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的秘密》一书读后感

合集下载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5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5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5篇《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阅读玛丽亚·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教育家和改革者的《童年的秘密》觉得这本书真的让我明白很多,特别是在这本书对儿童这件事上,我们成年人缺乏了解。

在处理孩子问题上,成年人逐渐变得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他的观点的角度来看孩子,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误会越来越多。

有时候大人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多肯定孩子,也多反省自己的行为。

书中说:无论我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本能地开始提防他,保护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即使是毫无价值的垃圾。

成年人的思想不应该以为孩子是制造麻烦的存在。

当孩子们为琐事和无用的东西而疯狂时,别认为自由探索的行为很幼稚,并试图阻止这一切。

但对孩子们来说,这些探索是令人满足的、有趣的和开心的。

例如,孩子会让父母拿东西,吃饭,穿鞋子等等,他们会完全沉溺于这些在成人眼中最简单的事情里。

在经过许多尝试,反复探索,会显得兴奋快乐。

但成年人不会让孩子独立去探索,反而用最直接的行动来接手孩子们眼中最难的事情,最终一切都是由父母来完成。

孩子的成长需要大人的等待。

例如,当带孩子出去散步时,孩子停下来了,成年人也应该停下来等孩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成年人经常督促孩子向前走,因为我们不想等待。

尊重孩子,或许有些动物就做得很好,比如一只小象带着大象群一起走,走累了,小象停下来,大象就会停下来等着。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速度。

我认为成年人真的应该承认他们的错误,我们真的不应该过多的干涉孩子的成长。

有时,大人的“冷眼旁观”对孩子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我心里的疑惑得到了解答,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

看来确实有必要多读书。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2我手中的这本《童年的秘密》是由意大利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撰写的,蒙台梭利一开始研究智力缺陷的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后来她创办“教育之家”,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

读童年的秘密有感心得(精选17篇)

读童年的秘密有感心得(精选17篇)

读童年的秘密有感心得(精选17篇)读童年的秘密有感心得篇1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有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

”对此,我也深有同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阻止孩子不让他们做很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成人看孩子做事“不顺眼”,怕孩子浪费时间、打坏东西等,总是让孩子按照他们的节奏来生活。

当他们看到一个儿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无成效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们本人一瞬间就可以做完,并且做得完美得多的时候,这时他们就会按捺不住自己地想去帮助这个儿童。

早上起床时,孩子正在努力地学着自己穿衣服,父母看见了,非但没有给予表扬、鼓励,反而担心孩子穿衣服的速度太慢,会耽误自己的上班时间,于是一把夺过孩子手中的衣服,麻利地为孩子穿戴整齐。

当一个成人看到自己的孩子端了满满的一杯子水,正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动着步子时,他就开始担心孩子会不会摔倒。

内心的种.种担忧迫使他快速地从孩子手中将杯子夺过来,不让孩子自己端杯子。

另外,迫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有些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给孩子报这报那的辅导班,双休日时,家长带着孩子穿梭于各种学习班,小小孩子没有了游戏时间、没有了童年的欢乐。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仔细想一想,我们成人确实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由此我想,成人如果给予孩子不恰当的帮助或以不科学的教养观去教导孩子,过分地给予些什么、看到孩子发生错误急着想干预些什么,还不如做一个观察者,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其自然地展现和成长。

还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最好的教育或许就是不教。

这也许让那些拥有“满腹经纶”的父母们大吃一惊,但,事实确实如此。

在《童年的秘密》中,蒙台梭利毫不留情地对成人进行了斥责,他把成人对儿童的关爱看作是成人的自私自利,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成人在照看及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会走弯路,或出现一些错误的举动,但在孩子面前,我觉得,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7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7篇

《童年的秘密》详尽地告诉父母,儿童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的、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来获得。

下面是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题记“在儿童的心灵中有着一种深不可测的秘密,随着心灵的发展,它逐渐展现出来。

这种隐藏的秘密像生殖细胞在发展中遵循某种模式一样,也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被发现。

”小儿7岁,已是梅小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读完《童年的秘密》一书,看到了蒙台梭利所描述的很多各种情况下的儿童形象,我的感觉是作者很肯定的认同儿童不仅是个生物体,更是一个精神的胚胎,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要尊重孩子的心灵,而不是更注重分数。

