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动物的排泄和体内水盐平衡调节

合集下载

动物的排泄与体液调节

动物的排泄与体液调节

动物的排泄与体液调节动物是生物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各种各样的生理功能。

其中,排泄和体液调节是动物身体内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

本文将就动物的排泄和体液调节进行详细探讨,从细胞水平到整个生物体来解析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及其机制。

一、排泄的概念和功能排泄是指动物体内有害物质或过剩物质的排除过程,包括代谢产物、有毒物质和过多的物质,如尿素、二氧化碳、尿酸、盐和水等。

排泄通过细胞的运作,使体内废物及时排出,从而维持了细胞内环境的平衡,确保生物体的正常运转。

在动物体内,排泄主要通过肾脏、皮肤、呼吸系统和肠道等器官进行。

肾脏是动物排泄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肾单位的滤过、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将废物和过量物质从血液中过滤出来,并生成尿液排出体外。

皮肤可以通过出汗和蒸发等方式排出体内热量和一些溶解物质,呼吸系统通过肺泡的换气作用将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而肠道则通过粪便将未吸收的废物排出。

排泄的功能不仅在于清除体内的废物,还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通过排泄过程,动物体内的温度、酸碱度和水分含量得以调节,进而保持稳定的代谢状态。

排泄还起到了保护免疫系统的作用,防止病原体和有害物质进入和滋生于动物体内,维持动物体健康的同时也防止其周围环境的破坏。

二、体液调节的原理和机制体液调节是动物体内维持体液浓度和水分平衡的过程。

体液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外液等,它们在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稳态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水分调节水分调节是体液调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肾脏和神经系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机体水分出现不均衡时,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控制机体的水盐平衡。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调节机制,如口渴感等,调控水分的摄入和输出。

这种综合协调机制能够确保机体水分的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2. 离子平衡离子平衡是维持机体体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稳定,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过程。

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在细胞内外之间的浓度差是维持细胞内外正常功能的关键。

动物排泄 水、离子及渗透压的调节

动物排泄   水、离子及渗透压的调节

5、 触角腺
甲壳动物所有,由末囊、迷路、(肾管)、膀胱组成, 开口于大触角基部,形成尿的过程是滤过重吸收再加排 泄管的分泌作用。甲壳类的含氮废物通过鳃排出,而不 是排泄器官。
6、肾脏
功能

肾小球

体 肾小囊
肾 单
近端小管


小 髓袢细段 管
近曲小管 袢降粗段
袢降细段 袢升细段
袢升粗段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二、含氮废物的排泄
1、含氮食物的代谢 蛋白质→氨基→氨→(尿素或尿酸) 核酸→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尿
酸→尿囊素→尿囊酸→尿素→氨 核酸→嘧啶→氨
各种动物排出的含氮终产物不同,主要 排氨、排尿酸、排尿素,主要与动物的生 活环境有关(能得到水的情况)。
主要含氮废物 氨
特点
主要排此含氮废 物的动物
4、马氏管
存在于节肢动物,是发生在中肠和后肠交界处 的盲管,分布于混合体腔的血淋巴液中。马氏管 主动把钾离子分泌到管腔中,由于渗透作用,水 也被动进入管腔,结果在小管内形成富含钾离子 的液体,从小管流入后肠,在后肠水和溶质大部 分被重吸收,而尿酸沉淀下来,这又促进水的进 一步重吸收,减少了水分的丧失,适应了陆地干 燥环境。
• 1、皮肤潮湿的陆生无脊椎动物保水
蚯蚓:皮肤能从土壤中收水,通过脑的神经分 泌物控制。不能生活在干燥的土壤内,会因脱水 而死亡。
蜗牛:其外面有不透水的壳,本身含水量为80% 以上(不包括壳),不活动时缩入壳内,厣膜盖 住,水的丧失速率极低。
蛞蝓:皮肤是裸露的,容易蒸发,因此蛞蝓通 常在雨后和夜间相对湿度大的时候活动。
• 2、节肢动物的保水
昆虫和蜘蛛:最成功的陆生动物,身体表 面都有角质层,角质层外有蜡质,有防止 水分蒸发的作用。表皮细胞的顶模也是水 的运动屏障。有些还能从空气中吸收水, 但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达到一定水平。

动物的排泄和体内水盐平衡

动物的排泄和体内水盐平衡

管和生殖管均开口于此腔,故此腔是粪、尿和生殖
细胞共同排出的地方,以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
外。
3、泄殖窦(urogenital sinus)——输尿管和生殖
管汇
合的略膨大处,以泄殖孔开口于体外,肠管单独以
肛门开口于体外。
第三节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
二、脊椎动物的肾脏 (一)功能 1、泌尿排除代谢废物及进入体内有害物质 2、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3、分泌生物活性物质肾素、红细胞生成 素、VD3、前列腺素
肾单位:是肾的功能单位,位于肾的皮质和髓 质内。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集合小管 集合管 肾盂和输尿管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近曲小管 近球小管
袢降粗段

