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商投资的新特征及其分析
浅谈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用
浅谈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用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投资日益频繁、投资流量增大,规模迅速扩大,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球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
这一现象引起了国际经济理论界广泛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引资额已连续十一年位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发展历程的重点梳理,总结经验的同时研究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比较对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期作用得出综合评述。
关键词:改革开放直接投资历程经济效用从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历史上最重大、最壮观、最为世人瞩目的事件之一。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作为独立运行经济个体,其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优越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条件、令世界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数量逐年增加。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已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历程回顾第一阶段(1978-1987)外商在华投资起步阶段。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对外商直接投资缺乏相对的了解。
此时的利用外资多停留在试用探索阶段。
数量相对较少,截止1987年底,共有10528家外商投资企业在华设立,实际利用外资额仅为106.18亿美元。
这些投资主要投向于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并且投资主体多为中小型制造、服务和房地产开发企业。
第二阶段(1988-1995)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阶段。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进一步明确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我国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国内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了明显的改善,直接激发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热情。
1988-1995年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48735个,实际利用外资1242.5亿美元。
新常态下中国FDI与OFDI的特征与发展对策
收稿日期: 2017-03-03 作者简介: 王义源,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问题与开放宏观经济。E-mail: brett2015@ 163.com。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研究”( 批准号: 13AZD006) 。
·299·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年 第 5 期 增刊
中图分类号 F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 2017) 05 增-0299-04
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国已 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直接投资东道国和对外投资来源国 之一。进入新常态后的中国经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发 展本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举,正成为其重要特征。党的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发展,提 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并作出了共建“一带一 路”、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等一 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吸收外资和对外 投资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开放和投资领域的新常态,其主要特征是国家将变得 越来越开放,这种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不仅体现在“引进 来”和“走出去”,更体现在由被动适应转向积极主动参与 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追求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提 出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成立并发挥亚投行( AIIB) 在 亚洲乃至全球基础设施领域的巨大作用,帮助我国最终树 立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业实际使用外资 4 770.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7.3%,在 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 61.1%。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高速增 长,与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对外资准入放宽、吸引力增强不 无关系。计算机应用服务、综合技术服务、建筑、金融等已 成为外资流入的热点领域;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跨国公 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投资 呈现出上升的态势,总部经济进一步发展。服务业 FDI 比 重的不断提高也将推动我国 FDI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新特点与我国对策
扬 州 职 业 大 学 学 报
V 11 N 2 o.6 o
.
J n 2 l u .0 2
外 商 对 华 直 接 投 资 的 新 特 点 与 我 国对 策
刘 正 良,祝 艳 娇
( 州 职业 大 学 , 苏 扬 州 扬 江 2 50 ) 2 0 9
摘
要: 新世 纪以来, 外商对华直接投 资的特 点主要表现在 : 由制造业 向服 务业 尤其是服 务外 包产业 转
Ea tCh n n t e o d r n usr si c i g d wn;iv sme tb oe o e n e p s s n n R&D n s i a a d iss c n a i d ty i n h n o y n e t n y s l wn d e tr r e ,a d i i ad
