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成语看大学生生命教育意义论文

合集下载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1生命教育中的目的观2生命教育中的学生观3生命教育中的教师观4生命教育中的课程观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感悟都需要通过课程来完成,因此教育过程中课程的设计是否合理、课程内容能否体现出与生活以及生命的联系,世界影响着学生能否对生命真谛做出良好的感悟。

因此,在教育理念的创新中,学校以及教师应当以推动学生感悟生命真谛为出发点来对课程进行设计。

良好的课程设计应当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满足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的追求。

同时,课程内容要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这要求教育内容需要体现出与生活的联系,并体现出对社会、对学生特点的适应性以及时代气息,即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学术性、知识性以及科学性,同时也要重视教育的发展性、生活型、实践性以及人文性,从而为学生基本素质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构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学生生命意义的生成。

另外,在教育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应当重视构建综合额课程,综合课程的特点应当体现为课程内容取材于生活,通过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来突显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对学生所具有的自由创造精神进行良好的培养,并使学生在接受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课程内容来体会到教育对生命的重视,并体会到教育与生命的融合。

5生命教育中的教学观6生命教育中的评价观在传统的教育评价工作中,学校以及教师都强调对学生所开展的选拔与甄别,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主体地位被忽略,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价指标相对单一,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过于关注,对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欠缺了解与重视。

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教育评价中的学生出于被动的地位,对于学习工作只能够机械完成,并且仅仅将考试分数当做对学生做出衡量的唯一标准,所以,学生已经被标准化与固定化,学生的创造力以及生命力所具有的活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发挥以及培养。

针对这种情况,在当代教育过程中,教育评价需要突显出对学生发展的引导性,从学生的生命发展需求出发来对学生的发展目标作出规划。

成语与生物教学_生物论文

成语与生物教学_生物论文

在生物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成语,能够形象地解释一些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千篇一律——细胞的有丝分裂,其特点是染色体复制和均分。

正常情况下,不论细胞分裂多少次,染色体数目不变,保证了亲子代遗传性状的稳定。

改头换面——胚后发育中的变态发育,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与幼体面目全非的自己。

一分为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华而不实——植物体缺少元素硼而出现的现象。

缺硼时,花粉发育不良,植物虽开花,却不能受粉,很难形成种子。

时隐时现——连续分裂的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形态的变化。

吞吞吐吐——细胞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是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无中生有——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绿色植物能把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糖类。

根深叶茂——根深才能充分吸收水和矿质离子,使二者最大限度地参与生命活动,保证植物茁壮成长。

瞬息万变——新陈代谢,即生物体内数量众多、反应迅速的化学变化。

川流不息——高等动物和人的循环系统,负责运送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津津有味——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而使味蕾感觉到甜味。

移花接木——植物的营养生殖方式。

通过扦插、嫁接等方式来繁殖花卉和果树。

不攻自破——卵生生物的个体发育。

是指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幼体破壳而出,进入胚后发育。

无师自通——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包括趋性、非条件反射和本能。

六亲不认——动物后天性行为中的印随。

例如,刚孵化的小天鹅,会紧跟它所看到的第一个大的行动目标(可以不是双亲)。

惊弓之鸟——鸟类的条件反射。

画饼充饥——人的条件反射。

开花结果——开花受粉后形成种子,种子产生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

供不应求——异化大于同化。

如人的甲状腺机能亢进。

言传身教——高等动物和人的后天性行为,使个体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

一枝独秀——植物的顶端优势,即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生命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范文一:生命教育创新教育理念研究1生命教育中的目的观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树立关注生命的发展这一理念,从而让教育体现出生命真谛并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真谛。

在此过程中,生命教育的目的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教育应当为生命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活动应当以知识为载体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潜能,因此教育应当发挥出推动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学习和终身发展的作用,并重视动态把握学生的生命历程,即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关照,使学生在生命发展中具备知识能力基础以及思想道德基础,从而让学生学会掌握知识、学会做事以及学会做人;二是教育应当推动生命意义的生成。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阶段同时也是人生中最宝贵、最具可塑性的阶段,在此过程中,由于学生并不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内的许多内容都处在逐步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是生命中的潜力时期,具有着很多的发展可能与发展需求。

因此,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实现能力,都是教育阶段所影响和决定的,所以,教育应当以推动学生生命意义的生成为重要目的。

