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案例分析题

合集下载

社工考试题案例分析未成年人小明遭遇困境

社工考试题案例分析未成年人小明遭遇困境

社工考试题案例分析未成年人小明遭遇困境案例1、社区安全--安装防盗门问题某居民小区位于本市城乡结合部,小区内有住户1840户,长住居民5300多人,基本上都是由农民回城的人员、动迁人员和外地入住人员组成。

小区人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无业和生活困难的居民多;二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多;三是外来人员多。

小区接上级综合治理部门的通知,要求在小区各楼道内安装电子防盗门。

然而有的居民认为,外来人员多的楼道,安装防盗门的实际意义和效果不大;有的居民觉得经济困难,拿不出钱来安装;还有人顾虑,防盗门质量不一定有保障,等等。

面对不少居民都拒绝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情况,社工如何将该项工作顺利推进。

主要问题:1.上述案例属于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个范畴?2.试分析部分居民拒绝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3.社工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方法,帮助社区有效推进工作开展?答题要点:1.本案例属于社区治安工作:(1)社区内生活困难人员多,难以支付安装费用;(2)社区居民结构复杂,难以统一思想;(3)对防盗门的产品功能及质量不信任等。

2.工作方法和策略:(1)听取各居民住户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还可以召开小区党员领导会义;(2)召开楼组长代表会议,传达工作精神,统一他们的思想;(3)对于防盗门质量问题,可以与生产厂商沟通,在小区内现场展示防盗门的样品;(4)加大宣传力度,对社区反对居民进行个案心理安抚和调适。

案例2、社区康复—-智障人问题某市街道D社区,拥有居民3万多人。

假设你是该社区的一名社工,并且主要负责社区内智障人士的康复工作,请针对智障人士设计一套社区康复计划。

答题要点:1.方案设计:康复方案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智障人士在行为及社会功能上的改变;(2)智障人士家庭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提高;(3)智障人士与邻里之间关系得到改善;(4)社区对智障人士的接受程度增加。

2.实施策略:(1)个人训练:为智障人士提供简单的自我照顾技巧及康复技巧训练,协助其发展个人才能。

社会工作者考试案例分析题

社会工作者考试案例分析题

社会工作者考试案例分析模拟练习案例:小路今年15岁,初中毕业考上了职业中专。

由于父母离异,法院将其判给了爸爸.但是爸爸很快为小路找了个继母,继母对小路并不好,不让爸爸给小路筹集学费。

而小路的生母,由于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工作,也没钱供小路上学。

小路的学费问题严重困扰着小路.问题:1。

上述案例中,小路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2.针对小路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答题要点:1.小路主要面临的困境有:(1)学业问题:没有学费不能完成学业;(2)家庭问题: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照顾;(3)心理问题:心理自卑和缺乏自信心等。

2。

主要辅导策略:(1)与小路的爸爸及继母进行沟通,劝其承担起抚养小路的义务和责任;(2)与小路所在学校进行联系,为小路开展补习功课等支持,帮助其完成学业;(3)安排一些活动,请小路的爸爸、妈妈一起参加,增加爸爸、妈妈和小路在一起的时间;(4)通过参加社交活动、情绪疏导等形式,逐步树立小路的自信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态和人格。

案例:李某,男,59岁。

在非典时期,他不仅要执行自己居委会书记的工作还需从事就业援助工作。

而且还要担当社区的抗击非典工作。

由于年纪大,记性差,他很难适应目前的工作,但李某又很想将所有的工作做好,所以目前他的思想压力很大。

问题:1。

上述案例中,李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2.针对李某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答题要点:1。

李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思想压力大,担心不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2。

主要辅导策略:(1)利用社工专业的接纳、倾听的技巧使李某得到心理放松;(2)鼓励李某与社会工作者一起讨论压力来源,并对他所面对的压力进行分类鉴定和解析,使李某对自己的压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3)协助李某正确对待工作问题,对工作进行轻重缓急的分析.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工作观.案例:钟某,女,某公司主要部门负责人。

钟某曾作为非典医学观察者被迫居家两周,期间受到邻居的排斥,身心饱受折磨.非典结束后,钟某排斥邻里及社会人际交往,认为人际关系淡漠,助人为乐是无意义的行为。

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中级)2025年自测试卷及解答

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中级)2025年自测试卷及解答

2025年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自测试卷及解答一、案例分析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第一题案例描述:在某社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社区服务和文化活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社区现有的资源和服务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社区居委会决定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多方联动的方式,推动社区服务的创新和升级。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经过调研,发现社区中存在大量有意愿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但志愿服务存在资源碎片化、活动组织不规范等问题。

问题:1.分析本案例中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社区多方联动,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答案及解析:1.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资源碎片化:社区内的志愿服务资源分散在各个角落,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调,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

•活动形式单一:现有的社区活动和服务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生活需求。

•居民参与度不高:尽管居民有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居民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2.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可以采取的措施:•了解社区状况,熟悉社区资源:首先,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需要全面了解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包括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商户、爱心人士等,建立详细的资源台账。