商 在华 直接投 资 的优势 在 于劳 动力 成 本 较 低 , 因 此 , 商直接 投 资 大 多分 布 在 制 造业 。新 世 纪 以 外 来 , 国劳动 力 成本 上 升 , 源能 源 紧 缺 , 我 资 制造 业 成本 优势削 弱 , 外商 投 资 呈 现 出 向周 边 国家 和服 务 业转 移 的特征 。
移; 中西部地 区及其 第二 产业 外商投 资持续增长 , 东部地 区及 第二产 业缓 慢下 降; 独资投 资、 发投 资与总部 研
经 济投 资成 为趋 势 。应 该 继 续 完 善 外 资政 策 , 断 优 化 投 资 环 境 , 善 外 商 投 资 产 业 结 构 和 区 域 结 构 。 不 改 关键词 : 直接 投 资 ; 业 分 布 ; 产 区域 分 布 ; 特 点 ; 策 新 对 中 图分 类 号 : 2 . F 15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6 3 2 1 )2— 0 0— 5 10 3 9 (0 2 0 0 2 0
中国利用外资三十年历程、特点与前景
万方数据⑤鼓励外资参与西部大开发。
从2000年3月起,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外资投向西部的优惠政策.主要表现为扩大外资的投资领域和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这一阶段FDI呈现以下基本特征:外资到位率提高;第二产业投资所占比重有所上升,第三产业投资所占比重相对下降;FDI的技术含量明显增加,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围公司中纷纷在我国没立分支机构,FDI的质量提高;一些内陆省份城市和西部地区投资环境较好的城市已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投资来源地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
5.成熟稳定阶段(2001年至今)2001年,我国加入wTo。
在此前后,对FDI的政策和法规作了相应修改和完善:①对外商投资企业法规的修改。
为了使我国的外资立法更好地符合国际投资规范,而外商投资企业法也要更加符合wTo规则的要求,2000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对《中外合经营企业法》以及《外资企业法》进行了有关条款的修正。
2001年3月15日,全国人大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进行了第二:次重大的修改。
这三部外商投资企业法律的修改,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更加符合WTo相关协议的规则。
②取消与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相违背的法规政策。
为了适』皿加入WTo的需要,我国取消r有关外商投资法规申与《与贸易有哭的投资措施协议》规定不符的内容,包括:取消当地成分要求,取消我国外商投资法律中进f1用汇限制(外汇平衡规定),取消“以产顶进”,“替代进n”的规定,取消销售比例限制措施,取消那些国内法或行政命令项下的强制性或可予强制执行的措施,或为取得优惠地位所必须的措施.以及有关限制措施,删除外商投资法中存在的其他产品出口及进口限制条件的投资措施、出Lj产品及数量限制措施以及地方性的法规涉及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列举性规定不符的国民待遇和数量限制措施。
③完善FDI的产业政策。
我国政府按照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引导外商向目标产业投资的综合性产业政策。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特征及对策分析
中国的海外投 资起 步于 17 9 9年 的改 革开 放初 期 , 虽 然与发达国家 的海外投 资历 史相 比滞后 了一个 多世 纪, 但经过 近 3 0年的探索 和发 展 , 已逐步形成 了一定 的规 模 并 呈 现 出鲜 明 的特 征 , 文 从 中 国企 业 海 外 投 本 资发展沿革 出发探 索海 外投 资 的特 征及对 策具 有十 分 重 要 的 指 导意 义 。
■ 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理 研 究 管
中国企 业海 外 投 资特 征及 对 策 分 析
申益 关 ,唐 湘 娟。
( .辽 宁 大 学 ,辽 宁 1 沈阳 10 3 ;2 10 6 .广 州 铁 路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广东 广州 5 09 ) 10 5
摘 要 :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企业海外投 资呈现稳步快速增长 , 文章从 中国企业海 外投 资的历史 沿革 出发探 讨海外投 资 的特征 , 而从投 资主体 、 进 区位 、 产业三个 角度提 出一些对策 , 对于我 国企业开展海外投 资具有十分重要 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 外投 资 ; 征 ;对策 海 特
中图 分 类 号 :7 F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7 1 2—1 1 (0 0 0 0 5 0 6 02 2 1 )6— 0 6— 4
海外投 资是 中国“ 走出去 ” 战略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也是积极应 对经济 全球化 挑 战、 主动参 与 国际分 工 、 有效利用 国际 国 内两个 市 场两 种 资源 的积极 举措 。 20 年 , 09 中国海外投 资净额 5 5 3亿美元 , 6. 较上年增 长 1 1 。其 中 非 金 融 类 4 8亿 美 元 , 比增 长 l . .% 7 同 4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分析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分析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开放初期的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在这一时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第一批外商直接投资。
自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这一阶段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
外资主要涌入到制造业,如纺织、服装、皮革、电子等行业。
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1年):这一阶段我国进一步放开外资准入,吸引了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外资开始进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等领域。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加快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步伐。
特别是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为外商直接投资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
外资开始涌入到金融、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
1.区域分布不均衡: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上海、北京、江苏等地。
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较少。
