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六节改扩建与技术改造
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管理程序

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管理程序1 目的和范围在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时,对可能产生的EHS危害进行评价,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不良影响。
本程序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对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的管理。
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程序。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XXXX-CX-14《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管理程序》3 术语和定义3.1 建设项目指一切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
3.2 “三同时”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及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 职责4.1 总经办4.1.1 负责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规划及下达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计划。
4.1.2 负责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的申报以及办理相关手续。
4.1.3 组织对新项目环境影响、职业健康危害进行初步识别。
4.1.4 负责对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评价,更新环境因素清单和危险源清单。
4.1.5 负责申报、办理EHS评价及消防安全评价相关事宜。
4.1.6 负责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基建管理及施工阶段的监督检查工作。
5 工作流程5.1 项目规划5.1.1 总经办在规划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时,应体现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及职业健康安全等理念;在可行性论证或工艺实施方案中,应对环保、安全措施及投资做出论证或规划。
5.1.2 建设项目所有书面材料应备案,以便对项目申报、施工和验收阶段进行全程监控。
5.2 建设项目环境、安全影响评价5.2.1 总经办应将建设项目申报环境影响评价和职业健康安全评价资料及时提交政府主管部门。
5.2.2 总经办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EHS评价手续及消防安全评价等事宜。
技术改进管理办法

天溪煤制油分公司技术改造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技改管理的内容第三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四章管理程序第五章技改项目计划管理第六章技改室工作职责第七章评审奖励和考核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推动技术进步,项目革新,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内部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技术改造管理是指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改造和完善企业生产技术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改扩建、新建工程项目的相关手续的申报、审批、建议、办法、措施;技术改造是指对机器设备、工具、工艺技术等方面所做的改造和革新.第二章技术改造的内容第三条、技术改造管理的内容是:一、提高产品质量、产量、改进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建议;二、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能源、原材料、开展综合利用和修旧利废的管理办法;三、改进生产工艺、检验办法、环境保护和安全技术、计量等办法的管理;四、设备、仪器、装置的改进;五、科技成果的推广,现代化管理方面的创新和应用,引进技术,进口设备的消化吸收和革新.六、遵照建设法规和基本建设程序对扩大再生产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项目的资料收集,行政手续的申报审批,工程资料的归档整理。
第四条、技术管理改进的项目,必须具有可行性、进步性和效益性.可行性是指提出方案、措施的理由、内容、资金和条件在实践中可以实施,或因资金条件等因素暂时不能实施而作为技术革新储备的;只提出问题的现象或仅提出建议、设想的名称,而无解决问题的办法,属一般性意见,不属于技术革新管理范畴。
进步性是指方案、措施相对于原有事物有所改进、完善和提高。
效益性是指项目实施后可以带来的工艺技术效益、设备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第五条、对实施的生产技术革新项目,经考核、评审,根据其产生的效益,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第三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六条、技术管理委员会:主任:总工程师副主任:公司副经理成员:项目技术部、计划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供应销售部、生产技术科、机动科、安环科、保卫科技术管理委员会下设技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项目技术部,办公室主任由项目技术部部长兼任。
投资项目评估6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的财务分析

IRRa=15%,IRRb=20%,IRRc=11%IRRd=10%,IRRe=6%
▪ 绝对效果检验:A、B、C、D均经过了检验,E虽然也经过了检验, 但IRRe=6%,暂不考虑
▪ 按费用旳大小,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绝对效果检验保存下来旳方案
DB
A
C
1000 2023 4000 6000 117 410 639 761
= AEA=8000-8000(A/P,0.15,8) +500(A/F,0.15,8)
= AEB=7800-4800 (A/P,0.15,8) = 比较成果选择B方案
IRR(内部酬劳率)法
例:有两个互斥方案,各经济指标列入 下表:
指标
一次投资 均匀年收益 经济寿命
方案
A
4000万元 639万元 23年
1000(P/F,15%,6)+1000(P/F,15%,12)+ 1000(P/F,15%,18)= (万元)
NPV法 最小公倍数法
2023
2023
0 1 2 ……
9
18
B
16000
16000
3000
NPVB=-16000-16000(P/F,15%,9) -3000 (P/A,15%,18) +2023(P/F,15%,9)+2023(P/F,15%,1 8) = (万元)
年金法
例:某项目有两个设计方案,其基准折现率为 10%,使用年金法比选方案。
两方案旳投资和收支情况 单位:万元
方案 投资额 年收入 年支出 计算期(年)
A
3500 1900 645
4
B
5000 2500 1383
8
AEA =1900-645-3500×(A/P,10%,4)=150.9(万元) AEB =2500-1383-5000×(A/P,10%,8)=179.8(万元) 故,应选B方案。
第六章 矿井开拓延深和技术改造课件

– 开采计划 — 根据矿井地质、技术条件,统筹 安排采区及工作面的开采与接替。
– 开采计划内容:
• 采煤工作面年度接替计划(生产计划); 2020/5/17 • 采煤工作面较长期(5 10年)接替计划;
6.1 矿井采掘关系
• (1)采煤工作面接替计划
– 编制采煤工作面接替计划的方法、步骤、原则及注意的 问题详见P357~P358;
式中,Zd开拓煤量 Zog 已开拓范围内的地质储量; Zg 已开拓范围内的地质损失; Pdd 临时及永久煤柱。
