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学概论》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第二章:国际关系行为体名词解释:非国家行为体有别于主权国家的国际关系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两大类;进入20世纪后,非国家行为体的数量和类型急剧增长,他们的活动及影响也涉及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国际事务发挥日益重大和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与国家行为体相比,具有参与国际事务的间接性、对外行为的跨国性、职能作用的协调性;其影响是: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往往能够起到一单一国家所难以起到的作用,在国际事务能够发挥不同于主权国家的独特作用;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可被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狭义:指在三个以上国家活动、拥有两个以上国家成员、在两个以上国家筹资的非政府组织;广义:指除了狭义上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外,还包括了具有国际性的所有非政府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各种活动主要表现为:①从事信息咨询活动;②游说各国政府和国际政府间组织,宣传自己的政策主张;③在全球问题和其他许多重大问题上,影响主权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决策,并对主权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等;但国际非政府组织作为国际关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既难以拥有政府间国际组织那样程度的政治权利和权威,也缺乏大型跨国公司所具有的物质力量,其拥有的影响力更多来自其所具有的到的权威;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许多意愿和目标只有借助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力量才能实现;思考题: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基本特征和类型1.基本特征:①拥有较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形式;它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超国家的地区性或国际性的国际组织、政党和宗教组织,但必须具有共同的利益,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②拥有区别于其他实体的独特利益;国际社会中的各个行为体都具有自己的、与其他的行为体相区别的特殊利益;特殊利益决定了不同行为体在国际社会追求的目标各自不同,制约着个行为体之间的冲突、矛盾、妥协与合作③具有一定的对外行为能力,并对其他行为体产生影响和作用;对外行为能力主要指具有对外行为的资格上述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基本特征,他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形式是国际关系行为体存在于国际社会的标志,也是国际关系行为体对外进行活动的物质、制度与文化的载体,是国际关系运行的基础;独特的利益为国际关系行为体提供了在国际社会进行活动的动机和内在驱动力,是构成国际社会纷繁复杂现象的根本原因;对外行为能力是国际关系行为体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确立自身国际地位、发挥国际作用的必要条件2.基本类型:①政府间国际组织;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指若干主权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创立的国家之间的组织②国际非政府组织;是指不依据政府协议所建议的国际民间组织,由于关注的问题不同,因此组织的形式、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③跨国公司;是指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实体,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国家行为体的一般特征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作用1.国家行为体的基本特征①有定居的居民:国家是有一定数量的定居的人民组成的,没有居民便不能构成国家;②拥有固定的领土:领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领土,人民因无物质基础而无法生存,国家因无管辖空间而无法统治;③有一定的政权组织机构:如政府,政府是国家的行政管理机构,对内实行管辖,对外进行交往,这是国家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体现,也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特征;④拥有主权:主权是一国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2.地位与作用:①国家行为体是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最活跃的行为主体;主权国家是现代国际关系得以形成的历史起点,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②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③主权国家行为体对非国家行为体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兴起背景、活动方式及其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1.兴起背景2.活动方式:①从事信息咨询活动②游说各国政府和国际政府间组织,宣传自己的政策主张③在全球性问题和其他许多重大问题上,影响主权国际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决策,并对主权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④非政府组织还通过举办国际性论坛和平峰会,为国际事务确定议事日程,将平日被国际社会所忽视的问题纳入国际议事日程,以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关注,从而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⑤在国际和平和安全领域,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和平倡议、国际协调与救助、预防冲突和战后重建等活动;3.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①催生了国际关系的新空间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关系关系领域的活动为国家对外活动增添了新的外交空间,出现了所谓的新“外交”现象②影响议事日程的设定非政府组织表达的是民间力量的意愿,在一些国家缺乏行为意愿的国际议事日程的设定上,通过信息传播、游说、抗议和各种多边活动将所关切的议题引入到国际关系议程之中,从而影响了议事日程的设定③为国际政治增添了新的合法性因素;一是以民众意愿为其合法性来源之一;二是非政府组织对联合国体系的参与增强了国际多边决策的合法性;④强化了国家形象和声誉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国际形象”和“国家声誉”都涉及国际社会对某一国家行为特征的评价和判断;第三章:国家利益分析名词解释:核心利益核心利益即一国的安全利益,集中体现在保护国家有形本体的存在上,包括维护本国主权的独立、领土的完整、人民的生存、不受外来势力的控制和破坏,以及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等方面;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一个国家的安全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保障;这也就决定了一个国家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不能不把本国的安全利益作为核心利益、思考题: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内涵是什么1.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公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动因;可界定为有利于国家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诸因素的总和;①国内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利益:指的是政府利益或政府所代表的全国性利益,与之相对立的概念是地方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②指国际政治范畴中的国家利益,指的是一个民族国际的利益,与之相对立的概念是集团利益、国际利益、世界利益;2.