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a1e50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6.png)
实验名称: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11月15日实验地点:机械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理解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3.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内容(1)了解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3)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如设计一个简易的齿轮传动系统。
2. 实验步骤(1)学习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运动副、机构、机械零件等;(2)分析实验要求,确定设计目标;(3)进行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绘制设计图;(4)制作模型,并进行测试和调整;(5)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设计了一个简易的齿轮传动系统,包括齿轮、轴、轴承等零件;(2)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和结构;(3)绘制了设计图,并进行了模型制作;(4)模型测试结果符合预期。
2. 实验分析(1)在设计过程中,首先了解了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了零件的合理选择和结构设计,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3)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注意了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通过实验,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对机械设计基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2. 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3. 提高了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实验效果;2.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3. 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应注重精度和装配质量,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 在实验报告中,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参考。
实验报告人:XXX指导教师:XXX日期:2023年11月15日。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a04cb9c76eeaeaad0f3304d.png)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指导教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学会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3、加深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缝纫机头;2.学生自带三角板、铅笔、橡皮;三、实验原理: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符号(见教科书有关“常用构件和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l、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械缓慢地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2、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的接触特征及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3、选定投影面,即多数构件运动的平面,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件的连接次序,从原动件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用数字1、2、3、……。
分别标注各构件,用英文字母A、B、C、,……分别标注各运动副;4、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方向等,选定原动件的位置,并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五、实验要求:l、对要测绘的缝纫机头中四个机构即a.压布、b走针、c.摆梭、d.送布,只绘出机构示意图即可,所谓机构运动示意图是指只凭目测,使图与实物成比例,不按比例尺绘制的简图;2、计算每个机构的机构自由度,并将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相对照,观察计算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3、对绘制的机构进行结构分析(高副低代,分离杆组;确定机构级别等)。
六、思考题: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2、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实验二齿轮范成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基本原理;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用变位修正来避免根切的方法;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aff3e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7.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相关知识,熟练使用相关工具进行设计与制作,并在实际操作中加强自身动手能力与实际应变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是设计、制作和测试一台简易的手摇发电机,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三、实验原理手摇发电机是一种可以将人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与传统发电机相似。
由于旋转磁场的作用,磁感线会跟着线圈旋转,从而在线圈内产生感应电动势,利用这个原理就可以将人体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
四、实验步骤1.设计手摇发电机的框架:需要确定手摇发电机的框架大小和形状,画出初步的设计图等,然后在SOLIDWORKS等相关软件中进行3D建模,制定出框架的具体参数。
2.制作手摇发电机的框架:使用自动加工工具将框架进行机械加工并进行整体组装。
3.设计手摇发电机的发电部分: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发电机部分的设计,并制定发电机的制造参数。
4.制造手摇发电机的发电部分:使用自动加工工具进行发电机部分的制造,并将其与框架进行整体组装。
5.测试手摇发电机:使用测试工具进行手摇发电机的测试,测试其输出功率以及电压波动等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五、实验结果经过制作和测试,手摇发电机的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最大输出功率为2W,电压波动较小。
六、实验思考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框架的加工精度不够高、发电机部分的输出功率不够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加以解决并不断完善。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让我加深了对机械设计的认识,同时也让我通过实践了解了机械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应变技巧。
通过这次实验,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机械设计方面的不足,需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机械设计基础(4学分)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4学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abe1ff19e8b8f67c1cb947.png)
《机械设计基础》课