•推动志愿服务组织联盟:鼓励和支持社区内的志愿服务组织成立志愿服务联盟,通过联盟的形式整合各组织的资源和优势,形成合力。

•建立志愿服务资源库:建立志愿服务资源库,对各类志愿服务资源进行分类和整理,为后续的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深入调研居民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和期望,确保志愿服务活动能够精准对接居民需求。

•建立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根据居民需求和志愿服务资源情况,建立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确保志愿服务活动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

•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在项目的运行过程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社区商户、爱心人士等多方力量参与进来,共同解决居民关心的问题。

社工案例题

社工案例题

社工案例题一、某社区服务中心是社区公益性就业服务组织,主要是安置“4050”失业人员,从事社区保洁服务工作。

其资金来源,一部分是享受国家有关政策的提供,另一部分是通过为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后勤社区化服务而取得。

受当前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社区一些企业面临困难,影响了社区服务中心的正常经营活动。

例如:社区服务中心承接的某小区的保安工作和某机床厂厂区的卫生保洁工作,由于物业管理中心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不景气,终止了保安、保洁服务协议,至使社区服务中心70余名员工面临下岗。

这些下岗人员派代表向社区服务中心反映心中的不快和求职的愿望,询问有无解决的办法。

假如你负责这项工作,请你写一封回信,向代表表明下一步的对策。

面对金融风暴的严重冲击,社区服务中心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危机,迎接挑战。

第一:员工自身要认清形势,使每位员工要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作好应对准备,学习一技之长,提高自身能力。

第二:积极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开发就业岗位。

第三:依靠国家有关政策,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和“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原则,承接地区办事处及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项目,安置待岗人员工作。

第四:鼓励个人自主创业,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帮助创业。

二、假如你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你所在的社区有为数不少的待业青年,试针对这些待业青年的需求,选择一种适当的社区工作模式,并拟定一份相应的社区工作方案。

需求分析:一般情况下,青年待业的主要原因是就业观念、职业技能和就业渠道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案例应该根据具体调查进行分析设计,运用地区发展模式来解决该社区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设计:(一)工作目标任务目标:通过地区发展,帮助该社区待业青年顺利就业,建立一套转变待业青年就业观念、培训他们的技能和促进他们顺利上岗就业的体系。

(二)实施策略1.了解现状和需求通过海报宣传、报名,调查问卷、个人申请以及个案访谈等方式统计待业青年人数,充分了解他们的就业观念、职业技能水平以及就业需求等信息,建立待业青年信息数据库。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案例分析题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案例分析题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案例分析题简介:社会工作是一门以解决人们的社会问题和帮助社区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职业。

在日常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通过案例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中级社会工作案例,探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

案例描述:在某个社区中,有一位叫小红的中学生出现了问题。

她在学校中的表现逐渐下降,成绩变差,态度消极,老师反馈她经常缺课,并且和同学关系紧张。

经过了解,发现小红的父母离异,她在父母的争吵和离婚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现在,她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但父亲由于工作忙碌,无暇照顾她的成长和教育。

小红的母亲因为工作关系,长期不在身边。

分析方法:1.收集信息: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与小红、教师、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沟通,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小红的家庭背景、情感状态、学习情况等。

2.评估问题: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小红的问题进行评估。

评估过程中,可以运用专业工具和技巧,如家庭生活评估、心理评估等,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小红的情况。

3.制定干预计划:根据评估结果,社会工作者需要和小红及其家人一起制定干预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具体的目标和方法,以帮助小红解决问题。

4.实施干预: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制定的干预计划,与小红及其家人合作,实施一系列的干预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个体辅导、家庭治疗、学校支持、社区资源的连接等。

5.监测和评估: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干预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与小红及其家人的沟通和观察,了解干预措施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案例分析:通过对小红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关注家庭因素:小红的问题与家庭背景密切相关。

社会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小红的家庭情况,并与父亲和母亲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可以建议父亲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关注小红的成长和教育,或者寻找适当的家庭辅导资源。

2.提供心理支持:小红经历了父母离异的创伤,需要心理支持来缓解压力和恢复自信。

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第一题(案例分析题)小菲今年12岁,刚上初一。

原本小菲的家庭非常幸福,但自从半年前她的爸爸下岗后,家里就开始不断发生争吵。

小菲的爸爸因为工作单位改制被裁员,其后一直在找工作,但找了半年多依旧没有结果,为此,小菲的妈妈时不时唠叨和埋怨小菲的爸爸,每当她一开口数落和抱怨,脾气火爆的小菲爸爸都会很生气,两口子开始不断争吵。

父母的愤怒和争吵给小菲传递了很多的负面情绪,她每天都很害怕,常常独自一人流泪。

小菲在刚升初中时成绩很好,活泼外向,有很多的朋友,但经过这些事后,她的成绩开始一落千丈,也不愿意与其他同学联系和交往,每天都独自一个人待着。

问题: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来对本案例进行评估。

答:从优势视角分析,小菲一家具有的优势为:(1)环境的优势。

小菲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现在父母经常吵架,但其家庭结构完整,具有牢固的感情基础;小菲的爸爸虽然被裁员,但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同时他积极找工作,说明其拥有积极的就业态度;小菲原本活泼外向,交到了很多朋友。