内涵:从不同角度可对国家利益的内涵作不同的划分①从国家利益内容的角度划分:国家安全/经济/政治/文化利益②摩根索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和普遍性角度:六种国家利益根本利益和次要利益;永久利益和可变利益;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三种国际利益认同利益;互补利益;冲突利益③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的划分:根本利益美国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如防止核、生化武器对美国的威胁;极端重要的利益会严重影响到美国在世界维护自由、安全和幸福的目的的问题,如防止任何地区核、生化武器、运载工具的扩散及威胁使用;重要利益对美国政府维护美国的根本利益的能力差生消极影响的问题,如反对国外出现大规模侵犯人权行为等;次要利益不会对美国的根本利益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如平衡双边贸易赤字如何认识国家利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阶级性与全民性1.国家利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国家利益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直接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大计;同时,它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用于描述、解释和评价国家对外政策的本源或适当性,也具有浓厚的主管色彩;但两者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2.国家利益的阶级性与全民性:国家利益中的阶级性是存在的,因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统治阶级支配着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维护自身确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解释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利益;其次,国家利益还反映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利益,是本国整体社会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结合体;试析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1.国家利益历来是理解一国政府如何制定对外政策的关键,在指导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方面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2.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动因;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对内政策的最高目标,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外交政策和对外行为的基本动因,也是决定国际关系的核心因素;同时,国家利益是调整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点;3.国家利益是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随着民族国家体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国家利益取代了国家最高统治者个人或最高统治层少数人的利益,成为国家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的基础;4.国家利益决定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5.国家利益是解释和证明国家对外政策合理性的重要工具;随着人们对国家利益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从国家利益出发,越来越成为人们判断、检验、评价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的重要依据和有效的分析工具第四章:国家权力分析名词解释:软权力国家权力从类别上分,可以分为软权力与硬权力,他们是一个问题的相辅相成的两方面;软权力指的是通过和平的方式,以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影响力实现对其他国家的控制和领导;这一概念最高与1990年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权力一般被界定为包括三方面的要素:①价值标准,如民主、自由、人权等;②市场经济,特别是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及其运行机制;③西方文明,包括文化、宗教等影响;巧实力巧实力最早由美国学者苏珊尼在外交杂志上提出;巧实力既不是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而是综合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一个整体的战略,是力量的基地,实现美国目标的工具箱;它既强调大的军事力量的必要性,同时也极大地关注联盟、伙伴关系和各个层次的机制,目的就是扩大美国的影响力和建立美国行为的合法性;向全世界提供公共产品就是这一战略的核心,因为这能使美国压倒一切的实力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利益和价值观达成一致;思考题:试析权力的本质、构成及其特点1.权利的本质: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行动自由以及影响、控制和支配他国的能力;2.权利的构成:①有形权利:人口数量、质量;地理环境面积、气候、资源、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经济实力工业能力、农业能力、资源拥有状况与生产能力;科技实力科技人员数量与质量、科研开发经费、科研体制;军事实力常规军事力量、核军事力量、高技术武器②无形权利:文化影响力特指一个国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政府机构的效率一个能落实本国政策的、有效的政府机构是国家权力正常行使的重要保证;领导人与领导集团领导人或领导集团能力的超长或无能、才智聪颖或不明情理、办事有效或无效;都会极大地影响一个国家拥有的实力;民心与社会凝聚力;对外交往能力与声誉等3.权利的特点:①支配性: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利,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从而社会利益和价值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②强制性: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③扩张性:政治权利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④排他性:政治权利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合作与妥协往往是权利资源和能力不足的时候才有必要和可能;①权利是一个历史的范畴②权利具有相对性③权利具有两重性④权利具有互补性权力对国家对外政策的制约与影响1.国家权力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战略的基本依据2.国家权力是一个国家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手段3.国家权力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及发挥作用的程度软权力提出的背景、内涵及在当代国家关系中的作用第五章:国家对外政策分析名词解释:国家战略国家战略是指在和平或战争条件下,为实现国家目标,如同发展和使用军事力量一样地发展和使用国家政治、经济和心理威力的艺术和科学;国家战略依据本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及国内国际环境,以促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为基本目标,对国家各方面、各部门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和指导,以实现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国家战略研究可以包括:对当前和今后国际格局的分析、认识与判断,对国家利益的分析与判定,国家目标的设定,实现战略的途径与手段;多边外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联合国组织及其他一些列国际组织的产生,一大批主权国家的诞生,以及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经常去国外参加高级多边会议,多边外交的作用渐渐凸显;多边外交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磋商、协调及举行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以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它有两种含义:①多个主权国家参与同一个国际协调行动;②通过参与多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地区性或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活动达到外交目的;多边外交的主要形式是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其实国家间广泛交往的重要渠道,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消除地区热点,缓和紧张局势方面有特殊作用;同时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国际援助,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公共外交在当代世界,