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09bc5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a.png)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尿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检测尿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正确的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以及要点说明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非常关键。
以下是尿培养标本采集的详细操作流程及相关要点说明:1.获取适当的尿样:尿样的采集应尽量在清洁干净的环境下进行。
首先,患者应接受适当的清洁步骤,包括清洁外阴部和尿道口。
推荐女性患者使用清洁的纸巾将阴部外壁从前至后擦拭,而男性患者应提起包皮,将阴茎头部擦拭干净。
然后,将第一次排尿排出,这是因为尿道口可能存在的细菌数量最多。
2.采集中段尿:接下来,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
中段尿是指尿道开口区域的尿液,它可以代表患者体内泌尿道的状况。
在接尿过程中,注意避免容器触碰到外界物体,以防止细菌污染。
3.适量尿样:尿培养所需的尿样量通常在5-10毫升之间。
太少的尿样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而太多的尿样则可能稀释了细菌的浓度,降低培养阳性率。
因此,尽量确保尿样量适当。
4.快速送样:收集完尿样后,尽快将尿样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因为尿样中的细菌会在一段时间后开始滋生,导致结果不准确。
通常建议在采集完尿样后的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或者根据实验室要求进行保存。
5.标记尿样:在送到实验室之前,务必在尿样容器上标记患者的相关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和采样日期。
这有助于实验室对尿样进行正确的鉴定和处理。
6.保护尿液:尿液在送样之前需要保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通常要求储存于2-8摄氏度的冷藏环境中,以防止细菌增殖或其他异常改变。
7.注意卫生:在尿样采集过程中,注意卫生特别重要。
避免尿样污染,源于尿路感染的细菌可能会附着在尿道、生殖器或肛门周围区域,采样时要特别小心。
8.避免使用抗菌剂:在采集尿样之前,避免患者使用任何抗菌剂,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对细菌的培养结果产生干扰,降低阳性率。
9.全面记录:除了标记尿样容器,还需要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例如病史、症状和用药情况等。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116a1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7.png)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致病菌。
正确采集尿培养标本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和可靠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关于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解释。
一、标本采集方法:1.收集首次晨尿标本:清晨最好是第一次尿液,因为此时尿液中的细菌浓度较高。
2.进行外阴清洁:使用肥皂和温水清洗外阴区域,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女性需将阴唇手动分开,确保清洁彻底。
3.收集中段尿标本:开始排尿后稍停一下,然后收集中段尿液,即尿液绝大部分已排出时。
避免采集开头或结束的尿液,因为这些尿液可能含有细菌或其他污染物。
4.使用尿杯收集尿液:选择干净、无菌的尿杯,以容纳20-30毫升的尿液。
尽量避免用其他容器,如塑料袋或纸杯。
5.避免污染:避免将尿液与尿杯外部或任何其他物体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6.确保标本完整:尽量采集足够多的尿液,以便于后续实验室进行必要的培养和检测。
二、注意事项:1.尽量保持尿液无菌:在采集尿液之前,应提前清洁双手,并选择干净的尿杯。
尽可能避免尿液与手部或尿道开放部位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2.避免采集污染:尽量避免将尿液与尿杯外部或其他物体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同时,避免将尿液滴入马桶或便池中,以阻止其他细菌的混入。
3.不要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清洁剂:在清洁外阴区域时,不要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清洁剂,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最好使用温水和肥皂进行外阴清洁。
4.避免尿液污染:女性在清洁外阴后,使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等清洁自下而上,以避免将尿道口处的细菌带入尿液中。
5.尽快送交实验室:尿液标本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通常在2小时内。
如果无法立即送达实验室,应将标本存放在冰箱内冷藏,但不要冷冻。
尿液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实验,能够识别尿液中是否存在致病菌,有助于及早发现尿路感染等疾病。
通过正确和规范的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以及严格遵守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尿培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了解和遵循这些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尿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正确采集方法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正确采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3e1aa2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d.png)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正确采集方法临床检验是医学诊断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标本的正确采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各种临床检验常用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一、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静脉血:选择合适的静脉,用无菌消毒剂消毒皮肤,插入针头,顺利穿透血管后抽取血液。
