存在季节上的差异,尤其在季节分明的 地区。
• 景观对比度高低只是描述景观外貌特征的一个指标,其 高低大小无绝对的优劣之分。
四、景观连通性和连接度
• 景观连通性是指景观元素在空间结构上的联系, • 景观连接度是景观中各元素在功能上和生态过程上的联
系。
具有相同面积但不同结构景观连通性的差异(引自Farina, 1998) 从(a)到(d)依次降低
廊道
• 廊道(corridor)是指线性的景观单元,景观中的廊
道通常具有通道与阻隔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几乎所 有的景观都会由廊道分割,另一方面景观要素又被廊 道连接在一起,成为功能 的整体。
一、廊道的作用与起源
―廊道的作用:通道(运输)的作用和阻隔(资源保
护)的作用。
―廊道起着运输、保护资源和观赏的作用。 ―廊道的起源 廊道的起源和形成与斑块的形成相似。
基底的判定方法:
1. 在一个景观中占的相对面积最大; 2. 连通性最大,并把其它景观要素包围; 3. 对景观动态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4. 相对面积、连通性、控制程度三者结合
• 孔隙度(porosity)是景观中所含斑块密度的量度, 与斑块大小无关,即包括在基质内的单 位面积的 闭合边界(不接触所研究空间或景观的周界)的数目, 与研究对象的尺度和分辨率有 关。具有闭合边界 的斑块数量越多,基质的孔隙度越高。

景 观 生 态 学(Blackstorm)

景 观 生 态 学(Blackstorm)

景观生态学2011年01月01日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发展1❀景观(狭义):是指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凡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合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景观的基本特征:❀景观是一种生态系统;❀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景观是异质性生态系统的镶嵌体;❀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景观是一种风景。

2❀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景观生态学的特点:❀整体观和系统观;❀异质性和尺度性;❀综合性和宏观性;❀目的性和实践性。

3❀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景观规划与管理4❀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流派和特征主要流派:北美系统学派(Forman&特纳)和欧洲应用学派(温克&哈伯)特征:北美注重自然,关注结构、功能和动态;欧洲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类经营的生态系统。

6❀格局:一般指空间格局,是指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

7❀尺度:在观察或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时间和空间单位,同时也可以指某一现象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分别称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包含幅度(范围)和粒度(分辨率)。

8❀干扰:是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的物理作用或事件。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1❀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物种数量与岛屿面积之间的关系表达为:S=cA z 式中 S---岛屿的生物物种数;A---岛屿面积;c---与单位面积平均物种数有关的常数;z---待定参数,它与岛屿的地理位置、隔离度和邻域状况等有关。

景观中生境斑块的面积大小、形状、数目以及空间位置关系,对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学过程的影响。

物种丰富度=f(生境多样性,干扰,斑块面积,演替阶段,本底特征,斑块隔离程度)最大贡献:是把生境的斑块的空间特征和物种数量联系在了一起。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地理景观和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科学,它利用地理学、生态学、遥感技术、测量技术以及GIS等多种方法,研究地理景观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景观结构、景观功能、生态过程以及景观管理等方面。

景观结构指的是景观的形状和尺度,它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景观功能指的是景观中各种功能如生产功能、保护功能、休养功能等;生态过程指的是景观中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相关过程;景观管理指的是景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生物学和地理学两个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体与其生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和机理。

景观生态学通过对地表区域空间格局和结构、生态过程和功能的研究,揭示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原理:景观是指地表的部分或全部区域范围内的空间格局和结构。

而生态系统是一组生物体和其生存环境的整体。

景观生态学关注的是生物体在其生境中的空间分布,以及生态系统内部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原理有以下几个:1. 空间尺度:景观生态学在地表区域的不同空间尺度上研究生物体和其生境之间的关系。

从点尺度到面尺度,再到区域尺度,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研究可以揭示出不同尺度上的生态过程和功能。

2. 边缘效应:边缘效应是指生态系统边缘与内部之间的过渡地带。

边缘效应能够影响生物体的分布、迁移和生态过程。

研究边缘效应对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3. 斑块动态变化:景观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内的斑块(即各种生境的区域)之间的尺度、形状和分布的变化过程。