4学分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学科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成绩:
南京理工大学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分析与设计
2、有下划线的字符为[CQP-B型设备]必填参数;
3、其余为[交流电动机实验设备]必填参数。
(1)工况Ⅰ(张紧力F0=N;使用张紧轮是否)
项
目
测
点
测定数据
计算数据
n1
W1
F1
n2
W2
F2
a1
a2
M1
M2
η
ε
F
1(空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工况Ⅱ(张紧力F0=N;使用张紧轮是否)
项
目
NO.:1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名称:
比例尺:
机构自由度计算:F=
演化过程:
NO.:2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名称:
比例尺:
机构自由度计算:F=
验证曲柄存在条件:
演化过程:
NO:3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名称:
比例尺:
机构自由度计算:F=
演化过程:
NO.:4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名称:
1、工况Ⅰ
2、工况Ⅱ
3、
工况Ⅲ
允许传递的有效圆周力工况Ⅰ:Fe1= N;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案模板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51e03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6.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案模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原理。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认识到机械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础概述2. 常见机械结构与工作原理3. 实验操作与数据记录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规范操作流程。
重点:实验数据的分析,如何根据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教具:机械模型、实验器材。
多媒体资源:PPT演示、视频资料。
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讲授。
2. 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记录与分析实验数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资料展示机械设计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讨论。
4. 归纳小结:总结实验中的发现,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评价与反馈:1. 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口头提问和小组报告进行评价。
2. 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实验操作,提供学习建议和指导。
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机械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的短文。
2.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
3. 预习下一章节内容,了解更多机械设计的应用实例。
教师自我反思:本次课程整体进行顺利,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需在下次教学中加强指导。
同时,应更多地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重要性。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2dc0e4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9.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常见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测绘方法和绘图技能。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实验设备减速器若干台。
机械传动实验台。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千分尺。
钢板尺。
内、外卡钳。
3、绘图工具绘图板。
丁字尺。
绘图铅笔、橡皮、圆规、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分组拆卸减速器,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和装配关系。
使用测量工具对减速器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在机械传动实验台上安装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装置。
改变输入转速和负载,测量不同工况下的传动效率、扭矩和转速等参数。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传动性能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1)分组并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按照正确的顺序拆卸减速器的箱盖、轴、齿轮、轴承等零部件,注意做好标记,以便装配时能正确安装。
(3)仔细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形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加工工艺。
(4)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如轴的直径、齿轮的模数、齿宽等,并记录测量数据。
(5)根据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按照国家标准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1)选择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安装在实验台上。
(2)调整传动装置的张紧力或中心距,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启动实验台,逐渐增加输入转速和负载,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扭矩、转速和传动效率等参数。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dec0defa58da0116c1749fd.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课程学时:80实验学时:12适用专业:编写者:审查者:编写日期:目录(一)机械认知实验 (2)(二)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 (4)(附1)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实验报告 (6)(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与分析 (8)(附2)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与分析实验报告 (12)(四)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 (14)(附3)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39)(五)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 (40)(附4)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43)(六)减速器拆装及结构分析 (44)(附5)减速器拆装及结构分析实验报告 (47)(一)机械认知实验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类别:验证性实验目的:1.了解机器的组成原理,加深对机器总体感性认识。
2.了解机器的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3.了解机器的运动原理和分析方法,使学生对机器总体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实验过程要点:通过观察陈列室展示各种常用机构模型的动态展示,增强学生对机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
