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四-二倍角公式及辅助角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四-二倍角公式及辅助角公式

二倍角公式及辅助角公式知识集结知识元辅助角公式的简单应用知识讲解辅助角公式一、辅助角公式及其应用函数可化为其中,,,此公式称为辅助角公式,通过辅助角公式可以将函数化为标准型的形式,从而解决许多相关问题,比如值域、最值、对称性、单调区间和周期等.二、公式汇编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1);(2);(3);(4);(5);(6).2、正弦、余弦和正切的二倍角公式(1);(2);(3).3、辅助角公式.例题精讲辅助角公式的简单应用例1.函数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A.B.C.(0,0)D.例2.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若f(x1)f(x2)=-4,则|x1-x2|的最小值为()A.B.C.4D.例3.函数f(x)=sin2x+cos2x的对称中心坐标为()A.(+,0)(k∈Z)B.(+,0)(k∈Z)C.(+kπ,0)(k∈Z)D.(+kπ,0)(k∈Z)利用二倍角公式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知识讲解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及其推导1、正弦二倍角公式推导∵,由角的任意性可将上式中的用替换:,化简得:,此公式称为正弦的二倍角公式,记作.2、余弦二倍角公式的推导∵,由角的任意性可将上式中的用替换:,又∵,,∴,此公式称为余弦的二倍角公式,记作.3、正切二倍角公式的推导∵,由角的任意性可将上式中的用替换:,此公式称为正切的二倍角公式,记作.二倍角公式的注意事项:1、在公式、和中,当时,就可以得到公式、和.在公式和中,角没有限制,在公式中,只有当时,公式才成立.2、二倍角公式不仅可用于的2倍情况,还可以运用于诸如将作为的2倍,将作为的二倍等.例如:.3、在一般情况下,,如.当且仅当时,才成立.同样,一般情况下,,.例题精讲利用二倍角公式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例1.若sin66°=m,则cos12°=()A.B.C.D.例2.(sin15°+cos15°)2的值为()A.B.C.D.例3.已知,则=()A.B.1C.2D.利用二倍角公式进行化简知识讲解1.二倍角的三角函数【二倍角的三角函数】二倍角的正弦其实属于正弦函数和差化积里面的一个特例,即α=β的一种特例,其公式为:sin2α=2sinα•cosα;其可拓展为1+sin2α=(sinα+cosα)2.二倍角的余弦其实属于余弦函数和差化积里面的一个特例,即α=β的一种特例,其公式为: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二倍角的正切其实属于正切函数和差化积里面的一个特例,即α=β的一种特例,其公式为:tan2α=.对于这个公式要求是能够正确的运用其求值化简即可.例题精讲利用二倍角公式进行化简例1.若,α是第二象限的角,则的值为()A.B.2C.4D.-4例2.cos15°∙cos75°=()A.B.C.D.例3.已知tan A=2,则=()A.B.C.3D.5利用二倍角公式进行给值求值运算知识讲解1.二倍角的三角函数【二倍角的三角函数】二倍角的正弦其实属于正弦函数和差化积里面的一个特例,即α=β的一种特例,其公式为:sin2α=2sinα•cosα;其可拓展为1+sin2α=(sinα+cosα)2.二倍角的余弦其实属于余弦函数和差化积里面的一个特例,即α=β的一种特例,其公式为: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二倍角的正切其实属于正切函数和差化积里面的一个特例,即α=β的一种特例,其公式为:tan2α=.对于这个公式要求是能够正确的运用其求值化简即可.例题精讲利用二倍角公式进行给值求值运算例1.若4cosα+1=0(0<α<π),则sin2α=()A.B.C.D.例2.已知,则tan2θ=()A.B.C.D.例3.在△ABC中,若,则sin2A的值为()A.B.C.D.利用半角公式求值知识讲解一、半角公式及其推导1、正弦半角公式由二倍角公式得.2、余弦半角公式由二倍角公式得.3、正切半角公式由正弦半角公式和余弦半角公式得,∴,∴.综上:.半角公式说明:1、和中的角是任意角,中的角要求.要注意半角是相对的,不能认为才是半角,比如是的半角,是的半角等.2、半角公式的结构特点:上述半角公式中由于含有根式,因此也成为半角公式无理式.其特点是用表示、和.可以将半角公式看作倍角公式的变形.3、正负号的选取:它取决于、和的正负,而不是取决于的正负,取正负号的关键是判断出角终边所在的象限,从而确定、和的符号,当角的范围不明确时,需要在根号前保留正负号.例题精讲利用半角公式求值例1.已知cosα=,α∈(),则cos等于()A.B.-C.D.-例2.如果|cosθ|=,<θ<4π,那么cos的值等于()A.B.-C.D.-例3.已知α是第二象限角,且3sinα+4cosα=0,则tan=()A.2B.C.-2D.-降幂升角公式的简单应用知识讲解降幂升角公式及其推导1、升角公式由得.2、降幂升角公式由得;由得.例题精讲降幂升角公式的简单应用例1.已知tan A=2,则=()A.B.C.3D.5例2.cos475°-sin475°的值为()A.-B.C.-D.例3.已知tanα=3,则=()A.2B.-2C.3D.-3三角函数关系式的综合应用知识讲解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处理综合性问题。

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4课件:1.3公式二、公式三和公式四

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4课件:1.3公式二、公式三和公式四
3.掌握公式二、公式三和公式四,并能运用 用,培养学生的数学运
诱导公式解决一些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 算素养.
证明问题.(难点)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1.诱导公式二 终边关系
图示
角 π+α 与角 α 的终边 关于 原点 对称
公式
sin(π+α)= -sin α , cos(π+α)= -cos α ,
思考:(1)诱导公式中角 α 只能是锐角吗? (2)诱导公式一~四改变函数的名称吗?
[提示] (1)诱导公式中角 α 可以是任意角,要注意正切函数中要 求 α≠kπ+π2,k∈Z.
(2)诱导公式一~四都不改变函数名称.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二~四对任意角α都成立 B.由公式三知cos[-(α-β)]=-cos(α-β) C.在△ABC中,sin(A+B)=sin C D.以上说法均错误
105°+α-α-75°=180°
(2)
cosα-75°=-31,α为第四象限角

求sinα-75°
→ 用sin180°+α=-sin α求值
(1)A [sin(α-360°)-cos(180°-α)
=sin α+cos α=m,
sin(180°+α)cos(180°-α)=sin αcos α
=sin
(2)化简:
1+2sin 290°cos 430° sin 250°+cos 790° .
[解]
(1)原式=-sisninπ+α-αs-in cαos-αcsoins
α α
=--sinsiαnα-s-incαos-αscions αα=-1.
(2)原式=
1+2sin360°-70°cos360°+70° sin180°+70°+cos720°+70°