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

”她认为,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成年人的压抑,是社会赋予了成年人截然相反的使命让他们有权力决定儿童的教育和发展。

由此联想到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所为有多少与此书所著相吻合呢?对比起来,似乎不多。

因为我本身也是一名教师,因而对于孩子的教育并没有“与时俱进”,也不曾想到“输在起跑线上”,多年的教育告诉我所谓起跑线只是暂时现象,如果孩子的兴趣、心理爱好不健全,即再多的超前教育也有落后的一天,因而我对孩子的教育更注重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游戏中锻炼孩子,发现孩子培养孩子。

与别的孩子不一样,时至今日,他没有上过一天与学习有关的兴趣班——他不想我也不愿意。

虽然成绩在班级只是中等,但我没有感觉到他差。

因为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他喜欢的活动上,陪他玩,激发他在玩中体验成功、在玩中学习。

我看到的是他每天快乐的笑脸,每天回来看到他的笑容,听到他高兴的介绍在学校发生的故事,积极的要求下去锻炼,我觉得孩子就是应该这样享受生活,学习很重要,学习成绩也很重要,但如果孩子是在我强迫下被动的去学,即使每次考试都得满分又如何呢,经验告诉我如果学习没有兴趣,分数不会长久。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十五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十五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十五篇)《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童年的秘密》是由意大利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索利撰写的,通过自己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得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疗救之方,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通过对本书的阅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蒙台梭利讲到的有关对幼儿的教育,无一不是以尊重幼儿为前提下,尽量让幼儿在最自然的环境下,在自愿与自我选择的条件下进行的,从而总结经验,完成自我认知的提升!我想,这时,孩子的心里肯定是最轻松愉快的,而我们知道快乐容易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有兴趣,还怕他不会学习吗?因此,作为一个孩子的教育者,首先就要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会让你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只是一味被动接受教育,势必会造成烦躁与抵触的心理,即使是成人也不会有什么学习热情,更不要说是孩子了!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学习对儿童进行心理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将会游刃有余,还怕孩子调皮,会造成教育失败吗?我相信,教师的行为、教育方法及理念无疑会潜移默化的传导给学生,从而影响到一代人的一生。

儿童内心的真实景象,它与我们对儿童习以为常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是“童年的秘密”。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要把孩子置身于一个愉快的环境,所学的内容要对孩子很有吸引力的。

作为教师要想把课上好,首先就要把课设计好,要吸引孩子的目光,是孩子想要知道的、感兴趣的!其次是教育者的沉静。

它是一种更深沉的平静、一种空白,即我们所说的客观的心理。

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先想好再做,多去看、去观察,少去说、去批评!孩子不喜欢一个爱唠叨的教师。

最后是要给儿童特殊的作业材料,使孩子能被材料所吸引,促使其分析和运动,从而使他们聚精会神,精力集中。

儿童就会获得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

这样儿童就向正常化迈进。

即学会克制自我、平静地生活及喜欢学习。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28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28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28篇)在《童年的秘密》里,蒙台梭利以医生、人类学家、教育家的身份告诉我们,如何善待童年,培植养自主、强大、智慧的生命的秘密。

下面给大家分享《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28篇),欢迎借鉴!《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篇1题记:“在儿童的心灵中有着一种深不可测的秘密,随着心灵的发展,它逐渐展现出来。

这种隐藏的秘密像生殖细胞在发展中遵循某种模式一样,也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被发现。

”小儿7岁,已是梅小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读完《童年的秘密》一书,看到了蒙台梭利所描述的很多各种情况下的儿童形象,我的感觉是作者很肯定的认同:儿童不仅是个生物体,更是一个精神的胚胎,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要尊重孩子的心灵,而不是更注重分数。

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

”她认为,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成年人的压抑,是社会赋予了成年人截然相反的使命:让他们有权力决定儿童的教育和发展。

由此联想到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所为有多少与此书所著相吻合呢?对比起来,似乎不多。

