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杂草种类

合集下载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播娘蒿十字花科。

株高30~70厘米。

茎多分枝。

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

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

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等省区。

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瓶草竹科。

株高25~60厘米。

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

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5~8厘米,宽5~10毫米。

萼筒圆锥形,长2~3厘米,结果时基部膨大,花瓣5片,倒卵形,粉红色。

蒴果,卵形,6齿裂,有光泽,萼宿存。

种子多数,螺卷状,有成行的疣状突起。

一、二年年生草本。

黄淮海地区、、、有分布。

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

株高10~50厘米。

茎有分枝。

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

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

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

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家公紫草科。

株高20~35厘米,全体被糙伏毛,有分枝。

叶无柄,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1.5~4厘米,宽3~7毫米,叶两面被短糙伏毛。

花在上部叶腋单生;花萼5裂,花冠白色,5裂;小坚果4个,卵形,长约3毫米,淡褐色,无柄,有瘤状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等省区。

重度危害部分麦田。

藜藜科。

株高60~120厘米。

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

叶有长柄,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

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被片5片,宽卵形,雄蕊5个;柱头2个。

胞果,完全包于花被,或顶端稍露。

种子横生,双凸状,黑色具光泽。

一年生草本。

除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重度危害麦田。

酸膜叶蓼蓼科。

株高30~120cm。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片认识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片认识
冬小麦播后苗前可以使用异丙隆进行土壤处理。在节节麦 分蘖前还可以使用甲基二磺隆(世玛)进行茎叶处理。

多花黑麦草----禾本科----黑麦草属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多花黑麦草的生物学特性: 一年生或短寿多年生禾本科草。9月播种,第二年3月即可 收割第一茬,盛夏前可刈割 2-3次,4月下旬到5月初抽穗 开花,6月上旬种子成熟,地上部结实后植株死亡。 识别要点:

繁缕(牛繁缕)---石竹科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繁缕又称鹅儿肠 生物学特性:一至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 匍匐茎繁殖;在黄河以南区域多于冬前出苗,以北区域 多于春季出苗;花果期5~6月,繁殖力较强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识别要点:茎带紫色,自基部分枝,上部斜立,下部伏 地生根;叶对生,卵形或宽卵形;聚伞花序,顶生,白 色
看麦娘-----禾本科-----看麦娘属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看麦娘的生物学特性: 种子繁殖; 8 月中、下旬开始出苗, 10 月底达到
出苗高峰;幼苗或种子越冬, 3~5 叶时开始分蘖, 生长习性同麦类相似,多生长在稻区中性至微酸 性的黏土,壤土的低湿麦田。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识别要点:簇生或单生,幼苗细弱;全体光滑无
泽漆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泽漆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种子繁殖,幼 苗或种子越冬;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发芽,早春出苗少; 4月下旬开花,5月中下旬果实渐成熟 识别要点:株高10~30厘米,茎自基部分枝,茎丛生;叶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互生,倒卵形或匙形,无柄或因突然狭窄而具短柄;总 花序多歧聚伞状,具伞梗五、顶生 ,有别名称泽漆为五 朵云

小麦田常见杂草(图解和各生长特点)

小麦田常见杂草(图解和各生长特点)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二、小麦田阔叶杂草种类
(1):播娘蒿 俗名:黄蒿、咪咪蒿、蒿子 等。 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高30-100厘米,上部多分枝。叶互生,下部 叶有叶柄,上部无叶柄,2-3羽状全裂。总状 花序顶生,花多数,花瓣4片,淡黄色,长角 果。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2)传播途径 。 根据调查,分析其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长距离传播。节节麦是小麦的远祖之一,也是 小麦育种的主要材料,随麦种传播的可能性很 大。从重发生区的分布来看,节节麦和雀麦均 有明显的地域间隔,因此,种子传播应是主要 途径。再者是牲畜及畜产品运输传播。 短距离传播。一是农民间相互换种传播;二 是收割机等机械传播, 2009年调查进一步确 认联合收割机携带节节麦;三是未腐熟的麦秸 、麦稃等农家肥传播。
Company
Logo
2、禾本科杂草发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1)原因分析: 1、 气候因素: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为雀麦 、节节麦等原来发生于黄河以南的杂草提供了 适宜的气候条件,南草北移现象明显。 2、生物学特性: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 与小麦的生长习性相近,但成熟期较早,在小 麦收获之前大部分杂草种子已成熟脱落,成为 翌年为害的来源。 3、耕作制度:免耕栽培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 后,多年未进行深耕深翻,为适宜 由于麦种多为农民私下互相调换。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6):早熟禾 第一片真叶长1.5-2.2cm, 宽0.6mm,先端锐尖,,有3条直平行脉, 有三角状叶舌,无叶耳,叶片与叶鞘均无毛。

小麦田的主要杂草有哪些?

