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点
中国抗日战争知识点
![中国抗日战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cbc41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9.png)
中国抗⽇战争知识点 抗⽇战争是我们必须铭记的事情,那么关于抗⽇战争有什么知识点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战争知识点,希望⼤家喜欢。
中国抗⽇战争知识点⼀.九⼀⼋事变(1931.9.18)--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原因:⽇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趁蒋介⽯围剿红军之机,侵略中国。
时间:1931年9⽉18⽇。
借⼝:⽇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向东北军驻地北⼤营发动进攻,并在第⼆天占领沈阳。
这就是九⼀⼋事变。
蒋介⽯的态度:九⼀⼋事变爆发时,蒋介⽯下令不抵抗。
经过:⽇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柳条湖事件),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营,占领沈阳城。
结果:结果:A、蒋介⽯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
B、东北抗⽇义勇军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开展了抵抗⽇本侵略的⽃争,中国进⼊了局部抗战时期。
影响:全国⼈民反对蒋介⽯的不抵抗政策,中国⼈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中国抗⽇战争知识点⼆、西安事变:(1936.12.12) (1)原因:⽇军进⼀步侵略华北,民族⽭盾上升为主要⽭盾。
(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全国抗⽇民族统⼀战线的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到了感召作⽤(个⼈因素)。
蒋介⽯⼀意孤⾏、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2)经过:1936年12⽉12⽇,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通电全国,要求停⽌内战、联共抗⽇。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称 “双⼗⼆事变” 。
(3)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针。
(⽬的: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争取⼀切⼒量抵抗⽇本的侵略。
) (4) 结果: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协商。
) 蒋介⽯被迫接受停⽌内战、⼀致抗⽇。
(5)和平解决的意义: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B、标志着⼗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民族统⼀战线初步形成。
⼋上第19课全⾯抗战的兴起第20课⾎⾁筑长城第 22课抗⽇战争的胜利 ⼀、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战争爆发的标志 (1)卢沟桥事变(⼜称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7⽇,⽇本借⼝⼀名⼠兵失踪 影响:标志全国性抗⽇战争的开始 (2)抗⽇民族统⼀战线正式形成 原因: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de256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e.png)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从1937年7月七七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等地进行,成为二战期间东方战场最大规模的战争之一、以下将对抗日战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侵华初衷与侵略行动:1.日本对华侵略的初衷:日本帝国主义通过追逐殖民地利益和扩张军事势力,以求出口市场和资源控制,实现霸权地位。
2.侵华行动的起因: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建立伪满洲国;1937年7月,上海发生七七事变,日本正式侵华,将其扩大为全面战争。
二、中国人民的抵抗与反击: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及其地方武装、其他政党、民族解放军和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的团结。
2.中国远东地区的抗日斗争:包括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等,中国军民积极抵抗日本军队的进攻,展现了顽强的抗战精神。
3.中国军队的重要战役:如八年抗战期间的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长春会战、长城抗战等,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正面决战,取得了重要胜利。
4.游击战争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游击队以及敌后根据地的建立极大地分散了日军的力量,对日军形成了长期的消耗战。
三、外援与战争胜利:1.八路军、新四军和美援: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国军队与美援组成的飞虎队和美军驻华顾问团,在战争中为中国军队提供了重要的物资和军事指导,共同推动了战争的胜利。
2.苏联援华:中苏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使得苏联向中国援助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特别是1941年的莫斯科会战使得日军不能再对华作死皮赖脸的进攻,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气氛。
3.盟国合作与国际影响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抗日战争,同时也得到了其他盟国的支持,如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家和国际组织,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获得提升。
四、南京大屠杀:1.南京大屠杀的发生: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发动了一系列的屠杀行动,令无数无辜百姓和战俘遭受了非人道的虐待与屠杀。
【广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单元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知识梳理+
![【广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单元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1e33c2102de2bd9605885c.png)
族抗战;②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成为抗击日本侵
略的中流砥柱;③广大爱国将士英勇作战
综合演练
( 2014 赤峰)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
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不顾国晖舆 论谴责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疯狂扩充军备、制造 “中国威胁论”……为此,中华儿女要牢记历史, 警钟长鸣。下列导致我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事件
是
A. 西安事变 B. 七七事变
( D. 八一三事变
) C
C. 九一八事变
(2015 原创 ) 新华网北京 2014 年8月19日电, 国 家 档 案 局 1 9 日在 其 官 网发 布 了 《 伟 大 胜
利——中国受降档案》第五集:日本宣布无条
件投降。我国抗日战争全面抗战开始于 (B) A. 九一八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B. 七七事变 D. 西安事变
结果的作用。(4分)
原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利于全民族抗日统 一战线的形成;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利益。(2 分,抄原文只得 1分)作用:标志着十年内战基 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考点三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地点:1937年7月7日;
(2014贵港3题已考)卢沟桥
经过 :1937 年 7 月 7 日晚,日军 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 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 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
强烈渴望。歌中的“我”那满含热泪、悲愤交加的音
调,使每个中国人为之动容
【易错易混】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九一八 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七七事变 (或卢沟桥事变)。
考点二
西安事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2014贵港3题已考)
背景: ( 1 )日本进一步侵略 华北,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加深 ; ( 2 )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
8上历史14课知识点
![8上历史14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37cee10964bcf84b9d57b3c.png)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难忘九一八知识点:1、九一八事变根本原因:日本为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而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1、导火线:柳条湖事件3、爆发的时间:1931、9、18 地点:沈阳4、结果:导致东北三省沦陷5、东北三省沦陷的根本原因: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6、东北的抗日队伍有:1)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杨靖宇2)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队组织抗日义勇军:马占山7、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8、东北人民的“苦难十四年”开始的时间、标志事件是什么?1931年9月18 日九一八事变9、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直接原因是: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