斑块的动态变化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景观生态学的几个应用方面:1. 生态恢复和修复:研究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设计和实施生态恢复和修复计划。

通过改善斑块的连通性和提高边缘生境的质量,可以促进物种迁移和适应。

2. 优化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

3. 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研究生物体的分布和迁移,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指导。

保留和恢复物种的栖息地和移动通道,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稳定。

4. 生态系统服务:景观生态学可以评估和量化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价值,如提供食物和水源、调节气候和洪水、提供休闲和文化价值等。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1、景观的生态功能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的?景观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公益价值,如提供生物进化所需要的丰富物种和遗传资源,太阳能和二氧化碳的固定,区域气候调节,维持水及营养物质的循环,土壤的形成与保护,污染物的吸收与降解,创造物种赖以生存与繁育的条件,维护整个大气化学组分的平衡与稳定,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景观的这些功能虽不能表现为直接的生产和消费价值,但它们是景观中各种直接价值产生和形成的基础。

景观从不同的角度定义是不同的。

想必如若闹市里没有一点森林景观,没有给鸟类提供栖息的地方,它们也绝不会出现在人类的生活当中。

植物是万物生存的最基本物资来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而使整个生态系统进行物资循环与能量传递。

我国南北、东西的气候差异,西部沙漠,东部沿海,高山植被,城市公园、湖泊、河流等各种可形成景观的基底,都使当地的气候环境有所差异。

现在流行的“热岛效应”不会发生在森林聚集的地方,没有树木的地方其水源深度也不相同,水土流失的主要治理方式就是要有植被覆盖土壤等等,这些无形的价值都要有合理的景观建设才能产生更大的生态效益。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文化的发展、各项社会福利的逐步改善,景观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美的享受,故此景观在人们精神的上也倍加认可。

2、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多样性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对景观异质性的管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思路掌握景观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与实践问题。

目前得到认同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景观异质性导致生物多样性。

首先,景观异质性意味着景观中景观要素类型的多样性,也就意味着生境类型多样性,可以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可以维持更高的生物多样性;其次,异质性会增加边缘生境和边缘种的丰富度,增加需要多重景观要素的物种丰富度,增强了物种共存的总体潜力,为多种生物共存提供生境基础;景观异质性大,大规模斑块减少,完整的大面积内部生境面积缩小,稀有内部种的丰富度减少,边缘生境和边缘物种的丰富度增加,要求两个以上景观要素的物种的丰富度增加,同时提高了总的物种共存潜力。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景观:是由一组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2、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3、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4、内源比:板块的内部面积和外部面积之比。

5、漏斗效应:斑块的狭长形状外延部分成为半岛,在景观内可起到物种迁移通道的作用,在半岛的前端,动物迁移路径的密度较高,这一现象叫漏斗效应。

6、本底:本底是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7、生态交错带:也叫生态过渡带,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质能量体系、结构功能之间形成的界面。

8、边际效应:也叫边缘相应。

指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9、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方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10、景观破碎化:是景观变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呢形式,更多的用来描述自然植被景观的变化和作为大型生物生境景观的变化。

11、尺度推绎:是指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也称尺度外推。

12、敏感性:是用来衡量公众对某一风景关注程度的一个概念.13、孔隙率:指单位面积本底中的板块数目,即斑块密度。

二、简答和填空。

1、景观的基本特征:(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

2、景观生态学的特点:(1)整体观和系统观(2)异质性和尺度性(3)综合性和宏观性(4)目的性和实践性3、景观的形成因素有: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干扰5方面的因素。

4、廊道的起源类型分为4种:干扰型、残留型、环境资源型和人为引入型。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

⏹“景观生态学”一词早在1939年就曾提出,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它才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渐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生态学分支学科。

一、基本概念⏹1 生态学⏹2 景观⏹3 景观生态系统⏹4 景观生态学1 景观景观的特征与表象是丰富的,人们对景观的感知和认识也是多样的。

景观(landscape)的定义有多种表述,但大都是反映内陆地形、地貌或景色的(诸如草原、森林、山脉、湖泊等),或是反映某一地理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

(图)1.1 景观(landscape)的定义⏹在生态学中,景观的定义可概括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景观:是指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区域: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特征的景观复合体相应地称为区域。