袢降细段
小 髓袢细段

袢升细段
袢升粗段 远球小管
远曲小管
膀胱内尿量↑→内压骤然↑ 排尿反射
•昆虫对水分的充分利用和主要以尿酸为主排泄的形 式,是对陆地生活环境的高度适应。
第三节 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 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 脊椎动物的肾脏 尿的生成 肾脏对水盐平衡的调节 尿液的排出
一、 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
1、大体结构 泌尿器官
肾脏
输尿器官
输尿管
膀胱
尿道(哺乳类)
2、泄殖腔(cloaca)——肠末端略膨大处,输尿
入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2.67+1.33) =2.0kPa(15mmHg)
>0有滤液生成
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4.67+1.33) = 0kPa(0mmHg) ≤0无滤液生成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和重吸收

人体内水的平衡与盐的代谢

人体内水的平衡与盐的代谢

人体内水的平衡与盐的代谢人体内水的平衡与盐的代谢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保持体温、运输营养物质、排除废物和维持细胞功能等关键作用。

而盐则是维持正常细胞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之一。

本文将就人体内水的平衡和盐的代谢进行探讨,从水的来源、排出与保持、盐的摄入与排出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水的来源与排出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包括饮水、食物中的水分和代谢产生的水。

饮水是最直接的水来源,通过口腔和消化道的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进行运输。

同时,水分也存在于食物中,如蔬菜、水果等含有丰富的水分。

此外,代谢产生的水是指细胞内的代谢反应所释放的水分。

人体内水的排出主要通过尿液、汗液和呼吸等途径。

尿液是肾脏排除废物和过多水分的主要途径,其中包含尿素、尿酸等代谢产物。

汗液主要由汗腺分泌,通过皮肤散发热量和调节体温。

呼吸时,水分从呼吸道蒸发出来,也是人体排出水分的一种方式。

二、水的保持与平衡人体内水的保持与平衡是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肾脏共同调节完成的。

当人体缺水时,感受器会向脑部发送信号,刺激水分摄取。

同时,肾脏会减少尿液的生成,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相反,当人体摄入过多水分时,肾脏会增加尿液的排出,以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三、盐的摄入与排出盐是由钠和氯离子组成的物质,是维持正常细胞功能所必需的电解质之一。

人体盐的摄入主要通过饮食中的盐分,如食盐、酱油等,同时某些食物本身也含有一定的盐分。

摄入的盐分在经过消化道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并分布到各个组织和细胞中。

然而,摄入过多的盐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长期高盐饮食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适量控制盐的摄入非常重要。

另外,人体通过肾脏排出多余的盐分,保持体内盐的平衡。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中的盐分浓度,控制盐的排泄量,以维持体内盐的稳定。

四、水与盐的紧密关系人体内水的平衡与盐的代谢密切相关。

水和盐分之间通过渗透压和浓度梯度维持互相的平衡。

人体细胞内的水分浓度与细胞外的水分浓度保持平衡,这样细胞才能正常运作。

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理:7-1-稳态-水和渗透压

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理:7-1-稳态-水和渗透压
盐湖中有盐水小虾)。
半咸水(brackish water):盐度范围为 0.5‰至30‰。我国青海湖的水属半咸水,盐度
为12-13‰,水中有藻类、轮虫、甲壳动物、昆虫 及少量鱼类。淡水河的入海口等位置。
淡水(fresh water): 盐度上限为0.5‰, 湖和河水的盐度一般在0.1‰左右。地球 表面71%是水覆盖的,1%是淡水(其容量 只有海水的0.01%)。
调节体液的成分和容积 会影响的因素
水生动物生活环境中的盐含量与体内的盐必需 保持平衡。在淡水中,水有通过渗透压流进动 物体内的趋势,而排除超量的水将造成盐分的 丧失;在海水中,水分会从动物体流出,而补 偿性地饮盐水必将造成盐分的超负荷。
陆生动物在干燥的空气中有趋于干燥之势。 生理过程(如消化,出汗)需要水。 必需排除含氮的废物(需要水而又可能缺水)
5、鸟类
如海鸥、企鹅、信天翁,摄入的过多盐分依靠眼 眶附近的盐腺排出多余的部分。海鸟的盐腺开口 于鼻腔,故又称鼻腺。
海鸟类以海洋动物或海藻为食物的海 鸟在左右两个眼窝处上缘有盐腺 (Salt secreting gland)。
盐腺分泌的黏液中含有大量的Na+和 Cl-,其渗透压高于体液,其分泌机制尚不 很清楚。
一、渗透压调节与环境
咸水 (sea water): 海洋海水的盐度在3241‰ 之 间 , 主 要 离 子 是 Na+ 和 Cl- , Mg2+ 、 Ca2+、K+、SO42-和HCO3-。内陆咸水的盐度差
异很大,有的盐湖的盐度可超过200‰,而中东的 死海有多种盐离子饱和,只有微生物生存(犹他州
淡水鱼类和咸水硬骨鱼类水盐平衡的区别水的平衡水的平衡?淡水鱼类可以在低渗淡水环境中除了通过食物在消化道以主动转运方式获得机体所需要的部分盐分外还可以通过鳃以主动转运方式从淡水中汲取盐分并将多余的水分经肾脏重吸收nacl后形成盐分含量较少的尿液后经输尿管排出体外

动物的消化与排泄系统

动物的消化与排泄系统

动物的消化与排泄系统动物的消化与排泄系统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功能系统之一,它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并排除体内的废物。

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消化和排泄方式,下文将对几种常见动物的消化与排泄系统进行介绍。

