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常用的18种艺术手法例析
古典诗词常用艺术手法
202X
古典诗词常用艺术手法
古典诗词常用艺术手法
目录
01
表达方式
02
表现手法
03
修辞手法
一、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
01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02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周瑜的含蓄自然地表达了自己老大无成的思想感情。
用典
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比如,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竹子象征气节,红豆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秋扇象征弃妇,子规象征悲愁。
01
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烘托);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都是以动衬静的反衬。
古诗常见的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1.用典:用典分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形式。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除了回顾作者南下的经历外,全是用事。
2.虚实结合: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情感。
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上阕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下阕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
3.想象: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想象是经验向未知出发,是经验重新组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的魅力。
如李白的诗雄奇壮丽,奔放飘逸,往往是充满丰富的想象。
运用想象时,常常把瑰丽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精妙的比喻结合起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何等雄奇壮美的景象。
4.联想: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在诗歌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
如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人在易水送别友人,联想到荆轲刺杀秦王之前在易水壮别的场面,既表达了对荆轲的一片崇敬,也借此抒发了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
5.以乐写哀:乐者,快乐之景也;哀者,悲伤之情也。
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写闺怨,却先从“不知愁”写起,春日高高兴兴登楼观景,不料见到阡陌之上的依依杨柳,不由勾起了当初与夫君的惜别之情,见他人对对双双,赏玩春景,于是兴尽悲来,悔恨叫丈夫万里觅封侯了。
第三句与第四句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反差,使兴与悲突然逆转,更强烈地表现出闺怨主题。
6.烘托:用对其他事物的描绘来间接表现所要表达的对象,从而使这一对象的情态和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古典诗词常用艺术手法大全
常见描写手法:
衬 托:正衬、烘托(环境)、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 静衬动、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虚实角度: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虚实对比 绘画角度:白描、细节描写、点面结合 感官角度:从视、听、触、嗅等角度写景物的声、色、动、态
视听结合、声色结合、色彩鲜明、 色彩渲染、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观察角度:远、近、高、低、内、外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渲染
联想和想象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想象结构全诗,诗人
01
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
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02
采用的就是联想。
三、修辞手法
比喻 对比: 借代
比拟 衬托 对偶
夸张:天台一万八千丈,对 此欲倒东南倾。 设问
古典诗词常用手法 (艺术特色、写作手法、艺术
手法、写作技巧)
简约风培训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具体内容ຫໍສະໝຸດ 目录CONTENTS
01 常用手法:
0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一、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 画。
反问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 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 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 的作用。
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和该事 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用借代的手法可以突现 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
古诗词常用的18种艺术手法例析
古诗词常用的18种艺术手法例析一、对比例1: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昔日繁荣今日凄凉形成鲜明对比,吊古之情,伤今之感,虽不着一字,却表现得十分深刻。
例2: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对比手法,突出渲染了一个“愁”字。
上片的“愁”是附庸风雅、故作多情;下片的“愁”才是真正的“愁”,忧国忧时、报国无门之愁。
表现了备受打击、饱受折磨之后的心情。
例3 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上片忆昔。
雪里梅开,预示着莺飞草长,鸟语花香的春之降临。
它引起词人新的希望和幸福的追求。
于是插梅而醉。
这个“醉”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因梅花开放而产生了如醉如痴的内心躁动;二是因内心之躁动而醉饮。
饮又不能浇愁,故而挼(ruó)梅。
揉搓,是内心不宁静的一种下意识动作。
而挼尽梅花也无好意绪,只赢得清泪如许!下片伤今。
又到了梅花开放的季节。
而自己飘沦天涯,颠沛流离的生活已使两鬓斑斑。
结末作忧患语:昔年虽无意绪,但毕竟“春心‘还’共花争发”,有插梅、挼梅之举。
而今天,尚未踏雪寻梅,就已从晚来风势中预感连赏梅之事也难以实现了。
这首词表现了一个热爱生活又屡经患难的老妇的绝望的心声。
二、衬托(烘托反衬)例4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以气吞山河的笔力将赤壁写的惊涛澎湃,雄奇险峻,烘托出“一时多少豪杰”,又以之烘托出周瑜的形象,赞美他的英俊雄姿、儒将风度,以及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的英雄气概。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1. 借景抒情呀,这可太常见啦!就像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不就是通过描写敬亭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嘛,把自己的孤独寄托在山景中,多妙啊!
