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131010《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建筑学专业4学分64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使学生了解历史,了解中国建筑的发展史、演变史,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史实、设计意匠,对建立新的建筑观和创造性的设计方法提供帮助。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绪论(基本内容)《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概述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中国建筑史的基本脉络。

第一章:城市建设(基本内容)讲述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以汉代至明清的都城建设举例说明各个朝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重点讲述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

第二章:宫殿(重点、难点)概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四个发展阶段:“茅茨土阶”、高台宫室、前殿与宫苑相结合、纵向“三朝”。

举例唐长安大明宫、明清北京宫殿进行详述,以北京故宫为重点讲述。

第三章:坛庙(基本内容)概述三大类坛庙建筑:祭祀自然神;祭祀祖先;先贤祠庙。

举例北京天坛、北京社稷坛、北京太庙、曲阜孔庙进行详述。

以北京天坛为重点详述。

第四章:陵墓(重点)概述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规制发展历程:地下埋葬制与墓室;地上陵台;因山为陵;宝城宝顶。

讲述各个朝代陵园布局,举例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唐乾陵、宋永昭陵、明十三陵、清昌陵。

重点讲述明十三陵。

第五章:佛教建筑(重点)概述中国古代的三大类宗教建筑: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讲述佛教建筑的发展历程:佛教的引进;舍宅为寺;以佛塔为主;以佛殿为主。

举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河北正定隆兴寺、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大同善化寺、西藏布达拉宫、河北承德外八庙。

其中重点讲述蓟县独乐寺和承德外八庙。

第六章:佛塔经幢(基本内容)讲述中国佛塔的起源。

详述中国佛塔的几大类型: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

楼阁式塔举例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江苏苏州报恩寺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南京报恩寺琉璃塔;密檐塔举例河南登封嵩岳寺塔、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山西灵丘觉山寺塔;单层塔举例河南安阳宝山寺双石塔、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喇嘛塔举例北京妙应寺白塔、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

中国建筑史大纲

中国建筑史大纲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istoryofChineseArchitecture学分:4.5学分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64学时实验学时:8学时教学对象:建筑学专业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等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必修课,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建筑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成就,掌握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地域建筑的风格特征。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建筑的能力,为后一步的理论学习和建筑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讲课为主,幻灯、录像等传统教学手段和CAI教学手段为辅,课堂教学注重对基本史实和影响因素的描述和分析,幻灯、录像、多媒体教学强调建筑历史形化特征和相关建筑设计内容。

要求学生预习、复习教材并阅读、归纳其他相关材料,扩大知识面,增加理解能力。

考试以闭卷为主(70%),着重检查对基本线索和事实的掌握情况和认识程度,并考察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史实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

平时作业成绩20%,实验成绩10%。

教学内容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部分(46学时)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4学时)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木构架的特色、单体建筑的构成、建筑群的组成特征等;难点:工官制度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6学时)一、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起源的多元化;难点:理解各地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遗址特征;二、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重点:了解夏商西周春秋建筑特点及技术进步。

