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与中国的水资源现状
世界中国及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表

世界中国及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表《世界中国及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表》一、引言水资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利用率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中国及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情况,并就此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世界水资源利用率概况1. 全球水资源总量及分布:据统计,全球总水资源量约为1386亿立方公里,但这些水资源并不均匀分布在各个地区。
一些地区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而另一些地区则水资源丰富。
2. 全球平均水资源利用率:全球水资源利用率不断上升,据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水资源利用率已经达到了70%以上,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3. 水资源利用率高的地区:北美、西欧等发达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较高,这与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程度密切相关。
4. 水资源利用率低的地区:非洲、中东地区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仍较低,甚至存在严重的水资源匮乏问题。
三、中国及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情况1. 中国水资源总量与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其水资源总量却较为有限,尤其是北方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缺问题。
2. 中国水资源利用率:中国的水资源利用率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据统计,中国目前的水资源利用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
3. 中国水资源利用率的影响因素: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一些工业和农业活动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情况。
4. 政府应对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划,以推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保护,比如实施水资源定额制度、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中国文明古国,中国的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我认为,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我们既要注重技术创新和资源开发,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水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
(完整版)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由于过度利用已经日益匮乏了。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出现匮乏,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脆弱。
因此,水资源问题已经世界性的问题。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一旦出现了水资源危机,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讲,很容易导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以维系。
建立节水型社会,强调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于解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全球水资源现状(一)水资源短缺地球上的江、河、湖、海,冰川等等都是水资源,而且储量相当之大.我们为何总强调水资源短缺,强调对水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这里就涉及到了广义的水资源与狭义的水资源之分。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冰川、海水等。
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地球虽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他们远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时空分布也不均匀。
现在工业、农业以及人对水的需求大幅增长,淡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地球上水储存量岁相当丰富.但只有2.5%是淡水.大部分淡水以永久性冰雪的形势封存于南极.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很有限,主要是湖泊、河流、土壤湿气和埋藏相对浅的地下水。
大部分能够利用的水位于远离人类的地方.使水得利用成为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二)水资源的分配问题水资源的特点有流动性、有限性、可再生性等等,水资源的众多特点决定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总的来说包括时间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均匀.我国南北方水量差别及雨量季节的差别充分体现了水资源的不均匀性。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中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区.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仍在增加。
而农业方面也需要大量的水,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利用的水相当之多。
为了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各国也建筑河坝,从而协调灌溉用水、水力发电和生活用水等。
2023最新-水资源的调查报告【优秀4篇】

水资源的调查报告【优秀4篇】1。
珍惜水资源为您带来了4篇《水资源的调查报告》,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水资源的调查报告篇一一是人均占有量低,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
—平均,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为2160立方米,扣除不能利用的淡水资源,可供利用的人均淡水资源仅为900立方米,已成为世界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现在全国每年缺水约400亿立方米,其中全国城市年缺水量为60亿立方米。
655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地缺水,其中又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农业平均每年因旱成灾面积约2.3亿亩左右。
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缺水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目前,我国已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
其中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6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
二是水资源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水资源与国土面积不匹配。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水资源量约占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西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由于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河流取水量已经远远超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地下水年均超采228亿立方米。