(2)人的优势。

小菲以往成绩很好,性格活泼开朗,说明其不仅有着扎实的学习基础,也有积极要求上进的愿望。

但是这些优势并没有被小菲的父母发掘出来,并且不和谐的家庭生活也导致小菲出现情绪问题,对生活存在恐惧,学习成绩也开始下滑。

社会工作者需要发掘这一家人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走出困境。

2.请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具体的介入策略。

答:根据评估结果,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主要有:(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

①帮助小菲运用自己的内存资源,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面对和分析当前的困境,发掘她的潜能,帮助小菲建立积极的人生观,鼓励小菲多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找回以往的生活态度。

②帮助小菲运用现有的外部资源,包括家庭、邻居、亲戚、朋友等。

例如,与小菲的父母交流沟通,运用角色互换、换位思考等方法增进彼此的理解,明白双方都在为建立美好家庭而努力;教授小菲父母有效的沟通方法,改进他们的交流方式;帮助他们意识到争吵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使他们多关爱孩子,关注孩子的思想和心理,达成为了孩子构建和谐家庭环境的共识。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二、方案设计题方案设计一:案主李某自幼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但由于父亲再婚,案主不再愿意继续和他生活在一起,因此跟随着母亲生活。

随后,母亲也再次组成新的家庭,继父待她尚可。

可案主还是住进了离母亲家不远的外婆家,一直至今。

案主曾就读于某中学,文科成绩较好,有一定的文笔功底。

从2006年案主在读初二开始,案主对于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开始不愿来学校读书。

春节期间、开学报到时,案主两次拿着钱近一周未归家门。

主要活动就是去网吧上网,和一群社会闲散人员一起玩乐。

老师多次联系家长寻求配合都未果。

无奈之下,老师向青保办汇报了有关情况,请求帮助。

如果你是接案社工,请你拟订一份服务方案。

方案设计二:小兵,男,1987年8月出生,初中肄业。

由于没有工作,整日和一群小青年在游戏机房、网吧消磨时间,还经常惹是生非。

父亲有吸毒史,目前以打短工为生,独自在外租房,与案主关系较好。

母亲在案主2岁时即离家,从此便无音讯。

后母与案主父亲同居,偶尔会来看望案主.自称与案主关系较好。

叔叔,有吸毒史,无业,与案主同住.案主能听叔叔的话。

婶婶,目前因为偷窃罪正在某劳教所服刑。

堂弟,4岁,与案主同住,案主很疼爱弟弟。

奶奶,有退休工资,与案主同住,案主比较听奶奶的话。

案主及奶奶、叔叔及堂弟同住于一间10平方米不到的平房里,全家的收入来源是政府补助的低保以及奶奶微薄的退休工资。

请你针对小兵的情况,制订一份服务方案。

方案设计三:郑先生,47岁,几年前因车祸而瘫痪,情绪十分低落,感到自己是家庭的拖累,有了轻生的念头。

其妻在一家国营企业上班,早出晚归,十分辛苦,全家人的生活主要靠妻子,的收入维持。

其儿子正在读高二。

郑先生平时白天由母亲照顾,晚上由妻子照料,但其母亲已是七十岁高龄.身患高血压与糖尿病,近期发病住院,家里变得一团糟。

请根据上述情况为郑先生设计一份服务方案。

方案设计四:如果你是某城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所在的社区里有许多双职工子女,请你针对这些青少年的需求,拟订一份暑假青少年活动服务方案。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4套(附答案)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4套(附答案)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4套(附答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一)第一题(20分)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

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

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

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备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

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

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

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

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人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人精神病院。

1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

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

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

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小安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

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归社区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2.小安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

第一题答题要点: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支持的不足有:(1)康复治疗的支持。

首先,小安的母亲虽然提前退休全身心照顾小安,可其父母对照料好小安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其次,小安家的社区内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并不能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

(2)社会交往的支持。

小安的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社区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

2.(1)小安的需要有:治疗康复需要;接受教育需要;职业发展需要;家庭生活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价值实现需要;恋爱婚姻需要。

(2)小安家人的需要有:接受社区照顾,社区为小安家人提供训练课程和有关照顾精神病人的技巧。

3.出院计划:(1)协助病人回家或转到社区服务机构;(2)给病人和家人进行辅导,包括照顾技巧上和心理上的辅导。

中级社工实务案例分析题 实务案例分析

中级社工实务案例分析题 实务案例分析

中级社工实务案例分析题实务案例分析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

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

丈夫对张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

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

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张女士的情况加以评估。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打算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张女士?•运用优势视角评估可以看四个方面,即环境的优势、环境的缺失、个人的优势、个人的缺失。

•从案例看,张女士的家庭关系较为亲密,两个孩子与丈夫都很关心她,邻居与她们的关系也不错,平日很关照她。

而她自己上半身功能完好,头脑也无损,并且自身是一个勤恳的人。

这些是她个人与环境的优势。

•从缺失看,环境层面是丈夫工作忙,两个孩子年幼,张女士平时缺乏照料;个人层面是张女士自己悲观、消极。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让张女士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其信心,鼓励战胜自我。

•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增能模式帮助张女士,增能模式是把增能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