由此可见,在制定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生命感受,从而使教育活动突破知识教育的局限。

同时,生命的多样性以及独特性不仅应当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应当当做教育活动开展所追求的目标,这对于推动知识教育向生命教育转变,将教育目标从认知领域向生命领域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通过这种转变,可以指导教育活动突显出生命内涵,并让学生的生命换发出更大的活力与色彩。

2生命教育中的学生观在教育理念的创新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地位与需求做出重新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生命形态具有着差异性,并且每位学生都具有着强烈的精神盼望与生命企求。

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命的认知和关注也逐渐提高。

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生命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大学生生命教育也成为了当今大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目标和方法,以及如何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落实这些目标和方法。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生命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在当今社会,生命受到的威胁和挑战越来越多,保护生命显得非常重要。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栋梁,他们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大学生生命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更加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保护生命的意识增强,从而在平凡中升华,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大学生生命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其自我意识、自我敬重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保护生命的意识增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其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具体来说,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科普讲座等形式,让大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世界,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继承生命的同时,要守护生命,珍爱生命。

(二)培养大学生拥有崇高的生命道德。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生命伦理观。

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的生命道德素质,让大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生命,形成珍爱生命的信念和意识。

(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培养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意识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核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提供平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大学生掌握有效的自我调节方法,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谈谈生命教育的意义论文

谈谈生命教育的意义论文

谈谈生命教育的意义论文谈谈生命教育的意义引言:生命是我们人类最宝贵、最神奇的财富。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各种挑战和压力,生命教育的意义愈发凸显。

生命教育是建立在尊重和保护生命的思想基础上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活动,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人际关系,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

本文将从生命教育对个人、社会和环境的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生命教育对个人的意义生命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不可小觑。

首先,生命教育可以帮助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生命是最基本、最原始的价值,通过生命教育,个人能够培养出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平衡个人欲望和社会责任。

其次,生命教育还可以帮助个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生命教育的指导,个人将了解到正确的饮食、运动、休息等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各种不良习惯和行为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

最后,生命教育可以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生活中充满了挑战和压力,个人面对困境或挫折时,需要具备积极应对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生命教育可以帮助个人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发展应对困难的能力。

第二部分:生命教育对社会的意义生命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生命教育可以培养社会公民的素质。

一个社会需要有公民的参与和共同的价值体系来推动社会的发展,生命教育可以帮助个人树立正确的社会伦理观念,培养公民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其次,生命教育还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中存在诸多冲突和矛盾,生命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互助、包容和宽容的精神,减少不必要的争吵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

最后,生命教育还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生命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们的健康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使每个个体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

第三部分:生命教育对环境的意义生命教育对环境的意义也很重要。

生命的意义作文题目八字成语

生命的意义作文题目八字成语

生命的意义作文题目八字成语生命的意义——爱生恶死,顽强生存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如何理解身处这个世界上无尽天地的众生?这是一个有关永恒话题的问题,亦是一道人类文明长河中永恒寻求的命题。

在这个命题中,引申出的八字成语“爱生恶死”犹如一把钥匙,将我们带入思考生活的深层次。

生命的存在,首当其冲就是为了要被爱。

爱是人的一生中最基本的需求,是心灵的食粮。

正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如来佛祖的对话中所说,“悟空,你孤身一人,赤手空拳,有何虑哉?神仙何度,可得一生?”人类因为渴望得到关爱、关心和呵护,所以才发展出种种情感与亲情,这无疑是人类存在于世界上的唯一意义。

无论是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关怀,还是朋友间的相互倾诉和支持,都凸显了人们对于爱的渴望与追求。

因此,当一个人被理解、被包容、被接纳,被爱慕、被依赖的时候,生命才有了真正的意义。

然而,生命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有爱这一个方面。

八字成语“爱生恶死”中的“恶死”让我们思考生存的顽强。

生命的存在是充满挑战和磨难的,犹如一场与命运搏斗的战斗。

生命是脆弱的,但也是坚韧的。

我们要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面对挫折、苦难和痛苦,在困境中寻求生存的出路。

正如古诗中所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最严峻的逆境中,我们才能体味到生命的真谛。

我们需要在生活的苦难中保持坚忍,奋斗,从而逐渐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换个角度看待生命的意义,《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句话给我们深刻启示:“活着就是为了做点什么好事。