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已经开始引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三是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匀,旱涝灾害频仍。
我国降雨主要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不同年份、不同季节降雨量变化大,南方降雨比较丰沛,北方普遍干旱少雨,导致北方城市和沿海城市(结构性缺水)严重缺水。
我国大部分地区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春末和夏季四个月(约占全年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的情况在北方尤其严重。
据水利部统计,1980—水文系列与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大流域降雨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
世界中国及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表

《世界我国及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表》一、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而世界我国及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表是评估一个地区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估世界我国及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表,探讨其深度和广度,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刻的理解。
二、概述世界我国及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表反映了该地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包括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揭示出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三、世界我国及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表的深度评估1. 水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首先需要分析世界我国及部分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了解不同地区的水资源丰富程度和分布不均衡情况。
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压力和供需矛盾。
2. 水资源利用率和效率其次需要评估各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和效率,包括产业和农业用水的利用率、水资源的回用率等数据。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3. 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最后需要分析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水资源保护和治理的措施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四、世界我国及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表的广度评估1. 地区间比较分析通过对世界我国及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表进行地区间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和规律性,为深入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2. 产业结构和水资源利用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和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探讨产业发展对水资源利用率的影响,从而找出产业转型升级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路径。
3. 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利用还需要探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利用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核心课题之一。
目前,随着全球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明显,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已经开始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管理和保护水资源。
本文将从全球和国内两个层面来分析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全球水资源管理的现状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日益紧缺。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目前全球约有40%的人口面临水资源不足的困境。
同时,水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也严重威胁着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全球水资源管理的问题,国际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些机构和组织,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
这些组织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
二、中国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在我国,由于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管理问题尤为严峻。
据统计,目前我国约70%的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尤其是北方地区。
为应对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挑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其中包括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广节水技术和开展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等。
此外,还建立了一些专业机构和组织,例如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协会等,推进全国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工作。
三、水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将会以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为主要发展趋势。
其中,技术创新和政策制定将会是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手段。
在技术方面,智能水表、水资源监测系统和污水处理设备等新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取水资源信息并加以管理和利用。
在政策方面,各国政府将会更加注重立法和政策制定。
例如,加强监管和法律制约,推动市场机制和生态保护,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综上所述,水资源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和社会问题,需要全球和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
全球水资源现状分析

全球水资源现状分析导语: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仅占总量的1%左右。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对全球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一、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冰川、湖泊、河流等地,其中淡水资源的绝大部分(约69%)被冰川和永久性积雪覆盖,难以利用。