实验教师作以简单介绍,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学生通过观察,对机器的组成、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一) 机器观察实物模型和机构,使学生认识到机器是由一个机构或几个机构按照一定运动要求组合而成的。
因此掌握各种机构的运动特性,有利于研究任何机器的特性。
在机械原理中,运动副是以两构件的直接接触形式的可动联接及运动特征来命名的。
如:高副、低副、转动副、移动副等。
(二)平面四杆机构四杆机构在平面连杆机构中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
四杆机构分成三大类:即铰链四杆机构、单移动副机构、双移动副机构。
1.铰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它们根据两连架杆为曲柄或摇杆来确定。
2.单移动副机构:是以一个移动副代替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一个转动副演化而成的。
分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摇块机构、转动导杆机构及摆动导杆机构等。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心得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09ec391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0c.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心得在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实验环节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亲身参与实验,我不仅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实验室时,内心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实验室里摆放着各种仪器设备,如万能材料试验机、齿轮传动实验台、带传动实验台等,这些看似陌生的设备即将成为我探索机械世界的工具。
在进行带传动实验时,我们需要测量带在不同载荷下的传动效率和滑动率。
一开始,我对实验设备的操作不太熟悉,总是出现一些小失误,比如没有正确安装传感器,导致数据不准确。
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通过多次实验,我观察到带的传动效率随着载荷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而滑动率则逐渐增大。
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带传动的工作特性,也明白了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合理选择带的类型和参数,以提高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齿轮传动实验则让我对齿轮的啮合原理和传动比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我们通过改变输入转速和载荷,测量齿轮的转速、扭矩和噪声等参数。
实验中,我发现齿轮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对传动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果齿轮的齿形误差较大或者安装不同心,就会导致传动不平稳、噪声增大甚至出现磨损和失效。
这让我意识到在机械设计中,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哪怕是一个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在机械零件的测绘实验中,我们需要对各种机械零件进行测量和绘图。
这不仅考验了我们的测量技能,更要求我们对零件的结构和工艺有深入的了解。
例如,在测绘一个轴类零件时,我们需要测量轴的直径、长度、键槽的尺寸等参数,同时还要分析轴的受力情况和加工工艺。
通过这个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量具进行精确测量,如何根据测量数据绘制零件图,以及如何根据零件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
有时候实验数据与理论值相差较大,让我感到困惑和迷茫。
但是,我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通过反复检查实验步骤、设备状态和数据处理方法,寻找问题的根源。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心得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c92d7aa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d.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心得在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实验环节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我对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但同时,也有一些紧张和担忧,害怕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无法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然而,当真正走进实验室,看到摆放整齐的实验设备和工具时,那种紧张感逐渐被兴奋所取代。
我们进行的第一个实验是带传动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测量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并分析不同负载和带速对它们的影响。
一开始,我对实验设备的操作不太熟悉,在安装皮带和调整负载时花费了不少时间。
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要领,顺利地完成了实验数据的采集。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发现带传动的滑动率随着负载的增加而增大,效率则先升高后降低。
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带传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特点和局限性。
接下来的齿轮传动实验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观察齿轮的啮合情况,测量齿轮的齿距、齿厚等参数,并分析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准确性。
通过观察齿轮的啮合过程,我清楚地看到了齿轮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同时,在测量齿轮参数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精度对于机械设计的重要性。
哪怕是一点点的误差,都可能会影响到齿轮传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机械零件的认知实验中,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机械零件,如螺栓、螺母、轴、轴承等。
以前在书本上看到的这些零件,现在真实地摆在眼前,让我对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我仔细观察了每个零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特征,并尝试分析它们在不同机械装置中的作用。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机械零件的设计和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强度、刚度、耐磨性、工艺性等。
在进行机械机构的运动分析实验时,我们使用了模型和动画软件来模拟机构的运动。
这让我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机构中各个构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通过改变机构的参数,如杆长、铰链位置等,观察其对运动性能的影响,我深刻体会到了机械机构设计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ab054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14.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利用CAD软件进行零部件的建模和装配设计;
2. 对设计好的零部件进行强度及刚度的分析;
3. 利用实验台进行加工及组装。
三、实验器材
1. 计算机及CAD设计软件;
2. 材料强度测试仪器;
3. 机械加工设备;
4. 实验台。
四、实验步骤
1. 使用CAD软件设计并建模所需的零部件;
2. 进行强度及刚度的分析,优化设计;
3. 将设计好的零部件进行机械加工;
