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测产方法
水稻测产计算方法

水稻测产计算方法水稻测产计算方法介绍水稻测产计算方法是确定水稻产量的一种技术手段,准确测算水稻产量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稻测产计算方法。
1. 田间调查法田间调查法是最常见和直观的水稻测产计算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一定面积内的水稻田进行实地调查和样本收集,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产量计算。
田间调查法的步骤如下: - 在农田中随机选取代表性样点,确定调查区域。
- 记录该区域内的水稻株数、穗数和每穗颗粒数。
- 对每个样点进行重复调查,计算平均值。
- 将平均值乘以实际种植面积,即可得到水稻产量。
田间调查法的优点是直接实地测量,对水稻的总体情况有较好的了解,但缺点是工作量大且费时费力。
2. 利用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来测算水稻产量是一种高效且非常有效的方法。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规模的地理数据,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和处理,可以提取出水稻植被的信息,从而推测水稻的产量。
利用遥感技术测算水稻产量的步骤如下: - 通过遥感卫星获取水稻田的图像数据。
- 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云、纠正大气影响等。
- 利用图像处理算法提取水稻植被信息。
- 根据已有的水稻产量与植被指数模型建立关系,推算水稻产量。
利用遥感技术测算水稻产量的优点是快速且非常适用于大面积的水稻田,但需要相应的遥感数据和专业的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
3. 利用农业机械利用农业机械来测算水稻产量是近年来的新兴方法。
通过在农业机械上安装传感器和仪器,可以实时监测水稻田的生长情况,从而推测水稻的产量。
利用农业机械测算水稻产量的步骤如下: - 在农业机械上安装水稻生长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和数据记录仪等设备。
- 设定监测参数,如水稻冠层面积、气候条件等。
- 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过程中,实时监测水稻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 根据相关算法和模型,将监测到的数据转换成水稻产量。
利用农业机械测算水稻产量的优点是高效且自动化,不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但需要合适的农业机械和相应的监测系统。
水稻测产计算方法

水稻测产计算方法以水稻测产计算方法为标题,我们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水稻产量测算方法,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估算水稻的产量。
一、测量田地面积在进行水稻产量计算之前,首先需要测量田地的面积。
可以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测量带、测量仪等,将田地的长、宽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出田地的面积。
确保测量准确可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二、选择抽样区域由于田地中的每一块土地都可能存在差异,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抽样区域来进行测算。
一般来说,选择代表性好、生长情况较均匀的区域作为抽样区域。
可以根据田地的形状和地势来划分抽样区域,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充分代表整个田地。
三、测量水稻株数在抽样区域内,需要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方进行测量。
样方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一般建议选择较大的样方来减少误差。
在样方内,需要记录下水稻的株数,可以直接数数或使用计数器进行记录。
四、测量水稻穗数在每个样方内,还需要测量水稻的穗数。
可以选择几株水稻作为样本,然后记录下每株水稻上的穗数。
为了减小误差,建议选择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的水稻进行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样方内水稻的穗数。