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然而,这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极不均衡。
据统计,全球约有1/4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而另1/4的人口则生活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
水资源短缺问题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部分国家尤为严重。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第110位,属于水资源匮乏国家。
二、水资源利用与污染问题突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水资源利用需求不断上升。
农业、工业、城市生活用水需求持续增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据统计,全球约有40%的人口在一年中的某个时期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
同时,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导致水质恶化,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已不再适合人类直接使用。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约有21亿人口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700万人因水资源污染和相关疾病每年丧生。
三、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日益显现。
冰川融化加速,导致水资源分布和供给发生变化。
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水、干旱等)频发,对水资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严重挑战。
四、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面对全球水资源现状,各国应采取以下对策,实现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引导等手段,推广节水型社会建设,降低水资源消耗。
2. 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供需矛盾。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水资源特征中国水资源总量较大,居世界第四位。
但是,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因而形成如下突出的水资源特点:(一)时间分配不均,年际年内变幅大受季风气候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时有发生,许多河流发生3~8年的连丰、连枯年。
例如黄河和松花江在近70年内出现过11~13年的连续枯水年,也出现过7~9年的连续丰水年。
连丰连枯年差异的年际变化极易造成频繁的水旱灾害。
中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另一表现则是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间的差异悬殊。
南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而北方地区高达3~6倍。
降水量较大的年际变幅,势必引起较大的径流变化。
例如,长江宜昌站的最大流量为110 000m³/s(历史洪水调查),而实测最小流量仅为2 770m³/s,洪枯径流相差40倍;黄河三门峡站的最大流量为36 000m³/s(历史洪水调查),而实测最小流量仅为145m³/s,洪枯相差248倍。
径流量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与要求获得稳定的供水量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时间分配不均除年际变化大外,年内分配也不均。
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多春旱;夏秋多雨,多洪涝。
东南部各省雨季早,雨季长,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见图1-2)。
北方地区黄、淮、海、松辽流域6~9月的降雨量一般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有的年份最大24小时暴雨量可超过多年平均降水量。
不论南方或北方雨季汛期中,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往往造成严重而频发的洪涝灾害。
图1-2 中国部分地区与伦敦、巴黎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比较(二)空间分布不均,水土匹配矛盾突出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是全国降水不均造成的。
中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依次可划分为多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五个地带。
全国有45%的土地面积处于降水量小于400mm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带。
中国及世界海水淡化的发展和现状概述

中国及世界海水淡化的发展和现状概述种种现实已经深刻地表明:水是可以耗尽的,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点应当改变。
保护水资源,并加强水资源的开发,是增创新优势、并实施可持续发展决策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而海水淡化是缓解当今水危机,并沿海地区和岛屿水资源开发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
一、淡水资源严重短缺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水的用量与日俱增,但是供水量却有减无增,而且水体污染日趋严重。
因此,全球范围及至全国性的供水矛盾日益突出。
人类正面临着来自水资源和水质性两大危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所以,合理地开发利用和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防止水危机的呼声浪高一浪,正席卷全球。
1.缺水与日俱增(1)世界范围从1990年到1995年,水的消耗量增长了6倍,比人口增长速度还快2倍,约有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0%,有15亿人口缺少饮用水,20亿人得不到安全的用水。
其中29个国家的4.5亿多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由于饮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而导致的疾病有50多种,平均每天发生与水相关的疾病65万例,夺去2.5万人的生命。
到2000年,全世界人均占水量减少24%。
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近1/3的人口(23亿)缺水。
按每年取水量4—5%递增为计,到2100年地球上所有河水将被耗尽,到2230年,人类将耗尽地质圈内所有储备的淡水资源。
(2)全国范围河川地面迳流量平均每年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
但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仅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口平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中国人口占世界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世界排序名列第109位,是世界12个严重贫水国之一。
径流的地区和时空分布很不均衡,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沈阳、长春、大连等我国40多个城市也被列入世界性严重缺水的黑名单上。
据资料表明,由于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水污染加剧等原因。
浅谈全球水资源态势和中国水资源环境问题

内外 流区
流域片
内流区
内陆河含额 尔齐斯河
黑龙江片
北 方 区
外
辽河片 海滦河片
黄河片 淮河片
小计
流
区南 方 片
长江流域片
珠江流域片
浙闽诸河 流域片
西南诸河 流域片
小计
合 计
全 国
表 4 中国各流域片人均、每公顷水资源量比较〔3〕
流域片 面积占 全国/ %
水资源总量
×108m3
占全国 /%