2. 托物言志也不少呢!比如于谦的《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借助石灰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哇,这多厉害呀!
3. 还有夸张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这夸张手法用得,那愁绪好像一下子就蹦到你眼前了,你说神不神奇?
4. 对比也很有意思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对比,社会的不公就凸显出来了,杜甫真牛啊!
5. 象征也很常用哦!像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浮云不就象征着那些阻碍嘛,多形象呀!
6. 拟人也很有趣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作会裁剪的人,这想象力,绝了!
7. 动静结合也很棒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静静地照着,泉水潺潺地流着,那画面感,哎呀,美极了!
8. 用典也不少见呀!“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面的典故让诗句更有内涵了,不是吗?
9. 白描也很有味道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简简单单的几个词,就勾勒出一幅凄凉的画面,真厉害!
10. 烘托也很重要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环境的烘托,让那种压抑的氛围扑面而来,你能不感受到吗?
总之,古诗中的这些表现手法真的是太神奇了,让古诗变得那么丰富多彩,魅力无穷啊!。
古诗词中常见艺术手法.docx
古诗词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一、抒情方法古代诗词的抒情方式大致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面对人、事、物所产生的富有哲理、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例如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表达了自己蔑视权贵、清高孤傲的形象。
再如徐熙的《三峡吟》中“猿啼不自愁,愁落行人心”,已经明确地告诉给人们诗中的羁旅之愁。
间接抒情,就是作者将情感都寄托于客观景物或事物形象之中,表达得比较含蓄委婉的细节叙述,主要包括即事抒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1.即事抒怀。
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心感受。
如轼的《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诗中写了黎族的几个小童口吹葱叶欢迎诗人的事情,引发诗人“莫作天涯万里意”的感慨。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即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这类诗在高考试卷上是大多数。
如骆宾王的《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禹锡的《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元? 值摹恫匪阕樱ǚ缏妒 ? 行云)》、 ??的《残春旅舍》等都是。
3.用典抒情(借古抒怀)。
用典就是借用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态度和愿望。
典故就是出于古典书籍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收到耐人寻味的效果。
近几年用典抒情在高考试卷上出现得越来越多。
如元? 值摹恫匪阕樱ǚ缏妒? 行云)》最后一句“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就是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诗人用廉颇自喻,老而不服老,表现出坚决抗金的主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轼的《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溪边自有舞雩风”,化用《论语》中“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典故,表现自己逍遥自在的情趣。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全(艺术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全)古典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1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2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3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⑴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修辞手法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还有双关、互文、通感、顶针等。
2、技法解密:A.明辨修辞手法: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B.洞悉表达效果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
1、比喻比喻就是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特征,描摹事物形象生动的作用,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比喻和象征不同:象征属于艺术创造手法,它与构思有关,是全篇使用的,如虞世南《蝉》;比喻是修辞手法,属于语言加工的范畴,限于个别句子使用。
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例说
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例说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例说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例说语文高考古诗词的阅读鉴赏题从一卷移到二卷,变客观题型为主观题型,答题的难度显然有所提高。
鉴赏中有关表现手法的分析,以前只要求考生对题目中的解说进行正误判断,热现在则要求考生作出分析,并作简要的阐述。
这就要求考生对常见的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下面就结合具体的古典诗词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2、烘托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诗歌鉴赏常用艺术手法大全
记叙【概念】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例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赏析】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描写【概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例句】(杜甫《漫成一首》)【赏析】诗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议论【概念】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赏析】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抒情【概念】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例句】“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赏析】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表现手法起兴【概念】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例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李商隐《锦瑟》)【赏析】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虚实结合【概念】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例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赏析】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联想【概念】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例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古代诗歌艺术手法的总结归纳
古代诗歌艺术手法的总结归纳一、诗歌的修辞手法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包含:比喻、夸张、双关、借代、拟人、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通感、比兴、顶针、互文、用典等。
1.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是: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2.拟人:把……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使……之情跃然纸上。
3.夸张:更突出、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4.双关: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的情感。
①《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②《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中“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情胜有情”。
5.借代:用……代……,使被借代的事物更加具体,含蓄生动表达了……感情。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③“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④“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中以“杜康”代酒。