采血时应注意采样管的填充量、采血顺序和采血管的顺序等。
2.动脉血:选择患者无血栓形成和其他并发症的动脉,同样消毒后,插入一个直径较小的针头,采集血液样本。
3.安静点血:消毒后,选择合适位置,安静静脉点压五秒以上,使用无菌采血毛细管收集点压时采集的静脉血液。
4.撕膜法:适用于幼儿或顽固肿块的患者,先使用消毒剂消毒皮肤,撕去无菌的凝胶填充管顶部的膜,直接将针头插入以采集血液。
二、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早晨第一次排尿:由于此时尿液浓缩,能够准确反映第一次排尿样本的特征。
2.中段尿:首先将外阴清洗干净,随后采用无菌容器收集尿液,避免污染。
3.取尿管尿:适用于无法排尿或无尿点尿的患者,通过尿管引流尿液。
三、粪便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早晨第一次排便:用无菌容器收集早晨第一次排便的粪便标本。
2.新鲜粪便:及时收集新鲜排便的粪便标本,避免长时间暴露。
3.液便标本:用无菌容器收集液体状的粪便标本,避免与尿液等混合。
四、唾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情绪稳定时采集:避免在情绪激动、食后、用药等影响唾液分泌的情况下采集。
2.收集全天的唾液:采集各个时间段的唾液,通过混合后采样使分析结果更准确。
3.吸入早晨第一次唾液:利用无菌吸管吸入早晨第一次唾液。
五、组织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找准位置:确定标本采集的位置,消毒皮肤。
2.高速摇杆法:用缝合针或刮匙迅速刮取病变组织标本,放入无菌容器中。
3.空心针刺吸法:用无菌空心针横向刺穿病灶并迅速射入无菌容器中。
六、其他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腹水标本:用注射器或无菌容器采集腹水标本。
2.胸腔积液标本:用无菌容器采集胸腔积液标本。
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管理制度
![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02c1c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2.png)
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成为了医学检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的管理制度进行论述,旨在提高医学检验的质量与效率。
二、采集标本的要求1. 采集时间: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确定合适的采集时间。
例如,血液检验一般在晨起后采集最佳,而尿液检验则应采集首次排尿后的标本。
2. 采集器具:采集器具应具备一次性使用、无细菌和无毒性的特点,以避免交叉感染和误差产生。
3. 采集部位: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
例如,血液检验常用的采集部位有指尖、前臂等。
三、采集标本的步骤1.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重要性,确保患者理解并配合采集过程。
2. 采集前消毒:采用适当的消毒液进行标本采集部位的消毒,以防止细菌感染。
3. 采集过程: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标本的采集。
例如,血液采集时可以选择适当的针头并从静脉或指尖抽取血液。
4. 采集后处理:采样完成后,及时将标本放置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防止样本污染和变质。
四、标本处理与运输1. 采集后处理:对于不同的检验项目,标本的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血液标本需要离心分离血浆或血清,尿液标本需要进行适当的酸碱调节。
2. 标本保存:标本保存的时间和条件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进行设置。
一般来说,血液标本可以保存在低温冰箱中,而尿液标本则需要保存在阴凉处。
3. 标本运输:标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检验科室,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不良影响标本质量的因素。
五、记录与管理1. 标本信息记录:对每个标本进行准确、全面的信息记录,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标本号码等。
2. 标本储存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标本储存条件的制度,保证标本的长期保存质量与安全性。
3. 质量控制与评价: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定期对采集与处理进行质量评价,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流程。
常见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常见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c8d09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9.png)
常见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一、概述1、尿液检查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
尿液标本的类型和采集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尿液检验的目的、患者情况、检验要求等因素。
2、尿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尿液检查的结果,而尿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又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的好坏。
二、晨尿1、晨尿是指清晨起床后、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第一次排出的尿液。
晨尿在膀胱中的存留时间达6-8小时,其各种成分浓缩,已达到检验或培养所需浓度。
2、可用于肾脏浓缩功能的评价、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测定以及血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及肿瘤细胞等有形成分检查。
三、第二次晨尿采集晨尿后2-4小时内的尿液,要求患者从前一天晚上起采集尿液标本时,只饮水200ml以提高细菌培养和有形成分计数的灵敏度。
四、随机尿随机尿是指患者无须任何准备、不受时间限制、随时排出的尿液标本。
但随机尿易受饮食、运动、药物的影响,可能导致低浓度或病理性临界值浓度的物质和有形成分的漏检。
所以随机尿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状况,但随机尿标本新鲜易得最适合急诊患者的尿液筛检。
