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功能测试方法-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什么,主要测试方法有哪些
![黑盒测试是什么,主要测试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c5639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0.png)
黑盒测试是什么
黑盒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测试人员关注的是软件系统的功能,而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
黑盒测试类似于将软件系统看作一个黑盒子,只关心输入、输出和系统对输入的反应,而不关心内部实现细节。
主要测试方法
1.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将输入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等价类,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值进行测试,以确保每个等价类的数据都能得到适当的处理。
2.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关注软件系统边界条件的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会测试输入数据的边界情况,包括边界处和边界附近的数值,这样可以检查系统在边界条件下的正确性。
3.因果图法
因果图法是一种图形化的测试方法,通过绘制因果图来描述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
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因果图识别出潜在的测试用例,从而对系统进行有效的测试。
4.决策表测试法
决策表测试法是一种用表格方式描述系统决策逻辑的测试方法。
通过编写决策表,测试人员可以识别出系统不同条件和操作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进行测试。
5.状态转换测试法
状态转换测试法适用于有状态的系统测试。
测试人员根据系统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设计测试用例,确保系统在不同状态切换时能够正确地响应。
通过上述方法,测试人员可以全面地覆盖软件系统的功能,并保证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确运行。
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有效的黑盒测试方法,可以提高软件质量,降低系统出错的风险。
黑盒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c78d0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7.png)
黑盒测试方法黑盒测试(Black Box Testing)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它基于对被测试软件的功能需求进行测试,而不关心其内部的工作原理。
黑盒测试主要验证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并检查软件是否能够正确地处理各种输入。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测试(Equivalence Partitioning Testing):将输入数据划分为等价类,并选择代表性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等价类划分测试的目的是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节省测试时间和成本,同时保证测试覆盖度。
例如,对于一个要求输入年龄的软件,可以将年龄分为小于18岁、18-60岁和大于60岁三类,然后从每个类别中选择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2. 边界值测试(Boundary Value Testing):在等价类划分测试的基础上,选择特定的边界值进行测试。
因为边界值往往容易引起错误,所以边界值测试是一种重要的黑盒测试方法。
例如,对于一个要求输入0-100的分数的软件,选择0、1、99和100作为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3. 错误推测测试(Error Guessing Testing):基于经验和直觉,猜测可能存在的错误,并选择相应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这种方法常常依赖于测试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发现一些其他方法无法发现的错误。
例如,在一个购物网站中,测试人员可能猜测用户可能输入错误的邮政编码、信用卡号码等信息,并选择相应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4. 因果图测试(Cause-Effect Graph Testing):根据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因果图,并选择代表性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测试人员理清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测试覆盖度。
例如,对于一个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登录界面,可以构建因果图,其中考虑到用户名和密码为空时的情况、用户名和密码不匹配的情况等,然后选择相应的测试用例进行验证。
5. 边界值测试(GUI Testing):验证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的正确性和易用性。
软件测试 第4章动态测试技术-黑盒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 第4章动态测试技术-黑盒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6fa6ca8bd63186bcebbcbf.png)
第4章动态测试技术(1)-黑盒测试方法1.黑盒测试概述1.定义:黑盒测试是依据软件的需求规约,设计测试用例,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约的要求2.测试用例:由测试输入数据和预期结果组成(运行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不一致说明存在错误)3.主要的黑盒测试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猜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测试法基于场景测试法正交试验法比较测试2.等价类划分1.概述:1.1由于不能穷举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来进行测试,所以只能选择少量有代表性的输入数据,来揭露尽可能多的程序错误(设计测试用例遵循的原则之一)1.2等价类划分方法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然后在每个等价类中选取一个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的输入数据等价类是指输入域的某个子集,该子集中的每个输入数据对揭露软件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测试等价类的某个代表值就等价于对这一类其他值的测试 也就是说,如果该子集中的某个输入数据能检测出某个错误,那么该子集中的其他输入数据也能检测出同样的错误;反之,如果该子集中的某个输入数据不能检测出错误,那么该子集中的其他输入数据也不能检测出错误例如:判断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构成等边三角形,那么{1,1,1}、{3,3,3,}、{8,8,8}……都是等效的。