占全国人 占全国 人均水量
12. 9
0. 001
0. 04
总计
1385984. 611
100
100
其中淡水 35029. 21 2. 53
1. 2 淡水资源分布不均, 地区差异大 一般而言, 降水多且大, 水循环活跃的地区, 水
资源丰富; 降水少, 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 水资源贫 乏。人口多的地区水资源量少, 人口少的地区水资源 量多。据统计, 目前世界 60% 的地区供水不足, 许多 国家闹水荒; 干旱地区用水极其紧张。同时, 径流量 分布不均( 径流量= 降水量- 蒸发量) , 人均占有量 各洲不同, ( 如表 2) 。
我国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除了在节水管理上下功夫和调水外使植被所具有的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使贮水状态得以改善贮水空间得以大大的增加使空中降水最大限度的被拦蓄使云气资源量大大增加最终使水资源环境得以修复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使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性具体做法如复水资源环境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尤其北方水荒极其严重工农业争水矛盾日益突出工业化城镇化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多生活用水紧张
活动, 不但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且还向水资源赖以涵 养和蓄积的环境及水体本身, 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使 水质不断下降, 造成水资源环境明显恶化, 全球目前 有 14% 以上的水体约 5 000 km3 受到污染, 污染导 致本来就紧缺的水资源量大减, 供需矛盾更加严重。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在亚洲有 60% 的 地区缺水; 在非洲连年干旱有 85% 的地区缺水, 缺 水已直接威胁到了生存; 美洲、欧洲出现用水紧张的 现象, 现今全球有 80 多个国家正面临着 水资源不 足, 俄罗斯、加拿大也受到威胁, 16% 的城市人口缺 水, 约 12 亿人严重缺少饮用水, 在发展中国家约有 10 亿多人达不到安全用水。据联合国的报告, 1930 年时, 人均水资源约 2. 35×104 m3, 1997 年时仅为 7 800 m 3, 到 2025 年只有 5 500 m3, 只相当于 1930 年的 1/ 4〔3〕。由此可见, 随着人口的增长并向城市的 聚集, 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导 致用水急 增, 水环境严重破坏。如果说 20 世纪是石油的世纪, 那么, 21 世纪则将是水的世纪, 水资源缺乏, 已是 21 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 它将制约全球经济 的发展。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一、摘要中国属于缺水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
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
中国水资源的枯竭将会给我们国家的稳定带来巨大的威胁,我们应当如何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让我们的生活得以基本保障。
二、中国的水资源概况1、中国七大河系及特征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可用的淡水资源却很贫乏,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
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我国地表河流流域分布主要有珠江、长江、黄河、淮河、辽河、海河和松花江七大水系,七大水系贯穿全国,是我国居民用水的命脉,以下为地表七大水系简况:1 珠江水系:珠江水系主要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组成,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
珠江水系干支流总长36000公里。
2 长江水系: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海拔6621米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雪山。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
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
3 黄河水系:黄河之源为卡日曲,出自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麓。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资源现状调查报告中国⽔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是⽣命之源,是基础性⾃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作为与粮⾷、能源同等重要的三⼤战略资源之⼀,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今,全球都⾯临着缺⽔的挑战,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因缺⽔⽽死。
节约⽤⽔,刻不容缓! ⼀.⽔资源现状 中国⽔资源稀缺,⼈均淡⽔资源仅为世界平均的四分之⼀。
⽬前中国有三分之⼆城市供⽔不⾜,六分之⼀严重缺⽔,其中也包含如天津、北京等特⼤城市。
突出的⽔稀缺与⽔污染问题逐步地威胁到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利部官⽅统计,“我国当前⽔资源短缺情况⼗分突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均⽔平的四分之⼀;全国 669 座城市中有 400 座供⽔不⾜,110 座严重缺⽔;在 32 个百万⼈⼝以上的特⼤城市中,有 30 个长期受缺⽔困扰。
在 46个重点城市中,45.6%⽔质较差,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 9 个严重缺⽔。
北京、天津、青岛、⼤连等城市缺⽔最为严重;农村还有近3 亿⼈⼝饮⽔不安全。
” ⼯业⽣产的快速增长和对污⽔排放治理的监督滞后⼜更进⼀步加重了⽔体的污染。
我国⽔资源整体缺乏,地区分布差异性极⼤。
中国是⼈均淡⽔资源贫国,其基本特点体现在:⽔资源可⽤量、⼈均和亩均的⽔资源数量极为有限,降⾬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性极⼤。
我国年降⽔量约为 61900 亿⽴⽅⽶,相当于全球陆地总降⽔量的5%;地表⽔年径流量约为27115 亿⽴⽅⽶,居世界第六位。
但由于我国⼈⼝众多,按⼈均年径流量计,仅为每⼈每年 2100 ⽴⽅⽶,不⾜世界平均⽔平的1/4。
从地区来看,⽔资源总量的 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以南地区,其中 40%以上⼜集中在西南五省区。
总的来说,我国北⽅属于资源型缺⽔地区,⽽南⽅地区⽔资源虽然⽐较丰富,但由于⽔体污染,⽔质型缺⽔问题也相当严重。
⼆.⽔污染问题 ⽔源地污染⽇益严重,威胁供⽔安全。
水资源现状

年径流深 (mm) 542 76 772 167 474 412 469 1023 189 85 58 208 212
雅鲁藏布江 孟加拉湾
地下水概况
全国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8218 亿 立方米,其中,北方地区(占全国总面积 的64%)地下水资源量2458 亿立方米,约 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的30%;南方地区(占 全国总面积的36%)地下水资源量5760 亿 立方米,约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的70%。总 体上,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由东南向西北逐 渐降低。
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 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 全生活在缺水状态。预计到2025年,全世 界将有30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 达40多个。
世界主要缺水地区
• 中东是一个严重的缺水的地区.其主要的水源 是约旦河.与该河相关的国家有约旦,叙利亚, 黎巴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些国家几乎没有 其他可以代替的水源.因此,缺水问题极为严重. 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在这个流域一直存 在着极其严重的水资源争端.1967年爆发的中 东战争的一个直接因素就是阿拉伯联盟的成员 国在60年代初,企图改变约旦河的河道,使之远 离以色列引起的.