2020/5/17
6.1 矿井采掘关系
– 如:煤层大巷 — 大巷超过上山位置100m才可将该采区 划入已开拓煤量。
– 集中大巷和石门联系时 — 大巷超过上山位置50m,采区 石门掘至上部煤层,该石门采区可列入开拓煤量。
术要求严格,矿井要短期停产。 – 延深两个井筒,组织施工复杂; – 掘进一些辅助巷道,临时工程以后难用; – 提升高度增加,提升能力降低或需更换设备。
2020/5/17
6.2 矿井开拓延深
• 直接延深适用条件:
– 井筒延深不受地质、水文条件的限制; – 断面和提升设备能满足新水平提升要求; – 更换提升设备直接延深合理时。
2020/5/17
6.2 矿井开拓延深
•6.2.4 新旧生产水平过渡时期的技术措施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模板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模板1. 前言为规范企业内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的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进度的协调,特订立本《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模板》。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的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确保各项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投入使用等阶段的协调运行,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企业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
4. 定义•新建工程:指企业内在原有基础上新兴建的工程项目。
•改建工程:指企业内对已建成的工程项目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项目。
•扩建工程:指企业内对已建成的工程项目进行面积或规模的扩大改造项目。
•技术改造工程:指企业内对已建成工程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进行的升级、改良或更换项目。
•“三同时”:指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形象呈现三者在同一时间进行。
5. 管理标准5.1 设计阶段管理标准•项目负责人应在项目启动前订立认真的项目计划,包含设计、施工和形象呈现的实在时间布置。
•设计人员依照项目计划和相关标准进行设计,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工程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设计文件必需符合企业的标准设计规范并经过专业审核后方可进行施工。
5.2 施工阶段管理标准•依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和时间布置,项目施工应在设计文件下达后立刻开始。
•施工单位应依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看法。
•施工单位应严格依照相关规范要求和设计文件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5.3 形象呈现阶段管理标准•形象呈现内容应包含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设计标准和施工进度等。
•形象呈现期间,项目负责人应搭配呈现单位的工作,并供应必需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形象呈现内容应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得夸大宣传和虚假宣传。
《技术经济学》教学课件—第六章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及设备 更新的经济评估

6.1 概述
(二)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的特点 3.改扩建项目产生的收益、费用难以从企业
原有基础产生的费用和收益中分离出来。 4.改扩建项目与技术改造项目的清偿能力不
仅与项目本身的清偿能力有关,还与原企业 的财务状况有关。
6.1 概述
6.1.2 设备更新概述 (一)设备更新的相关概念 从狭义上讲,设备更新仅指新的结构更先
6.2 改扩建项目与技术改造项目经济评级的 总量与增值分析
净
项目前
收
有项目(项目
益
后)
A
B
C
D 无项目
O 图(d) 有无对比法和前后对比法的比较
年份
6.2 改扩建项目与技术改造项目经济评级的 总量与增值分析
6.2.2 增量分析法 (二)增量现金流的计算
5.无项目的净收益为零,有项目的增量净收 益就是项目本身的净收益,如图(e)所示。新 建项目都属于这一类项目。此时用有无对比法 和前后对比法计算的增量收益是一致的。
6.2.1 总量分析法 不进行改扩建或技术改造与进行改扩建或技 术改造实质上是两个互斥方案的比较研究。所 谓总量法就是首先要分别计算各方案的绝对效 果,如NPV指标,得到NPV无和NPV有两个总 量指标,然后根据互斥方案比较的原则进行比 较,从而得到结论。见课本例子。
6.2 改扩建项目与技术改造项目经济评级的 总量与增值分析
6.2 改扩建项目与技术改造项目经济评级的 总量与增值分析
净
有项目(项目后)项目
收
前
益
A
B
C 无项目
O 图(b) 有无对比法和前后对比法的比较
年份
6.2 改扩建项目与技术改造项目经济评级的 总量与增值分析
6.2.2 增量分析法 (二)增量现金流的计算 3.有项目的净收益是递增的,但如果不实施该项 目,项目的收益将会递减。如图(c)所示。见 课本例子。有项目的增量收益为∆ABD,但如果 按前后对比法计算项目的增量收益为∆ABC,则 低估了增量收益∆ACD。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基本概念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是一种经济活动,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利用现有的或新建的建筑物或设施进行改造或扩建,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生产要求,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工程的效益和竞争力。
为了规范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建立了三同时制度,即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开展与协调,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管理制度。
三同时制度是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管理的重要制度,它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同时也对于保证工人安全和节约资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同时制度的意义三同时制度的实施,是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加强安全生产和节约投资的有效途径。
三同时制度的具体意义如下:1.提高工程质量三同时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环节的协调和配合,避免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的偏差,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2.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三同时制度的实施,可以在设计、施工、验收环节同时开展,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从而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3.节约投资三同时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避免重复或不必要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从而节约投资。