一、鱼类的消化与排泄系统鱼类是水生生物,它们的消化系统适应了水中的环境。

鱼类消化系统主要分为口腔、食管、胃、肠和肛门。

它们没有牙齿,常通过咽一种叫作鳃耙的器官来捕获并处理食物。

消化后的食物经过肠道吸收营养物质,不需要经过大肠。

废物和尿液则通过精细的鳃担红进入水中。

二、鸟类的消化与排泄系统鸟类的消化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哺乳动物有所不同。

鸟类的消化系统包括嘴、食道、两个胃、肠道和肛门。

它们的嘴和胃特化了,以适应各种食物的消化需要。

鸟类的粗糙食物通过胃之前的贮食胃进行湿化和软化,然后进入腺胃进行化学消化。

营养物质被吸收后会经过肠道,并与肠壁的结构,如盲肠和回肠,有益的菌群一起协同完成。

排泄废物则通过肛门排出。

三、哺乳动物的消化与排泄系统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它们有不同类型的牙齿来适应不同的食物消化。

例如,食草动物有特化的臼齿用于咀嚼纤维素丰富的植物食物,而肉食动物则拥有锋利的犬齿和臼齿。

食物进入胃,通过胃酸和酶的作用进行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

在小肠中,营养物质被吸收,其中的脂肪通过胆汁和胰液的作用被分解。

未被吸收的物质进入大肠,从而形成粪便,排泄通过肛门。

此外,哺乳动物还有一个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它负责排除体内的废物和调节水盐平衡。

四、昆虫的消化与排泄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口器、食道、胃、中肠和直肠组成。

昆虫的口器根据其食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可以用来切割、咬碎或吸取。

消化过程主要发生在中肠,这里分泌的酶能够将食物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昆虫的排泄系统由马氏管和直肠组成,马氏管负责排除代谢废物和调节水分平衡。

总结起来,动物的消化与排泄系统各有特点,适应了它们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

动物的排泄和体内

动物的排泄和体内

以环节动物为例
肾口 蛋白质 尿素 NH + 4 + Na 、K+ ClH2O 杂黄嘌呤 尿素、尿 管
蛋白质 K+ Na+ Cl2 HO
环 节
通过肾口进入
动 物 寡 毛
进入
窄管
+ 、NH 4
类 后 肾 的 排 泄 机 制

H2O NH3 尿素

排泄方式
• 肾口纤毛的摆动将含 有尿素、氨等多种代 谢废物的体腔液送入 肾管 • 肾管上的毛细血管直 接与细管部分进行物 质交换,血液中代谢 废物渗入肾管,同时 血液从肾管回收水和 其他有用物质。 • 图
排泄与排遗
原肾型 排泄器官
• 包括动物有:扁形动物、假体腔动物 • 该类型排泄器官的两大特点: 形成方式:由外胚层内陷形成 开口位置:开口只在体表,体内没有开 口。 所包括的结构:排泄管、排泄孔、管状细胞、 帽状细胞。


以涡虫为例
• 图
后肾型 排泄器官
• 后肾型的排泄器官称为肾管和后肾管,主 要存在于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中。这些动物均为具有真体腔的无脊椎动 物,体腔和循环系统参与排泄废物的活动。 • 结构特点: 肾管:由中胚层和外胚层共同发生形成 两个开口:一个开口在体腔的围心腔,称 为肾口或内肾孔;一个开口在体表的外套 腔内,称为肾孔或外肾孔。
后肾管&原肾管&肾小体
分布位置 后肾管 原肾管 马氏管 肾小管
按体节排列?
废物来源
体腔液和血液肠发出,血淋巴液? 浸在混合体腔的血 淋巴液中 只集中分布在肾的 皮质和髓质部分 血液
• 图 • 肾口的纤毛可收集体腔内的代谢废物,而 且肾的腺体部分富含血管,血液中的代谢 废物经渗透作用进入肾,再经膀胱从排泄 孔排出

水盐平衡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在人体内,水和盐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物质。

水盐平衡是指保持人体内外液体中水和电解质的相对稳定状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水分和电解质需要经过精细调节,以确保细胞正常运作。

水盐平衡的调节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调节系统的协同作用。

水的平衡调节人体内部的水分主要分布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间液。

机体维持水的平衡主要通过肾脏、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协调完成。

肾脏是体内水分调节的主要器官,通过调节尿量和尿液浓度来维持体液内的水分平衡。

当体内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时,肾脏会减少尿量,保留更多的水分,以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盐的平衡调节盐在体内主要以电解质的形式存在,包括钠、钾、氯等。

体内的盐平衡受肾脏和肾上腺皮质的调节。

肾脏通过调节盐的再吸收和排泄来维持体内盐的平衡。

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则可以调节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从而影响体内盐的平衡。

盐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直接影响体内电解质平衡,维持正常细胞功能和生理活动。

水盐失衡的影响当体内的水盐平衡遭到破坏或失调时,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例如,失水过多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而盐摄入过多或过少也会影响体内的盐平衡,影响血压、心脏功能等。

因此,维持水盐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机体功能至关重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水和合理摄入盐分,保持体内水盐平衡的稳定。

结语水盐平衡的调节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机制,通过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协同作用完成。