狭义景观和区域即人们通常所指的宏观景观;⏹广义景观: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缀块性的空间单元。

广义景观概念强调空间异质性,景观的绝对空间尺度随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而变化。

(图)它体现了生态学系统中多尺度和等级结构的特征。

几种代表性的景观定义⏹Naveh: 景观是自然、生态和地理的综合体,包括所有的自然与人为格局和过程。

⏹Haber:景观是为生物或人类所综合感知的土地,而不考虑其单个成分。

⏹Forman: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景观最新定义: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综合起来,对景观可以作如下理解:⏹①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具有异质性;⏹②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③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④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性;⏹⑤景观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立即体验一、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定义1狭义景观是指在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区域是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特征的景观复合体。

2广义景观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缀块性的空间单元。

广义景观强调景观的空间异质性,景观的绝对空间尺度随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的不同而变化。

体现了生态学系统中多尺度和等级结构的概念。

3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例如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的面积、现状和丰富度,它们的空间格局以及能量、物质和生物体的空间分布等。

4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动过程中。

5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动态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组成成分、多样性、形状和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分布与运动方面的差异。

二、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1) 景观异质性(Landscape heterogeneity)景观异质性: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

与异质性相对的景观特征被称为均质性(homogeneity)。

3) 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一般指景观的空间格局,是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patch)在空间上的组合。

它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

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同时又是包括干扰在内的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

4景观的界定原则景观是一组生态系统的聚合体;生态系统通过相互之间的生态流密切联系在一起;具有特定的气候和地貌类型特征;具有特定的干扰和动态驱动机制。

5景观动态(Landscape dynamics):景观在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的时间变化过程与特征。

《景观生态学》课件

《景观生态学》课件

3
生态适应性原理在景观生态学中应用于指导生物 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 持续性的维护等方面。
03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飞机等平台对地球表面进 行远距离感知,获取地表信息,为景 观生态学研究提供大量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将地理空间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 据管理和分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 供强大的空间分析工具。
自然保护区设计案例
总结词
自然保护区设计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保护和管理自然生态系统。
详细描述
自然保护区设计案例包括对保护区的选址、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分析,以及如何通过景 观生态学的方法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高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
能等方面的探讨。这些案例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空间异质性原理
空间异质性是指景观空间格局、结构和功能的 多样性、复杂性和不均匀性。
空间异质性原理认为,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 和演替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于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空间异质性原理在景观生态学中应用于指导景 观格局的优化、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以及城 市和区域规划等方面。
景观格局原理
景观格局是指景观的空间布局和结构 ,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 大小、分布和排列等特征。
景观格局原理在景观生态学中应用于 指导景观生态系统的分析和模拟,以 及景观规划和管理等方面。
景观格局原理认为,景观格局的演变 和形成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 同影响,其变化会对生态系统的功能 和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评估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1.什么叫景观?答: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

泛指自然景色,景象。

2.什么叫景观生态学?答: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

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

它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3.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答: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及景观的规划管理。

景观结构:指的是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景观功能:指的是多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流,物质流和物种流。

景观变化:指的是景观在结构和功能上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管理:是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

主要内容是通过综合分析景观特征,提出景观利用管理最优化方案。

包括下述内容:(1)景观生态分类;(2)景观生态评价;(3)景观生态规划设计;(4) 景观生态生态规划设计实践。

4.德国科学家 C.Troll在景观生态学界的贡献是什么?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会重提他的科学贡献?答:通过对自然界中生命与环境关系的观察与思考,建立了植物生态学学科体系。

原因:景观观生态学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它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肖笃宁等,1997)。

自8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

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这门新兴学科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要想能够对其来龙去脉有更全面的了解,这就必然要涉及以上两门学科中的一些相关思想的发展。