五、测量水稻粒数在每个样方内,还需要测量水稻的粒数。
可以选择几株水稻作为样本,然后记录下每株水稻上的粒数。
为了减小误差,建议选择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的水稻进行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样方内水稻的粒数。
六、计算水稻产量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已经获取了田地的面积、样方内水稻的株数、穗数和粒数。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水稻产量的计算了。
计算每个样方内水稻的株密度。
株密度可以通过样方内的水稻株数除以样方的面积来计算,单位为株/亩。
然后,计算每个样方内水稻的穗密度。
穗密度可以通过样方内的水稻穗数除以样方的面积来计算,单位为穗/亩。
计算每个样方内水稻的粒数密度。
粒数密度可以通过样方内的水稻粒数除以样方的面积来计算,单位为粒/亩。
将每个样方内的株密度、穗密度和粒数密度的平均值计算出来,然后乘以整个田地的面积,即可得到整个田地的水稻产量。
水稻产量测试方法

水稻产量测试方法水稻产量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理论测产和实收测产。
理论测产的步骤如下:1. 取样:根据自然生态区,选取区域内分布均匀、有代表性的3个田块进行理论测产。
每块田的对角线3点取样。
移栽稻每点随机量选10行,测量行距;随机量取21穴,测穴距,计算每亩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并在20穴中连续取3穴稻株调查穗粒数、结实率;抛秧稻、直播稻每点选取1平方米以上面积调查有效穗数,取稻株3穴调查穗粒数、结实率。
千粒重以品种区试平均千粒重计算。
2. 计算公式:理论产量(公斤/亩)=有效穗(万/亩)×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6。
实收测产的步骤如下:1. 收割前检查:对收割机进行提前检测,检查谷仓里是否有残留稻谷等,以保证测产工作公平公正。
2. 测量面积:用皮尺对收割后的田地进行测量,精准计算实际收割面积。
3. 称重:将收割机中的稻谷清理出来,装袋后进行现场称重,测出稻谷总重量。
此环节现场操作十分谨慎,因为现场湿谷子的重量,将决定后面稻谷烘干后的产量。
4. 去杂、测量水分:从称重后的每一袋稻谷中取一小部分作为样品,去除样品中的杂质(秸秆、稻叶等),计算含杂率。
除杂后的样品用于水分测量,原本可使用水分仪直接测量水分,但由于稻谷中的水分超过可测量范围,因此需要对收割好的准备用于水分测量的稻谷样品进行烘烤,将水分烘至可测范围内,之后再进行测量。
5. 计算结果:根据稻谷总重量、稻谷含水量、含杂率、稻谷收割地总面积4个数字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结果。
实收测产相较于理论测产更接近真实产量,因为实收测产考虑了所有因素如水分、杂质等对产量的影响。
谈常用的几种水稻测产方法

l 斤 重的谷粒 数*
在被侧的 田 块 中取 有代表性的五 点 选扭免偏差 左右
,
。
不能任意挑
、
水稻 测产表 一
~
取样方法如 图 一
,
,
株距 方 向 上的 1 4 雨
。
取样 地点二一 一 生 公 产 取 穴 队 社
枯针面积
水稻 品种 前 作
点不能在一 道珑上
而边行各 点也应当离 田 埂构 一 丈 如
实 粒 数
实 粒 数
第 穴
穗
数
实 粒 数 苹 均牡 数
测株行跟 时 以 十 除之 的十穴
,
,
,
在 各点株行距 方向上量十 穴之跟 离
。
第 一 二 穴平均粒数 数 每 亩
J
,
浏 了 厂 l c 日 ] 市
求 出 各 点 的千均株行距
。 ,
然后取五 点 的 平
总
粒
数
测 产产 址 板 表人
均值 即为 孩 田 块 的株行距 数 出 全 部穗数
,
代 入 下公 式
以上 四 种测 产 方 法
,
我们忍为五点取样割打 二 百
,
容 易掌握
2
又很准确
2
。
在同一块
,
_
撼 亩 浏 产产 量
=
每 亩 益穴 数
2 00
。
X
0 2
0 穴 稻子的干重
,
田 中我们 曹用 五点取样 割 打
0 穴的方法 和 数穗数粒 0 穴 更为准确
进行此皎 准确
, 犷 性 大
。
,
其桔 果是五 点 取样割打
, , 。
水稻亩产测量方法

水稻亩产测量方法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水稻亩产测量方法也越来越多。
测量亩产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产量,调整种植策略,提高水稻产量。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水稻亩产测量方法。
一、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在水稻收获后,将所收获的水稻晾晒至干燥状态后,再用天平对称量重,根据重量来统计亩产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只需要测量时间比较长。