了解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合理饮水和控制盐分摄入,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保持良好的水盐平衡,机体各项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运作,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健康,从细微之处注意调节体内水盐平衡。

以上是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简要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身体的平衡状态。

生命贵在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持身体健康,迎接美好的未来。

动物的排泄系统与代谢废物

动物的排泄系统与代谢废物

动物的排泄系统与代谢废物动物是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有机生命体,它们依靠排泄系统来处理和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物质。

动物的排泄系统与代谢废物息息相关,它们通过舒适高效的排泄系统来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本文将探讨动物的排泄系统以及其与代谢废物的关系。

一、动物的排泄系统概述动物的排泄系统主要由肾脏、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

不同种类的动物拥有各自不同的排泄器官结构和功能。

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的排泄系统由两个肾脏组成,肾脏是排泄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

二、动物的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是在动物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物质。

这些废物物质包括尿素、尿酸和氨等。

不同的动物会产生不同类型的代谢废物,这取决于它们的生理特点和环境适应能力。

1. 尿素:尿素是哺乳动物和大部分两栖动物体内主要的代谢废物。

尿素的主要来源是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肝脏将其转化为尿素,然后通过血液输送到肾脏进行排泄。

2. 尿酸:尿酸是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体内代谢废物的主要形式。

这些动物具有较为高效的氨的排泄系统,可以将氨基酸代谢产生的氨转化为较为稳定的尿酸,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3. 氨:氨是鱼类和一些无脊椎动物体内主要的代谢废物。

这些动物通常生活在水中,水中的氨比较容易稀释和排泄,因此它们具有较为简单的氨的排泄机制。

三、排泄系统的功能排泄系统不仅仅用于代谢废物的排泄,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

1. 保持体内稳定:排泄系统通过排除废物物质,可以维持动物体内各种物质的平衡,促进体内环境的稳定。

2. 调节电解质和水分平衡:排泄系统通过调节尿液中的盐分和水分含量,帮助维持电解质和水分平衡,在维持体内稳定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毒素的排除:排泄系统可以将有毒的物质和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防止其在机体内累积造成损害。

四、动物排泄系统的多样性动物界拥有极为丰富多样的生物形态和生理适应能力,因此它们的排泄系统也表现出多样性。

1. 水生动物:水生动物的排泄系统通常比较简单,主要以氨作为代谢废物,并通过鳃或体皮进行排泄。

海洋生物对水盐平衡调节的措施

海洋生物对水盐平衡调节的措施

海洋生物对水盐平衡的调节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体液浓度调节:一些海洋动物通过调节体液浓度来适应咸水环境。

例如,鲨鱼和鲸鱼拥有高浓度的尿液,可以保持体内水分和盐分的平衡。

其他生物,如海洋无脊椎动物,通过在体液中积累有机物质来保持体液浓度,以适应高盐度环境。

体表适应:一些海洋生物具有特殊结构,可以防止水分和盐分的流失。

例如,海藻和珊瑚拥有硬壳和分泌物来保护自己的细胞免受盐分和水分的损失。

海豚和鲸鱼的皮肤也有特殊的结构,可以帮助它们在高盐度环境下维持水分和盐分的平衡。

摄食适应:一些生物通过食物来适应高盐度环境。

例如,海龟可以通过吃海草和藻类来摄取水分,并保持体液浓度的平衡。

排泄多余盐分:鱼类会通过排泄多余的盐分来调节水盐平衡。

吸收海水中的水分:鱼类也会通过吸收海水中的水分来调节水盐平衡。

这些适应方式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使它们能够在高盐度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水盐平衡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水盐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机体的健康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性、维持水盐平衡的机制以及水盐失衡对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盐平衡的重要性水盐平衡是指人体内外液体的水分和电解质浓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水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主要成分,电解质则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

水盐平衡不仅仅关乎细胞的正常功能,还涉及到体液的浓缩与稀释、神经肌肉的正常传导、血压的调控等多个方面。

因此,水盐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维持水盐平衡的机制1. 肾脏调节肾脏是人体水盐平衡的主要调节器官。

通过肾脏滤过、重吸收和排泄的过程,能够将体内过多的盐分和废物排出体外,同时保留适量的水分。

肾脏通过调节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率以及尿液排泄量,来维持水盐平衡的稳定。

2. 水分补充人体通过饮食和饮水来摄入水分,从而满足水分需要。

正常情况下,当体内水分缺乏时,体内的渗透浓度会升高,刺激口渴感。

人体往往会通过喝水、食物中水分的摄入来调节水分平衡。

3. 非肾脏排泄除了肾脏以外,人体还通过皮肤蒸发、呼吸以及消化系统的排泄等途径排出多余的水分和盐分。

例如,盐分可以通过汗液的排泄来实现。

三、水盐失衡对健康的影响1. 脱水脱水是指体内水分丧失过多,造成细胞和组织的功能受损。

脱水会导致口渴、体温升高、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阳光中暑、中暑等危险情况。

2. 水中毒水中毒是指体内水分摄入过多,造成体内电解质浓度过稀,导致电解质平衡紊乱。

水中毒可以引起恶心、呕吐、抽搐、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3. 盐中毒盐中毒是指体内盐分摄入过多,造成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过高,引起电解质平衡失调。

