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赵氏孤儿欣赏

合集下载

京剧赵氏孤儿经典唱段

京剧赵氏孤儿经典唱段

京剧赵氏孤儿经典唱段
京剧赵氏孤儿是京剧中的经典剧目之一。

作为从小被母亲抛弃、父亲被害的戏曲主角,赵氏孤儿的故事感人至深,而其中的唱段更是传颂千古,经久不衰。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唱段要属“上泰山”了。

这段唱腔高亢激昂,富有悲壮感,歌颂了主角赵盾勇猛无畏、不怕牺牲的英勇品质。

这段唱腔的演唱者必须有极高的演唱技巧和情感把握能力,唱腔变幻曲折,充满挑战性。

另一段非常有特色的唱段是“切磋”,这段唱腔动作矫健,气吐声长,显示出赵氏孤儿从小训练武艺的过程和对于成为英雄的追求。

这段唱腔节奏紧凑,旋律转折,演唱者必须有较强的节奏感和技巧。

此外,还有一些经典唱段如“招提寺”、“马丹阳送文”等等,在京剧演员中颇有流传和演绎的价值。

这些唱段都富有精神内涵,丰富多彩,彰显了中国古典戏曲的独特魅力。

京剧赵氏孤儿不仅在唱腔方面表现出眼花缭乱的技巧和音乐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其精彩的唱段,向世人阐述了忠诚、勇敢、毅力等优秀品质的高尚性质,传递出的主题不断地引人深思。

这些都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让人们从中汲取到了宝贵的精神营养。

总之,京剧赵氏孤儿的经典唱段不仅是戏曲文化中的珍品,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通过唱腔的表现力和艺术的魅力,展现出了中国古典戏曲在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价值,是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的文化瑰宝。

古代戏曲鉴赏京剧经典片段解析

古代戏曲鉴赏京剧经典片段解析

古代戏曲鉴赏京剧经典片段解析古代戏曲鉴赏京剧经典片段解析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通过其独特的唱腔、舞蹈和表演艺术等元素,成为了广大戏曲爱好者追逐的艺术瑰宝。

本文将对京剧经典片段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戏曲的魅力与深意。

一、赵氏孤儿《赵氏孤儿》是一部以保家卫国为题材的京剧作品,被誉为京剧经典之作。

其中的经典片段是“巧计救赵高”。

这一段通过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曹操如何运用智谋,将赵高一众诬陷,最终化解危机。

在这个片段中,曹操饰演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演技优势。

通过优美的唱腔、华丽的动作以及精湛的表演技巧,将曹操的睿智和机智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舞台背景和道具的运用也为整个剧情增加了层次感,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曹操的智谋。

二、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经典之作,该剧讲述了项羽与虞姬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片段是“霸王鞠躬”。

这一段经典片段通过细腻的表演和动情的唱腔,让观众深情地感受到项羽对虞姬的深爱和无奈。

整个片段以项羽鞠躬的动作为主线,通过舞台的灯光和音效的辅助,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演员通过精湛的演技,将项羽内心的痛苦和不舍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为之动容。

三、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瑰宝,京剧版的《红楼梦》则是对这一经典作品的再次演绎。

其中,最为经典的片段是“宝钗的咏荷”。

这一段以宝钗的咏荷为中心,通过婉转的唱腔和流畅的动作,展示了宝钗的美丽和文雅。

宝钗饰演者通过华丽的服装和精致的妆容,将宝钗的高贵和温婉诠释得淋漓尽致。

同时,舞台的布置和灯光的烘托,为整个片段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总结:古代戏曲鉴赏京剧经典片段解析,在探索京剧魅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了解每个片段的背景故事和演员的表演技巧。

只有通过对舞台表演的深入解析,才能更好地领略到古代戏曲的独特魅力。

京剧经典片段的解析为我们展示了京剧的多样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

通过优美的唱腔、动人的表演和精心的舞台设计等,京剧成功地将古代戏曲艺术传承至今,成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赵氏孤儿》元杂剧话剧对比分析

《赵氏孤儿》元杂剧话剧对比分析

《赵氏孤儿》元杂剧话剧对比分析《赵氏孤儿》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

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中将此剧与关汉卿的《窦娥冤》并提,指出:“剧中虽有恶人交媾期间,而起赴汤蹈火这,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至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赵氏孤儿》有诸多版本,元代纪君祥元杂剧《赵氏孤儿大团圆》与现代剧作家金海曙的话剧《赵氏孤儿》这两个版本中,魏绛,这个两部剧作均出现的剧中边缘人物引起了我的注意。

魏绛这一角色无论是元杂剧还是话剧,与最原始的《史记·赵世家》和《左传》中的记叙并不相同。

在这两本文献中,魏绛这个角色的原型其实是韩厥。

《左传》中,“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

”栾、郤为征。

六月,晋讨赵同、赵括。

武従姬氏畜于公宫。

以其田与祁奚。

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

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

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

《周书》曰:‘不敢侮鳏寡。

’所以明德也。

”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史记·赵世家》中如此记叙:“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

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

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

”但在元杂剧和话剧中,韩厥却成了一个看守赵庄姬的将军,这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他即使知道程婴带走了赵氏孤儿却仍放过了程婴,而他面临忠义的抉择,最终自杀谢罪。

魏绛这个在后世戏剧创作中为情节新创设出来的人物,无论是在元杂剧还是在话剧中均是正面角色,但两剧中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情节设置并不尽相同。