在操作上要求测量精度较高,不能将其他物质混入水稻当中,否则会失准。
二、平均株高法
平均株高法是指在水稻成熟之后,在一定面积内选取随机的几个样点,统计每个样点的平均株高,并据此来估计亩产量。
这种方法不仅考虑水稻的株高,还可以同时考虑其他种植情况,如密植程度、生长发育情况等。
操作比较方便,但需要农民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样点的数量和分布,否则精度会减少。
三、穗型分析法
穗型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样本的穗重、粒重、粒数等数据,计算出水稻的亩产量。
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水
稻的生长效果,同时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但这种方法需要测量的参数较多,需要进行统计和计算,需要较多的技术和数据支持。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法
GIS法为一种利用电脑软件进行的亩产测量方法。
该方法需要农民在种植前对土地、环境等数据进行采集和统计,再在种植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监测,最后在收获后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来估计水稻的亩产量。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反映水稻产量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水稻亩产测量方法。
综上所述,水稻亩产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农民选择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建议农民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提高亩产。
水稻如何测产

水稻测产工作应注意事项一.测产流程测产工具准备→(联系试验户)→(选点)→(量面积)→(割稻)→(脱粒)→(称重)→(记录数据)→(公布增产数据)→测产结束二.测产方法1.测产工具:配备测产所需相关工具,如量尺、电子秤(最好精确到“克”为单位)、塑料袋、镰刀、计算器、笔记本、笔、垫布等等。
2.目测方法:已喷施的水稻选择分蘖相对较好,长的相对整齐;未喷施的水稻选择长势相对较差些(灵活运用)。
3.采点方法:“S”型采点法,采4个点,喷施与未喷施各取两个点;“米”字型采点法,采6个点,喷施与未喷施各取三个点;“X”型采点法(对角交叉采点法),采4个点,喷施与未喷施各取两个点。
4.割稻方法:用尺子量1平方米(按国家标准的24穴稻谷),割三个1平方米取平均值;也可以割三个8穴稻谷(也就等于1个平方米);或者喷施与未喷施稻谷各割一亩对比。
5.脱粒方法:1)摆放好垫布,喷施与未喷施的稻谷分开脱粒2)除去杂草杂质,尽量脱粒干净,以免影响测产结果。
6.过称方法:放平电子秤,确认电子秤归零,电子秤克数最好精确到“克”,用袋子分开装称重喷施与未喷施的湿谷。
7.计算方法:1)以斤为单位,8穴重量×3次×667M2=亩产重量2) 以斤为单位,24穴重量(1 M2)×667M2=亩产重量3)喷施亩产重量-未喷施亩产重量=亩增产重量4)增产重量÷未喷施亩产重量=增产率三.注意事项1.测产前,测产工作人员要做好沟通工作,以免在测产工作中出现不协调动作,影响测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2.在测产前,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观察水稻的生长状况,区分喷施组和对照组的差别。
确保所测水稻是否是同一个品种,相同的生长周期、统一的管理方式等等。
3.测产工作人员在测产过程中要确保如测量水稻面积是否一致,株数是否相同,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更具有说服力,以免影响测产结果,减少误差。
4.避免选点在田埂田边、避免在出水口选点测产、避免选择倒伏的稻谷。
水稻测产的工作简报

水稻测产的工作简报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的种植。
水稻的测产工作对于评估产量、制定播种计划以及科学用水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对水稻测产工作的简报:一、水稻测产的方法:1. 场地测产法:在成熟期后,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稻穗进行样本的采集,然后在实验田等有代表性的地块中进行取样处理,最终得出产量数据。
2. 样方法:在水稻成熟期前,随机选取若干个标准大小的田块,统计在较大田面积的这些样方内的水稻数量,以此推算出全面积的产量。
3. 遥感测量法:通过卫星等遥感技术,对于水稻生长情况进行图像分析,得出作物的生长情况,最终推算出产量等数据。
二、水稻测产的注意事项:1. 测产过程中,应尽量做到设备科学合理,人员熟练技能。