长度 (km) 6380 5464 2197 3420 1940 1612 1540 577 1000 1090 1430 375 442
平均流量 (m3/s) 31060 1820 11070 8600 3700 2350 2220 1980 1110 717 302 374 342
径流总量 (亿m3) 9793.53 574.5 3492 2709 1167 742.5 700.9 623.7 351 226 95.27 117.9 107.9
世界水资源总量概况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其分布和利用现状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全球、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探讨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现状。
一、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全球水资源不均衡地分布在各个国家和地区。
一方面,北部地区通常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如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北部地区;另一方面,南部地区则面临缺水的挑战,如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中东和澳大利亚。
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格局主要由气候、地理和地质等因素决定。
二、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中国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东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年平均降水量较高,河流湖泊众多,如长江、黄河、淮河等;而西部地区则水资源相对匮乏,沙漠和干旱地区多,如新疆、青海和内蒙古。
这种地区差异给中国的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全球水资源利用现状全球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环境因素。
一些国家和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导致水的过度开采和污染。
同时,一些国家则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例如,以色列和新加坡等国家通过海水淡化技术改善了自身的水资源状况。
四、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尤为重要。
中国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呈现出一些特点。
首先,中国的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较高,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农业用水量较大。
其次,工业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工业用水需求较大。
第三,水资源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和水生态破坏。
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推广节水技术和设施,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等。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水资源的治理和保护,为解决全球水资源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
总结起来,全球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不均衡,受到地理、气候、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水资源调查报告

总结
由上面的资料可以知道,目前,水的缺乏已成了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 发展的“瓶颈”之一。而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前后,中国用水总量将达到 每年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而中国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亿至 9500亿立方米,需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水量的极限。由于水资源供给的稳定性 和需求的不断增长,使水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外的一些专家指 出,估计到21世纪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将象20世纪石油对人类的重要性一样, 成为一种决定国家富裕程度的珍贵商品。一些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提醒人们: 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水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衰落。那些将 治理水系作为紧迫任务的国家将占有竞争优势。如果水资源消耗殆尽,人类 的健康、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系统将受到威胁。对水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将可 能在下个世纪引发许多种族和国家间的敌对。
统计
据统计,全国660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供 水不足,全国城市年缺水量为6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 110个。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 除了缺水,水污染问题也较突出。根据2001年对我国七大水系断面监测,达 到三类水质可以进入自来水厂的最低要求的仅占29。5%,而劣五类水质却 高达44%;另外,我国浅层地下水资源污染比较普遍,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 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约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 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目前我 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而我国一些地 区长期透支地下水,导致出现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形成区域地下水位的 降落漏斗。目前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 米,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我国水资源现状

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
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 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水资源现状(自来水河流水系划分成十 大流域: Ⅰ黑龙江流域 Ⅱ辽河流 域 Ⅲ海河流域 Ⅳ黄河流域 Ⅴ淮河流 域 Ⅵ长江流域 Ⅶ珠江流域 Ⅷ东南诸河 流域 Ⅸ海南诸河流域 Ⅹ内陆 河流域。
如此缺水又如此挥霍,那么我们靠什么 维持这种虚假的富有呢?
以河北省为例,据《望》周刊的报道,这个人均水资源比以色列
还少的地区,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盖着极度缺水这一重要事实。 全省累计超采地下水600亿立方米,其中深层地下水300亿立方已 无法补充。再有15年,石家庄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现在,华北平 原已拥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地下复合漏斗区,达四五万平方公里。 西部的许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严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树木枯 死。专家说:我们是用惨重的代价维持苟安,虚假的绿色使我们 依然悠然自得。内情与外观的反差使人不由想起《水浒》中常用 的一句话———好个不知死的!