4.加强安全管理三同时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环节的配合,避免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工人的安全。
三同时制度的实施三同时制度的实施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制度,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面:1.工程设计工程设计要根据实际需要,编制合理、科学、经济、安全的设计方案,并严格遵照现行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确保设计质量。
2.工程施工工程施工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3.工程验收工程验收要进行充分的检测、检查和测试,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同时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三同时制度的改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三同时制度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科技要求。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同时制度是指在同一工地或项目上同时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的管理制度。
这种制度的目的是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经济效益,避免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浪费,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同时制度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传统的工程建设模式中,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往往是分开进行的,这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和冗余。
而通过同时制度,可以将不同工程的施工资源集中在一个工地或项目上,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浪费,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
其次,同时制度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协调,减少工程建设的成本和时间,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通过市场竞争的机制,可以推动建设单位和施工方在工程建设中更加节约和高效地使用资源,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社会价值。
同时,同时制度也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速度都很快,而传统的工程建设模式往往无法及时满足这种需求和发展。
而通过同时制度,可以在一个工地或项目上同时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及时调整项目的规模和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提高社会的生活水平。
总之,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同时制度是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管理制度。
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协调,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冗余,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通过节约和高效地使用资源,可以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和时间,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通过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可以更好地提高社会的生活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福祉。
因此,建立和完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同时制度,对于推动工程建设的科学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推进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
为了加强施工管理,促进工程质量提高,严格执行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已成为当前建设工程行业的重要任务。
三同时制度概述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是指,在建筑、市政、装备制造、能源等行业中,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在开工前,必须保证设计、审批、施工、验收的同步进行,同时完成。
这个制度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使得工程的建设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实施方法初步方案阶段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的初步方案阶段,应当充分地考虑到工期、投资、技术、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针对性地设计方案,提出候选方案。
前期准备阶段在前期准备阶段,应当着重进行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包括招标、签订技术合同、确定施工队伍等,并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
规划设计阶段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
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各方面人员应当密切协作,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施工周期。
验收阶段在工程建设结束之后,应当及时进行验收,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评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归档工作。
三同时制度的优点1.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增强工程建设的可靠性。
2.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3.促进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投资的有效衔接,以增强工程建设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4.加强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面人员的沟通与协调。
三同时制度的挑战1.需要各方面人员的积极配合,对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沟通协调。
2.需要加强各方面人员的专业技能,保证工程建设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结论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是当前建设工程行业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建、改扩建以及技改项目的区别

新建、改扩建以及技改项目的区别
最近在论坛里发现大伙好多人对具体建设项目的建设性质比较纳闷,其实之前我也是一样的,但我下来后在网上仔细的查找了一下,粗略的概括出新建、改扩建、技改项目项目不一样的地方,以供大家讨论!