10、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1936年12月12日地点:西安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11、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12、历史意义: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3、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1)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2)党中央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事件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5、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主要依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导致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16、江泽民称张学良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练习题:1、如果板报主题定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应选择的历史素材有:1)九一八事变 2)伪满洲国傀儡政权3)七七事变、4)八一三事变、5)南京大屠杀2、20世纪三四十年代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时间最长的城市是:沈阳3、“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压蒋介石,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从这段资料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西安事变的爆发4、“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个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张学良5、“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是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中的一句。
人教版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7639ed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2.png)
人教版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汇总
抗日战争的胜利
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
1941年1月,制造“皖南事变”。
2.全民族抗战:枣宜会战中的张自忠;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学生,工人,妇女,华侨,各少数民族等。
3.中共七大: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
4.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9·3纪念日)
5.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 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6.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或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世界上一切爱好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7.意义: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③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贡献
④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八年级抗日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抗日战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dfaeb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1.png)
八年级抗日战争知识点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也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一次伟大斗争。
作为中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和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八年级抗日战争知识点。
一、抗战爆发背景1931年,日本为了扩张势力,制造了所谓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的沈阳。
接着,日军向华北、华中发动进攻,中国政府采取了“和平抗日”政策,但日本并不听从。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事变中发动进攻,抗战爆发。
二、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抗日战争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战初期,1937年7月至1938年底。
第二阶段为相持阶段,1939年至1941年。
第三阶段为反攻阶段,1942年至1945年,中国军队逐渐打垮了日军。
三、抗战胜利的决定性战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有许多决定性的战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华北决战、华东会战、长沙保卫战、珍宝山战役和彭德怀部的辽沈战役等。
四、中国军队的抗战策略中国军队在抗战期间实行了不同的抗战策略。
初战失利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内战停止,城市抗战,游击战争”的策略。
另外,中国还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来团结各族群众,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中国经历了8年的艰苦卓绝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在于:第一,保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领土完整;第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第三,促进了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总之,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和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爱国和报效祖国。
抗日战争知识点考研题库
![抗日战争知识点考研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b4be8c0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e.png)
抗日战争知识点考研题库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不仅对中国,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抗日战争的知识点,适合用于考研题库的复习和测试。
一、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抗日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时间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
这场战争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之一。
二、主要战役1.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士兵失踪,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
2.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
3.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后,对平民和战俘进行了大规模屠杀。
4. 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5. 长沙会战:1939年至1942年间,中国军队在长沙地区多次与日军进行大规模战斗。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提出并积极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团结了全国各阶层人民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四、国际支持1. 飞虎队:美国志愿者组成的空军部队,支援中国抗战。
2. 苏援:苏联在战争初期为中国提供了军事援助。
3. 盟军支持:随着战争的进展,中国得到了更多国际社会的支援。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抗战精神抗战精神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勇斗争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七、抗战历史的评价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斗争,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结语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一页,它不仅考验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性。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2a573dbd64783e09122b99.png)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中共七大日本无条件投降1931-9-18 1936-12-12 1937-7-7 全面抗日战争 1945-4 1945-8-15【单元知识网络】开始标志: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时间:1931年—1937年中华民族开始标志:七七事变的抵抗全面抗战时间:1937年—1945年中华民族的重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抗日战争提出: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正式建立: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中共七大时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单元小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时间行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体会:1.中国军民在强敌面前,不怕牺牲、顽强抗战的爱国精神;2.认识在困难面前,只有团结一致才是民族唯一的出路,国共团结抗日,形成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中日关系1.中日关系:现在中日两国,以和为主;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未来中日关系应是和平共处,友好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2.中日如何妥善处理两国关系:(1)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战则两伤。