地理学中,由于其学科跨度很大,并不是每一分支都与现代景观生态学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现在,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的发展与日益普及,以及现代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景观生态学正在各行各业的宏观研究领域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接受和普及。
景观生态学-相关研究
景观生态学
相对于国际上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而言,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暂。从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的学术刊物上才正式出现了景观生态学方面的文章。1981年,黄锡畴在《地理科学》上发表了《德意志联帮共和国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一文,同期还发表了刘安国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研究》,这是国内首次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文献;1983年林超在《地理译报》的第1期、第3期上发表了两篇景观生态学的译文,一篇是Troll的《景观生态学》,一篇是E.纳夫的《景观生态学发展阶段》;1985年《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第3期发表了陈昌笃《评介Z.纳维等著的景观生态学》一文,这是国内首次对景观生态学理论问题的探讨;1986年《地理学报》第1期发表了景贵和《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这是国内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第一篇文献;1988年《生态学进展》第1期发表了李哈滨《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的新概念构架》一文,该文扼要地介绍了北美学派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概念、理论及其在北美的研究状况,对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普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同年的《生态学杂志》第4、6期分别发表了金维根的《土地资源研究与景观生态学》和肖笃宁等的《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与应用》;1990年肖笃宁主持翻译了R.T.T.forman和M.Godron的《景观生态学》一书。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起步阶段,侧重于国外文献的介绍。
景观生态学-学科起源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一词是德国著名的地植物学家C.特罗尔(C.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来的。从一开始,Troll就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由两种科学思想结合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是地理学的(景观),另一种是生物学的(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表示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Troll,1983)。后来,Troll对前述概念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景观生态学表示景观某一地段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主要的、综合的、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可以从明确的分布组合(景观镶嵌,景观组合)和各种大小不同等级的自然区划表示出来(C.Troll,1984)。在提出概念的同时,特罗尔亦认为,景观生态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或是科学的新分支,而是综合研究的特殊观点(Troll,1983)。随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景观生态学研究处于停顿状态。二战以后,由于全球性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也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产生,才使得生态学一词开始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词汇,也大大促进了生态学的普及工作。同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土地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开发与利用,从而出现了以土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景观生态学研究热潮。在这一时期至80年代初这段时间内,中欧成为了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地区,而德国、荷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又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中心。德国在这时建立了多个以景观生态学为任务或是采用景观生态学观点、方法进行各项研究的机构。1968年又举行了德国的“第一次景观生态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同时,在德国的一些主要大学设立了景观生态学及有关领域的专门讲座。这些工作对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同一时期,景观生态学在荷兰亦发展很快。I.S.Zonneveld利用航片、卫片解译方法,从事景观生态学研究,C.G.Leeuwen等人发展了自然保护区和景观生态学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准则。而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研究亦很有自己的特点。该国较早地成立了自己的景观生态协会,在捷克科学院内,亦设立有景观生态学研究所,而且Ruzicka倡导的“景观生态规划”(LANDEP)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方法体系,在区域经济规划和国土规划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组分:斑块(patch)
§一、斑块的起源 §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源于 局部干扰活动而形成小面积斑块(小火 等); §残遗斑块(remnant patch):大面积干 扰而形成或局部幸存的的斑块类型(森 林大火等);
景观组分:斑块(patch)
§ 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patch):由于环境 条件的局部差异性而形成的斑块类型(土壤类型、 水分差异等); § 更新斑块(regenerated patch):在大面积受干扰 地区通过植被恢复而形成斑块类型; § 引入斑块(introduced patch):由于人类的种植 和建筑活动而形成的斑块类型(种植园等)。 § 斑块除起源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外,其它重要形状 特征还包括斑块面积、边界和形状等,这些性状均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2 国内学科发展简介
1)中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2)地理学家们在寻求新的学科定位过程中率先注意到 欧洲的经管生态学研究思路;
3)八十年代初期北美景观生态学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国 内一批学者的关注;
4)国内有诸多科研单位面临业务重新定位的发展需求; 5)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景观生态学进入蓬勃 发展阶段; 6)目前,该学科已经成为最为活跃的分支学科。
4)注重人活动
§ 景观的宏观性特征使其成为很容易与人为活动研究 进行衔接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城市景观、人为景观、 干扰等),Naveh认为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和人类 生态学研究的桥梁。(以下是最初国际景观生态学 大会的一些讨论题目) § 1)研究和规划的方法论(地域尺度上的应用研究) § 2)土地利用格局对景观功能的影响 § 3)生态理论及其管理涵义 § 4)景观生态学中的联结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1、景观:景观具有广义与狭义概念。