因为我本身也是一名教师,因而对于孩子的教育并没有“与时俱进”,也不曾想到“输在起跑线上”,多年的教育告诉我所谓起跑线只是暂时现象,如果孩子的兴趣、心理爱好不健全,即再多的超前教育也有落后的一天,因而我对孩子的教育更注重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游戏中锻炼孩子,发现孩子培养孩子。

与别的孩子不一样,时至今日,他没有上过一天与学习有关的兴趣班——他不想我也不愿意。

虽然成绩在班级只是中等,但我没有感觉到他差。

因为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他喜欢的活动上,陪他玩,激发他在玩中体验成功、在玩中学习。

我看到的是他每天快乐的笑脸,每天回来看到他的笑容,听到他高兴的介绍在学校发生的故事,积极的要求下去锻炼,我觉得孩子就是应该这样享受生活,学习很重要,学习成绩也很重要,但如果孩子是在我强迫下被动的去学,即使每次考试都得满分又如何呢,经验告诉我如果学习没有兴趣,分数不会长久。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7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7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7篇《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童年的秘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著作,暑假期间,怀着虔诚的学习之心阅读了这本专著,本书研究了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分析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成人的冲突,并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例子教会教师和家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应当承担的正确角色和行为。

可以说通过阅读我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提到的有些观点甚至颠覆了以前的认知,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从儿童出生起,我们的心理就被这种思想所支配:“当心这小孩别让他弄脏任何东西。

看住他!提防他”,我们成人对孩子的潜意识就是管控与支配,往往还把这种无尽的管控与支配冠为是对儿童的“爱”与“付出”,须知这种无知的爱往往就是限制儿童个性发展的根源,对于此书中形象的举例:在早期阶段,所有动物的母亲都会小心地保护它们的后代,并攻击任何接近其后代的人。

但是,家畜的这些母性本能常常会遭到破坏或失去。

众所周知,母猪甚至会吞噬掉它自己所生下的一窝小猪,相反地,野母猪却是最温柔和最富于感情的母亲之一。

动物园里关在笼中的雌虎和雌狮也会吃掉它的幼崽。

这就表明,天赋的保护本能只有在没有人为束缚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地发展。

这形象的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必须要赋予一定自由的环境,很多能力只有在没有人为束缚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发展,这也深深的启示我们教育工作者,儿童的任何学习与能力发展过程需要其自己的空间,不能一味的讲授、管控和支配,当然也不是说任其自由发展,我们应该在这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我觉得应该是在一定规则的前提下的自由发展,规则不能太细。

那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怎样进行操作呢?我认为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明。

例1:作为班主任的我,经常会收到学生之间的告状,比如说某某把我的笔盒弄掉了,谁和谁闹矛盾吵架了,这时老师往往会马上把学生叫来,了解情况,批评教育,错的一方写检讨,甚至告知家长等等,那么这样做解决问题了吗?表面上看是解决了,可并没有,儿童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有成长吗?真正发展了解决与人产生矛盾的能力吗?并没有,原因就在与这一切过程都是在老师的支配下进行的,没有给儿童自己解决矛盾的空间,我想教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止步于了解情况,让儿童自己尝试来解决双方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作为一个观察者与引导者,不能作为裁判者。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0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0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0篇《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假期无趣,闲来信手翻开《童年的秘密》。

未及细品,书名遍牵开了我的思绪,“你长大后想做什么?”仿佛是每个孩子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儿时,大街小巷花花绿绿的宣传板上“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标语让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科学家”。

但随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如一把把利剑穿透城市腹地,巨大的广告牌上嚣张地写到“世界在这里你在哪里”时,我又信誓旦旦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我想,梦想之所以称之为梦想就在于它可以包容少年人的不谙世事与恃才傲物直到被现实映照的支离破碎。

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我意料之中的进入了妈妈喜欢的师范专业,她说,女孩子当个老师挺好。

眼中停泊万家灯火,心情艳过酉时日落。

“老师”这个角色的担子太重了,我站上了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成为了一名教师。

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优秀的老师好比甘草,性温,包容,善调和。

这不禁让我想到我的初中班主任—刘怀龄老师。

在我印象里刘老师跟甘草可真真不贴合,她是典型的北方人,性格直爽爱憎坦然,会在早自习前热火朝天地跟我们讨论早餐吃什么有营养,会趁学校在山上拉练时教我们认野菜,会偷偷用电动车驮着我这个跑不动元旦长跑的小胖子。

