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神奇的克隆》教案之一

《神奇的克隆》教案之一

《神奇的克隆》教案之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增强对生命科学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2.教学难点:克隆技术的操作过程及其伦理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克隆羊“多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克隆技术是什么吗?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知识讲解介绍克隆技术的定义: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产生与原生物体基因完全相同的生物体。

讲解克隆技术的原理:通过提取细胞核,将其植入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发育成新的个体。

介绍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克隆动物、克隆植物、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等。

3.实验演示演示克隆技术的操作过程,包括细胞核提取、卵细胞去核、核移植等步骤。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改进实验过程,提高克隆成功率?4.案例分析分析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功案例,如克隆羊“多利”、克隆猪等。

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它可能带来哪些伦理问题?5.课堂讨论让学生就克隆技术的利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6.课堂小结提醒学生关注克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伦理问题。

7.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克隆技术在我国的法律法规及伦理规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知识讲解、实验演示、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克隆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伦理问题。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讨论环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要引导学生理性思考,避免过于偏激。

在课后作业的批改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6篇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6篇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6篇《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1一、激趣导入感受神奇1、听儿童歌曲《猴哥猴哥》找出歌词了的克隆现象。

2、揭示课题生读课题二、复习巩固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出示:克隆定义————克隆实验————克隆研究造福人类2、复习课文1——4自然段,自行设计问题,进行提问比赛。

三、精读课文感悟神奇1、学习第五自然段:(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2)“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a.交流b.视频观看克隆过程c.看图片,谈意义2.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1)默读课文6~8,独自思考: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思考结果。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造福人类:a、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

b、挽救濒危物种。

c、培植人体“配件”。

出示: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④气息中止,死亡;⑤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得上的;⑥极,最;⑦绝对。

出示: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理解“制造”“配件”“装配”3.交流“克隆”的利与弊。

板书:造福人类4.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插上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一位克隆专家,你想克隆什么呢?为什么要克隆它?要求:(1)想法要奇妙(2)表达要有条理(3)想法要有益于人类a.生写b.交流四.总结课文展望神奇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我们的想象没停止,课后请同学们把对克隆技术的了解与展望跟身边的人分享分享。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2认识教材:这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

《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认识到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克隆技术的伦理观念和责任感。

4.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

3.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4. 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伦理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克隆技术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创新实践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克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伦理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课件。

2. 视频资料:准备相关的克隆技术应用案例视频资料。

3. 讨论话题:制定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克隆技术的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 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以及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3. 讲解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4. 讲解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如克隆人、克隆动物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创新实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克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克隆技术的重要性和伦理观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克隆技术概念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克隆技术伦理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时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分析和团队协作。

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克隆的基本概念,并了解克隆在生物学和科技领域的应用;2.掌握克隆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问答、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引起学生对克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你们听说过克隆吗?你们对克隆有什么了解?”二、知识讲解(30分钟)1.介绍克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克隆的意义和应用领域;2.介绍克隆的三种类型:基因克隆、细胞克隆和生物个体克隆,并简要讲解它们的原理和方法;3.介绍克隆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克隆技术在医学、农业、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三、实验操作(50分钟)1.实验目的:通过细胞克隆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克隆的过程和操作;2.实验材料:小鼠细胞、培养皿、培养基、干燥器等;3.实验步骤:a.从小鼠体内提取细胞,并进行细胞培养;b.将细胞培养至一定密度,制备细胞糊;c.在新的培养皿中放置基质,用细胞糊覆盖基质表面;d.将装有细胞糊的培养皿放入干燥器,控制温度和湿度;e.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皿中是否有细胞克隆的现象;f.让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克隆的原理和方法。

四、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20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实验中是否观察到了细胞克隆的现象?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细胞克隆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克隆技术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3.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五、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与学生讨论克隆相关的问题。

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六、课后拓展(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深入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道德伦理等问题,并撰写一篇关于克隆技术的小论文。

可以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前提交,并进行互相交流和分享。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挑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克隆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3.小组讨论: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神奇的克隆》精品教案

《神奇的克隆》精品教案

《神奇的克隆》精品教案教案:《神奇的克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克隆的原理和应用,了解克隆的优势和困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克隆技术的优势和困境。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课文《神奇的克隆》。

