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填空重点100题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及教案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及教案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及教案一、物理知识点复习1.物理的基本概念:物质、运动、力、能量等;2.力和压强:力的作用、力的计算、压强的计算;3.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运动、加速度、自由落体等;4.动量和动量守恒:动量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5.能量和能量守恒: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能量转化等;6.电学:电荷、电流、电阻、电压等基本概念;7.光学:光波、光的传播、成像等;8.热学:热量、温度、热传递、热力学等。

二、物理复习教案1.第一课:物理基本概念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建立正确的物理思维模式。

教学内容:物质的基本性质、运动的基本特征、力的作用原理、能量的转化等。

教学过程:通过示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本质和运动的规律;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请学生完成以下问题1)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2)运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力的概念是什么?4)能量的转化有哪些形式?2.第二课:运动学和动量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动量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运动、加速度、自由落体等运动学知识;动量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等动量知识。

教学过程:通过数学推导和实验验证,引导学生理解运动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定律;帮助学生掌握动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请学生完成以下问题1)匀速直线运动和非匀速运动有何区别?2)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3)动量的定义是什么?4)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什么情况?3.第三课:能量和能量守恒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能量的概念和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能量转化等能量知识。

教学过程: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请学生完成以下问题1)动能和势能有何区别?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什么?3)能量转化的过程有哪些?4)如何计算物体的机械能?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可以系统地复习物理知识,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中考物理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第一章:力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力、质量、重力、摩擦力等。

2. 掌握力学中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如牛顿第二定律、功和能的计算等。

3. 分析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回顾。

2. 力学基本公式的复习和应用。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

2. 力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混淆和误解。

2. 力学基本公式的混淆和错误应用。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缺乏。

五、教学方法1. 讲解和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回顾和理解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练习和解答:通过练习和解答,让学生掌握力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培养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热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温度、热量、比热容等。

2. 掌握热学中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如热量传递的计算、热能的转换等。

3. 分析热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回顾。

2. 热学基本公式的复习和应用。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

2. 热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混淆和误解。

2. 热学基本公式的混淆和错误应用。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缺乏。

五、教学方法1. 讲解和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回顾和理解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练习和解答:通过练习和解答,让学生掌握热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培养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电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电流、电压、电阻等。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能量转换、电磁现象。

教学重点: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磁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滑轮组、温度计、音叉、凸透镜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复习基础知识:(1)回顾第一章至第六章的主要知识点。

(2)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结合例题进行解析。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2)展示能量转换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1)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布置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及时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2)强调易错点,提醒学生注意。

7.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结构图: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2. 例题解析:板书典型例题及解题过程。

3. 重点、难点提示:列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向右,另一个力向左,小车最终会向哪个方向运动?b. 一个人提着一桶水,当他的速度加快时,他对桶的提力会变大吗?a.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是如何转换成风能的?b. 热水器为什么能将冷水加热?2. 答案:(1)a. 小车最终会向右运动。

b. 不会,提力与速度无关。

(2)a.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转换成风能。

b. 热水器通过电能加热,将冷水加热。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填空题复习》教学设计2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填空题复习》教学设计2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填空题复习》教学设计2 填空题是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由于《课程标准》指出:交流与合作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要求学生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所以,近几年的各省市中考题填空题相比较前几年,计算类问题比例相对减少,但文字性表述题型比例大大提高,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这一点意在充分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因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对每个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考查功能填空题和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它们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其形态短小精悍;考查目标集中;答案简短、明确、具体,不必填写解答过程;评分客观、公正、准确。

其考查功能如下:(一)表现为填空题没有备选项,因此,解答时既有不受诱误的干扰之好处,又有缺乏答案提示的帮助之不足,对考生独立思考和求解,在能力要求上会高一些。

(二)填空题的结构,往往是在一个正确的命题或断言中,抽去其中的一些内容(既可以是条件,也可以是结论),留下空位,让考生独立填上,考查方法比较灵活。

而且所填结果应力求简练、概括和准确。

物理教育中,经常利用它来强化学生对概念、定理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这是填空题题型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教育功能。