”生命的价值在于对他人的奉献。

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只是独立存在,而在于他为他人带来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各个层面上发现这种现象:科学家们不辞辛劳地研究,是为了解开迷人的科学之谜;医生们日夜坚守岗位,是为了救助病患;教师们用知识武装青春脑袋,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希望。

每个人凭借自己的力量,为世界增添色彩,为社会注入爱的光芒,使生命更有意义。

正如莎士比亚所言:“生存即生成。

”生命的意义在于爱,亦在于生存的顽强。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摘要:生命教育是近几年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大学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大学生身受高等教育,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频发的自杀、谋害等极端事件突显出高等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发展状况,树立起生命关怀意识,采用多学科渗透教育模式,丰富改善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尊重及热爱生命的情感;同时建立起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在学校日常管理中渗透生命意识,加强大学生生命实践教育环节,突出对其科研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协调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极端事件心理健康生命教育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再次给大学教育披上了沉重的色彩,也拷问了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高等教育若不能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生命意识,将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遗憾和损失。

1 生命教育的渊源及其内涵1.1 生命教育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生命是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生命教育思想的萌芽也出自于哲学对生命的思考。

自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以及后来的教育先哲们,已经从哲学领域对生命教育进行研究和探讨。

[1]二战后,人们对残酷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进行深刻反思。

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出版《生命的实相》一书,首先呼吁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2]现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最早是由美国人杰・唐纳・华特士(Jack Tanner,Walter.)提出。

华特士于1968年在加利佛尼亚创办了“阿南达村”学校,在学校里倡导和推行生命教育的思想。

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生命教育中心(1lfe Educational Center,简称LEC),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

2005年3月上海正式公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希望通过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体系,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感悟生命。

大学生生命教育浅析论文(2)

大学生生命教育浅析论文(2)

大学生生命教育浅析论文(2)大学生生命教育浅析论文篇二《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途径研究》摘要: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①。

从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第一个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思想以来,生命教育一直得到关注与发展。

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如何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途径;研究一、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意义《礼记·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作为被寄予无限希望的祖国骄子的大学生,同样被赋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但面对马加爵事件、留日学生捅伤母亲、药家鑫事件等,都无法让人联想到这些居然是一心读圣贤书的大学生所为。

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他们是否清楚?“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的脆弱外,还跟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②,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研究中心郑宁老师如是说。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各个方面都没有完善,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成熟,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责任意识淡薄,生命意识模糊,忧患意识缺乏,难以判断何为对何为错,不知读书为何,不知生存价值在哪,这些是信息时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剑拔弩张。

生命教育不只是教会他们珍爱生命,更要启发他们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只是告诉他们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他们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他们明白要让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生命教育的根本是对博爱的追求,对大同世界的渴望,是人性光辉的张扬,体现的是人物共存、天人合一的境界,寻求的是和平、和谐,是对今日竞争、破坏的平衡和纠正,更是对人类终极目标的追寻。

从一个成语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从一个成语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从一个成语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摘要:两千多年前,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分别提出“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的道德要求。

时光荏苒,这种宝贵的传统美德经历了朝代更迭和岁月沧桑的无数次检验和洗礼,至今仍被视为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瑰宝”。

在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成仁取义”这一宝贵思想在现代高校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中仍然值得辩证的批判继承,取其精华而将之发扬光大。

在高校人生价值观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和明德教育等方面,“成仁取义”美德需要科学辩证地解析和灵活变通地应用,以传统美德不断加强巩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文化阵地。

关键词:成仁取义;传统美德;高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一、引言成仁取义,在《中华成语大辞典》中解释如下:[褒贬]褒义[释义]成:完功,成就。

取:取得。

为了正义的事业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溯及源头,杀身成仁的典故出自《论语》:“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舍生取义的典故出自《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儒家学派的两位至圣先师分别用不同的语言表述仁德和道义,但是两个成语有机统一的表达了同一的高尚思想和道德标准。

要求人们在仁德和道义面前要坚定立场,分清舍与得。

现代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囊括了大学生灵魂塑造、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政治思想素质增强和道德水平提升等多方面要求和标准。

然而,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成仁取义”等传统美德思想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加以灵活变通和实际应用,在大学生中的思想教育往往会得到出人意料的收获和效果。