2.教学工具: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教师先用投影仪展示一张有关克隆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2.引出克隆的相关话题,询问学生对克隆的了解,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评价和纠正。

3.通过引言,导入本堂课的主题:“神奇的克隆”。

Step 2:阅读理解(30分钟)1.教师将课文《神奇的克隆》投影到黑板上,让学生先自行阅读课文。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克隆的原理、应用、优势和困境等问题。

3.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4.教师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讨论,整理学生提出的观点,引导学生客观、科学地评价克隆技术。

Step 3:信息获取(3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网络资料,以提供更多关于克隆技术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克隆技术。

2.学生可分组查找克隆动物、克隆植物等方面的案例,并进行简单介绍。

3.学生们将自己的信息整理成小报告,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

Step 4:拓展学习(15分钟)1.教师介绍克隆技术的一些最新进展,如克隆红树麻雀、基因克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克隆技术是否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3.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一定意味着进步,是否一定是好的?4.学生们用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辩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引导。

Step 5: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总结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1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说过《西游记》里的孙大圣常常在危急时刻拔下自己的一把毫毛,然后吹一口气,就能变出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

孙大圣的这个本领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就是他能快速地克隆自己。

2、同学们还记得克隆到底是什么吗?(指名回答)3、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感受这“神奇的克隆”。

(板书课题)二、研读事例1、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克隆,课文特别举了几个例子,分别是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

(师相机板书)2、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第3~5自然段,待会儿请几位同学来为你们介绍。

(生自由读)3、首先,来看植物。

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哪些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生介绍)4、除了文中介绍的这些植物,你还知道其它先天会克隆的植物吗?(生表述,师相机指导、点评)5、那么低等生物又是如何克隆的呢?课文中举了什么例子?(指读第4自然段)6、植物和低等生物的克隆本领先天具备,但是高等动物却不一样,他们的克隆相对更难,科学家们几经研究才有所成就。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指读每5自然段)7、听完这一段的叙述后,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发表意见)三、感受神奇1、既然科学家们花费了这么多心血研究克隆,那么克隆到底能为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你能找到吗?(指名回答)(板书:造福人类)2、(自由阅读课文第6~8自然段)想想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或有自己的看法,边读边在书上做笔记。

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四、展望前景1、课文中只列举出了现在已知的一些克隆技术,但是关于克隆,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着我们去探索,它的魅力是诱人的,它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

(板书:省略号、前景诱人)2、最后就让我们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吧!(出示小黑板)异想天开:假如我能克隆,我想克隆_五、板书《神奇的克隆》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造福人类前景诱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奇妙的克隆》教案15篇

《奇妙的克隆》教案15篇

《奇妙的克隆》教案15篇《奇妙的克隆》教案1教学目标:1、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__主要内容。

2、了解__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学习文中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提高阅读现代科学文的能力,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积累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学习一定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对克隆问题引发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的认识。

教学内容设计思路:教学一篇课文,让学生理解内容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授课中,采用让学生读、说、练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并借__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拓展。

教学准备:学生:上网或图书馆收集有关克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西游记》中孙悟空在紧要关头用猴毛变猴导入。

(设计这一导入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渲染营造一种氛围,激发他们的一种求知欲、好奇心,为新课的讲授作铺垫,激起学生的热情,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学习。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__约3000字,要求5分钟读完,这是略读的最高速度,要求能在快速的基础上,读懂全文。

读懂的标准,在形式上是辨识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在内容上是筛选__的主要信息:用两个字分别概括四小节的内容,用一组词语概括克隆技术的进程,用一句话概括克隆的定义。

(阅读同时用音乐是为了陶冶学生,语文课不仅是文字语言的载体,乐曲也是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的一种方式。

)这篇科普__涉及到一些生物学相关术语,教师提供补充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并解释专业语和通用语并陈是科普__语言的显著特征之一。

《神奇的克隆》教案

《神奇的克隆》教案

《神奇的克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提高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克隆技术的定义、原理及其应用。