2. 采集样本时,应注意样品的随机性,避免样品集中,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3. 测量时,应注意不要损坏后期的收成。
三、水稻测产的指导意义:1. 通过测定产量,能够对于肥料使用以及水资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行更科学的制定和调整。
2. 为农民朋友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数据依据,更好地规划自身的农业生产,也可以促进精准扶贫等方面的工作开展。
四、水稻测产的未来展望:1. 今后的水稻测产工作中,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应该加强扩大测量样本容量,不断提升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创新性地将先进技术和水稻技术集成,发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优势,使得水稻测产工作更高效、更科学和人性化。
综上所述,水稻测产工作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作物生长、播种计划、生产调配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更加认真对待,不断创新和完善。
水稻产量测定

2、每穗粒数的测定(含饱粒,空秕粒) 在上述测定有效穗数的植株中,取接近于该点平均有效穗数稻株5穴,取
下稻穗并脱粒,测定总粒数,求出每穗粒数。 3、结实率的测定
水漂法:(上述脱下的)稻粒晒干后,放入清水中(搅拌大约1分钟,沉 入水底者即为饱粒,计算结实率。
结实率=饱粒数÷总粒数×100 4、千粒重的测定
适用范围:无序栽插水稻(抛栽稻、直播稻)及其它小株植物、撒播作物或
宜采用此法,调查水稻三化螟为害率可采用4纵横各4丛16丛组成方形样点。
2)、株穴法
方法:连续抽取几株、几穴作为抽样单位,例如 连续抽取棉株10株调查结铃数、 连续抽取20穴的水稻,调查茎蘖数、穗数等。
适用范围:有序栽插水稻(机插稻、手栽稻)及其它穴播或大株作物。玉米螟
( 2)、每穴穗数 有序栽插水稻(机插稻、手栽稻):常采取五点取样法,确定5点。 每一取样点在1-2行内连续调查15~20穴(每亩田调查75~100穴)每穴有效穗数
(有10粒以上结实谷粒的穗)。计算(各点及全田)平均每穴穗数,即可求: 每亩穗数=每亩穴数×每穴平均穗数。
无序栽插水稻(抛秧稻、直播稻):至少调查1个点中所有植株的有效穗数。
饱粒晒干后,随机数3个1000粒,称重,以相对误差小于5%的两个样本平 均。(最后换算成标准湿度下千粒重)
千粒重(g)=饱粒重÷饱粒数×1000 大面积生产上测定时一般根据往年该品种的千粒重以及气候条件来估算, 如两年的气候条件相差不大,即用去年的千粒重;如今年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 水稻的籽粒灌浆,千粒重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2g,反之则减1-2g.
5人1组,按学号分组
测定步骤: 1、密度测定:测定株行距,计算单位面积穴数; 2、每穴穗数测定:五点取样法,调查5个点,每点在1行或2行连续调查20穴穗数,计算平 均每穴穗数; 3、每穗粒数测定:在其中一个点上,取接近平均穗数5穴植株稻穗并统计数量,取下稻穗,
水稻产量测定

3、理论测产与小区实收结合
许多教学、科研或重要试验中,试验要求较高,既要考察水稻产 量构成因素,又要得到较为准确的产量,故采用理论测产与小区实收 相结合的方法。即在理论测产的基础上,同时采用小区割方实测,一 般每亩实测5个小区,每小区2-3m2。
三、理论产量测定的具体方法:
单位面积产量
单位面积穗数
2)充分硒干。
水稻收获时含水率较高,一般在15-25%左右,甚至更高。这种水分不利于安全贮藏。
故必须充分硒干。一般小谷类作物,如稻、麦等,均可以小区为单位,先脱粒后晒干。对于一些
体积庞大,难以全部晒干的收获物 (如茎秆或山芋块根)可考虑以小区为单位抽样硒干秤重,再折算。 抽样份数一般应占新鲜收获物总量的10%左右,不应小于5%。
×
每穗粒数
×
结实率
×
千粒重
(一)取样方法与抽样单位形式: 选好测产田块后,根据田块大小、田间生长状况、取样精度确定取样点、每点 如何取样及取样数量。取样点力求有代表性和均匀分布。 1、取样方法 常用取样的方法机械取样法。机械抽样,又称顺序抽样。即按某种既定的顺序 抽取一定数量的抽样单位构成样本。在小区表现相当一致时。
饱粒晒干后,随机数3个1000粒,称重,以相对误差小于5%的两个样本平 均。(最后换算成标准湿度下千粒重)
千粒重(g)=饱粒重÷饱粒数×1000 大面积生产上测定时一般根据往年该品种的千粒重以及气候条件来估算, 如两年的气候条件相差不大,即用去年的千粒重;如今年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 水稻的籽粒灌浆,千粒重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2g,反之则减1-2g.