6.对偶:句式更整齐、节奏更明快,富于音乐美,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7.排比:增强语势,更更突出了xx的特点,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8.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9.反问:使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10.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
古代诗歌主要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主要表现手法古代诗歌主要表现手法1 .赋、比、兴赋,指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例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叫月。
指如削葱根,口若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述语段就运用了赋的手法,表现了刘兰芝的美丽、庄重、自尊。
比,是指用比喻的手法捕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例如,《诗经・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此句用桑叶的枯黄凋落来比喻女子的容颜衰老,非常恰当。
兴,是指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要捕述的事物和表现的思想感情。
例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用孔雀的欲飞又止来起兴,美丽而又忧伤,在诗的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徘徊顾恋的悲剧气氛,并且成为整个诗歌意境的情感主线。
2.对比是指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进行比较或对照,以突出双方或其中一方的特点。
例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3.衬托也称烘托,是指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衬托来突山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包括正利和反衬:(1)正衬: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另事物。
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用“碧水”“青山”“红日”“白帆”等色彩缤纷的“乐景”利托了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赞美之情。
(2)反衬:利刚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
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准人不识君?”开头两句景物凄婉迷茫,似乎衬托的是朋友离别时的悲愁。
然而后两句以豪迈的语言、真诚的劝慰表现山诗人的自信与乐观。
在如此凄迷的环境之卜还能发此豪言壮语,更利托出了作者的豁达和乐观。
4.象征是指借助事物间的联系,用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物。
例如,于谦《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呀!就像你想看得超级远,那不得使劲往上爬嘛!它夸张地表达了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这里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呢!把春风比作剪刀,多形象啊,就好像春风真的能像剪刀一样裁剪出细细的柳叶来。
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哇塞,这夸张得太厉害啦!那瀑布简直像是从天上的银河直直落下来的,这手法太妙啦!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对仗多工整呀!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就像两个人在比谁更厉害一样。
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了比喻呀,把雪比作梨花,一夜之间仿佛春风吹来,让好多树都开满了梨花,这画面感,绝了!6.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这夸张得也太吓人了吧!白发都三千丈啦,那得有多愁啊,真让人感叹!7.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比喻得恰到好处呢,沙漠像雪,月亮像钩子,这描写多生动啊!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多么自然的白描手法呀,就简单地描写春天睡觉醒来听到鸟叫,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9.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想象兄弟们登高的情景,表达自己的思念,这想象的手法真厉害!10.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好一幅欢乐的画面啊,用简洁的语言就写出了孩子们的快乐,这写作手法太赞了!我觉得古诗中的这些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真的是太神奇了,能让简单的诗句变得那么有魅力,让人回味无穷啊!。
古诗常见艺术手法及示例
古诗常见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及示例1、【直抒胸臆】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2、【融情于景】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3、【托物言志】女口:“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瀑布联句》?李忱)再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虞世南)4、【托物起兴】如“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子规》余靖)再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5、【巧用衬托】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韦庄);侧面烘托如:“红籍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一剪梅》李清照)再如:“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春雨》周邦彦)6、【联想巧妙】如“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晚次鄂州》卢纶)7、【细节逼真】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赵师秀)8、【欲扬先抑】女口:“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韩愈)9、【欲抑先扬】如“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鹿柴》王维)再如:“泉声咽危石, 10、【以动写静】女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王维)11、【以静写动】女口:“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王维)全诗以落花、明月、鸟鸣点染云溪山的夜景,以静写动。
花落、月出、鸟鸣虽是动景然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写出山间的幽静。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 “晴”(《无题》李商隐) 21、【巧用夸张】 女口:“白发三千长,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李白);再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白居易)22、【巧用拟人】 女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古代诗歌常用艺术手法
③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 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如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牛马放多 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 晚,烟伴残阳绿树昏。”诗中描写了古秦 国一萧索荒凉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吊古 伤今的无限感慨。
④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 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 格化的色彩。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水调歌头 辛弃疾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 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 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 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 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 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3、设想的未来之景。这类虚景是还没有发生
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 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 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 情,更与何人说?