1、新建项目是指原来没有而从新开始建设的项目;对原来基础很小,经过扩建后,其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三倍以上的也属于新建项目。
2、扩建项目是指原有企业或事业单位,为了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效益,或增加新的产品生产能力而新建的主要生产车间或其他固定资产。
3、改建项目是指原有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或改进产品方向,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有的企业为了平衡原有的生产能力而增建的一些附属车间,或非生产性固定资产也属于改建性质。
4、技术改造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扩大出口贸易、降低成本、节约能耗、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劳保安全等目的,采用先进的、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现有设施、生产工艺条件进行的改造。
技术改造(更新)管理办法

福建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试行))更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试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更新(经2006年12月14日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改造(更新)工作,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分公司技术改造(更新)项目,控股公司的技术改造(更新)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技术改造的内容和范围第三条技术改造(更新)的内容:技术改造(更新)是指对现有设备和设施(水轮发电机组、变压器、配电设备、水工建筑物、泄洪设备等),以及相应配套的辅助性设备。
利用国内外成熟、适用的先进技术,以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可调性、满足环保要求,增加生产能力而进行的完善、配套和改造。
技术改造(更新)的投资形成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种资本性支出。
第四条技术改造(更新)的范围1、消除影响我司水轮发电机组、变压器、配电设备、水工建筑物、泄洪设备等安全、可靠运行的设备缺陷和公用系统存在的问题。
2、降低水耗、厂用电量等,提高发电设备经济性。
3、提高水轮发电机组效率和出力,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以及大坝补强加固改造。
4、治理环境污染,满足环保要求。
5、改善劳动条件及劳动保护措施。
6、对发电设备和设施进行延长寿命改造。
7、分公司上报的技术改造(更新)项目必须是单项资金达3万元及以上的项目。
8、技术改造资金在3万元以下的项目在分公司(电站)小额技改专项资金中列支。
9、分公司小额技改专项资金定额规定如下:(1)分公司装机容量≥20MW的其定额为8万元;(2)分公司装机容量<20MW,但机组台数≥6台的其定额为8万元;(3)分公司装机容量<20MW,但机组台数≥4台的其定额为6万元;(4)分公司装机容量<20MW,且机组台数<4台的其定额为4万元。
第三章技术改造应遵循的原则第五条技术(更新)改造应遵循的原则1、技术改造(更新)应以保证生产设备安全为根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技术进步为重点,同时考虑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以国家产业政策、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规定为依据,按轻重缓急进行安排。
公司工程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公司工程技术改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工程技术改造工作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工程技术改造工作是指为了提高工程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能源等目的,对工程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的工作。
第三条公司领导班子是公司工程技术改造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全面领导、统一部署和督促检查公司的工程技术改造工作。
第四条公司技术部门是公司工程技术改造工作的具体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公司的工程技术改造工作。
第五条公司各部门和分公司是公司工程技术改造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和开展工程技术改造工作。
第六条公司工程技术改造工作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证项目的安全、质量和环保要求。
第七条公司工程技术改造工作要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第八条公司工程技术改造工作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
第九条公司工程技术改造工作要注重科学管理,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确保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二章工程技术改造管理体制第十条公司设立工程技术改造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公司的工程技术改造工作。
第十一条公司设立技术部门,负责具体组织、管理和执行工程技术改造工作。
第十二条公司设立技术改造项目组,负责具体组织和管理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
第十三条公司设立技术改造监督检查组,负责对工程技术改造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十四条各部门和分公司设立工程技术改造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和开展本部门的工程技术改造工作。
第十五条公司各级部门和分公司必须加强协作,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公司工程技术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三章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管理第十六条公司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前,必须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确定项目的目标、任务、工期和费用等。
第十七条公司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实施中,必须加强项目进度、质量和费用的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工程质量的保证。
道路施工中的扩建与改扩建技术