在元杂剧《赵氏孤儿》中,魏绛在第五折登场,在得知程勃要“擒拿屠岸贾,雪父之仇”,便“奉主公的命,道屠岸贾兵权太重,诚恐一时激变,着程勃暗暗的自行捉获,仍将他阖门良贱龉龃不留。

”在程勃即赵氏孤儿捉住了屠岸贾后,再度出场宣判了屠岸贾的罪行:“屠岸贾,你今日要早死,我偏要你慢死。

令人,与我将这贼钉上木驴,细细的剐上三千刀,皮肉都尽,方才断首开膛,休着他死的早了。

赵氏孤儿赏析

赵氏孤儿赏析

赵氏孤儿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赵氏孤儿》赏析纪君祥的作品《赵氏孤儿》是最优秀的历史剧之一,也是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

作为悲剧,《赵氏孤儿》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的剧本取材于历史,所以这部悲剧更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历史与艺术的结合,给人以异常震撼的心灵冲击。

法国着名文学家伏尔泰将其翻译成《中国孤儿》并说“此为具有历史真实性及其感染力的好剧”。

然而,《赵氏孤儿》真正令人动容之处,在于它惊心动魄的悲壮的美。

悲壮,是《赵氏孤儿》的全部色彩。

英雄人物前赴后继的自我牺牲精神,构成了全剧悲壮的基调;曲词中倾注的激烈愤懑情绪,渲染出浓重的悲剧气氛。

剧中奸臣屠岸贾得到宠信掌握大权,为了个人私怨杀害赵盾全家,为了搜捕赵氏孤儿不惜下令杀害全国的小儿;而程婴、公孙杵臼、韩厥,他们本都可以置身事外,但为了一个诺言、一腔义愤,他们自行投入到拯救赵氏孤儿的行列中来,一个个舍身取义、慷慨赴死,亦或是付出无比沉重的一生。

忠与奸、正与邪的矛盾对抗中,显示出全剧对忠义精神的颂扬。

因此,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里将此剧与关汉卿的《窦娥冤》并提,指出:“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赵氏孤儿》全剧共一折五楔子,楔子中晋国大夫赵盾被奸人屠岸贾陷害遭灭族,赵盾之子赵朔为晋灵公驸马,屠岸贾假传君命逼其自尽。

赵朔嘱咐公主,若生下儿子,取名为赵氏孤儿,待其长大后为全家报仇。

第一折赵氏孤儿出生,其母托孤于程婴后自缢。

程婴冒险带孤儿出宫,将军韩厥仗义放孤儿出宫,为保守秘密而自刎。

第二、三折屠岸贾打算将晋国婴儿全部杀戮以绝后患,程婴与公孙杆臼定计,以程子冒充孤儿,藏于公孙杆臼家中,并由程婴出面向屠岸贾告密,假孤儿被杀,公孙杆臼撞阶身亡,赵氏孤儿得以幸存。

第四、五折赵氏孤儿长成以后,程婴告知其身世,报仇雪恨。

屠岸贾被灭族,赵氏孤儿恢复赵姓,改名赵武。

浅析中国舞居《赵氏孤儿》

浅析中国舞居《赵氏孤儿》

浅析中国舞剧《赵氏孤儿》苏翔(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贵州都匀558000)摘要:舞剧是通过丰富的舞蹈语言将简明凝结、扣人心弦、。

《赵氏孤儿》是中国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经典剧目之一。

,历经千年并具有中国民族大义的故事以舞剧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一义孤行”。

,结合故事背景和情感内涵,分析了《赵氏孤儿》,。

关键词:赵氏孤儿;舞剧;故事情节;情感世界;戏剧性;舞蹈语言中图分类号:J 6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584(2017)03-0101-05舞剧艺术无论是从故事情节的描述、人物形象特征的塑造、舞蹈语言的展示,还是舞台艺术的布景、灯光、服饰、音乐等的设计,都能迅速地将观众带入到剧情中,直达观看者的内心,达到观看者与剧中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的境界。

《赵氏孤儿》作为中国经典的一部悲剧故事,被中国的艺术家们演绎出了无数经典的艺术作品。

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艺术家们将这部伟大的作品再创作,用舞蹈这一最纯粹、最直接的方式,最原始的方法撞击人的心灵,与观众产生共鸣。

用舞剧的表现方式呈现出剧中深刻的人物关系、深刻的中华文化哲思和中华民族的忠义是一种大胆尝试与突破,取得了巨大成功与满意口碑。

一、《赵氏孤儿》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赵氏孤儿》作为中国古代十大悲剧故事之一,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左传·宣公二年》是最早用文字记录《赵氏孤儿》的史书。

到了西汉,司马迁根据史书《左传》中所记载的故事内容并结合他在民间搜集的相关资料,加以整合记录在了《史记》之中。

元朝时期,纪君祥又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并且参考了刘向所编著的《新序》和《说苑》,进一步对“赵氏孤儿”的故事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和艺术创作,最终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赵氏孤儿案》,这也是《赵氏孤儿》在作者简介:苏翔(1988-),男,汉族,山西长治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乐舞史、戏曲史。

赵氏孤儿 文学作品与历史

赵氏孤儿 文学作品与历史

赵氏孤儿文学作品与历史《赵氏孤儿》是中国古代戏剧文学中的一部杰出作品,也是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这部戏剧以历史为背景,充满了令人动容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塑造,对人们的思考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赵氏孤儿》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中国春秋时期的战国时代,描绘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历史时期。

战争频发,权力斗争激烈,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时代的历史环境下,赵氏家族成为了权贵阶层的牺牲品。