小麦田的主要杂草有哪些?

小麦田的主要杂草有哪些?
小麦田常见的杂草有哪些?小麦田杂草用什么除草剂好?小麦田杂草,用什么除草剂?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常见的麦田禾本科杂草有野燕麦、看麦娘、稗草、狗尾草、硬草、马唐、牛筋草等。

常用麦田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有骠马、禾草灵、新燕灵、燕麦畏、杀草丹、禾大壮、燕麦敌、青燕灵、野燕枯等。

常见的麦田阔叶杂草有马齿苋、猪殃殃、小蓟(刺儿菜)、荠菜、米瓦罐、苣荬菜、草(拉拉秧)、苍耳、播娘蒿、酸模、叶寥、田旋花、反枝览、凹头苋、打碗花、苦苣菜等,用于麦田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有2,4滴丁酯、二甲四氯、苯达松、苯磺隆、麦草畏、甲磺隆、绿磺隆、氯氟吡氧二酸、西草净、溴苯腈、碘苯腈等。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介绍小麦田常见的杂草及防治除草剂,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洛麦28小麦品种好不好?小麦遇冻害怎么办?隆平麦518小麦品种好不好?中原98-68小麦品种好不好?中麦875小麦品种好不好?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郑麦583小麦品种好不好?如何选小麦品种?京生麦1号小麦品种好不好?扬麦19小麦品种好不好?收藏分享邀请上一篇:小麦发生冻害了怎么办?小麦田常见的杂草有哪些?小麦田杂草用什么除草剂好?小麦田杂草,用什么除草剂?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常见的麦田禾本科杂草有野燕麦、看麦娘、稗草、狗尾草、硬草、马唐、牛筋草等 ...下一篇:麦田使用除草剂要注意什么?小麦田常见的杂草有哪些?小麦田杂草用什么除草剂好?小麦。

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麦田(大麦、小麦)杂草在田间萌芽出土的高峰期一般以冬前为多,如野燕麦、猪殃殃、看麦娘、棒头草、婆婆纳、野豌豆、播娘蒿、野油菜、繁缕等主要杂草,萌芽出土的高峰在播种后10—11月间,而猪殃殃、野油菜、播娘蒿等在第二年的3月间还能二次出现小高峰。

麦田杂草幼苗的发生早晚,因杂草种类、气候因素、播种时间和栽培管理等条件有所差异,其中特别与麦种播期的早晚关系最大。

10月上旬播种的小麦,野燕麦、看麦娘、麦象公等萌芽出土的高峰期一般在播种后10—15天。

10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大麦的杂草出土高峰期在播种后的15—20天,播娘蒿、野豌豆、大巢菜一般在小麦播后10天左右进入出苗高峰。

猪殃殃一般在小麦播种后20—30天才能达到出苗高峰。

因此,了解杂草幼苗发生高峰期是适时采取化学除草的依据。

麦田化学除草的施药时期,选择在杂草发生高峰期,冬小麦、大麦分蘖至拔节初期用药。

进入幼穗分花后施药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小穗不孕而减产。

麦田化学除草剂的选择因杂草种类不同,尤其大麦与小麦田的除草剂区别很大,不可互用。

小麦:①以看麦娘、野燕麦、稗草、棒头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小麦田可选用6.9%精恶唑禾草灵(骠马)或8%快草酯乳油在杂草2—3叶期进行喷雾。

②以猪殃殃、婆婆纳、繁缕、野油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小麦田可选用20%使它隆乳油或75%苯磺隆,在小麦3—4叶期或杂草二轮叶前进行喷雾。

③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小麦田,在小麦2—3叶期或单子叶杂草2—3叶期,双子叶杂草二轮叶前后,用7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或6.9%骠马加苯磺隆进行现混现用。

大麦:①在播后苗前或杂草二叶一心期用7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喷雾可有效防除大麦田内看麦娘、野燕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同时还可以防除繁缕、碎米等部分阔叶杂草。

②对以棒头草、硬草、看麦娘、野燕麦、菵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大麦田可选用6.9%大骠马在大麦3叶期至拔节前、杂草2—6期进行喷雾。

如何防治大麦田杂草

如何防治大麦田杂草

如何防治大麦田杂草大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许多地区都有种植。

然而,大麦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杂草的干扰,这些杂草会影响大麦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大麦的死亡。

因此,防治大麦田杂草是大麦种植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了解大麦田杂草在防治大麦田杂草之前,需要先了解大麦田杂草的种类和特征。

常见的大麦田杂草有:•苦草:苦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分枝,群生于田野的沟壑、路旁、草丛中。