后来我想。

大概这也是甘草吧,温柔岁月。

初中三年,耳边总伴随着她风风火火地“数落”声,读书、扫除、集合但凡稍有差池就能听到,絮絮叨叨像极了家里的长辈。

她是不轻易批评学生的,大多能絮叨过去的事儿她都很少动怒。

就像我们班一个一直迟到的女生,整整三年都是踏着早自习的歌声与老班的笑骂合奏一起进入教室,这样我们班才算是拉开了新一天的序幕。

直到毕业之后才依稀听闻那个女孩家里的难处。

我想,这就是甘草吧,包容慈悲。

她不喜欢讲一些大道理,作为一名理科老师总喜欢用事例表达情感。

她是一个有生活的人,柴米油盐酱醋茶刘老师总是不停给我们讲那些真实发生在她身边的故事。

她会买很多份同一天的报纸,因为寒风凌冽的傍晚不想让路口卖报纸的大爷受罪;给我们发的奖品是小勺子小叉子,那是凤凰书城门口年逾耄耋的老阿婆赖以生存的活计。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27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27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27篇)童年的秘密读后感27篇一、内容简介《童年的秘密》详尽地告诉父母,儿童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的、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书中称为工作)来获得。

成人如果想促进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

儿童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

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会逐渐成长起来。

书中还讲到许多具体的观念,比如,儿童充满精力乐此不疲地去工作(活动),只是一种内在的心理驱动,并没有任何目的。

在这种工作中其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儿童对“秩序”有一种天然的敏感性,如果这种秩序被打乱,会引起他心理上的不安,甚至会引起生理上的疾病。

更换保姆、脱穿衣服、移动一些物品的摆放位置等这些秩序的打乱,儿童都能敏感的感知,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儿童还喜欢重复性的活动,对于喜欢的活动,他会十分专注的、安静的反复操作进行,并在这种重复的活动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成人绝不应该去取笑或打断孩子的工作。

二、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27篇)《童年的秘密》是意大利作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创作的心理学研究图书,由中国长安出版社发行于2010年5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2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最近,我拜读了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儿童心理学家蒙台梭利的著作《童年的秘密》,使我收获颇多,感悟颇多。

记得刚看到书名时,便吸引了我,引起了我心灵的共鸣,童年的秘密是什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众多的困难,其中成人所设置的障碍是关键。

我们成年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对设计孩子的人生越来越“热心”、“积极”、“强势”、“自我中心主义”,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作为童年主人的孩子反而几乎失去了选择童年幸福的权利,常常是大人和孩子产生冲突的原因。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15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15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15篇)《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15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童年的秘密》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读了意大利着名教育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觉得这本书真的让我了解了很多,个性是书中讲到我们成人对儿童缺乏明白,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这样最终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误会越积越多。

儿童并不是什么也不懂,有时候成人就应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赏儿童,也要对自己的行为多做自我反省。

书里还提到:我们无论多么热爱自己的孩子,从他一出生,我们就本能的开始对他提防,凭着一种本能的守财欲,我们赶紧保护拥有的每一件东西,即使是毫无价值的破烂。

从孩子一出生起,成人的心理就被这样一种思想支配,管住这个孩子,不能让他惹麻烦,看住他。

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

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搞笑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

比如,孩子会要求自己拧瓶盖、吃饭、穿鞋等,他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但是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成人们看不下去了,最后一切事务全部由父母代劳。

儿童成长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书中举例: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当孩子停下来的时候,大人也就应停下脚步等待孩子,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大人往往会正因自己不愿等待,不断的催着孩子往前走。

有时候对儿童的尊重,我们人还是动物做的好,像小象跟着象群走,走累了,停下来时,大象也会停下来等待。

看到那里我想到了以前看到带着蜗牛去散步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让我们知道,尊重儿童成长步伐。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5篇)_1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5篇)_1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5篇)《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我们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蒙台梭利在书中给我们描绘的“正常”的儿童模样是:他们有尊严,守纪律,举止得体,热爱学习!有良好的的控制行为和情感能力,自信,善于思考。