2、已逝之景。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 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 却不在眼前。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 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 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 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诗歌常用艺术手法
诗歌常用艺术手法诗歌常用艺术手法一、押韵手法1、平仄押韵:在诗歌中相邻的两个字有相同的音调和押韵,如“山水相连,峰峦布列”。
2、近体押韵:在诗歌中,每两句之间或每四句之间押韵,如“江南美,梅花盛。
醉春风,独自行。
”。
3、绝句押韵:每四句诗押韵,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二、比喻手法1、直喻:以明显的比较直接地描述事物,如“月如钩,孤寂空旷”。
2、暗喻:通过隐含的比较间接地描述事物,如“心如止水,谁能奈我何?”。
3、显性比喻:使用“如”、“像”等明确比较的词语,如“红玫瑰如火焰,白玫瑰如雪花”。
4、隐性比喻:没有直接使用比较手法,而是通过隐含的方式进行比较,如“花开的笑声”。
三、拟人手法1、人物拟人:将非人物的事物描述得像人一样,有思想、感情和行为,如“树影婆娑,似乎在悲伤”。
2、动物拟人:将动物的形象描述得象人一样,具有人的特点和行为,如“恶狗低头,似乎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
四、夸张手法1、过分修饰:夸大事物的形象或特点,如“冰雪融化后,春风吹拂的温暖让大地都感到害羞”。
2、夸张事实:夸大事物的现象或情况,如“一口酒喝下去,仿佛一瞬间智商提高了十倍”。
五、对偶手法1、对称对偶:用形象相似、结构呼应的方式呈现,如“东张西望,南来北往”。
2、反问对偶:在诗句中运用反问的方式进行对偶,如“一片汪洋就让你放飞自我吗?”。
六、排比手法1、并列排比:用同一类事物平行,从而加强描述效果,如“春花秋月,夏日冰棍,冬雪梅干”。
2、递进排比: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个罗列,形成递进的效果,如“脚步轻悄,心跳急促,绳索缠绵”。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押韵:诗歌中相邻的两个字音调和韵母相同。
2、比喻: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明显或隐含的比较来描述事物。
3、拟人:将非人物的事物描写得像人一样。
4、夸张:多指修辞手法中将事物形象或情况说得过分,超出实际情况。
5、对偶:修辞手法中使用对称结构,使诗句有一种呼应之感。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表达技巧)(一)诗歌中的表达方式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又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不仅写出了庐山变幻多姿的绮丽风光,还告诉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
※叙议结合(先记叙后议论)3.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常见的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白描、渲染、细节描写等。
直接描写无需赘言,我们主要说说后面几种:(1)间接描写即侧面描写或烘托或衬托,用一事物暗示另一事物。
侧面描写就是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
如《陌上桑》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罗敷如何美丽,而是通过观者的惊艳反应,间接表现她的美艳绝伦。
写景中的间接描写亦有很多,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船帆、飞鸟、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濛濛细雨,船行变得迟重缓慢,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江边的树显得十分润泽。
古诗词鉴赏的35种艺术手法举例
古诗词鉴赏的35种艺术手法举例中国古典诗词,可谓是中国文化艺术瑰宝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古诗词鉴赏也是历年高考语文的必考点,这块儿也是童靴们比较难驾驭的版块。
今天,老师就把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做一些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1、直抒胸臆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2、融情于景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3、托物言志如:“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瀑布联句》李忱)再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虞世南)4、托物起兴如:“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子规》余靖)5、巧用衬托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韦庄);侧面烘托如:“红籍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一剪梅》李清照)再如:“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春雨》周邦彦)6、联想巧妙如:“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晚次鄂州》卢纶)7、细节逼真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赵师秀8、欲扬先抑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韩愈)9、欲抑先扬如:“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论。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10、以动写静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王维)再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王维)11、以静写动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王维)。
全诗以落花、明月、鸟鸣点染云溪山的夜景,以静写动。
花落、月出、鸟鸣虽是动景,然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写出山间的幽静。
12、以虚写实如:“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13、以实写虚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古诗常见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及示例