它的叶片披针形或狭长形,顶端尖,边缘有锯齿,叶面较粗糙,有硬毛。

苦草的花序较小,通常长成条状或球形。

•广阔谷草:广阔谷草是一种草本植物,高度可达1.5米。

它的叶片呈长条形,具根生或匍匐茎,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广阔谷草的花序长成穗状,花小、黄绿色,开花期在5月至6月间。

•矢车菊:矢车菊是一种大型草本植物,其叶片深裂而羽状。

它的花序呈蓝紫或白色,花茎高度可达1.5米。

矢车菊对光照和栖息地要求不高,对它的杂草控制需要额外的注意。

•川黄耆:川黄耆是一种常见的二年生草本植物,花期在6月至7月间。

它的茎呈匍匐状或直立,高度可达1米。

川黄耆的花序长成穗状,花冠为紫色或淡紫色。

川黄耆多生长于路旁、田野和河岸等处。

防治大麦田杂草的方法了解大麦田杂草种类后,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防治大麦田杂草的方法。

1. 农业机械除草农业机械除草是一种常见的防治大麦田杂草的方法。

使用农业机械进行除草,可以高效地清除大麦田杂草。

比如使用喷雾器、拖拉机、割草机等机械工具,进行草地和耕地的清理和整理。

2. 化学除草化学除草是调节植物生长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防治大麦田杂草的一种重要方法。

常用的化学除草剂有:十字花科定育草、异甲托咪啉、除草威等。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化学除草剂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使用方法来操作,遵守一定的安全规范,以免对大麦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3. 手工控制杂草手工控制杂草是一种相对慢而且费力的方法,但是它对大麦的影响比较小,也比较安全。

小麦田杂草分布八大区域

小麦田杂草分布八大区域
麦田主要杂草种类有:繁缕、猪殃殃、看麦娘、菵草、播娘蒿、荠菜、 野油菜、藜、小藜、雀麦、婆婆纳、牛繁缕、早熟禾、雀舌草、大巢 菜、泥胡菜、小飞蓬、野燕麦、酸模叶蓼、棒头草、萹蓄、田旋花、 通泉草等 。
各区小麦田优势杂草
华南冬(晚秋播)小麦区 (1.6%): 本区地形复杂,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种植制度以一年三熟为主,多数为稻-稻-麦( 油菜) ,部分地区有水稻 -小麦或玉米-小麦一年二熟,少有二年三熟。
双子叶杂草(阔叶杂草):播娘蒿、藜、灰藜、田旋花、萹蓄、麦瓶 草、块茎香豌豆、小蓟、苦蒿、野荞麦、田紫草、苦苣菜、猪殃殃、 荠菜、野豌豆等 。
各区小麦田优势杂草
青藏冬春兼播麦区 (0.5%): 本区种植的作物有春小麦、冬小麦、青稞、豌豆、蚕豆、荞麦、水稻、 玉米、油菜、马铃薯等,以春、冬小麦为主。主要为一年一熟,小麦 多与青稞、豆类、荞麦换茬。
各区小麦田优势杂草
西南冬(秋播)小麦区(12%) :
农业区域内海拔差异较大,热量分布不均,种植制度多样,有一年一熟、一年二熟、 一年三熟等多种方式。如在云贵高原,海拔2400m以上的高寒地区,以一年一熟为主, 主要作物有小麦、马铃薯、玉米、荞麦等,小麦与其他作物轮作。小麦既可秋种,也 可春播,但产量均低而不稳;海拔1400~2400m的中暖层地带,熟制为一年二熟或二 年三熟,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蚕豆等,轮作方式以小麦-水稻或小麦玉米一年二熟制为主;海拔在1400m以下的低热地区,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 甘薯、油菜、烟草等。熟制可为一年三熟,轮作方式以稻-稻-麦为主。在四川盆地西部 平原地区,以水稻-小麦或油菜一年二熟为主。在四川盆地浅丘岭地区,以小麦、玉米、 甘薯三熟套作最为普遍。陕南地区以一年二熟为主,主要种植方式有小麦( 油菜) -水稻, 或小麦( 油菜) -玉米( 豆类) 。甘肃陇南地区多为一年二熟,间有二年三熟,极少一年 三熟。其中一年二熟主要为小麦-玉米,或小麦-马铃薯,主要作物小麦、玉米、马铃薯、 豆类、油菜、胡麻、中药材等。

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及抗性管理技术

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及抗性管理技术

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及抗性管理技术徐作联一、我省小麦种植情况我省是小麦种植大省,常年播种面积近4000万亩,稻茬麦约1600万亩左右,今年受9月下旬至10月底持续连阴雨天气的影响,播种面积会有所下降。

小麦高产的创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小麦全生育期较长,除受地力和人为因素考验与各种自然灾害因子侵蚀外,还遭受有害生物的危害,使得我省小麦的单产和总产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杂草是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