(三)填空题的另一个考查功能,是可以有效的考查阅读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这是因为我们可以把试题编制成“读懂了,正确的结论也就出来了”的形态,并且可使这个审读分析过程既无干扰又无提示。

二、考查形式近几年的中考物理填空题,均以提供情景的方式或新开发的产品等等作为背景,进行设问,让学生从文字描述中找出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内容,建立模型,进行作答。

根据题目结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细节理解。

即要求考生对题中的某一具体事实和细节进行理解,运用物理知识作答。

(二)推理归纳。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题目的字面意思,通过分析归纳,找出题目中的暗示,推敲出题者的意图,合理运用物理知识作答。

中考物理百题精讲.doc

中考物理百题精讲.doc

初中物理中考百题精讲第一讲物质和运动1.⑴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物质”、“质量”、“物体”三个概念中的一个。

铁锤、铁钉是,它们都是由铁做成的,铁是,铁锤和铁钉含有铁的多少不一样,表明它含铁的多少。

⑵为了表示下列各物体合理的值,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确切的单位。

a.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45b.一只乒乓球的质量大约是8c.一头大象的质量大约是5.8d.一个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是1.52.⑴某同学将一架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忘记了调整横梁平衡,测量前,指针静止,时是偏向零刻度的右方,那么用它测量物体的质量,所测得的值与真实值相比将(填“偏大”“偏小”“不变”)⑵若天平的调节没有错误,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零刻度左侧这时应或。

3.⑴行驶着的汽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乘客选择的参照物是()A)树木B)地面C)乘客乘坐的汽车D)天空中的云⑵乙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北运动,甲看乙静止不动,若甲、乙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它们应该是()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C)甲、乙都向南运动D)甲、乙都向北运动4.⑴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秒运动了10米的路程,第2秒、第3秒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米,则该物体在3秒内的运动()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两种运动都有可能D)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⑵一小车在40米长的平直轨道上运动,头4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接着又以5米/秒的速度运动到终点,则小车在全程上的平均速度是()A)5 米/秒B) 4米/秒C) 2.5米/秒D) 3.75米/秒练习题1.在百米跑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在起跑后5秒内跑完34米,最后以11米/秒的速度跑完全程,则这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是秒,他这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2.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地停在车站,过了一会儿,甲车内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乘客未到甲车运动,那么站在站台上的铁路工人看到的是()A) 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B) 甲、乙两车都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C) 乙车未动,甲车向西运动D) 甲车未动,乙车向东运动3.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为5000米/秒,一人用锤子敲击一铁轨,另一人在铁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响,两次声响的时间间隔为2秒,这段铁路有多长?4.自动扶梯可在半分钟内把一人送上楼,若自动扶梯不动,人在扶梯走上去,需1分钟,那么当人站在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多少时间?第二讲物质的密度1.⑴对密度定义式ρ=m/v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A)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和物体质量及体积无关。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3. 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中考物理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电路分析。

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简单机械、透镜及其应用、电流与电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光线仪、电路元件等)。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如起重机吊重物、眼镜的透镜、电路短路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重点难点内容,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与例题相似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个性化辅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六、板书设计1. 力学部分: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简单机械2. 光学部分:光的反射与折射透镜及其应用3. 热学部分:热传递与热量4. 电学部分:电流与电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题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电路分析练习题2. 答案:见附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物理科普读物,提高兴趣。

组织物理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互动环节4.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如力、能量、电流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力学和电学相关的问题。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与摩擦力、重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力学基础知识,能量与能源的转换,电学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实验器材(如弹簧秤、滑轮、电池、灯泡等)。

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如运动员推铅球、电路的点亮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实验演示与操作(15分钟):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

6.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键点。

六、板书设计1. 章节及重点内容。

2. 例题及解答步骤。

3. 实验原理和结果记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力的测量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简述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原理。

描述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2. 答案:力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如使用弹簧秤直接测量重力,使用滑轮和绳索间接测量力的大小。

加速度a = F/m = 20N / 5kg = 4m/s²。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原理:物体在高度变化过程中,势能转换为动能;在弹性形变过程中,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复习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物理科普书籍,参加科学活动,提高物理素养。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一、复习目标1. 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熟悉中考物理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

