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赏析

《》是唐代大诗人创作的诗,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
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
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
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
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
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怀疑。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天空,极言其高。
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是诗人的“神来之笔”,夸张而又自然,浪漫而又逼真——一道飞流从高
空中直泻而下,我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跌落到人间。
前句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的景象写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陡峭,又显出水流之迅疾。
后句想象奇特,惊人魂魄,“疑是”二字蕴藉深沉,明知不是,但写来更觉生动、逼真,新奇而又真实。
诗句气势豪壮,雄奇瑰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翻译万丈湍飞的瀑布从山间落下,望去像是从遥远的天空降临。
奔腾直泻冲击着一片片杂树,喷洒溅落穿透了一层层浮云。
阳光照耀下如彩虹一样绚烂,天气清和时像风雨一样可闻。
灵异的山峰多具有秀丽景色,天空瀑布相融雾霭一片氤氲。
注释洪泉:指水丰势强的瀑布。
迢迢:形容瀑布之长。
紫氛:紫色的水气。
杂树:瀑布岩壁边杂乱的树木。
重云:层云。
虹霓:阳光射入窜的水珠,经过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
天清:天气清朗。
闻:听到。
灵山:指庐山。
秀色:壮美景色。
空:天空中的云。
氤氲:形容水气弥漫流动。
赏析第一句中“万丈洪泉落”,万丈有多高,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诗人要表达的正是心中那种不可确凿道出的对匡庐飞瀑雄奇险壮之气势的深深折服与崇爱之情。
水自地下往上涌出曰之为泉,诗人以泉喻瀑,言飞瀑如洪泉而落,仿佛是将泉跟倒置了过来,任其泉水喷涌而下、源源不绝,所述情状极为形象,令人啧啧生叹。
“迢迢半紫氛”一句状写的则是伴随着瀑布飞落而升腾起的缥缈水气。
李白七绝《望庐山瀑布水》开篇就说高峭挺拔的香炉峰在旭日红光的映照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如同幻境一般,张九龄所言的“紫氛”大抵就是这种“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神奇气象。
迢迢,写雾霭之高;半,写紫雾似将色瀑截断。
高高漂浮的水雾尚且只在瀑布半腰,那么洪泉万丈的源头,自然是深隐于一派迷蒙与虚无之中了。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第二联着重于展现瀑布飞泻云天的动感之美。
庐山峰青峦秀,嘉木成阴,喷雪鸣雷般的银瀑从几重云外奔流而下,激荡着嶙峋的山岩,穿越过层叠的古木,义无反顾地坠入深密的涧谷,这壮景所带来的强烈视觉震撼富有艺术感染力,大自然那磅礴潇洒的超凡手笔令人钦佩。
【古诗词】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词】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
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
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
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
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
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
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
《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挂”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
“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
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
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
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bu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1.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什么。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诗中作者想象的内容是什么?4.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参考答案:1.雄伟气势2.夸张、比喻3.疑是银河落九天4.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
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又自然,新奇又真切。
阅读练习二:1、这首诗用词精妙;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生或者挂的妙处吗?(2分)答:示例:一个生字写活了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2、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应该是化动为静))A.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
B.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急。
D.这首诗综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绘出一幅雄奇瑰丽的瀑布图。
3.这首诗的作者是,这是一首诗(填诗体名称)。
(2分)4.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参考答案:3.李白绝句(七言绝句)4.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2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山水诗: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水诗: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山水诗起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
山水诗的出现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
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山水诗: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层,九重天,即天空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创作背景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
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望庐山瀑布》诗意及注释