二、我省麦田杂草危害据统计,危害我国麦田的杂草有200多种,安徽就达50余种,分属20多科,发生较为严重的有10多种。

我国麦田草害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5%以上,其中严重危害面积占28%,损失产量占小麦总产量的15%。

按此估算,我省每年受杂草危害的面积近2200万亩,总产损失高达139万吨。

三、我省麦田杂草的种类及分布我省以淮河和长江为界,根据农业地域不同的客观规律,划分为淮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皖西大别山地林茶区、沿江平原农业区和皖南山地林茶粮区,5个一级农业区和25个二级区。

复杂的农业区域和多样化的种植模式及气候特征决定了杂草的种类和分布,即影响杂草种类及其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和土壤性质加地带性的气候因素。

(一)、麦田杂草主要种类1、稻麦轮作区主要杂草。

禾本科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早熟禾、硬草、棒头草等。

阔叶杂草有猪殃殃、繁缕/牛繁缕、碎米荠、大巢菜、野老鹳草、稻槎菜、泽漆、附地菜、雀舌草、球序卷耳婆婆指甲菜等。

2、旱旱轮作区主要杂草。

禾本科杂草有野燕麦和大麦等。

阔叶杂草有猪殃殃、播娘蒿、荠菜、宝盖草、大巢菜、婆婆纳、小蓟、田旋花、泽漆、麦家公、王不留行、遏蓝菜、广布野豌豆、窄叶野豌豆、米瓦罐、扁蓄等。

(二)、麦田杂草的分布各种杂草的分布都有其一定的区域性,以其数量和生长特性的不同对小麦的危害程度也有所不同。

1、皖西北(阜阳、亳州)旱作麦区主要杂草有:猪殃殃、播娘蒿、荠菜、宝盖草、大巢菜、麦家公、小蓟、泽漆、婆婆纳、野燕麦等,其中猪殃殃、播娘蒿为优势种。

冬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冬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冬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综合防控技术冬麦田主要杂草种类我国小麦种植主要分为4个主区10个亚区,其中黄淮和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两大冬麦主产区,种植以一年两熟为主。

黄淮冬麦区主要复种方式为冬小麦-夏玉米(大豆、水稻等),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主要复种方式为小麦-水稻。

种植区之间因气候、土壤、种植制度不同,杂草种类存在地域性差异。

黄淮冬麦区旱-旱轮作:优势杂草:播娘蒿、荠菜、麦瓶草、藜、田紫草、节节麦、雀麦、野燕麦、(多花)黑麦草、大穗看麦娘等。

其他主要杂草:小藜、阿拉伯婆婆纳、猪殃殃、离子草、小花糖芥、涩芥、遏蓝菜、牛繁缕、萹蓄、酸模叶蓼、救荒野豌豆、葎草、打碗花等。

局部发生:早熟禾、硬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鬼烛草、冰草、芦苇、碱茅、鹅观草等。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水-旱轮作:优势杂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硬草、早熟禾、棒头草;猪殃殃、牛繁缕、阿拉伯婆婆纳、救荒野豌豆、野老鹳草等。

其他主要杂草:荠菜、碎米荠、繁缕、雀舌草、稻槎菜、鼠麴草、泽漆、毛茛、打碗花、野燕麦。

局部发生:宝盖草、泥胡菜、刺儿菜、小飞蓬、碱茅等。

综合防控技术植物检疫:小麦在引种时,经过检疫人员严格检疫,防止危险性杂草种子随着引进种子传入。

严格检疫: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农业措施:麦种净选:通过麦种过筛、风扬等措施,汰除杂草种子,防止杂草种子远距离传播与危害。

耕作除草: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翻耕、旋耕除草。

合理密植:适当密植,提高小麦的地面覆盖率,减轻杂草危害。

小麦播种量适当增大10%-20%,因品种和地力条件而异,一般控制后期有效分蘖45-55万穗,但不宜超过60万穗。

河北:稀播和密植麦田藜的发生情况人工除草:利用人工拔草、锄草、中耕除草等方法直接杀死杂草。

清洁田园:田间沟渠、地边和路边生长的杂草结实前及时清除,防止杂草种子扩散入小麦田危害。

施用腐熟土杂粪肥:施用的土杂粪肥应充分腐熟,使其中的杂草种子经过高温氨化丧失活力。

合理轮作:采用种植春棉花、春花生、油菜与小麦轮作,种植春棉花或春花生的年份采用秋耕或4月份杂草出齐后、结实前将其翻耕在土壤中,可有效减少杂草基数,控制杂草危害。

冬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发生规律冬小麦,杂草

冬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发生规律冬小麦,杂草

冬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发生规律冬小麦,杂草从防除的角度,麦田杂草可简单地分为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目前来看,麦田杂草的主要组成仍以阔叶杂草为主,禾本科杂草发生呈上升趋势。