对角线取样
五点取样法 (棋盘式抽样 )
直线取样
“之”形取样
常用
2、抽样单位形式(每点取样方法),是指用什么抽取这些单位以及单位的大小等
水稻植株样品的采集和测产方法

水稻植株样品的采集和测产方法一、植株样品的采集为研究形成100kg水稻籽粒所需吸收养分量,在成熟期需取样进行N、P、K 养分的测定。
1、取样数量选择1个有代表性的典型重复,所选重复的所有小区全部取样。
2、取样方法在所选择重复的每个小区中,避开田边,按梅花形或“S”形采样法采样。
采样区内采取10个样点的样品组成一个混合样,每样点3株,共30株。
连根拔起(注意茎、叶、穗部的完整性),用塑料纸包扎好。
带回室内后从茎基部将根剪掉,样品自然干燥后取出籽粒,然后分别在65o C下烘干8小时,分别称量籽粒重量(W1,kg)、茎叶与穗部剩余物的总重量(W2,kg),并将各处理的称重结果准确记录。
称重后将籽粒单独包装,把茎叶剪碎与穗部剩余物混合后包装,统一进行分析化验。
3、田间生物量估测在所选择的试验点的每个小区中,选择三个典型样点,每样点准确量1m2拔取整个植株(注意茎、叶、穗部的完整性,从茎基部将根剪掉),三点植株混合,自然干燥后称量其重量(W3,kg)。
取其中的少部分(约500g),准确称其重量(W4,kg),在65o C下烘干8小时,取出后称其总量(W5,kg),生物产量(W6)(kg/亩)=(W3×W5/W4)×666.7/34、形成100kg水稻籽粒所需吸收养分量的计算[(W1×F1+W2×F2)/(W1+W2)]×W6×100 形成100kg籽粒所需养分量(kg)=籽粒产量(kg/亩)(实测产量)×1000 F1:籽粒中养分含量(g/kg);F2:茎叶与穗部剩余物的养分含量(g/kg)二、测产方法测产要在所有试验田的所有小区中进行。
1、理论产量的测定每亩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g)理论产量(kg/亩)=1000×1000每亩有效穗数通过5个点、每个点0.25m2的有效穗数的平均值换算,每穗粒数通过小区内典型50穗平均,千粒重可从这50穗籽粒中测定。
水稻测产方法

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
十亩高产攻关田:按照对角线取样法取 5 个样点;
百亩高产示范方:以 20 亩为一个测产单元,共分成 5 个单元,每个单元按 3 点取样,共 15 点;
万亩高产示范片:以 500 亩为一个测产单元,共 20 个单元,每单元随机取 3 点,共 60 点。
每点量取 21 行,测量行距;量取 21 株,测定株距,计算每平方米穴数;顺序选取20 穴,计算每穴穗数,推算亩有效穗数。
取 2~3 穴调查穗粒数、结实率。
千粒重按该品种前 3 年平均值或区试千粒重计算。
(二)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有效穗(穗)×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6 ×85%
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选取 3 亩以上地块进行实收称重。
如果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收割前由专家组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二)测产含水率和空瘪率: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 1/10 左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杂质率( %);取去杂后的稻谷 1 公斤测定水分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 20% 以下,剔出空瘪粒,测定空瘪率( %);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重复 10 次取平均值 ( % )。
(三)计算公式:
实收产量(公斤)=亩鲜稻谷重(公斤)×(1-杂质率)×(1-空瘪率)×(1-含水率)÷( 1-14.5% )。
水稻理论产量测定方法

水稻理论产量测定方法一、叶面积法叶面积法是通过测量单位面积的叶片面积来估算水稻产量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水稻产量与其叶片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操作步骤:1.在稻田中选取一个代表性样地,面积为1m²,并记录下所选样地的大小。
2.随机选择几株水稻植株,将其叶片剪下,并将其展平。
3.使用叶面积仪或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叶片的面积,并记录下每片叶片的面积值。
4.将每片叶片的面积值相加得到总叶面积。
5.计算单位面积叶面积的平均值,根据单位面积叶面积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估算出水稻的理论产量。
常用工具:1.叶面积仪:用于测量叶片的面积,有手持式和台式两种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
注意事项:1.选取样地时要注意代表性,尽可能选择生长较为均匀的区域。
2.在剪取叶片时要避免对植株造成损伤,尽量选择中下部叶片进行测量。