五、餐后尿餐后尿是指午餐后2-4时内的尿液,餐后尿有利于病理性尿胆原(最大分泌时间)、尿糖和尿蛋白的检出。
六、3小时尿上午6-9时的尿液3小时尿,多用于检查尿液有形成分,如1小时尿排泄率检测等。
七、12小时尿1、从晚上8时开始到次晨8时终止,12小时内的全部尿液。
2、女性采集标本前要清洗外阴,需要先加40%甲醛1ml防腐处理。
检验当天,除正常饮食外不再饮水,以利于尿液浓缩(因低渗会使部分红细胞和管型溶解)。
3、12时尿用于尿液有形成分的计数。
如:Addis计数、微量白蛋白和球蛋白排泄率测定。
八、24小时尿采集的当天(如早晨8时),病人排空膀胱并弃去尿液,从此时开始计时并采集尿液,将24小时尿液全部采集于容器内。
采集结束的次日(如早晨8时),病人排空膀胱中的尿液,且将尿液采集于同一容器,将全部尿液送检。
在检测前必须充分混匀尿液,再从中取出40ml用于检验,其余尿液可弃去。
尿液标本采集技术规范
![尿液标本采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f1c720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1.png)
尿液标本采集技术规范【名词定义】取患者尿液做细菌培养。
【适应证】当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肾区疼痛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怀疑存在泌尿系感染;或尿常规结果提示泌尿系感染;或留置导尿管患者出现发热时,应考虑送检尿液标本。
无症状的患者不建议常规进行尿培养检测。
【禁忌证】禁止从集尿袋中采集尿液作标本,禁止取长期留置导管的导管尿液作为标本。
【目的】采集尿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测,以诊断泌尿系统感染是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还是尿脓毒血症。
【制度与依据】1.本规范理论部分主要依据: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发表于2018年第28卷第20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的《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送检指南》。
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诊治需要以正确的病原学检测作为指导,而正确的病原学检测其前提是采集和送检合格标本。
因此,必须规范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避免因标本的不合格,产生错误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而误导临床治疗。
2.本规范操作部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12月11日发布,2019年6月1日实施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转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640—2018o本标准是按照GB/T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主要起草人:王辉、刘颖梅、张正、马筱玲、苏建荣、胡云建、宁永忠、王晓娟。
【准备】1.用物准备:医嘱单、尿液标本化验单或标本条形码、带螺帽无菌容器1个、检查手套、IOnIl注射器1个、75%酒精、棉签、利器盒、手消液,检查用物的有效期,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2.环境准备: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适宜操作,关闭门窗(或窗帘),请无关人员回避,保护患者隐私。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4.患者准备:患者处于安静状态,配合操作。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尿液生成和标本采集及处理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尿液生成和标本采集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899a6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6.png)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尿液生成和标本采集及处理1、单选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最适宜标本为()A.首次晨尿B.随机尿C.3h尿D.12h尿E.24h尿正确答案:A2、单选尿标本冷藏保存时间最好不超过几(江南博哥)个小时()A.2B.6C.12D.24E.48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尿标本冷藏保存时间最好不超过6小时,这是因为6小时后细胞有形成分将发生改变,如细胞破损等导致尿液检测结果的误差。
3、单选1h计数法所需尿标本为()A.3小时尿标本B.12小时尿标本C.24小时尿标本D.晨尿标本E.餐后尿标本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1h计数法需收集3小时尿标本进行检测。
4、单选以下有关尿液标本保存的说法正确的是()A.尿液标本采集后必须在1小时内完成检验B.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可在2~8℃冰箱中保存24小时C.防腐剂甲醛可使检测结果产生假阴性D.麝香草酚可使尿蛋白加热乙酸法产生假阴性E.甲苯常用于尿蛋白定量用防腐剂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为防止细菌的繁殖和有形成分的破坏,尿液标本采集后一般在2小时内完成检验,最好在30分钟内完成检验。
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可在2~8℃冰箱中保存6小时。
防腐剂甲醛固定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但过量时可使尿糖检测结果产生假阳性;过量麝香草酚可使尿蛋白加热乙酸法产生假阳性,并干扰胆色素检验;而甲苯能阻止标本与空气的接触,保护化学成分,常用于尿蛋白、尿糖定量用防腐剂。
5、单选24小时尿标本不适于定量测定的物质有()A.糖B.蛋白质C.尿胆原D.电解质E.激素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24小时尿有利于24小时不同时间内尿内排泄浓度不同的物质,如肌酐、蛋白、电解质、儿茶酚胺等的分析。
6、单选1h尿有形成分排泄率试验最适宜的标本为()A.首次晨尿B.随机尿C.餐后尿D.3h尿E.12h尿正确答案:D7、单选用于尿沉淀物的固定和防腐的是()A.麝香草酚B.戊二醛C.冰乙酸D.浓盐酸E.甲苯正确答案:B8、单选培养用尿标本常采用()A.中段尿标本B.导尿标本C.耻骨上膀胱穿刺标本D.晨尿标本E.前段尿标本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尿液常规培养所用尿标本采集需要首先清洗尿道口,并排出前段尿液后,接留中段尿液进行培养,以避免污染。
12小时尿标本名词解释