4. 对加工好的零部件进行组装。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加工了一个机械零件,经过实际测试,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对机械设计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设计和加工
技能。
六、实验结论
本次机械设计基础实验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机械设计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未来的
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机械设计能力。
至此,本次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完毕。
感谢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
配合和支持。
愿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d6d5a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b.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答案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熟悉和掌握常见机械零件和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3、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加深对机械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以下设备和工具:1、机械零件展示柜:展示了各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轴、螺栓、螺母等。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直尺等。
3、实验台:用于安装和操作机械机构。
4、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观察各种机械零件的外形结构,了解其功能和应用。
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零件的尺寸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对测量数据进行精度分析,判断零件的加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机械机构的运动分析安装和调试机械机构,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
观察机构的运动过程,绘制运动简图。
通过测量和计算,分析机构的运动特性,如速度、加速度等。
3、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测试搭建机械传动系统,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
测量传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功率、转速、转矩等参数。
分析传动系统的效率、传动比等性能指标,并探讨影响性能的因素。
四、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和步骤。
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分组并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
从零件展示柜中选取感兴趣的零件进行观察和分析。
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的外径、内径、长度等尺寸,用千分尺测量零件的厚度、直径等尺寸,测量时要注意正确的测量方法和读数。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并进行精度分析。
3、机械机构的运动分析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在实验台上安装机械机构。
手动操作机构,观察其运动过程,注意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用直尺和铅笔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标注出各构件的名称和运动副的类型。
安装位移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通过计算机采集机构的运动数据。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5582fdb4daa58da1114a4c.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目录1、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 (1)2、实验二齿轮齿廓范成原理 (4)3、实验三轴系结构测绘与分析 (7)4、实验四减速器拆装 (8)实验报告 (10)实验须知1.开课后根据自己课程安排要及时选课,不要多选或者少选;2.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实验,应提前向实验室老师请假。
进行必要调换。
否则一律按自己选定的时间参加实验,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3.参加实验的同学在实验前要做好本次实验的预习;4.携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相关的用具;5.在实验的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爱护仪器设备;注意节约原材料;不要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6.各种实验设备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实验做完后要及时切断电源,将仪器设备工具等整理摆放好,发现丢失或损坏应立即报告;7.要遵守设备仪器的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设备的安全;8.要保持实验室内和仪器设备的清洁和整齐美观。
工作台面要干净并要搞好室内卫生;9.在离开实验室前,应由指导教师在相关的实验数据的记录纸上签字,以求确认对设备仪器的完好和已完成了在实验室内应完成的工作;10.对实验结果要进行分析、整理和计算,认真填写实验报告;11.按要求及时交实验报告;12.由于结课后实验报告要由实验室统一保管,因此做过的实验报告若有丢失其成绩只能按不及格处理;13.考核按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没有实验成绩以及实验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不能参加正式考试(确有特殊原因者可申请补做或重做实验)。
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学院2015年11月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能够熟练的掌握测绘实际机器和模型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技能;2、学会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3、加深对机构结构的了解。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 - 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 -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1b178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e.png)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教案一、引言1.1实验课程的重要性1.1.1增强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1.1.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1.1.3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的理解1.1.4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1.2课程实验的目标1.2.1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1.2.2学会使用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1.2.3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1.3课程实验的内容安排1.3.1实验一: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装配1.3.2实验二: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1.3.3实验三: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1.3.4实验四:机械系统的创新设计二、知识点讲解2.