高中数学必修四 角度制 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讲解

高中数学必修四 角度制 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讲解

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4、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当0°≤α≤90°时,si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 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A90B 90∠-︒=∠︒=∠+∠得由B A7、正切、余切的增减性: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设α是任意一个角,P (,)x y 是α的终边上的任意一点(异于原点),它与原点的距离是0r =>,那么sin ,cos y x r r αα==,()tan ,0y x x α=≠,cot x y α=(0)y ≠,sec rxα=()0x ≠,()csc 0ry yα=≠。

三角函数值只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终边上点P 的位置无关。

设角α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x 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 ,过P 作PM 垂直于x 轴于M ,则点M 是点P 在x 轴上的正射影.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知,点P 的坐标为(cos_α,sin_α),即P (cos_α,sin_α),其中cos α=OM ,sin α=MP ,单位圆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单位圆在A 点的切线与α的终边或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T ,则tan α=AT .我们把有向线段OM 、MP 、AT 叫做α的余弦线、正弦线、正切线.三角函数线的特征是:正弦线MP “站在x 轴上(起点在x 轴上)”、余弦线OM “躺在x 轴上(起点是原点)”、正切线AT “站在点(1,0)A 处(起点是A )”.有向线段OM 为余弦线有向线段AT 为正切线比较)2,0(∈x ,x sin ,x tan ,x 的大小关系:三角函数线的重要应用是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和解三角不等式。

四、一条规律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规律概括为: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两个技巧(1)在利用三角函数定义时,点P 可取终边上任一点,如有可能则取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OP |=r 一定是正值.(2)在解简单的三角不等式时,利用单位圆及三角函数线是一个小技巧. 利用单位圆解三角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是: (1)用边界值定出角的终边位置; (2)根据不等式(组)定出角的范围; (3)求交集,找单位圆中公共的部分; (4)写出角的表达式.(1)注意易混概念的区别:第一象限角、锐角、小于90°的角是概念不同的三类角,第一类是象限角,第二类、第三类是区间角.(2)角度制与弧度制可利用180°=π rad 进行互化,在同一个式子中,采用的度量制度必须一致,不可混用.(3)α与2α的终边关系:由“两等分各象限、一二三四确定”.若α是第一象限,则2α是第一、三象限角;若α是第二象限,则2α是第一、三象限角;若α是第三象限角,则2α是第二、四象限;若α是第四象限角,则2α是第二、四象限。

数学必修四知识点

数学必修四知识点

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数学必修四知识点1平面向量戴氏航天学校老师总结加法与减法的代数运算:(1)若a=(x1,y1 ),b=(x2,y2 )则a b=(x1+x2,y1+y2 ).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表示: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戴氏航天学校老师总结向量加法有如下规律:+= +(交换律); +( +c)=( + )+c (结合律);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1) 向量b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仅有一个实数,使得b= .(2) 若=(),b=()则‖b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若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戴氏航天学校老师提醒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得= e1+ e2高考数学必修四学习方法养成不错的课前和课后学习习惯:在当前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

虽然有一种刻板印象的猜疑,但在高中数学学习真的是反复尝试和错误的。

学生们不得不预习课本。

我准备的数学教科书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一个例子,至少十分钟的思考。

在使用前不能通过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找到答案,然后在教材中考察问题的解决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时,在课堂上安排笔记也是必要的。

在高中数学研究中,建议采用两种形式的笔记,一种是课堂速记,另一种是课后笔记。

这不但提升了课堂记忆的吸收能力,而且有助于对笔记内容的查询。

高考数学必修四学习技巧养成不错的学习数学习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身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身的脑海中。

不错的学习数学习惯包含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汇编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

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例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总结(完整版)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总结(完整版)

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36036090,k k k αα⋅<<⋅+∈Z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36090360180,k k k α⋅+<⋅+∈Z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360180360270,k k k αα⋅+<<⋅+∈Z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360270360360,k k k αα⋅+<<⋅+∈Z 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180,k k αα=⋅∈Z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18090,k k αα=⋅+∈Z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90,k k αα=⋅∈Z3、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360,k k ββα=⋅+∈Z4、已知α是第几象限角,确定()*n nα∈N 所在象限的方法:先把各象限均分n 等份,再从x 轴的正半轴的上方起,依次将各区域标上一、二、三、四,则α原来是第几象限对应的标号即为nα终边所落在的区域.5、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6、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弧的长为l ,则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lr α=.7、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2360π=,1180π=,180157.3π⎛⎫=≈ ⎪⎝⎭. 8、若扇形的圆心角为()αα为弧度制,半径为r ,弧长为l ,周长为C ,面积为S ,则l r α=,2C r l =+, 21122S lr r α==.9、(一)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那么:(1)y 叫做α的正弦,记做sin α,即sin y α=;(2)x 叫做α的余弦,记做cos α,即cos x α=;(3)yx叫做α的正切,记做tan α,即tan (0)yx xα=≠。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全册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全册

(2k+<<2k+
3
2
,
kZ)
第四象限角:
(2k+
3
2
<<2k+2,
kZ

2k-
2
<<2k,
kZ
)
②轴线角
x 轴的非负半轴: =k360º(2k)(kZ);
x 轴的非正半轴: =k360º+180º(2k+)(kZ);
y
轴的非负半轴:
=k360º+90º(2k+
2
)(kZ);
y 轴的非正半轴: =k360º+270º(2k+ 32) 或
(1) 2
(2)
3
评析: 在解选择题或填空题时,
如求角所在象限,也可以不讨论k的
几种情况,如图所示利用图形来判断.
四、什么是1弧度的角? 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B r
Or A
B
2r
Or A
(3)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只要记住,就可
以方便地进行换算. 应熟记一些特殊角的
度数和弧度数. 在书写时注意不要同时
2
2
则α角属于(C ) A.第-象限; B.第二象限;
2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点评: 本题先由α所在象限确定α/2所在象限,再α/2的 余弦符号确定结论.
例1 求经过1小时20分钟时钟的分针所转过的角度:
解:分针所转过的角度 1 20 360 480
60
例2 已知a是第二象限角,判断下列各角是第几象限角
知识网络结构
任意角的概念
角的度量方法 (角度制与弧度制)