![12小时尿标本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fdc887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2.png)
12小时尿标本名词解释
12小时尿标本是指收集12小时内的尿液样本,用于临床检验和分析。
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12小时尿标本常常被用来评估患者的尿液成分、肾脏功能、代谢状况以及某些药物的代谢情况等。
以下是采集12小时尿标本的步骤:
1.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用于储存尿液。
2.在开始采集之前,患者需要正常饮食和饮水,不要刻意控制饮食和饮水量。
3.在开始采集尿液之前,患者需要排空膀胱,并弃去最初的尿液,因为这些尿液可能不准确。
4.从此时开始,患者需要保持正常的饮水量和饮食习惯,并在接下来的12小时内随时排尿,每次排尿都要将尿液收集到容器中。
5.在结束采集尿液的最后一步时,患者需要再次排空膀胱,并将最后的尿液收集到容器中。
6.患者应该记录下在12小时内饮水量、排尿次数和每次排尿的量,这些信息可能对医生的诊断有帮助。
7.医生可以根据需要对尿液样本进行处理和分析,例如测量尿液中的成分、细胞数量、蛋白质含量等。
需要注意的是,采集12小时尿标本是一项比较繁琐的任务,需要患者的配合和耐心。
同时,患者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容器清洁,以避免污染尿液样本。
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3ac30a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c.png)
尿液样本收集可能是用于治疗诊断、药物测试和其他目的的常见策略。
以下是尿液样本收集的一些常见策略和保障措施:策略:1. 干净接球法:-通常是用于安排小便样本收集的最常见策略。
-收集尿液的人用提供的清洁湿巾清洁其生殖器区域,然后开始将少量尿液倒入罐中。
-中流时,他们将一包尿液收集到给定的无菌支架中,保证支架不会接触皮肤。
2. 24 小时小便收集:-该策略包括收集24 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
-个人首先净化膀胱并处理该测试。
-然后,他们会收集接下来24 小时内所有后续尿检结果,并将每个结果放入干净、贴有标签的支架中。
-在收集期间将收集到的尿液冷藏或放置在阴凉处至关重要。
3. 定时尿液收集:-该策略包括在指定时间段内的特定时段(例如每小时或每隔几个小时)收集尿检结果。
-每个测试都收集在干净的支架中并标有收集时间。
保障措施:1. 适当的标签:-确保每个尿样容器上都贴有患者姓名、日期、收集时间和任何其他相关数据的适当标签。
2. 无菌程序:-使用无菌支架和装置收集尿液,以避免污染。
-最近接受尿检时教育该人彻底洗手。
3. 预期污染:-教育该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用手或生殖器区域触摸尿液收集支架的内部或支架的边缘。
-对于女士,在刚开始小便一段时间后,将阴唇分开并用清洁湿巾彻底清洁阴唇。
-对于男性,收缩包皮(如果合适的话)并在最近排尿时用清洁湿巾清洁阴茎。
4. 容量和运输:-合理地存储收集到的小便样本,并同意正在执行的测试的特定先决条件。
-如果无法立即进行测试,请冷藏样品,直到它们被运送到研究机构。
5. 保护和高贵:-确保收集尿样的人在收集尿样的过程中拥有隐私,以维护其尊严。
6. 遵循规则:-遵循研究机构或医疗保健办公室给出的标准工作策略和规则来收集尿液样本。
通过采取这些策略和保障措施,医疗保健专家可以保证为示范测试或其他目的而收集的尿液样本的准确性和判断力。
尿液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
![尿液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56f1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f.png)
尿液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
尿液标本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生物标本,用于检测和诊断
多种疾病。
根据需要的检测项目不同,尿液标本可以分为常规尿液、24小时尿液和中段尿等不同种类。
常规尿液是最常见的尿液标本种类,通常用于一般的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沉渣镜检等。
采集常规尿液标本的方法是让患者用
尿杯收集早晨第一次排尿的尿液,然后送到医院或实验室进行检测。
24小时尿液是指连续24小时内收集的尿液标本,用于测定尿
中某些物质的排泄量,如蛋白质、肾小球滤过率等。
采集24小时尿
液标本的方法是在第一次排尿后开始计时,然后连续24小时内将所
有尿液收集起来,最后送检。
中段尿是指患者在排尿的中间部分收集的尿液,用于一些特殊
检测项目,如尿蛋白定量、尿钙测定等。
采集中段尿的方法是让患
者在开始排尿后将中间部分的尿液收集起来,然后送检。
在采集任何种类的尿液标本时,患者应注意保持尿液的清洁,
避免杂质的混入,同时尽量避免污染。
此外,采集尿液标本的容器
应是干净的、无菌的尿杯或尿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尿液实习报告总结
![尿液实习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841e5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4.png)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医学检验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2021年6月至2021年8月在XX医院医学检验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实习期间,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尿液常规检查、尿液生化检查等项目的操作,对尿液检验的基本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 尿液常规检查尿液常规检查是医学检验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项检查。
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尿液常规检查的标本采集、处理、镜检、化学分析等步骤。
(1)标本采集:要求患者晨起排尿后,收集第一段尿液,约10-20ml,置于清洁的尿杯中。
(2)处理:将尿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用于后续检查。
(3)镜检: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
(4)化学分析:测定尿液的酸碱度、比重、蛋白质、葡萄糖、酮体等指标。
2. 尿液生化检查尿液生化检查是对尿液中的各种生化物质进行定量分析,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代谢状况等。
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以下生化指标的检测:(1)尿素氮(BUN):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2)肌酐(Cr):反映肾小球滤过率。
(3)尿酸:反映尿酸代谢情况。