文章揭示了世道之残酷与人性之善恶。

通过对赵氏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戏剧表现了无辜之人在乱世中的哀嚎和无奈。

父母双亡的赵盾被赵氏家族收养为养子,然而出于阴谋与欺诈,他被赵氏家族逐出,遭遇了不公与冷暴力。

这种对权力的操纵以及对人民的无情虐待,令人深感忧虑。

然而,正是在这个充满黑暗的历史时期,文章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光辉与力量。

赵盾既是文化人,又是将领,他代表了人民对和平、正义和良知的渴望。

他凭着他的智慧和勇气,顺利地摆脱了赵氏家族的控制,并成功地推翻了权贵阶层的霸权。

他的事迹和精神对于后世的人们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导。

作为一部戏剧作品,文章的艺术手法也十分独特。

通过精确的人物刻画和娴熟的情节安排,文章展示了中国戏曲瑰丽多彩的艺术风格。

戏剧中的唱词和表演方式使得古代历史变得更加生动,触动人心。

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娱乐观众,也深入人心,对于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而言,《赵氏孤儿》这部文学作品通过对历史与人性的描绘,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它暴露了人类社会中的黑暗面,揭示了权力与利益的弊端。

然而,通过主人公赵盾的努力与勇气,也展示了人民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以及人性中的善良与勇敢。

这部作品以其生动的情节和精湛的艺术,为人们提供了历史的教训与人生的指导。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京剧赵氏孤儿经典唱段

京剧赵氏孤儿经典唱段

京剧赵氏孤儿经典唱段
《京剧赵氏孤儿》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之作。

其中的唱段更是被誉为中国戏曲的瑰宝之一。

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是“击鼓传花”和“三板斧”。

“击鼓传花”唱段是赵家少爷赵天宝为了救父亲,与家将们一起在城门口搏杀的场景。

唱段中的高潮部分是赵天宝手持鼓槌,以极快的速度击打鼓面,将鼓槌传递给身旁的家将,形成了一种激烈的节奏感。

这一唱段不仅展现了赵天宝的英勇和机智,而且在音乐上也表现出了京剧的独特魅力。

“三板斧”唱段则是赵家少爷在被追杀时,与追兵展开搏斗的场景。

唱段中的高潮部分是赵天宝手持大斧,一连三次猛砍敌人,展现出了他的勇猛和果敢。

这一唱段的音乐和动作配合紧密,充满了戏剧性和视觉冲击力。

总体来说,《京剧赵氏孤儿》的唱段具有独特的韵律美和戏剧性,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艺术魅力。

赵氏孤儿讲解

赵氏孤儿讲解

赵氏孤儿讲解
《赵氏孤儿》是一部中国传统戏曲剧目,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正义和忠诚的故事。

故事背景设置在明朝末年,主人公赵志刚是赵家庄的独子,他聪明善良,深得父母宠爱。

然而,由于朝中权贵的斗争,赵志刚的父亲被冤枉陷害而死,母亲也因伤心过度而病倒。

赵志刚为了救母寻找父亲的仇人,但却不幸被仇人所杀。

之后,赵志刚的妹妹赵小兰和侄儿赵小宝被带到陌生的地方,遭受了各种苦难。

最后,他们幸得好心人的收养,得以重获新生。

这个故事展现了一个家庭在面临困境时团结一致的力量,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不公和权力斗争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赵氏孤儿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以及在艰难时刻相互扶持的精神。

此外,剧中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呼吁人们要勇敢地为正义和公正而战。

赵氏孤儿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更是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故事。

品读莫凡的歌剧剧本《赵氏孤儿》

品读莫凡的歌剧剧本《赵氏孤儿》

多少年 , 我知道 . 曲家莫凡 为歌 剧 人看 中。若有他人捷 足先登 , 但 作 占据舞 台 , 是 《 歌剧》杂志的现任执行主编游 畔之 。
《 氏孤 儿》 的创作 。 赵 已经持 续投 入 了 也 未 必 是 坏 事 。 话 说 回来 , 果 莫 凡 的 如
四 五年 。
这 关 系有 点 交错 纵 横 , 无论 纵横 如 何 , 但
程 婴 父子 (“ 掉包 ” 之 后 的 子 ) 屠 被
岸贾收作 门客和义 子。二幕 : 十年 后 二
的 屠 府 , 氏孤 儿 生 日 。屠 岸 贾 和 程 婴 只有一句 或两句 唱词 , 赵 咏叹调长 的也不 对戏 中的现 实过于无奈 呢 ?其实 , 岂止 先 后 把 相 关 的 真 情 讲 给 赵 武 。赵 武 手 刃 过十几 旬。简洁的文 字 , 肯定给 音乐让 是 天 眼 , 说 一个 就 屠 岸 贾 , 又被 程 婴误 杀 。 他 韩 厥 将 军 这 个 人 物 , 纪 本 中是 很 在 人 物 , 的 言 行 , 是 通 过 别 人 的 叙 述 他 都 出足以施展的篇幅 。 关 于 剧 本 中 四次 出现 的 “ 眼 ” , 用 天
分为现实 、现实 中的不 同空间与心理时 空 , 有以 “ 还 天眼 ” 为代表的灵界 审
凡也送来 了剧 本和录像资料 , 剧院亦做 男 中音 。群 众角色计 有 : 士甲 乙 , 武 众
段时 间 , 我邀 请莫 凡 , 半路 加盟 , 为嘉 孤 儿家复仇冤魂 ) 等。 乐剧 《 五姑 娘》 。时 已卸 任院长职 务的
指挥 “ 爱乐女 ” 室内乐团演出。从 中 位。如果 我们 知道 《 雷雨》是莫凡的歌
剧 处 子 作 的话 , 当会 认 可 这 一 点 。作 曲