3.测量叶片时要确保叶片展平,尽量避免叶片的翘曲、折叠等现象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二、株数法株数法是通过株间距和株的分蘖数来估算水稻产量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水稻产量与其单位面积内的株数和分蘖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操作步骤:1.在稻田中选取一个代表性样地,面积为1m²,并记录下所选样地的大小。
2.随机选择几个水稻植株,用直尺或测量带测量株间距,并记录下每个样地内的株数。
3.随机选择几个水稻植株,用小镰刀割取株部,并将其展开以进行分蘖数的统计。
4.根据株间距和株的分蘖数计算每单位面积的株数和分蘖数的平均值,根据单位面积株数和分蘖数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估算出水稻的理论产量。
常用工具:1.直尺或测量带:用于测量株间距。
2.小镰刀:用于割取株部进行分蘖数的统计。
注意事项:1.选取样地时要注意代表性,尽可能选择生长较为均匀的区域。
2.在测量株间距和分蘖数时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尽量避免误差。
3.分蘖数的统计要尽可能全面,不漏统计任何一个分蘖。
三、穗数法穗数法是通过测量单位面积内的穗数来估算水稻产量的方法。
水稻测产标准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水稻产量的准确测定,制定了一系列的水稻测产标准。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水稻测产标准,以便更好地了解水稻产量的评估和管理。
一、水稻测产标准的背景及意义水稻测产标准是根据水稻生长特点和农业生产需要而制定的评估水稻产量的指导性文件。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水稻产量的准确预测和测定,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测产方法1. 样方选择样方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1)样方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反映田间水稻的生长状况;(2)样方的形状应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大小适中,避免边缘效应的影响。
2. 样方设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样方的设置数量和位置:(1)样方数量应根据农田的大小、水稻品种特点和工作量等因素确定,一般建议每亩设置3-5个样方;(2)样方的位置应避免异常情况的影响,如地形起伏、病虫害集中等。
3. 测产步骤(1)对每个样方进行相同的处理和管理措施;(2)在收获期选取一个典型样方进行收割,并记录其面积;(3)将该样方的水稻收获并晾晒至稳定含水率;(4)清理杂质,计算干稻重;(5)将干稻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脱粒,获得稻谷重量;(6)根据公式计算出该样方的产量,并做好记录。
三、测产标准指标1. 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稻谷产量,通常以公斤/亩或公斤/公顷计量。
2. 平均单穗粒数平均单穗粒数是指每穗平均含有的稻谷粒数,它是评价水稻产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3. 稻谷质量稻谷质量包括稻谷的完整度、质地、含杂率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稻谷的市场价值和食用质量。
四、测产标准的应用水稻测产标准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中,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评估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和适应性;2. 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管理水田和防治病虫害;3. 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关粮食生产的参考依据;4. 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五、总结水稻测产标准是评估水稻产量的重要工具,它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的发展。
水稻测产标准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估水稻产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测产标准。
水稻测产标准主要包括田间测产和加权平均测产两种方法,通过对水稻生长情况和产量特征的综合考量,来确定水稻的产量水平。
下面将从田间测产和加权平均测产两方面对水稻测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田间测产标准田间测产是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的方式进行的水稻产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样地选择:在水稻田中随机选择代表性的样地,避免选择有特殊情况的地块,如病虫害发生较严重的区域。