盐中毒会导致口渴、恶心、呕吐、头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脑水肿等危险情况。

四、如何维护水盐平衡1. 合理饮食通过合理饮食摄入适量的水分和盐分,是维持健康的水盐平衡的重要途径。

动物的排泄与水盐平衡

动物的排泄与水盐平衡

动物的排泄与水盐平衡动物是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们拥有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系统来维持身体内部的水盐平衡。

这个排泄系统是多样化且高度专业化的,不同的物种有不同的排泄方式。

本文将探讨动物的排泄系统以及维持水盐平衡的重要性。

一、无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无脊椎动物如昆虫、蠕虫和软体动物等,它们的排泄系统主要由马氏管、绿腺和疣足腺等组成。

马氏管是昆虫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它起着排除代谢废物和水分的作用。

绿腺则参与调节体内的水分平衡,它会根据环境的湿度来自动调节排尿和排出的水量。

而疣足腺则是软体动物用来排泄无用物质的器官。

二、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由肾脏、尿液和尿路组成。

肾脏是脊椎动物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它通过滤泡、集合管和输尿管等部分完成对血液中废物和过剩物质的过滤和排泄。

尿液是肾脏排泄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尿素、尿酸和水分等代谢产物的液体。

尿液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在一些脊椎动物的体内还会经过尿囊和尿道等器官。

三、动物的水盐平衡水盐平衡是维持动物体内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关键。

动物体内存在着不同浓度的溶液,通过排泄系统调节体内水分和盐分的浓度,使其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对于水生动物而言,水分的平衡更为关键,它们通过鳃呼吸和体表排泄来维持水分的平衡。

而陆生动物则通过排泄系统来排出多余的盐分和水分,同时吸收和保持足够的水分。

四、动物排泄的适应性不同环境下的动物对于排泄和水盐平衡的适应性也不同。

例如,沙漠地区的动物需要更有效地保存水分,它们的排泄系统通常具有高度浓缩尿液的能力,以减少水分的丧失。

而水生动物则需要排除大量的水分和过剩的盐分,以维持内部环境稳定。

这种适应性的差异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特定环境而发展出来的。

综上所述,动物的排泄系统是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排除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盐平衡来维持身体内部稳定的环境。

不同类型的动物拥有不同的排泄器官和排泄方式,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了解动物的排泄系统和水盐平衡对于进一步研究动物生理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排泄系统及生殖系统的演化

排泄系统及生殖系统的演化

(fertilization)的过程
无性生殖
分裂生殖、出芽生殖 裂片生殖、单性生殖
无性生殖的优点
保存优良性状
子代在遗传上几乎和亲代一样
简单且快速
只要一个个体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子

在生存条件良好且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 增加族群的竞争力。
无性生殖的缺点
缺乏遗传多样性,族群对于环境变动的适 应力较弱 。
3、后肾管
从环节动物门开始,动物体具备了真正的体腔, 它们的排泄器官也进入了后肾管型的时代。
后肾管的特点:
体腔上皮向外突出形成 系来源中胚层 两端开口: 一端在动物体体腔壁,另一端开口于体表 管是由一层体腔上皮所围成的
环节动物后肾管
比较后肾管与原肾管
后肾管与原肾管的主要区别: ①胚层来源不同,原肾管来源外胚层,而 后肾管系来源中胚层; ②原肾管为一端开口的盲管,而后肾管两 端开口,一端在动物体体腔壁(或隔膜 上),另一端开口于体表; ③原肾管是由管细胞构成的细胞内管,而 后肾管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所围成的。
环境条件不利时
行有性生殖
蚜虫的单性生殖
回上一层
有性生殖
配子形成 受精作用
有性生殖
♀个体
♂个体
减数分裂

精子
受有 胚有 新 受精 丝 丝 精分 胎分 个 卵裂 裂 体
配子的形成
缺点:复杂、耗能、耗时 优点:基因多样性高
有性生殖
比较复杂而缓慢,消耗的能量也较多 需经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第二节:水盐平衡调节
一、 陆生动物:

靠饮水及特殊的体壁结构补充和防止 体表散失水分,同时也靠不同类型的代 谢产物来调节体液的水盐平衡。 • 动物为防止水分散失的外部结构有 角质层、无脊椎动物的外骨骼,以及鳞、 羽、毛等。