由于张女士目前自认没用,是个拖累,对自身有较多负性的评价与看法,增能模式有助她提升自信、自尊、激发潜能,从而改变其悲观、消极的态度,解决其问题。

•在运用增能模式时,要注意运用充权技巧,运用优势视角的评估来激发张女士的改变动机,鼓励她反思,学习正面看待问题,并努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1张先生,66岁,独居,患肛瘘。

可独立生活,病发时,卧床不起。

有固定足额的退休金。

有四个儿女,都在国外工作,很少回来探望他。

曾经想找个伴,担心影响与子女的感情。

年龄升高,记忆力下降,经常忘记关煤气,差点引起火灾。

最近病情加重,生活无法自理。

社区医院束手无策;大医院因老人年龄较大且心脏不太好,不能动手术。

张先生常常感到孤立无援,焦虑不安。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案例一:家庭暴力干预背景:在某个社区中心工作的社工小王,接到一名邻居报警称该社区有一家发生了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

小王赶到现场后发现,这个家庭的妻子小李一直以来都遭受着丈夫大明的虐待,此次事件是由于邻居报警而揭开了这一秘密。

行动:小王首先与小李进行了密切接触,倾听她的遭遇,并记录了她所描述的暴力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随后,小王与小李一同填写了暴力清单,列举了她所经历的各类暴力行为。

他还了解到小李并非孤立无助,还有一对未成年子女也受到了丈夫暴力的伤害。

分析:通过记录和初步了解,小王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例。

他观察到小李的身上有明显的伤痕,也证实了她所说的暴力行为。

此外,小王还意识到该家庭未成年子女也处在危险之中,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来维护他们的权益。

案例二:青少年社交问题背景:社区中心的社工小张接到一名年轻家长的咨询电话,对方称自己的孩子小明一直在学校中遭受同学排挤和欺凌,严重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

行动:小张在与家长通话后,与小明进行了一次面谈。

在面谈中,小明透露了自己在班级中遭受到的冷落和侮辱。

小张保持耐心,记录下小明的言辞和表达。

分析:根据小明的描述,小张分析认为这是一起青少年社交问题的案例。

排挤和欺凌行为给小明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他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张准备与学校老师和小明的同学进行沟通,并制定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以帮助小明尽快摆脱困境。

案例三:老年人孤独与抑郁背景:社区老年中心的社工小杨常常接触到一位老奶奶,名叫阿姨。

阿姨丈夫已故,子女繁忙,并很少关心她的生活,导致阿姨经常感到孤独和抑郁。

行动:小杨与阿姨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经常与她聊天,陪伴她度过寂寞的日子。

同时,小杨还与阿姨一同参加社区中心的各种活动,帮助她拓展社交圈。

分析:通过与阿姨的接触,小杨认识到这是一例老年人孤独与抑郁问题的案例。

老人在丧偶后遭受孤独感的折磨,同时缺乏足够的社交支持,导致她进一步陷入抑郁。

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人本主义【答案】人本主义是指从案主自我实现的角度,从人的眼光、人的情感、意志、创造性来理解人类所处其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指导实践的一般哲学立场。

一般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有四个方面:①强调人的责任;②强调“此时此地”;③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④强调人的成长。

2、生活中的问题【答案】生活中的问题是指人与环境之间的失衡,包括三个类型:①困难的生活转型或创伤性实践,是指个人或家庭生活周期阶段的交替和演进,包括生理和社会的变动,预期与非预期的,长期的或突发的,这会带来个人地位和角色的改变;②环境压力,个人从环境中获得资源以增进自己的适应,但环境本身的结构也会阻碍个人的适应性发展,比如不平等的机会、难以对付和没有回应的组织都会影响个人的生活;③功能失调的人际过程,包括剥夺、不协调的期望,不良的人际过程会影响个人生活的结果和对环境因素的应对。

3、增权【答案】增权是指社工针对案主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旨在减少基于污名群体的成员的负面评价而形成的无力感。

它涉及辨识导致这一问题的权力障碍和旨在减少间接权力障碍的影响和减少直接权力障碍的运作的特定策略的发展实施。

增权过程也令个人能够对自己及自己生命中的机会作积极有效的控制。

增权涉及以下几个概念:对自身生活的控制,对自己解决重要问题的能力的信心,认识并发展自身行动能力的能力,在作出决定与具体行动过程中对可能的选择与自己独立性的意识与使用。

4、寻解治疗【答案】寻解治疗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

它是一个正面的、以行动为主的治疗方法,最大特点在于以心理健康的观点看待问题,会谈的焦点在于“解决”,而不在于“问题”。

基本主张是目标导向,主要是引导来访者考虑此时此地做些什么可以让问题不再继续下去,即用正向的、积极地观点,来促使改变的发生。

二、简答题1、简述女性主义的主要应用领域。

【答案】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在于:(1)女性的境遇。

法律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3篇)

法律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社区居民小区,居住着来自不同地区的居民,其中以年轻人和老年人居多。