1.3等价类划分方法把输入数据分为有效输入数据和无效输入数据(除测试正常的数据外,还应该测试不正常的数据)1.4有效输入数据指符合规格说明要求的合理的输入数据,主要用来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的功能1.5无效输入数据指不符合规格说明要求的不合理或非法的输入数据,主要用来检验程序是否做了规格说明以外的事例如:程序判断三角形是否等边三角形,输入a、b、c三条边,如果a=b,b=c,a=c =>等边三角形,{0,0,0}、{-1,-1,-1}属于无效输入数据,不仅要检查正常的数据输入,还应驾车不正常的数据输入1.6在确定输入数据等价类时,常常还要分析输出数据的等价类,以便根据输出数据等价类导出输入数据等价类2.等价类划分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2.1确定等价类根据软件的规格说明,对每一个输入条件(通常是规格说明中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确定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可使用如下表格3.确定等价类的规则:3.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输入值在此范围内)和两个无效等价类(输入值小于最小值及大于最大值)例如,规定输入的考试成绩在0..100之间,则有效等价类是“0 ≤成绩≤100”,无效等价类是“成绩<0”和“成绩>100”3.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输入值的个数等于规定的个数)和两个无效等价类(输入值的个数小于规定的个数和大于规定的个数) 例如,规定输入构成三角形的3条边,则有效等价类是“输入边数= 3”,无效等价类是“输入边数<3”和“输入边数>3”3.3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即离散值),而且程序对不同的输入值做不同的处理,那么每个允许的值都确定为一个有效等价类,另外还有一个无效等价类(任意一个不允许的值)(例如:交通信号灯“红”、“黄”,“绿”,是输入的集合,输入离散值) 例如,规定输入的考试成绩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则可确定5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3.4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必须遵循的规则,那么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此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违反此规则)例如,在程序语言中对变量标识符规定为“以字母开头的……串”,那么有效等价类是“以字母开头的串”,而无效等价类有“以数字开头的串”、“以标点符号开头的串”…等3.5如果输入条件规定输入数据是整型,那么可以确定三个有效等价类(正整数、零、负整数)和一个无效等价类(非整数)3.6如果输入条件规定处理的对象是表格,那么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表有一项或多项)和一个无效等价类(空表)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规则,实际情况往往是千变万化的,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可参照上述规则的思想来划分等价类4.设计测试用例4.1在确定了等价类之后,建立等价类表,列出所有划分出的等价类,并为每个有效等价4.24.2.1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一个测试用例覆盖多个有效等价类)4.2.2为每个无效等价类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无效等价类发现错误的概率比较大,每个无效等价类设计一个测试用例,提供测试的精度)4.3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的实例:某编译程序的规格说明中关于标识符的规定如下:标识符是由字母开头,后跟字母或数字的任意组合构成;标识符的字符数为1~8个;标识符必须先说明后使用;一个说明语句中至少有一个标识符;保留字不能用作变量标识符(例如:if、goto、int、float)4.3.1用等价类划分方法,建立输入等价类表4.3.2下面选取9个测试用例,它们覆盖了所有的等价类3.边界值分析1.概述:1.1边界值分析常用于对其他黑盒测试方法(特别是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1.2人们从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得知,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在输入范围的内部。
黑盒测试常用的三种方法是什么
![黑盒测试常用的三种方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b8a70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3.png)
黑盒测试常用的三种方法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常用的一种测试方法,主要是基于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和规格描述,通过输入某些数据,检查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来验证软件系统的正确性。
在黑盒测试中,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只需关注功能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黑盒测试中常用的三种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黑盒测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等价类划分法中,将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确保每个等价类中的输入具有相同的功能和行为。
然后选择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进行测试,以覆盖不同输入数据的情况。
通过等价类划分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提高测试效率。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黑盒测试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边界值分析法中,对每个等价类的边界数值进行测试,以确保软件系统在边界情况下的正确性。
通过边界值分析法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错误,如边界值处理不正确、越界错误等。
测试人员需要特别关注输入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临界值,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决策表测试法决策表测试法是黑盒测试中的一种高级方法,适用于复杂的业务逻辑和规则验证。
在决策表测试法中,将软件系统的所有可能情况列成决策表,确保覆盖所有可能的输入组合。
通过设计决策表测试用例,可以全面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逻辑是否符合规格描述。
决策表测试法通常结合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进行测试,以提高测试覆盖率和效率。
通过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和决策表测试法,黑盒测试可以更全面地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正确性和逻辑处理能力。
测试人员在进行黑盒测试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法,并结合软件系统的特点进行测试设计和执行,以提高测试质量和效率。