据测算,昆明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昆
明主要靠大气环流降水汇集于水库和天然湖泊。 在全国14 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当中,昆明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甚至低于严重缺水的北京、天津、唐山,处于全国极低水平 。
水资源现状(安全)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
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
但是广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们如此的窘 境吗?没有。
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
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一亩小麦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国农 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宁夏,每公斤大米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利用问题

摘要:淡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系生态环境建设的控制因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探讨21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科学问题 ,是世纪之交各国政府的重要议题之一。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发展趋势可持续利用一、世界水资源及其发展趋势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淡水只占2.5%,其中易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不足1%。
据专家最新估计,全球陆地上可更新的淡水资源约42.75万亿m3,其中易于使用的约12.5~14.5万亿m3。
按1995年人口统计,全球人均淡水资源约7450 m3,其中易于使用的淡水人均约2180 ~2440 m3。
可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水的需求随人口和经济发展而迅速增长。
从1940-1990年,在50年时间内,全球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
1995年全球用水总量已达36000亿m3,人均用水628 m3,约占易用淡水资源量的27~30%。
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据联合国调查,全球约有4.6亿人生活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国家或地区内,还有1/4人口即将面临严重用水紧张的局面。
自从1977年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水资源大会以来,水资源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目前已有26个联合国机构参与与水有关的事务。
近几年有数以百计的水问题国际会议召开。
其中影响较大的会议有: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峰会;1997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第一次世界水论坛;1998年巴黎水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00年海牙第二次世界水论坛等。
联合国环境署在2002年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上指出,“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上80个国家或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
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今后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
在2002年南非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高峰会议上,全体代表一致通过将水危机列为未来十年人类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
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1/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
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
2008年与2019年中国水资源对比地表水资源量2008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377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78.6mm,比常年值偏少1.2%。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6%,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多1.7%。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2个省,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9个省,其中海南、天津、上海、广东、广西偏多程度在36%~20%之间,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偏少程度在50%~30%之间。
2008年,从国外流入中国的水量为233亿立方米;出境水量6057亿立方米,流入国际边境河流水量647亿立方米;全国入海水量16101亿立方米。
2019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993.3亿m3,折合年径流深295.7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多4.8%,比2018年增加6.4%。
从水资源分区看,17个省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多,其中黑龙江、上海、青海3个省(直辖市)分别偏多40%以上;14个省偏少,其中河南、河北、天津、北京、湖北5个省分别偏少40%以上。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总量只占全球水资源的约7%,然而却需要养活约世界总人口的22%。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1. 自然水资源分布中国水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衡,南方湿润,水资源较为丰富,而北方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
西部地区水资源更加稀缺,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
而且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工业重心的位置不相适应,使得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需求越来越大。
但由于部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浪费,以及水资源治理和管理不到位,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3. 水污染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水污染日益突出。
大量的废水和废弃物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水质恶化严重影响着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
治理水污染刻不容缓,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净化水质。
4. 水资源管理现状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复杂,主要由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分别管理,缺乏整体协调和统一管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有必要建立更加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跨部门协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未来发展建议为了有效解决中国水资源现状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治理水污染力度、推动跨流域调水等措施。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目标。
综上所述,中国水资源现状的问题是一个关乎全局的大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施策,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目的。
只有实现了中国水资源现状的转变,才能够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概述: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从全球和国内水资源的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原因以及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证,以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水资源问题,并共同努力保护水资源。
第一部分:全球水资源现状全球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据联合国统计数据,全球约有97.5%的水资源是咸水,只有2.5%的水资源是淡水,其中大部分被冰川、湖泊、河流等形式封存,仅有极小一部分是可利用的。
由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和过度开采,全球淡水资源已经面临严重的匮乏问题。
全球水危机的表现和原因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已经出现水危机的迹象。
水稀缺和水污染成为主要的问题。
水稀缺主要由于气候变化、过度开采、不合理的用水方式等因素导致。
而水污染则是由于工业化进程中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生活污水等引起。
这些问题的形成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部分: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然而,中国的水资源却不平衡地分布在地理上。
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较丰富,而北方却受制于干旱气候和不均衡的分布。
中国水资源问题的原因中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地理分布等多个因素。