三、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至南北朝公元前457〜公元前589年)重点:了解战国至南北朝建筑特色;四、封建社会中期建筑(隋至宋581年〜1279年)重点:了解隋至宋建筑特色;难点:宋代材份制度特点;五、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元、明、清1271年〜1911年)重点:了解元明清建筑特色;难点:区分明代与清代建筑特点;第二章城市建设(4学时)一、概说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发展三、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的比较四、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与地方城市建设的实例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发展,认识代表性实例;难点:理解城市规划与发展机制与设计思想第三章宫殿、坛庙、陵墓(8学时)一、宫殿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阶段2)中国古代宫殿考的型制与实例重点:了解宫殿的代表性实例难点:理解宫殿布局原则与设计思想;二、坛庙1)坛庙建筑的内容2)实例分析重点:了解坛庙的代表性实例难点:理解坛庙的类型及其产生机制与设计思想;三、陵墓1)陵墓的演变与形制组成2)实例分析重点:了解陵墓的代表性实例难点:理解陵墓规划思想与布局设计手法;第四章宗教建筑(6学时)一、宗教及其建筑演变二、寺庙祠观实例分析1)佛教寺院2)道教祠观3)伊斯兰教礼拜寺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基本类型、主要特色、实例特征难点:理解佛教建筑类型逐步中国化的原因与衍变过程;三、佛塔与经幢重点:了解佛塔与经幢的基本类型、主要特色、实例特征;难点:理解塔逐步中国化的衍变过程;第五章住宅与聚落(4学时)一、概说1)住宅型制演变2)住宅构筑类型二、实例重点:分析中国住宅型制演变与住宅构筑类型;难点:理解、掌握各地区不同建筑类型特征及其产生原因;第六章园林与风景建设(4学时)一、概说二、明清皇家苑囿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四、风景建设重点:了解明清皇家苑囿和江南私家园林基本特征,风景建设的基本规律难点:分析、理解中国古代造园思想及基本处理手法;第七章建筑意匠(4学时)一、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二、选址与布局三、审美与建筑设计重点: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处理选址与布局的基本手法;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及其审美与建筑设计;第八章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6学时)专题一、台基、踏道、栏杆、铺地专题二、大木作专题三、墙壁专题四、屋顶专题五、小木作专题六、彩画重点:分析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详部做法特征难点:古代建筑术语的解释与理解;第二篇近代中国建筑(12学时)专题一、近代中国建筑发展概况(4学时)专题二、近代中国城市建设(2学时)专题三、近代中国建筑教育、建筑形式与思潮(2学时)专题四、近代中国建筑优秀个案分析(4学时)重点:近代中国城市建设、建筑教育、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难点:剖析近代中国建筑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渊源所自;优秀个案的理解与分析第三篇:现代中国建筑(1949年至今)(6学时)专题一: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专题二: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专题三:台湾、香港、澳门的建筑发展;实验教学(8学时)1.一座传统建筑的解析基本要求:通过实际参观、观察,分析一座古典建筑的形制特点,撰写分析报告。

中国建筑史 教学大纲

中国建筑史  教学大纲

中国建筑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108Z10课程名称:中国建筑史/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学时/学分:64/4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教材1.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七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教学参考书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一版).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3.王其钧.中国建筑图解词典(第一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4.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第一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5.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第一版).上海:沈福煦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6.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英汉对照)(第一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4;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

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古建鉴赏能力、建筑美感,使未来的建筑师们了解中国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古建的爱护之心。

更重要的是,学习本课程能对学生今后从事建筑设计有所帮助,因为深厚的中国建筑文化是取之不尽的设计灵感来源,是有本民族特色、有文化沉淀的建筑作品的最终依托。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知识:(1)中国建筑的基本特点用材的特点;结构形式的特点;艺术形象的特点;建筑组群布局的特点;城市规划的特点;制度化的倾向。

(2)中国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构造分类,大木作,小木作,彩作,瓦作,石作等具体做法。

(3)原始社会时期天然岩洞,穴居\半穴居,木骨泥墙房屋,干栏式建筑,早期的祭坛和神庙,聚落。

(4)先秦时期夏朝,商代,周朝,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宫殿建筑、陵墓、建筑细部等。

(5)秦、汉时期秦时、汉代城市建设、宫殿、陵墓、阙、园林、长城等。

(6)三国、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建设、宫殿建筑、园林发展、宗教建筑,塔的几种类型,石窟的几种类型,经幢,石刻,雕饰,家具等。

【课程大纲】《中国建筑史》

【课程大纲】《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中国建筑史(英文):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课程编号:14241050课程学分:2.5课程总学时:40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中国建筑史》为学习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丰富知识,鉴古知今。

本课程以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主要内容,本课程以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城市建设、住宅与聚落、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园林与风景建设、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清式建筑做法等主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学习,掌握建筑发生和发展与当时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自然环境等诸因素存在密不分的关系;了解各类型古建筑在不同时期发展演变的特点和技术成就;懂得中国古建筑艺术风格、建筑的形式与结构特征;认识建筑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入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实例,吸取中国古建筑的历史经验,提高学生的建筑修养和建筑设计思维能力,为学习城市规划专业课和增强建筑设计创作能力奠定基础。