2. 样本划分:在选定的样地内,根据不同生长期和品种特点,划分出若干个典型样本区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3. 采集样本:在每个样本区域内,随机采集水稻植株,包括株高、穗长、穗粒数等相关数据,并进行记录。
4. 数据统计: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汇总,计算出每个样本区域的产量情况。
5. 综合分析:最后根据各样本区域的产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得出整个田地的水稻产量。
田间测产标准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观察到水稻植株的生长情况,数据真实可靠,但也存在着耗时耗力、工作量大的缺点。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加权平均测产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二、加权平均测产标准加权平均测产是一种以田间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学和数理模型的方法,通过对多个样本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水稻产量的测算结果。
其主要步骤包括:1. 数据采集:同样需要在田间进行样本的采集和数据记录,但相比田间测产,加权平均测产更加注重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异常值的排除、数据的标准化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权重确定:根据不同样本的特点和影响程度,确定各个样本数据的权重,通常根据实际情况和数理模型进行权重的分配。
4. 加权平均:利用统计学中的加权平均方法,对各个样本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得出水稻产量的加权平均值。
水稻测产计算方法

水稻测产计算方法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测算对于农业生产的规划和经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水稻测产计算方法,帮助农民或相关人员准确地估计水稻的产量。
一、样方法样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水稻测产计算方法,它通过在田间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方,测量样方中水稻的生长情况,从而推算出整个田块的水稻产量。
1. 样方的选择需要根据田块的大小确定采样的样方数量。
一般来说,种植面积越大,样方数量应越多,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然后,在田块中随机选择样方位置,确保样方代表了整个田块的生长情况。
2. 样方的测量在每个样方中,需要测量水稻的相关指标,如株高、穗长、穗粒数等。
可以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如测量尺、计数器等,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计算产量根据测量结果,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水稻的产量:产量 = 样方面积× 样方总穗数× 平均每穗粒数× 千粒重÷ 10000其中,样方面积指的是每个样方的面积,样方总穗数指的是所有样方中穗的总数,平均每穗粒数指的是每个样方中穗的平均粒数,千粒重指的是千粒重的平均值。
二、遥感技术除了样方法,遥感技术也可以用于水稻测产。
通过使用航空或卫星遥感图像,可以获取水稻生长的空间分布信息,从而推算出整个田块的产量。
1. 遥感图像的获取需要获取水稻生长期间的遥感图像。
可以通过航空摄影或卫星遥感进行获取。
遥感图像应覆盖整个田块,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2. 图像处理获取遥感图像后,需要进行图像处理,提取出水稻的生长信息。
可以使用遥感软件或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图像分类和特征提取,将水稻与其他植被进行区分。
3. 产量推算根据提取出的水稻信息,可以使用统计模型或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水稻产量与遥感指标之间的关系。
然后,根据整个田块的遥感指标,推算出水稻的产量。
三、其他方法除了样方法和遥感技术,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用于水稻测产。
1. 人工调查法:通过调查农田的实际种植情况和农户的反馈,结合统计学方法,推算出水稻的产量。
水稻理论产量测定方法

水稻理论产量测定方法(仅供参考)穗数、粒数、粒重测产法: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是每亩有效穗数、每穗平均实粒数和粒重的相乘积,对这三个因子进行调查测定,就可求出理论产量。
选好测产田后,即取样调查,根据田块大小及田间生长状况取样点(调查点),取样点力求具有代表性和均匀分布。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八点取样法和随机取样法等。