其中广义:为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狭义: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2、景观要素: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其每一个组成单元为景观要素。

3、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变化及其规划与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4、斑块:外貌和属性与周围景观要素由明显区别,且在空间上可分辨的非线性景观要素。

5、廊道:不同与两边基质的狭长地带6、景观连接度: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指标(L/3(V-2))7、环度:网络中现有结点的环路存在程度。

(L-V+1/2V-5)8、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优势度最好的景观要素9、孔隙度:景观内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密度的两度,指单位面积上闭合边界里的斑块数目。

10、镶嵌性:指一个系统的组分在空间结构上互相拼接成一个整体。

11、景观格局:在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即空间格局。

指大小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类型、数目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12、景观异质性:景观系统特征在空间、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程度。

13、景观生态过程:物质和能量在景观要素内部及其之间的流动引起的14、扩散:溶质物质或者悬浮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过程。

15、质量流动:物质沿能量梯度移动的过程。

16、运动:物体通过消耗自身能量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的过程。

17、景观生态流:指物质、能量、物种及其他信息在景观各空间组分中的流。

17、狭管效应:能量和物质在通过景观的狭窄地带时流速发生改变。

18、景观稳定性:景观保持原状态及其收到干扰后回归该状态的能力19、景观亚稳定性:受到一定干扰后发生变化并达到可预测波动状态。

20、景观不稳定性:波动方式经常发生变化或不可预测。

21、破碎化:一个生境或土地类型分解成小块生境或小地块的过程。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选择、判断、问答)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发展1.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2.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由德国植物学家特罗尔在1939年提出的3.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非线性的,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或生态系统,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斑块可以是植物群落、湖泊、农田、居民区等。

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连接度、结点及中断等是反映廊道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廊道有: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铁)路、峡谷、输电线路等。

基质是景观中范围最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区域,是一个重要的景观元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

常见的基底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

在许多景观中,景观总体动态常常受到基底所支配和控制。

4.景观结构是指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式,包含景观的空间特征(景观元素的大小、形状及空间组合)和非空间特征(景观的类型以及面积比率),是景观性状最直观的体现,也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5.景观格局是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具有强烈的尺度特征。

6.异质性是指在一个景观中,景观元素类型、组成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是景观区别于其生命层次的最显著特征。

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也是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论基础和核心。

7.全球景观生态学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北美学派、欧洲学派。

前者是从生态学中发展起来的,主要进行景观生态学研究,侧重于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稳定性的研究,形成景观生态学基础和理论研究的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生态学第七章景观生态评价1、景观评价的概念与特点1.1 景观评价的概念(1)评价评价即是主体在对价值客体属性、本质、规律等知识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价值客体能否满足并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价值主体需要做出判断的活动。

(2)景观评价1.2、景观评价的特点(1)评价研究对象的特定性和针对性(2)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和发展性(3)评价指标和结果的时空尺度性(4)评价指标的可调控性1.3、景观评价的内容与基本方法1.4 景观评价的内容(1)景观质量现状的评价(2)景观的利用开发评价或适宜性评价(3)景观功能价值评价1.5 景观评价的基本方法1.6、景观评价的程序与一般步骤(1)确定待评价景观的空间地理范围及时间跨度(2)收集资料,构建景观信息系统,划分景观类型(3)构建景观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景观属性(4)景观健康或景观适宜性或景观评价及等级区划(5)报表及景观评价图的编制2、景观美学质量评价2.1 景观美学的概念从美学的意义上讲,景观是指环境中具有审美属性和价值的景色或景物。