他们没有恐惧,不一味顺从,没有过多幻想,不迷恋玩具,不说谎...看到这里或许你会说,这不是幻想吗?世上有如此堪称“完美”的存在吗?这或许真的不仅仅是“正常”,而是“完美”吧。

不,这不是幻想,我们的孩子也是可以成为这样的天使,只要我们用对了方法。

“正常”并非要求我们的孩子事事完美,而是强调培养是非判断能力,正直,快乐,有责任感,能够承担压力,能够探索这个世界并且觉得学习或者工作是愉快的,不容易随便成瘾。

可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不是每个父母都是教育家,也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够按照孩子的需求给与适当的关怀和爱护。

书中更是指出儿童心灵上的许多烙印,都是成人在无意间烙下的。

他们在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有意无意地压抑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导致很多孩子得不到充分、舒展的发育和成长。

所以,孩子周围的所有成人即孩子的父母、老师以及祖父母必须了解孩子,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并把它们从自己设置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

首先,父母和老师应该端正对儿童的态度,孩子没有是非对错的判断力,或许面对你的批评,他会内疚,反反复复的批评变成了一种指责,孩子逐渐失去了自我。

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消除自身的内心障碍,做好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路者。

其次,关于孩子塑造孩子行为最好的时机就是孩子做出正确行为的时候。

在孩子作错后反复的指责只是在强化错误的行为,只有孩子做出正确行为时我们对孩子的肯定,才是孩子积累正确行为经验的优选方法。

千万不要让口头奖励被物质奖励取代。

当然,书中也依旧强调关爱和理解对孩子的重要性。

毕竟人类都是感情动物,或许在纠正孩子行为之前先与孩子连接情感,处理起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真正的陪伴,拉近的不是身体的距离,而是心灵的距离。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优秀6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优秀6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优秀6篇)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篇一初读《童年的秘密》,刚开始打开扉页一看主要是写关于幼儿一些行为及其理论,我心想这似乎跟我的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但看着看着,我渐渐感觉到这书中讲的很多知识其实是我们作为老师必须了解的,而且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比如,书中有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

”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儿女好,但其实却造成了相反的后果。

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了。

而《童年的秘密》里,或者指出常识性做法的谬误,或者提出了一些我们未曾想到过的地方,因此这本书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值得一看。

其实有一个敏感期我们大家是都知道的,就是儿童的语言天赋。

在儿童的某个阶段,学语言是非常惊人的,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老师,他们只是沉默的聆听,直到某一天说出他们的第一个字。

这点成人体会最深,学外语现在对我也是一件头大的事情,无论是听力还是单词,都是需要持续的下苦功才可以。

但是除此之外,儿童的敏感期还有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就是对秩序的敏感。

“一个很重要和神秘的时期是儿童对秩序有极端敏感的时期。

这种敏感在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第二年。

”一直以来在成人的脑海中,保护自己的财产使其免遭侵犯,这几乎是成人的自然法则。

所以,我们经常会阻止我们的儿女不让他们做很多事情,怕打坏东西总是让儿女按照我们的节奏来生活。

同时,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诱使他运用最直接的手段,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目的。

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无成效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间就可以做完,并且做得完美得多,这时他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

还有我们迫不及待的教小儿女识字,剥夺了他们的乐趣。

“过早地强求他们通过阅读书本来识字也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优秀5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优秀5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优秀5篇)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篇一看了《童年的秘密》,我想起了两个字——悲悯。

这两个字,我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感受到过,在陶行知先生身上看到过,在霍懋征老师身上看到过,在《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林宗作校长”身上看到过。

我在《童年的秘密》里,看到了一个富有爱心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家,她用爱的眼光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儿童发育与成长的秘密。

正如作者所言: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

她认为,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的压抑,是社会赋予了成年人截然相反的使命:让他们有权决定儿童的教育和发展。

我一边阅读此书,一边在想着自己班级里的那个很有“个性”但是其实却处于弱势需要关注的孩子,把自己和那个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和书中的人物对号入座,不禁思绪万千。