2.产业结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方面。
外资主要投资于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金融等领域。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不断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迈进。
3.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引入了大量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对外贸易的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5.对内就业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就业结构,提高了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
总体来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积极采取开放政策,我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
我国吸收FDI的特点及趋势分析
我国吸收FDI的特点及趋势分析袁伟;贾建华【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日益增多。
本文从规模、来源地、利用方式、行业结构和地域分布几个角度研究了我国吸收FDI的特点,并由此分析了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最后提出了我国在利用FDI时应注意的问题。
%China has been making good use of more and more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From the dimensions of scale,trade source,usage system,regional allocation and industry structure,this essay dives into what China's FDI absorption capacity like and specifically predicts potential trends in the future.And in the end,it ends up with some points that need to be aware of when China turns FDI into actual use.【期刊名称】《江苏商论》【年(卷),期】2011(000)010【总页数】3页(P71-73)【关键词】FDI;特点;趋势【作者】袁伟;贾建华【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6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中国一直坚持招商引资的政策,鼓励外资进入。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投资环境的完善,近年来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日益扩大。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分析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摘要:自从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9.7%, 毋庸置疑,外商直接投资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2011 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11 亿美元,连续21 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巨大的市场潜力、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都令中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然后分别从外资国别结构、行业结构、投资方式结构、地区分布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外所使用献。
1的企业)包括外商[1]。
2010 年,我国新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27406 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1057.35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16% ,占世界的4.4%。
截止2011 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11 亿美元,同比增长9.72%;全球最大的500 家跨国公司均已来华进行投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已超过1200 家[2]。
我国连续21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
表1.1 1979——2011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接投资的热潮,外资开始大规模地进入我国。
2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据上图可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3]。
2.1 萌芽与开始阶段 (1979—1986年)1979 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允许外国投资者与国内企业组建合资企业。
以此为标志拉开了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帷幕。
随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外商独资企业法》的颁布取消了对外资所有权的控制。
这些探索性政策的出台,奠定了我国利用外资初级阶段的政策基础,也标志着我国利用外资工作进入探索和试验性阶段。
此时,外资来源主要以港、澳、台为主,投资规模偏小,增长速度较慢。
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以经济特区为中心的加工工业区。
跨国公司投资的特点及对策分析
务,实现业务规模与经营效益的双发展。
近两年的车险经营结果表明,在愈来愈规范的市场条件下,作为公司的当家龙头业务,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持续走高,车险业务已经成为公司承保盈利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此,在保证赢利的基础上,构建“效益领先、结构优化、经营合规、规模适度”的发展原则,放开手脚,加快车险业务发展,大上车商、电销、交叉销售等渠道车险业务,狠抓直销业务,大力发展“商三者”业务,实现车险业务的发展。