(2)日本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后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3.中日青少年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的态度:(1)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相互尊重和理解(3)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
抗战战役知识点总结大全
![抗战战役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ef4ce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b.png)
抗战战役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1.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2. 乙未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3.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国土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受损害4. 日本侵略者采取了全国嵖民的实施,全面进行对华侵略的实施5. 中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民族运动的发展。
二、抗战战略的制定和实施1. 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2. 军事抗日战争的形成3. 中国军队战略的制定和战术实施4. 中国抗日军事战略中的重要战役5. 抗日战争战略实施中的相关问题三、抗日战役的演变和胜败1. 1937年发生的淞沪会战2. 1938年发生的平型关大捷3. 1938年发生的太原保卫战4. 1938年发生的台儿庄会战5. 1938年发生的武汉保卫战6. 1938年发生的南昌保卫战7. 1939年发生的河南保卫战8. 1939年发生的中原会战9. 1940年发生的胶济线会战10. 1940年发生的长沙会战11. 1940年发生的常德保卫战12. 1940年发生的延安保卫战13. 1940年发生的开宁会战14. 1940年发生的衡阳会战15. 1941年发生的南昌战役16. 1941年发生的同蒲决战17. 1941年发生的海港战役18. 1941年发生的兰新战役19. 1941年发生的华中战役20. 1941年发生的黄松战役21. 1941年发生的包座战役22. 1941年发生的天河镇战役23. 1941年发生的牂牁山战役24. 1941年发生的十万大山战役25. 1941年发生的岭面战役26. 1942年发生的与打27. 1942年发生的秦伯平原战役28. 1942年发生的孟良崮战役29. 1942年发生的独山战役30. 1943年发生的草庙山战役31. 1943年发生的孟良崮战役32. 1943年发生的樟园战役33. 1944年发生的琼崖保卫战34. 1945年发生的时期湾会战35. 1945年发生的新疆解放战役36. 1945年发生的平津战役四、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1. 抗战时期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2. 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3. 抗战时期中国文化的变迁和发展4. 抗战时期中国政治的变迁和发展5. 抗战对世界的影响五、抗战战役的意义和价值1. 抗战战役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2. 抗战战役对中国人民的深刻影响3. 抗战战役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推动4. 抗战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以上是抗日战役知识点的总结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人教版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人教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913b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b.png)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人教版总结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1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时间:1839年6月3日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P32.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P1。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P4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0-1860.10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P6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P8表3.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年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青浦大捷中抗击洋枪队,具有反帝斗争的性质。
P9 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第3课收复新疆背景:P12过程:1876年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兵分三路进入新疆。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民族的抗战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民族的抗战](https://img.taocdn.com/s3/m/afca0309700abb68a882fbbb.png)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民族的抗战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
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符合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利益的。
3、抗日战争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4、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认真抗日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5、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说明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日。
6、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被日本鬼子杀害。
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对中国军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史实确凿,铁证如山。
7、1940年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8、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9、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
10、全民族抗战的表现——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的配合抗日。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一课考点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7、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9、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抗日战 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 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da585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32.png)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是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但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伟大的胜利。
一、抗日战争的背景19 世纪末,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迅速崛起。
然而,日本资源匮乏,市场狭小,为了满足其扩张的野心,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力量薄弱。
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欲望。
二、日本的侵略罪行1、南京大屠杀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占南京后,进行了长达 6 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遇难人数超过 30 万。