一个男孩子,他不足七个月就被生下来,在医院里花了好几万元护理费才出院回家。

出生后由爷爷奶奶带着,父母离开偏远的农村老爱来厦门打工,于是他成了留守儿童。

由于早产儿的身份,他在家里被视为意外捡到的宝贝,以致宠爱过度。

他的学前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不识字,不讲文明。

用蒙台梭利的话来说,就是错过了教育的敏感期。

当他到了入学年龄,他的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新办的区实验小学,把希望寄托在老师们身上。

但是,孩子的智力发育不足(智商只有七十几),决定了他的学习生活是要让父母失望的。

刚入学时,他的半普通话半家乡话,常让同学老师们听不懂。

老师们有一半的话,他也是听不懂的。

由于他经常用不文明的表达方式与别人沟通,如打人,吐口水,他的每个同桌都从同情变成不满,从满腔热忱地要帮他,变成心灰意冷地远离他。

上课时他基本没有在听,也听不懂,他坐不住,别人在忙着与老师互动,他忙着做小动作。

做作业和考试的时候,他硬要看别人答案,引起很多争端。

上课的节奏经常被他打断,因为他会大叫一声,或者突然说要上厕所。

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只能让他维持三分钟热度。

童年的秘密读书感悟5篇

童年的秘密读书感悟5篇

童年的秘密读书感悟5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童年的秘密读书感悟,供大家参考。

童年的秘密读书感悟1《童年的秘密》一书是著名意大利蒙台梭利于1936年7月第五届蒙台梭利会议在英国牛津举行之际出版的,该书是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集中地阐述了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童年的秘密》读后感20__字。

最近,在学习之余较系统的读了一遍《童年的秘密》。

读完此书,使自己受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儿童教育方面的知识,并且使得自己较为凌乱的儿童教育观念得到系统的梳理,并使得自己原有知识架构中的错误的观念及错误的知识建构,得到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

下面我将自己读《童年的秘密》的心得体会,做一整理。

读完《童年的秘密》一书,我的归纳主要是从四个纬度来进行整理,即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幼儿的教育原则及环境;幼儿的心理歧变。

第一:幼儿生理和心里的发展。

从事物是始终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期是人的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

在不断地生长和发展变化过程中,幼儿的发展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一种儿童个体生理和心理“实体化”的过程。

通过这一章节的阅读及自己在日常的幼儿教育实践中,自己坚定地认为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不断变化发展中,最突出的两大特性是主动发展性和多元智力发展关键期。

在传统教育中,往往将儿童处于在教师主导地位下的被动发展地位,即使有的学者强调教师只是处在主导地位,儿童才是主体,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发展自己,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演变成教师控制教育环节的各个过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是直接将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加修改的复制到一个处在由“空白板”向“丰富板”发展儿童的思维体系中。

在阅读《童年的秘密》一书时,我对蒙台梭利的观点十分认同,我认为儿童本身拥有一种探求外界的冲动和本能,这种主动性赋予了儿童积极发展的生命力,儿童正是通过主动地探索来使自己在各方面适应由复杂的因素构成的环境,由此我认为此阶段的教师不应将环境加以人为改变或安排,而是将儿童放在其所处的任意自然环境中,因为每一个环境都是由不同的因素组成,不同因素组成的环境,都会对处于此环境中的个体提出一定的适应要求,也就是每个个体都会针对相应环境发展相应的适应能力,当然了,此时教师应该作为一个外围观察者和辅导者,主要是对儿童的适应动力予以保持和强化及儿童出现的各种困难予以帮助,以保证儿童在此环境中形成一定自己能够凭借主观能动性他驾驭的能力。

童年的秘密感想心得(精选10篇)

童年的秘密感想心得(精选10篇)

童年的秘密感想心得(精选10篇)童年的秘密感想心得篇1《童年的秘密》这本书的作者玛利亚蒙台梭利,是享誉全球的幼儿专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医学女博士。

她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的影响着世界各国,她还反思了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指出儿童的很多问题源于成人对儿童的错误方式以及对他们产生的压抑,向成人提出了警示。

本书的资料共有30章,好的观点实在很多,我就对我感受比较深的几点阐述一下吧。

1、成人就应受到控告—在成人中进行彻底的变革在与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成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