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2.1.1杠杆原理及其应用2.1.2传动原理及其分类2.1.3轴承和连接件的选用2.1.4机械效率与能量损失2.2机械设计的方法与步骤2.2.1设计需求的明确和分析2.2.2设计方案的提出和评估2.2.3设计计算和参数优化2.2.4设计验证和实验测试2.3常用机械设计软件介绍2.3.1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2.3.2CAE软件的仿真分析和应用2.3.3PDM软件的数据管理和协同设计2.3.4CAPP软件的工艺规划和制造指导三、教学内容3.1实验一: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装配3.1.1绘制机械零件的三视图3.1.2装配图的绘制和标注3.1.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3.1.4零件图的装配和拆解3.2实验二: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3.2.1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和机构3.2.2计算传动系统的参数和性能指标3.2.3设计传动系统的布局和结构3.2.4分析传动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3.3实验三: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3.3.1分析现有机械结构的优缺点3.3.2提出结构优化和改进的方案3.3.3进行结构优化和改进的设计计算3.3.4验证结构优化和改进的效果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1.2学会使用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4.1.3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和分析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4.2.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2.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4.3.2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责任感4.3.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5.1.2常用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和操作5.1.3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5.2教学重点5.2.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应用5.2.2常用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的熟练使用5.2.3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实物模型和组件6.1.2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挂图和图表6.1.3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动画6.1.4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实验器材和工具6.2学具准备6.2.1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6.2.2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笔记本和绘图工具6.2.3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计算器和电脑软件6.2.4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实验报告和资料6.3教学辅助材料6.3.1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教学PPT和讲义6.3.2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习题和案例6.3.3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模板6.3.4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分细则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引入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7.1.2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7.1.3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7.1.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7.2课堂讲解与演示7.2.1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7.2.2演示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7.2.3分析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案例7.2.4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7.3实践操作与指导7.3.1分组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装配实验7.3.2指导学生进行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7.3.3引导学生进行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7.3.4监督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进展八、板书设计8.1板书内容8.1.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8.1.2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8.1.3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8.1.4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8.2板书结构8.2.2使用图表和图示辅助讲解8.2.3使用关键词和重点语句突出重点8.2.4使用不同颜色和字体区分不同内容8.3板书呈现方式8.3.1采用逻辑顺序和层次感呈现板书内容8.3.2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符号表达8.3.3与讲解和演示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8.3.4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和讲解九、作业设计9.1课后作业9.1.1完成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装配实验报告9.1.2完成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9.1.3完成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实验报告9.1.4复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9.2作业要求9.2.1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提交实验报告9.2.3要求学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9.3作业评价与反馈9.3.1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和评价9.3.2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9.3.3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9.3.4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课后反思10.1.1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10.1.2反思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10.1.3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10.1.4反思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达成情况10.2拓展延伸10.2.1提供相关的机械设计案例和项目10.2.2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机械设计研究和探索10.2.3鼓励学生参与机械设计相关的竞赛和活动10.2.4提供相关的机械设计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资料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二、教学内容三、教学过程四、板书设计五、作业设计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详细补充:在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时,可以通过实例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课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课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6c530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9.png)