黑盒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通过有效的测试方法和技术,才能保证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黑盒测试常用的五种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常用的五种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e336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a.png)
黑盒测试常用的五种测试方法在软件开发中,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主要关注于测试软件的功能,而无需了解其内部结构或代码细节。
黑盒测试的目的是验证软件在用户输入条件下的预期行为是否符合要求。
在进行黑盒测试时,测试人员通常不了解软件的实现细节,而是通过输入有效和无效的数据来检查软件的输出。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黑盒测试中常用的五种测试方法。
1.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它将输入数据划分为多个等价类,并选择代表每个等价类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例如,如果一个输入要求在 1 到 100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将输入数据划分为三个等价类:小于 1 的无效数据、1 到 100的有效数据和大于 100 的无效数据。
通过选择每个等价类的代表性测试用例来进行测试,可以有效地覆盖不同情况下的输入。
2.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它专注于测试软件边界条件下的行为。
在边界值分析中,测试人员选择接近边界的测试用例来进行测试,以确保软件在边界条件下能够正确处理输入。
例如,如果一个输入要求在 1 到 100 的范围内,边界值分析会测试 1 和 100 的情况,以确保软件在边界值处的行为符合预期。
3. 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它通过绘制因果图来识别软件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选择适当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在因果图法中,测试人员将软件功能表示为节点,将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表示为边,然后根据因果图选择测试路径进行测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有效地发现功能之间的关联,并生成全面的测试用例。
4. 决策表测试决策表测试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它通过定义软件的决策表来确定测试用例。
在决策表中,列出了软件在不同条件下的决策和对应的操作,测试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条件和操作来选择测试用例。
通过决策表测试,测试人员可以全面地覆盖软件的各种情况,并验证软件在不同决策条件下的行为是否正确。
5. 状态转换测试状态转换测试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它主要用于测试软件在不同状态下的过渡和行为。
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
![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cc0d5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3.png)
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它不考虑程序内部的实现细节,而是通过测试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
1. 等价类划分: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每个等价类中的数据具有相同的特征,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取一个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测试。
2. 边界值分析:选择边界值作为测试数据,因为边界值最容易出现问题。
例如,对于一个数值范围为[1,100]的函数,可以选择 1 和 100 作为边界值进行测试。
3. 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选择可能出现问题的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4. 因果图法:通过绘制因果图来表示程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可能导致错误的因果路径进行测试。
5. 状态转换法:对于具有状态的系统,可以通过测试状态的转换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
6. 随机测试:随机选择测试数据进行测试,以发现程序中的随机错误。
7. 性能测试:测试程序的性能,例如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测试场景。
在实际测试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的六种方法
![黑盒测试的六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f33ca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2.png)
黑盒测试的六种方法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一种方法,它不关心内部实现细节,只关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通过针对软件的功能进行测试来验证其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
在黑盒测试中,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逻辑,只需根据软件的规格说明书或者需求文档来进行测试。
在进行黑盒测试时,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可以使用。
下面将介绍黑盒测试的六种常见方法:1.等价类划分法(Equivalence Partitioning):等价类划分法是将输入数据划分为多个等价的分组,然后从每个分组中选择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测试。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但又覆盖了所有的可能情况。
2.边界值分析法(Boundary Value Analysis):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测试技术,重点关注输入值的边界和临界值,以及边界周围的值。
通过测试边界值和临界值可以发现软件中常见的错误,如越界访问、边界条件错误等。
3.错误推测法(Error Guessing):错误推测法是一种基于经验和直觉的测试方法,测试人员尝试猜测软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针对这些错误编写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在短时间内发现潜在的问题。
4.状态转换法(State Transition Testing):状态转换法主要用于测试具有状态转换的系统,测试人员根据系统的状态图来设计测试用例。
通过测试系统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是否正确来验证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
5.决策表测试法(Decision Table Testing):决策表测试法是一种测试技术,它将系统的所有输入条件和对应的动作列成决策表,然后根据决策表来设计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全面地覆盖系统的所有可能情况。