2、教学要求本课程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1)》和《建筑设计(2)》等课程为前修课程。

同时又为《中外城市建设史》、《园林史》等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等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安排1~2次绘图作业,以加深对古建筑形象和做法的记忆,1~2课外读书报告,以加强理论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参观,带领学生参观现存的古建筑,通过实物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

重视古建筑测绘实习,通过亲眼观察和亲手测绘成图,进一步增加和巩固对中国古建筑特征和详部的认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教学、教学参观、古建筑测绘实习、考试都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掌握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建筑修养和建筑设计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3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掌握木构架的特色、单体建筑的构成、建筑群的组合、建筑与环境、建筑类型、工官制度。

最新 中国建筑史教学计划教案

最新 中国建筑史教学计划教案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教案(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152039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学分:4总学时:64先修课程:建筑学概论、建筑设计后续课程:建筑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教学,系统讲述中国建筑的历史,加强学生有关中国建筑文化的综合知识,提高建筑历史修养。

课程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通过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实物,深入总结、探讨我国古建筑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及形制的演变,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建筑理论和实践做出科学的评价,为以后的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等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以讲课为主,幻灯、录像等传统教学手段和CAI教学手段为辅,课堂教学注重对基本史实和影响因素的描述和分析,幻灯、录像、多媒体教学强调建筑历史形制特征和相关建筑设计内容。

选用教材: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必读书目: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2、侯幼彬.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第一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选读书目:1、何建中、潘谷西.《营造法式》解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4、中国古代建筑史(多卷集)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5、刘致平.中国建筑的类型与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7、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8、Liang Ssu-Ch'eng. Chinese Architecture: A Pictorial History[M].New York: DOVER PUBN INC,20059、有关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期刊等。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导论中国建筑史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风格特点以及文化背景。

本教学大纲将为教师提供一个指导框架,以便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教授中国建筑史知识。

一、课程目标与要求1. 培养学生对中国建筑史的兴趣和热爱;2. 使学生了解中国建筑史的起源、演变和发展;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评价中国建筑作品;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中国建筑作品的能力;5. 培养学生对建筑与文化、历史、社会等相关领域的综合认识。

二、教材与参考书籍1. 主要教材:- 《中国建筑史导论》-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教程》- 《中国现代建筑史》2. 参考书籍:- 《中国建筑史百讲》-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近现代建筑导论》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与演变- 古代中国建筑的特点与分类- 白帝城、凤凰城等重要建筑的剖析-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演变与皇家建筑规制 - 佛教寺庙建筑的特点与影响2. 第二章: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与演变- 传统民居与园林的特点- 南方和北方建筑风格的差异与发展- 儿女杨柳巷、圆明园等著名建筑的分析 - 传统建筑与中国文化的关系3. 第三章:中国近代与现代建筑的发展- 中国建筑遭受西方文化冲击的时期- 洋楼与西式建筑风格的传入- 20世纪以来中国建筑的转型与创新- 当代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与成就4. 第四章:中国建筑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中国古代与现代建筑风格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建筑与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的建筑比较- 国际交流中的中国建筑师与建筑作品- 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四、教学方法与评估1.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关键事件和重要建筑作品来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大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思辨能力;-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进行课堂展示,丰富学生视听体验。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案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案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教案的稿纸上,笔尖轻轻触碰着纸面,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作为中国建筑史的十年磨砺,让我对这个课题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理解。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古老而辉煌的建筑殿堂。

一、课程概述我们要明确,《中国建筑史》这门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建筑的历史变迁,掌握各个时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课程分为十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一个时期的建筑风貌。

二、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建筑史的发展脉络,把握各个时期的建筑特点。

2.分析建筑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对中国建筑的美学鉴赏能力。

4.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测绘、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上,我会结合实物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建筑的美;课后,组织学生参观实地建筑,进行测绘实践。

2.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分析其设计理念、建筑风格、历史背景等。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建筑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问题。