道路施工中的扩建与改扩建技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流量的增加,道路的扩建和改扩建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如何进行科学规划,采用合理的扩建与改扩建技术,将对道路的建设和维护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道路扩建道路扩建是指在原有道路基础上增加车道或行人道等部分的施工过程。
道路扩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交通拥挤、缓解交通压力、提高车辆通过量等问题,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
在道路扩建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交通流量调查在道路扩建之前,需要对该路段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以便合理设定车道数量和车道宽度,避免车流量较少的路段占用过多的车道宽度,同时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2.保持行车道平整在道路扩建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行车道平整,避免出现高低差,以免对车辆通行造成影响。
如果必须出现高低差,则需要通过设置凸缘或凹槽等措施来保证车辆行驶的平稳。
3.扩建单位规划在道路扩建过程中,需要注意扩建单位的规划。
通常情况下,扩建单位应合理地设定,以避免道路拥挤和车辆不能及时停放的问题。
同时,扩建单位的设定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使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
二、道路改扩建道路改扩建是指在修建新道路或改造现有道路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交通需求和城市规划,采用了改扩建技术,以达到交通畅通和城市美观、环保的目的。
道路改扩建包括拓宽原有道路、更改道路路面的物理形态和提升道路的美观度等方面。
1.拓宽道路要拓宽道路,首先需要对道路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清晰的了解和分析,将拓宽完成后的道路形态与周边建筑和路线相匹配,并尽量避免影响周边道路的通畅。
2.改变路面形态道路改扩建过程中,为提高道路的美观度和舒适度,可以改变道路路面的形态,例如采用人行道的防滑材料,设置中央隔离带等。
同时,在改变路面形态时,应考虑道路的环保要求,尽量选择能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的材料。
3.提升道路美观度为提升道路的美观度,可以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花坛等,让道路变得更具有观赏性。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引言在建筑领域,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的数量不断加添。
而这些工程的同时性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关键。
因此,“三同时”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被采纳于建筑项目的管理中。
那么,“三同时”制度实在是什么?它的实施需要哪些工作?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打开探讨。
一、三同时制度的定义“三同时”制度指的是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在施工、投产和使用三个阶段,达到安全、质量、进度三个同时的管理要求。
也就是说,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必需达到施工、投产和使用三个阶段的同时管理,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
二、三同时制度的紧要意义1.确保项目的安全性在建设项目中,安全性是最为紧要的一个因素。
三同时制度的实施,可以使项目在施工、投产和使用三个阶段中,达到安全的同时要求。
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祸害事故的风险,确保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提高项目的质量项目的质量是客户、业主、用户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三同时制度的实施,可以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它可以帮忙公司在施工过程中时刻关注建设目标的质量标准,并在投产和使用阶段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工程品质进行全面的监管,确保项目的质量达到业主、用户、监管部门和市场的需求。
3.保障项目的进度对于很多建筑项目来说,时间和成本都是特别紧要的因素。
三同时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项目在施工、投产和使用三个阶段内顺当进行,加快监管部门的审核效率,避开不必要的纠纷,以及适时解决产生的问题,保障项目的进度。
三、三同时制度的实在操作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三同时管理(1)施工前在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依据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纳入施工组织设计。
同时,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安全、质量和进度等因素。
并在批准施工组织设计之前,进行审查和审核,以保证工程的施工、供货和材料等能够同时充足要求。
(2)施工中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需要通过规范的施工管理和验收等程序,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卫生许可审核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卫生许可审
核
一、许可依据
略
二、受理范围
全省的建设项目(指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一)职业病危害轻微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二)职业病危害一般、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向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核、竣工验收。
三、申请条件
(一)总投资在2-500亿人民币以内的建设项目;
(二)跨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四、申报材料
申请单位应如实提交以下有关材料,使用A4规格纸张打印(中文使用宋体小4号字,英文使用12号字)。
所有申请资料应一式两份(请在省卫生厅网站下载),申请表应由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签署,复印件应清楚并与原件完全一致,并加盖公章。
(一)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或备案的公函(2份)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备案)申请