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大全

必修四—第一章 三角函数1. ❖终边落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 终边落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 .❖ 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2弧长公式: =l,=S .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①平方关系: ②乘积关系:◆ 诱导公式(一)()()=+=+=+)2tan(2cos 2sin παπαπαk k k◆ 诱导公式(二) ()()()=+=+=+απαπαπtan cos sin◆ 诱导公式(三) ()()()=-=-=-αααtan cos sin◆ 诱导公式(四) ()()()=-=-=-απαπαπtan cos sin◆ 诱导公式(五)=⎪⎭⎫ ⎝⎛-=⎪⎭⎫ ⎝⎛-απαπ2cos 2sin◆ 诱导公式(六)=⎪⎭⎫ ⎝⎛+=⎪⎭⎫⎝⎛+απαπ2cos 2sin4.三角函数(x x x tan ,cos ,sin )的性质5.函数)sin(ϕ+=wx A y 的图像振幅变化:x y sin = x A y sin = 左右伸缩变化 x A y ωsin =左右平移变化)sin(ϕω+=x A y 上下平移变化 k x A y ++=)sin(ϕω第二章: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共线定理: 一般地,对于两个向量 ()如果有,,0,b a a ≠()是共线向量与是共线向量;反之如果与则使得一个实数a b a b a a b ,0,,≠=λλ .,a b λλ=使得那么又且只有一个实数2.向量的一个定理的类似推广①向量共线定理: )0(≠=a a b λ②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2211e e a λλ+=(其中21,e e 为平面内不共线的两向量)3.线段的定比分点点P 分有向线段21P P 所成的比的定义式21PP P P λ=,这时=x ,=y . 4.一般地,设向量()(),0,,,2211≠==a y x b y x a 且 ①那么如果b a // . ②如果b a ⊥,那么 .5.一般地,对于两个非零向量b a , 有 θb a =⋅,其中θ为两向量的夹角。

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1. 一次函数公式一次函数也被称为线性函数,一般形式为:y=kx+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斜率k的计算公式:$k = \\frac{{\\Delta y}}{{\\Delta x}}$•截距b的计算公式:b=y−kx一次函数的特点是图像为一条直线,斜率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截距决定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

2. 二次函数公式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2+bx+c,其中a eq0。

•顶点坐标公式:$(x, y) = \\left( \\frac{{-b}}{{2a}}, \\frac{{4ac - b^2}}{{4a}} \\right)$•轴对称公式:$x = -\\frac{{b}}{{2a}}$•判别式公式:$\\Delta = b^2 - 4ac$二次函数的图像为一条开口朝上或朝下的抛物线。

顶点坐标决定了抛物线的顶点位置,轴对称公式给出了抛物线的对称轴。

判别式 $\\Delta$ 的正负决定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方向,当 $\\Delta > 0$ 时,抛物线开口朝上;当 $\\Delta < 0$ 时,抛物线开口朝下;当 $\\Delta = 0$ 时,抛物线开口方向与x轴平行。

3. 平面向量公式平面向量可以用有序数对表示,例如 $\\vec{a} = (a_1, a_2)$ 和 $\\vec{b} =(b_1, b_2)$。

•向量加法公式:$\\vec{a} + \\vec{b} = (a_1 + b_1, a_2 + b_2)$•向量减法公式:$\\vec{a} - \\vec{b} = (a_1 - b_1, a_2 - b_2)$•数乘公式:$k\\vec{a} = (ka_1, ka_2)$•模长公式:$|\\vec{a}| = \\sqrt{a_1^2 + a_2^2}$•单位向量公式:$\\vec{u} = \\frac{\\vec{a}}{|\\vec{a}|}$其中向量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与二维平面上的有序数对相同,数乘公式表示将向量的每个分量都乘以一个实数,模长公式给出了向量的长度,单位向量公式表示将向量缩放为长度为1的向量。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3.3三角恒等变形公式汇总(含答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3.3三角恒等变形公式汇总(含答案)

知识归纳:三角恒等变形一、两角和与差公式及规律 常见变形sin()sin cos cos sin .cos()cos cos sin sin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 (1)tan tan :tan tan tan()(1tan tan ).1tan :tan().41tan αβαβαβαβπααα±=±±±=,的和(差)与积互相转化(2)特例二、二倍角公式及规律 常见变形( ※ )三、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 1sin cos [sin()sin()].2αβαβαβ=++- 1cos sin [sin()sin()].2αβαβαβ=+-- 1cos cos [cos()cos()].2αβαβαβ=++- 1sin sin [cos()cos()].2αβαβαβ=-+--sin sin 2sin cos.22αβαβαβ+-+= 四、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是本章中其余公式的基础,应记准该公式的形式.222221cos cos .222cos .1cos 21cos sin .222sin .1cos 2tan .21cos αααααααααα+⎧=⎪⎧⎪⎪-⎪⎪⇒±==⎨⎨⎪⎪⎪-⎪⎩=⎪+⎩222221cos cos .222cos .1cos 21cos sin .222sin .1cos 2tan .21cos αααααααααα+⎧=⎪⎧⎪⎪-⎪⎪⇒±==⎨⎨⎪⎪⎪-⎪⎩=⎪+⎩2sin 2sin 2cos ,sin .1sin (sin cos ).2cos 2cos 22ααααααααα⇒==±=± sin 22sin cos .ααα=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22tan tan 2.1tan ααα=- sin sin 2cos sin .22αβαβαβ+--= cos cos 2cos cos .22αβαβαβ+-+=cos cos 2sin sin .22αβαβαβ+--=-2、倍角公式ααα22sin 211cos 22cos -=-=有升、降幂的功能,如果升幂,则角减半,如果降幂,则角加倍,根据条件灵活选用.3、公式的“三用”(顺用、逆用、变用)是熟练进行三角变形的前提.。

(完整版)人教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人教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