《赵氏孤儿大报仇》原文及鉴赏

《赵氏孤儿大报仇》原文及鉴赏

《赵氏孤儿大报仇》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赵氏孤儿大报仇》原文及鉴赏【导语】:【河西后庭花】你本是赵盾家堂上宾,我须是屠岸贾门下人。

《赵氏孤儿》(上课用)ppt课件

《赵氏孤儿》(上课用)ppt课件

通“促”,赶
而朔妇免身 娩
通“娩”,分
衣以文葆
葆通褓
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同“现”, 12
显现
疏通文意
用八字词语为 各段概括标题
叔带托梦,昭示厄运 屠岸作难,灭赵九族 公孙献身,程婴救孤 景公占卜,谋立赵孤 赵孤成人,程婴成仁
13
翻译译课文,总结重点
1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初,
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
夫人把婴儿放在裤子里,祷告说:“赵氏宗族
要是灭绝,你就大哭;如果不会灭绝,你就不
要出声。”搜查到这里的时候,婴儿竟然没有
声音。脱险以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今天
一次搜查没有找到,以后定将再来搜查,怎么
办呢?”公孙杵臼说:“扶立遗孤和死相比哪
件事更难?”程婴说:“死很容易,扶立遗孤
很难啊。”
19
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 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 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 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 告赵氏孤处。”
过了十五年,晋景公生病,进行占卜,是断绝了 后代的大功臣的鬼神在作怪。景公问韩厥,韩厥 知道赵氏孤儿还在世,就说:“大功臣的后代子 孙中如今已在晋国断绝香火的,恐怕是赵氏吧! 从中衍传下的后代都是姓嬴的了。中衍人面鸟嘴, 来到人世辅佐殷帝太戊,到(他的后代)辅佐周 天子,都有好的德行。
23
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 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 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 “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
将军们都很高兴,答应了他,就派兵跟随程婴去 攻打公孙杵臼。杵臼假意说:“程婴,你这个小 人哪!当初下宫之难你不能去死,跟我商量隐藏 赵氏孤儿,如今你却出卖了我。即使你不能抚养, 怎能忍心出卖他呢!”他抱着婴儿大叫道:“天 哪!天哪!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请你们让他活下 来,只杀我杵臼可以吧。”

赵氏孤儿鉴赏

赵氏孤儿鉴赏

《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其本事见于《左传》、《史记》。

剧本采史实为题材而多所敷演,情节紧凑,矛盾尖锐,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剧本写春秋时晋灵公宠信大臣赵盾和武将屠岸贾,二人文武不和,阴险毒辣的屠岸贾利用灵公的昏愦,进尽谗言,将赵盾满门抄斩,其子附马赵朔被逼自尽,赵朔妻公主在幽禁中产下赵氏孤儿,被门客程婴、将军韩厥、老臣公孙杵臼设计救出抚养,二十年后,孤儿长大成人,报仇雪恨。

剧本自始至终交织着忠良与奸侫的交锋,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令人观之热血沸腾,回肠荡气,是真能砥风俗,砺士气者,金圣叹所云绝妙下酒物也。

明人孟称舜谓:“此是千古最痛最快之事,应有一篇极痛极快之文发之。

”纪君祥此文,铺张扬厉,沉郁悲壮,确当得起“痛”、“快”二字,相形之下,使太史公文亦显寂寥。

楔子交待了屠赵斗争双方的矛盾,已有剑拔弩张之势。

开场屠岸贾一大段独白,其篇幅之长,在元曲中极为少见,因杂剧为着演出,独白太长则不免场上冷落也。

而此处殊无冷落之感,盖此一段独白交待双方的矛盾斗争,便能使语势峭拔,气氛紧张,其叙权奸的阴险毒辣,令人发指;写烈士的凛然大义,令人心折。

忠奸双方的对比颇有意味,支持忠臣赵盾一方的有鉏麑、提弥明、灵辄等,且下文前仆后继,所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忠臣义士,固所在多有也。

与奸臣屠岸贾狼狈为奸的则一灵獒而已,獒虽曰灵,亦不过一獒,讥其与畜类为伍,亦一畜牲也。

屠欲獒噬赵盾而训练百日,却被提弥明一锤击毙,劈为两半,亦预示屠岸贾处心积虑而必自掘坟墓也。

此一回交待矛盾的来龙去脉,忠奸双方阵势已分,赵盾临死前将遗腹子命名为赵氏孤儿,血海深仇尽在四字之中。

一曲《赏花时》,怨愤惨毒之心溢于言辞,是后文报仇的情感契机,《幺篇》:“待孩儿他年成长后,着与俺这三百口,可兀的报冤仇。

”为下文矛盾围绕杀孤救孤展开蓄势伏笔。

第一折开始进入正题。

公主产下一男婴,屠岸贾为斩草除根,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矛盾于是自然围绕杀孤救孤而展开。

这一折张驰缓急,扣人心弦,一方面固在于题材精采,孤儿生死转折之处,本易动人心魄,而作者丹青妙笔,安排筹划之功,亦不可没也。

浅析《赵氏孤儿》的悲剧性

浅析《赵氏孤儿》的悲剧性

浅析《赵氏孤儿》的悲剧性作者:李俊男来源:《人间》2016年第03期摘要:《赵氏孤儿》是我国元代著名剧作家纪君祥的唯一传世名著,位列元代四大悲剧之一。

这个具有复仇思想的历史剧,围绕着存赵灭赵,救孤灭孤的主题,描绘了一批为正义而牺牲的“信友厚士”,歌颂了为正义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剧中洋溢着忠奸斗争的政治悲剧意识,又充满着正义与邪恶对抗的英雄悲剧意识,这两者的结合,缔造了《赵氏孤儿》独特东方韵味的悲剧意识。