与此同时,市场监管者应该不断优化汽车保险市场的秩序,构建基本的规则,使得长吉图的汽车保险市场能够更加科学合理、良性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1]武红先.我国汽车保险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车险市场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2):128-133.[2]王伟,杜传进.我国汽车保险市场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2):75-78.[3]樊国昌.中国保险市场的基本判断及特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18):45-47.[4]张卫.基于绩效的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最优路径[J].生产力研究,2007,(16):55-56.[5]盛四辈,宋伟,翁磊,等.系统论视角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4):43-49.[6]关丽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长吉图发展[J].东北亚论坛,2010,19(6):106-112.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吉图汽车保险市场人才的培养创新研究”合同编号为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337号的部分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赵艳玲,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保险;许珊珊,女,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金融,保险。
近年来,跨国公司大举进入我国,2000年我国外商直接项目仅为407.15项,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86.41亿美元。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21年第09期No.09袁2021经济研究导刊一、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外资流入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初期的资金需求,使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带动了我国内出口制造业的发展;外资引入的先进技术有助于我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对发达国家实现技术与经济上的追赶;外资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治理结构为本土企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参考,实现了中外双方在微观层面上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基于外资在国内经济发展与世界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始终秉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习近平主席就强调,我国“将在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19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达9415亿元,连续3年成为外资流入第二大国。
随着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不断构建与成型,外商直接投资势必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在规模与结构上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外商直接投资目前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近5年平均增速为5.85%,金融危机前高增速与高波动并存的局面不再。
与规模变动相伴,微观层面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与分布也有了很大的变动。
只有深入了解我国目前外资直接投资的状况,才能因地制宜制定政策,营造适宜的外商投资环境,使外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推动力。
二、外商直接投资现状(一)总量特征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实际利用外资额也有明显增长,在金融危机前增速一度能达到两位数。
在金融危机后的十年里,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速有所放缓,但长期增长的趋势未变,且增幅趋于稳定。
这背后的原因是,随着我国存量资本的不断积累,我国资本要素已日渐丰富;地方政府在引入外资时已从单纯地追求数量模式过渡到对高质量项目的推崇。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及对策分析
、
我 国对外 直接 投资 发展 的特 征
1 、投 资 流 量 保 持 快 速 增 长 。 2 0 02 2 0 年 我 国对 外直 接 投 资的 流 量 迅 猛 发展 07 ( 图 1 ,由 2 亿美 元 增 至 2 5 1 美 元 , 见 ) 7 6 .亿 相当于 2 0 年的 9 8 ,非金融对外直接 02 .倍 投 资保 持 年 均 5% 的增 长速 度 。2 0 ,我 6 07 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超过 l 亿美元 的国家 ( 地 区 )达 2 或 4个 , 中 国香 港 居 首 位 。 2 投 资 存量 突 破千 亿 美 元 。对 外 直 接 、 投 资 流 量 的 高速 增 长导 致 我 国对 外 直 接 投 资存 量迅 速 扩 张 ,2 0 年 ,我 国对 外直 接 二 、制约我 国对外接投 资发 展的因素 07 投 资存 量 达 到 】7 . 亿 美 元 ,相 当 于 20 19 1 02 1 技术优势的缺乏。 国大多数跨国 、 我 年的 3. 9倍 ,非金融 类对 外直接 投资达 经营企业普遍 规模小 ,技术上不太先进 , 11. 9亿 美 元 ,金 融 类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为 企业缺乏核心 技术 ,技 术创 新能力薄弱 , 0 1 产 品 只 能 进入 低 端 市 场 ,与 发 达 国 家 高精 尖 技 术和 成 熟 产 品 的 企 业 相 比 还有 较 大 差 距 。我 国对 外直 接投 资在 第 三 产 业 领 域 缺 乏 缺乏 技 术 密 集 型 产 业 投 资 ,第 二 产 业 是 以资源开发和初 级加工制造 , 附加值低 , 技术 含 量 低 ,无 论 从 核心 技术 的研 发或 先 进 技 术 的 引进 使 用 上 存 在 严 重 不 足 ,不 利 于我 国生产技术进步及带动 国内相关产业 资 料 米源 :根 据 巾 对 外 }接 投 资统 计 公报 数据 _ ! 1 _ 图 1 0 22 0 20 — 0 7年 我国 对 外直 接 投 资变 化 趋 势 图 的发 展 。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征及趋势
一 … 一 … 一 . 。 n . 门 1 1 . 厂 1 日 H F 日
图1 中 国 实 际使 用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额
单位 : 亿美元
资料来源 : 《 中国统计年鉴》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9—1 2
基金项 目: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2 0 1 3一 Q N一 2 5 4 ) 。
境 的 改 善 ,中 国 对 世 界 F D I( F o r e i g n D i r e c t I n v e s t me n t 外 国直 接投 资 ) 的吸 引力 逐 步增 强 , 世
界著 名 的 管理 顾 问公 司 卡尔 尼 公 司 2 0 0 2年 9月
( 一) 中国利 用外 商直接投 资的阶段 性 变化 1 9 7 8年底 召开 的 十一 届 三 中全 会 确 立 了 对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0 3 4 2 ( 2 0 1 3 ) 0 3— 0 0 7 1— 0 4