三角函数一、随意角、弧度制及随意角的三角函数1.随意角(1)角的观点的推行①按旋转方向不一样分为正角、负角、零角.正角 :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随意角 负角: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 : 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②按终边地点不一样分为象限角和轴线角.角 的极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 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 为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的会合为 k 360ok 360o 90o , k第二象限角的会合为 k 360o 90o k 360o 180o , k第三象限角的会合为 k 360o 180o k 360o 270o , k第四象限角的会合为k 360o 270ok 360o360o , k终边在 x 轴上的角的会合为 k 180o , k终边在 y 轴上的角的会合为 k 180o 90o , k终边在座标轴上的角的会合为k 90o ,k(2)终边与角 α同样的角可写成 α+ k ·360 °(k ∈ Z).终边与角 同样的角的会合为k 360o, k(3)弧度制① 1 弧度的角: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 弧度的角.②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360°= 2π弧度; 180°= π弧度.③ 半径为 r 的圆的圆心角所对弧的长为 l ,则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lr④ 若扇形的圆心角为 为弧度制 ,半径为 r ,弧长为 l ,周长为 C ,面积为 S ,则 lr,C2r l ,S1 lr 1 r2 . 222 .随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设 α是一个随意角,角 α的终边上随意一点P(x , y),它与原点的距离为 r rx 2 y 2 ,那么角 α的正弦、余弦、rrx(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规律归纳为: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分别是: sin α= y , cos α= x , tan α= y.正切、四余弦)3.特别角的三角函数值角度030456090120135150180270360函数角 a 的弧度0π /6π/4π /3π /22π /33π /45π/6π3π /22πsina01/2√ 2/2√ 3/21√ 3/2√ 2/21/20-10 cosa1√ 3/2√ 2/21/20-1/2-√ 2/2-√ 3/2-101 tana0√ 3/31√ 3-√ 3-1-√ 3/300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与引诱公式A.基础梳理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平方关系: sin2α+ cos2α= 1;(在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时,若开方,要特别注意判断符号)sin α(2)商数关系:=tanα.(3)倒数关系:tan cot 1cos α2.引诱公式公式一: sin( α+ 2kπ)=sin α, cos(α+ 2kπ)=cos_α,tan(2k )tan此中 k∈Z .公式二: sin( π+α)=- sin_α, cos( π+α)=- cos_α, tan( π+α)= tan α.公式三: sin( π-α)= sin α, cos( π-α)=- cos_α,tan tan.公式四: sin( -α)=- sin_α, cos(-α)= cos_α,tan tan .ππ公式五: sin -α= cos_α, cos-α= sin α.22ππ公式六: sin 2+α= cos_α, cos2+α=- sin_α.π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此中的奇、偶是指π引诱公式可归纳为 k· ±α的各三角函数值的化简公式.的奇数22倍和偶数倍,变与不变是指函数名称的变化.假如奇数倍,则函数名称要变( 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 ) ;假如偶数倍,则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是指:把πα当作锐角时,依据 k· ±α在哪个象限判断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最后作为结....2...果符号.B. 方法与重点一个口诀1、引诱公式的记忆口诀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2、四种方法在求值与化简时,常用方法有:sin α(1)弦切互化法:主要利用公式tan α=化成正、余弦.cos α(2)和积变换法:利用 (sin θ±cos θ)2=1 ±2sin θcos θ的关系进行变形、转变.( sin cos、sin cos、sin cos三个式子知一可求二)(3)巧用 “1”的变换: 1= sin 2θ+ cos 2θ= sinπ=tan 42(4)齐次式化切法:已知 tank ,则 a sinbcos a tan b ak bm sinn cos m tan n mk n三、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习目标:1 会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2 会求三角函数的周期 :定义法,公式法,图像法(如y sin x 与 y cosx 的周期是)。

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一、函数公式1. 一次函数的公式一次函数的一般公式为:y = kx + b其中,k为斜率,表示函数的变化速率;b为截距,表示函数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值。

2. 二次函数的公式二次函数的一般公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a不等于0。

a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方向,b影响了抛物线在x轴上的位置,c决定了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纵坐标。

3. 指数函数的公式指数函数的一般公式为:y = a^x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

指数函数的特点是随着指数增大,函数值也随之增大(当a大于1时),或者随着指数增大,函数值趋近于0(当0 < a < 1时)。

4. 对数函数的公式对数函数的一般公式为:y = log<sub>a</sub>(x)其中,a为底数,x为函数值。

对数函数表示的是一个数在某个底数下的指数,也可以看作是某个数的幂次方等于x。

二、三角函数公式1. 正弦函数的公式正弦函数的一般公式为:y = Asin(Bx + C) + D其中,A为振幅,表示正弦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B为周期,表示正弦函数的一个周期内的长度;C为相位,表示正弦函数的水平方向的偏移;D为垂直偏移,表示正弦函数的纵向平移。

2. 余弦函数的公式余弦函数的一般公式为:y = Acos(Bx + C) + D其中,A为振幅,表示余弦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B为周期,表示余弦函数的一个周期内的长度;C为相位,表示余弦函数的水平方向的偏移;D为垂直偏移,表示余弦函数的纵向平移。

3. 正切函数的公式正切函数的一般公式为:y = Atan(Bx + C) + D其中,A为振幅,表示正切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B为周期,表示正切函数的一个周期内的长度;C为相位,表示正切函数的水平方向的偏移;D为垂直偏移,表示正切函数的纵向平移。

三、立体几何公式1. 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 = 0.5 * 底边长度 * 高其中,S为三角形的面积,底边长度为三角形底边的长度,高为从底边到顶点的垂直距离。

高中数学必修四的全部公式整理

高中数学必修四的全部公式整理

高中数学必修四的全部公式整理
常用公式:
一、抛物线公式
1.抛物线的准确方程:y=ax2+bx+c (a ≠ 0)
2.其中a为凹凸性系数,且当a>0时,抛物线是凹性曲线;当a<0时,抛物线是凸性曲线。

3.顶点坐标:(x0,y0)=(-b/2a,c-b2/4a)
4.顶点方程:y=-b2/4a+c
5.焦点坐标(-c/a,0)
6.过焦点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斜率:-b/2a
7.过焦点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的斜率:-1/b
二、椭圆公式
1.椭圆的准确方程:(x-x0)2/a2+(y-y0)2/b2=1 (a>b)
2.中心:(x0,y0)
3.长轴:2a
4.短轴:2b
5.长短轴方向:与坐标轴平行
6.焦点坐标:(±c,0),其中c=√a2-b2。

三、双曲线公式
1.双曲线的准确方程:y2/a2-x2/b2=1 (a>b)
2.中心:(0,0)
3.长轴:2a
4.短轴:2b
5.长短轴方向:与坐标轴正交
6.焦点坐标:(±c,0),其中c=√a2+b2。