第二节动物的排泄和体内水盐平衡调节.ppt111详解

第二节动物的排泄和体内水盐平衡调节.ppt111详解

(二)脊椎动物排泄器官和渗透压调节
脊椎动物 典型的排 泄器官由 肾脏(成 体为后 肾)、输 尿管、膀 胱和尿道 组成。
• 肾的结构从外 到内可依次分 为皮质、髓质 和肾盂3部分。 其中肾小囊、 近曲小管和远 曲小管均位于 皮质部分,髓 袢的大部和集 合小管的大部 位于髓质部, 肾盂连接输尿 管。
小结
• 动物保持体液的稳定主要靠将代谢物移出体外的排 泄和调节体液水盐浓度的平衡机制。无脊椎动物的 渗透压调节和排泄器官有伸缩泡、原肾、后肾和马 氏管;脊椎动物的渗透压调节和排泄器官主要是肾 脏,另外还有盐腺、直肠腺等肾外排盐结构。
• 动物代谢活动放出的氨基转化为无机氮NH4+排出体 外,而代谢废物主要是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和蛋白质 等分解产生的含氮废物,其中的NH3、尿素、尿酸等 含氮废物是由排泄系统排出的。
动物防止水分散式的外部结构:角质层、 无脊椎动物的外骨骼、鳞片、羽毛等
2、水生动物(特别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往往 有一些专门的结构来调节体液的水盐平衡,如:
(1)海洋无脊椎动物大多和海水等渗。
(2)在半咸水环境中的动物,将过多的水分排出 体外,但尿总是和血液等渗,这样动物就会失去 盐离子。可是由于其鳃有调节体液盐分的作用, 可将水中的盐分逆浓度吸收,转移到血液中,动 物体内的渗透压就可保持正常。
思考题
运用生理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
(1)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 是什么?
(2)在“尿生成影响因素”的实验中, 给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5ml,尿 量显著增多,其原因是什么?
(1)大量饮用清水后,血将胶体渗透压降 低,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少,远曲小管与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此也 称为水利尿,从而维持体内水的平衡。

第二节动物的排泄和体内水盐平衡调节

第二节动物的排泄和体内水盐平衡调节

浓缩作用,形成高浓度的含氮废物的尿。
• (3)尿中水量会根据动物体内水量的多少而得到调节,且尿浓
度的高低与髓袢的长短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 (4)在脊椎动物中,氨基酸放出氨基的过程包括2个步骤:即转 氨(氨基酸中的氨基被转移到酮酸上的过程)和脱氨(转氨过程 产生的谷氨酸经过线粒体或细胞质中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脱氢
4.水盐平衡调节
• 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有一些专门结构调节体内的水盐平
衡(如海生变形虫缺乏伸缩泡;有些种类体液和海水等 渗;有些种类的鳃有调节体液盐分浓度的作用;一些肾
外排盐结构如软骨鱼的直肠腺等)。
• 淡水生活的动物其肾脏除具有排泄代谢物外,一个重要 功能就是调节渗透压平衡。
小 结
• 动物保持体液的稳定主要靠将代谢物移出体外的排泄和调节 体液水盐浓度的平衡机制。无脊椎动物的渗透压调节和排泄 器官有伸缩泡、原肾、后肾和马氏管;脊椎动物的渗透压调 节和排泄器官主要是肾脏,另外还有盐腺、直肠腺等肾外排 盐结构。
• 陆生哺乳类动物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主要以尿素形式排出。 尿素是氨经氧化而生成的产物,易溶于水,毒性较小,排出
的水分较少。陆生动物代谢的另一种产物为尿酸,是将氨转
化为不溶于水的尿酸排出的方式,几乎不损失体内水分。
一、无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和渗透压调节
• 1.伸缩泡:伸缩泡主要是原生动物调节水盐平衡,
同时也是排泄代谢废物的细胞器。
• 伸缩泡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将泡内多余的水通过排 出管排到体外(主要功能),同时以保持胞内水盐的 稳定。 • 虽然伸缩泡是原生动物调节水盐平衡的细胞器,但是
胞内废物的排泄主要通过体表而排除。
• 动物代谢活动放出的氨基转化为无机氮NH4+排出体外,而代

科学:陆生动物水盐平衡的调节

科学:陆生动物水盐平衡的调节

陆生动物水盐平衡的调节陆生动物靠饮水和节水来调节水盐平衡。

有些陆生动物还没有完全适应陆生环境,如蚯蚓、蛙等。

这些动物都要依靠体表进行呼吸,体表要时时保持湿润,使空气溶于体表的薄层液体中,以便实行气体交换。

蚯蚓只能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或林下腐殖质之下,在这里没有干旱的威胁,不必有隔离装置,如外骨骼等。

蚯蚓的尿很稀薄,含水多,并且尿中既有氨,又有尿素。

这些都说明蚯蚓还没有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如昆虫、鸟类、哺乳类等,不再用体表呼吸,其体表总是被角质化的死细胞,以及鳞、羽、毛等严密包裹,使水分只能从汗腺排出,而不能从体表蒸发。