二、论“成仁”在德育工作中的结合与应用“仁”的思想在孔子的论著中有多方面、多角度的诠释和举例,也反映了在生产力落后和政治环境复杂的形势下孔子的政治信仰和人生追求。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出“有杀身以成仁”的道德标准,充分的实现了古代大教育家高瞻远瞩的思想精髓和对仁德的高度重视。

如果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可在辅导员德育工作中找到以下两方面的结合点。

欣赏生命成语故事

欣赏生命成语故事

欣赏生命成语故事生命成语是指以人的生命活动为蓝本,通过一个个情节和人物的描述,讲述一段深刻而朴素的故事,一些动人心魄的生命故事也被概括成为生命成语。

许多朴实无华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其背后隐藏的是深刻而真实的哲理和智慧。

正因为如此,欣赏生命成语故事,不仅是一种愉悦的文化体验,更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启迪。

首先,欣赏生命成语故事是一种文化体验。

从孩子到老人,大家都耳熟能详,熟知“愚公移山”、“望梅止渴”等各种成语故事。

然而,这些故事最初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创作、演绎、传承的文化遗产。

每个戏剧性的故事情节都蕴含着一种独特的人文思考和文化艺术手法。

当我们静下心来欣赏这些生命成语的时候,我们也在慢慢地了解和感受着自己身处的文化环境。

其次,欣赏生命成语故事也是一种人生指南。

“三人成虎”、“守株待兔”等成语故事都带着鲜明的哲理和道德教育,提出一些深入地洞察人生问题和生活困惑,引导人们开拓智慧和道德胸怀。

在日常中,许多人总是阻碍着自己前行的成见、固定模式和惰性习惯,成语故事则通过生动、易懂、入人心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个个深刻的故事,提醒我们坚持真理和正义,守好良心和人品,积极进取和自我超越,为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和收获。

最后,欣赏生命成语故事也是一种美学享受。

虽然很多成语故事都是简单、平凡的生活故事,但是它们往往能够以深入人心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展现出不同的意境和美学价值。

例如“锦上添花”,这个成语可以让我们想起花香四溢、鸟语花香的春日情景,而成语故事则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情节,将这种美妙的春日风景深入人心,成为一种难以忘怀的美好体验。

总之,欣赏生命成语故事是一种深刻、愉悦和启迪人心的文化体验。

通过欣赏这些生动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自身和周围文化的独特性,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智慧实践,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种难以替代的美学享受。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可以继续深入地探索和研究生命成语故事,创造更多的文化互动和认知收获。

小学语文论文用厚重的成语锻造美丽的人生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用厚重的成语锻造美丽的人生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用厚重的成语锻造美丽的人生人教版新课标1.成语的修辞功能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积淀与结晶,是连接古汉语与现代白话文的纽带与桥梁,是民族语言的瑰宝,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成语看似约定俗成、平淡无奇,实则结构严谨、内涵丰富,富有艺术的张力。

成语特点有四:(1)有比较概括的整体意义;(2)有紧密固定的组织结构;(3)有简练干脆的表现形式;(4)有相当于一个词的功用。

教科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从“主体课文”到“选读课文”,从“快乐读书屋”到“语文七色光”共出现了近600个成语。

这些成语大体来源于五个方面,即历史事实、神话寓言、古代诗文、谚语俗语、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修辞角度看,教材中出现的成语具有如下一些功能:(1)言简意赅例如《黄山松》(四年级上册)这句话:秀丽的山峦,奇美的怪石,浩瀚的云海,这些都使我流连忘返。

在这句话里有个成语是“流连忘返”。

如果把“流连忘返”换成“十分留恋,舍不得回去”,虽然意思没变,但文章就显得特别啰嗦。

“流连忘返”这个成语,仅仅四个字,就把“十分留恋,舍不得回去”的意思全部概括了。

(2)形象生动例如《勇攀高峰》(六年级下册)这段话:邓亚萍5岁时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背着沙袋蹦着练打乒乓球。

在她连续获得河南省和中南五省少年乒乓球赛冠军之后,父亲把她送到了河南省队参加集训。

可不久,邓亚萍就被送回了家,因为个子太矮,手臂太短,教练认为她没有发展前途。

这对一个不满10岁的女孩儿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幼小的心灵几乎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她撕心裂肺地痛哭了一场。