《望庐山瀑布》诗意及注释《望庐山瀑布》诗意及注释《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一首经典的诗作。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望庐山瀑布》诗意及注释,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望庐山瀑布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诗意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望庐山瀑布》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李白《望庐山瀑布》译文《望庐山瀑布》鉴赏及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译文《望庐山瀑布》鉴赏及赏析《望庐山瀑布》是由李白所创作的,这首七绝因篇幅较小,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的境界,达到写瀑布的极致。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望庐山瀑布》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注释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望庐山瀑布》赏析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望庐山瀑布》译文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译文及赏析《望庐山瀑布》译文及赏析1《望庐山瀑布》唐朝: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霄。
《望庐山瀑布》古诗简介《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巨大诗人李白发明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都紧扣标题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绘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杰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大的艺术方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详尽地描绘瀑布的详细现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绘得宏伟奇秀,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其间第二首七绝向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现象,既有模糊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大的比方和浪漫的幻想,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望庐山瀑布》翻译/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扬直落的瀑布如同有几千尺,让人模糊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世。
《望庐山瀑布》注释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银河:又称银河。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霄:九重天,描述极高的天空。
《望庐山瀑布》赏析/鉴赏本诗是七言绝句。
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最初说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和平寰宇记》)。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现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烘托得更美,并且赋有浪漫主义颜色,为不寻常的瀑布发明了不寻常的布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野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
“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活灵活现地体现出倾注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掷地有声。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咱们一起来瞅瞅这首诗的原文,再好好品品其中的妙处。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先说这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嘿,你想想,阳光照在香炉峰上,那烟雾缭绕,升腾起紫色的烟霭,就好像那香炉是个神奇的魔法炉,能变出梦幻的色彩。
我记得有一次去爬山,也是个大晴天,阳光洒在山上,那光影变幻,就跟诗里写的似的,特别美。
当时我站在那儿,都看愣神了,仿佛自己走进了一幅画里。
“遥看瀑布挂前川”,从远处望过去,瀑布就像是一条白色的绸带挂在山前。
那种壮阔的景象,让人忍不住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曾经在一个旅游景点看到过类似的瀑布,远远望去,水幕倾泻而下,发出轰隆隆的声响,那场面,真是震撼极了。
“飞流直下三千尺”,这瀑布的水迅猛地冲下来,仿佛有三千尺那么长。
李白这想象力,简直绝了!就好像那水是从天上直直地冲下来的,没有一点儿犹豫和迟疑。
我有次在瀑布底下,感受着水花溅在身上,那冲击力,真让人觉得这瀑布有无穷的力量。
“疑是银河落九天”,他竟然怀疑这是银河从天上落了下来。
这得是多么奇妙的联想啊!就好像是天上的神仙不小心打翻了银河,让这璀璨的星河来到了人间。
我小时候,晚上躺在院子里看星星,就总在想,这天上的银河要是能落到地上该多好,没想到李白把我这幻想给写进诗里了。
整首诗,李白用他那豪放洒脱的笔触,把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没有拘泥于写实,而是大胆地发挥想象,让这瀑布仿佛有了灵魂,有了生命。
读着这首诗,仿佛能听到瀑布的轰鸣声,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水汽。
咱们再从用词上来说,“生紫烟”的“生”字,多生动啊,一下子就让那烟雾有了动态感,仿佛是在活灵活现地生长。
“挂前川”的“挂”字,把瀑布的静态美展现得恰到好处,就那么稳稳地挂在那儿,让人看了心里踏实。
“飞流直下”的“飞”字,突出了瀑布的速度和气势,那水就像是迫不及待地要冲下来。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翻译赏析《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那可是大名鼎鼎啊!咱们先一起来瞅瞅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这老爷子,简直太牛啦!他这寥寥几笔,就把庐山瀑布那壮观的景象给描绘得活灵活现。
咱先说说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爬山,也是大晴天,太阳特别毒。
山上有个小寺庙,旁边有个香炉,阳光一照,那烟雾缭绕的,还真就有点紫色的感觉。
就好像李白看到的那样,阳光洒在香炉峰上,升腾起的烟雾,那颜色梦幻得很,神秘兮兮的。
“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白色的绸带挂在山前。
我曾经在一个景区,站在远处眺望瀑布,那种震撼真的难以形容。
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水花四溅,发出轰隆隆的声响,感觉整个山谷都在颤抖。
“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得是多高的瀑布啊!想象一下,那水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不顾一切地冲下来,气势磅礴。
我有次去一个瀑布下面,站在那里,抬头往上看,感觉自己特别渺小,那瀑布就像是从天上直接倒下来的一样。
“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这家伙太有想象力啦!他居然能把瀑布想象成天上的银河落了下来。
我有时候晚上看星星,就会想,这天上的银河要是真能掉到地上,是不是就跟这庐山瀑布一个样儿呢?再来说说翻译。
“日照香炉生紫烟”,意思就是太阳照耀着香炉峰,生出了紫色的烟雾。
“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地看瀑布就像是挂在山前的一条河。
“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飞快地直流而下,好像有三千尺那么长。
“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落了下来。
整首诗,李白用他那独特的视角和豪放的笔触,把庐山瀑布的雄伟和神奇展现得淋漓尽致。
读这首诗,就好像我们也跟着他一起站在了庐山脚下,亲眼目睹了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咱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可别只是死记硬背,得去感受李白的那种豪情壮志,去想象那壮观的画面。
说不定哪天,咱们自己也能在看到美景的时候,像李白一样,挥笔写下一首好诗呢!怎么样,经过这么一赏析,是不是对《望庐山瀑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望庐山瀑布古诗李白