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时数
实验类型
内容提要
备注
1
典型机构介绍
2
验证
介绍齿轮机构、凸轮机构、平面连杆机构、间歇运动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的基本类型和运动特性
2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2
验证
1、了解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2、了解各种运动副对机构结构和运动的影响。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课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编号
实验课程名称
中文
机械设计基础
英文
Mechanical Design Experiments
实验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总学分
5
开设实验项目数
6个
其中:必修(5)个,选修(1)
课程总学时
80
实验总学时
10
先修课程
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
适用专业
机械类
实验教学目标(通过开设本实验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实验内容:
1.典型机构介绍
2.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3.机构运动创新设计
4.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范成
5.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参数测定与分析
6.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
实验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并掌握的有关内容):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掌握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方法和步骤,熟悉实验设备和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清楚对试件的要求和准备。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原理、目的,实验设备和仪器,试件,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cc2db6fcaaedd3383c4d357.png)
、
当前实验教学 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 ,在传 统实验中 ,指导教 员只侧 重于教学员如何使 用 实验设备和仪器 来达到实验 目的,由于学员缺乏对测试方 法 的研究 ,因此 在实验课程结束之 后,学员并没有完整地认 识到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手段 。 其次 ,传 统的实验 内容只是针对机 械设计基础课程 中的 某一知识 点而 设计 ,缺乏与其他学科 的交互与关联 ,已不 能 代表当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 向和趋势 。 再次 ,传 统的实验成绩评价 方式相 对单一 ,只是简单地 依据实验报 告质 量而定 ,在机械设计基 础课程结业考试 中并 不涉及 实验 内容 ,因此 ,一些 学员对 实验报告完成不认真 , 从而很难达到实验教学的基本 目的 。
的千斤顶 、活塞发动机 中的凸轮顶 杆机构 、涡喷式发动机 中 各种齿轮等 ,这些知识对学员今后 从事飞行实践都具有 非常 重要的指导意义 。 2 . 培养 学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 能力 培养学员对知识 的综合运 用和创新能力是飞行人才 培养 的一个主要 目标 ,不仅要体现在理 论教学上,更要在实验课 程上得 到全 面的落实 ,如学 员可以放弃书本 中提到 的零件 间 的典型 组合 ,凭借 自己的想象 力,勇于创新 ,通过零件 问的 全新组合 ,来完成某一机械结构所具备的功能 。 ( 二 )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课 程的结构进行优化 ,构建 其新的体系 1 . 对相 对落后的实验进行 改造 和更新 对 于一 些 方法 和手 段 比较 落 后 的实验进 行 了突 破和创
新 ,如 学员可根 据计算机 课程 中的C 程 序知识 ,在程序 中设 定渐开线齿廓 的包 络线轨迹,利用打 印机最 终完 成打 印,从 而彻底放弃利用 范成仪的方法 ,这样既使 实验 省时省力 ,又 可 以向学员展示多学科 融合的魅 力。 2 . 新增开设设计性强 的实验 通 过购 置相 对先 进 的设备 仪器 ,开 设和 新增 了加 强学 员设计 能力的综合性实验 。如在实验 《 轴 系结构设计》 中, 学员可利用各种传 动机构和零件 ( 轴 、带 、电机 、齿轮和链 等 )设计各种 不同的传动方案 ,这样不但使 学员能够灵活应 用所 学知 识,加深对各零件功能 的认识 ,而 且还可 以对机械 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3 . 建立 开放式 的感性认知实验 通 过建 立 开放式 的机 构 、零件 陈列 室和 机械 装拆 实验 室 ,使 学员有更多的 自主 时间来安排 学习。通过参观零件 陈 列室 中的各平 面连 杆机构、问歇运动机构 、螺纹、键 、销 、 滑动轴承 、滚 动轴承、联轴器 、离合器 、制 动器 、轮系和 不 同的齿轮 机构等 ,这些开放式 的机构可 以使学员对机构 、零 件 的外表 和 内部构 造有 更直 接清 晰 的认识 ,极大 开拓 了学 员们 的视野 ,确保能够补充和完善理论 课程 教学 中存在 的不
本科工程训练实验报告(3篇)
![本科工程训练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93bdb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b.png)
第1篇一、实验名称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机械零件的常用设计方法及计算。
3. 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
三、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四、实验地点机械实验室五、实验设备1. 机械设计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等)2. 机械设计实验台3. 常用机械零件及工具六、实验内容1. 机械设计原理学习- 通过实验指导书和教师讲解,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如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强度计算等。
- 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如草图绘制、零件设计、装配图绘制等。
2. 机械零件设计-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如齿轮箱、连杆机构等。
- 利用CAD软件进行零件绘制,确保零件的尺寸、形状、精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3. 机械装配实验- 根据设计图纸,将各个零件进行组装,观察装置的运动情况,确保其运动平稳、可靠。
- 调整装置中的各个部件,使装置达到最佳性能。
4. 性能测试与数据分析- 对装配好的装置进行性能测试,如扭矩、转速、效率等。
- 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七、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实验原理和设计要求。
-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零件和工具。
2. 设计阶段- 利用CAD软件进行零件绘制,确保零件的尺寸、形状、精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 设计机械装置的装配图,明确各个零件的连接方式。