小区内有一栋高层住宅楼,楼内居住着张先生和李女士两位邻居。

张先生和李女士因装修噪音问题产生纠纷,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矛盾日益激化。

社区调解员在了解情况后,决定介入调解,运用法律社会工作方法处理这一邻里纠纷。

二、案例分析1. 问题识别根据案例背景,我们可以识别出以下问题:(1)张先生和李女士因装修噪音问题产生纠纷,导致邻里关系紧张。

(2)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矛盾不断升级。

(3)社区调解员需要运用法律社会工作方法,化解邻里纠纷。

2. 法律社会工作方法(1)建立信任关系社区调解员首先与张先生和李女士进行沟通,了解双方的基本情况和诉求。

通过倾听、同理心等技巧,建立信任关系,使双方愿意接受调解。

(2)评估问题社区调解员对张先生和李女士的装修噪音问题进行评估,了解噪音来源、影响范围以及双方对噪音问题的容忍度。

(3)制定调解方案社区调解员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以下调解方案:①要求李女士在装修过程中采取降噪措施,如使用隔音材料、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

②要求张先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噪音产生,如不在室内大声喧哗、不在深夜使用音响设备等。

③双方共同遵守小区管理规定,共同维护小区环境。

(4)实施调解社区调解员与张先生和李女士进行面对面调解,根据调解方案,引导双方达成共识。

在调解过程中,社区调解员运用法律知识,解释相关法律法规,使双方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5)调解结果经过多次调解,张先生和李女士最终达成以下共识:①李女士在装修过程中采取降噪措施,尽量减少噪音产生。

②张先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噪音,共同维护小区环境。

③双方共同遵守小区管理规定,共同维护邻里关系。

3. 案例总结通过运用法律社会工作方法,社区调解员成功化解了张先生和李女士的邻里纠纷。

以下是案例总结:(1)建立信任关系,为调解工作奠定基础。

(2)评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

社会工作概论案例分析题目完整解析.

社会工作概论案例分析题目完整解析.

社会工作概论案例分析题目完整解析1、案例介绍陈某,男,36岁,小学五年级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回家后又不容分说被父亲打骂,自此心情一直很压抑,脾气也很古怪,有时遇到很小的事情表现出情绪暴躁,生怕自己受委屈吃亏。

28岁时经人介绍与梁某结婚。

几年后,因夫妻关系不好离异,离异是梁某主动提出来的,她说陈某疑心很重,老是怀疑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夫妻之间的几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常常被他错误理解认为是对他的侮辱,他往往大动干戈,动手打人,而且每次出手很重,几次把她打伤,亲戚朋友劝了若干次都不起作用,无法忍受,只得离婚。

离婚后留下儿子小文归父亲陈某抚养,这时的陈某没有固定的工作,靠用摩托车载客维持家庭生活,他自己省吃俭用,对儿子生活上很关心照顾,尤其对儿子的学习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常常毒打儿子,这使得儿子十分害怕父亲。

有一次邻居听到小文的哭叫声跑了过来,把孩子从拳打脚踢中拉了出来,孩子被打得浑身多处是伤,在邻居的劝说下才送往医院。

陈某一直不承认自己打儿子有什么过错,因此这种情形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2、案例分析陈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个人方面;二个是家庭方面;三个是生活方面。

产生个人方面问题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最初形成时,是来自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会慢慢地在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他对自己的认识的架构,也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自尊系统。

在自尊系统建设过程中,有的人建设的正性因素多一些,那就是高自尊体系,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自信的人;如果在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当中,别人给予的评价都比较低,负性的因素就会多,那就演变成低自尊体系,他就变成一个自卑的人。

两种不同自尊体系的人在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他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在别人的评价中可能有正性的部分,也有负性的部分。

高自尊体系的人往往会选择接收别人对自己评价正性的部分,即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赞扬我;而低自尊的人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说我不好,会很敏感地捕捉到背后的意思,而且有意识地加工成不好的部分。

社区工作者案例分析题

社区工作者案例分析题

社区工作者案例分析题1、如果未来你作为社区工作者,你如何做你的工作计划?2、你的上级是个注重安全问题的,你要向你上司提环保的主题,如何说服他?3、国家提倡人才“西进”,有人认为是国家在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无奈之举,也有人认为是国家为实现人才平衡战略的指导,你同意那种观点,为什么?1、社区工作者是一份基层工作,担负着乡镇沟通民众的责任,需要工作者有耐性、细心的性格,甚至要求工作者能做到骂不还口。

我如果任职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a态度方面,完善工作态度,耐心、细心的面对每一位居民;方法方面,多多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多到熟悉社区,多和居民沟通,经验学习与实践同进;c能力方面,对社区做市场调研,了解社区的目前形势,响应国家相应的政策号召,制定目标,然后按照目标执行,执行之后再做评估。

2、社区安全和环保社区是社区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侧重,就如同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以解决温饱为目标,在实现温饱之后,就提出建设小康生活。

在现阶段,社区安全已基本实现,有必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环保型社区的战略跨越。

同时,全球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也要求我们建设节能环保型小区。

否则,全球资源枯竭,经济衰退,居民失业,面临生存问题,才识最大的社区安全问题。

因此,安全和环保是统一的,安全的基础上发展环保,才能真正安全。

3、人才流动,在市场经济中,主要由市场支配。

但是市场具有盲目性,滞后性,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市场支配为主导,国家宏观调控为俯的人才流动制度。

目前,东部发展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为国家发展全局,中西部地区是未来发展的中心,各种资源的需求增加,尤其是人才,而东部人才饱和,而许多人才在就业环境优惠等条件的诱惑下,还往东部,进一步导致东部人才过剩,面临失业危机,国家在这种形势下,提倡“西进”,其重大意义,更多的是平衡人才战略。

