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中人文精神培养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学活动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是指人性和教养,是融于生命生活的一种态度、信念和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形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建立在人性化、人文主义倡导的个性解放、个人自由思想和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基础上的,它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高科技时代不断融入人类所有文化精神(包括科学精神、伦理精神、艺术精神)而逐渐形成。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当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人文精神,它最基本的本质是摒弃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而把人看作天地万物间的高于一切的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进一步弄清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还必须先明确什么是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现在人们经常说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二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三要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本。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其中最高层次的当属自我实现这一维度。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人文精神乃人所派生、反过来又影响人。人的一切社会属性都与人文精神有密切的关联。人的社会属性包括德性、理性、创造性、经济物利性、阶

层性、情爱性、超越性等因素。

人文精神与社会和谐之间可以说存在着一种共生的关系。人类有了精神追求,就会更加重视和珍惜身边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就要以和为贵;同样,人类为了社会和谐,就会对人的本身,尤其是人的精神,充满了好奇,就要努力地对人的本身以及整个社会进行不懈的探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中国社会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水平,正在朝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步迈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意识到要以“人文精神”作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并作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人文学科课程的任务,还应贯彻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每—门学科都与社会、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通过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

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应该意识到基础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感的熏陶,即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是生命观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的目的不是专一培养学者,而是通过学习熏陶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他们的情感更加健康、活泼,充满生机和活力、具备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提高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心;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公民意识,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的创建当中去。

教学活动中培养人文精神并不是简单地用语言说教,要注意深

入挖掘教学内容,利用课程所独有的生动形象的榜样教育功能。教师始终保持激情,要善于从课本中提炼出有利于学生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的内容,并从课外搜寻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素材,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达到对学生人文修养的提高。教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不但讲清所学知识,而且要具体示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习题,解决具体问题;其次,为学生提供多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同伴榜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获得效能信息。学校的广播站每天在学生入学时和放学时,可以播放经典事迹,伴着经典的音韵踏上回家的路。这些跌宕起伏的经典乐章,点燃学生的激情,让他们精神亢奋,受到经典故事的熏陶。课外活动也可以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校园里笑声朗朗,书声琅琅,师生共同邀游在文学的海洋里。

教学活动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一般的本专业的知识,更要注意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文化品位。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老师确立一种信任,甚至是崇拜教师。拥有深厚广博知识的老师更加能突显人文精神,而且要对中国文化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其旨趣有切身的理解;要能够包容异见,“和而不同”,创设民主、平等的教育活动情境,加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科学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学会去伪存真,在纷繁的现象中去寻找到事实和真相。最后,让学生通过学习去分析现实社会现象的原因。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

思维能力为基础,奠定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力。特别是创造力,是学生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之一。

培养人文精神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对学生的一味表扬,而不去批评和指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具有强化作用。教师更应该在学生犯错时培养人文精神,指出学生的错误带来的利害关系,引导学生纠正错误,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批评与表扬,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对学生作业,测验等进行评价时,不仅应打分数,评语等级,还应该加上有针对的评语,这样效果会更好。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学生直接的失败经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多的体验到成功。这样做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很多人都是希望看到一次一次的成功,在成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去探究和学习的动力。而相反,如果学生经常体验到一次一次的直接的失败经验时,学习的动力就更加减少了。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更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成学江,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结构[j]

[2]陈长华,历史教育应张扬人文素养大旗[j]

[3]李军,素质教育改革更应注重人文精神[j]

[4]洪新儿,浅谈历史课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体现[j]

[5]曾国强,教育需要人文精神的回归[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