4.课堂互动:设置问答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氛围。

四、教学内容1.先秦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重点介绍宫殿、宗庙等建筑。

2.秦汉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讲述长城、阿房宫等著名建筑。

3.魏晋南北朝建筑:佛教建筑兴起,介绍寺庙、塔等建筑。

4.隋唐建筑:盛世气象,讲述宫殿、园林、桥梁等建筑。

5.宋辽金建筑:建筑技艺成熟,介绍城市布局、园林景观等。

6.元明清建筑:以皇家建筑为主,讲述故宫、颐和园等。

7.民居建筑:介绍各地民居特色,如福建土楼、安徽徽派建筑等。

8.近现代建筑:讲述外来建筑风格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如洋楼、别墅等。

9.当代建筑:分析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如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

10.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探讨如何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实现建筑创新。

五、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

2.实践成绩:包括测绘实践、设计作业等。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中国建筑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掌握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理念和技术特点,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建筑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建筑设计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中国建筑史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3.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理念和设计原则;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鉴赏能力;5. 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建筑史概述- 中国建筑的历史渊源- 中国建筑的地域特点- 中国建筑史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2. 第二章: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建筑 - 新石器时代的居住空间- 商代建筑的特点与演变- 西周时期的宫廷建筑与城市规划3. 第三章:春秋战国至两汉建筑-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建筑的多样性 - 秦汉时期宫殿和陵墓建筑- 汉代寺庙和宫殿的特点4.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建筑- 魏晋南北朝寺庙和佛塔的发展- 隋唐时期宫殿建筑与园林艺术- 隋唐时期的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5. 第五章:宋代至明清建筑- 宋代宫殿、庙宇和园林的风格特点 - 元代蒙古族建筑的影响与传承- 明代宫廷与民居建筑的艺术表现- 清代建筑的宗教建筑与宫殿建筑6. 第六章:现代与当代建筑- 近代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与转变- 现代中国建筑学派的兴起与发展- 当代中国建筑的创新与变革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系统的教学讲解,向学生介绍中国建筑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

2. 学术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术写作能力。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古代建筑遗址和现代建筑,深入了解建筑文化和技术实践。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研究成果和交流思想,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考核方法1. 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展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中国建筑史教案

中国建筑史教案

中国建筑史教案第一章:中国建筑史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建筑史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掌握中国建筑史的发展脉络理解中国建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2 教学内容中国建筑史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中国建筑史的发展脉络中国建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建筑史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概述发展脉络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建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第二章:中国古代建筑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方式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2.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方式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结构和构造方式图片展示法: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建筑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第三章:中国近现代建筑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背景和特点掌握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作品认识中国近现代建筑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2 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背景和特点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作品中国近现代建筑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背景和特点,主要类型及其代表作品图片展示法:展示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建筑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近现代建筑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第四章:中国当代建筑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掌握中国当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作品认识中国当代建筑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4.2 教学内容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中国当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作品中国当代建筑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主要类型及其代表作品图片展示法:展示中国当代建筑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建筑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当代建筑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第五章:中国建筑史的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建筑史的重要案例及其特点掌握中国建筑史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认识中国建筑史案例在教学和研究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中国建筑史的重要案例及其特点中国建筑史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中国建筑史案例在教学和研究中的重要性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建筑史的重要案例及其特点,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图片展示法:展示中国建筑史案例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案例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建筑史案例在教学和研究中的重要性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第六章:中国建筑的材料与工艺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建筑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其特性掌握中国建筑的主要工艺和技术理解材料与工艺对中国建筑风格和结构的影响6.2 教学内容中国建筑的主要材料(如木材、砖石、瓦等)及其特性中国建筑的主要工艺和技术(如榫卯结构、砖雕、木雕等)材料与工艺对中国建筑风格和结构的影响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建筑的主要材料及其特性,主要工艺和技术图片展示法:展示中国建筑的材料和工艺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实践操作法:安排实地考察或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建筑的工艺和技术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或动手实践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第七章:中国建筑的布局与规划7.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建筑的布局原则和规划理念掌握中国建筑的典型布局形式(如庭院式、轴线式等)理解布局与规划对中国建筑艺术和功能的影响7.2 教学内容中国建筑的布局原则和规划理念中国建筑的典型布局形式及其特点布局与规划对中国建筑艺术和功能的影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建筑的布局原则和规划理念,典型布局形式及其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中国建筑案例,让学生理解布局与规划的实际应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布局与规划对中国建筑艺术和功能的影响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分析具体建筑案例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第八章:中国建筑的装饰与细部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建筑装饰的种类和特点掌握中国建筑细部装饰的设计和施工方法理解装饰与细部对提升建筑美感和文化价值的作用8.2 教学内容中国建筑装饰的种类(如彩画、雕刻、金砖等)及其特点中国建筑细部装饰的设计和施工方法装饰与细部对提升建筑美感和文化价值的作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建筑装饰的种类及其特点,细部装饰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图片展示法:展示中国建筑的装饰和细部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实践操作法:安排实地考察或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建筑的装饰和细部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或动手实践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第九章:中国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9.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掌握中国建筑的生态设计理念和技巧理解中国建筑如何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生9.2 教学内容中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建筑的生态设计理念和技巧中国建筑如何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生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设计理念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中国建筑案例,让学生理解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分析具体建筑案例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第十章:中国建筑的传承与创新10.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建筑在历史传承中的演变掌握中国建筑在当代创新中的发展趋势认识中国建筑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保持活力10.2 教学内容中国建筑在历史传承中的演变中国建筑在当代创新中的发展趋势中国建筑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保持活力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建筑在历史传承中的演变,当代创新中的发展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中国建筑案例,让学生理解传承与创新的应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中国建筑史概述1. 中国建筑史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课程地位: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历史观和价值观能够熟练掌握中国建筑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发展脉络,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城市及建筑的形制、构造方式、等级制度和精神寄托。