古诗常见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及示例1、【直抒胸臆】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2、【融情于景】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3、【托物言志】如:“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瀑布联句》•李忱)再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虞世南)4、【托物起兴】如“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子规》余靖)再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5、【巧用衬托】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韦庄);侧面烘托如:“红籍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一剪梅》李清照)再如:“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春雨》周邦彦)6、【联想巧妙】如“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晚次鄂州》卢纶)7、【细节逼真】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赵师秀)8、【欲扬先抑】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韩愈)9、【欲抑先扬】如“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10、【以动写静】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王维)再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王维)11、【以静写动】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王维)全诗以落花、明月、鸟鸣点染云溪山的夜景,以静写动。
花落、月出、鸟鸣虽是动景,然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写出山间的幽静。
12、【以虚写实】如:“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双调]水仙子•寻梅》乔吉)13、【以实写虚】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词中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
古典诗词常用艺术手法
古典诗词常用艺术手法一、巧比妙喻比喻是诗歌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
比喻的恰当运用可以使写景、抒情、言志或说理形象、生动,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二、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咏物诗最常用的手法。
诗人往往借助对特定物象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志趣爱好或人生追求。
如李贺的《马诗》、王冕的《墨梅》、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等。
三、对面落笔通过写对方思念自己来抒发自己对对方的思念之情,使这种情绪更加浓重。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昌龄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四、壮言夸饰壮言夸饰即夸张,通过夸张使物象特征更加醒目、突出,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如李白的《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秋浦歌》及杜甫的名句:“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苍天两千尺。
”五、动静互衬诗云:“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诗歌在动和静的处理上往往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这种手法可以使静者更静,动者更动。
王维最善于运用这种手法,如他的《山居秋瞑》、《鸟鸣涧》诸篇和韦应物的《滁洲西涧》等。
六、巧用典故用典在诗歌中极为常见,晚唐李商隐和南宋辛弃疾最善用典。
典故的使用可以使诗歌表意含蓄、容量增大。
如李白的《永王东巡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七、诗中有画王维的诗和画,苏东坡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从诗的角度看,这是说王维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效果。
其实,古典诗歌中,相当多的作品都具有这一特点,如韦应物的《滁洲西涧》、柳宗元的《江雪》等。
八、意象叠加意象指诗歌中融化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
比如月,在天文学家眼里,尽管对它有情感,但它不是意象,在诗人笔下,它就成了意象,用以寄托思念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常用的18种艺术手法例析一、对比例1: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昔日繁荣今日凄凉形成鲜明对比,吊古之情,伤今之感,虽不着一字,却表现得十分深刻。
例2: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对比手法,突出渲染了一个‚愁‛字。
上片的‚愁‛是附庸风雅、故作多情;下片的‚愁‛才是真正的‚愁‛,忧国忧时、报国无门之愁。
表现了备受打击、饱受折磨之后的心情。
例3 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上片忆昔。
雪里梅开,预示着莺飞草长,鸟语花香的春之降临。
它引起词人新的希望和幸福的追求。
于是插梅而醉。
这个‚醉‛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因梅花开放而产生了如醉如痴的内心躁动;二是因内心之躁动而醉饮。
饮又不能浇愁,故而挼(ruó)梅。
揉搓,是内心不宁静的一种下意识动作。
而挼尽梅花也无好意绪,只赢得清泪如许!下片伤今。
又到了梅花开放的季节。
而自己飘沦天涯,颠沛流离的生活已使两鬓斑斑。
结末作忧患语:昔年虽无意绪,但毕竟‚春心‘还’共花争发‛,有插梅、挼梅之举。
而今天,尚未踏雪寻梅,就已从晚来风势中预感连赏梅之事也难以实现了。
这首词表现了一个热爱生活又屡经患难的老妇的绝望的心声。
二、衬托(烘托反衬)例4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以气吞山河的笔力将赤壁写的惊涛澎湃,雄奇险峻,烘托出‚一时多少豪杰‛,又以之烘托出周瑜的形象,赞美他的英俊雄姿、儒将风度,以及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的英雄气概。
三、渲染例5 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将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的逻裙和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互相映衬,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
少女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例6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来马往,满城仕女珠翠簇动,笑语盈盈衬托出了‚灯火阑珊处‛那个耐得冷落,自甘寂寞的美人。
寄托了作者不屑于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高洁品格。