2.难点: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克隆羊“多利”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克隆技术的神奇。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克隆?克隆技术有哪些应用?2.讲解克隆技术(1)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原理,如细胞核移植、细胞分裂等。

(2)展示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克隆动物、克隆植物、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等。

3.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克隆技术在各自领域的具体应用。

4.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1)教师提出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克隆人、克隆动物是否应该被禁止?克隆技术是否会影响人类基因多样性等。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5.实践活动(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调查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其优缺点。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看法,以及如何正确看待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

四、教学评价1.课后收集学生的调查报告,评估学生对克隆技术的了解程度。

2.课堂讨论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3.结合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给予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管理,确保讨论环节有序进行。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教学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3.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关注学生的成长。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讲解克隆技术原理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T:“同学们,你们知道克隆是什么吗?其实,克隆就是复制,就像我们复印文件一样,可以复制出一个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生物体。

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呢?”S1:“老师,我听说克隆需要用到细胞核,是这样吗?”2.在讨论克隆技术应用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T:“同学们,你们知道克隆技术有哪些应用吗?”S2:“老师,我听说克隆技术可以用来繁殖珍稀动物。

《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认识到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和潜在价值。

3. 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介绍克隆技术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克隆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2.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克隆技术从发现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包括里程碑事件。

3. 克隆技术的应用:介绍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4. 克隆技术的潜在价值:探讨克隆技术在未来可能带来的更多应用和价值。

5. 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可能引发的伦理争议,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和潜在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克隆技术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克隆技术。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互动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其课堂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克隆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 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为学生讲解克隆技术的定义,以及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

3. 分析克隆技术的应用:介绍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4. 探讨克隆技术的潜在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在未来可能带来的更多应用和价值。

5. 讨论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可能引发的伦理争议。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克隆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3. 思考克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设想一种克隆技术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克隆技术概念和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克隆技术应用和伦理问题时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其对克隆技术应用和潜在价值的理解,以及对克隆技术发展的看法。

《神奇的克隆》教案

《神奇的克隆》教案

《神奇的克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认识到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及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介绍克隆的含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克隆技术的起源、重要突破和我国在克隆领域的发展。

3. 克隆技术的应用:介绍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

4. 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讨论克隆技术可能引发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

5. 克隆技术的未来展望:探讨克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及伦理道德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克隆技术应用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克隆技术在实际领域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课件,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克隆技术的相关内容。

2. 视频资料:准备相关的克隆技术应用案例视频,用于课堂演示。

3. 讨论题:提前为学生准备关于克隆技术伦理和道德问题的讨论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克隆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伦理和道德问题上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检验学生对克隆技术应用和未来发展的了解。

5. 克隆技术的未来展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2. 激发学生对克隆技术未来发展的想象和创新。

3. 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的未来应用:如基因编辑、生物制药等。

2. 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未来应用:如器官移植、治疗遗传病等。

8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通用8篇)

8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通用8篇)

8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通用8篇)8神奇的克隆篇1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科学奥秘的说明文(板书)7.《神奇的克隆》。

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2、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面所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或放在学习课文时讲解。

3、指明说说什么是克隆?4、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四、再读课文1、过渡:课文还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3、师生共同总结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

指名说说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指名说说自然界中有哪些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指名说说哪些个前景。

五、归纳总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克隆的相关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六、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2、练读课文3、搜集相关资料做。

(选作)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精读课文:过渡:克隆究竟神起在哪?我们一同细读课文。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2、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3、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师相机介绍“压条”和“嫁接”。

4、低等生物也能克隆。

生自读了解。

5、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生交流6、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教师引读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第一章:克隆的介绍1.1 克隆的概念:解释克隆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克隆是无性繁殖的一种方式。

1.2 克隆的类型:介绍自然克隆和人工克隆两种类型,让学生了解克隆的不同方式。

1.3 克隆的例子:分享一些克隆的实例,如克隆动物和植物,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克隆的应用。

第二章:克隆的技术原理2.1 细胞核移植:解释细胞核移植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克隆过程中细胞核的重要作用。

2.2 胚胎移植:介绍胚胎移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克隆动物的培育步骤。

2.3 基因编辑:简要介绍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克隆的利与弊3.1 克隆的优点:讨论克隆在医学、农业等方面的应用和优势,让学生了解克隆的重要作用。