一、阔叶杂草(1)播娘篙(俗称黄花草):叶2~3回羽状深裂。

花小,淡黄色。

长角果,种子一行,褐色。

(2)荠菜(俗称白花草):茎有分枝。

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

花小,白色。

短角果,倒三角形,种子2行,淡褐色。

(3)麦瓶草(俗称米瓦罐、红花草):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

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

花瓣5片,粉红色。

结果时萼筒基部膨大成瓶状,蒴果,内有种子多数,螺卷状。

(4)麦家公。

全株被糙伏毛,有分枝。

叶两面被短糙伏毛,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

花冠白色。

小坚果4个,卵形,淡揭色,有瘤状突起。

(5)藜(俗称灰灰菜)。

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

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

花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

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

种子横生,双凸状,黑色具光泽。

(6)葎草(俗称拉拉秧)。

成株茎枝和叶柄密生倒钩刺。

叶片掌状5~7深裂,叶缘具粗锯齿,两面具粗糙毛。

雌花排成近圆形的穗状花序,雄花序圆锥状。

瘦果,扁球形,黄褐色,表面具4条纵棱。

(7)刺儿菜。

叶全缘或齿裂,有刺。

头状花序单个或数个生于茎端,花冠紫红色。

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略扁平;冠毛羽状。

多年生草本。

(8)打碗花(俗称小旋花、圆葫芦苗)。

茎蔓生,缠绕或匍匐。

叶互生,基部心形;茎上部的叶三角状戟形,先端钝尖,基部戟形或截形。

花单生叶腋,花冠粉白色。

蒴果,卵圆形,光滑。

种子卵圆形,黑褐色。

多年生草本。

(9)鸭跖草(兰花菜)。

茎基部匍匐分枝,向上斜生。

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有膜质的叶鞘。

花瓣3片,蓝色。

蒴果。

种子暗褐色,具不规则窝孔。

二、禾本科杂草:(1)野燕麦(俗称麦铃铛)。

圆锥花序开展,小穗柄弯曲下垂,小穗轴被毛。

小麦田杂草藜的发生以及防治

小麦田杂草藜的发生以及防治

小麦田杂草藜的发生以及防治
发生危害特点:
在华北北部冬小麦产区,麦田杂草种类较多。

河北等地部分麦田在小麦返青拔节后,田间开始发生藜、小藜、播娘蒿、荠菜、泽漆、狼紫草、米瓦罐等;往往在小麦返青后快速生长。

必须针对不同地块的草情选择适宜的除草剂种类及时防治。

发生规律:
在小麦返青期,藜、播娘蒿、荠菜、泽漆、大量发生,根据区域温度回升和冬小麦长势,在小麦返青后、温度明显回暖,在天气晴朗、气温高于10℃,且天气预报未来几天天气较好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下列除草剂: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
苯磺隆+2甲4氯
苯磺隆+2,4-滴丁酯
噻磺隆+氯氟吡氧乙酸
一定要注意天气和小麦生育时期。

注意不要施药太早,温度较低(低于10℃)、泽漆未返青时药效不好,小麦易于发生药害;也不要施用农药过晚,杂草过大、小麦拔节后施药,药效降,对小麦的安全性不好,易于发生严重的药害。

在小麦拔节抽穗后,麦田藜大量发生,影响小麦的生长,该期施药效果下降,对小麦安全性不利。

- 1 -。

小麦田常见禾本科阔叶科杂草图集及除草剂推荐(如皋成兰农资经营部编制)

小麦田常见禾本科阔叶科杂草图集及除草剂推荐(如皋成兰农资经营部编制)

小麦田常见禾本科/阔叶科杂草识别图集及除草剂推荐小麦是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稻谷、玉米),占当前中国粮食总生产量和消费量的22%左右。

杂草是麦田最具威胁的有害生物之一,严重影响着小麦的高产和稳产。

据报道,全国麦田草害面积达30%以上,每年可造成小麦近50亿kg的损失。

小麦田杂草主要分为2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下面详细介绍麦田禾本科主要杂草和阔叶类主要杂草识别特点以及常用防治除草剂:一、禾本杂草局部特征简介1、看麦娘(禾本科)成株秆稀丛生,柔弱,光滑,基部常膝曲;叶片条形;叶舌薄膜质,顶端呈三角形,比菵草、日本看麦娘都要长;叶鞘通常短于节间;圆锥花序狭圆柱状,小穗密集与穗轴之上,脊上具纤毛,侧脉下部具短毛;花药橙黄色。

常用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酸=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异丙隆。

2、日本看麦娘(禾本科)成株秆丛生,光滑,直立或基部常膝曲;叶片条形;叶鞘松弛;叶舌薄膜质,呈锯齿状;圆锥花序圆柱状,小穗长圆状卵形,脊上有纤毛,芒自外稃基部伸长,花药灰白色。