二、复习内容1. 第一章:力学1.1 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1.2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1.3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4 浮力、压强的计算和应用2. 第二章:热学2.1 温度、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2.2 热传递的原理和应用2.3 蒸发、沸腾的原理和应用2.4 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和应用3. 第三章:光学3.1 光线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原理3.2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3.3 光的色散、光谱的概念3.4 眼睛、照相机、望远镜等光学设备的工作原理4. 第四章:电学4.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和计算4.2 欧姆定律、功率的计算和应用4.3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4.4 电磁现象、电磁设备的原理和应用5. 第五章:声学5.1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5.2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和区分5.3 声波的计算和应用5.4 噪声控制和声音利用的原理三、复习方法1. 讲解法:对重点概念、原理和规律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题目,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4. 练习法:布置适量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 习题练习: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3. 阶段测试:了解学生的复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物理教材及相关辅导资料。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 习题库:中考物理习题及解析。

4.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六、复习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

2. 强化基础知识,重点突破难点、考点。

3. 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验复习效果。

中考物理填空题专题复习教案(1)

中考物理填空题专题复习教案(1)

填空题专题复习:一、教学目标:1、明确填空题的类型。

2、明确填空题复习的方法。

二、考点分析:近三年泰安市中考题,自2013年开始,中考物理试题中填空题部分由每空1分增为每空2分。

涉及到的知识点:2012年和2014年知识性、记忆性填空较多,试题的难度不大。

2013年涉及的计算性填空较多,试题的难度相对较大。

因此要提高填空题的得分率,应对照考纲做好基本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的复习。

三、典例分析:题型一:识记性填空题:例1、(2012年泰安21).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例2、(2013年泰安19). 由于光的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例3、(2014泰安23)、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图象,由图可判断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例4(2014泰安24).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上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__________现象。

O 时温度例5(2014泰安25)、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

该洒水车在洒水的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方法总结:此类题要做好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识记与理解。

题型二:计算性填空题:例1、(2013年泰安20).某电热壶铭牌上标有“220V 1000W”字样,当其正常工作时,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水加热到80℃,用时10min【C水=4.2×103J/(㎏·℃)】。

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J,电热壶烧水的效率是。

例2、(2013年泰安21). 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 2,木块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6×108 Pa ,手指至少要用N 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木块。

例3、(2013年泰安22).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物体重力为150 N.用滑轮组匀速将物体提升2m,所用拉力F为N。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填空题复习》教学设计1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填空题复习》教学设计1

填空题专题复习一、教学目标:1、明确填空题的类型包括概念类、判断类、分析推理类、计算类等几种类型。

2、明确填空题考查的重点是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识记、理解、辨别和简单的应用能力,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会一些简单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是综合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3、明确填空题复习的方法。

二、填空专题分析填空题的基本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物理中考填空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识记、理解、辨别和简单的应用能力,并能将物理现象与知识联系起来,它反映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运用物理规律解答问题的思维能力。

难点是如何提高学生、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结合能力和运算能力。

通常情况下,填空题只要求填写关键字词、计算结果、推断的结论等,答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

解答概念性和规律性的填空题,要求用词确切、简练;解答计算性的填空题,要求计算准确,注意带单位;解答表述性的填空题,要求使用规范的物理术语,不能过分口语化。

填空题涉及的内容广泛,问题灵活。

常见的物理填空题可分为概念类、判断类、分析推理类、计算类等几种类型。

(一)、概念类填空题概念类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识记和理解。

有的题目是给出一个物理现象,让学生填出对应的物理概念或规律;有的题目是一个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不完整陈述,要求学生填写相关的物理概念、规律或原理等,通过填空构成完整的语句。

解答这类题目,必须对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有全面、深刻且准确的理解,记住与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有关的重要结论,明确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对应的不同物理现象和模型,并根据具体题目的设置准确填写答案。

如:1.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蒸熟后,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一种现象.分析: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在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在液化、凝固和凝华过程中需要放热.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2.如图所示,小强从背后推小明,小明前进,小强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强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强运动越来越慢是因为受到________的作用。