6.因果图测试法(Cause-Effect Graph Testing):因果图测试法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的测试技术,它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转换成因果图,然后根据因果图来设计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发现系统中隐藏的逻辑错误。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66854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9.png)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方法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常用的两种测试方法,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软件进行测试,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具体测试方法和应用场景。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测试人员只需关注软件的输入和输出,而无需关心软件内部的实现细节。
黑盒测试主要通过输入预期输出的方式来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和功能完整性。
在进行黑盒测试时,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具体代码,只需关注软件的功能和需求是否符合预期。
黑盒测试方法1.功能测试–针对软件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验证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正常工作。
2.界面测试–测试软件的界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布局、颜色、字体等方面的测试。
3.性能测试–测试软件在各种压力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速度、并发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4.兼容性测试–验证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设备等环境下的兼容性。
黑盒测试应用场景•适用于功能规格说明书完备、功能需求明确的软件项目。
•适用于需要验证软件功能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和期望的场景。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测试人员需要了解软件内部的实现结构和代码逻辑,以便设计测试用例和验证代码的覆盖率。
白盒测试主要通过检查代码、路径覆盖等方式来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和鲁棒性。
白盒测试方法1.代码检查–对软件的源代码进行静态分析,发现潜在的逻辑错误和代码质量问题。
2.路径覆盖–设计测试用例覆盖软件的各个代码路径,验证代码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3.逻辑覆盖–设计测试用例覆盖软件各个逻辑条件和分支,验证软件的逻辑流程是否符合预期。
白盒测试应用场景•适用于需求文档不完善、开发过程迭代频繁的软件项目。
•适用于需要验证软件内部逻辑是否正确、代码覆盖率是否足够的场景。
结论总的来说,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常用的两种测试方法,它们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测试场景。
在实际项目中,通常会结合使用这两种测试方法,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27842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f.png)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而黑盒测试是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是指通过测试软件的输入和输出来评估软件的功能是否正常。
在黑盒测试中,测试人员并不知道软件的内部实现细节,如何实现某个功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测试软件的输出是否符合用户要求。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它将可能的测试输入值分为若干等价类,每个等价类中的输入具有相同的测试特点,并且对于每个等价类,只需要测试一个代表性的值即可。
例如,如果一个输入要求在1到100之间,那么可以将可能的测试输入分为以下几个等价类:小于1、等于1、大于1且小于100、等于100、大于100。
在测试过程中,选择每个等价类中的一个测试值进行测试即可。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它关注的是输入或输出的边界情况。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由于边界值通常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所以必须对它们进行测试。
例如,对于一个要求在1到100之间的输入,可以选择1、100以及它们的邻近值作为测试输入,如0、101、99和2等。
3. 因果图测试方法因果图测试方法是一种建立因果关系的黑盒测试方法,通过图形的形式来表示测试数据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因果图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覆盖到所有的因素变量,帮助软件测试人员更好地了解软件功能,确保软件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如填制因果图,识别回归关系、逆向联通等方法来概括测试用例,确定测试点。
4. 成对测试法成对测试法是一种同时测试两个交互因素变量的黑盒测试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各种测试技术,例如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等。
在测试过程中,成对变量的组合替代单个变量进行测试。
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可以使用比其他黑盒测试方法更少的测试用例达到更高的测试成效。
总而言之,黑盒测试方法在软件测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b71a8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3.png)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为了保证软件质量和功能的正确性,测试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软件测试按照测试对象的知识分为两种,分别是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本文将重点探讨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方法。
一、什么是黑盒测试黑盒测试,顾名思义,就是在测试过程中只关注软件的输入和输出,而不需要了解内部实现的细节。
黑盒测试方法能够模拟用户使用软件的真实环境,检查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功能规格。
二、黑盒测试的优势1. 简化测试过程:黑盒测试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工作原理,专注于测试功能和用户需求,能够简化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效率。
2. 将重点放在用户需求上:黑盒测试方法能够从最终用户的角度出发,确保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和需求。
3. 易于使用:黑盒测试方法不需要专业的编程知识,测试人员只需根据软件的需求文档和功能规格进行测试,适合非技术背景的人员参与。