北京社工面试题第一个是时事分析题:问你对今年高考人数下降如何看待(此类回答可参考公务员考试:先对现象进行评论,然后谈自己的看法,最后总结一下,最好能提个政策之类,分析时要考虑不同群体的不同反应,要全面地看待问题)第二个是组织活动题:说北京市要组织和谐社区评比,问如果领导将此类任务交给你,你该怎么做?(非常典型的公务员考试题:阐述意义+感谢领导对自己的信任+领会会议精神+具体安排+活动后总结及向领导汇报)第三个是社区具体事务分析题?:说你所在的社区有很多空巢老人,如果你是社区工作者你该怎么做?(社区照顾的定义说出来,然后又一条一条罗列作为不同的群体应该怎样做,总之一定多角度考虑,全方位回答……)南京社工面试题1、居委会主任可由街道或上级罢免么?2、社工应该有哪些素质?3、楼上漏水,楼下的向居委会反映,你如何处理?最主要是要使矛盾在萌芽的时候就遏制住,联系物业和相关人员及时将楼上漏水问题解决掉,也就不会给楼下带来更多麻烦,矛盾也就不会产生了,所以还是要楼上楼下协调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矛盾,最终都是为了建设和谐社区4、你为什么选择社工?你的初衷是什么?5、社区里养狗引起不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6、社区居委会主要都干些什么工作?7、怎样建设好居委会?8、有人办低保,条件不符合,领导不在,你怎么办?跟案主解释清楚,办社保具体需要怎样的条件,为什么案主条件不符;如果案主实有困难,可以先行登记下来,待主任回来后向其汇报,商讨并调查案主的实际情况。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题1学生小敏,小学六年级时从农村小学转学到某城镇一流中学。

上学第一天因为将字典放在课桌下面查生字,受到语文老师的批评。

从此看到语文老师就害怕,总担心老师会批评他。

他觉得过去学校的老师好,现在学校的老师都很凶。

现在学校的同学都很优秀,自己比不过他们。

一个学期下来,他只认识两个新同学,不敢与新同学玩。

他感到胸闷、憋得慌,要求回到原来的学校读书上学。

每天上学前他都说胃痛,不肯到学校。

经医生检查他的胃没有器质性问题,属于心理障碍。

第一学期,他陆陆续续到校不满50天。

父母出于各种原因考虑,还是希望他留在现在的学校上学。

第二学期开学后,第一天一切还比较正常,但第二天早上他就不愿进校门,勉强进入教室后哭了一天,中午饭吃不下,手冰凉。

第三天依然如故。

家长请求学校帮助。

问题:小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请尝试运用整合社会工作的治疗模式制订一个介入方案,帮助小敏这一类问题的学生走出困境。

小敏案介入方案一、主要问题小敏的学习、交际以及适应新环境面临困境,由于小敏从农村小学转学到某城镇一流中学,对新的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紧张和担心学习跟不上而产生心理障碍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小敏从小生活在农村,在农村上小学,之后转入某城镇一流中学,学习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产生的。

其一,在新环境里,由于受到老师的批评,小敏特别害怕老师,总担心老师会批评她,学校的老师对小敏缺少了解与关怀鼓励。

因此出现觉得现在的老师比较凶,过去学校的老师好。

其二,由于学习基础比现在的同学差,现在学校的同学都很优秀,总担心自己比不过他们,抗挫折能力较低,没有很清楚的认识这个问题,因而产生学习压力。

其三,由于学习成绩跟不上班上同学,因此可能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产生自卑,进而影响了与同学的交往,人际交往面非常窄,不敢与新同学玩,因此会产生孤独,不能融入新环境。

其四,由于难以融入新环境,人际关系不良,因此感到胸闷、憋得慌,从而想逃避现有环境,总希望能回到以前的学校进行学习,而父母针对这个问题没有同小敏沟通,没有给予小敏足够的情感支持与协调帮助。

案例分析一救助社会工作实务案例题

案例分析一救助社会工作实务案例题

案例分析一:某学校为资助贫因大学生,在冬季专门组织购买羽绒服给贫困大学生,但是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接到羽绒服后,并不愿意穿,因为他们感觉穿上就像被打上烙印。