改革 开放 以来 , 随 着 中国 对外 开放 的不 断 深
一
入、 经济 体制 和相 关 法 律 制度 的完 善 以及 投 资 环
、
中 国外商直 接投 资 的发展 状况
及 发展 趋 势采取 相 应的 对策措 施 。 关 键词 :外 商直接 投 资 ; 发展 特征 ; 发 展趋 势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0 3 4 2 . 2 0 1 3 . 0 3 . 0 1 8
中图分 类号 :F 8 3 0 . 5 9
外 开放 的基本 国策 , 并 将 利 用 外 资 作 为对 外 开 放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1 9 7 9年 7月 中 国颁 布 了《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中外 合 资 经 营 企业 法》, 中国关 于 外 商直接 投 资 的法 律 开 始 出 现 , 中 国 吸 引和 利 用 外 商直接 投 资有 了法 律 依 据 , 政 策 的确 立 和 相 关 法 律 的制定使 中国外 商直接 投 资开始起 步并 发展 起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摘要: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在发展中经济体中,我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居首位,同时也正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其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会表现出新的特点。
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投资规模、投资区域、投资行业、跨国并购,并用主流与非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来解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投资特征;投资理论;跨国并购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现象的研究,创立了许多国际投资新理论。
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市场控制理论分散风险理论、提高公司形象理论、国家利益优先取得理论等非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它们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之间投资的动因。
文章在研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之后,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角度来解释各特征现象。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情况分析从2002年起,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成倍增长,流出流量从27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559.07亿美元(2006年开始将金融类直接投资列入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较上年增长111%,是2007年的2.11倍,而累计净额(存量) 平均增长率达到133.01%。
其中,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发展中国家居第二位,2006年在发展中国家位列第一,在全球国家(地区)排名中居第13位。
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565.29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五,发展中国家首位。
2010年,中国对外投资同比增长20%,达到680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从1990年起一直稳居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中前10大来源国之列。
2006年超过巴西,在发展中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和新加坡。
2008年在全世界排名12位,在所有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中排名第2位,对外投资与吸收外资的比例已升为1:2,到2008年末累计存量达到1839.71亿美元。
硕士论文:我国营商环境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硕士论文:我国营商环境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摘要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对我国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首先运用统计描述以及对比分析方法对我国营商环境的总体水平、分项指标和外商直接投资现状进行分析。
其次,分别从营商环境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维度分析了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接下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利用Stata15.0 统计软件选取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营商环境总水平和营商环境的8个分项指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最后,提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是营商环境从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维度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积极的影响。
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助于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能够使企业减轻“外来者劣势”,降低投资风险;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增强企业适应能力。
二是我国营商环境的总体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
其中办理建筑许可证、产权登记、纳税、保护少数投资者、获得信贷与跨境贸易这六个指标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呈现正向影响效应,而开办企业以及破产办理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呈现负向影响效应。
因此本文认为无论在便利化维度、法治化维度还是国际化维度都应该推行营商环境改革,尤其可以重点关注法治化维度的营商环境改革。
关键词:营商环境;外商直接投资;法治化维度;营商环境优化1 绪论1.1 研究背景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积极引入外资,充分利用跨国企业的资金与技术,极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利用外资仍然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向创新型驱动转变的必要手段,然而,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复杂深刻变化,我国利用外资陷入发达国家与拥有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夹击”。