2.教学目标:通过理论教学及自我学习等环节,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尤其对中国传统建筑加深了解,掌握其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及原因,掌握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建筑及城市发展的特征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内涵,为学生未来的设计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传承创新精神。

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定制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下:初级培养目标:•捋顺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发展的时间前后关系和重要的时间节点;•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想;•掌握中国古代重要时期的建筑特征及产生发展的过程;•掌握具有重要意义的典型城市、建筑群体及建筑的特点及成就,如唐长安城、宋东京城、明清北京城、北京四合院、北京紫禁城、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和南禅寺大殿、北京天坛等;•了解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内部组成和做法。

中级培养目标:•准确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发展轨迹;•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想;•掌握各个时期城市及建筑的特征并能够列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说明;•掌握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内部组成;•能够运用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和建筑符号等,并能够徒手绘出典型例子的总平面、平面、立面、剖面及构件大样图。

最终培养目标:•准确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发展轨迹并能够阐明其发展背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想;•掌握各个时期城市及建筑的特征并能够列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说明;•能够通过总结特征活灵活用,准确区分建筑的历史分区并阐述该时期相关背景资料;•能够熟练徒手绘制历史建筑的相关示意图,并掌握其中内在的比例关系;•能够熟练拆解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掌握各部分的构造做法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能够初步尝试对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创新,并运用于实践设计之中。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of China课程编号:201303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学时:32学分:2适应对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使用教材及参考书:教材《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参考书《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 课程性质“中国建筑史”是讲述中国建筑历史发展演变与重要建筑实物及历史上的建筑活动的专业理论课:叙述中国建筑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概括古代建筑的一般形式特征、设计手法和风格特点;从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对古代建筑活动与现象进行分析。

2. 课程目的和任务旨在使学生们掌握中国建筑史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史实,理解社会、技术、文化、经济、自然诸因素对建筑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初步掌握分析与观察建筑现象的方法,培养建筑师的专业素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包括中国古代建筑史和近现代建筑史两个部分,以古代史部分为教学重点。

绪论第一章中国建筑的早期发展(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春秋战国)1.住房与聚落2.早期都城与宫室3.原始祭祀遗迹与早期祭祀建筑重点:原始居住形式,原始聚落环境选择的原则,早期城市的发展,早期的建筑技术(建筑方式,建筑材料)。