3.2 克隆的缺点:探讨克隆可能带来的伦理、生态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的潜在风险。

3.3 克隆的伦理争议:引入一些具体的伦理案例,让学生探讨克隆技术在不同情境下的道德判断。

第四章:克隆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4.1 医学领域:介绍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如治疗疾病、制备药物等。

4.2 农业领域:讲解克隆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如培育优良品种、提高产量等。

4.3 科学研究:探讨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如基因编辑、细胞培养等。

第五章:克隆技术的未来展望5.1 克隆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如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

5.2 克隆技术的潜在应用:展望克隆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潜在应用,如克隆器官、抗衰老等。

5.3 克隆技术的挑战与机遇:讨论克隆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和发展。

第六章: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6.1 克隆人类的伦理争议:讨论克隆人类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如身份确认、心理发展等。

6.2 克隆动物的伦理问题:探讨克隆动物的福利、动物权利等伦理问题。

6.3 克隆技术的法律监管:介绍不同国家对克隆技术的法律监管措施,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神奇的克隆作业设计教案

神奇的克隆作业设计教案

神奇的克隆作业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和伦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介绍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包括经典克隆和现代克隆技术。

3. 克隆技术的应用:介绍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克隆动物、植物、人类细胞等。

4.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如克隆人类的道德争议、克隆生物的环境影响等。

5. 克隆技术的未来展望:探讨克隆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应用领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和伦理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克隆技术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克隆技术的实际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和未来展望,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 作业设计法: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克隆技术的相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准备关于克隆技术的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以便进行讲解和分析。

2. 投影仪或白板:准备投影仪或白板,以便展示相关的图片和信息。

3. 作业纸张:准备作业纸张,以便学生完成作业。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克隆技术的实际案例或相关问题,引起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使用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讲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

3. 分析克隆技术的应用:通过展示具体的克隆技术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 探索克隆技术的未来展望:让学生思考克隆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应用领域,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想法和设想。

《神奇的克隆》教案优质

《神奇的克隆》教案优质

《神奇的克隆》教案优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克隆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难点: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以“克隆羊多利”的故事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学习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教师简要介绍克隆技术的定义。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

3.学习克隆技术的应用(1)教师列举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克隆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4.学习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1)教师通过视频或动画,展示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2)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克隆技术的操作步骤。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克隆技术的操作细节。

5.小组合作,探究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1)教师提出探究主题:“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设想。

6.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7.课后作业(2)学生收集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学习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学习克隆技术的应用、学习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小组合作探究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等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克隆技术。

2.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小组合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使教学效果更佳。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通过互动问答,让学生解释克隆的定义,例如:“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是克隆?”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克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有哪些具体应用?在农业领域呢?”(1)学习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教师展示克隆羊多利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多利是如何诞生的吗?”引导学生讨论克隆技术的起源。

《神奇的克隆》优秀教案

《神奇的克隆》优秀教案

《神奇的克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认识到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如多利羊的诞生等。

3. 克隆技术的应用:展示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4.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讨论克隆技术所带来的伦理争议,如克隆人类的可能性及其影响。

5. 克隆技术的未来展望:展望克隆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其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克隆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和影响。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和未来展望。

4. 创新实践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克隆技术应用设想,并进行展示。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克隆技术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案例资料:收集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以便进行分析。

3. 讨论话题:准备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和未来展望的相关话题。

4. 展示用品:为学生展示克隆技术应用设想提供必要的用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创新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创新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提出的克隆技术应用设想。

3. 小组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和成果。

4.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克隆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克隆技术的图片或相关新闻,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 讲解克隆技术概念:为学生讲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3. 介绍发展历程: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如多利羊的诞生等。

4. 分析应用实例:展示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2.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如多利羊的诞生等。

3. 克隆技术的原理:讲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如细胞核移植等。

4. 克隆技术的应用:展示克隆技术在生物、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5. 克隆技术的利与弊:分析克隆技术带来的积极和负面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克隆技术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 视频资料:准备相关的克隆技术应用的视频资料。