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相互依存度达到空前高度,各国民众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参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公众舆论对一国对外政策决策的影响日益增大;公共外交是指一国通过电视、电影、广播、书刊等传播媒介手段,以及通过个人之间与民间团体之间的交往或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推行本国对外战略和政策,实现本国外交目标;公共外交有利于增进各国的了解与信任,促进国际谅解与合作,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国际交流;是沟通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为国家交往提供坚实的民众基础;同时也是霸权主义国家干涉他国内政,宣扬本国优越,改造世界和争取民心的工具;预防性外交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在1960年度的联合国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预防性”外交一词;其当时指的是在东西放冷战区域以外的地方如发生争端与危险局势,联合国应介入其间,防止大国实力蔓延过来;此后,预防性外交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外交概念,同时也日益被联合国在维持和平的行动中所重视;一般来说,预防性外交包括三层内涵:①在预见到争端可能发生时,采取行动,防止两方发生争端;②在争端已经发生的地区,采取行动,防止现有的争端升级成为冲突;③在已经发生冲突的地区采取行动,限制冲突的扩大;预防性外交源于危机意识;预防性外交采取的主要措施或手段是加强各种形式的沟通和意见交流,扩大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接触,增进矛盾双方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建立信任;充分发挥影响对方公众的能力;采取以资料收集和正式的与非正式的事实调查为基础的预警办法;思考题:试析国家对外政策的目标与类型1.目标2.类型:①国际战略:一个国家对较长一个时期整个国际格局、本国国际地位、国家利益和目标,以及相应外交和军事政策的总的认识和谋划;②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是一国处理国际问题和对外关系问题,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③外交决策:是一种对各种外交政策备选方案进行抉择的行为和过程;试析西方国家外交决策的决策主体及其作用1.最高决策者:总统、总理首相;作用以美国总统为例:外交政策制定权、外交承认权、缔结条约和签订行政协议权、对外战争权;2.外交决策机构:外交部、国务院等;作用:提供政策建议/拟定并实施政策/搜集、分析、传达情报/向外国和国际组织派驻使团代表政府3.议会:涉及外交决策的权利;作用:条约批准权、财政拨款权、立法权、对外宣战权、外贸管制权、人事任命权4.利益集团:以实现某种特定利益或主张为目的而寻求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集团;作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活动引向政府决策5.大众传播媒介:泛指一切大众传播形式,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作用:影响政府外交决策议事日程/引导和影响舆论,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形成压力/为政府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提供服务6.舆论:公众对政治、公共政策、公共问题以及对处理这些政策和问题的人们公开表示的意见;作用:舆论作为外交政策顺利制定和实施的社会基础发挥着制约作用/政府也会通过利用、控制舆论来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服务外交决策的环境因素及其对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六章:国际冲突与和平名词解释:国际冲突国际冲突是指国际关系各个行为体之间为了获得有限的资源、权利和地位等自觉进行的竞争、压制、伤害或消灭对方的行为以及各国际关系行为体的目标不相容是所处的一种状态;国际冲突有一下特点:①冲突领域限于国际社会;②利益与权力之争是国际冲突的本质所在;③国际冲突表现为不同的层次;国际冲突的根源十分复杂,主要有经济利益、地缘战略矛盾、民族主义、宗教矛盾、帝国主义等;和平主义和平主义是指争取实现各民族之间的持久和平乃至永久和平的一切努力和主张;这里所指的是近代西方国家最有实际政治影响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一切战争;其思想渊源有:基督教、人道主义、世界主义;和平主义形成和发展历史条件是:战争规模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具有破坏性;民主和平论指非民主的国家比民主的国家更有可能进行战争,因为后者的决策时基于民众的同意,而民众将构成对战争的制约力量,因此主张推行西方民主制度,以确保世界和平,20世纪80年代由康德提出;理论依据:民主参与机制可将人民和平医院上升为偶家意志,三权分立的权利制衡遏制领导人的非理性战争冲动;民主国家政治文化与制度规范环境趋于相似,差异化小使战争不可能发生;然而无法证明民主国家更爱好和平,公众舆论也可能推动民主政府进行战争,且更具破坏力,因其倾向于进行十字军似的道德讨伐;思考题:如果理解国际冲突、战争及和平试析现代战争的根源(一)传统利益冲突的理论:1.主体论的分析方法:从利益主体的角度寻找冲突的根源,把冲突的根源归之于人性本身;2.对象论的分析方法:从利益对象的角度寻找冲突的根源,把冲突的根源归之于利益对象的匮乏;3.由上述两种不同的方法所衍生出的战争根源理论有原罪说、人性恶论等;(二)当代西方冲突与战争理论1.查尔斯·霍奇斯对战争根源的解释为:①政治方面的动力,王朝时期对安全、荣誉、君权的追求,现代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紧张;②军事方面的动力,军国主义和军备竞赛③经济方面的动力,人口增长的压力,工业化国家对原料和市场不断扩大的需要④社会方面的动力,人的本性是贪婪、好斗以及愤怒的,其仍然是进行战争的基本因素;2.沃尔兹从三个层次对战争根源的解释:①人的层次,战争最重要的根源在于人性和人类行为自私、愚昧②国家层次,国家内部体制的缺陷是造成战争的根源之一,和平与战争分别是好的国家和坏的国家的产物③国际体系层次,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缺乏一个权威的机构防止冲突和战争的发生;(三)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着重从物质利益、经济关系、阶级矛盾的角度分析冲突和战争的根源;1.恩格斯的解释: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2.列宁关于战争根源的解释:现代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①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垄断②垄断加剧了各个经济部门和各个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③不平衡导致了各个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要求④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途径,就是帝国主义战争和平主义与和平运动的兴起背景、特点及发展轨迹第七章:国际安全分析名词解释:国际安全国际安全是指主权国家普遍安全的前提下,国际社会处于和平、有秩序和相对正义的一种状态;随着全球问题的产生于发展,国际安全的内涵不断扩大、延伸以致变得庞大复杂,不仅在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宋新宁第一章导论: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一.什么是国际政治学1.国际政治学的定义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学的辨析国际政治学的特定内容就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和这种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研究一国之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如果说国际政治学和政治学是一种种属关系的话,那么国际政治学和其他分支则是一种平行关系,他们之间既有领域划分的不同,又有相互之间的渗透。
在中国,国际政治学广义的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狭义的理解,国际政治即指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学说。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概念:我国认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2.概念的涵义国际政治研究对象的四层内容:(1)国际社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他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国际社会,而是国际政治社会,即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
国际政治学研究他们的对外政策、对外行为和对外关系,研究他们内部之间以及和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即把他们放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中,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3)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作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行为体间的政治关系。