书(2份)
(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1份)
(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机构资质证明(影印件(1份)
(五)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批复或备案通知书(复印件)
(1份)(六)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批复(复印件)(1份)
(七)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委托书(复印件)(1份)
(八)委托申报的,应提供委托申报证明
(1份)
五、审核(备案)时效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备案):一个建设
项目一次审核(备案),终生有效
六、许可程序
申请—受理—审查—决定
七、办理时限
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
第六章第六节改扩建与技术改造

200
430 430 440 417.5 417.5 385 385 385 385
年份 销售收入 资产回收 经营成本
表 2:进行改造未来 8 年数据 (万元)
1 650
447.5
2 650
447.5
3 650
447.5
4 650
452.5
5 650
457.5
6 650
457.5
7 650
457.5
430 430 440 417.5 417.5 385 385 385 385
年份 销售收入 资产回收 经营成本
表 2:进行改造未来 8 年数据
12
3
4
650 650 650 650
447.5 447.5 447.5 452.5
(万元)
5
6
650 650
457.5 457.5
7 650
457.5
8
650 250 457.5
12
3
4
5
6
7
8
销售收入 650 650 650 650 650 650 650 650
资产回收 经营成本
250 447.5 447.5 447.5 452.5 457.5 457.5 457.5 457.5
表 4:用有无法计算的增量现金流量 (万元)
年份
01
2
345
6
7
8
销售收入 资产回收
50 50 100 100 150 150 150 150 50
分析:
增量法只能考虑两方案的相对经济性, 没考虑方案本身绝对经济性,只能考虑两 方案的优劣。
什么情况下只需进行增量效果计算?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三同时”制度1、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在编制方案、设计、施工、试车、试生产和竣工验收时都必须有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职业危害的设施,这些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应对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作出说明,同时提出相应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3、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应对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作专门论述,并提出劳动安全卫生措施和资金安排的原则要求。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工作应在初步设计会审前完成,并通过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审批。
4、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严格遵守现行的劳动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依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完善设计,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必须编制《劳动安全卫生篇(章)》。
《劳动安全卫生篇(章)》编写的主要内容如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依据;设计采用的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建设地区安全卫生概况;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设计中采用的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措施效果及评价;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及成员;劳动安全卫生监测;劳动安全卫生投资概算;结论及建议。
应按照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填报《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初步设计审批表》,于初步设计会审前按规定时间报送政府监管部门,并按规定随表附送相应的文件和资料。
5、建设项目的“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依据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初步设计的批复”、“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以及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做好施工图设计。
并在申请《规划许可证》前按规定时间将施工图设计中有关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图纸、资料报送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6、建设项目的“试车试生产阶段”,企业应当遵循《化学工业大、中型装置试车工作规范》的要求,在开展生产准备、试车工作的同时,应完成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寿命不等问题的处理
如果进行改扩建、技改和不进行改扩建、技改两种 情况下的寿命期不等,则不能简单地比较各自的 净现值指标。
一般可以用寿命期短的方案的寿命期作为分析期, 长寿命期的方案在分析期末的资产残值计入现金 流入中。
2. 增量法
总量法不能反映用于改扩建项目的投资可以达到的收益水平, 只能对改扩建项目建与不建的相对优劣进行判断,无法反映当 存在其他投资机会时改扩建项目是否最优。
方案 年份
销售收入 资产回收 支出
1——8 600
495
不改扩建 8
250
改扩建
1——8
8
650
300
520
解: 不改扩建:
(1)
105 105 105 …… 0 1 2 3 ……
改扩建: (2)
130 130 130 ……
0
1 2 3 ……
140
250 105
8
300 130
8
NPV(10%)1 = 105(P/A 10% 8)+ 250(p / F 10% 8) = 676.8
1) 总量法的现金流量; 2)寿命不等问题的处理;
运用总量法时必须将原有资产列入现金流量之中, 将其视为投资。
例:某企业现有固定资产500万元,流动资产200万元,如果进 行改扩建需投资140万元,改扩建当年生效。进行改扩建和不 进行改扩建的收入、支出如表所示,若进行改扩建和不进行改 扩建的寿命期均为8年,基准收益率10%,问企业是否应进行 改扩建?
分析:
增量法只能考虑两方案的相对经济性, 没考虑方案本身绝对经济性,只能考虑两 方案的优劣。
什么情况下只需进行增量效果计算?