初中物理百题讲解教案

初中物理百题讲解教案

初中物理百题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力学:牛顿三定律、功和能量、浮力等;2. 热学:温度、热量、热传递等;3. 电学: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等;4. 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5. 声学: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讲解(40分钟)1. 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相应的百题题目进行讲解;2. 讲解过程中,注重分析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3. 强调物理公式和定理的应用,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4. 对于易错题和难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三、练习(20分钟)1. 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回指导;3.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4.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四、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2. 强调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试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进行随堂测试,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初中物理百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讲解要清晰易懂,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2.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4.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物理100个讲解教案

初中物理100个讲解教案

初中物理100个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掌握力的表示方法,学会使用力的图示。

3. 了解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表示方法、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推门、拉抽屉等,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存在,引发学生对力的思考。

2. 新课讲解:(1) 力的概念:介绍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强调力是相互的。

(2) 力的表示方法:讲解力的图示,如何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3) 力的作用效果: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力的图示,表示给定力的方向和大小。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的概念、表示方法和作用效果。

教案2:《重力》教学目标:1. 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 掌握重力的计算公式,学会使用重力计测量重力。

3. 了解重力的作用效果,知道重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计算公式、重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重力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扔物体,让学生感受到重力的存在,引发学生对重力的思考。

2. 新课讲解:(1) 重力的概念:介绍重力的定义,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强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 重力的计算公式:讲解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3) 重力的作用效果:讲解重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课堂练习:让学生使用重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并记录数据。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和作用效果。

以上是两个教案的示例,每个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部分。

教案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物理填空专题公开课教案

物理填空专题公开课教案

物理填空专题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物理填空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 掌握物理填空题中常考的概念和定律
- 提高学生的物理填空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教学内容
1. 物理填空题介绍
- 介绍物理填空题的出现形式和考查内容
- 强调物理填空题的重要性和解题技巧
2. 常见物理填空题解题方法
- 列式解法:解题过程中列出所需的物理公式和方程,逐步计算得到答案
- 物理图象解法:通过绘制物理图象来推理和解答问题
3. 常考的概念和定律
- 力和运动:牛顿三定律、功、势能和动能
- 电学:电流、电阻和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
- 光学: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
4. 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 注意单位换算和数量级的估算
- 理解题目要求,避免常见的解题误区
- 多做练,熟悉常见的物理填空题类型和解题思路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物理填空题的重要性和解题技巧
2. 概念讲解:详细讲解常考的概念和定律
3. 解题演示:通过示例演示不同类型的物理填空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4. 练训练: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巩固所学知识和解题能力
5. 总结归纳:总结物理填空题解题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6. 课堂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物理填空题作为课堂作业,并检查批改
教学评估
-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 练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练成绩进行评估
- 解题思路:了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和策略
扩展练
- 布置扩展练题,供有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进行挑战
- 提供参考答案和解析,以便学生自我检查和提高
参考资料
- 物理课本和相关教辅材料
- 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物理填空题和解题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归纳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而产生。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米/秒。

声音在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快。

4.利用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声源与听者的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处减弱;(2)在中减弱;(3)在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

测量的工具是 ,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每一小格是℃。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热.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 ;。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而非晶体没有。

10.(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11.(非晶体熔化曲线图)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状态,CD段处于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和。

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但温度,这个温度叫。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 ;(2)液体 ;(3)液面上方。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和。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

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介质中是沿传播。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米/秒。

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反射角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6.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像;(2) 像与物体大小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8.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9.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3.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的像. 如(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2f)。

成、的像,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的像.如 .规律总结:5.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6. 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7.光的三基色是:红、、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蓝。

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8.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

9.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透镜。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2.长度的主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 。

3.长度的单位还有。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位;(4). 测量结果由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

6.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测一张纸厚度(2)平移法:(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3)替代法: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7. 机械运动:物体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速度的单位是: ;千米/小时。

1米/秒= 千米/小时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 。

其他有:,1吨= 千克= 克= 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 , , 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测质量。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2)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盘里,用镊子向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质量加上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 ;密度单位是,(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 千克/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千克/米3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 。

(3)求体积:V=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和核外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y.(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第八章力知识归纳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4.力的单位是:,符号是。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