(4)国际政治的一般规律是一个抽象、具体的规律。
上述四层内容并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行为主体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探寻一般规律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国际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的产生及其发展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国际政治学1、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政治关系的总和;●国际关系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
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宗教等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关系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关系。
因此,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一般可以通用。
2、国际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是研究国际行为主体之间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国际关系学是研究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将国际关系看成是所有现存关系的总和的命题显然过于宽泛。
这样的国际关系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能是不同类型、不同序列、不同质量现象的杂乱无章的简单总和。
很难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有机系统。
因此,人们通常将反映各个国家对外政治活动实质的对外行为作为主纲,以国际政治为核心,将国际关系串联起一个有机联系的、有规律可循的系统。
因此,人们通常将反映各个国家对外政治活动实质的对外行为作为主纲,以国际政治为核心,将国际关系串联起一个有机联系的、有规律可循的系统。
在学科意义上国际政治学就是国际关系学。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国际政治学: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国际政治学与其它研究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现象的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国际政治学又是一门更综合、更宏观的学科。
国际政治研究包括历史、现实和理论三个部分(国际关系史、国际政治问题、国际关系理论)。
因此,与国际政治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国际关系史(从历史的角度)、外交学(从对外交往事务的角度)、国际法学(从国际行为准则和规范的角度)、政治学(从广义的或一般国内政治学的角度)2、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国际政治社会中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或三个层次:●行为主体及其对外行为。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1.1 复习笔记一、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并且最早出现于英国和美国。
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国家间矛盾的第一次总爆发,使得学者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国际关系。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尽管许多政治学领域的学者把国际政治学看作是政治学的子学科,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认为“国际政治学”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但是国际政治研究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
二、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1.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界定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既要看到国家行为体,也要看到非国家行为体。
由此我们可以把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概括为三类关系:(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既包括合作的关系,也包括冲突的关系;既包括双边关系,也包括多边关系。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既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亦包括主权国家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各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问的关系等。
此外,国际关系的整体的运动规律也是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2.国际关系学科的界定国际关系学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学界将国际政治学等同于国际关系学,是因为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等诸多关系中,政治关系最为突出,研究得也最多。
国际政治中,以国家为主要国际行为体,其间的主要互动方式为国家的对外政策行为。
三、怎样进行国际政治学科的专业学习?国际政治专业学生需要进行两种学习,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方法的学习。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大纲)
导论: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国际政治学概念二、国际政治学研究对象三、国际政治学研究方法一、国际政治学概念1.什么是国际政治?汉斯·J·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
昆西·赖特:国际政治是“一门艺术,它影响、操纵或控制世界上的一些重要团体。
促进某些团体的目的的实现,反对其他团体的相反目的的实现”。
梁守德:“国际政治,指的是行为体间围绕权利、权力和利益实施外向决策的活动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强权与民主、人权与主权、剥削与发展、结盟与不结盟、动乱与秩序等现象的关系的统称。
”周敏凯:国际政治“是由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多种国际行为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与相互作用,以及形成的各种联系”。
王逸舟:“国际政治”是相对于“国内政治”而言的,但理解上又有多义:一种是指国家之间的政治,英文里叫“politics among nations”,通常是指代表不同民族的政府之间的政治,如外交、国家贸易、势力均衡、相互宣战等;另一种是指存在于国际社会并且作用于这个特殊社会的各个国家的政治,英文为“international politics”,这种政治的参与者较多,不止有国家、民族、政府,更有众多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生态组织、恐怖组织等,它的重点不在国家(政府)层面,而在世界共同体(国际社会)。
我们不妨将前一种称作狭义的国际政治(又叫“国家间政治”),后一种则为广义的国际政治(也可叫“世界政治”)。
2.什么是国际政治学?周敏凯:国际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主权国家及其他国际行为体,为实现一定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相互作用与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独立学科。
教材观点: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国际政治学概论