难点:城市的起源与演进,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第二章中国建筑的发展期[秦、汉~南北朝]1.时代状况2.都城宫室与宗庙3.住宅4.陵墓5.时代特征与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成就重点:城市与宫室的特点,宗教建筑与园林的产生与初期发展,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建筑的时代特征。

难点:木构建筑体系的形成,建筑技术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文件第三章中国建筑的成熟期(隋、唐~清)1.时代状况2.城市3.宫室与宗庙4.陵墓5.宗教建筑6.住宅7.园林8.时代特征与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成就重点:城市与宫室的特点,宗教建筑与园林的发展,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建筑的时代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20141005课程英文名称: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课程总学时:48 理论:42 实践:6适用专业:建筑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10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课程地位: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历史观和价值观能够熟练掌握中国建筑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发展脉络,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城市及建筑的形制、构造方式、等级制度和精神寄托。

2.教学目标:通过理论教学及自我学习等环节,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尤其对中国传统建筑加深了解,掌握其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及原因,掌握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建筑及城市发展的特征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内涵,为学生未来的设计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传承创新精神。

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定制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下:初级培养目标:•捋顺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发展的时间前后关系和重要的时间节点;•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想;•掌握中国古代重要时期的建筑特征及产生发展的过程;•掌握具有重要意义的典型城市、建筑群体及建筑的特点及成就,如唐长安城、宋东京城、明清北京城、北京四合院、北京紫禁城、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和南禅寺大殿、北京天坛等;•了解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内部组成和做法。

中级培养目标:•准确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发展轨迹;•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想;•掌握各个时期城市及建筑的特征并能够列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说明;•掌握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内部组成;•能够运用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和建筑符号等,并能够徒手绘出典型例子的总平面、平面、立面、剖面及构件大样图。

最终培养目标:•准确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发展轨迹并能够阐明其发展背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想;•掌握各个时期城市及建筑的特征并能够列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说明;•能够通过总结特征活灵活用,准确区分建筑的历史分区并阐述该时期相关背景资料;•能够熟练徒手绘制历史建筑的相关示意图,并掌握其中内在的比例关系;•能够熟练拆解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掌握各部分的构造做法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能够初步尝试对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创新,并运用于实践设计之中。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中国建筑史》课程为建筑学专业大三上学期主修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开设要求学生在之前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中国历史背景与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原理等知识。

(三)实施说明1.教学条件(1) 教材采用“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中国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主编。

(2) 实践性教学利用系资料室、校图书馆、网络资源。

2.教学手段(1) 以理论讲授为主,通过图片,影音资料进行信息传递;(2)督促学生课下自我学习;(3)通过动手实践,加深知识理解3.教学方法(1)课堂采用“引导——举例——总结”的方式展开知识点讲授;(2)课下采用自学预习的方式学习,课上随机提问;(3)通过模型制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前应先修《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等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古建筑模型制作,具体制作对象按课程安排待定。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

2.考核目标(1) 通过考试,巩固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

(2) 通过模型制作,加深对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特征的理解。

3.成绩构成课程成绩=期末考试成绩(50%)+考勤及随堂表现(20%)+实验作业(30%)注:考勤及随堂表现包括:出勤,随堂提问,阶段测试,抽查笔记等。

(七)参考书目1.《中国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82.《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李婉贞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01二、中文摘要(标题黑体4号)(字数在120-150字之间)《中国建筑史》是讲述中国建筑历史发展演变与重要建筑实物及历史上的建筑活动的专业理论课:叙述中国建筑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概括古代建筑的一般形式特征、设计手法和风格特点;从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对古代建筑活动与现象进行分析。

(标题黑体4号)(标题黑体4号)(一)第一讲: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2.木构架的特色3.单体建筑的构成4.建筑群的组合5.建筑与环境6.建筑类型7.工官制度(二)第二讲: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及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1.我国古代建筑发展分期2.原始社会建筑重点:原始居住形式,原始聚落环境选择的原则。

难点:城市的起源与演进,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三)第三讲:中国奴隶社会建筑1.夏代建筑的发展2.商代建筑的发展3.周代建筑的发展重点:早期城市的发展,早期的建筑技术(建筑方式,建筑材料)。