2、细菌战和化学战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公然违反国际法,使用细菌武器和化学武器,给中国军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例如,731 部队在东北进行活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用于战场上攻击中国军民。
3、强征劳工和“慰安妇”制度日本侵略者强征大量中国劳工,将他们送往日本或中国的占领区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劳工们遭受着非人的待遇,许多人累死、饿死或被折磨致死。
同时,日军还推行“慰安妇”制度,对众多中国妇女进行性奴役,给她们带来了终身的伤痛。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西安事变1936 年 12 月 12 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国共合作1937 年 9 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国共两党军队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日军,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69903eef61fb7360b4c657c.png)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线索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从局部抗战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直到取得抗战的彻底胜利。
中国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知识要点第15课: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1、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
2、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奉命将东北军撤至关内,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4、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5、1935年夏,日军侵入华北,策划一系列事变,统称“华北事变”。
6、1935年12月9日,在北平党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史称“一二•九运动”。
7、九一八事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8、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避蒋抗日。
9、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
经双方努力,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这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形成。
第16课:全民族的抗战1、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始。
2、1937年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
3、1937年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日军占领上海后,分两路进攻南京。
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
5、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被屠杀的中国军民达30多万人。
6、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7、1940年夏的宜枣战役中,第33集团的张自忠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be231a915f804d2b16c1aa.png)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内部精品(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1.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 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单元概述】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着明显的特点:第一,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它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
这是中国人民为争取生存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突出这场战争的民族性、全民性,第二,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纳入学习主题之中,反映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从局部抗战逐步走向全民族抗战的过程。
【知识结构】【单元知识网络】【典例分析】1.【2007山西省】“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台湾地区【解析】此题选材难得,设问巧妙,考查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旨在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过程有一定的难度。
从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日本和汉奸”,历史事件锁定为“抗日战争”;“苦难十四年”,根据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来计算,很容易推算出1931年这个重要年代,自然联想起九一八事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提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a9a75cb172ded630b1cb67b.png)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目标: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一、结合提纲,熟悉本单元中考知识点:(一)第14课难忘九一八1、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时间、地点、基本过程(了解)、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的态度、结果、影响。
2、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抵抗日军侵略。
等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阅读课本71页《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回答:①密电是在哪一事件发生后所发?②反映了蒋介石的什么政策?①结果如何?4、课本70页歌曲《松花江上.》反映了事件之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凄凉景象。
西安事变:1、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主张。
2、西安事变(时间、发动者、发动目的、基本过程)。
3、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采取的态度是,出发点是,代表中国共产党到西安调停的人物是,最后结局是。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影响?(二)、第15课血染卢沟桥1、卢沟事变的基本过程:年月日,日军在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要求进入搜查,遭拒后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还击,史称“”或“”。
2、七七事变发生后,二十九军副军长、一三二师师长等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
3、七七事变的影响:4、七七事变发生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战线,开始领导,工农红军改编为、。
(三)、第16课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二战最终结束的标志是。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②中共的正确领导③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浴血奋战④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互相配合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日本的沉痛打击二、巩固背诵三、生生互相检查四、当堂检测1、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具有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历史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
![历史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7b1ab423580216fc700afdb0.png)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1、虎门销烟: 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虎门销烟。
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2、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2)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1856—1860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北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3.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爆发。
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牺牲。
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内容:(1)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3)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对中国最为不利)。
3.影响: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组成联军进犯北京,义和团英勇抗击。
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