国际政治学概论一、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中国特色(一)国际政治学的兴起(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三)国际政治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四)国际政治学的美国学派(五)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二、国际政治的总体全貌(一)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体现1、国际政治的定义2、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3、国际政治显示国际社会的基本面貌(二)国际政治是一种综合现象1、国际政治是世界经济的集中表现2、国际政治以国家对外战略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3、国际政治的直接目标和主要表现是国家权益4、国际政治充满意识形态色彩(三)国际政治是一个整体1、国际政治是行为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表现2、国际政治是体系、格局和秩序的统一3、国际政治是围绕权益活动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机制的结合三、行为体论国际政治的诸角色(一)国际政治行为体的基本条件(二)国家行为体(三)非国家行为体四、体系论国际政治的体系系统(一)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二)国际政治体系的形成(三)国际政治体系的演变五、格局论国际政治的基本结构(一)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角色及其更新(二)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角关系及其改组(三)国际政治格局的式样及其演变六、主题论国际政治的主要内容与安全(一)国际政治的主题与国际安全(二)战争与革命的主题(三)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七、动力论国际政治的作用力及其基本状态(一)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特征和类型(二)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矛盾运动(三)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基本状态八、秩序论国际政治的稳定秩序与国际机制(一)国际秩序同国际机制的关系(二)国际新秩序和国际机制的基本原则(三)当今世界构建国际新秩序的方案九、时代论国际政治所处的时代环境(一)科技革命发展的新时代(二)军事演变的新时代(三)社会发展的新时代1。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复习答案资料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复习答案资料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免费在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目录隐藏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与专业学习路径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典型题详解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典型题详解第三章国际关系行为体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典型题详解第四章国际体系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典型题详解第二部分国际安全第五章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典型题详解第六章国际冲突与秩序的建立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典型题详解第七章对外政策与外交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典型题详解第八章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典型题详解第三部分当代全球问题第九章环境问题与世界政治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典型题详解第十章恐怖主义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民族主义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典型题详解第十二章核武器问题与核军控体制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典型题详解第十三章难民问题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13.3典型题详解第四部分中国与世界第十四章从文明的发展看中国与世界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14.3典型题详解内容简介隐藏本书是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目录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第三节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第一节现实主义学派及其发展一、古典现实主义二、新现实主义三、新古典现实主义四、对现实主义的批评第二节跨国主义一、理想主义二、新自由主义三、民主和平论四、对跨国主义范式的批评第三节其他非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世界体系理论二、规范理论三、女性主义理论四、批判理论五、历史社会学六、后现代主义七、建构主义第三章国际关系行为体第一节主权国家一、主权的概念二、主权受到的影响与制约三、有关国家类型的讨论第二节非国家行为体一、政府间组织二、国际非政府组织三、跨国公司第三节全球化对国际行为体的影响第四章权力与世界格局第一节权力一、权力的概念二、影响权力的因素1、领土与地缘因素2、人口因素3、自然资源4、经济发展水平5、军事能力第二节国际权力结构一、“极”与权力模式二、权力体系的变革第二部分国际安全第五章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第一节安全概念的产生与安全研究的发展一、“安全”概念的由来与界定二、安全研究的发展三、安全研究的对象与体系第二节安全关系与安全研究的不同观念一、现实主义安全观二、新现实主义与安全合作三、新自由主义安全观四、其他非主流的安全观念第三节安全战略分析一、国家安全的判断二、国家安全的维护三、国家安全战略选择第六章国际冲突与合作第一节国际冲突与战争一、冲突与战争的界定二、战争的起因第二节冲突战略一、冲突手段的选择二、游戏与对策第三节国际合作一、国际合作的概念二、国际规制第七章对外政策与外交第一节国际关系中的对外政策一、对外政策的基本概念二、影响国家对政策的因素第二节国家的对外决策一、对外决策的类型二、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二、对外政策工具第三节外交一、外交的界定二、外交的历史演变三、多边外交案例分析——八国集团四、外交谈判第八章干涉与干涉主义第一节“干涉”的基本概念一、“干涉”的界定二、“不干涉主权”原则的形成及其受到的挑战三、“干涉例外论”与“正义战争论”第二节新干涉主义一、新干涉主义的概念二、干涉与霸权第九章国际组织与争端解决第一节冲突解决模式一、世界联邦主义二、集体安全三、第三方的介入四、功能主义第二节联合国与冲突解决一、联合国实现和平的方式1、和平解决争端2、强制行动3、维和行动二、科索沃危机与联合国的边缘化三、联合国的未来第三节国家与国际组织的两难关系一、共同利益问题二、道德问题三、国际组织的力量大小问题第十章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第一节经济安全的界定与影响要素一、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二、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三、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四、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第二节经济发展与安全一、南北的鸿沟二、联合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第三节国际关系中的经济战第四节危机与安全一、石油危机二、金融危机第三部分当代全球问题第十一章生态环境与世界政治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人类面对的生态威胁一、人口压力与城市化二、资源的过度消耗三、环境日趋恶化1、气候变暖2、森林在减少3、生物物种减少4、耕地减少与土壤劣化加速5、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第三节生态环境与国际冲突一、生态环境问题为什么会导致冲突?二、案例分析——水资源与国际冲突三、生态与政治第四节生态环境与国际合作第十二章恐怖主义第一节恐怖主义的界定第二节恐怖主义的类别与行为特点一、恐怖主义的类别二、恐怖主义的行为特点三、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意识形态第三节恐怖主义与国际关系一、恐怖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第十三章民族主义第一节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界定一、什么是民族?二、什么是民族主义?第二节民族主义与地区冲突一、当代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二、民族主义与战争危险三、建立独立国家问题四、实现民族统一问题五、对待其他民族问题第三节民族主义能解决民族问题吗?一、民族自决的困惑二、解决民族问题的出路何在?第十四章核武器问题与核军控体制第一节核军控与核裁军体制的形成一、关于核不扩散问题二、关于核禁试问题三、关于美苏(俄)的核裁军第二节核军控与核裁军体制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一、理论观念上的挑战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三、拒签约国家的挑战四、签约国提出的挑战五、体制内在症结提出的挑战第三节有关核武器未来的思考附录:中国与核军控体制一、中国对核武器问题的基本立场与主张二、中国对核不扩散体制的参与第十五章难民问题第一节难民问题的严重性第二节难民的理论界定第三节造成难民潮的根本原因第四节国际社会对难民的保护第四部分中国与世界第十六章从文明发展看中国与世界第一节千年兴衰——中国文明的再崛起第二节中西文明对比——两种不同的世界主义一、源于西方的世界主义二、以“天下”观为特征的中国的世界主义第三节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对外关系哲学一、中华“和合”文化二、中国的外交哲学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一.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三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三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圣才出品】第三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3.1复习笔记一、国际行为主体的一般特征1.国际行为主体的含义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其特征包括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政治经济实力、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