假设你是一名社会工,请设计一份方案,以更好地开展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救助。

案例分析二:案主姓名:陈XX,年龄:15,性别:女。

教育程度:小学文化。

社交和闲暇:案主没什么朋友,只是和奶奶相依为命。

平时闲暇没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不爱说话,比较贪玩。

案主称自己跑出来玩,后在街上流浪,被警察送至救助站,其不知道自己家的具体地址,又没有家里的联系方式,但很想回家。

救助站工作人员在与她多次接触后,仍只知道她是江西省XX县人这一条线索,因为范围太大,又不确定,所以无法核实。

案主系现在的父母领养的,家里有兄弟姐妹(系父母亲生),与父母关系不好,经常遭到打骂,且曾经试图强迫案主嫁人。

案主有一个奶奶,离自己家不远,一直以来都是奶奶在抚养她,案主与奶奶关系很亲密,那次被强迫嫁人没能成功,也是因为奶奶偷偷将其救走。

还有外公外婆对案主也不错,但住的相对远一些。

家庭结构:1.奶奶:没有经济收入,但很疼案主,一直照顾案主。

采集者退散2.父亲:没什么文化,农民,脾气粗暴,经常打骂案主。

3.母亲:没什么文化,农民,不喜欢案主,希望案主早点嫁人还债。

4.案主家庭复杂,家长不懂正确管教孩子,通常采用的方法即是打骂,案主本身比较调皮,且因其不是亲生,所以家里无论谁丢东西,都说是案主所为。

假设你是一名社会工,请设计一份方案,以更好地开展对案主进行社会救助。

案例分析三:城市流浪儿童的生存情况极其恶劣,他们居无定所,一般都把车站、码头、桥洞、城市待拆废墟作为暂时的栖身场所;一时无保障,很多初次流浪的儿童以乞讨或拾破烂为生,常常忍饥挨饿、食不果腹;生病无照料,遇头疼脑热,他们只能硬撑,受到家庭和社会歧视。

在多数人眼里,流浪儿童不是好孩子,他们不服管教,有家不归,甚至很多人将流浪儿童与违法犯罪很自然的联系在一起。

2023年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解析

2023年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解析

2023年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解析1.【案例分析题】某日,王奶奶到镇社工站向社会工作者倾诉,儿子儿媳两年前(江南博哥)外出务工,平时很少回家,对家里的事不管不问把10岁的孙女丢给自己和老伴照看,她对此感到非常无奈,但又不知道如何与儿子儿媳沟通。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最近王奶奶的老伴因意外摔倒卧床不起,她既要照顾老伴又要照看孙女,经常感到力不从心;王奶奶经常将孙女锁在家里写作业,节假日也不准她外出,生怕发生意外,孙女为此经常与她发生争执。

年龄的增长、身体变差、老伴受伤后医疗费支出的增加,让她更加烦躁不安,经常因琐事与邻居争吵;现在她也没有时间参加社区活动,与原来的老姐妹逐渐疏远。

王奶奶对现在的生活状况很不满意,觉得自己晚年生活没有意思,却不知道该怎么办?社会工作者在征得王奶奶同意后,计划为她开展服务。

问题:1列出本案中的奶奶面临的问题2.依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分析王奶奶所处的家庭阶段以及面临的主要任务参考解析:答题要点:1王奶奶面临的问题:(1)疾病及与医疗有关的问题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往往受到慢性疾病的折磨,生活质量因此受到损害。

与之相关的医疗费用也常常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一大问题,带来了经济上的紧张甚至困境。

案例中王奶奶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变差、老伴受伤,都表明王奶奶存在疾病与医疗有关的问题。

(2)家庭照顾问题城市化、家庭小型化、女性职业化、离婚率上升和年轻人口的高流动性等,都使得家庭照顾老年人的功能严重受损,特别是空巢、独居和失独老人缺乏家庭照顾的问题尤为严重。

案例中王奶奶的儿子儿媳两年前外出务工,平时很少回家,对家里的事不管不问,把10岁的孙女丢给自己和老伴照看,老伴因意外摔倒卧床不起,她既要照顾老伴又要照看孙女,经常感到力不从心,表明王奶奶面临家庭照顾的问题。

(3)宜居环境问题老年居住环境中常存在安全隐患和物理障碍,使老年人面临伤残风险和融入社会的限制。

此外,社会上普遍存在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和老年人歧视,也使建设老年宜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社工案例分析题(共五篇)

社工案例分析题(共五篇)

社工案例分析题(共五篇)第一篇:社工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1)张华,女,44岁,有一个正在本地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丈夫在女儿幼年时就因病去世。

张华没有正式工作,这么多年来一直靠做临时工作维持家庭生活,比如做保姆、街道清扫员、家政员等。

去年3月份,由于一次车祸,张华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住院没多长时间,她就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出院。

至今她还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生活变迁,整日闷闷不乐,脾气也很暴躁,经常对女儿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不吃不喝,病情也没有好转。

后来在女儿的劝说下,她的情绪好一点,但她还是经常想到自己是个废人什么用处也没有了,有时甚至想自杀,但又觉得不能让女儿孤孤单单一个人在世上生活。

现在,她几乎不出门,不愿意和健全人说话,也不乐意和残疾人交往。

问题:1.请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2.针对张华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答案:解析: 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1)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

具体而言,残疾人社会工作是要通过处理残疾人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帮助残疾人克服在康复、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生活、社会权益、文化生活和环境方面遇到的障碍,让残疾人因把损伤带来的能力丧失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更好地发挥潜能,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2.社会工作者采取的介入策略:(1)社会工作者借助医疗科技的基本知识,帮助张华取得合适的医疗康复服务。

(2)对张华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勇敢接受现实。

(3)帮助张华进行生活自理训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4)在张华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之后,为其提供就业辅导,帮助她联系力所能及的工作。

(5)评估张华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并取得社区的支持,解决其生活困难。

社工案例分析题

社工案例分析题

社工案例分析题社工案例分析是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和实践技巧。

本文将结合一个真实的社工案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社会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案例背景:小明,一名15岁的初中生,因家庭贫困,父母离异,生活在奶奶家中。