关键词:赵氏孤儿;悲剧意识;人物的命运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01-01纪君祥,一作天祥,生平事迹无考。

元代钟嗣成所著《录鬼簿》将纪君祥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

其现存唯一杂剧《赵氏孤儿》位列元代四大悲剧之一,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把《赵氏孤儿》与《窦娥冤》并列,“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处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①《趙氏孤儿》主要据《史记》敷演而来。

剧写春秋时武将屠岸贾与文士赵盾不和,陷害赵盾致赵家满门抄斩。

赵盾之子赵朔被逼自杀,其妻产下一子,名为赵氏孤儿。

该遗腹子被门客草泽医生程婴救出,并将自己的儿子藏于公孙忤臼家中,顶替赵氏孤儿死去。

20年后,赵氏孤儿擒杀屠岸贾,得以报仇雪恨。

这个复仇思想是由赵朔——公主——韩厥——程婴——公孙忤臼——赵武传下来的,每一次的传递都伴随着牺牲。

由此敷演了一个冤冤相报的悲剧性的历史故事,歌颂了英雄人物为正义而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构成了全剧悲剧的基调。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元杂剧《赵氏孤儿》既洋溢着忠奸斗争的政治悲剧意识,又充满着正义与邪恶对抗的英雄悲剧意识,这两者的结合,缔造了《赵氏孤儿》独特东方韵味的悲剧意识。

一、忠奸斗争的政治悲剧意识《赵氏孤儿》的故事发展主要来源于文臣赵盾与武将屠岸贾之间的矛盾。

屠岸贾嫉妒赵盾权势,多次设计陷害赵盾,派刺客,设伏兵,用猛犬,却一一被赵盾昔日所施善举得来的因果所化解。

浅谈千古名剧《赵氏孤儿》

浅谈千古名剧《赵氏孤儿》

浅谈千古名剧《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名赵武,又称赵文子(公元前598年-前541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大夫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母为晋成公之妹,史称赵庄姬。

《赵氏孤儿》有关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左传》但情节较略;到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刘向《新序》《说苑》才有详细记载。

情节叙述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

这一故事最早被搬上戏曲舞台是在元代,戏曲家纪君祥在历史记载的基础上创作了同名杂剧《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

故事情节与史书记载大致相同: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盾家300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

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後患。

20年後,孤儿长成,程绘图历教史实,终报前仇。

作品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权奸的凶残本质,歌颂了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气势悲壮,感人肺腑。

作者做了一些小的改动,比如,把孤儿宫中藏匿改为宫外抚养;把孤儿在深山长大改为被仇人屠岸贾收为义子在屠府长大,后杀屠报仇;.把被请封的韩厥改为放孤后自杀;把赵盾门客公孙杵臼,程婴改为老宰辅和草泽医生等。

我个人以为,作者所做的这些改动有着极强的艺术效果。

把孤儿宫中抚养改为宫外抚养,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一是合理增加了韩厥放孤后自杀的情节;二是为孤儿被屠岸贾收为义子创造可能性,而这一点又增加了戏剧的悲剧性。

把赵盾门客公孙杵臼改为老宰辅,是为了突出传统的忠君思想,为了帝王的社稷,维护忠良,勇于献身;把程婴改为一般草泽医生则宣扬了“义”——道义和正义。

另外,在元杂剧的剧本中,指明了屠岸贾屠戮了赵家300余口,为了斩草除根,屠岸贾下达了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的命令,这也是历史中没有记载的,同样也是艺术化的处理,以突出屠岸贾的残暴,反衬赵氏家族的忠义以及惨遭灭门之祸的冤屈。

令观众对屠岸贾恨之入骨,对赵氏家族充满惋惜之叹和深深的同情。

浅析中国舞剧《赵氏孤儿》

浅析中国舞剧《赵氏孤儿》

浅析中国舞剧《赵氏孤儿》苏翔(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贵州都匀558000)摘要:舞剧是通过丰富的舞蹈语言将简明凝结、扣人心弦、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来。

《赵氏孤儿》是中国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经典剧目之一。

中国歌剧舞剧院众多一线个耳熟能详,历经千年并具有中国民族大义的故事以舞剧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通过体语言以此凸显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一义孤行”。

文章从舞剧的结构形,结合故事背景和情感内涵,分析了《赵氏孤儿》舞剧中舞蹈与艺术在经典剧目中的创新应了舞蹈与情节的完美契合和舞与剧的融会共生关系,并对该剧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优秀经认真提炼。

关键词:赵氏孤儿;舞剧;故事情节;情感世界;戏剧性;舞蹈语言中图分类号:J6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584(2017)03-0101-05舞剧艺术无论是从故事情节的描述、人物形象特征的塑造、舞蹈语言的展示,还是舞台艺术的布景、灯光、服饰、音乐等的设计,都能迅速地将观众带入到剧情中,直达观看者的内心,达到观看者与剧中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的境界。

《赵氏孤儿》作为中国经典的一部悲剧故事,被中国的艺术家们演绎出了无数经典的艺术作品。

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艺术家们将这部伟大的作品再创作,用舞蹈这一最纯粹、最直接的方式,最原始的方法撞击人的心灵,与观众产生共鸣。