2.国际行为主体的类型当今世界的国际行为主体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1)国家行为主体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国际社会中独立的主权国家,以联合国组织的成员国为依据,国际社会目前已有192个主权国家。
(2)非国家行为主体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那些具备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但并不具有主权国家地位,同时又不隶属于某个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实体。
它包括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
3.国际行为主体的发展(1)国家间政治与国家行为主体从国家和国际政治发展的历程来看,国际社会的基础仍然建立在国家间政治的基础之上,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的中心单位,是国际社会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行为主体。
(2)跨国政治与跨国行为主体跨国政治作为国际政治总现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国际政治或国家间政治的基础上形成,并随着国际政治的不断变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3)跨国政治与国际政治①跨国政治的定义跨国政治是指各种跨国行为主体的一系列对外行为和相互关系的总和,它既包括跨国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包括跨国行为主体与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与国家间政治密切相连,是国际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出现的一种新现象。
②跨国政治与国际政治或国家间政治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a.跨国政治是国家间关系的补充和延伸,反映了国家间相互作用的日趋复杂化。
b.跨国政治和国际政治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二、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1.国家作为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1)国家的构成要素:①具有固定的领土和一定数量的居民这是国家作为基本实体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一讲国际政治行为体本讲主要内容一、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二、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体三、国际政治中的国家主权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国际政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民族国家非国家行为体:[1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建国际组织[2宗教组织[3个人[4政党[5政治运动[6跨国公司1.国家行为体(一)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概念(二)国家的分类(三)国家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特征一、国家行为体概说1,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体主角的并不是任意的国家,而是民族国家,或者说是主权国家早期的国家现代的国家2,主权国家最先产生于欧洲,它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有关国家主权原则的确立和延续主权国家的基本特征传统的观点:居民、领土、政权组织、主权现代的观点:认同、忠诚4,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自然因素思想观念因素制度因素 5,国家的基本政治职能维持秩序分配资源作为认同的核心国家的类型1,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经济上的差异军事上的差异人口规模上的差异民族构成上的差异2,国家分类的多样性能力标准:强国与弱国意识形态标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宗教标准: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佛教文化标准:亨廷顿的观点民主标准:民主与专制其他标准三、国家主权1,主权概念的提出布丹霍布斯格劳秀斯卢梭2,主权概念的二重性主权与国家内部政治和法律上的权力相关主权与其他国家的权力相关3,主权的两个组成部分对内主权对外主权所谓国家主权(sovereignty)就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
国家主权的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内的最高管辖权。
即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或事物以及领土以外的本国人实行最高的统治权。
这是国际法已经确认的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的具体体现。
2、对外的独立平等权。
即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排除任何外来的干涉和限制。
国际政治学概论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宋新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一章导论: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一.什么是国际政治学 1.国际政治学的定义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学的辨析国际政治学的特定内容就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和这种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研究一国之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如果说国际政治学和政治学是一种种属关系的话,那么国际政治学和其他分支则是一种平行关系,他们之间既有领域划分的不同,又有相互之间的渗透。
在中国,国际政治学广义的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狭义的理解,国际政治即指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学说。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概念:我国认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2.概念的涵义国际政治研究对象的四层内容:(1)国际社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他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国际社会,而是国际政治社会,即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
国际政治学研究他们的对外政策、对外行为和对外关系,研究他们内部之间以及和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即把他们放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中,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3)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作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行为体间的政治关系。
(4)国际政治的一般规律是一个抽象、具体的规律。