它们的呼吸系统深藏到身体之内,如昆虫的气管、脊椎动物的肺等,面积虽很大,耗水却不多。

陆生动物大多是排浓尿的,含氮废物主要是尿素或尿酸,尿素毒性小,尿酸不溶解,因而虽排浓尿,但不至中毒。

陆生动物的排泄器官有回收水分的功能,也有回收NaCl等盐分的功能,这些都有力地保证了体液的水盐平衡。

多种昆虫都能生活在十分干燥的环境中。

脊椎动物,如袋鼠也是在干旱地带生活的,它们几乎从不饮水,所需的水来自食物的氧化。

这些动物必须有能力保存体内的水。

事实正是如此:昆虫全身包有外骨骼,排泄物为尿酸;袋鼠在日照强烈的时候不活动,它们不出汗,粪便也十分干燥,肾脏排泄的尿很浓。

人肾不能排过浓的尿,人尿中所含尿素一般不超过2%,尿酸只有0.05%(含氮废物总量一般不超过3.0%,含盐1.5%)。

并且人不同于海鱼和海鸟,除肾和汗腺外再没有其他排盐的装备。

所以,人如果漂浮于海洋中,无淡水供应,就很危险。

喝海水只能提高这种危险性,因为喝了海水之后,排出的水要比喝入的海水更多,以便把海水中的盐排出去。

人如果像海豹一样,靠吃海鱼来得水,也必须排出更多的水,以便把过多的尿素排出。

人肾可说是完全不适应海水生活,也不适应过分干旱的地区。

陆生动物虽然有种种节水的措施,但很多陆生动物要靠出汗来保持体温。

汗是汗腺的分泌物,汗中含有NaCl、乳酸、尿素等多种物质,而以NaCl最多,约为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的排泄和体内 水盐平衡调节
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内、外液体统称为体液。动 物之所以能保持体液的稳定,主要是靠将代谢产生的废物 排出体外和调节体液水、盐浓度的平衡机制。 动物体的渗透压调节主要是指动物体内的水盐平衡, 而体液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体液中各种盐类的总浓度。动 物体的器官、组织都浸浴在体液中。体液内含有多种无机 盐离子,而不同的离子在动物的生理活动中起不同的作用。 所以,体液的离子组成和渗透压的稳定保证了动物体内的 水盐平衡。
3.陆生动物的一般排泄方式
• 代谢产物以尿素形式排出的陆生动物,尿素可在动物体内 停留较长时间且积累到较高浓度时才被排出。 • 代谢产物以尿酸形式排出的陆生动物(如节肢动物、爬行 类、鸟类以及蜗牛等)其排泄方式视动物的种类不同而有 所差异。节肢动物的马氏管可较长时期地贮存结晶的尿酸, 并不时将尿酸排入中、后肠的交界处,随食物残渣排出体 外。卵生动物的胚胎在相对封闭的卵壳内发育,容易受到 氨或尿素排泄物的毒害。而排泄物尿酸则是固定的,对胚 胎发育没有影响,也不会妨碍动物体液的渗透平衡。 • 动物的排泄物除了氨、尿素、尿酸外,一些动物的排泄物 还有氧化三甲基胺、鸟嘌呤等一些含氮化合物。表明动物 在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了不同的排泄方式。
(1)肾小管的近曲小管是主要的重吸收部位,滤出液
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大部分氯化钠都可以被肾 小管的上皮细胞重新吸收,并转移到附近血管中。而肾小 管的远曲小管则是分泌的主要部位。 (2)尿的产生过程是:除血细胞和蛋白质以及结合在
蛋白质上的Ca2+等大分子物质外,肾小球中的血液经过滤而
进入肾小囊中,形成滤出液。滤出液在流过肾小管和集合 管时,发生重吸收和分泌两个过程,然后再经过集合管的
浓缩作用,形成高浓度的含氮废物的尿。
• (3)尿中水量会根据动物体内水量的多少而得到调节,且尿浓
度的高低与髓袢的长短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 (4)在脊椎动物中,氨基酸放出氨基的过程包括2个步骤:即转 氨(氨基酸中的氨基被转移到酮酸上的过程)和脱氨(转氨过程 产生的谷氨酸经过线粒体或细胞质中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脱氢
• 陆生哺乳类动物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主要以尿素形式排出。 尿素是氨经氧化而生成的产物,易溶于水,毒性较小,排出
的水分较少。陆生动物代谢的另一种产物为尿酸,是将氨转
化为不溶于水的尿酸排出的方式,几乎不损失体内水分。
• 在多细胞动物中,只有淡水海绵的变形细胞和领细胞 中存在伸缩泡。
2.原肾型排泄器官 • 扁形动物、假体腔动物的排泄器官为原肾型排泄器官。 • 原肾型排泄器官的显著特点是:由外胚层内陷形成;排泄 系统的开口只在体表,体内没有开口。
• 排泄管分支到器官、组织内部,末端为管状细胞和帽状细
胞(有纤毛,其摆动使组织中代谢废物通过渗透作用进入 排泄管,再由排泄孔流出体外)。其作用有2:回收代谢
接受来自血液的滤过物,滤过液的成分经过吸收和分泌 改变产生尿。
• 许多动物的渗透调节/排泄的小管称为肾管, 它由肾管口通体外。扁虫和有些海生环节动物 都有原肾管。软体动物和许多环节动物有后肾
管。
昆虫和蜘蛛具有马氏管,它们是许多浸浴在血淋巴中盲
端的小管,有2至数百个小管开口入肠道。滤过作用并非 在小管中进行:尿酸,钾和钠都是从血淋巴中分泌入肾 小管,水也随同分泌。分泌产物被往下送入直肠。离子 是被主动泵出体液的,水再次跟着出来;尿酸结晶出来。
后生动物中,有少数动物通过简单的扩散向外排氮
(如水螅)。
大多数动物使用排泄器官(小管或小囊),肾小管 的排泄管开口入体腔,从血液滤出的体液入体腔液,进
入肾小管。肾小管对盐、糖、多种氨基酸和水进行选择
性重吸收;小管壁分泌废物受到附近血管的帮助,最终 产生尿液。
肾小囊器官有封闭的小管,不开口于体腔:小管直接
一、无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和渗透压调节
• 1.伸缩泡:伸缩泡主要是原生动物调节水盐平衡,
同时也是排泄代谢废物的细胞器。
• 伸缩泡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将泡内多余的水通过排 出管排到体外(主要功能),同时以保持胞内水盐的 稳定。 • 虽然伸缩泡是原生动物调节水盐平衡的细胞器,但是
胞内废物的排泄主要通过体表而排除。
4.马氏管 • 马氏管是节肢动物中昆虫纲、多足纲中存在的排泄器 官。与后肾管完全不同,马氏管是发生在中肠和后肠 交界处的单层细胞的盲管。 • 马氏管分布在混合体腔的血淋巴液中,渗透作用使水
通过管壁与代谢物形成尿,同时又可以在马氏管的后
端对水分和离子进行重吸收,代谢产物最终形成尿酸, 经后肠从肛门排出体外。
而成α酮戊二酸,并放出氨的过程)。通过这两个过程,氨基酸
的氨基经过酮酸(主要是α酮戊二酸)的传递,最终转化为NH3、 尿素、尿酸等形式排出体外。
• (5)食物中含有的少量核酸,在代谢过程中嘌呤可以产生尿酸、
尿囊酸、尿素和氨等,而嘧啶则在代谢中因动物的不同而产生β 氨基酸和NH3等。
2.水生动物的一般排泄方式 • 代谢产生的NH3直接通过细胞膜透过体表而溶于外界 水中。 • 一部分NH3被水稀释,毒性减弱后从排泄系统排出。
• •