四、圆的公式
1.圆的准确方程:(x-x0)2+(y-y0)2=r2
2.圆心:(x0,y0)
3.半径:r
4.圆面积:S=πr2
5.圆周长:C=2πr。

2014-2015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2014-2015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大全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 = sinAcosB+cosAsinBsin(A-B) = sinAcosB-cosAsinBcos(A+B) = cosAcosB-sinAsinB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tanAtanB-1tanB tanA + tan(A-B) =tanAtanB1tanB tanA +- cot(A+B) =cotAcotB 1-cotAcotB + cot(A-B) =cotAcotB 1cotAcotB -+ 倍角公式 tan2A =Atan 12tanA 2- Sin2A=2SinA•CosACos2A = 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三倍角公式sin3A = 3sinA-4(sinA)3cos3A = 4(cosA)3-3cosAtan3a = tana ·tan(3π+a)·tan(3π-a) 半角公式 sin(2A )=2cos 1A - cos(2A )=2cos 1A + tan(2A )=AA cos 1cos 1+- cot(2A )=A A cos 1cos 1-+ tan(2A )=A A sin cos 1-=A A cos 1sin + 和差化积 sina+sinb=2sin 2b a +cos 2b a - sina-sinb=2cos 2b a +sin 2b a -cosa+cosb = 2cos2b a +cos 2b a - cosa-cosb = -2sin 2b a +sin 2b a - tana+tanb=ba b a cos cos )sin(+ 积化和差 sinasinb = -21[cos(a+b)-cos(a-b)] cosacosb = 21[cos(a+b)+cos(a-b)] sinacosb = 21[sin(a+b)+sin(a-b)] cosasinb = 21[sin(a+b)-sin(a-b)] 诱导公式sin(-a) = -sinacos(-a) = cosa sin(2π-a) = cosa cos(2π-a) = sina sin(2π+a) = cosa cos(2π+a) = -sina sin(π-a) = sinacos(π-a) = -cosasin(π+a) = -sinacos(π+a) = -cosa tgA=tanA =aa cos sin 万能公式 sina=2)2(tan 12tan 2a a + cosa=22)2(tan 1)2(tan 1a a +-tana=2)2(tan 12tan2a a- 其它公式 a•sina+b•cosa=)b (a 22+×sin(a+c) [其中tanc=ab ] a•sin(a)-b•cos(a) = )b (a 22+×cos(a-c) [其中tan(c)=ba ] 1+sin(a) =(sin 2a +cos 2a )2 1-sin(a) = (sin 2a -cos 2a )2 其他非重点三角函数 csc(a) =asin 1 sec(a) =acos 1 双曲函数 sinh(a)=2e -e -aa cosh(a)=2e e -aa + tg h(a)=)cosh()sinh(a a 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 (2kπ+α)= sinαcos (2kπ+α)= cosαtan (2kπ+α)= tanαcot (2kπ+α)= cotα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π+α)= -sinαcos (π+α)= -cosαtan (π+α)= tanαcot (π+α)= cotα公式三: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 (-α)= -sinαcos (-α)= cosαtan (-α)= -tanαcot (-α)= -cot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π-α)= sinαcos (π-α)= -cosαtan (π-α)= -tanαcot (π-α)= -co tα公式五:利用公式-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2π-α)= -sinαcos (2π-α)= cosαtan (2π-α)= -tanαcot (2π-α)= -cotα公式六:2π±α及23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2π+α)= cosα cos (2π+α)= -sinα tan (2π+α)= -cotα cot (2π+α)= -tanα sin (2π-α)= cosα cos (2π-α)= sinα tan (2π-α)= cotα cot (2π-α)= tanα sin (23π+α)= -cosα cos (23π+α)= sinα tan (23π+α)= -cotα cot (23π+α)= -tanα sin (23π-α)= -cosαcos (23π-α)= -sinα tan (23π-α)= cotα cot (23π-α)= tanα (以上k ∈Z)这个物理常用公式我费了半天的劲才输进来,希望对大家有用 A•sin(ωt+θ)+ B•sin(ωt+φ) =)cos(222ϕθ⋅++AB B A ×sin)cos(2)Bsin in arcsin[(As t 22ϕθϕθω⋅++++AB B A三角函数公式证明(全部)2009-07-08 16:13公式表达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 -b|≤|a|+|b| |a|≤b<=>-b≤a≤b|a-b|≥|a|-|b| -|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 b2-4a=0 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一个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正切定理:[(a+b)/(a-b)]={[Tan(a+b)/2]/[Tan(a-b)/2]}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直棱柱侧面积S=c*h 斜棱柱侧面积S=c'*h正棱锥侧面积S=1/2c*h' 正棱台侧面积S=1/2(c+c')h'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S=4pi*r2圆柱侧面积S=c*h=2pi*h 圆锥侧面积S=1/2*c*l=pi*r*l弧长公式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s=1/2*l*r 锥体体积公式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V=1/3*pi*r2h斜棱柱体积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V=s*h 圆柱体V=pi*r2h-----------------------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记不住就自己推,用两角和差的正余弦: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这两式相加或相减,可以得到2组积化和差:相加:cosAcosB=[cos(A+B)+cos(A-B)]/2相减:sinAsinB=-[cos(A+B)-cos(A-B)]/2sin(A+B)=sinAcosB+sinBcosAsin(A-B)=sinAcosB-sinBcosA这两式相加或相减,可以得到2组积化和差:相加:sinAcosB=[sin(A+B)+sin(A-B)]/2相减:sinBcosA=[sin(A+B)-sin(A-B)]/2这样一共4组积化和差,然后倒过来就是和差化积了不知道这样你可以记住伐,实在记不住考试的时候也可以临时推导一下正加正正在前正减正余在前余加余都是余余减余没有余还负正余正加余正正减余余余加正正余减还负.3.三角形中的一些结论:(不要求记忆)(1)anA+tanB+tanC=tanA·tanB·tanC(2)sinA+tsinB+sinC=4cos(A/2)cos(B/2)cos(C/2)(3)cosA+cosB+cosC=4sin(A/2)·sin(B/2)·sin(C/2)+1(4)sin2A+sin2B+sin2C=4sinA·sinB·sinC(5)cos2A+cos2B+cos2C=-4cosAcosBcosC-1 ...........................已知sinα=m sin(α+2β), |m|<1,求证tan(α+β)=(1+m)/(1-m)tanβ解:sinα=m sin(α+2β)sin(a+β-β)=msin(a+β+β)sin(a+β)cosβ-cos(a+β)sinβ=msin(a+β)cosβ+mcos(a+β)sinβsin(a+β)cosβ(1-m)=cos(a+β)sinβ(m+1) tan(α+β)=(1+m)/(1-m)tanβ。

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总结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总结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修四是其中一门非常重要且内容较为深入的课程。