三、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1.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基于输入数据的分组划分方法,将输入数据分成若干等价类,每个等价类的数据具有相同的测试特性。
该方法能够从大量的测试数据中选择少数代表性的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
例如,在一个登录应用程序的测试中,可以将输入密码分为两个等价类:有效密码和无效密码。
其中,有效密码的输入应该能够登录成功,而无效密码的输入应该无法登录。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关注输入数据的边界值的测试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试软件在边界值附近的行为来发现潜在的错误。
例如,一个某种银行存款应用程序要求存款金额在100元到10000元之间,测试人员可以选择边界值100、101和9999、10000进行测试,以确保软件正确处理边界情况。
3. 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绘制状态转换图的测试方法。
通过绘制因果图,可以准确描述软件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帮助测试人员设计出全面而高效的测试方案。
例如,在一个电商网站的购物流程测试中,因果图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分析用户未登录、已登录、添加商品到购物车、下订单等不同状态下的行为,从而设计出覆盖全面的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黑盒测试》课件
![《软件测试黑盒测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5efd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0.png)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是否能够成功登录。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测试登录功能的性能,如登录速度、并发用户数等。
案例二:在线银行转账功能测试
总结词:在线银行转账涉及到资金安全,黑盒测试通过 模拟用户转账操作,验证转账功能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验证转账金额的准确性,包括输入金额的确
黑盒测试能够发现软件功能上的缺陷和错误,确 保软件按照需求规格正确运行。
提高软件质量
通过黑盒测试,可以评估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从而提高软件的整体质量。
降低维护成本
尽早发现软件缺陷可以减少后期维护和修复的成 本。
黑盒测试的适用范围
01
功能测试
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规格中的功 能要求。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测试支付过程中的异常处理能力,如支付卡信息错误、网 络中断等情况下的表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验证支付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确保每一笔支付都有 明确的记录和状态更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验证支付金额的准确性,包括输入金额的合法性、支付金 额的计算等。
黑盒测试的优缺点
• 覆盖面广,可以覆盖大部分功能点。
黑盒测试的优缺点
01
缺点
02
对于内部逻辑和复杂功能可能无法覆盖全 面,导致一些潜在问题被忽略。
03
对测试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 业务知识和分析能力。
04
测试用例的编写和维护工作量大,成本较 高。
黑盒测试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测试的普及 随着自动化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 ,黑盒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将越来 越高,从而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 性。
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
![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4609f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b.png)
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它通过检查、验证和验证软件的各个方面,以确保软件在发布之前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一、黑盒测试方法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将软件视为一个黑盒,只关注其输入和输出,而不考虑其内部实现。
测试人员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或用户手册,设计测试用例,并验证软件是否按照规格要求正确运行。
黑盒测试的优点是可以独立于实现细节进行测试,但缺点是无法揭示软件内部的错误。
二、白盒测试方法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基于对软件内部结构的了解。
测试人员通过检查源代码、控制流程和变量使用情况,设计测试用例来测试软件的各个分支和路径。
白盒测试的优点是可以揭示软件内部的错误,但缺点是需要对源代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测试覆盖范围有限。
三、灰盒测试方法灰盒测试是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结合,它兼顾了对软件功能和内部结构的测试。
测试人员根据需求规格和部分源代码,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灰盒测试的优点是可揭示软件内部错误,并针对用户需求进行测试,但缺点是需要对源代码有一定了解,并且测试的覆盖范围有限。
四、单元测试方法单元测试是测试软件的最小单元——模块或函数。
测试人员编写测试用例,针对每个功能进行测试,并验证其功能是否按照预期工作。
单元测试的优点是可以尽早发现和解决软件缺陷,但缺点是无法测试多个模块之间的交互。
五、集成测试方法集成测试是测试多个模块或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和数据传输是否正常。
测试人员根据系统设计和接口规范,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系统的集成和协调工作。
集成测试的优点是可以测试模块间的交互,但缺点是测试范围较广,测试覆盖率可能不够。
六、系统测试方法系统测试是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的测试,目的是验证系统是否满足定义的需求和规格。
测试人员设计测试用例,模拟真实环境和用户操作,测试软件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软件测试——黑盒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黑盒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1fbdf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66.png)