景观美学是研究景观美化和景观美感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的软科学。

2.2 景观美的特性与基本原则2.2.1 景观美的特性(1)景观美的多样性(2)景观美的社会性(3)景观美的可愉悦性(4)景观美的时空性2.2.2 评价的基本原则(1)直觉性原则(2)功利性原则(3)功能性原则2.3 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方法描述因子法、调查问卷法和直观评价法2.4 案例分析——婺源县天然阔叶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价2.4.1 评价材料与方法(1)评价材料(2)评价方法①景观评判②美景度的计算③景观要素分解④模型建立2.4.2 评价结果(1)树干形态对天然阔叶林景观质量的影响(2)林木密度对天然阔叶林景观质量的影响(2)林下层总盖度和高度对天然阔叶林景观质量的影响(4)自然整枝对天然阔叶林景观质量的影响(5)色彩丰富度对天然阔叶林景观质量的影响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主要表现为提供保存生物进化所需要的丰富的物种与遗传资源、太阳能、二氧化碳的固定、有机质的合成、区域气候的调节、维持水及营养物质的循环、土壤的形成与保护、污染物的吸收与降解及创造物种赖以生存与繁育的条件,维持整个大气化学组分的平衡与稳定,以及由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及其具有的美学、文化、科学、教育的价值。

可分为4个层次:生态系统的生产、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生态系统的娱乐价值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原则(1)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性能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评价的主体(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过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它们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3)自然作为进化的整体,是生产服务性能的源泉(4)自然生态系统是多种性能的转换器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3.3.1 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分类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内在价值)3.3.2 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方法(1)直接市场价格法(2)替代市场价格法(3)权变估值法(4)生产成本法(5)实际影响的市场估值法①剂量响应法②生产函数法③损害函数法④人力资本法3.4 案例分析——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3.4.1 概述与方法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等多种服务功能。

3.4.2 评估结果与分析4、生态系统健康评价4.1 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是生态系统的综合特征,它具有活力、稳定和自我调节能力。

广义的生态系统健康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保障正常的生态服务功能,满足合理地人类需求的同时,维持自身持续向前发展的能力和状态。

4.2 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原理(1)动态性原理(2)层级性原理(3)创造性原理(4)有限性原理(5)多样性原理(6)人类是生态系统的组分原理4.3 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4.3.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要点①不应建立于单个物种的存在、缺失或某一状态为基础的标准上。

②应能反映人们对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的认识③应该是最简单的、可系列化、有可分辨的变化状态④该与在数量值的变化相对应⑤应与观察次数不具相关性4.3.2 生态系统健康的监测指标敏感性的指标:①某些绿色植物防御性次生代谢物减少,处于患病、鼠害和虫害严重、光合作用受阻、生长速率下降的濒危境地②物种生态对策改变和多样性的下降③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下降④植物根系互惠共生微生物减少,对生物生长不利的微生物增多⑤外来种的入侵,造成系统波动及稳定性的变化⑥污染物的排放⑦生态系统中限制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的流失量增加⑧植物体或生物群落的呼吸量有明显增加⑨系统内产品转化率低和分解速率增加⑩系统中水和营养物质的瓶颈效应及土壤的物理化学条件恶劣、生态平衡失调。

4.3.3 生态系统健康的度量4.4.4案例分析——信丰国家森林健康示范区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评价(1)示范区概况(2)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的内涵(3)数据获取和处理4.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①森林生态系统自身健康;②森林经营健康;③森林效能健康;(2)指标权重的确定(3)评价方法①基准值的确定;②综合评价计算方法;(4)评价结果5、区域生态风险评价5.1 生态风险的内涵与特点(1)不确定性;(2)危害性;(3)内在价值性;(4)客观性5.2 区域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1)研究区的界定和分析(2)受体分析(3)风险源分析(4)暴露和危害分析(5)风险综合评价(6)区域生态风险管理对策5.3 案例分析——福建东山岛景观生态风险评价5.3.1 研究区的界定与景观分析(1)东山岛的区域背景(2)东山岛的景观结构5.3.2 风险受体的分析(1)受体的选取(2)生态终点的确定5.3.3 风险源分析5.3.4 暴露和危害分析5.3.5 区域景观生态风险综合评价(1)风险小区的划分(2)风险值的度量5.3.6 区域风险管理对策第八章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1、景观生态规划概述1.1 景观生态规划起源与发展1.1.1 景观规划思想的萌芽1.1.2 景观规划概念的形成1.1.3 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思想的融合1.1.4 景观生态规划思想的发展1.2 景观生态规划的目的和任务目的:①景观的结构与功能的协调;②景观的最优化利用;③景观的维持与发展。

任务: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时空结合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即建立生态可持续的景观。