浅析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发展特征
4 5 5 万美元 ,从那以 证或包含有政 治因素 ,演变 成 了跨 国资本 在寻 找出路 亚洲地 区在华直 接投资金额为 19 8 7
和追逐利润最 大化 ,逐步 的回归资本 的原始冲动 ,纵 后亚 洲地区外 商在华直 接投 资趋势平稳 ,没受 到太 大
观整个外 商直接投资历程 ,外商在华直 接投资呈现 出 的波动 。 比亚洲来 说 , 相 这段时 间内,欧洲实现外商在
东 部沿海地 区 ;据统 计外商直接投 资在我 国投资区位
尽 管股 票价 格 缩水 降 低 了交 易值 ,但 它加 上 全球 重 分布 比较 明显 ,其 中东部地区是外 商直接投 资主要集 组 ,也为仍 有能力获得 资金的跨 国公 司创造 了机会 。 中地 ,从 1 9 年 ̄ 2 o 年 的相关 统计数据发现 ,不管 9 2 Jo 8
这个时期 由于 工业技术 的飞速发展使外 国大 型制 许外 商收购 国 内企业 的法 规的陆续推 出 ,无疑成 了外 造企业在本土 制造能 力过剩 ,为寻求全球资源 的配置 资并购热 的催化剂 ,这是资 本全球扩散 的必然趋 势 ,
当前利用外资的新特征、新要求
嚷 ・ 经济探 20 -2 讨/06 1
当前利用外资的新特征\ 新要求
杨 志 琴
( 共 江 苏 省 委 党校 。 苏 南 京 20 0 ) 中 江 】0 4
摘 要 : 世 以来 , 入 面对新 的 国际 国 内经 济运 行环 境 , 中国利 用外 资在 总体 规模 、 外资 来 源
多有利 因素仍然存在 , 用外 资实现持续 稳定 增长 , 利 实际
利用 外 资金 额 连 续 多 年 位 居 全 球 前 列 。进 入 后 过 渡 期 , 中
国都 实 现 了盈 利 或 大 幅 度 盈 利 ,6 的 公 司表 示 收 入 高 于 8
上一 年 。这 充 分 证 明 了 中 国 稳 定 的 政 局 、 速 增 长 的 经 高
地 、 资产 业 、 资方 式等 方面都 呈 现 出一些 新 的特 点 。 分析 当前 利 用 外 资 的新 特 征 , 出有 投 投 提
针 对性 的政 策调 整 建议 。 关键 词 : 资 ; 外 贸易体 制 ; 惠政 策 优 中图 分类 号 : 1 1 2 文 献标 识码 : F 2 .5 A 文章 编号 :0 4 6 5 2 0 )2 0 5 4 1 0 —1 0 ( 0 6 1 —0 1 —0
一
济、 潜力巨大的市场 、 廉 的劳动 力成 本仍 然对跨 国公 司 低
具 有 强 大的 吸 引 力 , 再加 上 人 世后 市 场 开 放 效 应 的 逐 步 释 放 , 资 的 进 入将 维 持 在 平 稳 增 长 的 通 道 。 基 于 现 有 的 外 但 外 资规 模 和 国家 注 重 引 资 质 量 的导 向 , 来 中 国 吸 收 外 资 未 将保持在年均 5 左右的稳定增长水平 。 2 外 资 来 源 地 集 中度 高 。 华 投 资 国 家 和地 区 投 资 额 . 对 有 小 幅 变 动 截 至 20 05年 , 华投 资前 十位 国家/ 区( 对 地 以实 际投 入 外
外商直接投资新趋势及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影响
下 降 7 5 。 商 实 际投 入 金 额 4 .6亿 美 元 , 比 .% 外 6 48 同
下降 8 9 . %。8月 份 已经是 连续第 4个月使 用外 资 同 4 比下 降 。 0 6年引 进外 资 的速度 出现 减缓 趋势 。 商 20 外 对 我 国 的直接 投 资 的变 化不 仅 体 现 在数 量 上 。在 投
然而 . 由于两 国 问长 期 的“ 冷 经 热 ” 政 及历 史 认 识 、 民 族 情感 等 诸 多 问题 上 的冲 突 .这 种相 互 问不信 任 已
冷淡 . 已经 改变 了扩 大投 资 的主意 。 组织 2 0 该 0 6年 5
月 份再 次 对 一些 1本 公 司进 行 了调 查 .从 上 次 调 查 3
年 1 月 . 中国 累计 批 准 设 立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14 3 1 87 5
家 . 际使 用外 资 金额 2 6 88 实 .6 . 2亿 美元 , 分别 占改 革 开放 2 0多年来 利 用外 资 总 和 的 3 %和 4 %。然 而 。 4 3
改 革开 放 2 0多 年来 。 商 对 中国 的直 接 投 资成 外 为经 济增 长 的一 个 重要 组 成部 分 . 2 0 自 0 1年 至 2 0 05
经影 响到 两 国间 的投 资和 贸 易 。新 首 相 安 陪晋 三 上
任. 已看 到 中 1关 系缓和 的迹 象 。中 1关 系据 1本 贸 3 3 3 易振 兴会 2 0 0 5年 6月 8 1公 布 的调查 , 多 原 打 算 3 许 扩 大 在华 经 营业 务 的 1本 企 业 由于 中 1关 系 的长 期 3 3
开发 测试 相分 离 . 产 品的 开发 、 新 测试 过程伴 随着 外 商直接投 资进 入我 国。外 商直 接投 资对 中 国经 济增 长的 影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_张慧
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培养自身的竞争能力,其中一个 东北非动荡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
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鼓励企业走 中国企业 “走出去” 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但是
出去,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了解我们的企业和产品, 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为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提
进而占领更多的世界市场。另外,从我国的宏观经济 供了良好支撑。2011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 746. 5
该国拥有多少世界级跨国企业。毋庸置疑地,中国是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规模和国际比较
一个经济大国,但却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原因之一就
( 一) 发展规模
是中国缺少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因此
商务部发布的 《2011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
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 公报》 中称,受到发达国家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中
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投资情况,还从纵向的角度研究 速度快的特点。1982 - 2011 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及增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行业、地区、投资主体等随 速如图 1 所示。我 们 可 以 看 到,特 别 是 从 2002 年 开
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而,通由这些分析使得我们可以 始,无论从流量还是存量方面,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都
图 6 1982 - 2011 年 “金砖四国”
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对比图
数 据 来 源: UNCTAD 数 据 库,http: / / unctadstat.