在必修四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需要掌握,这些公式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下面将对高中数学必修四中的一些核心公式进行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平面几何1. 直线的方程:(1) 点斜式:y-y₁ = k(x-x₁)(2) 两点式:(y-y₁) / (y₂-y₁) = (x-x₁) / (x₂-x₁)(3) 一般式:Ax + By + C = 0(4) 截距式:x/a + y/b = 12. 圆的方程:(1) 标准方程:(x-a)² + (y-b)² = r²(2) 一般方程:x² + y² + Dx + Ey + F = 03. 直线与圆的关系:(1) 切线方程:y-y₁ = k(x-x₁) ± √(1+k²)(r²-x₁²)(2) 弦长公式:√[(x₂-x₁)²+(y₂-y₁)²](3) 弦的中点:[ (x₁+x₂)/2 , (y₁+y₂)/2 ](4) 弦的斜率:(y₂-y₁) / (x₂-x₁)二、解析几何1. 坐标系及坐标点的距离、中点、斜率公式:(1) 两点间距离:√[(x₂-x₁)²+(y₂-y₁)²](2) 中点坐标:[ (x₁+x₂)/2 , (y₁+y₂)/2 ](3) 斜率:k = (y₂-y₁) / (x₂-x₁)2. 二次函数:(1) 顶点坐标:[ -b/2a , f( -b/2a ) ](2) 对称轴方程:x = -b/2a(3) 解析式:y = ax² + bx + c3. 平面向量:(1) 向量坐标法:A[ a₁, a₂ ] , B[ b₁, b₂ ] , AB = [ b₁-a₁, b₂-a₂ ](2) 向量模长公式:|AB| = √[(b₁-a₁)²+(b₂-a₂)²](3) 向量共线判定:若AB = kCD,则k = 0 或 AB // CD(4) 两向量夹角余弦公式:cosθ = (a·b) / (|a|·|b|)(5) 向量投影:P = |a|·cosθ三、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等差数列:(1) 通项公式:aₙ = a₁ + (n-1)·d(2) 等差和公式:Sₙ = n [ (a₁+aₙ) / 2 ]2. 等比数列:(1) 通项公式:aₙ = a₁ · q^(n-1)(2) 等比和公式:Sₙ = a₁(qⁿ-1) / (q-1) (q ≠ 1)3. 递推数列:(1) 递推公式:aₙ = f(aₙ₋₁)(2) 递推和公式:Sₙ = a₁ + a₂ + ... + aₙ四、三角函数1.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定义:(1) 正弦:sinθ = y / r(2) 余弦:cosθ = x / r(3) 正切:tanθ = y / x2. 任意角的诱导公式:(1) sin(π/2 + θ) = cosθ(2) cos(π/2 + θ) = -sinθ(3) tan(π/2 + θ) = -cotθ3. 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1) sin²θ + cos²θ = 1(2) 1 + tan²θ = sec²θ(3) 1 + cot²θ = csc²θ以上是高中数学必修四中的一些重要公式的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四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知识点梳理】:考点一:两角和、差的正、余弦、正切公式两角差的余弦: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两角和的余弦:()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两角和的正弦:()sin αβ+sin cos cos sin αβαβ=+ 两角差的正弦:()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两角和的正切:()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两角差的正切:()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注意:对于正切,,()222k k k k z πππαβπαπβπ+≠+≠+≠+∈.【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已知3sin ,5αα=-是第四象限角,求sin ,cos ,tan 444πππααα⎛⎫⎛⎫⎛⎫-+- ⎪ ⎪ ⎪⎝⎭⎝⎭⎝⎭的值.例题2.利用和、差角余弦公式求cos 75、cos15的值。

例题3.已知()sin αβ+=32,)sin(βα-=51,求βαtan tan 的值。

例题4.cos13计算sin43cos 43-sin13的值等于( )A .12B .33C .22D .32例题5.已知sin sin sin 0,cos cos cos 0,αβγαβγ++=++=求cos()βγ-的值.例题6.已知2tan()5αβ+=,1tan()44πβ-=,那么tan()4πα+的值是_____例题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x 轴为始边做两个锐角,αβ,它们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相交于A ,B 两点,已知A ,B 225(1) 求tan()αβ+的值; (2) 求2αβ+的值。

例题8.设ABC ∆中,tan A tan B Atan B +=,sin Acos A =,则此三角形是____三角形【巩固练习】练习1. 求值(1)sin 72cos 42cos72sin 42-; (2)cos 20cos70sin 20sin 70-;练习2.0sin 45cos15cos 225sin15⋅+⋅的值为(A ) -2 1(B ) -2 1(C )2 (D )2练习3.若tan 3α=,4tan 3β=,则tan()αβ-等于( ) A.3-B.13-C.3D.13练习4. 已知α,β为锐角,1tan 7α=,sin 10β=,求2αβ+.考点二:二倍角公式及其推论:在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βαβαβαβα=+++中,当T C S ,,时,就可得到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222,,S C T ααα:()sin 2sin sin cos cos sin 2sin cos ααααααααα=+=+=;()22cos2cos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ααααααααα=+=-=-;22222cos 2cos sin 1sin sin 12sin αααααα=-=--=-;22222cos2cos sin cos (1cos )2cos 1αααααα=-=--=-.()2tan tan 2tan tan 2tan 1tan tan 1tan ααααααααα+=+==--.注意:2,22k k ππαπαπ≠+≠+ ()k z ∈二倍角公式不仅限于2α是α的二倍的形式,其它如4α是2α的二倍,24αα是的二倍,332αα是的二倍等等,要熟悉这多种形 式的两个角相对二倍关系,才能熟练地应用二倍角公式,这是灵活运用这些公式的关键.二倍角公式的推论升幂公式:21cos 22cos αα+=, 21cos 22sin αα-=降幂公式:ααα2sin 21cos sin =; 22cos 1sin 2αα-=; 22cos 1cos 2αα+=.【典型例题讲解】例题l. ) A .2sin15cos15 B .22cos 15sin 15- C .22sin 151-D .22sin 15cos 15+例题2..已知1sin cos 5θθ+=,且432πθπ≤≤,则cos 2θ的值是 .例题3.化简0000cos10cos 20cos30cos 40••• 例题4.23sin 702cos 10-=-( )A .12B .2C .2D例题5.已知02x π<<,化简:2lg(cos tan 12sin ))]lg(1sin 2)24x x x x x π⋅+-+--+.例题6.若42x ππ<<,则函数3tan 2tan y x x =的最大值为 。

【高中数学必修四】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四】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4 4 2 4 2 3 7 2 ( ) ; 2 5 2 5 10
cos cos

sin
例2. 利用和(差)角公式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 sin 72 cos 42 cos 72 sin 42 ;
o o o o
(2) cos 20 cos 70 sin 20 sin 70 ;
(2)sin cos
练习
把下列各式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
1 2 sin cos
3 1 2 sin cos 2 2 2 6 3 sin x cos x 4 4 4 4
小结
1.和角公式,差角公式.
sin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cos cos cos cos (又有什么要求?) cos cos sin sin k 2 cos cos cos cos k ( k Z ) tan tan 2 1 tan tan
( S( ) )
( S( ) )
公式的特点: (1)公式对、 取任意值都成立 ; ( 2)公式中右边有两项 ,中间符号与左边两角间 的符号相同 ; ( 3)右边三角函数的排列的 顺序是 : sin cos 、cos sin . 公式的用途: 对于α ,β ,只要知道其正弦或余弦,就可以求出 差角(或和角)的正弦值.
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 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
cos( ) cos cos sin sin cos( ) cos cos sin sin