3. 讨论题:准备关于克隆技术利与弊的讨论题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克隆技术的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3. 展示:播放克隆技术应用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克隆技术。

4. 讨论: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利与弊,分享讨论成果。

6. 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克隆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克隆技术应用和利弊的认识。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科研机构或生物技术企业,了解克隆技术的实际应用。

2. 邀请专家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3. 开展相关的科技创新比赛或项目,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探索克隆技术的可能性。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意见。

课文《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课文《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英语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克隆技术。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探讨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3)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

3. 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

4. 我国在克隆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伦理道德问题。

2. 教学难点:克隆技术的技术原理、伦理道德问题的探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等形式,促进师生互动。

3.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克隆技术。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克隆技术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3. 案例分析:分析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利与弊,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六、课后作业:1. 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克隆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3. 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

4.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在克隆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克隆技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克隆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克隆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024年《神奇的克隆》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及教案

2024年《神奇的克隆》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及教案

2024年《神奇的克隆》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克隆的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探究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克隆羊“多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克隆技术,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学生分享生字词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4.课文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

5.课堂活动分组讨论: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6.小组合作教师出示克隆技术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克隆技术的应用。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教师点评并鼓励。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克隆技术。

2.收集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3.以“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1.在讲解克隆技术原理时,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容易理解。

2.在课堂活动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3.在课后作业中,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水平,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对克隆技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3.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3. 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4. 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5. 我国在克隆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3. 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及伦理道德问题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3. 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克隆技术的科普视频,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3. 案例分析:分析克隆技术在动物、植物和人类方面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伦理道德问题。

4. 讨论: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利与弊,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5. 总结:总结克隆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强调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您提供具体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克隆技术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克隆技术应用和伦理道德问题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讨论克隆技术利与弊时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辩证思维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思考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内化程度。

七、教学资源1. 科普视频:用于导入,展示克隆技术的实际应用。

2. PPT课件:详细讲解克隆技术的各个方面。

3. 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4. 讨论指南: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讨论。

5. 课后阅读材料:提供更多的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克隆的知识。

2、朗读课文,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和常用的说明方法。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克隆的神奇之处。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假如我是天文爱好者,我希望世界上再有一个张衡;假如我是音乐爱好者,我希望世界上再有一个贝多芬;假如我是科学爱好者,我希望世界上再多一个爱迪生。

假如你是();假如你是()。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换句话说,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

但现在有一种叫“克隆”的新兴生物技术,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到底是什么?它神奇在哪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神奇的克隆”。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克隆,体会克隆的神奇。

2、初步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1—4自然段。

(1)朗读1—4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克隆?
(2)教师举例介绍说明方法。

(下定义)什么是下定义?
(3)创设情境,说说什么是克隆?
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觉你们说的太专业,这样的语言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听懂,如果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问你什么叫克隆时,你怎样告诉他?
如果是一个成年人,比如你的爸爸妈妈问你什么叫克隆时,你又如何告诉他(她)?”
如果是种地的老农问你呢?
(4)教师小结:为了帮助我们弄清楚克隆是怎么回事,作者采用了不同的说明方法。

有的较为形象生动,一读就明白。

有的则是科学定义,非常准确,让我们对“克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刚才我们了解了低等生物的克隆,那么高等动物能不能克隆呢?(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文中举了克隆羊“多利”的例子,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事例”。

请同学们结合搜集的资料帮多利拟一份自我介绍,几分钟后我们一起来听听“多利”的自述。

小结:真实太神奇了!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

它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了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也是当年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新闻之一。

(三)学习第6—8自然段。

1、科学家们花费了这么多心血研究克隆,是因为克隆技术能够很好地造福人
类。

(板书:造福人类)
2、指名读课文第6--8自然段。

想一想:课文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克隆技术在哪些方面的应用?
(板书:农业、环境、医学)
3、齐读第6---8自然段,再一次来感受克隆技术为我们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4、观看视频。