小明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但在学校经常被同学欺负,情绪低落,不愿意与人交流。

老师发现小明的问题后,向学校社工求助。

问题分析:1. 家庭问题,小明的父母离异,生活在奶奶家中,缺乏父母关爱和家庭温暖,这可能是小明性格内向,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

2. 学校欺凌,小明在学校经常被同学欺负,这导致他不愿意与人交流,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3. 心理问题,小明的情绪低落,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

解决方法:1. 家庭访谈,社工需要与小明的奶奶进行深入交谈,了解家庭情况,寻找解决家庭问题的方法,帮助小明获得更多的家庭关爱和支持。

2. 学校干预,社工需要与学校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制定针对小明的防欺凌计划,帮助小明融入学校集体,改善学校环境。

3. 心理疏导,社工需要引导小明进行心理测试,了解他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帮助他重建自信,改善情绪问题。

案例分析结论:通过对小明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工作在解决个案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同时,也需要注重个案工作与系统工作的结合,通过社会资源的整合,帮助小明全面成长,走出困境。

结语:社会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工作,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和技巧,为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希望社会工作者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题
(1)
张华,女,44岁,有一个正在本地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丈夫在女儿幼年时就因病去世。

张华没有正式工作,这么多年来一直靠做临时工作维持家庭生活,比如做保姆、街道清扫员、家政员等。

去年3月份,由于一次车祸,张华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住院没多长时间,她就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出院。

至今她还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生活变迁,整日闷闷不乐,脾气也很暴躁,经常对女儿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不吃不喝,病情也没有好转。

后来在女儿的劝说下,她的情绪好一点,但她还是经常想到自己是个废人什么用处也没有了,有时甚至想自杀,但又觉得不能让女儿孤孤单单一个人在世上生活。

现在,她几乎不出门,不愿意和健全人说话,也不乐意和残疾人交往。

问题:
1.请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2.针对张华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解析: 1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1)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

具体而言,残疾人社会工作是要通过处理残疾人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帮助残疾人克服在康复、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生活、社会权益、文化生活和环境方面遇到的障碍,让残疾人因把损伤带来的能力丧失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更好地发挥潜能,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2.社会工作者采取的介入策略:
(1)社会工作者借助医疗科技的基本知识,帮助张华取得合适的医疗康复服务。

(2)对张华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勇敢接受现实。

(3)帮助张华进行生活自理训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4)在张华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之后,为其提供就业辅导,帮助她联系力所能及的工作。

(5)评估张华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并取得社区的支持,解决其生活困难。

(6)鼓励张华走出家门,积极参与残疾人之间以及残疾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刘先生曾是一家公司的销售员,在经历一次车祸后失去了双腿。

妻子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有着丰厚的收入,儿子学习成绩优异,懂事。

刘先生的母亲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母亲年老体弱,照顾儿子也显得吃力。

妻子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照顾丈夫,而社区中又不能提供生活照顾和康复服务。

一年来,刘先生一直待在家里,情绪很容易激动,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

刘先生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经历了这次创伤之后,不再和以前的朋友和同事来往,也很少说话,整个人很沉默。

妻子看到丈夫变得越来越孤独,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

问题:
1.请你分析刘先生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作为社会工作者,对刘先生可以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案:
解析:本案例适合采用社会康复模式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

本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生态环境改善模式,它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个人,二是关注个人和家庭及其成员之间的
关系,三是关注个人环境系统。

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教育、培训)、消除环境障碍、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建立和谐社会生活环境、组织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帮助残疾人实现经济自立等社会康复模式的相应措施。

1.针对该案例对刘先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全面分析。

刘先生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无法接受残疾的事实,心情很糟糕 ;生活无法自理,难以适应日常生活 ;无法面对家人 ;无法从事原来的职业,失去经济来源,需要新的职业规划。

2.辅导策略:
(1)危机事件时的辅导。

使刘先生及其家人接受残疾事实。

介入系统:本人、家人。

(2) 日常生活的辅导。

使刘先生适应残疾状态下的日常生活。

介入系统:康复治疗师、家人、邻里、社区。

(3)家庭辅导。

改善家庭关系,协助建立和谐家庭,增强家庭成员的支持力。

介入系统:家庭。

(4)职业规划辅导。

使刘先生重新找到合适职业,提高社会地位和适应能力。

介入系统:政府、原来的就业单位、社区。

3.具体辅导活动:
(1)直接辅导活动:
①社会工作者对刘先生进行心理辅导,疏导情绪,使其接受残疾事实。

②提供康复信息和资源,协助制订康复计划,改造家居环境,学会日常生活技能。

③进行家庭调适,重建和谐家庭。

妻子和儿子都要进行心理调适,接受家人残疾的事实,重新进行角色分工,协助妻子扮演家庭的核心人物,调整家庭结构,提高家庭成员的互助能力,重建和谐家庭。

④帮助刘先生了解政府对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政策,发掘刘先生当前的就业优势,探究原来就业单位的潜在就业岗位,协助刘先生进行职业规划。

(2)间接辅导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如家庭、亲属、朋友、邻居、社区、原单位同事、政府,采取联合行动,提高刘先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其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