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大全1. 数列公式1.1 等差数列公式•通项公式:a n=a1+(n−1)d•前n项和公式:$S_n = \\frac{n(a_1 + a_n)}{2}$1.2 等比数列公式•通项公式:$a_n = a_1 \\cdot q^{(n-1)}$•前n项和公式(当q eq1):$S_n = \\frac{a_1(q^n - 1)}{q - 1}$ 2. 平面几何公式2.1 长方形公式•面积公式:$A = l \\cdot w$•周长公式:P=2(l+w)•对角线长度公式:$d = \\sqrt{l^2 + w^2}$2.2 正方形公式•面积公式:A=s2•周长公式:P=4s•对角线长度公式:$d = s\\sqrt{2}$2.3 圆公式•面积公式:$A = \\pi r^2$•周长公式:$C = 2\\pi r$•弧长公式:$L = 2\\pi r \\cdot \\frac{\\theta}{360^\\circ}$•扇形面积公式:$A = \\frac{1}{2}r^2\\theta$•弓形面积公式:$A = \\frac{1}{2}(R^2\\theta - r^2\\theta)$3. 三角函数公式3.1 基本公式•正弦函数公式:$\\sin\\theta = \\frac{\\text{对边}}{\\text{斜边}}$ •余弦函数公式:$\\cos\\theta = \\frac{\\text{邻边}}{\\text{斜边}}$ •正切函数公式:$\\tan\\theta = \\frac{\\text{对边}}{\\text{邻边}}$3.2 和差公式•正弦函数和差公式:$\\sin(A\\pm B) = \\sin A \\cos B \\pm \\cos A \\sin B$•余弦函数和差公式:$\\cos(A\\pm B) = \\cos A \\cos B \\mp \\sinA \\sin B$•正切函数和差公式:$\\tan(A\\pm B) = \\frac{\\tan A \\pm \\tan B}{1 \\mp \\tan A \\tan B}$3.3 二倍角公式•正弦函数二倍角公式:$\\sin(2\\theta) = 2\\sin\\theta \\cos\\theta$•余弦函数二倍角公式:$\\cos(2\\theta) = \\cos^2\\theta - \\sin^2\\theta$•正切函数二倍角公式:$\\tan(2\\theta) = \\frac{2\\tan\\theta}{1 - \\tan^2\\theta}$4. 指数与对数公式4.1 指数公式•指数乘法公式:$a^m \\cdot a^n = a^{m + n}$•指数除法公式:$\\frac{a^m}{a^n} = a^{m - n}$•指数幂公式:(a m)n=a mn•零指数公式:a0=1•负指数公式:$a^{-m} = \\frac{1}{a^m}$4.2 对数公式•对数乘法公式:$\\log_ab + \\log_ac = \\log_a(bc)$•对数除法公式:$\\log_ab - \\log_ac =\\log_a\\left(\\frac{b}{c}\\right)$•对数幂公式:$\\log_ab^m = m\\log_ab$•换底公式:$\\log_ab = \\frac{\\log_cb}{\\log_ca}$以上是高中数学必修四公式大全,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公式,能够更好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高中数学——必修四-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四-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新课标 ·数学 必修4
易 错 易 误 辨 析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新课标 ·数学 必修4
当 堂 双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新课标 ·数学 必修4
易 错 易 误 辨 析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演示结束
新课标 ·数学 必修4
易 错 易 误 辨 析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新课标 ·数学 必修4
易 错 易 误 辨 析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单
新课标 ·数学 必修4
易 错 易 误 辨 析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差的正切公式.
时 作
动 探
(3)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及变形应用.


菜单
新课标 ·数学 必修4





法 分2.过程与方法易 误析辨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公式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公式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公式总结锐角三角函数公式sin α=∠α的对边 / 斜边cos α=∠α的邻边 / 斜边tan α=∠α的对边/ ∠α的邻边cot α=∠α的邻边/ ∠α的对边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tan2A=2tanA/1-tanA^2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三倍角公式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cos3α=4cosα·cosπ/3+αcosπ/3-α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三倍角公式推导sin3a=sin2a+a=sin2acosa+cos2asina辅助角公式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sint=B/A^2+B^2^1/2cost=A/A^2+B^2^1/2tant=B/A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降幂公式sin^2α=1-cos2α/2=versin2α/2cos^2α=1+cos2α/2=covers2α/2tan^2α=1-cos2α/1+cos2α半角公式tanA/2=1-cosA/sinA=sinA/1+cosA;cotA/2=sinA/1-cosA=1+cosA/sinA.sin^2a/2=1-cosa/2cos^2a/2=1+cosa/2tana/2=1-cosa/sina=sina/1+cosa三角和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两角和差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和差化积sinθ+sinφ = 2 sin[θ+φ/2] cos[θ-φ/2]sinθ-sinφ = 2 cos[θ+φ/2] sin[θ-φ/2]cosθ+cosφ = 2 cos[θ+φ/2] cos[θ-φ/2]cosθ-cosφ = -2 sin[θ+φ/2] sin[θ-φ/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积化和差sinαsinβ = [cosα-β-cosα+β] /2cosαcosβ = [cosα+β+cosα-β]/2sinαcosβ = [sinα+β+sinα-β]/2cosαsinβ = [sinα+β-sinα-β]/2诱导公式sin-α = -sinαcos-α = cosαtan —a=-tanαsinπ/2-α = cosαcosπ/2-α = sinαsinπ/2+α = cosαcosπ/2+α = -sinαsinπ-α = sinαcosπ-α = -cosαsinπ+α = -sinαcosπ+α = -cosαtanA= sinA/cosAtanπ/2+α=-cotαtanπ/2-α=cotαtanπ-α=-tanαtanπ+α=tanα抓好基础是关键数学习题无非就是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组合应用,弄清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是判断题目类型、知识范围的前提,是正确把握解题方法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数学公式总结基本三角函数ⅠⅡ ◆ 终边落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z ∈=κκπαα, ❖ 终边落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z κπκπαα,2♦ 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z κπκαα,2⌧ 221 21 rr l S rl αα=== 弧度度弧度弧度弧度度 18018011801 2360.ππππ====︒︒倒数关系:111cot tan ===ααααααSec Cos Csc Sin 正六边形对角线上对应的三角函数之积为1平方关系:αααααα222222111tan Csc Cot Cos Sin Sec =+=+=+乘积关系:αααCos Sin tan = , 顶点的三角函数等于相邻的点对应的函数乘积Ⅲ 诱导公式◆ 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zk , tan 2tan z k , 2zk , 2∈=+∈=+∈=+απααπααπαk Cos k Cos Sin k Sin❖ 轴对称关于与角角x αα-()()()ααααααtan tan -=-=--=-Cos Cos Sin Sin♦ 轴对称关于与角角y ααπ-()()()ααπααπααπtan tan -=--=-=-Cos Cos Sin Sin⌧ 关于原点对称与角角ααπ+()()()ααπααπααπtan tan =+-=+-=+Cos Cos Sin Sin⍓对称关于与角角x y =-ααπ2ααπααπααπcot 2tan 22=⎪⎭⎫⎝⎛-=⎪⎭⎫ ⎝⎛-=⎪⎭⎫ ⎝⎛-Sin Cos Cos Sin ααπααπααπcot 2tan 22-=⎪⎭⎫⎝⎛+-=⎪⎭⎫ ⎝⎛+=⎪⎭⎫ ⎝⎛+Sin Cos Cos Sin 上述的诱导公式记忆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Ⅳ 周期问题◆()()()()()()ωπωϕωωπωϕωωπωϕωωπωϕωωπωϕωωπωϕω2T , 0b , 0 , 0A , b 2T , 0 b , 0 , 0A , b T , 0 , 0A , T , 0 , 0A , 2T , 0 , 0A , 2T , 0 , 0A , =≠>>++==≠>>++==>>+==>>+==>>+==>>+=x ACos y x ASin y x ACos y x ASin y x ACos y x ASin y❖ ()()()()ωπωϕωωπωϕωωπωϕωωπωϕω=>>+==>>+==>>+==>>+=T , 0 , 0A , cot T , 0 , 0A , tan T, 0 , 0A , cot T , 0 , 0A , tan x A y x A y x A y x A yⅤ 三角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减函数增函数,,232,22,,22,22z k k k z k k k ∈⎥⎦⎤⎢⎣⎡++∈⎥⎦⎤⎢⎣⎡+-ππππππππ[][]减函数增函数,,2,2,,2,2z k k k z k k k ∈+∈-ππππππ对称中心()z k k ∈,0,πz k k ∈⎪⎭⎫ ⎝⎛+,0,2ππ对称轴z k k x ∈+=,2ππz k k x ∈=,π图 像性 质 x y tan =x y cot =定义域⎭⎬⎫⎩⎨⎧∈+≠z x x κπκπ,2{}z x x ∈≠κκπ,值 域 R R周期性 π π 奇偶性 奇函数奇函数单调性增函数,,2,2z k k k ∈⎪⎭⎫ ⎝⎛+-ππππ()增函数,,,z k k k ∈+πππ对称中心 ()z k k ∈,0,πz k k ∈⎪⎭⎫ ⎝⎛+,0,2ππ 对称轴 无无图 像xy 0()k x ASin y Sinx y ++==ϕω变化为怎样由 ?振幅变化:Sinx y = ASinx y = 左右伸缩变化:x ASin y ω= 左右平移变化 )(ϕω+=x ASin y 上下平移变化 k x ASin y ++=)(ϕωⅥ平面向量共线定理:一般地,对于两个向量 ()如果有,,0,b a a ≠()是共线向量与是共线向量;反之如果与则使得一个实数a b a b a a b ,0,,≠=λλ .,a b λλ=使得那么又且只有一个实数Ⅶ 线段的定比分点P P 所成的比的定义式PP P P ↔ ↓当1=λ时 ↓当1=λ时Ⅷ 向量的一个定理的类似推广向量共线定理: ()0 ≠=a a b λ ↓推广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 ⎝⎛+=不共线的向量为该平面内的两个其中212211, , e e e e a λλ ↓推广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 ⎝⎛++=不共面的向量为该空间内的三个其中321332211,,, e e e e e e a λλλ Ⅸ一般地,设向量()()a a y x b y x a 如果且,0,,,2211≠==∥01221=-y x y x b 那么 反过来,如果a y x y x 则,01221=-∥b .Ⅹ 一般地,对于两个非零向量b a , 有θb a =•,其中θ为两向量的夹角。