三、排泄的一般机理
• 排泄是指排除代谢废物的过程。 • 排遗是指排出消化道中消化后没有被吸收的 食物残渣。因此,排遗是消化器官的功能, 而排泄是由排泄器官完成的。
• 1.动物的排泄机理
• 原生动物起排泄作用的胞器为伸缩泡。伸缩泡由许多小管形成放 射状的环,这些小管把水送到中央小泡;达到一定大小时,从外 周表膜上的小孔排出。
4.水盐平衡调节
• 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有一些专门结构调节体内的水盐平
衡(如海生变形虫缺乏伸缩泡;有些种类体液和海水等 渗;有些种类的鳃有调节体液盐分浓度的作用;一些肾
外排盐结构如软骨鱼的直肠腺等)。
• 淡水生活的动物其肾脏除具有排泄代谢物外,一个重要 功能就是调节渗透压平衡。
小 结
• 动物保持体液的稳定主要靠将代谢物移出体外的排泄和调节 体液水盐浓度的平衡机制。无脊椎动物的渗透压调节和排泄 器官有伸缩泡、原肾、后肾和马氏管;脊椎动物的渗透压调 节和排泄器官主要是肾脏,另外还有盐腺、直肠腺等肾外排 盐结构。
这样高渗的尿产生出来,节约了水。
昆虫除排泄尿酸外,有的排泄物中还有少 量尿囊素或尿素。此外还有一种被称为贮
存排泄的方式,昆虫可以将尿酸终身贮存
在身体的脂肪体内,而尿酸盐和钙盐则可 以积累在体壁中,随蜕皮脱离身体。
脊椎动物肾脏的工作原理是从高压封闭的血液系统对
血浆的超滤,加上有选择的溶质成分和水的重吸收,外加 分泌。
废物中的K+、CI-等离子;排出从体表渗入体内过多的水
分。 • 原肾排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持体液稳定,保持动物体内
的水盐平衡(与伸缩泡作用类似)。
3.后肾型排泄器官 • 具有真体腔无脊椎动物(如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 物)的排泄器官称为肾管或后肾管。 • 后肾型排泄器官的肾管不是由管细胞和帽状细胞构成,而 是由中胚层和外胚层共同发育形成的。后肾一端开口在体 腔内,另一个开口在体表。肾口具纤毛,可以收集体腔中 的代谢产物。 • 肾脏的腺体部分富含血管,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渗 透作用进入肾脏,再经膀胱从排泄孔排出。 • 节肢动物中有些种类的排泄器官是与后肾同源的腺体结构, 这些腺体一般为囊状结构,一端是排泄孔,开口在体表与 外界相通;另一端是盲端,相当于残留的体腔囊与体腔管。 如甲壳类的绿腺、颚腺,蛛形纲的基节腺等都属于此类结 构的排泄器官。
二、脊椎动物排泄器官和渗透压调节
脊椎动物典型的排泄器官由肾脏(成体为后肾)、输 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的结构从外到内可依次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3部分。 其中肾小囊、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均位于皮质部分,髓袢 的大部和集合小管的大部位于髓质部,肾盂连接输尿管。 肾单位(由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是肾的功能单位,位于 肾的皮质和髓质内。 从肾脏排出的尿汇集在肾盂处,再经输尿管连接进入膀胱 (储存尿液)。 当膀胱贮存尿液达到一定量时,膀胱壁上的平滑肌和上皮 受到压迫,刺激了神经末梢,使动物产生“尿感”。排尿 时,膀胱肌肉收缩,尿道开口处的括约肌松弛,尿被压入 尿道而排出。
• 动物代谢活动放出的氨基转化为无机氮NH4+排出体外,而代
谢废物主要是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和蛋白质等分解产生的含氮 废物,其中的NH3、尿素、尿酸等含氮废物是由排泄系统排出
的。
• 一般水生动物代谢产生的NH3可直接通过细胞膜透过体表而溶 于外界水中。也有一部分NH3被水稀释,毒性减弱后从排泄系
统排出。所以水生动物尿中的含氮废物主要是N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