上述四层内容并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行为主体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探寻一般规律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导论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0.1复习笔记一、国际政治学1.国际政治学的概念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等学科特征。
2.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其内容包括国际社会、行为主体、政治关系和一般规律,其中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探寻一般规律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2)国际社会的定义国际社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它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是世界政治、经济的各行为主体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在频繁相互过程中所形成的整体。
(3)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定义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国际政治社会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国家行为主体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它们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最主要对象,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其研究对象多为相互之间的政治关系。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国际社会的实际出发,去研究它的发展变化。
(2)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坚持唯物辩证法,要注意两点:一是正确地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二是要正确地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
2.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此外,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研究方法,包括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
(1)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将政治和经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贯彻于对国际政治经济相互作用的分析,它对现代国际政治学理论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我们研究国际政治学理论提供了重要指导。
国际政治学概论
国际政治学概论导论国际政治的研究对象和中国特色一.国际政治学的兴起1.国际政治学的定义国际政治学主要是围绕权利、权力和利益来认识和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发展:国际政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它是从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分离出来,经由边缘学科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国际政治体系国际政治体系是国际政治行为体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它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同步进行,密切联系,且以世界经济体系为基础。
2.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政治格局寓于国际政治体系的母腹之中,是充当主角的行为体间相互政治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
它以“主角”、“主要关系”和“样式”为基本要素,其中以主要关系为核心。
它具体表现为主要角色在追求权利与权力、利益、维护和平与发展等政治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各样关系,以及相互间展开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对抗与合作式样。
3.国际政治秩序国际政治秩序,也以国际政治体系为依托,指的是主要角色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规则。
它以主要角色的对外战略及其实施为基础,表现为主要角色在国际政治体系和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顺序,其基本特征是稳定。
三.国际政治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四.国际政治学的美国学派1.理想主义学派主要观点和主张:公开外交、民族自决、集体安全、自由和平、裁军非战、航海自由、贸易平等、公里正义、保证国际和平等。
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以确保避免战争、实现和平。
2.现实主义学派现实主义学派以国家为主要行为体,以权力和国家利益为动因,认为权力既是国家的主要手段,又是国家追逐的目的,系统的结揭示了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的现实。
其理论的核心是权力政治,支柱是均势,目的是寻求权力与和平的途径。
3.新现实主义学派新现实主义学派认为当前世界处于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的全球系统研究和实际政治的研究,鼓吹“问题政治”的国家政治观。
国际政治学概论 读书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读书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是一本关于国际政治研究的精英教材,它探讨了国际政治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的实践运作。
这本书是由美国政治学家保尔·马克斯撰写的,全面介绍了国际政治学的重要概念,诸如“国际关系”,“国际体系”,“国际组织”,“政治精英”,“国家行动”,“多边安全”,“政治利益”,“国际军事行动”,“经济政治”以及“伊斯兰世界观”等,以及如何解释这些概念的视角。
本书认为,国际政治研究是一门复杂的学科。
它考虑了政治,社会和经济学,并对势力对抗、统治结构、经济影响以及文化观念等层面进行了分析,从而深入探索现代国际体系的组成和运作机制。
马克斯在本书中还提出了许多实践性的意见,例如通过进行有效的外交活动来避免和解决国际关系中的紧张局势,以及提高实现世界和平的可能性等。
总的来说,《国际政治学概论》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教材,它解释了国际政治学在国际关系和全球安全上的重要性,并给出了解决国际问题的政策建议。
本书也为政治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国际政治中的趋势和潜在变化,并对国家和国际机构采取行动的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精读》课程教学计划(四年级)第一课 A Field of Silence (第七册)课时:2 周,共8 课时教学内容第1-2课时背景知识及课文讲解1、介绍美国著名女诗人散文家Annie Dillard(1945-)生平;2、介绍作家主要著作:作品探讨对世界的哲学理解和人生的意义;3、介绍作者的玄学思想;4、介绍捷克小说家Milan Kundra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主题;5、过渡到课文:提醒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考虑课文的主题;6、课文讲解与讨论:P. 82-P. 88倒数第二段。
第3-4课时继续课文讲解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完成全篇课文。
第5-6课时课文的语篇分析1、描述文介绍;2、客观描述(objective description);3、印象描述(impressionistic description);4、描述文中细节的运用;5、描述文中修辞手段的运用;6、详细讨论A field of Silence 的描述性特征(descriptive features);7、讨论A field of Silence 的主题。
第7-8课时讨论课文后面的练习思考题:1、作家在课文中具体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使得文章具有诗歌一般的美感?2、作家是如何驾驭语言使得silence 具有一种神秘朦胧的感觉?3、在课文中silence 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是什么?第二课New York (第七册)课时:2 周,共8 课时教学内容第1-2课时背景知识及课文讲解1、介绍美国作家Gay Talese 及主要作品;2、讨论纽约;3、过渡到课文:提醒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考虑课文的主题;4、课文讲解与讨论:P. 109-P. 111第一段结束。
第3-4课时继续课文讲解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P. 111第二段开始到P. 115第一段结束。
第5-6课时继续课文讲解并课文的语篇分析1、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完成全篇课文;2、详细讨论New York 的描述性特征(descriptive features);3、讨论New York的主题。