邓亚萍获得河南省和中南五省少年乒乓球赛冠军之后,满以为到省里参加集训,可以有更大的发展。

谁曾想,很快就被送回了家,她感到非常突然,特别震惊。

“晴天霹雳”这个成语就把这件意外的事情形象地写出来了。

(3)情感色彩鲜明例如《飞夺泸定桥》(四年级上册)中的这段话: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一:生命教育学校教育论文一、当前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1.传统文化中存在很多对生命漠视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斥着对生命的轻视、漠然、贬低、排斥。

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学校的生命教育依然缺乏,生命教育没有真正得到学校的重视。

在家庭、学校中,父母和老师或认为谈论死亡不吉利,或认为年轻的学生距离死亡太过遥远,或觉得此话题太过沉重,通常会对孩子回避死亡的话题。

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对死亡充满神秘感,所知甚少,甚至错误地把死亡看得过于简单、轻松。

由于学生不懂得生与死的真正意义,也往往会导致学生中出现不珍惜生命的现象。

这种漠视生命的观念也导致学校对生命教育的宣传和研究也相对滞后,生命教育往往只是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等部门在开展一些不成规模的宣传和研究。

2.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生命教育缺乏重视2021年,上海市颁布了生命教育的具体工作方案《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来确保生命教育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

在上海市的带动下,国内的辽宁、湖南、云南、黑龙江等省市的教育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指导意见,并比较明确地在学校中开展了生命教育。

不过,国内仍然还有很多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由于没有认识到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视,没有将生命教育正式纳入到学校教育目标中来。

很多学校在教育中都没有真正去引导学生,如何去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对于学生的安全意识、生存能力的教育也谈之甚少。

这种教育中的目中无人和生命意识淡漠的情况,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中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出现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学校缺乏进行生命教育的操作性指导国内对学校生命教育的研究还较多地停留在“奔走、呼吁、探讨”的层面,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如何让这些生命教育认知层面的构想真正转化为可操作的实际行动,也就是说“实施生命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才是当前学校生命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迫在眉睫的。

当然,生命教育是一项具有挑战的艰苦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理解生命的价值,才能去提高生活与人生的能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1.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它源自美国20世纪60年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尊重生命,越来越重视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对信仰的追求,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探索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可以使学生提高法律意识,提高道德要求,能够全面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生命教育的内容(1)生命意识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即对生命的敬畏,这是第一层次的教育,只有生命存在了,才能谈生命的价值。

对每一个人来说,生命是大自然赋予自己最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定要捍卫生命,是任何东西不能替代的。

大学生一定要爱惜生命,尊重生命,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

明确生命的意义,才能使生命创造价值。

(2)生命价值升华教育通过生命价值升华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让他们去探索人生的价值,知道为什么而活,怎么去活。

了解到生命在社会中的价值,知道只有融入社会,生命的价值才会最大化,只有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看待自身的价值,能抵制住物欲、权欲等的诱惑,才能体会到生命存在的精彩。

(3)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是教会学生认识身边的所有人都是有联系的,都是相互依存的。

大学生应该学会与人交往,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怀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从他人身上学到积极的部分,为自身提高提供良好的条件。

3.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生命教育在目前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越来越多的恶性事件的发生说明了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生命教育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并没有得到系统的开展。

从目前情况来看,开展生命教育仍然存在很多困难。

(1)生命教育意识不够,缺乏面对生命的理解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人生观是坚定的理念。

浅议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其意义

浅议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其意义

浅议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其意义摘要:生命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一种教育活动,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

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生命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和实践意义1 定义及研究现状教育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它是引导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一种教育活动。

近年来,屡见报端及网络媒体的一系列由于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对社会的抗争引发的种种故意杀人、伤人、自杀等现实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和反思。

由此,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开始受到国内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关注。

生命教育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

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关注的是反吸毒、预防艾滋病、自杀、暴力等问题。

而西方国家明确标举“生命教育”概念的,当数1979年在澳洲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lec),该中心现已发展为一个国际性机构,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制。

20世纪80年代日本和英国也开始提出并重视生命教育。

之后欧美国家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流派:一是存在主义生命观: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本真生命的关注和呵护,在于摆脱理性加于人身上的束缚,在于使自己过一种真诚的生活。

