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的等值线生成算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快速的等值线生成算法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等值点位于网格点时,对等值点的调整方法;在分析已有等值线追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TIN 网格的快速等值线追踪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

关键词:等值线等值点TIN网格

等值线图能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是众多领域展示成果的重要图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矿物开采、气象预报等众多领域。等值线的绘制是指从大量采样数据中提取出具有相同值的点的信息,并生成形态完整、位置精确的等值线的过程,包括等值线网格化、等值线追踪、等值线光滑、等值线填充与标注几个处理步骤[1]。其中等值线网格化是对网格边进行线性插值,进而求出等值点的过程。等值线的追踪则是利用等值线网格化产生的等值点数据,将其中相同等值点进行连接的过程。等值线追踪的传统方法是,在网格单元边上选取一个等值点,寻找邻近的等值点,顺次连接成线,直到等值点回到起始点或位于工区边界,完成单条等值线的追踪,并以此为基础遍历所有的等值点。在追踪过程中,等值线分为闭合与非闭合两种情形,需要先追踪开曲线,再追踪闭曲线,否则不能确保结果正确。特定的搜索顺序提高了处理过程的复杂性,增加了网格单元的重复搜索次数,致使效率低下。

针对此类问题,很多学者提出了在不规则三角网(TIN网格)下的

改进方法,成建梅[2]等提出为三角形三边分别赋予不同的权值,以方便确定三角形单元内等值点的位置。但是这只是对局部的改进,未涉及等值线追踪过程的优化。黄维科[3]等基于三角形单元内等值线段容易确定的事实,提出了使用“焊接法”将相同的等值点连接从而生成整条等值线的方法。但是在搜索等值线段间的共同等值点时,需要对已确定的等值线段进行遍历,执行效率提高幅度有限;并且使用的是简单的坐标值判别法,容易因机器误差引起错误结果。

1 改进的等值线生成算法

现在常用的用于生成等值线的网格有矩形网格、TIN网格等。综合考虑,本文选用TIN网格。生成等值线的主要步骤中,等值线的网格化处理与等值线的追踪是基础与关键,直接影响等值线的准确度和生成速度。接下来将针对TIN网格,介绍对这两个过程的改进。

1.1 等值线网格化处理方法

在TIN网格中,等值线网格化处理的作用就是在网格边上计算出各等值点,为之后的等值线追踪提供基础数据。以三角形单元为单位,遍历整个TIN网格,判断三角形棱边上有无等值点[4],使用公式:

1.2 等值线追踪算法

本文采用的追踪思想即是:从一个等值点出发,沿任意方向搜索等值点,直到回到起点或者到达边界;再从起点开始沿反向搜索未经过的点。最终生成一条等值线。

为了提高搜索效率,注意到在经过网格化处理后,可以保证每条三角形棱边至多有一个等值点,而与该等值点相连的等值点至多有两个。所以在以三角形单元为单位遍历TIN网格时,给每一棱边指定唯一的序号,若找出等值点,则记录与之相连的等值点所处的棱边。接下来以棱边为基本单元追踪等值线,这样的好处是便于构造顺序存储结构,进而使用随机存取机制,加快追踪速度。

序号的引入将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数值匹配,避免了常规算法中使用的方位信息。同时可以忽略常规等值线追踪算法中的特定追踪顺序,对于拓扑复杂TIN网格,不考虑三角形棱边是否位于边界上可以大大简化处理的复杂度。

如图3演示了该算法的一般流程,图中矩形代表的是三角单元棱边,圆角矩形代表的是等值点。其中图3(a)、(b)分别代表了非闭合和闭合两种形式的等值线,图3(c)~(f)展示了对于非闭合等值线的追踪过程:图3(c)表示从序号为1的网格边找起,沿任意方向寻找下一个等值点,并将新找到的等值点加入自己队尾(图3(d))。图3(e)(f)表示

该方向追踪完成后,回到搜索起点,沿另一方向寻找,并将该等值线链表加入新找到的等值点后面。图3(g)~(i)则展示了对于闭合等值线的追踪过程:选定任意等值点,沿任意方向寻找,直到回到搜索起点,结束搜索过程。

2 算法实现

2.1 数据结构

程序要兼顾按索引查找时的快捷和等值点插入的便利,故选择混合存储结构。具体实现如下。

等值点的数据结构见表1。

三角单元棱边的数据结构见表2。

其中访问标记指示是否追踪过该边,初始时置为False。等值点1是位于该边上的等值点。等值点2指针指向当前等值线上的另一个端点(队尾)。邻接边1,2上的等值点与该边上的相连。

当完成等值线网格化处理后,所有等值点被计算出,三角网格边中的棱边序号、等值点1指针、邻接棱边1与邻接棱边2的序号均被确定。特别的,当棱边上的等值点为一条非闭合等值线的端点时,它

只有一个有效的邻接棱边。

2.2 算法流程

(1)从TIN网格中顺次读取一个棱边E1。如果E1上不存在等值点,或访问标记为TRUE,重复步骤(1)。否则,置访问标记为True,根据邻接边1序号读取棱边Ei,转到步骤(2)。

(2)置Ei的访问标记为True,并将它的等值点移动到前一个等值点的末尾。若Ei即是E1,完成单条等值线的搜索,转到步骤(1)。否则,读取Ei上不同于前一棱边的邻接边序号。若存在,则在读取新的棱边Ei,重复步骤(2)。若不存在,根据E1的邻接边2序号取出棱边Ej,转到步骤(3)。

(3)置Ej的访问标记为True,将等值线头结点移动到Ej上等值点的末尾。读取Ej上不同于后一个点所在边的邻接边序号。若存在,则取出新的棱边Ej,重复步骤(3)。若不存在,完成单条等值线的搜索,转到步骤(1)。

当所有棱边都在步骤(1)中被读取过后,算法完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笔者将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运用到“裂缝性储层精细描述软件”

当中,利用该算法获得层面模型的等值线,并经过平滑、着色处理后,得到如图4所示的效果图。

为进一步测试算法效率,利用图4中的层面,计算传统追踪算法和改进算法的运行时间。层面模型包含22827个坐标点,出于确保结果有效性的考虑,指定等值线高程值的个数分别为5,10,15,…,60,从而获得12组测试数据。随着高程值个数的增加,程序会多次调用追踪算法,相当于增多了模型坐标点与等值点的个数。表3显示了12组实验的结果。改进算法的时间效率明显有于传统算法。进一步的,本文对每组测试中改进算法的速度提升率进行统计,采用的公式为:

计算得出的结果如图5所示。

采用改进算法追踪等值线,速度平均提升30%以上。这是因为由于TIN网格拓扑复杂,追踪等值线时大量时间消耗在对网格的遍历上。传统算法在计算等值点时需要遍历一遍网格,在进行等值线追踪时,又要遍历两遍:第一遍以位于网格边界的等值点为起点,查找非闭合等值线;第二遍再查找闭合等值线。而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只需要在计算等值点时遍历一遍网格,由于遍历时为三角形单元的棱边设置索引,在追踪等值线时,直接按索引遍历从而避开了TIN网格的复杂性对程序的不良影响。并且,改进算法中不区分等值线的开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