2、1901年,李鸿章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3.影响: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第1课近代工业的兴起1.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有奕 ,在地方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八上历史第四单元笔记整理
![八上历史第四单元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fa96ddad51f01dc281f1a4.png)
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课抗日救亡一、九一八事变1. 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
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2.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不抵抗政策。
)3. 不抵抗政策造成什么后果?(只有四个多月时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沦陷。
)4. 东北沦陷后,中国人民怎样展开局部抗战?(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等建立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5.小结: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敌,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激发了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的抗日决心。
二、西安事变1 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 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A.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这就使得具有爱国传统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站到一起。
中共的抗日主张对于爱国的张学良和杨虎城起到了感召的作用。
B.直接原因:蒋介石顽固反共、一意孤行,激起爱国学生和官兵的强烈不满。
3 怎样评价西安事变?(这场“兵谏”目的在于逼蒋联共抗日,属于爱国和正义的事件。
)4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A.日本:暗中支持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向西安发动进攻,以便它扩大侵略中国。
B.英美: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英美在华势力,希望和平解决,保住蒋介石的统治地位。
C.国民党内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准备乘乱夺权。
D.国民党内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等人亲自到西安与张、杨谈判。
)5.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以及和平解决所起的历史作用。
(西安事变后应当怎样处置蒋介石?)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
初二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考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ff52693b3567ec102d8aee.png)
初二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考知识点总结《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初二历史上册的内容是一个重要的中考历史知识点,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考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考知识点总结:难忘九一八西安事变⑴原因:①民族危机加深;②国民党政府内部发分化。
⑵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等人。
⑶中共方针:逼蒋抗日,和平解决⑷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九一八事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
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
一、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局部抗战1、背景:(1)国际背景:日本为了转嫁危机,发动对外侵略;英美忙于应付危机,无暇东顾。
(2)国内背景:国共内战,给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2、经过: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挑起九一八事变。
3、结果: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日本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建立了伪满州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相关资料:歌曲《松花江上》、蒋介石的密令)。
4、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中国面临严重危机,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重要关头,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5、教训: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国共两党应尽弃前嫌,联合抗日。
二、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背景:①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民族危机加深;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③蒋介石到西安督战。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4-16课)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1、“九一八”事变
爆发原因: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
时间: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结果: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亡。
意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自发)和抗日游击(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杨靖宇为代表)
3、西安事变
背景:①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
③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④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与红军实行停战。
目的:逼蒋抗日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
并通电全国, 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课本原话: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第15 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击,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3、南京大屠杀
1937年底,日军在南京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据战后远东军事法庭统计六周内共屠杀中国人民30多万人。
南京大屠杀给人类留下了怎样的教训?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南京大屠杀真相,其目的是什么?掩盖其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法西斯沉渣泛起的表现
为遏制日本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做为一名中学生,你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时时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尽力地去维护和平。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1、主要战役
战役名称地位(特点)指挥者党派
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林彪共产党
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李宗仁国民党
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彭德怀共产党
2、中国共产党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3、中国共产党“七大”:(1)时间、地点:1945年延安(2)主要内容:①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抗日战争的胜利
时间、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签字仪式,抗战结束。
1945年10月25日,台湾从日本殖民者手中回到祖国怀抱。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③中国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抗战胜利的原因:①从性质来看,中国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③中共实行全民族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作用。
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中流砥柱。
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战场的抗战对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④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对抗战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⑤世界人民和爱国华侨的援助。
单元小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时间行动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西安事变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