为此,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本真的生命存在,把个体对周遭世界、对自己的生命感受和体验纳入到教育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教育为人而存在,为人的生命的完善和发展而存在。

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

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

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摘要】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对大学生们进行关于生命的教育,包括身心健康、人生规划、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本文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方法、意义、难点和有效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内容方面,大学生生命教育应该包括身心健康教育、人生规划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等多方面内容。

方法上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心理辅导、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来进行。

意义在于帮助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发展。

难点包括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和学校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

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和加强师生互动来提高效果。

未来发展应该注重结合现实需求和科技发展,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不断完善和推广。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重要性、内容、方法、意义、难点、有效途径、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身心健康、综合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生命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心理健康、积极应对。

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将担负起重要的社会角色,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大学生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课堂上的教育,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培养。

通过生命教育,大学生可以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增强抗压能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在当下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扰,如心理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问题。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生命教育的引导和教育,才能让大学生在面对诸多挑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1. 自我认知和认同:大学生需要了解并接受自己的身份、性格、优点和缺点,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庄子的生死观对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有益影响

庄子的生死观对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有益影响

庄子的生死观对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有益影响生死观是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范畴。

庄子重生贵生的人生态度、安时处顺的精神境界、肯定自我、知足达观的人格修养给当代大学生以启发,改观大学生麻木冷漠对待生命、轻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现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生存和死亡,并在此过程中找到生命的真谛。

标签:庄子;生死观;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正如海德格尔说的那样:“现代人是‘脚下没有大地,头顶没有天空,心中没有灵魂’。

”在物质欲望极度膨胀、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部分大学生陷入了超重的心理和生活压力而无法自拔。

超重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的生活让当代大学生处于思想迷茫、心灵空虚之中,越来越多的他们选择冷漠甚至走向极端,生命之花在人世间越来越多的陨落。

大学生这样的状态离社会对他们的期望越来越远,这种状态是我们极力需要改变的。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庄子的生死观作为一种生命理念,它提倡贵生重生,反对轻视生命,这种生命理念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和谐吹来一缕清新的风〔1〕,改观他们不重视生命的现状,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一、重生贵生,珍视短暂的人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重生思想,认为生命是大自然的给予和馈赠,是“道”的创造结晶和“德”的化育之物,〔2〕生命至关重要。

“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

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3〕普通人、士人、大夫、圣人这四类人,追求的或平庸或高尚,或为自己或为社会,虽然谋求的不一样,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在为所求而伤害身体、舍弃生命这一点上是一样的。

庄子对当时社会上这样一个现实深感痛心,他认为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名声、利禄、珠宝乃至天下,那种以身殉物,为追求“物”的东西而损伤自己本体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不可取的。

《让王》篇中,庄子一口气讲了15个寓言故事来阐述以生命为贵、以名利为轻的重生思想,这些都在呼吁人们要爱惜生命。

生命教育的意义-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的意义-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的意义-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对于概念的含义说明如下:其一,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生命教育的目标。

这是从生理、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关怀学生的生命历程,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感悟到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关怀和尊重他人的生命,真好人生的每一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其二,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生命的历史中进行的,一个健全的生命是在社会、在自然、在内心自我之中获得养料和力量,继而成长和发展的。

生命向内探索构成了生命与自我的关系,生命向外探索构成了生命与社会的关系和生命与自然的关系。

对生命的理解、珍爱、关怀、敬畏与欣赏是在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这三种关系中得以体现。

因此,生命教育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建立生命历程中的这三种和谐关系。

生命与自我的和谐关系。

身体是人的自然自我,心理是人的精神自我,我们既要重视精神的生命,又要重视自然的生命。

生命与自我的和谐,是指的人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处于心理上的第二次断乳。

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的冲突是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主要面临的成长课题,顺利地解决这个危机,会使青少年变得更加成熟和社会化。

大量研究和事实表明,自我认同感较好的学生,在学生和生活中能够体验到较强的自尊和自信,热爱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而自我认同感较差的学生,却常常体验自卑和沮丧,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被人排斥,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认识模糊,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生命没有价值。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和体验开始丰富了、深化了。

他们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生命,而且感受着社会的生命和精神的生命。

他们不断在内心追问自己: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何在?他们不断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对生命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理解。