用舞剧的表现方式呈现出剧中深刻的人物关系、深刻的中华文化哲思和中华民族的忠义是一种大胆尝试与突破,取得了巨大成功与满意口碑。

一、《赵氏孤儿》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赵氏孤儿》作为中国古代十大悲剧故事之一,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左传·宣公二年》是最早用文字记录《赵氏孤儿》的史书。

到了西汉,司马迁根据史书《左传》中所记载的故事内容并结合他在民间搜集的相关资料,加以整合记录在了《史记》之中。

元朝时期,纪君祥又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并且参考了刘向所编著的《新序》和《说苑》,进一步对“赵氏孤儿”的故事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和艺术创作,最终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赵氏孤儿案》,这也是《赵氏孤儿》在作者简介:苏翔(1988-),男,汉族,山西长治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鉴赏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鉴赏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鉴赏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

为元代纪君祥创作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情节较略;到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刘向《新序》、《说苑》才有详细记载。

一、剧情梗概故事叙述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仅因为自己与忠臣赵盾不和,并嫉妒身为驸马的赵盾之子赵朔,借口赵盾有谋害先君之嫌而借晋国公室智力将赵盾全家300余口尽皆诛shā,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

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shā尽,以绝后患。

程婴遂与老臣公孙杵臼上演“偷天换日”之计,以牺牲公孙杵臼及程婴之子为代价,成功保住赵氏最后xiě脉。

20年后,孤儿赵武长成,程婴绘图告之国仇家恨,武终报前仇。

作品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权奸的凶残本质,歌颂了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气势悲壮,感人肺腑。

二、艺术特色1、结构紧凑简练2、人物形象鲜明剧中的一批正面人物形象,作者赋予他们不畏强权,见义勇为,视死如归的崇高品格。

但他们性格的完成,并不是标签式的抽象道德观念的外化,而是在剧情的展示和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凸现的,因而显得真实感人。

例如程婴,最初受托救护赵孤时,还是出于单纯的报恩思想,而当屠岸贾声言要shā尽晋国“半岁之下,一月之上”的小儿以后,他的舍弃己子的举动,就不仅仅是为一个赵孤,同时也是为了挽救更多的无辜,他的思想境界明显地有一个升华的过程。

在剧本第三折,狡诈的屠岸贾让程婴拷打公孙杵臼,以试其真伪。

程婴为保住赵孤,既要担当卖友求荣的恶名,又要亲手拷打共谋者,特别是屠岸贾当着程婴的面,亲手将假冒赵孤的程子剁为三段,这都使程婴处于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精神重负之下。

而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强忍悲痛,始终不露破绽。

正是在这种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程婴忍辱负重、沉着坚毅、视sǐ如归的思想性格特点,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3、悲剧性元人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作为中国悲剧的一种类型,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悲剧文化精神。

赵氏孤儿大报仇

赵氏孤儿大报仇

中国近代文学家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赵氏孤儿大报仇》和《感天动地窦娥冤》)剧中虽有恶人交 搏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作者简介
纪君祥,一作纪天祥,生卒年不详,大都(今北京)人。与杂剧作家郑廷玉等人生活时代相同,为元前期杂 剧作家。剧作存目《驴皮记》、《韩湘子三度韩退之》等六种。除《赵氏孤儿大报仇》外,其余五种皆已亡佚。 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有“纪君祥之词如雪里梅花”之言,可见其创作以格调雅致取胜。
该剧的主题,不是简单的忠与奸的对立。在表现这种复仇意识时,作者又强调了弱者对于残暴的反抗。屠岸 贾杀绝赵氏一门三百余口,又为了斩草除根而准备杀尽晋国所有婴儿,这为程婴、公孙杵臼等人的自我牺牲提供 了较单纯的“忠”更有人情味的道义根据。韩厥决定放走程婴和他所携带的赵氏孤儿时的一段唱词,“子见他腮 脸上泪成痕,口角内乳食喷,子转的一双小眼将人认。紧帮帮匣子内束着腰身,低矮矮怎舒伸”,也表达了对无 辜的弱小者的同情。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艺术特色
古人经常把历史上一些重大政治斗争的原因解释为“忠”与“奸”的对立,这当然是很简单化的处理,该剧 基本上也是这样做的。剧中程婴的行为。是为了报答赵朔平日的优遇之恩。宋代的皇室姓赵,他们对这一段故事 情有独钟,一再为程婴、公孙杵臼和韩厥修祠立庙、加封爵号,这对后来写“忠奸斗争”的戏剧有较大的影响。 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屠岸贾之“奸”与赵氏之“忠”,在剧中主要是作为基本的背景,是作为对两大家族之间对 立的简便的解释而出现的,作家并无意对此作过多的渲染,家族复仇意识在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人物介绍
韩厥(正末):下将军。出于对屠岸贾的义愤和对赵氏的同情,故意让程婴将赵氏孤儿带出府门,并自刎而 死。