难点:城市的起源与演进,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四)第四讲: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秦汉朝1.战国时期社会发展2.战国时期城市发展建设3.秦朝时期社会发展4.秦咸阳城建设5.汉朝社会发展6.汉代木构建筑7.汉代砖构建筑8.汉代石构建筑9.汉长安城的建设重点:城市与宫室的特点,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建筑的时代特征。

难点:木构建筑体系的形成,建筑技术所取得的成就。

(五)第五讲: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建筑---三国魏晋南北朝1.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发展2.曹魏邺城及北魏洛阳城的城市特点3.佛教建筑的发展4.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发展5.石刻及家具重点:宗教建筑与园林的产生与初期发展,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建筑的时代特征。

难点:木构建筑体系的形成,建筑技术所取得的成就。

(六)第六讲: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建筑---隋唐1.隋唐时期社会的发展2.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3.隋唐都城建设4.隋唐宫殿建筑发展5.唐代陵墓建筑——因山为陵6.唐代宗教建筑重点:城市与宫室的特点,宗教建筑的发展,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唐代建筑的时代特征。

难点:隋唐长安城的规划与建设,在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意义与地位。

(七)第七讲: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建筑---五代,宋,辽,金1.五代,宋,辽,金时期社会的发展2.五代时期宗教建筑的发展——佛塔3.宋代建筑的基本特征4.宋代城市的发展——东京城的总体布局及特点5.宋代建筑的发展6.宋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营造法式》7.辽金时期建筑的发展及特点重点:宗教建筑与园林的发展,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宋辽金建筑的时代特征。

难点:现存宋辽建筑特征以及《营造法式》关于木构建筑的做法。

(八)第八讲: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元1.元代社会的发展2.元大都的建设3.元代木构建筑特点4.元代宗教建筑的发展,尤其是喇嘛教的兴盛重点:宗教建筑的发展,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元代建筑的时代特征。

难点:元大都的规划建设。

(九)第九讲: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建筑---明清1.明清两朝社会的发展2.明代建筑的基本特征3.清代建筑的基本特征4.明清时期城市建设5.明清时期宫殿建筑发展6.明清时期坛庙建筑发展7.明清时期陵墓建筑发展8.明清时期宗教建筑发展9.明清时期园林建筑发展10.清《工程做法则例》介绍重点:宗教建筑与园林的发展,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明清建筑的时代特征。

难点:明清北京城和天坛的规划特点,明清陵墓特征以及清代木构建筑构造做法。

(十)第十讲:中国古代城市建设1.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基本概况2.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3.地方城市建设概况重点:中国古代都城发展脉络及演变特点。

难点:掌握汉长安、隋唐长安、宋汴梁、金中都、元大都以及明清北京城的规划特征。

(十一)第十一讲:中国古代住宅与聚落1.中国古代住宅建筑的演变过程2.中国古代住宅建筑类型3.中国古代住宅建筑实例重点:中国民居类型和各自特点。

难点:北京四合院的设计特点、组成要素、艺术特点及人文内涵。

(十二)第十二讲:中国古代宫殿,坛庙,陵墓1.中国古代宫殿发展2.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实例3.中国古代坛庙建筑发展过程及分类4.中国古代坛庙建筑实例5.中国古代陵墓建筑发展过程及分类6.中国古代陵墓建筑实例重点:中国古代陵墓的产生、演变与成就。

难点:明清陵墓特征、设计特点、组成要素、艺术特点及人文内涵。

(十三)第十三讲:中国古代宗教建筑1.中国古代佛教的传入与发展2.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典型实例3.中国古代佛塔的类型4.中国古代佛教的经幢与石窟5.中国古代道教建筑重点: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意义和地位。

难点:佛寺、佛塔在不同朝代的演变发展,五台山佛光寺、太原晋祠、蓟县独乐寺、应县木塔、大小雁塔等。

(十四)第十四讲: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做法1.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之石作2.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之大木作3.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之小木作4.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之瓦作5.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之彩画作重点:宋与清关于木构建筑做法的延续与区别。

难点:台基、结构形式、屋架结构、内外檐装修、彩画等要素的具体做法与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