即使他们能够说服自我这是出于对儿童的爱和自我牺牲,但实际上他们却在无意识中压抑了儿童个性的发展。

2、儿童发展的秘密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能够以惊人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吸收和学习。

当儿童的敏感性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阻碍时,他们就会产生抑郁或愤怒的情绪。

我们不能漠视儿童的心里发展,就应去帮忙他们。

这种帮忙并不在于塑造儿童,在于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为儿童的心灵成长带给支持。

3、睡眠失调是儿童成长的障碍成人就应发奋去了解儿童的需要,这样才能给儿童带给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满足儿童内在的需求。

不好把儿童当做没有生命的个体,不好在他们年幼的时候随心所欲地支配他们,在他们长大以后还要求他们惟命是从。

成人务必认识到:在儿童成长中,成人只能起一种次要作用;成人务必尽可能地了解儿童,这样才能给儿童带给适当的帮忙。

正因儿童比成人弱小的多,要想让儿童充分发展自我的个性,成人就必须要控制自我,学着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把孩子和倾听孩子的心声当成一项神圣的职责。

请把儿童当做人看,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儿童就应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在社会在生活的好处上,要做到儿童与成人的平等。

4、儿童的教育—“儿童之家”的三条准则儿童仅有生活在一个不受约束的环境中,即在一个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才能使他们的心理生活自然而然地获得发展,并展现他们内心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通用18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通用18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通用18篇)《童年的秘密》篇1生命的创造是何等神圣和神秘。

而从进化到现在,庆幸有蒙台梭利科学的教育法指引我们往更理智的方向发展,而非愚蠢。

能察觉到人类已经逐渐意识到儿童深不可测的精神世界,并且已经开始苏醒,当人们开始真正地关心儿童的健康时,终于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儿童的生命,这,也许是伟大的苏醒,而人类也逐渐走向成熟。

即儿童时代已经开始出现,随之而来的结果是对社会来讲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首先,成年人应受到控告,在与儿童交流的过程中,成年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结果只能使他们的误解越积越多,就我们家两老人家而言,在他们带孙子孙女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常常使用软暴力、威胁,还有许诺但不去实行。

不理解并批评、压抑幼儿的探索欲望……等等,种种根深蒂固的老教育和老问题。

而当我尝试介入和帮助解决问题时,他们会非常抗拒并认为我的方法是不对的,是不可行的。

如此抗拒我也是有心无力。

但尽管大人对孩子做了那么多无可理喻甚至可以称为神经病懂得事情,孩子永远都是原谅大人的,他们没有生气也没有批评,而是平静的面对这一切,但我相信他们的内心是很难受很痛苦的,只是会自动调整,他们的内心也会通过不停重复地包容大人的种种并重新调整自己的内在,所以我们常常也会说:“婴儿是成人之父。

”事实上,儿童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尽管儿童在当时并没有将之表现出来,而且他还必须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秘密地完善这种精神生活,而需要进行这种精神生活的辅助则是爱和自由的环境。

说到敏感期,我就察觉到我们家侄子侄女的敏感期。

侄子,2岁,敏感期的特征是—模仿、口、手、自我意识。

当和姐姐在一起的时候姐姐干什么,越模仿越有趣,而口的敏感期最为明显,因为只要是清醒的时间他就会翻零食柜翻冰箱,永远也吃不够似的。

但我们家两老人家一直认为吃零食是陋习(包括对我和哥哥也一样)他们认为吃饱饭才是硬道理,结果把零食柜给锁了,冰箱下层不放可以直接食用的食物。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优秀7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优秀7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篇一假期内有幸阅读了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一书,该书讲述了童年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除生理发展外,幼儿的心理发展更需要得到重视。

书中收集了许多生动而又颇具代表性的例子,使读者能更好的理解儿童,了解儿童心理,从而帮助儿童的身心发展,使儿童的个体潜能最充分地得以实现。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由于成人对儿童缺乏理解,阻碍了儿童的发展,带给了儿童很大的伤害。

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大人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甚至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

可往往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成人们却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

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的、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还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比如,孩子会要求自己纽纽扣、系鞋带,他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大人们看不下去了,最后穿衣穿鞋等基本生活技能完全由成人代劳。