工业和农业用水量大,且水循环系统的破坏也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气候变化加剧了干旱和洪涝等问题,进一步削弱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部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科技创新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科技创新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之一。
例如,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水处理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此外,开发利用海水淡化技术也能增加可用的淡水资源。
科技的更新换代将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多的机会。
政府与公众共同参与水资源保护政府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和监管,实行水资源的综合管理。
同时,公众也应该对水资源问题有更好的认识,并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与中国的水资源现状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13. 8×108km3,其中97%为海水。
而占地球总水量2. 53%的淡水中70%分布在南北两极及高山高原地带以冰川、冰帽状态存在,30%以地下水或土壤水形式存在,湖泊、沼泽水占0. 29%,河水占0. 01%,大气水占0. 04%。
人类真正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河水、淡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其量估计约3×106km3,占地球总水量的0. 2%左右,为人类和生物生存的淡水是一种珍贵、极为有限的资源。
中国的河川众多,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50 000多条,流域面积10 000 km2的河流约5 800多条,总径流量2 600 km3,外流河区域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内河区域占35%。
湖泊面积1km2以上的有2 800多个,湖泊面积为75 000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0. 8%,全国湖泊储水总量为750 km3,其中淡水储量仅为28. 7%。
中国的淡水资源、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 800 km3,折合水深295mm,占全国降水量的45%,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108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4位。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2. 8×1012m3/a(实际可利用量约8 000×108~98 500×108m3/a),但中国目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2 300×108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 000×108m3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m3,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从人口、土地面积、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图1)。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
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
简而言之就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各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3]统计显示, 1997—2006年我国水资源总量呈下降状态, 然而,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而且用水量还在逐年增长。
水资源短缺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
首先,我国降雨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我国自然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受较强季风气候影响,中国的降雨量变化很大,时常导致旱涝两灾,而且旱灾和水灾常常在不同地区同时发生。
总的来说,从东南沿海地区到西北高地,降雨量逐步减少,但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之间降雨量的差异很大。
其次,产业结构的特征造成农业用水的比重大浪费多。
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5%。
由于灌溉系统广泛存在的浪费现象,以及不同作物之间、同一流域的不同地区之间水资源分配欠佳,在所有产业中,农业的水资源生产力是最低的。
农业用水中,大约只有45%真正被农民用于灌溉庄稼。
中国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24%,工业的循环用水比率平均为40%,而发达国家为75%~85%。
造成中国水资源生产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水资源配置系统的效率不高。
最后,水污染是水质恶化的又一重要因素。
大面积的水污染加剧了我国的水稀缺。
在过去三十年里,尽管中国为控制污染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水污染依然日益加剧,从沿海向内陆地区、从地表水向地下水蔓延。
水污染事件也构成严重威胁。
频繁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加大了对本已相当脆弱的水环境的压力,由于长期持续的污染,中国大多数水体的水质普遍恶化。
可饮用的水资源正在急剧减少。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的情况是: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水质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此外,水污染对社会经济也造成乐严重的影响: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对工、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对人民群众健康产生严重威胁;跨行政区的水污染纠纷日趋尖锐。
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后果堪忧。
我国己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104km2,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104km2。
此外,每年流失土壤50×108多,t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新增荒漠化面积2 100km2,因同样原因而损失的耕地面积达7×108m2。
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0多亿元。
尽管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区域性、局部性的治理成效也较大,但面上的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缓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特别是开发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急剧增加。
由于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成为驰名世界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104km2,水土流失面积43. 4×104km2,其中严重水土流失区21. 2×104km2,局部水土流失区20. 0×104km2,轻微水土流失区2. 2×104km2。
干旱缺水、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使得我国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北方“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南方河流、湖泊污染加剧,每年水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3. 1%。
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荒漠化扩大,沙尘暴加剧。
地下水严重超采使一些地方出现地面沉降、裂缝、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地质灾害,西北内陆一些地区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荒漠化及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水资源浪费严重
在中国,长期以来,一方面缺水严重、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与效率很低;另一方面则是用水浪费惊人。
农业上,大水漫灌是引起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重要原因。
同时,它还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
工业上,工业用水效率较低,尤其是水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程度比较低。
而在日常生活领域,水也常常被不经意地浪费掉。
街头洗车、维护草坪、美发美容……大量自来水均因没有废水回收处理措施而被一次性使用后白白流走。
解决水资源紧缺的建议措施
大力建设节水型城市
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污水治理、建立群众治水网络增加信息反馈
增强水资源调控和利用措施:首先要考虑到水污染问题的流域性。
其次,将水环境整治与水权概念的开发相结合,明确水资源使用的受益者和水环境问题的治理者,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实行全流域统筹兼顾的方针,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做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另外,在城市规划中,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同时,应考虑加强处理水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处理过的生活用水用于工业生产,提高水的再次利用率。
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生态补偿手段保护流域生态系统。
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了缓解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求矛盾,各国进行了长期不懈地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很有成效的经验。
归纳起来主要有: (1)加强立法保护水文生态环境; (2)提高民众节水意识; (3)实行适度开发需求管理的用水体制; (4)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5)蓄积利用雨水以及控制水体污染; (6)成立统一的管理部门; (7)及早发现、长期整治等。
这些做法值得我国在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