湖北花鼓戏赵氏孤儿的艺术特色

湖北花鼓戏赵氏孤儿的艺术特色

湖北花鼓戏《赵氏孤儿》(2002年首演)湖北省实验花鼓戏剧院湖北花鼓戏《赵氏孤儿》2002年上演以来深受民众赞美。

演出至今已超过300场。

我们这部剧的演出特点是:一、淡化复仇故事,突显人间纯情。

将朝廷争斗、诛奸复仇的情节简化,把主人公程婴的妻子王氏与孤儿亲生母公主等人物推至幕前并细腻演示,着重展现人性、人情。

二、强化演唱戏份,彰显剧种特色。

在“放孤”、“辞孤”等戏中,将大段说白改为演唱,并增加唱词,充分显示地方戏曲的唱腔艺术。

三、戏化民俗语言,体现草根风味。

将语言移植为方言语韵,比如将贯穿全剧的“儿歌”变为江汉平原一带的民歌韵味,尽力加强地方文化特色。

――吴培义(制作人)The Orphan of Zhao (Hubei Flower-drum Opera or huaguxi, premiered 2002)Hubei Experimental Huaguxi TheatreHuaguxi or Flower-drum Opera is one of the regional song-dance theatres in the Hubei area, with a history of about 150 years. Developed from the local folk song and dance, it has been popular in the countryside.Premiered in 2002, The Orphan of Zhao has given over 300 performances. It has been warmly welcomed by both urban and rural audiences.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production are as follows:- Emphasizing love and humanity while playing down the story of revenge. The plots of intrigue in court and revenge against evil were simplified, whereas the protagonist’s wife and the orphan’s mother (the Princess) were given prominence.Their feelings towards their sons were depicted through touching songs and beautiful movements.- Reinforcing the singing parts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aguxi. In scenes like ‘Han Jue Releases the Orphan’ and ‘Biddin g Farewell to the Orphan’, large sections of monologues were adapted into songs with additional lines of lyrics. Thus the art of aria singing in the local opera is underscored.- Using local idioms and expressions,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ones of the dialect, the production conveys the grass-roots culture. For example, the use of a nursery rhyme throughout the opera adopted a folk tune to evoke the local colour of the Jianghan Plain in the performance.-- Wu Peiyi (Producer)。

戏曲中 展现豪情壮志的剧目

戏曲中 展现豪情壮志的剧目

豪情壮志:戏曲中的英雄气概引言: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其中展现豪情壮志的剧目更是引人入胜。

这些剧目以英雄人物为主角,以激昂的旋律和精彩的表演,讴歌着勇气、智慧和坚定的精神。

它们不仅为观众带来娱乐,更传递了深远的价值观和智慧,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

正文:一、《赵氏孤儿》《赵氏孤儿》是中国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豪情剧目之一。

该剧以赵盾为主人公,讲述了他身负家族使命,力图保护赵氏家族的故事。

剧中,赵盾用智慧和勇气面对各种困难和阻碍,展现出了无畏的豪情壮志。

他的家训“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自己,国家如赤子”,彰显了家族、友情和责任的重要性。

二、《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被改编成了多种戏曲版本。

其中,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最为深入人心。

他们不仅具备了丰富的情感和个性,更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中追求自由和完美的精神追求。

剧中豪情壮志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冲突,让人流连忘返。

三、《吕洞宾三度凡间》《吕洞宾三度凡间》是一出以道教传说人物吕洞宾为主角的戏曲作品。

剧中吕洞宾智勇双全,以其过人的本领为普通人排忧解难,维护正义。

他身具豪情壮志,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大爱无疆的精神境界。

该剧演绎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人们勇于追求真善美,奋发向前。

结语:豪情壮志的戏曲剧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们以英雄人物为主角,通过激昂的旋律和精彩的表演,向观众传递着勇气、智慧和坚定的精神。

不仅仅是娱乐,这些剧目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智慧,成为了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让我们在欣赏这些豪情剧目的同时,也汲取其中的智慧,坚定自己的信念,追求真善美的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系:管理工程
专业:工程管理
年级:2008级
姓名:高鹏
学号:20080770512
从《赵氏孤儿》看传统戏曲的审美价值
《赵氏孤儿》是中国传统剧目中极富代表性的一个剧目,也是第一部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

它表现了弃恶扬善的伦理观和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精魂的道德美,交融着人生忧患的深切感受和善恶分明的道德意识,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赵氏孤儿》是元杂剧中著名的悲剧作品,其主要情节是:春秋时晋国大将军屠岸贾蓄意陷害上卿赵盾,采用卑劣的手段向晋灵公进谗言,将赵盾全家大小三百余口诛尽杀绝,赵盾之子赵朔是驸马也未能幸免,赵朔之妻生下一遗腹子。

全剧的矛盾冲突即围绕着赵氏孤儿的命运展开。

屠岸贾命令将军韩厥把守公主府门,但等孤儿满月时立即杀死,而赵家的门客、草泽医生程婴将孤儿放在药箱里带出,公主自缢身亡。

韩厥出于正义,放走程婴后自刎。

屠岸贾得知消息后,下令如果搜不到赵氏孤儿,就将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全部杀死。

程婴为了保护赵氏孤儿,拯救全国婴儿,找到退职中大夫公孙忤臼,二人商定,以程婴未满月的婴儿假作赵氏孤儿,交给公孙忤臼,再由程婴出面告发,屠岸贾非常奸诈,令程婴亲手拷打公孙忤臼,并当着程婴的面,将搜出的“赵氏孤儿”剁成三截。

就这样,程婴以亲生儿子、公孙忤臼以自己的生命救下了赵氏孤儿。

二十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将其身世详细告知,孤儿擒杀屠岸贾,报了血海深仇。

这部动人心魄、壮怀激烈的悲剧歌颂了程婴、公孙忤臼等人为了正义自我牺牲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儒家忠义的道德观念。

从《赵氏孤儿》可以看出,是否符合儒家伦理规范是衡量传统戏曲审美价值的主要标准。

中华民族的艺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艺术,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统治我国几千年一直影响到现在。

因为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界的特殊地位,因此,在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一种把艺术和政治教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