第7-8课时讨论课文后面的练习思考题:1、作家在课文中具体运用了哪些语言特征?2、作家在课文中具体运用了哪些手段使得语篇获得了衔接与连贯?3、作家在课文中有大约10个段落运用了同一个句式结构开头,这种写法单调吗?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文体效果?4、作家在课文中具体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第三课The Absence of Windows (第七册)课时:2 周,共8 课时教学内容第1-2课时背景知识及课文讲解1、介绍美国作家Richard Selzer (1928-)生平及主要著作;2、介绍关于医院和手术室的相关背景知识;3、介绍黑色幽默;4、过渡到课文:提醒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考虑课文的主题;5、课文讲解与讨论:P. 133-P. 134第二段。
第3-4课时继续课文讲解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P. 134第三段开始到P. 138倒数第二段结束。
第5-6课时继续课文讲解并课文的语篇分析1、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完成全篇课文;2、详细讨论The Absence of Windows 的描述性特征(descriptive features);3、讨论The Absence of Windows 的主题;第7-8课时讨论课文后面的练习思考题:1、作家在课文的描述中具体运用了哪些叙述技巧?2、课文中有哪些特征揭示了本课课文中描述的主观性?3、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段?第四课Discovering the Self (第七册)课时:2 周,共8 课时教学内容第1-2课时背景知识及课文讲解1、介绍美国作家James E. Miller, Jr. (1920-)生平及主要著作;2、介绍Rene Descartes 的思想:我思故我在;3、介绍语言与思维的关系;4、过渡到课文:提醒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考虑课文的主题;5、课文讲解与讨论:P. 154-P. 155倒数第二段。
第3-4课时继续课文讲解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完成全篇课文。
第5-6课时课文的语篇分析1、说明文介绍;2、写说明文时必须牢记的要点:目的与读者对象;3、说明文的语篇组织;4、详细讨论Discovering the Self 的说明性特征(expository features);5、讨论Discovering the Self 的主题。
第7-8课时讨论课文后面的练习思考题:1、作家在课文中是如何进行过程分析的?2、文章分析了语言在创造自我这一过程中的必要性,这种分析对说明文章的主题起什么作用?第五课Vices and Pleasures: The View from Eighty (第七册)课时:2 周,共8 课时教学内容第1-2课时背景知识及课文讲解1、介绍美国著名评论家、诗人、文学历史学家Malcolm Cowley (1898-)生平及主要著作;2、组织讨论老年和死亡的问题;3、过渡到课文:提醒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考虑课文的主题;4、课文讲解与讨论:P. 183-P. 184页结束。
第3-4课时继续课文讲解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P. 185开始到P. 188倒数第二段结束。
第5-6课时继续课文讲解并课文的语篇分析1、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完成全篇课文;2、详细讨论Vices and Pleasures: The View from Eighty 的说明性特征(expositoryfeatures);3、讨论Vices and Pleasures: The View from Eighty 的主题。
第7-8课时讨论课文后面的练习思考题:1、作家在课文中是如何将那些因种种原因而放弃的老人与那些拒绝向时间投降的老人进行对照的?2、课文中是如何通过举例的方法说明主题的?3、课文中段与段之间是运用什么技巧进行过渡的?第六课The Higher Meaning of Marlboro Cigarettes (第七册)课时:2 周,共8 课时教学内容第1-2课时背景知识及课文讲解1、介绍美国西部历史;2、介绍万宝路香烟;3、过渡到课文:提醒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考虑课文的主题;4、课文讲解与讨论:P. 207-P. 209页第一段。
第3-4课时继续课文讲解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P. 209第二段开始到P. 212倒数第二段结束。
第5-6课时继续课文讲解并课文的语篇分析1、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完成全篇课文;2、详细讨论The Higher Meaning of Marlboro Cigarettes 的说明性特征(expositoryfeatures);3、讨论The Higher Meaning of Marlboro Cigarettes 的主题。
第7-8课时讨论课文后面的练习思考题:1、作家在课文中是如何进行因果分析的?2、作家在课文中运用了很多文学和历史典故(allusions),这些典故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3、作家在文章中有多处引用。
这些引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第七课Do We Need the Family? (第七册)课时:2 周,共8 课时教学内容第1-2课时背景知识及课文讲解1、介绍美国社会批评家和作家Eulah Laucks 生平及主要著作;2、组织讨论:你想有个自己的家吗?3、介绍二战结束以后尤其是六、七十年代美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及其对家庭结构的影响;4、过渡到课文:提醒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考虑课文的主题;5、课文讲解与讨论:P. 233-P. 234倒数第二段。
第3-4课时继续课文讲解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P. 234最后一段开始到P. 238页倒数第二段结束。
第5-6课时继续课文讲解并课文的语篇分析1、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完成全篇课文;2、议论文介绍;3、议论文中的归纳法(induction);4、议论文中的演绎法(deduction);5、议论文中的常见谬误(fallacies);6、详细讨论Do We Need the Family? 的议论性特征(argumentative);7、讨论Do We Need the Family?的主题;8、介绍:如何撰写毕业论文(I)。
第7-8课时讨论课文后面的练习思考题:1、作家在课文中是如何进行因果分析的?2、作家似乎致力于证明家庭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失去了作用。
你知道作家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吗?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正说?反说)更有说服力?第八课Women Are Prisoners of Their Sex (第七册)课时:2 周,共8 课时教学内容第1-2课时背景知识及课文讲解1、介绍英国著名作家Brigid Brophy (1929-) 生平及主要著作;2、组织讨论:在当今中国社会男人和女人谁的地位高?3、介绍女权运动及其发展;4、过渡到课文:提醒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考虑课文的主题;5、课文讲解与讨论:P. 271-P. 272倒数第二段。
第3-4课时继续课文讲解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P. 272最后一段开始到P. 276页倒数第二段结束。
第5-6课时继续课文讲解并课文的语篇分析1、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完成全篇课文;2、详细讨论Women Are Prisoners of Their Sex 的议论性特征(argumentativefeatures);3、讨论Women Are Prisoners of Their Sex 的主题;4、介绍:如何撰写毕业论文(II)。
第7-8课时讨论课文后面的练习思考题:1、作家在课文中运用了什么证据以证明自己的论点?2、作家在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段?第九课Kew Gardens (第八册)课时:2 周,共8 课时教学内容第1-2课时背景知识及课文讲解1、介绍英国著名女作家Virginia Woolf (1882-1941) 生平及主要著作;2、介绍现代主义;3、介绍意识流创作手法;4、介绍绘画中的印象派;5、介绍伦敦郊外的植物园Kew Gardens;6、过渡到课文:提醒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考虑课文的主题;7、课文讲解与讨论:P. 1-P. 3 倒数第二段。
第3-4课时继续课文讲解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P. 3 最后一段开始到P. 8页倒数第二段结束。
第5-6课时继续课文讲解并课文的语篇分析1、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完成全篇课文;2、分析课文的文体;3、分析课文的语篇结构;4、分析课文中出现的四组人和蜗牛等的象征意义;5、分析课文的主题和基调等等。
第7-8课时讨论课文后面的练习思考题:1、文章是如何展开的,采用了什么叙述视角?2、文章中出现的四组人之间有什么不同?3、文章中突然出现的马达轰鸣声说明了什么,有什么象征意义?4、分析课文中出现的隐喻以及这些隐喻对文章主题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