222221212121y x y x y y x x b a Cos +++==θ特别的, 2a a a ===•Ⅺ()()0, , 0 , , , 212121212211=+⇔⊥+=•≠==y y x x b a y y x x b a a y x b y x a 特别的则且如果Ⅻ 0O , 2121=+⋅⋅⋅++⋅⋅⋅n n OA OA A O A A A n 则的中心为边形若正三角形中的三角问题◆2- 22, 22, C B A C B A C B A πππ=+=++=++ ()()()()⎪⎭⎫ ⎝⎛=⎪⎭⎫ ⎝⎛+⎪⎭⎫⎝⎛=⎪⎭⎫ ⎝⎛+-=+=+22Cos 2Cos 2 C Cos Cos C Sin B A C B A Sin B A C Sin B A Sin❖ 正弦定理:SinCSinB SinA cb a R SinCc SinB b SinA a ++++====2 余弦定理:2 2 , 2222222222abCosC b a c acCosB c a b bcCosA c b a -+=-+=-+=变形:abcb a CosC acb c a CosB bc a c b CosA 22,2 222222222-+=-+=-+= ♦ C B A C B A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三角公式以及恒等变换◆ 两角的和与差公式:()())()(S , S ,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Sin()()()())()()()(T , tan tan 1tan tan tan T , tan tan 1tan tan tan C , C , 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Cos 变形: ()()()()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其中χβαχβαχ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1tan tan tan tan tan 1tan tan tan =+++-=--+=+❖ 二倍角公式:ααααααααααα22222tan 1tan 22tan 2112222-=-=-=-==Sin Cos Sin Cos Cos Cos Sin Sin:“三四立,四立三,中间横个小扁担”❝♣ 补充: 1. 由公式 ()())()(T , tan tan 1tan tan tan T , tan tan 1tan tan tan 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 可以推导 :()()2tan 1tan 1 , z , 4=++∈+=+βακπκπβα时当在有些题目中应用广泛。

2. ()()βαβαβαβα+=+++tan tan tan tan tan tan3. 柯西不等式22222()()(),,,,.a b c d ac bd a b c d R ++≥+∈补充1.常见三角不等式:(1)若(0,)2x π∈,则sin tan x x x <<.(2) 若(0,)2x π∈,则1sin cos x x <+≤|sin ||cos |1x x +≥.2. 22sin()sin()sin sin αβαβαβ+-=-(平方正弦公式);22cos()cos()cos sin αβαβαβ+-=-.sin cos a b αα+)αϕ+(辅助角ϕ所在象限由点(,)a b 的象限决定,tan baϕ= ).3. 三倍角公式 :3sin 33sin 4sin4sin sin()sin()33ππθθθθθθ=-=-+.3cos34cos 3cos 4cos cos()cos()33ππθθθθθθ=-=-+.323tan tan tan 3tan tan()tan()13tan 33θθππθθθθθ-==-+-.4.三角形面积定理:(1)111222a b c S ah bh ch ===(a b c h h h 、、分别表示a 、b 、c 边上的高).(2)111sin sin sin 222S ab C bc A ca B ===. (3)221(||||)()2OAB S OA OB OA OB ∆=⋅-⋅.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BC 中,有()A B C C A B ππ++=⇔=-+222C A B π+⇔=-222()C A B π⇔=-+. 6. 正弦型函数)sin(φω+=x A y 的对称轴为)(2Z k k x ∈-+=ωφππ;对称中心为))(0,(Z k k ∈-ωφπ;类似可得余弦函数型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 〈三〉易错点提示:1. 在解三角问题时,你注意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定义域了吗?你注意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有界性了吗? 2. 在三角中,你知道1等于什么吗?(这些统称为1的代换) 常数 “1”的种种代换有着广泛的应用.3. 你还记得三角化简的通性通法吗?(切割化弦、降幂公式、用三角公式转化出现特殊角. 异角化同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4. 你还记得在弧度制下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