软件测试——⿊盒测试⽅法1、测试⽤例的定义:是为了特定的⽬的⽽设计的⼀组有测试输⼊、执⾏条件、预期结果的案例(⽂档)2、测试⽤例的构成要素:例如qq邮箱⽤例测试:3、⿊盒测试⿊盒测试⽤例设计⽅法:等价类、边界值、判定表、因果图、正交实验、状态迁移法、场景法、错误推测(1)等价类在所有的测试数据中,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数据⼦集,⼀般按照有效等价类和⽆效等价类等价类划分规则:等价类测试⽅法的分析步骤:等价类测试⽤例案例:例⼦:固定电话号测试地区码(3/4位)+电话号码(7/8位)(2)边界值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好⼤于或刚刚好⼩于边界值作于测试数据注意:⼤量的错误是发⽣在输⼊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不是在输⼊范围的内部边界值的选取:边界值法测试⽤例步骤:边界值法测试⽤例案例:例⼦:固定电话号测试地区码(3/4位)+电话号码(7/8位)(3)判定表法使⽤等价类⽅法时对于输⼊域与输⼊域存在关联时⽆法覆盖例如:两个输⼊不能组合:改⽤判定表法:条件桩:所有的输⼊的组合条件项:不同输⼊条件的组合动作桩:所有的输出的组合动作项:不同输⼊条件的组合的结果规则:⼀组条件与所得结果的组合,⼀个规则就是⼀个测试⽤例判定表法设计⽤例的步骤:案例:(4)因果图法判定表法适合⽤于条件少的时候,因为规则与条件是指数的关系,若条件过多,规则就会随之增多,会增加我们的⼯作量因果图引⼊:因果图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结果的之间的依赖关系:案例:(5)状态迁移法状态迁移图案例:(7)场景法场景法介绍与步骤:基本流、备选流、异常流图解分析:案例:(8)正交实验法因⼦:就是条件(输⼊项)⽔平:就是取值(输⼊项的求值)案例:(9)错误推测法4、⿊盒测试⽅法总结:。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4e959b6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a.png)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以确保软件在实际运行中能够正常工作。
在软件测试中,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是两种常见的测试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测试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一、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基于软件外部行为的测试方法。
它关注的是测试对象的输入和输出,而对于测试对象的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并不关心。
黑盒测试试图从最终用户的角度去评估软件的功能性、可用性和稳定性。
1.1 原理黑盒测试基于一个假设,即只要能够覆盖到软件的所有输入和输出的组合,就可以保证软件的正确性。
测试人员将根据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或功能规范来设计测试用例,然后根据这些测试用例来验证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1.2 应用场景黑盒测试适用于以下场景:1.2.1 验证功能黑盒测试可以验证软件的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符合预期。
测试人员可以设计多组测试用例,涵盖各种不同的输入和预期输出,以验证软件在不同情况下的功能表现。
1.2.2 界面测试对于有图形用户界面的软件,黑盒测试可以用于验证界面的正确性和可用性。
例如,测试人员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数据或操作不同的按钮来测试软件的响应性和用户友好性。
1.2.3 兼容性测试黑盒测试还可以用于验证软件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硬件配置下的兼容性。
通过设计不同的测试用例,测试人员可以评估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运行情况。
二、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基于软件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的测试方法。
它关注的是测试对象的内部逻辑和算法。
与黑盒测试不同,白盒测试需要测试人员有一定的编程和调试经验,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软件的内部运行机制。
2.1 原理白盒测试基于一个假设,即只要能够覆盖到软件的所有内部结构和代码路径,就可以保证软件的正确性。
测试人员将根据软件的源代码或设计文档来设计测试用例,然后通过调试软件的执行过程来验证软件的正确性。
2.2 应用场景白盒测试适用于以下场景:2.2.1 代码覆盖率测试白盒测试可以用于评估软件的代码覆盖率,即测试用例能够覆盖到软件中的所有代码路径。
软件测试方法中黑盒测试法主要用于测试
![软件测试方法中黑盒测试法主要用于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db35bde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9.png)
软件测试方法中黑盒测试法主要用于测试在软件测试领域,黑盒测试法是一种重要的测试方法之一,其主要用于测试软件系统的功能性和用户界面等外部特性,而不需要了解程序内部的具体实现细节。
黑盒测试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系统在用户角度下的行为和功能符合要求,最大程度地发现潜在的缺陷和问题。
什么是黑盒测试法黑盒测试法是一种基于软件功能规格说明的测试方法,测试人员独立于开发人员,只看到软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而不了解程序实现逻辑。
通过设计测试用例,这些测试用例覆盖了软件功能的各种输入组合,以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SRS)的要求正确运行。
黑盒测试法的特点1.独立性:黑盒测试法是独立于程序内部实现的,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代码逻辑,只需关注软件功能和用户需求。
2.功能覆盖:通过设计充分的测试用例,覆盖软件功能的各种输入组合,以保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易学易用:相对于白盒测试法,黑盒测试法更容易学习和掌握,测试人员无需深入了解编程技术。
黑盒测试法的常用技术1.等价类划分:将输入数据分成若干个等价类,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数据作为测试用例,以覆盖各个等价类的情况。
2.边界值分析:针对输入数据的边界条件设计测试用例,以验证软件在极限情况下的表现。
3.决策表测试:将输入条件和相应的动作用表格形式表示,设计各种测试用例来覆盖表格内的各种组合情况。
黑盒测试法的优势1.用户导向:黑盒测试法更贴近用户需求,保证软件系统在用户角度下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独立性: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相互独立,有利于发现开发过程中可能被忽视的问题。
3.全面性:通过设计充分的测试用例,可以覆盖大部分功能路径,提高测试覆盖率。
结语黑盒测试法作为软件测试领域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确保软件系统的功能性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通过充分利用黑盒测试法,测试人员能够发现潜在的缺陷和问题,提高软件质量,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于了解黑盒测试法的原理和应用有所帮助。
软件测试中的模块化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中的模块化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30af3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5.png)
软件测试中的模块化测试方法模块化测试是软件测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将软件系统划分为多个相互独立的模块进行测试,以确保每个模块在独立测试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中常用的模块化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一、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基于用户需求和功能规格描述进行测试的方法,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被测系统的内部实现细节。