3. 装配阶段- 根据装配图,将各个零件进行组装。
- 观察装置的运动情况,确保其运动平稳、可靠。
4. 测试阶段- 对装配好的装置进行性能测试,如扭矩、转速、效率等。
- 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设计结果- 设计的机械装置能够满足实验要求,运动平稳、可靠。
- 零件尺寸、形状、精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2. 测试结果- 装置的扭矩、转速、效率等性能指标达到预期目标。
- 实验数据表明,装置的运行稳定,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94c7b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c.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机械设计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通过实验来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系列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
1. 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2. 实验内容2.1 设计基础实验这一部分的实验主要是通过实际的设计案例来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比如手摇发电机,然后按照设计流程进行设计和制作,并通过实验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
2.2 结构力学实验结构力学是机械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实验来验证结构力学的原理和公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结构,比如杆件、梁等,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和变形,从而验证结构力学的理论。
2.3 运动学实验运动学是机械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实验来验证运动学原理对于了解机械系统运动规律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比如手摇风扇,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各个零件的运动规律,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运动学原理的准确性。
2.4 工艺实验工艺实验是机械设计中一个非常实用的实验内容,通过实验来验证不同工艺参数对机械性能和制作成本的影响。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零件,比如螺栓,通过实验制作不同材料、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的螺栓样品,并进行性能测试和制造成本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
3. 实验结果分析在进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后,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他们可以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他们还可以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实验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4. 实验报告撰写为了更好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及展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2007 年 11 月《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1、课程编号: 20192B62、课程属性:必修3、实验属性:独立设课4、学时: 28 学时5、实验应开学期:第4、5 学期6、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课是紧紧围绕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教学而开设的,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后,经过实验教学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的内容,验证理论教学中的重要结论,学会现代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为今后的学习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验的目的与基本要求1、进一步深刻理解理论教学的内容,验证理论教学中的重要结论;2、掌握现代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3、掌握各种实验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调节方法;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1、根据学生参加实验的态度和表现,在教师批阅完实验报告的基础上,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实验成绩。
2、未完成所规定的实验或实验成绩不合格者,应补做或重作实验,否则不准参加本课程的期终考试。
3、本课程为考查课,根据学习态度、实验报告计成绩。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机械设计实验项目一览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适用专业学时1机构认识、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综合性必做22齿轮几何参数测定与分析综合性必做机械类43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验证性必做24机械运动方案虚拟拼装与运动仿真设计创新性必做25机械传动系统方案的创新设计及分析设计创新性必做46螺栓联接综合测试与分析分析综合性必做27带传动实验基础验证性必做28齿轮传动效率实验基础验证性必做29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基础验证性必做210轴系结构创意设计设计创新性必做411减速器拆装实验分析综合性必做212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性能测试分析设计创新性选做4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实验一机构认识、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1、实验目的(1)认识各种常见的机构,了解其组成与其工作原理;(2)掌握根据实际机械和模型绘制机械运动简图的技能;(3)进一步加深理解机械的组成和机械自由度的含义,掌握机械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及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4)了解机械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结构的区别。
2、实验内容( 1)每人测绘 3 至 4 个机械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2)认识机械原理示教柜上的各种机构、观察缝纫机、补鞋机、莲子剥壳机、YJ-79 型教具插齿机等机械实物。
3、实验设备( 1)机械原理示教柜;( 2)机械运动简图测绘模型若干;( 3)缝纫机、补鞋机、莲子剥壳机、YJ-79 型教具插齿机。
4、实验步骤( 1)仔细观察和分析各种机构模型和机械实物;( 2)测绘 3 至 4 个机构模型,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5、教学方式( 1)指导学生一边仔细观察示教柜的各种机构及其运动。
一边听清配套CD 的讲解;( 2)老师讲解各种机械实物、示范操作,学生再体验;( 3)每位学生用 1 学时测绘 3-4 个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4)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分析该机构是否有确定的运动。
6、考核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7、实验报告要求图线符合国家标准、文字简明扼要。
实验二齿轮几何参数测定与分析1、实验目的(1)掌握用普通量具测定齿轮基本参数的基本技能;(2)进一步巩固并熟悉齿轮各部分名称和各部分的尺寸与基本参数的关系,以及渐开线齿轮的几何性质;(3)掌握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渐开线齿廓的形成过程。