(4)血糖:反映机体糖代谢状况。
(5)蛋白质:反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2. 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尿液检验工作中,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
3. 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尿液检验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岗位的协作。
实习期间,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多项检验任务,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拓宽了知识面实习期间,我了解到尿液检验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以及尿液检验与其他医学检查项目的相互关系,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四、实习不足与改进1. 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操作技能上还存在不足,如离心、镜检等。
尿路感染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二)2024
![尿路感染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bf111d9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a.png)
尿路感染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二)引言概述: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及时准确地进行尿路感染标本采集对于确诊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尿路感染标本采集的具体方法和流程,以帮助临床医生提高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
正文内容:一、尿液标本采集1.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收集早晨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液。
2. 特殊情况处理:对于婴儿和年幼儿童,使用尿袋收集尿液样本;对于不能排尿的患者,使用尿管取样。
3. 尿液采集过程:患者用清水清洗外阴部,用干净的膜盖收集尿液,避免污染,收集约20至30毫升的中段尿液。
4. 标本的处理:准确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住院号等。
采集后的尿液标本应尽快送至微生物实验室。
二、尿液镜检1. 标本准备:将尿液标本充分摇匀,取出适量标本转移到清洁的玻片上。
2. 镜检过程: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沉渣中的细胞、细菌、结晶等物质,并记录相应的数量和形态。
3. 结果解读:根据镜检结果,评估尿液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出现等。
三、细菌培养1. 标本处理:将尿液标本转移到消毒的培养皿中,避免污染。
2. 细菌培养:将培养皿置于恰当的温度和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通常为24至48小时)。
3. 结果观察和鉴定:观察培养皿中是否出现细菌生长,记录菌落的数量和形态特征。
4. 鉴定和药敏试验:通过进一步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确定细菌种类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四、病原体检测1. 快速检测方法:可以使用快速检测试剂盒对尿液标本中的病原体进行快速筛查,如荧光定量PCR、免疫层析试纸等。
2. 分子生物学检测:对于复杂的尿路感染病原体检测,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实时荧光PCR、基因芯片等。
五、结果分析和报告1. 结果解读:综合尿液标本检测结果,分析病原体的种类、数量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2. 报告撰写:将结果编写成标准的实验报告,并及时交给主治医师。
3. 临床应用:根据标本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用药策略,以提高治愈率。
正确留取尿标本操作流程
![正确留取尿标本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267210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d.png)
正确留取尿标本操作流程
正确留取尿标本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操作,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正确留取尿标本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在留取尿标本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器具和材料,包括尿杯、尿液收集器、标签、笔等。
2. 选择合适的时间:最好在早晨第一次排尿后留取尿标本,因为这时的尿液浓度较高,有利于检测。
3. 清洁私处:在留取尿标本之前,要先用清水清洗外阴部,避免将细菌带入尿液中。
4. 收集尿液:将尿杯或尿液收集器放置在私处下方,用手轻轻将外阴部分开,然后开始排尿。
注意不要让手或其他物品接触到尿液,以免污染。
5. 收集适量尿液:一般来说,需要收集约30-50毫升的尿液作为标本,确保尿液量足够进行检测。
6. 标注标本信息:在尿杯或尿液收集器上贴上标签,标注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收集时间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检测和分析。
7. 送检:将尿标本送到医院的检验科室或实验室进行检测,确
保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8. 清洁器具:将使用过的尿杯或尿液收集器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总的来说,正确留取尿标本是一项简单但非常重要的操作,它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只有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才能确保尿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因此,在留取尿标本时,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都正确无误。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230c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1.png)