unctad. org / TableViewer / tableView. aspx; 单 位: 百 万 美
元。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和行业分布 首先,从我 国 各 行 业 的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流 量 上 看。 根据 2011 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对外直投投资主要流向 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 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这些行业占比达到 9 成左 右。图 7 显示的是 2011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行 业分布情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及影响分析
至 20 年在 累积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中,农林 牧渔业 占不 06
到3 %,制 造 业 占 7 %,服 务 业 占约 2%。 由于金 融 服 务 1 6
业市场开放 和外资的大量涌入 ,近两年 ,外商投资结构有
度 ,提升 了跨 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信心。相 比人世前后 ,跨
国公 司对 中国进 行 的产 业转 移 和 直接 投 资 出现 了若 干新 动 向 、新 趋 势 。
个百分点。其 中,宏观调控主要行业的外商投资得到有效 控制 ,钢铁 、水泥行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 为 1 1 . 亿美元 4
投资 力度加 大 ,结构优化
和 1 9 美元 ,降幅 为 6. % 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 %。服 务业 贸易领 . 亿 0 66 7 57 6
域 ( 含金融 、保险 、证券 ) 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74 家, 11
同 比下 降 4 1 ,实际 使用 外资 2 1 9亿美 元 ,同比下降 .% 3 l. 3 1. % , 占全 部 的 比重 为 3 . % ; 中非金 融领 域 的实 13 0 03 4 其
了一系列新的措施。他们对 已有投资项 目 进行调整、 整合 ,
对有发展前景的项 目加大投资和增资,对没有发展前景的 企业则停止经营或者转产经营 ,有的索性关掉或者出售给
别 的公司 。
资大幅度下降_ 5 . %,金额为 1 3 r 08 5 . 亿美元 。 0
减 少 8 9 ,实 际 利 用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776 美 元 , 比 . % 6 4. 8亿 20 0 6年 增 长 l. % 。 比 18 39 5 95年 的 l. 9 6亿 美 元 增 加 了 5 3 2 % ,且 20 72 07年 的增 速 比 20 年 明显 提 高 。 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外商投资的新特征及其分析
关于《中国外商投资的新特征及其分析》,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蜂拥而至及研发中心设置速度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设立的地区总部和具有地区总部职能的投资性公司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在北京,具有跨国公司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已达110多家;在上海,已有25公司建立了地区总部,有14家建立了具有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
现在上海的外商办事处已有1500多家,一旦条件成熟,许多办事处会迅速升级为地区总部。
根据《财富》杂志公布的调查结果,有92%的跨国公司已经计划近几年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总部是着眼于中国市场的整体投资和战略投资。
它们对一个企业上、中、下游各阶段的产品进行纵向投资,既投
资生产最终产品,也投资生产零部件;并对在中国分散的单个投资项目进行重新优化组合,以使技术、人才和资本最优配置,以新的重组集团体系产生整体效益。
近几年,跨国公司重视产品的本地化,纷纷投资建立研发中心,中国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研发基地,到2001年底,据不完全统计,设在北京的跨国公司独立研发机构已达34家,上海设立了41家,其中有14家为全球性的研发中心。
深圳设立了18家,苏州设立了7家。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大多数是外商独资的研发机构。
主要集中在信息通讯、生物制约、精细化工、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包括微软、英特尔、IBM、松下等大型跨国公司。
随着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地位的逐渐形成,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大规模研发投资的趋势不会改变,而且还会继续加强。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并不断提升研发机构的水平,是由中国自身的优势和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格局中地位的变化所决定的。
(1)中国市场是一个增长较快,而且具有很多特色的市场,靠近市场进行研发活动,可以使其产品和技术适应中国国内市场的技术结构和需求特点。
(2)在中国家中,中国的水平相对较高,而且还有大量优秀的科研人才,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可以获得成本低而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
(3)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战略发生变化,从用国外研发的产品做中国的市场,转向以中国市场进行产品的开发为中国市场做产品,这主要体现的是市场竞争优势战略。
根据海默(S.Hymer)和金德尔伯格(C.P.Kindleberger)的垄断优