2、实验内容测定两个渐开线齿轮 (奇数齿和偶数齿的齿轮各一个 )的基本参数,并判别它们是否是标准齿轮、非标准齿轮,求出其变位系数。
3、实验设备(1)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实验箱;(2)YJ-79 型教具插齿机、蜡制齿坯。
4、实验步骤(1)老师讲解实验方法和步骤;(2)学生测绘计算齿轮的几何参数;(3)老师演示插齿机插齿。
5、教学方式2 人一组,测定两个渐开线齿轮的参数。
在测定过程中,学生以8 人一组轮流观摩老师用插齿机插齿。
6、考核要求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7、实验报告要求字迹工整,计算准确。
实验三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1、实验目的(1)掌握动平衡的原理和基本方法;(2)巩固动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3)了解几种动平衡实验机的构造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测定刚性转子的不平衡的质径积及其相位角。
3、实验设备(1)DPH-I 智能动平衡试验台、测试电脑、打印机;(2)闪光式动平衡机;(3)简易柜架式动平衡机。
4、实验步骤(1)老师讲解实验原理方法、演示一遍;(2)学生测定完成实验。
5、教学方式4人一组,分组实施。
6、考核要求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7、实验报告要求字迹工整,附上打印出的实验数据。
实验四机械运动方案虚拟拼装与运动仿真1、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常见机构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机构组成、运动副、自由度、约束等基本概念。
2、实验内容(1)根据实验系统提供的各种零部件,拼装出一些常用的机构或机构的组合;(2)对拼装机构或机构组合进行运动仿真;(3)分析机构组合的运动要求及传动性能。
3、实验设备(1)硬件: PC 机;(2)软件:虚拟实验系统。
4、实验步骤(1)进入实验系统,浏览系统提供的各种零部件;(2)拟定一个机构运动方案,进行虚拟拼装;(3)对拼装机构进行运动仿真。
5、教学方式一人一台电脑,浏览虚拟零件。
手动或自动虚拟拼装一些机构的组合,并对其运动仿真。
观看运动分析的结果。
6、考核要求布置学生自拟机构组合方案,为实验四作准备。
7、实验报告要求文字简明扼要,图线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五机械传动系统方案的创新设计及分析1、实验目的(1)通过方案设计构思,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2)培养学生对各种常见机构的综合运用能力;(3)通过拼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通过对方案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分析及实际测定,检验设计的方案是否满足工作要求。
2、实验内容(1)拟订一较复杂的机械(如牛头刨床、小型插床等)的传动系统方案;(2)对方案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分析;(3)拼装出拟订的械传动系统方案,并通过检测检验其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运动性能、动力性能能否满足预定的工作要求。
3、实验设备(1) ZBS-C 型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台;(2)机构方案创意设计模拟实施实验仪;(3) 3DMC-I 型三维机构组合创新可分析实验台。
4、实验步骤( 1)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设备,熟悉各种运动副和杆件的组装方法;( 2)针对设计题目,初步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方案,绘出草图(课外 );(3)教师讲解实验设备及各零、部件的功能,安装和拆卸方法及工具;(4)老师指导学生按草图进行机构拼装;(5)老师检查拼装无误后启动原动机驱动拼装机械运动,根据运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设计要求;(6)安装测试系统对机械系统运动参数进行测试,打印出测试报告。
5、教学方式二、三人为一组,使用一台实验设备相互协作完成一个典型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拼装和测试。
6、考核要求拼装机构按设计要求运动灵活,运动参数达到设计要求。
7、实验报告要求文字简明扼要,图线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六螺栓联接综合测试与分析1、实验目的(1)了解螺栓联接在拧紧过程中各部分的受力情况;(2)验证受轴向工作载荷时,预紧螺栓的变形规律及对螺栓总拉力的影响;(3)学会计算螺栓的相对刚度,并绘制螺栓联接的受力变形图;(4)透彻理解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各项措施。
2、实验内容(1)螺栓静态载荷与变形的测量与分析,螺栓组的受力分析;(2)螺栓的动态载荷与变形的变化曲线仿真分析;(3)建模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的分析比较。
3、实验设备螺栓联接综合实验台4、实验步骤(1)连接各实验设备;(2)接通电源并预热,调零;(3)逐一均匀拧紧各螺栓,使每个螺栓有相同的预紧初拉力和初应变;(4)加载,测出相应的应变量,如此重复三次;(5)卸载,关闭电源,结束实验。
5、教学方式每班学生分成8 小组,每组4-5 人,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动手实验。
6、考核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7、实验报告要求文字简明扼要,字迹工整。
实验七带传动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测试带传动参数的方法;(2)观察带的初拉力对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影响;(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4)掌握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
2、实验内容(1)观察 V 带的工作情况、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2)测定并绘制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
3、实验设备DCS-II 型智能带传动实验台4、实验步骤(1)给带传动施加初拉力;(2)启动原动机、调速、记下空载时主、被动轮的转矩及转速值;( 3)加载、运行,记录主、被动轮的转矩及转速。
多次加载,得到8 组实验数据;( 4)结束实验。
处理实验数据,打印输出。
5、教学方式与齿轮传动的效率实验同时进行, 2 人一组。
6、考核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7、实验报告要求字迹工整、文字简明扼要、附上打印出的实验数据。
实验八齿轮传动效率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封闭功率流式齿轮试验台的基本原理特点;(2)了解齿轮传动效率的测试方法;(3)掌握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曲线。
2、实验内容(1)测定齿轮传动的效率;(2)绘制齿轮传动的效率曲线。
3、实验设备CLS-II型齿轮传动的试验台4、实验步骤( 1)系统联接、接通电源;(2)转矩零点及放大倍数调整;(3)加载、运行,记录下 8 组实验数据;(4)停机、清零、关闭电源,处理实验数据、打印输出。
5、教学方式与带传动实验同时进行, 2 人一组。
6、考核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7、实验报告要求字迹工整,文字简明扼要,附上打印出的实验数据。
实验九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1、实验目的(1)掌握动压油膜形成的条件及形成过程;(2)掌握油膜承载能力随载荷、转速的变化规律及轴向压力的分布情况;(3)了解径向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
2、实验内容(1)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润滑的形成过程和现象;(2)测定和绘制径向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曲线,求轴承的承载能力;(3)观察载荷和转速改变时油膜压力的变化情况;(4)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油膜的轴向压力分布的情况;(5)测量径向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绘制摩擦特性曲线。
3、实验设备HZSB-III型新型液体滑动轴承实验台、测控微机4、实验步骤(1)启动电机,调整转速至全液体润滑状态;(2)用加载装置加载;(3)待各压力表值稳定后,依次记录各压力表的压力值;(4)卸载、关机;(5)处理实验数据,绘制出油压分布曲线与承载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