此外,由于成年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他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儿童身上。

因此,儿童从小就被戴上无形的枷锁,被迫按照成人的意愿去执行命令,生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久而久之,他们就缺乏了自主性。

所以,蒙台梭利认为,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的发育与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成年人的压抑。

“成年人应该受到控告”这样一个观点让我觉得十分可悲。

或许,很多父母都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却不知,他们的行为正在一步一步地伤害孩子。

儿童不仅仅是肉体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

我们正确地理解儿童,适应孩子的思维,适应他们的步伐,从他们的需要出发,真正地关注他们的成长。

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儿童的问题,在我们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下,孩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除了考试、作业之外还要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家教等等,试问小小的心灵是否能承受呢?事实上,孩子们都在控诉这样的生活,可家长却一意孤行。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5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5篇)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精选5篇)童年的秘密读后感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童年的秘密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童年,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年龄,也让许多人对他抱有幻想和批判,因为它离我们遥不可及。

《童年的秘密》是玛丽亚。

蒙台梭利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她仍然强调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遵守儿童敏感期的发展规律,激发儿童潜能,为儿童打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

身为人母的我深有感触,不得不承认儿童在一定时期是成人的老师。

记得初为人母时,我只在医院待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出院了。

当妈妈时的喜悦与兴奋,也连同严重的睡眠不足掺杂的。

身体的虚弱,迫切想好好休息一下,可是听到孩子的哭闹又是那么揪心,于是一个个日日夜夜的陪伴,让孩子与我渐渐熟悉起来。

孩子三四个月时,只要我换一件衣服,她都会一边吃着母乳,一边仔细观察,小手还不停的触摸着衣服,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孩子四个多月时的一天,我打算洗头,于是,孩子的姑姑帮我照看一会儿,长长的头发,洗起来费时又费力,孩子一边看一边在旁边玩耍,总算洗好了。

这时,孩子也饿了,我抱起孩子准备喂奶,谁知,孩子充满委屈地哭喊,就是不吃,无论怎样哄就是不停地哭,盯着我的脸,越哭越凶……家里一直都没有什么陌生人,也很安静,怎么回事呢?姑姑观察半天试探着说:“你把头发扎起来试试,她是不是不熟悉你头发披散下来的样子?”我赶紧把头发扎起来,孩子望着我的脸渐渐平静下来,在我的怀里安静地吃着母乳……当时谁曾想到,一个小小的婴儿,竟然会有如此强大的辨别力,一个小小的有异常态的打扮,她竟如此大的反应。

可见,外部的秩序感已经早早地植入她的内心,不得不承认,我被她——我的小小的孩儿打败了,而且我败得是那么开心!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感觉的秩序可以分为外部秩序和内部秩序。

上面的事例是我所说的外部秩序,是儿童的敏感期的表现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童年的秘密》一书读后感
几天前偶尔看都一本关于揭秘童年的书——叫做《童年的秘密》。

它是一本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点的书籍。

书的作者蒙特梭利是著名的教育家,是现代儿童教育理念的里程碑式人物。

她的著作被译成37种语言文字,很多国家设立了蒙台梭利协会或蒙台梭利培训机构,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个国家。

书中提出了儿童发育中的一个“敏感期”的观点,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生动著作。

在书中,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点。

它让世人了解到,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但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体现他内心的秘密。

而有些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成年人的忽视和压抑。

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应是理解、尊重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儿童实现自身的潜能提供所需的协助。

当然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也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过度强调工作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而轻视游戏的作用,把游戏仅视为闲暇时的一种快乐的消遣;过度强调教具的价值,而贬低玩具的价值;具有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等等。

所以,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方法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利用、改造和创新。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影响整个世界的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她在总结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儿童观点。

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有。

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动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

她还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相关儿童发展的规律。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需要去观察,对外界作出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

为此,蒙台梭利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传统,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

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传授了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

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

”通过这本书能够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成长规律,然后结合自已宝宝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行教育和引导,我觉得“自由而不放任”的观点很重要。

通过对书的阅读让我受益匪浅,今后我会多阅读相关幼儿教育的书籍,是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长远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