‚过春风十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跏,如今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例7 望海楼①:云尖铁瓮②近青天,飘渺飞楼白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
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临近青天,作用是_______;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一二句点题,写楼的处所、楼的高耸。
一句写地势高,二句写楼本身高,写‚近青天‛当然是衬托‚飞楼‛连天了。
颈联转入现实。
眼前,画角声催红日落(远观),天色将暮生白烟(近观)。
平视、俯视,远观、近看,不同角度相结合,红㙽色彩的渲染,日落烟生的动态,都可以作为鉴赏角度来答题。
白居易《琵琶行》善于通过风物描写来渲染环境气氛。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烘托出诗人惜别是时的茫茫心绪。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始月白。
‛是以万籁俱寂,只见江月的夸张来烘托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听众的陶醉其中,心情之沉重。
‚绕船月明江水寒‛渲染出琵琶女的孤单寂寞、凄苦压抑。
例8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且吴万里船。
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例9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渲染了浓浓的愁意,为水到渠成的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后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的不胜感伤(情景交融)四、抑扬例10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长苍生问鬼神。
先扬后抑,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
(并非求贤若渴,寻求救国治民大计,而是关心个人生死)联系李商隐个人遭遇看,怜贾谊更是自悯。
例11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全词上下共十句,前九句是扬,都是写杀敌报国、恢复山河、建立功名的惊人壮业的;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是抑,表面前几句所写都是虚幻梦想,完成恢复大业、名垂青史的理想被年华老去,不受知遇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
五、用典例12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陆贾《新语》)。
用浮云蔽日比喻奸臣小人在皇帝面前说贤臣的坏话。
王安石反用此典,说,我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是因为我站在了最高的地方。
例1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挥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好用典故,议论风生。
这首词借古喻今,命意深远,写得慷慨悲凉,激情满怀。
词的上阕以孙权、刘裕的成功业绩激励当朝,希望能坚定北伐必胜的信心。
下阕又以刘义隆的失败教训为借鉴,忠告执政者不可草率轻敌,冒险出击。
最后以廉颇自比,流露出老当益壮,仍堪一用的雄心和无人问津不受重用的悲凉。
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的诗句,用湘妃和素女这样的神女为乐声感动来形容李凭的箜篌弹的好。
还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的诗句,进一步形容李凭的箜篌弹的好。
最后有‚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写出月中吴刚为乐声所吸引,也是形容李凭弹的好。
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六、比兴例14 长歌行(汉-乐府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全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用的是比兴手法。
例15 感遇(其一)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本诗采用比兴的手法歌颂春兰、秋桂,从而抒发诗人的情怀。
诗人在开篇用整齐的对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茂盛芬披的春兰,皎明洁净的秋桂,然后生动地写出它们的勃勃生机,转而写到人们对它们的态度,最后引出全诗主旨:春兰、秋桂的美好,完全出于自然本性,而并非为了求得人们的赏识。
诗人以此比喻洁身自好的君子。
本诗虽短小,但用尽全力,结构严谨,词尽意尽没有落空。
词意温和,不知不觉中,在咏物的背后,讲出了高雅的生活哲理。
七、象征例16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垂绥,指蝉。
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古人认为蝉‚饮露而不食‛ 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例17 踏莎行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②,鱼传尺素③,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②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③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雾气弥漫,月色朦胧,让人看不清楼台,望不到津渡,更找不到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实际上这里的‚楼台‛‚津渡‛‚桃源‛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的是词人被贬官后感到美好的生活已经消失,内心具有一种无所适从、找不到出路的惆怅之情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
(善于用典是这首词的特点之一。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两个典故起到反衬愁苦和使愁苦之情变成具体形象的作用。
本来收到朋友寄赠的礼物和慰藉的书信,应是高兴之事,但由于词人遭遇贬官,精神至感痛苦,所以朋友的礼物和书信不仅没让他感到高兴,反而更引发了他思乡怀旧的离愁别绪;而且这种离愁别绪就像朋友的礼物和书信一样越积越多,越积越厚,从而使离愁别绪这一抽象的感情变得具体形象。
)八、委婉例18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
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前两句虚实相生。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例19 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未老莫还乡‛,这么平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就应该联想到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那一连三个‚莫‛字所道出的一片无可奈何之情是极为深婉而且沉痛的,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