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尿液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准确采集尿液标本是获得可靠结果的前提。
下文将详细介绍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标本采集前准备在进行尿液标本采集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采集到的尿液标本的质量可靠。
首先,需要准备好采样用具,如尿杯、标本容器等。
这些容器需要事先洗净并用滚水烫煮消毒,以避免任何细菌污染。
其次,采样前应提醒被采样者进行必要的个人卫生,包括洗手和清洁外阴部,以保证采样的干净卫生。
最后,对于女性来说,如果在经期期间采集尿液标本,应特别注意避免将经血污染到尿液中。
采集方法1. 随机尿液标本采集方法:随机尿液标本的采集是最常见的方法。
采集时被采样者不需要遵循任何特定的时间或饮食要求。
首先,被采样者需要进行外部生殖器的清洁,然后打开容器的盖子,用自己收拢的手将尿液收集在尿杯中。
收集约50-100毫升尿液后,即可将尿液倒入标本容器中,注意不要触碰容器的内壁。
将容器盖紧,确保密封,然后配合标签写明采样时间和个人信息。
2. 晨尿标本采集方法:晨尿标本是一种常用的尿液检测方法,因为早晨憋尿时间长,尿液浓度高,含有更多的代谢产物,有助于检测一些疾病的指标。
采集晨尿标本时,被采样者应在早晨醒来后第一次排尿时进行。
首先,需要清洁外部生殖器,然后准备好采样容器。
在排尿开始时,将尿杯放置在尿流的途中,收集约50-100毫升尿液,然后将尿液倒入标本容器中,盖紧容器盖,并做好标记。
3. 24小时尿液标本采集方法:24小时尿液标本的采集主要用于一些特殊检测项目,如定量测定肾功能、骨质疏松等。
采集24小时尿液标本时,需要准备一个标有时间的宽口容器,并将其放在冰箱中。
首先,要清洁外部生殖器,然后记录开始采集时间。
在开始时,将第一次晨尿排入马桶中,不作为标本采集。
从第二次排尿开始,将尿液收集到容器中,包括白天和夜晚的所有尿液。
在每次排尿后,将尿液倒入容器中,同时注意不要将尿液溅到外部容器上或倒入水中。
8.第四章.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ppt
![8.第四章.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9aa8b66c85ec3a86c2c563.png)
尿三杯:是在一次排尿中,人为地把尿液 分成三段排出,分别放于3个容器内,观察记 录各杯尿颜色,混浊度,并进行显微镜检查。 多用于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出血部位和炎症部 位的初步定位。
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留取晨尿第2次的中段 尿10ml,倒入一次性锥形刻度离心管中, 1500r/min水平离心10min,弃上清液留取 0.25ml尿沉渣备用。主要用于泌尿系统出血 部位的判断。
临床上常用的防腐剂有:
(1)40%甲醛(福尔马林):0.5ml/100ml尿, 固定尿管型、细胞等。但甲醛具有还原性,不适 于尿糖等化学成分检查。
(2)甲苯: 0.5ml/100ml尿,用于尿糖、尿蛋 白等化学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查。
(3)麝香草酚: 每100ml尿中加麝香草酚 小于0.1g,可抑制细菌生长及较好地保存尿 中有形成分,可用于尿液显微镜检查、尿浓 缩结核杆菌检查及化学成分分析。
(4)浓盐酸:10ml/L尿,用于尿17酮、 17羟类固醇、儿茶酚胺等定量测定。 (5)其他防腐剂:如氟化钠、硼酸、冰乙 酸等。
尿液标本保存教学视频
应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加用合适的防腐剂 ,例如加40%甲醛适用于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 分的检查;激素检验常以浓盐酸作为24h尿的 防腐剂;麝香草酚供抗酸杆菌浓集检查。
C.耻骨上膀胱穿刺标本 D.
答案:A
四、标本保存和处理
1 .尿液标本保存
尿液一般检查应在收到标本后立即送检 (2h内),以免发生细菌增殖、蛋白变性、 细胞溶解等。尿标本也应避免强光照射, 以免尿胆原等物质因光照分解或氧化而减 少。
冷藏于4℃ 保存尿液标本最简单的方法,一 般可保存6h。但由于磷酸盐与尿酸盐的析出与 沉淀,妨碍对有形成分的观察,因此,不推荐 在2h内可完成检测的尿标本进行冷藏。 防腐 尿液常规筛查尽量不要使用防腐剂, 然而对定时尿标本和在标本采集后2h内无法进 行尿液分析,可加入特定的防腐剂,常用的有 以下几种:
医院尿标本采集知识宣教健康教育
![医院尿标本采集知识宣教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d947c3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0.png)
医院尿标本采集知识宣教健康教育一、尿标本采集的目的尿标本采集是为了对尿液进行检验分析,以评估身体的健康状况。
它能提供许多有关肾脏、泌尿系统、代谢情况和一些疾病的信息。
二、尿标本采集的方法1.洗手:尿液是由尿道排出的,因此采集尿标本前要先洗手,以避免细菌的污染。
2.准备容器:使用无菌容器采集尿标本,一般医院会提供专用的尿杯,应该按照医生或医院提供的要求采集。
3.清洁外阴部:对于女性患者,要先用温水清洁外阴部,把阴唇分开,以减少细菌的污染。
4.采集尿液:让尿液直接流入尿杯中,收集从尿次中段的中间尿液或第一个清晨的尿液。
5.完成收集:将尿杯盖好,写明个人信息(如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等),并将其交给医生或医护人员。
三、注意事项1.采集时间:根据医生或医院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时间采集尿标本,比如早晨第一次排尿或餐后等。
2.妇女采集:女性月经期间不宜采集尿标本,以防止月经血的污染。
3.小便前洗手:采集尿标本前要先洗手,以减少细菌的污染。
4.避免尿液外的污染:尿液标本应该从尿次中段的中间尿液中采集,避免污染尿液。
5.标本留存时间:采集的尿标本应该尽快送到实验室,最好在2小时内,以保持尿液的新鲜性。
四、结果解读尿液检验结果通常有很多项目,常见的包括:尿常规、尿白细胞计数、尿蛋白、尿糖、尿酸等。
根据不同项目的结果,可以分析出身体是否存在一些疾病或异常情况。
五、小结医院尿标本采集知识宣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健康教育内容。
正确的尿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提早发现和治疗一些疾病,以及了解个体健康状况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议医院在健康教育内容中加入尿标本采集知识的宣教内容。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doc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doc](https://img.taocdn.com/s3/m/4b43d79950e2524de5187ea5.png)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标本采集的好坏确定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合格的标本是能得到准确检测的前提。