当被测田块肥力水平不均,稻株个体差异大时,则采取按比例不均等设置取样点的方法。
确定样点后,进行下列步骤进行调查:1、求每亩穴数:移栽稻测定实际穴、行距,在每个取样点上,测量11或21穴稻的横、直距离,分别以10或20除之,求出该取样点的行、穴距,再把各样点的数值进行统计,求出该田的平均行、穴距,再把各样点的数值进行统计,求出该田的平均行、穴距,则求得:2、调查平均每穴有效穗数、求每亩穗数:在每个样点上、连续取样10穴(每亩田一般调查5个点),记录每穴有效穗数(具有10粒以上结实谷粒的稻穗才算有效穗),统计出各点及全田的平均每穴穗数,则求得:每亩有效穗数=每亩实际穴数×每穴平均穗数3、调查代表穴的实粒数,求每穗的实粒数:在2-3个样点上,每点选取一穴穗数接近该点的平均每穴穗数的稻穴,记录各穴的平均每穗总粒数,统计每穴平均实粒数,以每穴的总穗数去除总实粒数,得出该点平均每穗实粒数,各点平均,则得出全田平均每穗实粒数。
即:4、理论产量的计算:根据穗数、粒数调查结果,再按品种及谷粒的充实度估计粒重,千粒重一般在24-27克。
若已知该品种千粒重,则按下式推算产量;每亩产量(kg)=[每亩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g)]/(1000×1000)5、当被测田块为直播稻时,可用制作规范,面积为1平方尺或1平方米的铁丝或木制方框在样点上框起水稻计穗数,求出平均每方尺或每平方米实际穗数再乘以6000或666.7即为每亩有效穗。
然后再在2-3个样点上,每点在框内选取3-4株(包括分蘖)长势平均的水稻,将稻穗取样,记录每穗的总粒数和实粒数,各点平均,得出全田平均每穗实粒数。
测产工作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测产工作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之一,它对于科学统计作物产量,推广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水稻测产
1、取样方法。
每块田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量取21行,测量平均行距;量取21丛,测量平均丛距。
选取20丛计算每丛平均有效穗数。
每亩有效穗数=666. 7÷(平均丛距×平均行距)×每丛平均有效穗数
2、取平均穗数左右的稻丛2-3丛(总穗数不少于50穗),调查每穗总粒数、结实率。
3、千粒重以品种区试平均千粒重计算。
4计算公式:亩产(kg)=每亩有效穗数(万/亩)×每穗总实粒数(粒)×千粒重
(g)×85%÷1000000。
二、玉米测产
1、选点是玉米测产工作的基础。
选点的方法有“ S”型选点和“X”型选点,根据地块的大小和均匀度确定取样点数。
5亩以下、玉米长势比较均匀的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6-10亩或玉米长势差异较大的地块随机取5个样点;11亩以上的地块相应增加取样点数。
2、测量时玉米测产工作的关键。
测量时,每个点测量行距时要测量21行,株距要测量51株然后从测量的51株玉米秸秆上,选择紧挨着的十个玉米穗,进行穗粒查数,并举行记录,若一株上有两个穗时,要算两个穗上的穗粒数,对于株上无穗的按穗粒数为“0”计数。
3、计算方法。
理论产量(公斤/亩)=每亩株数×每穗粒数×百粒重(前三年平均数)×8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测产方法
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
十亩高产攻关田:按照对角线取样法取5个样点;
百亩高产示范方:以20亩为一个测产单元,共分成5个单元,每个单元按3点取样,共15点;
万亩高产示范片:以500亩为一个测产单元,共20个单元,每单元随机取3点,共60点。
每点量取21行,测量行距;量取21株,测定株距,计算每平方米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每穴穗数,推算亩有效穗数。
取2~3穴调查穗粒数、结实率。
千粒重按该品种前3年平均值或区试千粒重计算。
(二)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有效穗(穗)×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6×85%
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选取3亩以上地块进行实收称重。
如果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收割前由专家组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二)测产含水率和空瘪率: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1/10
左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杂质率(%);取去杂后的稻谷1公斤测定水分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20%以下,剔出空瘪粒,测定空瘪率(%);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重复10次取平均值(%)。
(三)计算公式:
实收产量(公斤)=亩鲜稻谷重(公斤)×(1-杂质率)×(1-空瘪率)×(1-含水率)÷(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