势论及尼克博克(F.T.Knickerbocker)的寡占反应论,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瞄准次经济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不完全竞争市场,通过本土化的研发,达到控制本地技术、主导本地市场,进而改变市场结构和产销供应的目的。
跨国公司是世界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成果的垄断者及技术转让的组织者,而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实际上就担负着这一职能与职责。
当前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主要进行的是提高产品在中国市场适应性的开发,同时也出现与国内科研机构争夺人才的倾向,但总体上看是投资升级活动,有助于从根本上发展和巩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变。
跨国公司研发活动本土化是发达国家实施全球战略的需要,也是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善待跨国公司,把吸引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与中国相对巨大的消费市场等互补性优势结合起来。
鼓励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发展与国内企业的后向联系,提高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在广为接纳的同时要多方引导,包括建立市场预测、预警机制和增强决策的透明度,促使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优势产生明显的技术扩散与溢出效应,使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成为真正意义的具有辐射作用的研发中心。
二、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化倾向愈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在中国经营数年后,通过增资扩股,转变为母公司控股型合资企业甚至独资企业。
近年来新批的外商独资企业也超过中外合资合
作企业。
从全国情况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三种主要进入方式的比重曾出现两次明显的结构性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至1985年,无论是项目数量、合同外资金额还是实际到账外资金额的存量还是流量,合作企业高于合资企业与独资企业:但是从1986年起,合资企业的项目数量、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到账外资金额先后超过合作企业,并且保持整整10年的领先优势;1997年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经历了又一次结构性变化,独资企业在经历10余年的持续增长后,首次在项目数量和合同外资金额方面超越合资企业。
在1997年新批的20976家三资企业中,中外合资企业为9001家,占42.91%;中外合作企业有2373家,占11.13%;外商独资企业有9602家,占45.78%。
1999年,独资企业当年实际到账外资也首次超过合资企业。
此后,独资企业独占鳌头的发展势头一直保持至今。
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方式转向以独资企业为主,其原因在于:(1)中国的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大大降低了外商投资的风险。
近年来,中国政局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地增长,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硬件设施建设逐渐完善;软件方面,利用外资的法规不断完善,政府对外方股权比例限制逐步放宽,2002年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放宽了外商投资的股权比例限制,取消了独资企业与合资企业在税收、汇率等方面的差别政策,对独资企业经营领域的限制也进一步放开。
(2)跨国公司经营战略使然。
由于独资企业是跨国公司完全拥有股权的企业,受其完全
控制。
在母公司一体化的体制下,可以帮助母公司实现其战略目标。
近年来,大量进入中国的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往往拥有从技术、产品、品牌到规模、融资、管理等多种有形和无形的所有权优势,为了实现垄断核心技术和获取高额市场回报的双重目标,并实施全球化的经营战略,通常更加愿意选择以独资方式进行战略性的集中投资。
(3)外商投资的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
大量外商投资企业集中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产业所产生的产业集群效应愈益明显,在横向方面,带动了同行业竞争企业的跟进;在纵向方面,与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也会追随而至。
产业聚集区域显著的人才、资本和管理的集中度是吸引外资的基本动力。
在形成区域产业集群过程中,大多数行业的龙头跨国公司,选择了在企业内部各独资子公司之间建立有效关联机制,以确保自身的经营控制和战略决策能力。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的独资化倾向,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双重:一方面,由于独资企业的增多,促使外国投资者大胆地投入尖端技术及先进生产设备,可以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为跨国公司先进技术产生明显的技术溢出与扩散效益提供基础,也为国内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发展提供示范效应。
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造成国内大量人才流失;国内企业大量市场的丧失,严重冲击民族产业;导致跨国公司技术垄断与控制的进一步加强;也造成国内的先进技术逆向流动,大大弱化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