常用除草剂:异丙隆>唑啉草脂>啶磺草胺>炔草脂>精噁唑禾草灵3、菵草(禾本科)成株秆丛生,直立;叶片宽条形,叶脉直出平行,平行脉较深;叶鞘无毛,多长于节间;叶舌薄膜质,边缘平缓;种子倒卵圆形,淡黄色,两侧压扁,2列排列在穗轴一侧。

常用除草剂:炔草脂>精噁唑禾草灵>异丙隆4、雀麦(禾本科)成株秆丛生,直立或略倾斜;叶片长条形,两面均有白色柔毛;叶鞘闭合,被绒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裂齿;圆锥花序开展,每节有3-7个分枝,每枝上有1-4个小穗;小穗扁平,颖披针形,具膜质边缘;外稃长椭圆形,先端具齿,齿下生芒。

常用除草剂:啶磺草胺>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5、节节麦(禾本科)成株秆丛生,斜上或近直立,有时附地;叶片上面微粗糙,边缘具有长睫毛;叶鞘紧抱茎,边缘具纤毛;叶舌膜质;小穗圆柱形,紧贴穗轴的节间,逐节脱落。

2021淮北麦区麦田杂草种类、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范文1

2021淮北麦区麦田杂草种类、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范文1

2021淮北麦区麦田杂草种类、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范文 小麦是淮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由于该地区部分麦田的杂草危害较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的产量。

因此,科学合理的控制和减轻麦田杂草为害,成为了淮北地区夺取小麦高产的重要田管措施之一。

1淮北麦区麦田杂草种类及发生特点 1.1阔叶杂草 1.1.1播娘蒿播娘蒿是淮北地区麦田的主要杂草之一,又名麦蒿、米面蒿等,十字花科播娘蒿属,一年生或越年生旱地杂草。

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在小麦出苗后陆续出苗,10~11月份为出苗高峰期。

幼苗越冬,次年早春气温回升还有部分出苗。

初生叶2片,全株灰绿色。

花黄色,花果期4~6月,种子成熟期略早于小麦,种子成熟后角果易裂,大部分种子提前落入土壤中,一部分可与麦穗一起被收获,混于麦粒中。

种子休眠期3~4个月。

1.1.2泽漆泽漆是淮北地区麦田的主要杂草之一,又名五朵云、猫儿眼草、奶浆草,为大戟科植物。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株高10~30cm,全株含乳汁。

茎基部分枝,带紫红色。

叶互生,倒卵形或匙形,长1~3cm,宽0.7~1cm,先端微凹,边缘中部以上有细锯齿,无柄。

茎顶有5片轮生的叶状苞;总花序多歧聚伞状,顶生,杯状聚伞花序钟形,蒴果无毛。

种子卵形,表面有凸起的网纹。

花期4~5月,果期6~7月。

1.1.3秧猪殃殃又名拉拉藤、粘粘草,一年生或越年生杂草。

以种子繁殖为主,秋天出苗多,少量早春出苗。

初生叶4~6片轮生,披针形,花期4~5月,果实成熟期5~6月。

果实落入土中或混于麦粒中。

1.1.4荠菜又名香荠菜,十字花科荠菜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杂草。

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大多在秋天出苗,幼苗越冬,早春返青后陆续抽薹开花,初夏成熟落粒。

1.1.5其他如大巢菜、面条菜、麦家公、婆婆纳、黎、田旋花、小蓟等。

1.2禾本科杂草淮北地区麦田禾本科杂草主要以野燕麦为主。

野燕麦,又名燕麦草,属一年生或越年生旱地杂草。

以种子繁殖,秋季发芽,幼苗越冬,4~5月抽穗开发,5月底至6月初颖果成熟,一部分种子提前落入田间,一部分随麦被收获,混于麦粒中。

小麦杂草种类有哪些

小麦杂草种类有哪些

小麦杂草种类有哪些
在生产中,一般情况下小麦播种后15-20天后麦苗基本出苗齐全,此时应加强麦田杂草调查及时进行预防,力争做到杂草防除以秋季小麦分蘖期为主,以春季小麦返青期防治为辅,本着麦田不封垄杂草治早治小的原则进行。

从而有效地控制秋苗小麦杂草的肆虐。

那么小麦杂草种类有哪些?草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小麦杂草种类:
1.小麦杂草主要分为两大类:以播娘蒿、荠菜、米瓦罐、猪殃殃等为主的阔叶杂草;
2.以雀麦、节节麦、看麦娘、野燕麦等为主的禾本科杂草。