增量效果与总量效果的可能性排列
序号
增量效果
总量效果
不改
改
按增量应 作决策
(1)
+
+
+
改
(2)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改
(3)
+
-
-
改
(4)
-
+
+
不改
(5)
-
+
-
不改
(6)
-
-
-
不改
“+”:通过,“-”:未通过 。 “+,+,-”与“-,-,+”不
(2). “有无对比法”
对进行改造与不进行改造两种方案在未来 同一时间点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比较分析, 以它们的效益差额作为增量效益进行比较, 来衡量与判断改造项目的必要性及经济上的 合理性。
例:某工厂现有固定、流动资产800万元,技改前(即现在, 第0年末)和未来8年的有关预测数据如表1所示。如果进行技 改,须投资180万元,其未来8年的有关预测数据如表2所示。 若基准收益率为10%,该厂是否应当进行技术改造?(用前 后法和有无法采用净现值指标进行分析。)
年份 销售收入 资产回收 经营成本
第 五节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的经济分析
一、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经济分析概述
1. 按固定资产投资对建设项目分类:
基本建设项目:
新建项目
扩建项目
改建项目
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
技术改造项目
2.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含义
改建:为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对原有企业的规模 和生产方向(产品的用途、性能、结构)或生产设备与 工艺方法进行技术改造。
扩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并同时做部分产品 方向调整的企业投资行为。
技术改造:企业对原有技术装备和工程设施进行技术改造, 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改进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促 进产品升级换代,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和治理污染,提高社会综合经济效益。
3.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特点
(1)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总是要在不同程度 上利用企业原有资产和资源,力求以增量调动存量, 以较小的新增投入取得较大新增效益。
(2)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目标不同,实施方 法各异,效益和费用表现形式呈多样性,建设方案 具有极大的个性差异。
(3)改扩建和技改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既涉及新增投 资部分,又涉及原有基础部分,使项目费用和效益 的识别和计算比较复杂,从而给项目评价带来新的 问题。
用增量法对改扩建项目产生的增量效果进行评价。
计算项目产生的增量现金流量 → 计算增量效果指标 → 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决策判断
增量法可以采用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指标,称为增量净现值 和增量内部收益率。
不改扩建: (1)
改扩建: (2)
105 105 105 ……
01 700
130
2 3 …… 130 130 ……
二、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财务评价的方法
原则:考察项目建设与不建设两种情况 下费用和收益的差别,这种差别是 项目引起的,也就是其效果所在。
总量效果评价法(总量法)
增量效果评价法(增量法)
1. 总量法
有待决策的两个互斥的方案: 进行改扩建和技术改造方案 不进行改扩建和技术改造方案
计算各个方案的绝对效果,从总量上比较两个互斥的 方案的效果。
0
1 2 3 ……
700 140
250 105
8
300 130
8
改扩建增量现金流量:
25 25 25 ……
0 1 2 3 …… 140
50 25
8
NPV(10%) = - 140 + 25(P /A 10% 8)+ 25(p / F 10% 8) = 16.7
NPV(10%) > 0 是否应进行改扩建 ?
可能
分析结论:一般只需增量效果评价,只有当面临亏损需要 就企业关闭、拍卖还是改扩建与技改作出决策时,才需 要同时作增量效果评价与总量效果评价。
3. 增量现金流的计算
(1). “前后对比法”
对项目改造后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预测, 并与改造前的特定时间(如前一年)的 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项目改造的 必要性和预期的经济效果增量。
0
1 2 3 ……
700
140
250 105
8
300 130
8
NPV(10%)1 = -700+ 105(P/A 10% 8)+ 250(p / F 10% 8)= - 23.2 NPV(10%)2 = - 840 +130(P/A 10% 8)+300(p / F 10% 8)= - 6.5 NPV(10%)2 > NPV(10%)1 < 0
NPV(10%)2 = - 140 +130(P/A 10% 8)+300(p / F 10% 8) = 693.5
NPV(10%)2 > NPV(10%)1 > 0
是否应进行改扩建 ?
不改扩建: ( 1)
改扩建: ( 2)
105 105 105 ……
01 700
130
2 3 …… 130 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