通过本文学习,你将能回答关于“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的下列问题:1.尿液检查的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2.用于尿液标本采集的容器及离心机有何具体要求?3.尿标本采集有哪些种类、方法和临床应用?4.未经保存的尿液标本可发生哪些变化?导致其变化的机制有哪些?5.尿液标本保存有哪些方法?6.患者状态对尿液分析结果有何影响?7.尿液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尿液分析结果有何影响?8.药物对尿液分析结果有何影响?9.从哪些方面着手可实施尿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第一节尿液标本采集尿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排泄物,尿液成分的变化可以反映泌尿系统及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为了保证尿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坚持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保证尿液标本的完整性。
尿液标本正确、合理、规范化的采集和处理,是尿液分析(urinalysis)前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不合格的尿液标本、其检测结果并不反映患者的实际状态,即使用质量最优的试剂、最好的仪器设备、最具经验的检验人员,也无法弥补标本采集、转运过程中的差错。
因此,必须有书面详细规定尿液标本采集的各个环节的标准文件,并将文件分发给所有相关的工作人员。
一、标本采集一般要求1.患者告知尿液标本采集,首先应告知患者关于尿液标本采集的目的,以及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具体指导尿液标本留取的方法。
尿液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见表4-1。
表4-1尿液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一般要求①患者应处于安静状态,按平常生活饮食②用于细菌培养的尿标本须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以有利于细菌生长③运动、性生活、月经、过度空腹或饮食、饮酒、吸烟及姿势和体位等可影响某些检查的结果④清洁外生殖器、尿道口及周围皮肤,女性患者应特别避免阴道分泌物或经血污染尿液⑤如采用导尿标本或耻骨上穿刺尿标本,一般应由医护人员先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注意事项,然后由医护人员进行采集。
尿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尿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0eed8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f.png)
尿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尿液标本采集是医学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可以通过观察尿液的成分、性质和形态变化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但是正确的尿液标本采集非常关键,只有在标本采集过程中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确保尿液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采集尿液标本的时间应该在早晨起床后的第一次排尿。
这是因为晨尿对尿液检查结果的敏感性较高,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检查信息。
在排尿前,要先进行外部生殖器的清洁,以免尿液被外部杂质污染。
同时,为了保证采样的卫生性,可以在马桶上放置一个干净的坐垫或者用干净的纸杯接尿,避免尿液与污染物接触。
其次,注意尽可能采集中段尿。
中段尿是指在排尿开始后几秒钟到中间的尿液,它可以反映人体的代谢情况和肾脏功能。
为了采集中段尿,可以先让尿液自由流出,然后将尿液接在容器中。
特别要注意,尽量不要让尿液污染容器外部,以避免杂质的混入。
另外,注意保持采样容器的干净和无菌。
采样容器可以使用专业的尿液采集杯或者干净的玻璃瓶,避免使用有残留物或有刺激性物质的容器。
在尿液采集前,要先将容器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在采集时避免将容器触碰到尿液之外的物体表面,以免破坏容器的无菌性。
另外,在采集尿液标本时,一定要备注清楚患者的相关信息,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情描述等。
这样可以避免样本混淆和信息错误,确保尿液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采集到尿液标本后,要及时送往医学检验实验室进行检查,尽量避免标本的保存时间过长。
同时,在运送过程中要注意标本的密封性和稳定性,避免标本泄漏或受损。
在尿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中,以上所述的注意事项应当牢记,以保证采集到的标本质量良好,从而确保尿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患者来说,也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操作,并及时向医生提供尿液检查前的相关病史信息,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内含有大量结合胆红素,振荡后泡沫呈黄色。 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
尿色异常及原因
尿色 浓茶色
红色
红素尿
血尿
血红蛋白 尿 脓尿 乳糜尿
检查特点
临床意义
泡沫黄色
肝细胞性、阻 塞性黄疸
隐血阳性、上清无 出血性疾病、
色
经血污染
隐血阳性、上清红 溶血、肌损伤 色
第二节 尿液标本采集质量 控制
生理状态 生活习惯 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 物理和化学因素 标本采集的质量管理
尿液一般检验
重点内容
1.什么是蛋白尿?形成肾小球和肾小管性蛋 白尿有哪些主要原因和主要特点? 6.试带法尿白细胞检测能否完全代替显微镜 有形成分检查吗?为什么? 11.均一性和非均一性尿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13.尿管型形成有哪些基本条件? 16.尿试带法与尿显微镜检查的关系? 19.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尿显微镜检 查的关系?
第一节 尿液理学检查
一、尿量
定 义:24小时排出体外尿液总量。 标本保存:每100ml尿液中加甲苯2ml防腐。 参 考 值:正常成人尿量1-2L/24h。
临床意义
(1) 少尿:<0.4L/24h或<17 ml/h 无尿:<0.1L/24h或12h无尿液
病因 ①肾前性:血容量减低等肾血流量不足。 ②肾 性: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③肾后性:尿路梗阻等。
临床医学检验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重点内容
3.尿标本采集有哪些种类、方法 和临床应用?