小麦杂草防治方法:。

麦田主要杂草图片认

麦田主要杂草图片认

9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四瓣,白色
2
种子繁殖,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
4
花期3~4月,果期5~6月,种子量很大,
繁殖力强,为华北麦区主要杂草
6
茎直立,有分枝;
8
茎生叶狭披针形至长圆形,基部抱茎,
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10
短角果,倒心形
泽漆
泽漆生物学特性:一年生 或二年生草本;种子繁殖, 幼苗或种子越冬;10月下 旬至11月上旬发芽,早春 出苗少;4月下旬开花,5 月中下旬果实渐成熟
12
34
✓ 秆丛生,基部膝曲,大都光滑,高1075厘米。成株秆丛生,光滑无毛,株 高l5~75cm;圆锥花序穗状,长圆形 或兼卵形,较疏松,具缺刻或有间断; 小穗灰绿色或部分带紫色。
猪殃殃---茜草 科
猪殃殃生物学特性:
种子繁殖,以幼苗或种子越 冬;二年生或一年生蔓状或 攀缘状草本。
多于冬前9~10月出苗,亦 可在早春出苗;4~5月现蕾 开花。
繁缕茎叶较细 小,色淡绿, 茎上有毛;牛 繁缕全株光滑, 仅花序上有白 色短软毛,茎 秆较粗大略带 紫色。
繁缕花瓣比萼 片短;牛繁缕 花瓣远长于萼 片。
繁缕花柱数多 为3枚;牛繁 缕花柱数为5 枚。
01
02
03
04
荠菜
1
荠菜生物学特性:
3
10~11月出苗
5
荠菜的识别要点:
7
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
3
早熟禾----禾 本科-----早熟
禾属
早熟禾的生物学特性: 识别要点:
一年生或冬性禾草,种子繁 殖,花期4-5月,果期6-7月
秆直立或倾斜,质软,高630厘米,全体平滑无毛。叶 片扁平或对折,圆锥花序宽 卵形

小麦田常见杂草(图解和各生长特点)

小麦田常见杂草(图解和各生长特点)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结束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5):婆婆纳 俗名:兰花草等。玄参科,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基部多分枝,下部 伏生地面。叶在茎基部对生,花有柄,花冠淡 蓝色。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6): 麦家公 俗名天紫草,紫草科。一年生草 本植物,高20-40厘米,茎直立或斜升,茎的 基部或根的上部略带淡紫色,叶无柄,花冠白 色或淡蓝色。
Company
Logo
❖(3):看麦娘 禾本科,看麦娘属 多在秋季 出苗,春苗少见;花果期4-5月。 第一片真叶长7-11cm,宽1mm,先端急尖 ,叶缘两侧生有倒向的刺状毛,有3条直出平 行脉,有三角状叶舌,无叶耳,叶片与叶鞘均 无毛。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4):野燕麦 禾本科,燕麦属。别名:燕 麦草,乌麦。秋季或次年早春出苗;花果期49月。广布全国,我省邯郸市发生较重。第一 片真叶长6-9cm,宽3-4.5mm,先端急尖, 有11条直出平行脉,叶缘具睫毛,叶舌呈齿 裂,无叶耳,叶片与叶鞘均无毛。
Company Logo
Company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 三、化学防治
对于节节麦,宜应用甲基二磺隆(世玛); 对于雀麦,可选用单嘧磺酯(双保险4号)、氟唑磺 隆(优彪)、啶磺草胺(优先)或甲基二磺隆(世玛 ); 对于看麦娘、野燕麦,可选用精噁唑禾草灵(骠马) 、炔草酸(麦极)等。 以上药剂应于小麦3叶期(杂草分孽前),对全田的麦 行麦垄进行均匀喷雾。 四、行政措施 加强技术宣传和培训。在禾本科杂草除治关键时期, 农业植保部门应加强对发生区农民的杂草识别和防治 技术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加强检疫。严禁从发生区调种,含有麦秸、麦稃的农 家肥不得施用于麦田。

麦田里的三种草,你见过吗?