实践告诉我们,人对生命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内心的自我信念,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个体,往往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积极的自我意识与信念。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论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摘要]大学生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基于各种因素,大学生生命教育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大学生作为新时期高层次人才,不仅应当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及健康的身体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较强的社会适应力。

这既是一位优秀的大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需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基于各种因素,大学生生命教育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家庭因素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将学习与考试看做是大学生的重中之重。

在家长们看来,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将来找份好工作。

除此之外,他们不需要考虑其他任何事情。

为了让大学生专心学习,家长们无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得本来应该大学生自己去面对、去解决的问题由家长代为处理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学生遇事后的实际应变能力及处理能力。

同时,家长的大包大揽,也使得大学生几乎做任何事都一帆风顺,一旦遇到一些阻碍与困难,很容易就会变得情绪低落,产生挫败感。

这也在无形中降低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同时,由于家长重智育轻德育,不重视对大学生道德方面的培养教育,使他们自然而然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对家庭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缺乏同情心与责任心。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主体,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也远不如以前那么紧密,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少,这样,大学生的情感世界缺少滋养,他们的交往世界大大缩小了,对情感的认识与体验自然大大降低。

家长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当今大学生的父母这一代,大都经历着体制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工作及生活的压力,使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也使得他们大多将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一个成语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摘要:两千多年前,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分别提出“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的道德要求。

时光荏苒,这种宝贵的传统美德经历了朝代更迭和岁月沧桑的无数次检验和洗礼,至今仍被视为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瑰宝”。

在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成仁取义”这一宝贵思想在现代高校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中仍然值得辩证的批判继承,取其精华而将之发扬光大。

在高校人生价值观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和明德教育等方面,“成仁取义”美德需要科学辩证地解析和灵活变通地应用,以传统美德不断加强巩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文化阵地。

关键词:成仁取义;传统美德;高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176-02一、引言成仁取义,在《中华成语大辞典》中解释如下:[褒贬]褒义[释义]成:完功,成就。

取:取得。

为了正义的事业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溯及源头,杀身成仁的典故出自《论语》:“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舍生取义的典故出自《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儒家学派的两位至圣先师分别用不同的语言表述仁德和道义,但是两个成语有机统一的表达了同一的高尚思想和道德标准。

要求人们在仁德和道义面前要坚定立场,分清舍与得。

现代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囊括了大学生灵魂塑造、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政治思想素质增强和道德水平提升等多方面要求和标准。

然而,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成仁取义”等传统美德思想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加以灵活变通和实际应用,在大学生中的思想教育往往会得到出人意料的收获和效果。

二、论“成仁”在德育工作中的结合与应用“仁”的思想在孔子的论著中有多方面、多角度的诠释和举例,也反映了在生产力落后和政治环境复杂的形势下孔子的政治信仰和人生追求。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出“有杀身以成仁”的道德标准,充分的实现了古代大教育家高瞻远瞩的思想精髓和对仁德的高度重视。

如果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可在辅导员德育工作中找到以下两方面的结合点。

1.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以下简称16号文件)中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明确提出了“德育”在“育人”培养环节中的重要性。

“仁”的道德要求相对而言并不像“圣”的思想境界那般高深,对于大多数现代人而言,只是包含了“温、良、恭、俭、让”等道德标准的基本要求。

“仁”的思想内涵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和类同。

因此,古典美德“成仁”思想教育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不仅不冲突,反而是很有利的辩证统一和有机结合。

大学辅导员或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给大学生第一次见面的讲话或者第一次开班会的发言,在大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和发展中具有深刻的影响。

思政教师在自我介绍时首先需要表明自己的工作职责是开展德育工作,并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来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

来自不同生源地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来大学的就读原因、生涯规划和追求目标往往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而这时辅导员就迫切需要点明德育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首要位置和关键性作用,这将决定大学生群体的哲学观、世界观和思想道德的价值取向。

16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可见“仁德”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和具体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将传统仁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密切结合,在大学生的生涯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2.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无求生以害人”和“有杀身以成仁”的价值观念明确的告诫大学生成为“志士仁人”必须坚持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重大而紧迫的重点战略任务。

在高校军训、军事理论教育、党史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等环节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对于已经接受十几年基础教育的大学生而言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健康发展的机遇。