望庐山瀑布古诗李白赏析篇一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
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
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范仲淹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少有大志,刻苦自励。
在宋仁宗时,他主持了“庆历新政”,终因旧势力的阻挠,新政失败,遭贬外调,但他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因而那澎湃的激流、轰鸣的巨涛,强烈冲击着他的心,故以如椽大笔诉渔民疾苦。
范仲淹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见风浪中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从而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赏析篇二《望庐山瀑布水》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
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望庐山瀑布》注释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注释及赏析《望庐山瀑布》注释及赏析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古诗简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及赏析《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及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望庐山瀑布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翻译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望庐山瀑布》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意思及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意思及赏析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意思及赏析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①。
①银河:天河。
九天:天空的最高层。
古代传说天有九重,最高的一层称为九天。
在一陽一光的照耀下,庐山的香炉峰上的云雾变成了紫色。
远远就看见一道瀑布如白练一般挂在山前。
瀑布从高处急冲而下,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淀下来的银河。
【昂扬之美】李白的一浪一漫有一温一馨的、有调皮的,而在这里是昂扬的。
整首诗都体现着一种昂扬的气势,特别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
“飞流直下”描绘了瀑布奔流的气势,“三千里”则是它给人的直观印象。
张九龄在《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中也说“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但是他的意境不如李白诗中的直观、凝练。
结尾一句,将瀑布比做直落九天的银河,让瀑布在壮观之外,多了一层神秘和深邃。
【赏析】这首诗有一个流畅的观察顺序。
先是从遥远的地方看到香炉峰上紫气缭绕,接着看到了一条白绢一样的瀑布全貌;随着观察者的走进,瀑布的壮丽气势直一逼一眼前,陶醉壮丽的瀑布之中,他的想象也被勾起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也似乎见到了香炉峰上的瀑布,诗人就像一位导游。
写景的时候要把握好描写的顺序,由远及近或者由近及远都可以。
【启示】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游览庐山时,创作了这首诗。
庐山的风景直到现在还是那样引人入胜,人们想到对瀑布的形容时,也总会想起李白的名句来,因为他在对壮丽风景的描绘中,还展现出了开阔的胸襟与昂扬的气势,这样的人格之美,令人羡慕、追忆。
生命有限,是永远的灵魂之美。
【望庐山瀑布】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望庐山瀑布】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望庐山瀑布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及注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译文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及赏析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一起来看看关于古诗原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望庐山瀑布诗人:李白朝代:唐阳光香炉冒出紫色的烟雾,瀑布从远处悬在河边。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①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
② 香炉:即香炉峰,位于庐山西北部。
因其形状如香炉,山上烟云密布而得名。
③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的云雾水气。
④ 川:河流,这里指的是瀑布。
⑤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⑥ 银河系:又名天河。
古人指的是银河系形成的一条恒星带。
⑦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此处指极高的天空。
⑧ 姚明:从远处看。
(译文)香炉顶被太阳照亮,冒出紫色的烟雾。
从远处看,瀑布就像一列悬挂在山前的白色火车。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一)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王”的第一张照片。
瀑布看起来像一条巨大的白线,高高地悬在山河之间。
“行”这个词很聪明。
它化动为静,在“远观”中生动地展现了倾泻而下的瀑布形象。
谁能“吊死”这个巨大的东西?“大财富”!因此,“悬挂”一词也包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美。
第三句还描述了瀑布的动态。
“飞下3000英尺”,轻轻一划,歌词洪亮有力。
“飞”字生动地描绘了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直下”不仅描述了高山险峻,还显示了水流的湍急。
坠落的高度在我们面前势不可挡。
望庐山瀑布李白赏析

望庐山瀑布李白赏析望庐山瀑布李白赏析一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庐山瀑布李白赏析二这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浑、奇异、壮丽的景象,字里行间都流露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的情怀。
“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香炉”是指庐山的一座山峰——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团团紫烟。
一个“生”不仅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得活灵活现,更为状写瀑布设置了雄浑的背景,也为下文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望庐山瀑布》李白:诗意赏析与赏析者感悟

《望庐山瀑布》诗意赏析与赏析者感悟古诗《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雄奇壮丽的景色描绘和深邃的意境而广受赞誉。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及注释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
一作“半天”。
创作背景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
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
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赏析1.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a.“香炉”指的是庐山的香炉峰,其形状尖圆,宛如香炉。
在阳光的照耀下,瀑布的水汽蒸腾而上,形成紫色的云霞,给人以神秘、灵动的感觉。
这里的“生紫烟”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奇妙,还赋予了山峰一种超凡,脱俗的仙气。
b.此句不仅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梦幻般的场景之中。
2.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a.远远望去,瀑布如同一条白色的绸带悬挂在山前,这里的“挂”字用得极为精妙,化动为静,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动态瞬间定格,形成一幅静态的画卷。
这种表现手法让读者能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瀑布的整体轮廓和高悬的姿态。
b.“遥看瀑布”四字也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 《望庐山瀑布 》是李白 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词 。
这首诗词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 反映了李白对祖国大好 河山的无限热爱。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望庐山瀑布古诗 词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含义为: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着名的风景区。
2.香炉含义为: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 而得名。
3.挂前川含义为: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含义为: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古诗词简析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 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 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 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 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词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含义为: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
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 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 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李白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于是接着又写上一 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 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 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 彩。
这首诗词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 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词, 说“帝遣银河一脉垂, 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