麦田里的三种草,你见过吗?
这三种麦田杂草都是石竹科植物, 它们长相相似, 分别属于石竹科不同的属。
麦瓶草 Silene conoidea
蝇子草属。 麦瓶草俗称米瓦罐、 面条菜、 麦瓶子, 这些土名其实就是对它最通俗的特征描述: 米瓦罐是说 它花后的蒴果里有很多白色的种子, 就像一只装着米的 小瓦罐, 农村的孩子大多都吃过; 而面条菜是说它可以 当野菜食用, 幼苗期的麦瓶草叶子长圆形, 像面条一样 细长, 采后洗净焯水, 是美味的春季乡土野菜。
麦蓝菜不像麦瓶草有腺毛, 它全株无毛, 微被白 粉, 呈灰绿色, 看起来清清爽爽。 麦蓝菜在一些公园常 能见到它的身影。
花萼像个精致的有绿棱的小坛子, 坛口有缺刻。 花后小坛子微膨大呈球形, 里面的果慢慢成熟。 抠开一个未成熟的果, 露出里面球形的种子, 成熟 时红褐色。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麦瓶草全株有腺毛, 手摸起来有涩涩的黏腻感, 粉 红色的小花刚开时跟长长的花萼一起像个小唢呐。
花落后花萼开始膨大, 一个个小灯笼里包着绿色的 果, 果皮里面的种子慢慢成熟。
蒴果成熟后, 装着种子的小瓶子上部开裂 6 瓣, 摇 摆中种子洒落, 等待明年的新生。
成熟的麦瓶草种子肾形, 布满麻点, 像一块块微型 巧克力饼干。
种子呈不规则卵形或圆肾形, 黑色, 具棘凸。
52Βιβλιοθήκη FLOWERS 2022·1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SHAN YE HUA KAI
麦田里的三种草, 你见过吗?
河北 / 周立新
麦瓶草、 麦蓝菜、 麦仙翁, 这三种植物都带一个 “麦” 字, 毫无疑问, 跟麦田有关。 早些年, 它们是生
长在麦田的杂草, 有的幼苗时是农村人饭桌上的野菜。 既然是杂草, 就会影响粮食收成, 最后都会被除掉。 随 着现代化种植业的发展和除草剂的使用, 麦田里的杂草 “三剑客” 已经不多见了, 但偶尔会在路边、 公园的某 个角落见到它们的身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田杂草种类、分布与为害
(1)麦田杂草种类
据调查,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以一年生杂草为主,有一部分二年生(越年生)杂草和少数多年生杂草。

其中在全国分布普遍、对麦类作物为害严重的杂草有11种,包括野燕麦、看麦娘、马唐、牛筋草、绿狗尾草、香附子、藜、酸模叶蓼、反枝苋、牛繁缕和白茅;在全国分布较为普遍,对麦类作物为害较重的杂草有19种,包括播娘蒿、猪殃殃、大巢菜、小藜、凹头苋、马齿苋、繁缕、棒头草、狗牙根、双穗雀稗、金狗尾草、小蓟、鸭跖草、扁蓄、田旋花、苣荬菜、小旋花、遏蓝菜、千金子、细叶千金子和芦苇。

在局部地区对麦类作物为害较重的杂草有24种,其中温寒带地区有荞麦蔓、苍耳、问荆和毒麦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有硬草、春蓼、碎米荠等。

(2)麦田杂草的分布
[北方旱作冬麦草害区]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该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麦田主要杂草有播娘蒿、猪殃殃、野燕麦、小藜、荠菜、萹蓄、米瓦罐、遏蓝菜、小蓟(刺儿菜)、打碗花(小旋花)等,麦田有草面积占74%,中等以上发生面积占50%。

该区西部从河南至陕西关中平原,野燕麦和猪殃殃发生严重,出现频率分别达98%和64%,为害率分别达58%和26%。

[南方稻茬冬麦草害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南,大雪山以东地区。

麦田杂草在秋、冬、春季均能萌发生长,但萌发高峰期在秋末冬初。

麦田主要杂草有看麦娘、牛繁缕、繁缕、大巢菜、猪殃殃、春蓼、雀舌草、碎米齐、长芒棒头草、酸模叶蓼等。

看麦娘为害面积5000万亩,严重为害面积1000万亩,牛繁缕为害面积1000万亩以上。

[春麦草害区]包括长城以北、岷山和大雪山以西地区。

麦田主要杂草有野燕麦、藜、篇蓄、猪殃殃、田旋花、苣荬菜、大蓟(大刺儿菜)、卷茎蓼、香薷、离蕊芥、芦苇、反枝苋、稗、滨藜等。

田间杂草4~5月出苗,7~9月开花结实,多数种子在土壤中越冬。

该区耕作粗放、麦田草害严重。

(3)麦田杂草的为害
北京市植保站的研究表明,藜2、3、4、5级为害(按覆盖度分级),小麦分别减产11.1%、17.9%、26.4%、36.1%。

打碗花每平方有18、36、54和135株时,小麦分别减产6.6%,13.9%、16.6%和22.5%。

葎草、藜、萹蓄、打碗花、播娘蒿和荠菜等混合发生时,若2、3、4、5级为害,小麦分别减产2.8%、6.1%~15.9%、22.6%~34.9%、40.3%~41.0%。

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的研究表明,当麦田播娘蒿发生密度每亩增加10000株时,每亩小麦穗数减少2590穗,每穗粒数减少0.26粒,千粒重降低0.04克,亩产损失4.32千克。

由于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密度大、繁殖迅速、抗逆力强,不仅与小麦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生存空间,而且传播小麦病虫害,严重地影响小麦生长发育。

据报道,全国每年因杂草为害损失小麦约40亿千克,损失率达15%。

恶性杂草野燕麦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区,为害面积7500万亩,严重为害面积3000万亩,损失小麦17.5亿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