测试人员通过输入有效和无效的数据来测试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并验证系统的输出结果是否正确。
黑盒测试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1.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选择其中一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提高测试效率。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在等价类划分法的基础上,选择输入数据的边界值进行测试。
边界值通常是输入值的最小合法值、最大合法值和非法值。
3. 决策表测试法决策表测试法是一种用于描述系统功能规约的表格工具。
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决策表来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系统的各个执行路径。
二、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基于代码和程序内部结构进行测试的方法,测试人员需要了解被测系统内部的实现细节。
白盒测试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1. 语句覆盖语句覆盖是通过执行测试用例来覆盖被测系统中的每一条语句,以验证其是否正确执行。
测试人员可以设计测试用例,使得每一条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
2. 判定覆盖判定覆盖是通过执行测试用例来覆盖被测系统中的每个判断语句,以验证其在各种条件下的正确性。
测试人员可以设计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断语句的条件都取到真值和假值。
3. 条件覆盖条件覆盖是通过执行测试用例来覆盖被测系统中的每个条件,以验证其是否能够正确判断。
测试人员可以设计测试用例,使得每个条件都取到真值和假值。
三、灰盒测试灰盒测试是介于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之间的一种测试方法,测试人员需要部分了解被测系统的内部实现细节。
灰盒测试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1. 基于数据流的测试基于数据流的测试是根据被测系统中的数据流程来设计测试用例,以验证数据在系统中的处理是否正确。
白盒与黑盒的测试方法
![白盒与黑盒的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67842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3.png)
白盒与黑盒的测试方法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常见的两种测试方法,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下面将分别对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进行详细介绍。
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化测试或透明盒测试,是一种基于编程代码内部结构的测试方法。
白盒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软件程序的内部逻辑,以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在白盒测试中,测试人员通常需要深入研究软件程序的源代码,了解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执行路径,以便编写针对具体代码段的测试用例,并检查程序的每个逻辑分支和路径的执行情况。
由于白盒测试需要对代码的内部结构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因此一般需要由开发人员或具有编程经验的测试人员来进行。
白盒测试的优点在于能够深入了解软件程序的内部逻辑,更容易发现程序中存在的潜在错误和缺陷。
同时,白盒测试也能够帮助开发人员了解自己编写的代码的质量,有利于提高代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然而,白盒测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程序内部结构的了解要求较高,测试用例的编写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等。
因此,白盒测试一般适用于对关键性功能模块和算法进行深入测试的场景。
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性测试或不透明盒测试,是一种基于软件外部行为和功能操作的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软件程序的功能正确性和与用户需求的一致性。
在黑盒测试中,测试人员不需要关心程序的内部逻辑和细节,而是通过了解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用户界面,编写测试用例和执行测试,验证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预期,并检查软件的输入和输出是否符合要求。
由于黑盒测试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实现细节,因此适合一般测试人员来进行。
黑盒测试的优点在于能够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验证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同时也能够发现软件可能存在的界面交互问题和性能问题。
此外,黑盒测试相对于白盒测试而言,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黑盒测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不能直接检查软件的内部逻辑和代码覆盖率,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算法和逻辑关系,可能无法充分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测试功能测试方法-黑盒测试
软件测试功能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功能测试方法功能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Black-box Testing,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黑盒子。
利用黑盒测试法进行动态测试时,需要测试软件产品的功能,不需测试软件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
采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因果图和综合策略。
黑盒测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性需求,也即黑盒测试使软件工程师派生出执行程序所有功能需求的输入条件。
黑盒测试并不是白盒测试的替代品,而是用于辅助白盒测试发现其他类型的错误。
黑盒测试试图发现以下类型的错误:
1)功能错误或遗漏;
2)界面错误;
3)数据结构或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
4)性能错误;
5)初始化和终止错误。
一、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等价类划分方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
·因果图方法
·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功能图分析方法
等价类划分:
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
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2)划分等价类的方法:下面给出六条确定等价类的原则.