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曾经赋诗《梅岭三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有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可见,在民族危难的时刻,无数志士仁人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如今的和平年代,实事求是分析,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年轻一代的思想渗透一直持续,不少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甚至对于一些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乐此不疲。

如果辅导员将“杀身成仁”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勤劳勇敢、吃苦耐劳、为民族兴盛不惜牺牲生命的慷慨精神,牢固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大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体凝聚力,不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将会增强大学生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魄。

3.加强“向善”的理性教育向善培养学生(孩子)一颗善良之心。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是善良。

“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人。

”心地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

大学生在集体生活过程之中,加强“向善”的理性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让学生有“向善”、“为人和善”的理念或者态度。

一旦学生有向善的理念,学生能够将“仁”当做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准则或者依据,能够根据自己对仁的理解,把自己向善的理念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更多地去帮助他人,在帮助他人中得到快乐。

三、论“取义”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取义成仁,在《中华成语大辞典》中解释如下:[褒贬]褒义[释义]成:完功,成就。

取:取得。

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已生命。

成仁取义与取义成仁在当今的解释虽然略有差异,但是表达了同样的内涵,那就是“只要为了正义的事业而舍生,就死得其所”。

那么何为义?答曰:正义,道义。

1.毫不动摇坚持诚实守信教育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可以理解为,诚信接近道义。

诚实守信是多么朴素的传统美德之一,但是在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却成为了难啃的“硬骨头”。

比如说课堂考勤和学业考试,150多人的大课教学只到了30多人,教师点名时却能全勤,又比如考试时(哪怕平时随堂小考)真是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东张西望有之,夹带纸条有之,冒名顶替更是面不改色。

中国大学生的诚信与道义何在?假如,像欧洲教师的简单做法,考试时发完试卷教师走人,考试结束时来收卷,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和信任,诚信可复见乎?调研显示(数据未列出),很有争议。

再比如,大学生学成毕业时就面临着升学和就业以及参军等不同去向。

有的学生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有的学生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有的学生废寝忘食而发奋读书;结果可想而知,有的人一无所获,有的人拿着一纸《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四联单)等着签订《劳动合同》,更有的人面临着升学、就业的多重选择。

但是,无论是四联单、录取通知书和录用函都是一种契约,以要约的形式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有多少大学生会为了一纸合同而诚实守信、自一而终,调研显示(数据未列出),诚信已经被践踏得面目全非。

因此,义薄云天、深明大义等传统美德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在高校学生党建、学科能力竞赛、职业资格等考试以及就业升学的要约等方面都需要辅导员加强诚信引导和教育。

言而有信(说话要算数)这么简单的道理,贯彻落实颇需下一番工夫。

2.继续发扬深明大义与价值取舍学古稀古,并不是盲目地崇拜古典文化,尽信书不如无书。

道义正义固然重要,但是要懂得辨别与取舍。

在生产力低下、社会经济落后和政治动乱的时期,古人的思想单纯而朴素,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古代贤人先是感觉出现问题,随后饮食和睡眠出现障碍,到最后悟出道义就可以当晚死去。

用现代的心理健康测量表进行评估,圣人的心理素质也处于亚健康状态,不能草率地追随和盲从。

舍生取义,不能轻如鸿毛。

生命、爱情和自由在人生价值的考评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因感情受挫而寻短见、因家庭贫困自卑而锤杀同学、因身患顽疾而轻生,有些大学生“舍生”而“取义”实在过于草率。

大学生“舍生”并非不可,而是要在辅导员的引导下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形成积极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集体生活的大度与大义所称呼的“大义”往往要放到群体生活中去,只有在群体生活中才能够体验义的内涵。

当今社会,“大义”逐渐淡化,个人之上或者个人独尊的观念在抬升,在集体生活之中,只顾自身的利益,而不谈大局、不谈大体等等,这些都很难体现“义”字。

在大学生群体中,学生的思维方式都呈现个人至上的理念,都认为个人才是生活的全部,这对个人成长是很不利的,在这样的环境只能让个人陷入孤僻的局面,因此,大学生中要树立“大度”“大义”理念,让他们逐步融入群体生活,而不是单个人的生活。

在大学管理过程之中,大学都在融入这种理念,通过职业生涯课程的活动以及主题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群体活动。

综上所述,“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是古代圣贤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的和谐社会,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批判地继承古人传统思想的精髓,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