2、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和原则2.1 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①景观生态学基础研究;②景观生态评价;③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④景观管理2.2 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1)自然优先原则(2)持续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4)异质性原则(5)多样性原则(6)经济性原则(7)社会性原则(8)整体优化原则(9)景观个性原则3、景观生态规划方法3.1 景观生态规划方法的历史演变3.2 国内外常用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1)McHarg的景观规划方法步骤:①确定规划目标与规划范围②适宜性分析③方案的选择④规划结果的落实⑤规划的管理⑥规划的评价(2)Odum的生态规划分室模型(3)德国景观生态规划步骤:①土地利用类型;②空间格局;③环境影响敏感性调查;④空间连锁;⑤环境影响结构(4)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法小的自然植被斑块的作用具体包括:①作为物种扩散的脚踏石;②为局地灭绝额物种提供栖息地和落脚点;③提高基质异质性,减弱风速和水土流失;④包含大密度种群的边缘种;⑤具有较高的物种密度。

(5)生态网络方法3.2.2 国内景观生态规划(1)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2)景观生态调查(3)景观的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4)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5)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6)景观功能区划分和利用方案(7)“预案”和“情景”研究方法(8)景观生态规划规划评价及实施①成本效益分析;②对区域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4 景观生态规划典型案例分析4.1 自然保护区规划4.1.1 明确规划问题与机遇(1)问题①缺乏有效管理②景观生态遭受破坏③保护区内交通落后④旅游接待设施薄弱(2)机遇①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②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所带来的机遇4.1.2 资料收集与背景分析4.1.3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1)旅游斑块的设计(2)旅游廊道的设计(3)基质的设计4.1.4 缘的设计设计构想为:①营造与自然保护区景观相适宜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②峨眉峰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旅游接待示范乡和村的生态建设4.2 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4.2.1 明确问题,确立规划目标4.2.2 收集资料与背景分析4.2.3 景观适宜性评价与规划设计4.2.4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1)空间属性规划(2)生态属性规划①生态旅游②生态教育4.3 湿地景观规划构建景观生态规划预案的基本素材的因素:①区域农业开发的强度及其限制;②生物保护、生境补偿的防止及其限制;③与规划目标相关的自然生态单元的适宜性及其被改变的可能性;④所有与目标物种生境需求有关的生境类型;⑤所有有利于实现规划目标的生境管理方式;⑥空间策略及其分布格局。

4.4 农业景观规划包括农田、人工林地、农场、牧场、鱼塘等生态系统4.5 城市景观规划4.5.1 福州市景观生态基本特征4.5.2 福州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基本原则①生态原则②社会原则③美学原则4.5.3 福州市城市景观规划基本设想(1)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2)城市廊道的合理配置①道路(灰轴)廊道②河川(蓝轴)廊道(3)绿地(绿轴)廊道绿地结构特征:“一蕊、二环、三轴、四大公园”四大公园为西湖公园(包括左海公园)、林辅公园、浦上公园、光明公园(4)城市广场的建设4.6 乡村景观规划4.6.1 研究区概况4.6.2 研究区景观现状4.6.3 乡村景观规划的方法和内容基本原则:①整体综合性原则;②景观多样性原则;③自然景观优先原则;④生态美学原则4.6.4 乡村景观生态规划方法①保护环境敏感区的方法;②完善景观结构的方法;③生态工程方法4.6.5 研究区乡村景观规划布局方案及景观生态设计要点①生态环境保护区②经济林果生产区③生活居住区④特色农业生产区⑤稻田粮食生产区5、景观生态设计5.1 景观生态设计原理(1)共生原理(2)多重利用原理(3)循环再生原理(4)局部控制、整体调节(5)因地制宜、近远结合5.2 景观生态设计类型5.2.1 多层利用的桑基鱼塘系统5.2.2 和谐共生的农林复合经营5.2.3 综合利用的农、草、林立体景观设计5.2.4 循环利用的庭院景观生态设计类型①立体栽培模式②四位一体温室模式③养牛(家畜)-沼气-果树模式5.2.5 景观唯美的园林风景设计①注意发挥地方、民族的特色;②以小见大,精心设计增加景观的内容,增加视觉多样性;③景区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协调;④设计要有野趣,力求接近自然;⑤少盖房子多留绿地,以使景观充满生机5.3 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