这正是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它自然会影响到中国戏曲的价值观、艺术观。

所以,中国戏曲的传统特点以内容而论主要表现为“善”。

其“善”也就是戏曲的社会作用、教育职能。

我们看看孔子如何论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孔子肯定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起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个观点,孔子反过来对审美和艺术进行规定。

《论语》有两段记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论语·述而》)
子谓《韶》:“尽美也,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也,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第一段记载告诉我们,孔子从韶乐获得了很大的审美享受。

韶乐为什么能使孔子产生这么大的美感呢?第二段记载回答了这个问题。

孔子认为,韶乐不仅符合形式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美的要求。

武乐则不完全符合道德的要求。

可见,在孔子看来,艺术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必须包含道德内容,才能引起美感。

孔子还把“美”和“善”区分开来,而且在这种区别的基础上,要求把艺术中的“美”和“善”统一起来。

《论语》的另两段记载也说明了孔子的这个思想: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第一段记载是说,“乐”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不只是悦耳的钟鼓之声,它还要符合“仁”的要求,要包含道德的内容。

第二段记载是说,一个人如果不仁,“乐”对他就没有意义了。

两段记载都强调了同一思想:在“乐”(艺术)中,“美”和“善”必须统一起来。

孔子认为,艺术可以在人的主观意识修养中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但是,并不是任何一种艺术都可以起到这种作用,只有符合“仁”的要求的艺术才能起到这种作用。

总之,孔子认为艺术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包含道德内容,才能引起美感。

也就是将艺术对人的陶冶作用,具体化为对伦理观念的匡正上。

那么道德内容、伦理指的是什么呢?孔子
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要遵守奴隶社会等级制度的“礼”,而“礼”是儒家的理想王国。

“三纲五常”则是“礼”的具体内容。

于是“仁”→“礼”→“纲常”组成了儒家道德化的观念。

再加上中国社会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况下,理论发展易于讲求实用性,因此对生活的认识是以伦理为准绳的。

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三者奠定了中国人艺术观的伦理基础。

在生活、审美过程中,往往以道德评价取代了历史评价。

这样,“寓教于乐”的艺术在审美中社会教育功能就过于强化了,“不管风化体,纵好也枉然”,成为衡量中国古代戏曲内容的标准。

因此,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的文人自然将这种思想体现在戏曲的创作中,历代剧作家在编剧过程中一直以儒家提倡的“忠、孝、节、义”封建伦理作为其反映的基本内容。

比如戏曲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传统剧目:杨家将、包公戏、水浒戏以及三国、两汉、隋唐演义等,其中均不乏这些内容。

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文盲极多的国家,广大农民没有上学读书、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历史知识却很丰富,这主要是从戏曲的讲史、评话的传统中得来的。

因此,中国戏曲的“高台教化”有广泛的群众性,中国戏曲之所以能够代代不息流传至今,正是因为深深根植于广大人民生活的土壤中。

因此,历代封建统治者在提倡戏曲活动时,还要求戏曲的内容符合道德和政治的标准。

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艺术和政治教化就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所以,中国戏曲的传统特点以内容而论主要表现为“善”。

其“善”也就是戏曲的社会作用、教育职能。

《赵氏孤儿》正是“劝好向善”的代表剧目。

传统戏曲中的许多作品是描写发生在朝廷中的忠臣良将与奸佞之辈的尖锐斗争,其中最常见的情节,是在朝纲不正、奸臣当道的情况下,忠良们惨遭陷害。

经过激烈斗争,正义最终战胜邪恶。

《赵氏孤儿》正是以浓重的笔墨描绘了发生在忠臣和奸臣之间的激烈斗争,表现出歌颂忠良、鞭笞奸佞的鲜明倾向。

《赵氏孤儿》围绕着赵盾、屠岸贾文武不和,展开善与恶、忠与奸的矛盾冲突。

在二十年的殊死斗争中,歌颂了程婴、公孙忤臼等人重义气、轻生死、忠勇义烈的高尚品质。

在第四折里程婴说道:“单为这赵氏孤儿,送去了多少忠臣贤士”,说明了该剧忠义的主题。

剧的结局是大报仇,这种结局的处理是中华民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传统审美心态的反映。

赵家门客程婴只因赵家对他“十分优待”,他知恩报恩,所以才冒着生命危险、牺牲亲生儿子救出孤儿,虽然后来由于屠岸贾要杀掉全国半岁以下的婴儿,使他的行为具有拯救全国婴儿的性质,较之原来高大,但其出发点仍是报恩,这是儒家提倡的“忠”。

韩厥、公孙忤臼等人舍生取义,是重然诺,是在与邪恶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的刚烈,即所谓“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

这种高风亮节、凛然正气正是中华精魂的体现,闪耀着道德的光彩,这是儒家所提倡的“节”、“义”。

《赵氏孤儿》表现的忠臣义士对权奸弄臣等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渗透着儒家的伦理思想,突出了传统的道德精神,体现着一种人性的复苏和觉醒,其“劝善”、“扬善”、“惩恶劝善”的观念正是儒家道德的集中体现。

该剧蕴涵着道德美,程婴、公孙忤臼等人体现出崇高的人格美,从戏剧美学的观点看不失为一部极富代表性的剧目。

《赵氏孤儿》中的程婴与公孙忤臼表现的扬善弃恶的伦理观点和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精魂的道德美,包含着一种巨大的伦理力量,并通过斗争让美德发射出照人的光彩,以此给人以鼓舞和感奋,交融着人生忧患的深切感受和善恶分明的道德意识,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