克隆离我们的生活还比较遥远,现在我们看一段视频,亲自去感受一下神奇的克隆。

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吗?(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也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四、展望前景
1、克隆是一项正在研究和发展的科学,它的神奇面纱还没有被人类完全揭开,它正在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板书“前景诱人)让我们来发挥想象吧!
2、刚才有的同学谈到了克隆人,克隆人在这个世界进入新世纪之后似乎正向人类走来,意大利和美国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展开克隆人的努力”,英
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从而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克隆人的禁区。

那么,你赞成克隆人技术吗?现在我们来举行一场辩论赛。

3、欣赏想象作文《克隆“我”的风波》
刚才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克隆人不好,有一位小学生写了一篇想象作文,谈到了克隆人的烦恼,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烦恼吧!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辩论非常精彩,又欣赏了一篇想象作文。

尽管克隆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尽管克隆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向我们展示着它诱人的前景。

但是,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给人类带来许多利益的同时,也向人类及社会提出了许多挑战。

目前世界范围内关于要进行克隆人实验和坚决禁止克隆人实验的论争,就是克隆技术直接给人类带来的一个社会问题。

因此,人类一定要合理使用新技术,不能让新技术最终伤害了我们人类自己。

任何一项发明都闪烁着智慧的结晶,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大胆探索,就能够让这些新技术更多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五、总结全文。

1、请学生说说克隆到底神奇在哪?
2、总结说明方法。

六、作业超市
1、练笔:《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2、观看科幻影片《逃出克隆岛》。

七、板书设计
8.神奇的克隆
(无性繁殖)
植物→低等生物→ 高等动物
造福人类前景诱人
(农业环境医学)……
教学反思: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

全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

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

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克隆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神秘又属高科技,符合孩子探究的心理。

这样的文章既不能上成科学课,也不能在写作思路的分析上花太多的时间,因为这样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因此在这堂课的设计上,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克隆的神奇之处。

采用了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自我介绍、观看视频、学生想象、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一、创设情境,将语文回归到生活。

在教学第一部分什么是克隆时,学生很快在文中找到了答案: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叫克隆。

这是克隆的定义,这么专业的术语,很难让学生弄明白,于是我给学生创设了语言环境。

如果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问你什么是克隆,你该怎么给他介绍?如果是你的父母问你呢?如果是一位老农也想了解什么是克隆,你又该怎样给他介绍呢?学生用《西游记》中的神话故事,给小朋友介绍了克隆;用专业的术语、低等生物的克隆给自己的父母介绍克隆;还用压条、嫁接给老农介绍了植物的先天性克隆。

同样是在介绍克隆,但面对的听众不一样,就应该用不同的方式给他们介绍,正如文中的作者在向我们介绍克隆时也分别例举了神话故事、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来让我们从多角度去了解克隆,让大家既觉得有趣,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学习第二部分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时,我又为学生创设了语言环境。

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帮助“多利”拟一份自我介绍。

学生很感兴趣,能很快地对搜集的资料和文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并能用拟人化的手法向大家作自我介绍,语言生动形象,能吸引观众,其他同学也对“多利”有了更多的了解。

二、发散思维,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克隆技术在造福人类方面,远远不止课文所提及的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和蔬菜新品种,及优良的家畜,也不仅仅局限于在保护生态、医学上的重要意义,第八节最后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太多的空白,引发读者去想象克隆技术的“诱人的前景”。

因此,当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克隆技术的神奇后,我让学生欣赏了一段克隆的视频,以此来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感情,也为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当讲到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时,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很多学生都谈到了克隆人。

在此我顺势引导学生,到底克隆人好不好?很自然地进入了后面的辩论环节。

学生在辩论“克隆人好不好?”时,正方的同学幻想着克隆人会为人类做出
更大的贡献,反方的同学也在担忧克隆人出现后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而且理由都很有说服力,辩论非常激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用作业超市的方式,让学生去想象,这也是诱发学生对未来科学的展望和憧憬。

三、自主学习,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这堂课的设计中,从课前预习、学生搜集资料及上课时学生的朗读、语言表达、想象、辩论赛等,整堂课学生都充当了主角,教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整堂课都能有新鲜感,特别是后边的想象和辩论赛,学生表现得特别出色。

虽然这堂课有许多优点,但也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如:学生练习的方式较为单一,几乎都是听和说的练习等,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努力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