第一节 尿液标本采集
一、标本采集一般要求
安静状态,正常饮食 细菌培养标本须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运动、烟酒、饮食可影响某些结果 清洁外阴,女性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 导尿和穿刺由医护人员采集
二、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
浑浊、丝状悬浮物 泌尿系统感染
乳糜试验阳性
丝虫病、淋巴 管破裂
尿浑浊异常及原因
状态
原因
检查特点
临床意义
云雾状 结晶 脓尿
加酸、碱或加热后 尿结石 消失
黄色、加酸不溶 尿路感染
菌尿
黄色、加酸不溶 尿路感染
絮状 乳状
脓尿、凝块、放置后有沉淀 粘蛋白
乳糜尿
乳糜试验阳性
细菌感染
丝虫病、淋巴 管破裂
三、比重(SG)
2.肾小管性蛋白尿 指肾小管在受到感染、中毒损伤或继
发于肾小球疾病时,因重吸收能力降低或 抑制,而出现的以分子量较小的蛋白(如 B2MG)为主的蛋白尿。
3.混和性蛋白尿 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
兼有两种蛋白尿的特点。
4.溢出性蛋白尿
参考值
成人随机尿为1.003~1.030之间,晨尿>1.020
临床意义
1、比重增高(晨尿>1.020):见于①肾前性少尿 ②糖尿病 ③清蛋白尿
2、低比重尿(<1.015):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 急性肾衰竭、尿崩症等。
四、尿渗量(Osm)
定义:尿液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微粒总数。 受大分子物质影响小,主要决定于电解质和尿素浓度。 参考值:600-1000mOsm/kg H2O/24h,尿/血约3-
标本类型
应用范围
餐后随机尿 晨尿
计时尿 中段尿 导尿(尿道) 导尿(输尿管) 穿刺尿
门诊病人的临时检查。
尿常规检查,化学检验以首次晨尿为好,能反 映肾浓缩功能,也可检测细胞及管型。最好在 半小时内送检。 用于肌酐、尿糖、尿蛋白、尿酸、激素、电解 质等生化定量检查以及记录24h尿量等。 尿细菌培养 常规筛检、微生物培养
病理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因炎症、免疫和代谢等因素导致肾小 球滤过膜损伤,通透性增加及静电屏障减 弱,血浆蛋白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过肾 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
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组分,分为
选择性蛋白尿
以清蛋白为主,IgG/Alb清除率<0.1 常见于肾病综合征
非选择性蛋白尿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严重损伤,以分 子量较大的免疫球蛋白、补体和清蛋 白为主,IgG/Alb清除率>0.5 常见于肾小球疾病
4.7:1
临床意义
1、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尿渗量或尿/血渗量比 低说明浓缩功能不全。
2、鉴别肾性和肾前性少尿 肾小管坏死致少尿时, 尿渗量降低;肾前性少尿时较高。
五、尿气味
正常新鲜尿液为微弱芳香气味,久置后可出 现氨臭味。
新鲜尿液出现氨味多为慢性膀胱炎和慢性尿 潴留
腐臭味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或晚期膀胱癌 苹果样气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有机磷中毒患者尿常带蒜臭味
第二节 尿液化学检查
一、酸碱度(pH)
参考值
正常新鲜尿液多呈弱酸性 晨尿 pH5.5-6.5 随机尿 pH4.5~8.0
临床意义
1、pH降低:见于酸中毒、发热、糖尿病等; 2、pH增高:见于碱中毒、尿路感染、菌尿等。 3、用药指标:酸/碱化尿液,利于某些药物排出。
二、蛋白质
当尿蛋白>150mg/24h或>100mg/L时, 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称为蛋白尿。
(2)多尿:>2.5L/24h 原因 生理性:饮水过多、输液等。 病理性:①内分泌疾病:如尿崩症等。 ②肾 脏 疾 病:肾小管受损。 ③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
二、尿色和透明度
正常尿液为无色或淡黄色 、清晰透明。
病理性尿色改变常见的有:
(1)血尿:
血量> lml/L尿液即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镜检 时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平均>3个称为显微镜下血尿。血 尿多见于肾或泌尿系结石、肿瘤、 外伤、重症肾小球 疾病、肾盂肾炎、膀胱炎、肾结核、多囊肾等。
(2)血红蛋白尿:
血红蛋白尿呈浓茶色或酱油色,尿隐血试验阳性。血红 蛋白尿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蚕豆病、输血 反应等溶血性疾病。
(3)菌尿和脓尿:
菌尿呈云雾状;脓尿呈白色混浊状。不论加热 或加酸,混浊均不消失。脓尿、菌尿见于泌尿 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4)乳糜尿:
因乳糜液逆流进入尿中所致,外观呈不同程度 的乳白色,尿乳糜试验阳性。常见于丝虫病等 淋巴管破裂淋巴液溢入尿液者。
鉴别感染部位
培养、细胞学研究
三、保存
收集的新鲜尿液最好半小时内送检,否 则需经以下处理: ⑴低温(4℃)冷藏。 ⑵ 加 防 腐 剂 : 甲 苯 ( 0.5-1ml/100ml , 用 于 蛋 白 定 量 ) , 盐 酸 ( 10ml/24 小 时 , 用 于肾上腺素,17-O,17-OH检测),醋酸 (醛固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