①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②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
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③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④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立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⑤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⑥在确知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则应再将该等价类进一步的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
3)设计测试用例:在确立了等价类后,可建立等价类表,列出所有划分出的等价类:
输入条件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然后从划分出的等价类中按以下三个原则设计测试用例:
①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
②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
覆盖尚未被覆盖地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③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
(1)边界值分析方法的考虑:
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2)基于边界值分析方法选择测试用例的原
则:
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的值,以及刚刚超越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
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小个数少一,比最大个数多一的数作为测试数据.
3)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使用前面的原则1).
4)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应用前面的原则2).
5)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
6)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个内部数据结构,则应当选择这个内部数据结构的边界上的值作为测试用例.
7)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它可能的边界条件.
错误推测法
错误推测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
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 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 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 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因果图方法
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 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
(逻辑模型).
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利用因果图生成测试用例的基本步骤:
(1)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 那些是原因(即输入条件或输入条件的等价类),那些是结果(即输出条件), 并给每个原因和结果赋予一个标识符.
(2)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的语义.找出原因与结果之间, 原因与原因之间对应的关系. 根据这些关系,画出因果图.
(3) 由于语法或环境限制, 有些原因与原因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组合情况不不可能出现. 为表明这些特殊情况, 在因果图上用一些记号表明约束或限制条件.
(4) 把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
(5) 把判定表的每一列拿出来作为依据,设计测试用例.
从因果图生成的测试用例(局部,组合关系下的)包括了所有输入数据的取TRUE与取FALSE
的情况,构成的测试用例数目达到最少,且测试用例数目随输入数据数目的增加而线性地增加.
前面因果图方法中已经用到了判定表.判定表(Decision Table)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下的工具.在程序设计发展的初期,判定表就已被当作编写程序的辅助工具了.由于它可以把复杂的逻辑关系和多种条件组合的情况表达得既具体又明确.
判定表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
条件桩(Condition Stub):列出了问题得所有条件.通常认为列出得条件的次序无关紧要.
动作桩(Action Stub):列出了问题规定可能采取的操作.这些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
条件项(Condition Entry):列出针对它左列条件的取值.在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真假值.
动作项(Action Entry):列出在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动作.
规则: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定取值及其相应要执行的操作.在判定表中贯穿条件项和动作项的一列就是一条规则.显然,判定表中列出多少
组条件取值,也就有多少条规则,既条件项和动作项有多少列.
判定表的建立步骤:(根据软件规格说明)
①确定规则的个数.假如有n个条件.每个条件有两个取值(0,1),故有种规则.
②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③填入条件项.
④填入动作项.等到初始判定表.
⑤简化.合并相似规则(相同动作).
B. Beizer 指出了适合使用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的条件:
①规格说明以判定表形式给出,或很容易转换成判定表.
②条件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③规则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④每当某一规则的条件已经满足,并确定要执行的操作后,不必检验别的规则.
⑤如果某一规则得到满足要执行多个操作,这些操作的执行顺序无关紧要.
黑盒测试的优点
1. 基本上不用人管着,如果程序停止运行了一般就是被测试程序crash了
2. 设计完测试例之后,下来的工作就是爽了,当然更苦闷的是确定crash原因
黑盒测试的缺点
1. 结果取决于测试例的设计,测试例的设计部分来势来源于经验,OUSPG的东西很值得借鉴
2. 没有状态转换的概念,目前一些成功的例子基本上都是针对PDU来做的,还做不到针对被测试程序的状态转换来作
3. 就没有状态概念的测试来说,寻找和确定造成程序crash的测试例是个麻烦事情,必须把周围可能的测试例单独确认一遍。
而就有状态的测试来说,就更麻烦了,尤其不是一个单独的testcase造成的问题。
这些在堆的问题中表现的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